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下学期高三 5 月月考语文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
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
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
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
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
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
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
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
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
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
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
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
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
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
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
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
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
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
创造的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
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
境的作品,真正收到“代山川而言”。
(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空”是静,是虚,“灵”是实,是有,空灵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B.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
C.中国山水画的诗意美指画中有诗意,体现于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等。
D.中国山水画追求自然与人文完美统一,不追求繁芜的世界,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三个方面。
B.文章指出“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并以《寒江独钓图》为实例进行了论证。
C.文章以王维画作为依据,论证了山水画诗意美并不取决于画作上所题的诗词字句。
D.文章由空灵美到诗意美,论证层层递进,为如何创作出意境美的画作提供了新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历代山水画家都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是因为意境才是灵魂,是魅力所在。
B.空灵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
C.诗情与画意交融,达到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最高理想和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D.当代画家只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并获得感悟,就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要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是关键所在。截至 2O19
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 40%,农用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 60%,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农民
农村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繁重的任
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后劲也在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农村发展滞后,是现阶段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因此振兴乡村,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
要基础。
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乡村振兴绝不是要把城乡发展对立起来,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完善
城乡布局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态势。
(摘编自《政策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O22 年)》)
材料二:乡村振兴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实现包括农村文化、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
提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乡村振兴需要拓展产业体系。农村从业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农产品,并根据市场规律在城市寻
求产业融合,组建融制造、加工、服务为一体的新产业链,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提高传
统农业的附加值,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例如,上海电商“归农”网搭建农户、消费者与企
业之间的数字化商贸平台,不仅满足了千里之外城市消费者的需求,还每年为多地农户实现农产品
销售的持续增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兴旺产业时,乡村振兴必须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资源,
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现代集约农业和生态旅游,建立一套兼顾经济收益和自然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宝库”,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产业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材料三: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乡风文明
建设由于周期长、见效慢,且不容易考核,一些地方领导把它当作“虚功”“慢活”,不愿投入太多
精力,但只有满足精神需求,增强精神力量,才能让农村群众有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而推动
乡村振兴全面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
风的功能,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我国城市教育水平大大领先于农村,通过资源配置、制
度建设等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市教师、科技文化人
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文化教育,这样才能解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问题,进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
(摘编自《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之“魂”》)
4.下列对“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乡村振兴是确保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
要基础。
B.乡村振兴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需要拓展产业体系,提高传统农业的附加值,保证农民收人的
持续增长。
C.在实施乡村振兴时,可大力发展现代集约农业和生态旅游,这有助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
态资源。
D.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但一些地方领导对此认识不够,使得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
越来越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农用土地较广,农村发展滞后,因此要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
须要重视乡村振兴。
B.乡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能够缓解这一矛盾。
C.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宝库”,实施中应建立一套兼顾经济收益和自然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D.乡风文明建设虽见效慢,不容易考核,但也不可忽视,如果没有良好乡风,乡村振兴可能会失去
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
6.如何处理乡村振兴中的城乡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赡养上帝(节选)
刘慈欣
两万艘外星飞船又布满了地球的天空,在以后的两个月中,有大量的太空舱沿着垂向各大陆的
太空电梯上上下下,接走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年多的二十亿上帝。那些太空舱都是银色的球体,远远
看去,像是一串串挂在蛛丝导轨上的晶莹露珠。
西岑村的上帝走的这天,全村的人都去送,所有的人对上帝都亲亲热热,让人想起一年前上帝
来的那天,好像上帝前面受到的那些嫌弃和虐待与他们毫无关系似的。
村口停着两辆大客车,就是一年前送上帝来的那两辆,这一百来个上帝要被送到最近的太空电
梯下垂点搭乘太空舱。
秋生一家都去送本家的上帝,一路上大家默默无语,快到村口时,上帝停下了,拄着拐杖对一
家人鞠躬:“就送到这儿吧,谢谢你们这一年的收留和照顾,真的谢谢,不管飞到宇宙的哪个角落,
我都会记住这个家的。”他说着把那块球形的大手表摘下来,放到兵兵手里,“送给你啦。”
“那……你以后怎么同其他上帝联系呢?”兵兵问。
“都在飞船上,用不着这东西了。”上帝笑着说。
“上帝爷子啊,”秋生爹一脸伤感地说,“你们那些船可都是破船了,住不了多久了,你们坐着
它们能去哪儿呢?”
