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带答案)

ID:440077

大小:532.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白塔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 24 题,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 求。) 1、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 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反映了商朝政治 的突出特点是(  ) A. 神权高于王权 B. 神权与王权合一 C. 王权源于神权 D.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2、“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 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 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门之内。”这材料表明( ) A. 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 B. 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 C. 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D. 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 3、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 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 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 晋。这说明( ) 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 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 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王国维在此强调了当时( )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秩序 B.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C. 天子与诸侯皆是兄弟甥舅关系 D. 周王对异姓封国难以统治 5、下图是出土的西周利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 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天子 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大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这种现象反 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C.西周冶铜业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6、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 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 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A.《史记》 B.孟姜女传说 C.商朝卜辞 D.《资治通鉴》 7、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 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 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 A.中央集权 B.家国一体 C.天下为公 D.官僚政治 8、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 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 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贵族逐渐平民化 B. 姓氏逐渐普及化 C. 宗法制逐渐瓦解 D. 社会逐渐平等化 9、春秋时期,晋文公创立六卿制,掌管晋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按照“长逝 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 晋国六卿制(  ) A. 是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 B. 为晋国分裂埋下的隐患 C. 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延续 D. 是秦朝九卿制度的基础 10、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 316 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 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的倒行逆施。这表明当 时( ) A. 宗法秩序仍受到重视 B. 天子之位争夺激烈C. 周王强化“共主”地位 D. 周王干涉他国内政 11、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 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 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 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 系。据此可知,这一“差序格局” ( ) A. 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B. 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 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 产生于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 12、据《资治通鉴》载,春秋时期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遂请求襄王允许自己死 后按隧礼(天子葬礼)下葬,襄王不许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 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链,又何请焉!”文公于是惧而不能违。据此可知( ) A.天子的权威仍然至髙无上 B.分封制仍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 C.晋国称覇诸侯的野心受挫 D.襄王时僭越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13、据《韩非子·外储说右》记载,战国初吴起的妻子“织组(丝带)而幅狭于 度。吴子使更之。……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出之(休妻)”。 因为“幅广狭不中量,不鬻于市”(《礼记·王制》)。这说明战国时期的纺织品 ( ) A.使用花楼机织成 B.有严格的尺寸标准 C.主要由贵族使用 D.被官营手工业主导 14、商代的甲骨文中有记载祈求丰年的“求年、受年、受黍”,有记载占卜晴雨的 “两足年,雨不足辰”,有记载举行宗教仪式的“登雨,登麦”。这反映了商代( ) A. 为政者对农业的关注 B. 封建迷信色彩浓厚 C. 井田制下奴隶的艰辛 D. 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15、据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 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该材料表明( ) A.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 C.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D.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 16、 2013 年 7 月,在浙江金华发现了西周古墓群 4 号坑。其中出土器物中有铜环、 陶器、玉器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原始三脚瓷鼎。下列判断较为合理的是(  )A. 反映西周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 墓葬主人应为手工业工匠 C. 反映了西周时期私营手工业有一定发展 D. 此三脚瓷鼎应该是一种釉陶 17、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而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下列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 的是( ) A. 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 B. 神农氏为农耕经济的发明者 C. 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 D. 真实的反映了远古生活状况 18、公元前 322 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 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 150 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 节”规定运输限额是 50 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 ) A. 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 B. 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 C. 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 D. 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19、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 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 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 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C.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D.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20、有学者认为:“昔日维系社会之纲纪逐渐失效,且诸侯强大之事实,与攻伐 来并,互为因果。……侵略与自卫皆有待于富强。于是君权之护张遂同时成为政 治上之需要与目的,而政治思想亦趋于尊君国任法术之途径矣。”这一观点可以 说明( ) A. 法家思想必起的客观背景 B. 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动机 C. 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必然 D. 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 21、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A. 儒家的“仁政”思想 B.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 墨家的“兼爱”思想 22、表现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影片《墨攻》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今天,墨 子的思想又重新引起世人关注。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 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了( ) ①墨子反对一切战争 ②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  ③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 ④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韩非子主张中央集权。透过这些思想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政治目的可能 是( ) [] A.恢复周礼 B.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C.维护统一 D.使自己的学说得以推广 24、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 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积极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 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 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 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 们的深刻影响。上述材料认为, 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 最基本的原因是( ) A. 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 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 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 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25 分)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 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以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 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 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 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 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 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 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 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 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 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 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 年第 3 期 材料五“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 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4 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 解这一困局的?(8 分)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什么?(9 分)(4)材料五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4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 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此的解释是:“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 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 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 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 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 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遵循一条与西方任何国家都不相同的方针,迅速走上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 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在工业发展领域,“阁下”们不仅计划了,还用政府经费投资建造了他们认为国家需要的产业……他们招聘外国技师,派遣日本人去海外学习 。…… 当这些产业“组织有序且生意兴隆”的时候,政府会把它们卖给私人企业。日本 政治家们断定产业开发对日本来说至关重要……日本的成就便在于以最小的挫折 和浪费建立了它认为必需的工业。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 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 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 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 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兴办生产事业的方式及原因。(5 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怎样经营这些产业?政府的经营方式后来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6 分) (3)据材料三,概括政府经营方式发生转变的原因。(4 分)答案 一、选择题 DCBAB CBCBA CBBAD DCBBA DBBA 二、非选择题 25(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 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权到集权(加强中 央集权)。 (4)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6.参考答案示例一 观点:“百家 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 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 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 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 ,各自提出关于自 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 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示例二 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 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评析: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 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 东周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春秋时期 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 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 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 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是材 料中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如根据材料信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 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 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百家争鸣’……形成源 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等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一是同意《辞海》对“百家 争鸣”的解释与评价;二是认为“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或者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其他观点。其次结合相关知识对提炼的观点加以评析。 27.(1)方式:官办 原因:诱导人民(人民不愿办企业);示范引领 (2)经营:学习先进技术(招聘外国技师,派遣日本人去海外学习) 变化:官办变为私营(卖给私人企业) 目的:以最小的挫折和浪费建立了它认 为必需的工业 (3)原因:官办妨碍民间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有了竞争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