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4.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学者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
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
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作者实质上强调的是
A.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
B.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C.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
D.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
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
惠。”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
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
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A.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D.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3.白狄鲜虞建立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 1 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
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
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山国文
化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
4.周初封康叔到殷墟,周公指示其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采用殷商原来的制度,按周
法分配耕地)。但是封唐叔到戎人居住的夏墟,却指示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说明
A.国家顶层政治设计受到忽视
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削弱
C.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
D.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
5.至春秋时期,家臣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异姓家臣的任用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家臣的选任逐
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家臣的职能由管理卿大夫家事扩展到执掌国家政权,家臣权力上升且
家臣身份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家臣制变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B.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宗法制的发展完善 D.社会阶层固化趋势逐步增强
6.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与此相比,周人有明显不
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
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
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
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
C.显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
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
7.《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
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
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
8.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
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集权制度和官僚制度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9.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
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
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说明
A.分封制在秦汉以后仍然长期存在
B.郡县制不能完全解决地方行政的弊端
C.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汉后受到削弱
D.郡县制大大地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10.汉初.刘邦与功臣,诸侯王订立“白马之盟".通过分权共治来换取对汉帝国后世君主继续
统治的认同与忠诚。但随着法更.儒生、士吏等“治国者”集团逐渐借助个人能力取代了功臣、
诸侯王等“立国者”集团,“白马之盟”遭到背弃。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政治均势格局逐渐瓦解 B.专制皇权趋向成熟稳定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弱化
11.唐代地方乡族势力较为关注地方官员的去留,有时会“诣阙”请求官员留任,或带领民
众遮道拦留官员,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而中央也重视向以者老为代表的地方民众核实
该官员的治绩是否属实。这些举措
A.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B.保障了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
C.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D.反映了“家天下”观念的弱化
12.邓小南教授指出:南宋政府机构比北宋明显精简,表现之一就是兼职之发展,随时局之
变化而推进,兼职时间渐长,而且渐成惯例;兼职是制度已经有意无意地向权力集中的方向
转变,北宋时“众建诸司”被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材料反映出( )
A.宋代积贫积弱局面得到初步改善 B.宋代“分化事权“思想逐渐强化
C.南宋机构精简导致中央集权弱化 D.理学思想导致兼职现象普遍化
13.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
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
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行政管理权
B.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C.体现了地理搭配的划界原则
D.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14.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内部形成了某种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力量,从而使
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了一定的内在(虽然不是外在的)约束、校正和调节机制,增加了复杂因
素,减少了风险系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弥补了君主制度的先
天性缺陷,在一定水准上保证了政治统治的效能。下列与此描述最为吻合的是