上帝抚着胡子平静地说:“飞到哪儿算哪儿吧,太空无边无际,哪儿还不埋人呢?”
玉莲突然哭出声儿来:“上帝爷子啊,我这人……也太不厚道了,把过日子攒起来的怨气全撒
到您身上,真像秋生说的,一点良心都没了……”她把一个竹篮子递到上帝手中,“我一早煮了些鸡
蛋,您拿着路上吃吧。”
上帝接过了篮子:“谢谢!”他说着,拿出一个鸡蛋剥开皮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白胡子上沾
了星星点点的蛋黄,同时口齿不清地说着,“其实,我们到地球来,并不只是为了活下去,都是活了两三千岁的人了,死有什么可在意的?我们只是想和你们在一起,我们喜欢和珍惜你们对生活的热
情、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都是上帝文明早已失去的,我们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上帝文明的童
年。但真没想到给你们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烦,实在对不起了。”
“你留下来吧爷爷,我不会再不懂事了!”兵兵流着眼泪说。
上帝缓缓摇摇头:“我们走,并不是因为你们待我们怎么样,能收留我们,已经很满足了。但
有一件事让我们没法待下去,那就是:上帝在你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一群老可怜虫,你们可怜我们
了,你们竟然可怜我们了。”
上帝扔下手中的蛋壳,抬起白发苍苍的头仰望长空,仿佛透过那湛蓝的大气层看到了灿烂的星
海:“上帝文明怎么会让人可怜呢?你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文明,不知道她在宇宙中
创造了多少壮丽的史诗、多少雄伟的奇迹……现在文明是老了,但不是我们的错,无论怎样努力避
免,一个文明总是要老的,谁都有老的时候,你们也一样。我们真的不需要你们可怜。”
“与你们相比,人类真算不得什么。”秋生敬畏地说。
“也不能这么说,地球文明还是个幼儿。我们盼着你们快快长大,盼望地球文明能够继承它的
创造者的光荣。”上帝把拐杖扔下,两手一高一低放在秋生和兵兵肩上,“说到这里,我最后有些话
要嘱咐你们。”
“我们不一定听得懂,但您说吧。”秋生郑重地点点头说。
“首先,一定要飞出去!”上帝对着长空伸开双臂,他身上宽大的白袍随着秋风飘舞,像一面
风帆。
“飞?飞到哪儿?”秋生爹迷惑地问。
“先飞向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再飞向其他的恒星,不要问为什么,只是尽最大的力量向外飞,
飞得越远越好!这样要花很多钱死很多人,但一定要飞出去,任何文明,待在它诞生的世界不动就
等于自杀!到宇宙中去寻找新的世界新的家,把你们的后代像春雨般洒遍银河系!”
“我们记往了。”秋生点点头,虽然他和自己的父亲、儿子、媳妇一样,都不能真正理解上帝的
话。
“哦,秋生啊,”上帝想起了什么,又站住了,“走的时候没经你同意就拿了你几本书,”他打开
小包袱让秋生看,“你上中学时的数理化课本。”
“啊,拿走好了,可您要这个干什么?”
上帝系起包袱说:“学习呗,从解一元二次方程学起,以后太空中的漫漫长夜里,总得找些打
发时间的办法。谁知道呢,也许有那么一天,我真的能试着修好我们那艘飞船的反物质发动机,让
它重新进入光速呢!”
“对了,那样你们又能跨越时间了,就可以找个星球再创造一个文明给你们养老了!”秋生兴
奋地说。
上帝连连摇头:“不不不,我们对养老已经不感兴趣了,该死去的就让它死去吧。”
一个星期后,最后一艘外星飞船从地球的视野中消失。上帝走了。
西岑村恢复了以前的安静,夜里,秋生一家坐在小院中看着满天的星星,已是深秋,田野里的
虫鸣已经消失了,微风吹动着脚下的落叶,感觉有些寒意了。
“我明白了。”秋生爹说,在这灿烂的星空下,他愚拙了一辈子的脑袋终于开了一次窍,他仰望
着群星,头顶着它们过了一辈子,他发现自己今天才真切地看到它们的样子,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充满了他的血液,使他觉得自己仿佛与什么更大的东西接触了一下,虽远未能融为一体,这感觉还
是令他震惊不已,他对着星海长叹一声,说:
“人啊,该考虑养老的事了。”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运用荒诞离奇的想象虚构出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世界,讲述了 20 亿个来自其他星球
的“上帝”与地球人类共同生活发生的故事。
B.送别上帝的时候,玉莲哭了,送给上帝一篮煮熟的鸡蛋并且向他诚挚道歉,表明她对之前自己嫌
弃和刻薄上帝的过分行为颇为后悔。
C.上帝告诉秋生“首先,一定要飞出去!”,意为一种文明要发展,就不能故步自封,应该不断探
索未知,将自己的基因和文明撒播宇宙。
D.文章讲述被技术惯坏的文明在暮年时遭受到的苦难,意在警醒人类:科技不会带给人类幸福,反
而会增强人类的惰性,加速文明的衰亡。
8.作家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请从“科学性”与“文学性”的
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 分)
9.结合小说内容,请从人性、人类命运、宇宙文明发展三个角度探究作品的主题意蕴。(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也。举孝廉,除屡陶长、柏人令,袁绍以为参军事。绍逆公孙瓒于界
桥,钜鹿大守李邵及郡冠盖,以瓒兵强,皆欲属瓒。绍闻之,使昭领钜鹿。问:“御以何术?”对
曰:“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时
郡右姓孙伉等数十人专为谋主,惊动吏民。昭至郡,伪作绍檄告郡云:“得贼安平张吉辞,当攻钜鹿,
贼故孝廉孙伉等为应,檄到收行军法,恶止其身,妻子勿坐。”昭案檄告令,皆即斩之。一郡惶恐,
乃以次安慰,遂皆平集。事讫白绍,绍称善。会魏郡大守栗攀为兵所害,绍以昭领魏郡大守。时郡
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二日之中,
打檄三至。昭弟访,在张邈军中。邈与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时大祖领兖川,遣使诣杨,欲令假涂西至长安,杨不听。昭说杨曰:“袁、曹虽为一家,势
不久群。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当故结之。况今有缘,宜通其上事,并表荐之;若事有成,
永为深分。”杨于是通大祖上事,表荐大祖。建安元年,大祖定黄巾于许,遣使诣河东。会天子还
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杨各违戾不和。昭以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作大祖书与奉曰:“吾与将
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冀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哉!将军
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奉得
书喜悦,语诸将军曰:“兖川诸军近在许耳,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遂共表大祖为镇东将
军,袭父爵费亭侯。三年,昭迁河南尹。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杨长史薛洪、河内大守缪尚坡守
待绍救。大祖令昭单身入坡,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昭年八十一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董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
言
B.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
得言
C.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
言
D.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
得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字是古代成年男子在本名之外另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称呼别人的字,一般表示尊
敬。
B.檄是古代官方文书,如在其上捅鸟羽,则表示十分紧急,欲其急行如飞,称之为“羽书”或“羽
檄”。
C.皇帝改元就是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而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为元年。
D.河东是中国古代区域名称,黄河以北为河内,而黄河以东则称河东。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
发源地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董昭伪造檄文,制服钜鹿豪族。他伪造了一份袁绍的檄文,称贼人将攻打钜鹿,孙伉等人给敌人
做内应,以此斩杀了孙伉等人。
B.董昭巧施妙计,评定魏郡贼乱。他兼任魏郡太守时,郡中贼人四起,他先是厚待他们,然后趁机
离间策反他们,最终击败了贼人。
C.董昭富有远见,直言劝说主将。在曹操尚势弱时,他就看出曹操是一位英雄,劝说张杨帮助曹操
联系朝廷并让他举荐曹操。
D.董昭智勇双全,只身劝降缪尚。张杨被杀后,薛洪、缪尚守城等待救援,董昭奉曹操之命独身入
城,最终成功劝说他们率城投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一郡惶恐,乃以次安慰,遂皆平集。事讫白绍,绍称善。(5 分)
(2)邈与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范成大
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
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注】果何心。
【注】《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意思是说,大自然
负载着我的形体,它用生命使我劳苦,用老年使我闲适安佚,用死使我安息。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首诗夹叙夹议,语言平易浅近,却能够于平淡之中见深情,真切动人。
B.首联运用动作、心理、外貌、语言等手法,突出卖菜老翁饱经风霜的形象。
C.“忍寒”“忍饥”作比较,对卖菜老翁来说,寒冷尚能忍受,饥饿实在难熬。
D.叫卖之声和受冻雀儿、挨饿乌鸦的啼号之声一样凄苦,让人不忍心去听。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这篇奏章意在劝唐太宗“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璀璨的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书写了 的篇章,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 ,亚洲文
明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宗教、哲学、文学、绘画、戏剧、音乐等多领域都取得卓越的文明成果,
( )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人口的亚洲,汇聚了 40 多个国家、1000
多个民族、2000 多种语言,众多古老文明在亚洲这片土地上 ,在共生并进中创造了多元文明
互学互鉴的范例。与之相反,当今,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剧增,