A.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B.北宋设通判监督官吏
C.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5.唐太宗鉴于旧门第的虚夸腐败,令人厘定《氏族谱》,以当朝仕宦之家代替旧族。王子、
公主的婚配,都在新起的勋贵门第中求得。此后唐朝又四次重定氏族之谱,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陈代谢,于是所有的士族门阀都不能有固定不变的社会政治身份了。据此可见唐代
A.政府不再重视家族门第 B.选官制度更加公平公正
C.士族门阀势力走向衰落 D.官场仍为世家大族垄断
16.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
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A.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
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17.东汉学者崔窘曾说,今天的地方长官随意违背诏书,诏书说得再恳切,甚至骂到极点也
无动于衷。但地方所下公文却像霹雳一样震动,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州郡记,如霹雳,得
诏书,但挂壁”的状况。这种现象说明
A.地方豪强对抗中央 B.察举制的弊端严重
C.贪污腐败愈演愈烈 D.王国问题死灰复燃
18.谢国桢曾给“野史笔记”下过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凡不是官修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
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都可以说是野史笔记,也可以说是稗乘杂家”。在中国
历史上,作为“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的历史笔记于中唐出现,至两宋时期繁荣昌盛,蔚为
大观。唐宋“野史笔记”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C.印刷术的发明
D.科举制的推行发展
19.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
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
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A.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
B.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
20.军机处设立前,皇帝挑选亲信顾问参与决策没有成文的标准和硬性的规定。军机处出现
以后,入直军机,参与机密事务的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军机处的“首席”必须由内阁大
学士担任。《清史稿》中感叹:“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
及也。”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赋予了内阁大学士决策权
C.体现了皇权运作的规范化
D.逐渐背离机构设置的初衷
21.有学者认为,明代内阁“属于次君主权力层次”,并向宰相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内阁“始
终没有改为宰相”;也有学者认为朱元璋的废相,实际上造成明代相权游离于监、阁之间,这
“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从传统单相制向双相制的转化”,是对传统丞相制的变相恢复。造成这
两种不同认识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内阁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内阁有效地限制了君主专制
C.内阁的职权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D.历史典籍对内阁记述的随意性
22.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
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
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
A.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
B.宣扬公民平等参政
C.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
D.直接民主弊端明显
23.古罗马曾设置专门法官处理民事纠纷,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活动也着重于私法方面,罗
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强调以双
方意思一致为契约基础。这说明,罗马法
A.在法官学者的推动下不断革新
B.特别重视个人的权利义务
C.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D.继承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
24.1867 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指出: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
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
妙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由此可以推断出英国该学者
A.要求继续限制国王权力 B.肯定了内阁权力的扩张
C.极力反对议会权力过大 D.希望议会尽力支持内阁
25.18 世纪 60 年代以来,英国的行政官员队伍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个系统。政策
制定的预案收集由事务官进行初步筛选,提出相应意见后交政务官处理。作为政务官的内阁
大臣是英国政治的“大脑”,所有的发展战略和决策都由内阁提出并制定。这表明英国
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了一定提高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议会已丧失了制约政府的权力 D.行政分立体制已形成
26.参加 1787 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由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1787 年宪法中体现这一思想
的是
A.议员和总统都由选举产生
B.中央政府权力超过地方权力
C.不纳税者不享有权利
D.总统、国会、最高法院间相互牵制
27.美国两党制自出现伊始,两党虽然在一些问题上立场不同,并且矛盾十分尖锐,但是,
所有的政党活动、政党体制都是在宪法的框架内完成的都自愿在宪法的约束下进行政党之间
的较量。这说明美国两党制的产生
A.平衡了不同阶层的利益 B.适应了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C.推动了国家统一和团结 D.提高了民众参与政权的热情
28.钱乘旦教授《德国通史》“民族国家时代”卷,叙述了 1815-1918 年德国以独特方式全
面迈入“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
重革命”。该过程表现为
A.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
B.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
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既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产生了社会主义革命
29.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
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
B.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
C.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
D.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