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日益扩大。这让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并呼吁:人类需从
亚洲文明中 智慧,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浓墨重彩 发源地 水乳交融 吸取
B.不可或缺 发祥地 相得益彰 吸取
C.不可或缺 发源地 水乳交融 汲取
D.浓墨重彩 发祥地 相得益彰 汲取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谱写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史诗,亚洲文明使得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姿
B.谱写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史诗,人类文明也因亚洲文明更加绚烂多姿
C.人类文明因亚洲文明更加绚烂多姿,亚洲文明的发展史诗得以谱写
D.亚洲文明使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姿,亚洲文明的发展史诗得以谱写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剧增,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
公平的矛盾日趋激烈。
B.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
的矛盾日益尖锐
C.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
的矛盾日益扩大
D.人类社会却面临着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抬头的风险剧增,效率和公平、资本和劳动、增长和
分配的矛盾日益尖锐。
20.下面是某市提供的疫情防控“居家隔离流程图”,请用简要文字介绍隔离流程,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40 个字。(5 分)
21.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6 分)
屈原沉吟江畔,九死不悔,用满怀高洁之志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司马迁含屈忍辱,发愤著书,
以一部传世之史解读了生命的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终于明白:生命总归会结束,价值永存世间。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散文家杨朔曾说:“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
可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
这句话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与解析
1.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
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
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
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B 项,
对“外象之美”的解释不正确,原文说“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
以外的无限性”“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可见“外
象之美”也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作本身,而且“画作以外的无限性”也不只是“画家的内在的精神追
求”。故选 B。
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
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 项,“论证层层递进”分析不正确,文章不是层进式结构,是并列式结构。故
选 D。
3.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
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
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 项,“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分析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充分表现笔墨
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B 项,说法错误,“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的应是画家,“获得
了想象空间”的应是欣赏者。D 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
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
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故选 C。
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及相关的重要词语,如“对‘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要清楚题干要求“对‘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暗示考生必须结合文
本去分析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内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
判断。D 项,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但一些地方领导对此认
识不够,使得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理解分析有误。依据原文“乡风文明建设由于周期长
见效慢,且不容易考核,一些地方领导把它当作 ‘虚功’‘慢活’,不愿投入太多精力”,地方领导
认识不够的应该是对乡村文明的建设,而不是“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属于偷换概
念的错误。同时“使得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在文中没有相关信息,无中生有。故选 D。
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
比对。C 项,“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宝库’”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乡村振
兴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实现包括农村文化、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大力
发展现代集约农业和生态旅游,建立一套兼顾经济收益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
留下‘绿色宝库’,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可知,乡村振兴的目的是实现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
升,而非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宝库”;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宝库”是
乡村振兴必须要走的道路,而不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故选 C。
6.
【参考答案】①完善城乡布局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城乡发展态势。 ②建立并完善
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满足城乡民众的各自需求。 ③建立城市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
乡村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依照题目要求,筛选材料中与题意相关的重要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然后对之进行整合,就可得出答案。依据材料一原文“从实际出发,完善城乡布局结构,统筹城乡
发展,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态势”可知,处理乡村振兴中的城
乡关系需要完善城乡布局,统筹发展,使城乡的发展各具特色,不能将城乡对立起来。依据材料二
原文“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提高传统农业的附加值,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不仅
满足了千里之外城市消费者的需求,还每年为多地农户实现农产品销售的持续增收”可知,农村从
业者需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农产品,根据市场规律在城市寻求产业融合,组建融制造、加工、
服务为一体的新产业链,以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依据材料三原
文“建立城市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文化教育”可知,
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城市教育远远领先于乡村,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资源配置吸纳各类人才建设乡村,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考生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
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
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
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
再逐一进行分析。D 项,“科技不会带给人类幸福,反而会增强人类的惰性,加速文明的衰亡”错误,
文中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便捷的生活,解决了许多难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故选 D。
8.
【参考答案】①科学性。小说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激发人们对宇宙、科技等的思考,
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如文中的上帝经由外星飞船往来太空和地球,由反物质发动机推动的飞船
可以进入光速飞行等超现实的存在。②文学性。小说在场景宏大震撼、想象奇幻之外,还注重在人
物设置和情感描写等方面的细致刻画,体现出较强的文学思维。如上帝与秋生一家离别之时和秋生
在灿烂星空下的思索,都极具文学思维的细腻和真实。③人文性。小说将奇丽的科幻与优美文学相
融合,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产生无穷的魅力,吸引读者思索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关注人类社
会未来的命运,蕴藉深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找准文中依据,再结合具
体语句及语言所体现的特征进行分析。“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题干明确要求考查文本基本特征,
切入角度是“科学性”与“文学性”两个方面,对于科幻小说,“科学性”方面要分析到小说中的
“科学元素”,“文学性”方面则要分析到文本中的“文学思维”,有时,也可以从人文性角度加以补
充。(1)从科学性角度:“有大量的太空舱沿着垂向各大陆的太空电梯上上下下,接走在地球上生
活了一年多的二十亿上帝”“上帝要被送到最近的太空电梯下垂点搭乘太空舱”“修好我们那艘飞船
的反物质发动机,让它重新进入光速”等文句充满着科学性的想象,同时刺激着读者的创造性思维,
上帝经由外星飞船往来太空和地球,由飞船进入光速飞行等等这些超出现实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作
者对已经存在的科学事实的想象性刻画与预测,读者思考。(2)从科学性角度:文学角度重在小说
中的文学性思维的体现,《赡养上帝》这篇科幻小说场景宏大,充满了奇特想象,其文学性也体现对
小说人物的刻画与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细致描写,如“秋生一家都去送本家的上帝,一路上大家默默
无语,快到村口时,上帝停下了,拄着拐杖对一家人鞠躬”“上帝扔下手中的蛋壳,抬起白发苍苍的
头仰望长空,仿佛透过那湛蓝的大气层看到了灿烂的星海”都体现出较强的文学性,极具真实感、
细腻感。(3)从人文性角度:小说用富于人文性的语言建构起小说的框架并在看似天马行空的荒诞
叙事中呈现出作者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的忧虑,小说的科幻性与文学性相融合,在科学的想象中
寄予文字以深厚的文学思维,意味无穷,发人深省。
9.