30.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在联邦议会的 58 个议席中,普鲁士拥有 17 席,可以否决任何
欲修改宪法等的议案(14 票即可否决),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确保自己的权
利不受侵犯,甚至巴伐利亚(6 票)、萨克森(4 票)和符滕堡(4 票)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它们不
利的议案。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政制中
A.法律制定贯彻人民主权原则 B.组织形式凸显联邦主义原则
C.权力结构奉行议会中心原则 D.议席分配体现平等主义原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1 题为必考题,毎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2、33
题为选考题,考生二选一作答。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作为一项
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再由吏部
试以“言、身、书、判”,然后授以官职。科举选士制度虽然得以确立,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入
仕途径。当时还保存着其他一些选官的途径,诸如恩荫、从军、流外铨、荐举、捐纳等选官
方式依然占有相当的比重。隋唐五代宋时期虽然确立了科举入仕制度,但它并不能取代其他
以地位、权势、功勋、金钱为依据的入仕门径。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确立后,政府管理事务增加,机构人员屡屡增添。国王和权贵借机
行使带有封建特权色彩的职薪恩赐权,在政府中安插售卖亲近,力图以此影响控制下院。议
会一再抗议,并借通过《王位继承法》《任职法案》之机作出专门规定,禁止领受职薪者进入
议会,参加政治活动。渐渐地,政府官员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高级官员;一类为中低级官
吏即文官,专事政策贯彻和行政官吏。至此,文官制略具雏形。1881—1914 年间,文官总数
增加了 5 倍多;二战期间增加了 30 余万人。二战后,文官队伍庞大、办事效率低下、通才和
专才的矛盾等问题突出。据此,文官事务调查委员会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改革报告,要求:压
缩高级文官编制,确定两类文官比例;强化公开竞争考试;二类文官增加外语和速记两种考
试科目。报告得到政府重视,取得了明显效果。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魏晋到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并评价隋唐时期选官
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6 分),并概括二战后
文官制度改革的影响(6 分)。
3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清朝原本在全国各地港口都设有海关,分别归当地督抚管辖。中英《南京条约》
签订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并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1853 年,小刀会起义捣
毁了上海海关,清朝海关官员逃跑。之后外国侵略者提议由各国派代表与清政府一同重建海
关,从此中国海关的高级职位都被外国官员把持。1861 年起,英国人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
务司长达半个世纪,统一管理全国各地的海关。在他管理海关时期,创建了税收、统计、浚
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新建了沿海港口的灯塔、气象站,为北京政府开辟
了一个稳定的、有保障的、并逐渐增长的新的税收来源,清除了旧式衙门中普遍存在的腐败
现象;赫德主持的海关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清朝末年,总税务司将税款的保管账
户全部转到了外国银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逐渐加强了对海关的控制,并与 1928 年开始与美英法等国重签关
税新约,1933 年,中国政府正式收回了关税自主权。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延续了 95
年的以洋员税务司为主宰的海关制度,宣告结束。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海关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7 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海关改革的因素。(8 分)
3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一 1958 年马岛归属问题被提交联合国。1965年第2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065 号决
议, 认为马岛主权存在争议, 敦促双方和平解决。英阿进行了外交谈判, 并曾达协议。但此时
有消息说, 马岛周围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进入80 年代后, 阿根廷经济陷于严重衰退之中,
全国上下对军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强烈, 企图以此激起群众的民族情绪, 转移对政府的压力。
1982 年3 月, 英国马岛当局与阿方因几十名阿根廷工人进岛工作的问题发生争执, 阿根廷政
府即以此为契机开始行动。驻岛的少量英国守军很快被迫投降, 阿宣布收回马岛主权。
——《战后国际关系史》下册
材料二 马岛战争以英获胜阿失败结束。阿根廷总统兼陆军总司令加尔铁里和海、空军
司令等高级将领辞职,并逐渐恢复民主制度。阿经济损失达数亿美元。若加上美、欧对阿经
济制裁,阿蒙受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拉美外债危机爆发,阿也未能幸免,从此陷入长达多年
的经济危机之中。英国加强了撒切尔政府的执政地位,英阿贸易由此中断,英军驻马岛费用
急剧增加。这场战争引起国际社会分化成态度鲜明的两个阵营:以美国、欧共体国家为主的
西方国家为一方,联合支持英国,制裁阿根廷;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广大南方国家为一方,
则支持阿收复马岛的正义要求,主张和平解决。这场战争不仅导致美拉关系一度趋于冷淡,
削弱了欧洲在拉美的传统影响,而且还使南北关系进一步恶化。
——《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 1980-1989)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阿马岛战争爆发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岛战争的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从材料中美国的学者的描述来看“中国原始居民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
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说明中国的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故本题选
C 选项。A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科技情况;B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生产力水平;D 选项对“帝王和
僧侣几乎是一体的”理解有误。
点睛:中国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是从夏商西周时期就开始的,这其实是所有原始政权都具有
的一大特点,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将自己作为君主认为是自然的选择,一切都要跟随自然
的安排,通过占卜等方式来接受自然的教化。
2.A
【解析】
【详解】
材料信息“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惠”、“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列
尊贡重,周之制也”都体现了诸侯与周王的政治隶属关系,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东方诸