【参考答案】①对人性唯利是图的批判和对善良的呼唤。地球人类对待上帝态度前后的变化,揭示
出了人性的缺点和鄙陋,希望人类唤醒人性深处的良知。。②对人类命运发展的深沉忧虑和深切关怀。
作者通过上帝之口指出了若干年后人类可能面临的问题,为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③对不同文明
之间的共存与竞争的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种文明共存和竞争的结果。作者点明了文明衰亡甚
至宇宙终结的必然性,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类文明走向和宇宙存亡的忧思。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本题重点考
查从不同角度探究作品的主题意蕴,此类题通常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
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研究,解题时先整体阅读,宏观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然后抓关键性语句
进行分析,本题的题干明确要求从“人性、人类命运、宇宙文明发展”三个角度来探究作品的主题
意蕴,所以以此展开分析。(1)从人性角度:文中“西岑村的上帝走的这天,全村的人都去送,所
有的人对上帝都亲亲热热,让人想起一年前上帝来的那天,好像上帝前面受到的那些嫌弃和虐待与
他们毫无关系似的”通过地球人对待上帝态度前后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的虚伪和鄙陋,从小说的语言
即能看到人类的缺点,作者表达了对人性中唯利是图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良知与善良的呼唤。
(2)从人类命运角度:小说中讲到了上帝文明,“你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文明,不知
道她在宇宙中创造了多少壮丽的史诗、多少雄伟的奇迹……现在文明是老了,但不是我们的错,无
论怎样努力避免,一个文明总是要老的”,上帝文明在衰落,地球也将会如此,“谁都有老的时候,
你们也一样”“人啊,该考虑养老的事了”都透露出人类在未来将会面对的问题,作者借上帝之口来
提醒人类,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深深地关切与忧虑。(3)从宇宙文明发展:在文明
层面上,作者表达了对不同文明之间的思考,小说中“我们喜欢和珍惜你们对生活的热情、你们的
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都是上帝文明早已失去的,我们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上帝文明的童年”“找个星
球再创造一个文明”“最后一艘外星飞船从地球的视野中消失”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种文明共
存和竞争的结果;“一定要飞出去,任何文明,待在它诞生的世界不动就等于自杀!”“到宇宙中去
寻找新的世界新的家”说明了文明衰亡的必然性,这些语句无一不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深深忧
虑,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在回答问题时,包括探究题,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不可抛开文本随意生
发、自我发挥。
10.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
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画横线句子的大意是:凭我一个人的微
弱力量,不能消除众人的图谋,我想诱导他们的心,提出和他们共同商议,等到获得他们的实情,
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制驭他们。计策临到那时才能确定,现在没法说出来。句中,“不能消”的
宾语是“众谋”,需要与前句断开,与下句连接。排除 AC 两项。“耳”语气词,应紧跟上句后,与
下句断开。排除 B 项。故选 D。
1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
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 项,
“字是古代成年男子在本名之外另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解说错误,《礼记·曲礼》中
说“女子许嫁,笄而字”。字并非古代成年男子特有,古代女子行笄礼,表示成年,不便直呼其名,
也会另取字。故选 A。
12.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
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
出判定。B 项,“郡中贼人四起,他先是厚待他们,然后趁机离间策反他们,最终击败了贼人”分
析错误,根据“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可
知,董昭厚待并策反的是贼人的使者,而非“贼人”。故选 B。
13.