国的社会发展,故 B 项错误;“列尊贡重”不一定是姬姓封国,故 C 项错误;此时周王没有
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D 项错误。
3.B
【解析】
【详解】
中山国大讲忠、孝、仁、义、礼、信,倡导敬贤得民,反映中山国受中原地区的文化的影响,
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故 B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生、分封制问题,排除 AC;材
料反映的是得民心的重要性,并非教化民众,排除 D。
4.C
【解析】
【详解】
周初周公封康叔于殷墟、封唐叔于夏墟,是为了加强西周统治,他们治国的施政方针、具体
制度并非完全相同、照搬周制,而是根据统治的现实需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
夏政,疆以戎索”,说明西周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故C 正确。“启以商政,疆以周索”
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都是遵循国家顶层政治设计的策略,故 A 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形
成中央集权,与史实不符,故 B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的内容,
故 D 错误。
5.A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管理卿大夫家事扩展到执掌国家政权”“异姓家臣的任用”“家臣的选任逐渐突
出贤能的重要性”等信息可以看出,家臣势力逐渐增强,说明春秋时期血缘宗法制受到严重
冲击,其结果是家臣制逐渐发展成为后世帝国时期的官僚政治,故答案为 A 项;家臣制冲击
了宗法制度,也冲击着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排除 B、C 项;“家臣
身份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反映出社会流动性增强,排
除 D 项。
6.C
【解析】
从材料中来看,周代的祭祀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祈祝祖先荫庇后世,更重要是的是从这一系列
的活动中总结出的制度与规范,这对于王朝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文因素的体现,故
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教化”;B 选项没有理解材料中的真实含义;
D 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7.A
【解析】
【详解】
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体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家国一体的特点,即家庭
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故 A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分封制,排除 B;血缘纽带是宗法制
的基础,并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C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礼记·大学》的记载,无法
体现国人的追求,排除 D。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中君主专制的刚性指的是以王位世袭制为特征的家天下;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指的是官
员选拔依据才能,有一定的任期,体现的特征是公天下,因此 D 正确;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
度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追求中央对地方的集权管理,极力限制地方分权,
且官僚高度流动并非只体现在地方上,A 排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并没有谈到
“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B 排除;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权力较小,C 排除。故选 D。
9.B
【解析】本题以“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知识点。A 项
“长期存在”说法错误;题干述及的是“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其因是“胥
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B 项正确;从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来
看,中央集权应是不断加强,并不是“削弱”,而且题干未涉及中央集权,C 项排除;D 项材
料中没有体现或涉及。
点睛:官员是国家任命的,而且不定时的流动,一些繁琐的事务由熟悉地方事务,又有专门
技术的“吏”来处理,在处理国家事务和地方行政时,官是外行,吏是内行。外行虽然在名
义上领导内行,内行却可以在实际上糊弄外行。吏把持地方行政事务的处理,结成盘根错节
的地方关系网,表现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弊端。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刘邦与功臣、诸侯王分权共治,说明皇权还不够稳固,随着依附于皇权的“治国者”集团形
成,专制皇权渐趋稳定,所以原有的“白马之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故答案为 B 项;A
项政治均势格局瓦解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郡县制的
推行,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这一变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D 项。
11.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地方治理。唐代地方乡族势力利用舆论的方式影响地方政治运作,或直
接参与地方政治,显示了唐朝基层制度设计的某些合理性,因为它给基层社会提供了一定的
民意表达渠道和理性的政治诉求机会,这些都有助于化解地方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的稳
定,故 A 项不符合题意;B 项和 C 项只是概括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故 BC 不符合题意;“家天
下”观念是指政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些举措并未弱化“家天下”观念,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2.C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信息来看,南宋政府机构精简,地方权力逐渐集中,这会导致中央集权弱化,故答案
为 C 项;材料信息不涉及积贫积弱局面得到初步改善,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的是兼职渐成惯
例以及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逐渐合并,不能看出“分化事权”,排除 B 项;从材料看不出理学
的影响,排除 D 项。
13.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信息中分析,元朝行省界限打破了地理标志范围,按照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划分,说
明省界犬牙交错;材料中中书省是都城所在地,面积较为广阔,体现了中书省的地理位置重
要,“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体现了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故 B 项正确;AC 项在材
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行省制“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故 D 项
错误。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中所说的机制,是弥补君主制度“先天性缺陷”的,即可以对君权形成制约,最起码是