【参考答案】(1)全郡人都惊惶恐慌,董昭就依次安慰,于是就全都平息、安定下来。事情结束后
禀告袁绍,袁绍称赞他干得好。
(2)张邈与袁绍有嫌隙,袁绍接受谗言要把董昭治罪。董昭想到汉献帝那里去,到河内时,被张杨
留下了。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
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
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中,“一”,全,
都;“以次”,依次;“讫”,结束。(2)中,“隙”,嫌隙;“诣”,到……去;“为……所”,被某
人怎么样。
【参考译文】
董昭字公仁,是济阴定陶人。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又被任命为屡陶县长、柏人县令,
袁绍又让他做了参军事。袁绍在界桥迎战公孙攒,钜鹿大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认为公孙攒兵力强盛,
都想要归附于他。袁绍听说了,让董昭兼任钜鹿大守。袁绍问:“你用什么办法治理他们呢?”董
昭回答说:“凭我一个人的微弱力量,不能消除众人的图谋,我想诱导他们的心,提出和他们共同
商议,等到获得他们的实情,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制驭他们。计策临到那时才能确定,现在没法
说出来。”当时钜鹿郡里的豪门大族孙伉等几十人是专门谋划反叛的主要人物,惊扰了官吏和百姓。
董昭到了郡里,伪造袁绍的檄文告谕全郡说:“我得到贼寇安平人张吉的口供,他们将攻打钜鹿,
贼人原孝廉孙伉等人作为内应,此檄文传到郡中,就逮捕孙伉等人执行军法,罪恶只是他们自身,
妻子儿女不予连坐。”董昭依照檄文的命令,将孙伉等人立即斩首。全郡人都惊惶恐慌,董昭就依
次安慰,于是就全都平息、安定下来。事情结束后禀告袁绍,袁绍称赞他干得好。恰逢魏郡大守栗
攀被士兵所害,袁绍就让董昭兼任魏郡大守。当时全郡境内秩序大乱,贼人数以万计,他们派使者
与董昭往来,进行买卖贸易。董昭优待使者,利用他们做间谍,趁他们力量虚弱时发兵征讨,打得
贼方大败。两天之中,带羽毛的紧急告捷文书就送了三次。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的军中任职。张
邈与袁绍有嫌隙,袁绍接受谗言要把董昭治罪。董昭想到汉献帝那里去,到河内时,被张杨留下了。
这时大祖兼任兖州刺史,派使臣拜访张杨。想向他借路向西到达长安,张杨不答应。董昭劝告张杨
说:“袁、曹现在虽然还是一家,但其趋势是不会长久联合下去的。曹操现在虽然力量弱小,但实
在是天下的一位英雄,您应当有意和他结交。况且现在正有机缘,应该为曹操向朝廷上书奏事开通
道路,并且上表荐举他;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就会永远和他结下深厚的情分。”张杨这才向朝廷
通报大祖的情况,又上表举荐大祖。建安元年(196),大祖在许县平定了黄巾军,派遣使臣到河东
去。这时天子回到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张杨相互间意见对立不和。董昭认为杨奉兵马最强而
缺乏外部援助,就为大祖写信给杨奉说:“我和将军早已互闻大名,倾慕您的大义,所以推心置腹,
赤诚相见。现在将军您将天子从艰难困苦中拯救出来,回到旧日的都城,辅佐天子的功劳,当代没
有人能和您相比,是多么值得赞美啊!将军您应当作为京城内的主要力量,我为外部的援军。现在
我有军粮,您有军队,互通有无,足以互相接济,同生死,共患难。”杨奉接到信后十分喜悦,对
各位将军说:“兖州的军队驻扎许县,近在眼前,他们有兵有粮,国家应当依靠仰仗他们。”于是
众人一同上表荐举大祖为镇东将军,继承他父亲的爵位为费亭侯。建安三年,董昭调任河南尹。这
时张杨被其部将杨丑所杀,张杨的长史薛洪、河内大守缪尚守住城池,等待袁绍来救。大祖令董昭
单身入城,劝谕薛洪、缪尚等人,当日就率领众人投降大祖。董昭八十一岁时去世,谥号定侯。
14.