能够帮助皇帝做出正确决策的机制。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可以参与决策,这既对皇权有
制约,也有益于集思广益,减少皇帝个人专权造成的失误,C 项正确;A 项虽然不利于皇权,
但它所起的作用不是正面的,无益于保证政治统治的效能,排除;BD 两项都是加强皇权的措施,
与材料表达的意思相反,排除。故选 C。
15.C
【解析】
【详解】
通过材料“于是所有的士族门阀都不能有固定不变的社会政治身份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唐代门阀士族不是固定不变的政治身份,说明士族制度开始走向衰落,故 C 正确;材料“以
当朝仕宦之家代替旧族”“王子、公主的婚配,都在新起的勋贵门第中求得”说明唐朝仍然注
重门第,排除 A;材料信息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 B;通过材料“新陈代谢”说明世家大族不
再垄断官场,排除 D。故选:C。
16.A
【解析】从材料中“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说明元朝时期西域之
人在中原做官,适应了中原的生活甚至不愿意回到西域。从中原人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
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可以看出中原汉族到西域去赏玩,这就表现出元朝汉族与
少数民族来往频繁,民族融合逐渐加强,所以 A 选项正确。B 选项只体现了双方的交往,没
有体现出双方在生活和文化上的融合,故排除。C 选项不是材料所要传达的主要含义。D 选项
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故排除。
点睛:本题容易误选的选项是 B 选项,材料的表述是回答本题的突破口,我们从材料可以看
出除了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这一点外,西域人士可以在中原做官以及中原人士在
西域的游玩,这都是民族融合的体现,B 选项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没有发现表面现象蕴藏的深
层内涵,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排除 B 选项。
17.B
【解析】
【详解】
材料“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意思是州、郡等地方长官的文告,可以雷厉风行
地执行;皇帝的诏书,却搁在一边或缓慢地执行。两汉时期,地方官通过察举制操纵官员的
选拔,对地方政治影响力大,故老百姓只对州郡长官有畏惧,故 B 符合题意;故材料没有反
映地方豪强对抗中央的信息,故 A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贪污腐败的信息,故 C 不符合
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王国问题,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8.D
【解析】
【详解】
“野史”是“笔记”,写作者的目的并非出版发表,给其他人看,它与世俗文学的兴起,缘于
市民读者群体的扩大不同,因此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无关,A 项排除;专制统治整体呈加强趋势,
政治环境宽松缺乏史实依据,B 项排除;由于“野史笔记”不出版,与印刷术发明关系也不大,
C 项排除;材料明确表示,“野史”的作者是文人学士与贫士寒儒,这些人哪里来的呢?科举
促进了全民向学风气的形成,但科举考试即使考了,也不一定能够做官,落选者及中举没能
做官者的一部分,便成为材料中的文人学士、贫士寒儒,这个阶层在科举制之前虽不能说不
存在,但其队伍肯定与唐宋时是没法比的,所以,D 项正确。
19.D
【解析】
【详解】
结合题意可知宋代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到明清时期谏官与监察制度合一,形成单一的
监察体系,这与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相一致,故选 D 项;A 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体系逐渐向
单一发展,并不能说明效率的提升,故 B、C 两项错误。
20.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军机处设立之前参与决策大臣没有明确规定,军机处设立之后参与机密的大臣
必须是三品以上,而且对军机处的首席做了明确规定,反映了皇权运作的规范化,故 C 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军机处的职责和对于加强皇权的作用,故排除 A;清代皇权至上,决策权被皇
帝掌握,排除 B;材料中没有涉及军机处职能的变化,故排除 D。
【点睛】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
(1729 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
和俸禄。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
权的统治工具。
21.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朱元璋的废相,实际上造成明代相权游离于监、阁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
料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和内阁地位的变化有关,而内阁地位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皇帝的信任,
因此 C 选项符合题意;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性质未发生变化,A 选项排除;内阁
是君主专制的产物,B 选项排除;史书记载一般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D 选项说法错误,排
除。故答案为 C。
22.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
等信息可知,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A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责任,没有体现平等,
B 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没有体现限制个人自由,C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公民的责任,没有体现直接民主,D 错误。
23.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活动也着重于私法方面,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
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强调以双方意思一致为契约基础”可知,
罗马法涉及经济交往内容,说明罗马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故答案为 C 项。AB 项,
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的革新和重视个人的权利义务,排除;D 项,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
位和作用,与材料中罗马法涉及经济交往活动不符,排除。
24.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阁是行政和立法权的完美连接点,可知内阁对于立法、行政都有一定权力,不
断超越议会,故 B 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对于国王和议会都有一定的限制,A 项不符
合题意;反对行政和立法,C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内阁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对于议会
的态度,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5.A
【解析】
【详解】
英国将行政官员分成事务官和政务官两个系统,制定政策时两个系统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可
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A 项正确;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