【答案】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
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
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 项,“语言等手法”错,首联“携”“驱”是动作描写,“敢偷闲”意思不敢偷闲,这是心
理描写,“雪胫冰须”则是外貌描写,可见并没有语言描写。故选 B。
15.
【参考答案】“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生活竟然是一个本该悠闲度日的老人劳苦到如
此地步,悠悠苍天,你到底是安着什么心呢,从中看出对卖菜老人的同情与怜悯,对天道不公的不
满与控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分析词人的情感首先要知人论世,其次要抓住
词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诗人听到卖菜老翁的叫卖声多
么凄厉,简直和受冻的雀儿、挨饿的乌鸦的叫声没有什么两样,叫声之苦,让人不堪去听生活,质
问苍天竟然让一个本该悠闲度日的老人劳苦到如此地步,抒发的是对底层劳动的怜悯,是为挣扎在
死亡线上的贫穷人民鸣不平,也是对天道不公的不满与控诉。
16.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3)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
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
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鉴、盖、戒奢以俭。
1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
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①浓墨重彩:指
绘画或描述着墨多;不可或缺:形容非常重要。根据“篇章”的语境,应选用“浓墨重彩”。②发祥
地: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发源地:指开始发生的地方。文中的语境是亚洲文明,故
应选“发祥地”。③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水乳交融:形容关系
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文中语境是亚洲多种文明“互学互鉴”,故应选“相得益彰”。④“吸取”
和“汲取”都有吸收采取的意思,但“汲取”多用于书面语。故选 D。
1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
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本题属于选填衔接句,纵观前文语境,
主要是讲亚洲文明,所以凡是提及亚洲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作用,都应该放在后面,这就遵循了由主
及次,由小及大的逻辑顺序,据此,可排除 CD 两项。AB 两项区别在后半句,细心比较,虽然表达
的意思一样,但 A 项后半句“亚洲文明使得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姿”主语与前文的话题主语“亚洲
文明”重复,显得累赘,排除 A 项。故选 B。
19.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
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本题,原句语病有二:一是“面临着……风险剧增”
句式杂糅;二是“矛盾……扩大”搭配不当。只有 B 项消除了这两处语病。故选 B。
20.
【参考答案】对居家隔离人员做好规范隔离防控工作,落实单人单间;设置警戒标识并发放告知书,
隔离点周边区域每天至少消毒 1 次;医务人员随访并每天早晚测量体温。隔离期限为 14 天,期满无
异常,经医护人员确认同意后方可解除隔离;对异常人员应及时报告并移送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类试题,这类题目
的解题思路是首先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然后解读图片,确定起点顺序,组织答案。表达时要注
意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本题由题干可知,所给图表是“居家隔离流程图”,由图片
可知,起点为“规范隔离防控,落实单人单间”,接着是“设置警戒标识,发放告知书,隔离点周边
区域每天消毒”,然后是“医务人员随访并每天早晚测量体温”。由图表来看,隔离结束之后又分为
两种情况,一种是“隔离 14 天后无异常”,可以“经医护人员确认”“解除隔离”;另一种情况是隔
离 14 天后“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移送定点医疗机构救治”。考生按照流程图自上而下
的顺序表述清楚即可。
21.
【参考答案】杜甫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用满腔忧国之情凸显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富贵不淫,威
武不屈,用一颗赤子之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其次,要注意与例句在
内容和形式上保持一致。本题中,通过观察前边的句式特点,可看出,形式上,应该是:人物+经历
特点(两个四字词语)+用(以)……(名词短语)+……(两字动词)了+生命的价值,如:杜甫颠
沛流离,浪迹天涯,用满腔忧国之情凸显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用一颗赤子
之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内容上,这两个例子要能说明“生命总归会结束,价值永存世间”。
22.参见 2019 年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