的建立,B 项错误;行政部门分工合作不能说明议会丧失了制约政府的权力,C 项错误;英国
行政中收集预案与制定决策分开,不能说明其形成了行政分立体制,D 项错误。
26.D
【解析】“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由外
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表明人不是天使,权力需要制衡。议员和总统都由选举产生,这体现
的主要是民主原则,不是制衡原则的体现,A 错误;中央政府权力超过地方权力,这体现的是
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
立性,不是制衡原则的体现,故 B 错误;不纳税者不享有权利,这体现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原
则,不是制衡原则的体现,故 C 错误;总统、国会、最高法院间相互牵制,权力彼此制约和
平衡,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是制衡原则的体现,故 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麦迪逊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天使,因而需要政
府的管理,有必要加强政府的权力。同时并不是天使管理人,因而可能面临专制、权力滥用
的现象出现,所以需要对政府进行监督和制衡,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
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避免了绝对权力
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27.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所有的政党活动、政党体制都是在宪法的框架内完成的都自愿在宪法的约束下
进行政党之间的较量”可以看出,美国两党制之间的较量是在宪法的约束下进行的,说明美
国两党制适应了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故答案为 B 项;美国两党制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
益,排除 A 项;两党制与国家统一无关,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民众参与政权的热情,排除 D
项。
【点睛】
本题的解答要抓住关键信息,即“所有的政党活动、政党体制都是在宪法的框架内完成的都
自愿在宪法的约束下进行政党之间的较量”,说明两党制与美国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是相适应
的,从而确定答案。
28.A
【解析】
【详解】
材料信息是,1815-1918 年,德国通过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而全面迈
入“现代”社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双重革命”的过程是,一方面通过“王朝战争”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代议制度;另一方面利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迅速完成了工业化。
由此可知,A 项符合题意;德国通过 1871 年宪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容克贵族主导
地位,这不符合“双重革命”的信息,故 B 错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也只是“双重革命”的部分内容,故C 错误;1918 年--1919 年的德国十一月革命基
本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没有产生社会主义革命,故 D 表述错误,且不符合材
料信息。
29.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家”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
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白色”是指 1781 年宪法中资产阶级民主改
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君主权力大,故 C 项正确。A 项只解释了其革命性,没有解释其保守性,
故排除。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现代化并没有共同发展,其思想是比较保守的,故 B 项排
除。德国的社会革命的有限的,对工人运动是不容忍的,故 D 项排除。
30.B
【解析】
【详解】
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大邦和小邦都有权力来否决以会中对自己不利的议案,各邦之间权
利平等,在组织形式上呈现了联邦主义的特点,故 B 项符合题意;德意志帝国实行二元制君
主立宪制,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军权外交权及对议会的控制权,君主专制为实,
故 AC 项不符合题意;由材料“联邦议会的 58 个议席中,普鲁士拥有 17 席”,说明德意志
帝国政制中议席分配并不平等,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1.(25 分)
(1)变化:从九品中正制变为科举制(2 分)。
作用和影响: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改变了选拔官员的标准;将人才选
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
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民间的学习风气(正面评价,任答 5 点共 10
分);
但仍然存在以地位、权势、功勋、金钱为依据的入仕门径(局限性)(1 分)。
(2)背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君主立宪制确立;政府事务增加,机构增员需要;国王、权
贵拥有职薪恩赐权引起议会立法抗议;经济发展需要专业管理人才(任答 3 点 6 分);
影响:精简了文官队伍;提升了行政效率;提高了行政官员素质;促进了官员选拔的公平、
公开与公正(任答 3 点 6 分)。
解析:(1)作用及影响:根据材料“但它并不能取代其他以地位、权势、功勋、金钱为
依据的入仕门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意义可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加
强中央集权、促进阶层流动、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但仍然存在入仕门径等方
面进行分析即可。
(2)背景:根据材料“君主立宪制确立后,政府管理事务增加”、“国王和权贵借机行使带有
封建特权色彩的职薪恩赐权、议会一再抗议”、“文官队伍庞大、办事效率低下、通才和专才
的矛盾等问题突出”进行归纳即可。评价:结合文官制度的形成的背景和“压缩高级文官编
制,确定两类文官比例;强化公开竞争考试;二类文官增加外语和速记两种考试科目”可归
纳出评价有:精简了文官队伍;提升了行政效率;提高了行政官员素质;促进了官员选拔的
公平、公开与公正。
32.【答案】
(1)趋势:半殖民地化色彩加深;海关管理机构由分散到集中;海关管理制度逐步近代化;
海关管理内容逐渐广泛;管理逐渐规范(清除了贪污腐败现象)(一点 3 分,2 点 5 分,3 点 7
分)
(2)因素:群众运动的推动;民族危机的加深;政府的努力;外来先进海关制度的影响;民
主革命的胜利(8 分,任意 4 点满分)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中国海关制度的变革·认识
33.【答案】
(1)原因:双方为了争夺石油资源;阿根廷经济危机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阿根廷抓住机会首
先挑起战争;马岛战略地位重要(任意三点 6 分)
(2)影响:对阿:激化国内矛盾;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得阿国经济进一步恶化
(3 分)
对英:巩固了撒切尔的地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4 分)
对世界:激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2 分)
考点: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马岛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