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 2020 届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
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
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
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
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
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
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国本,
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
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
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
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
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
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
“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
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
有。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
罔顾事实、不求甚解。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
叶障目。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
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
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
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
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
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
表达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
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
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
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
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
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于以
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
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
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
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
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 (《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
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
B.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
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C.“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
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
D.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会存在激情有余而
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社会和国家对文艺创作的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
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C.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
平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D.第五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正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
否则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
怀和人性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B.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木,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
C.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抗疫文
艺创作不应只停留在表象书写上,更应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
D.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在抗疫创作中,只有
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
人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 20 岁行冠礼,女子满 15 岁行笄礼,行礼后,开始享
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
续到明朝。1994 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 18 周岁
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
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2000 年,浙江省把每年 12 月 9 日定为 18
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
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 18 岁“成人节”仪式,
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
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 18 岁“成人节”仪式》)
材料二:
在孩子 16 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笔者曾
参加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
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
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伯叔们从不同
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
的成人礼记忆犹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
在不同的餐馆、夜总会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
(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
材料三:
(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查》)
材料四:
2016 年 6 月 9 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内某高中毕
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也派出代表出席活动。
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
从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 18 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待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更加幸福;因为有我,
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他
们已经成人,将离开父母的庇护,肩负起社会责任。礼毕,学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
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
(摘编自《合肥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示范活动纪实》)
4.下列对材料中“成人礼”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有悠久的“成人礼”历史和传统,男子在 20 岁时行冠礼和女子 15 岁时行笄礼,这
两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至今。
B.当代中国将 18 岁作为一个人的成人标志,而且十分注重“成人礼”仪式,而“成人礼”
仪式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教育。
C.在思想情感方面,相对于“成人礼”前,“成人礼”后,中国学生的爱心意识、社会责任
感及爱国情怀得到明显增强。
D.中英两国的“成人礼”都有宣誓环节,所不同的是前者对国旗宣誓,而后者是对祖先和
家族宣誓,因此前者高于后者。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对“成人”的定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他认为真正的“成人”应该在财利、危难面
前不忘道义和担当,在困顿之中执着初心。
B.浙江省把每年 12 月 9 日定为 18 岁“成人节”,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
立法,紧随其后的是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
C.当代中国一直注重“孝敬父母”“敬爱老师”“关爱他人”“报效社会”“热爱国家”等情
感教育,“成人节”仪式尤其能体现这些教育。
D.“孝心、诚心、热心、忠心”等誓词洋溢着当代中国学生“成人”后的正能量,但不能
忽视的是成人后必须培养自己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6.当代中英两国的“成人礼”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情书
秦牧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荣嫂个性化的、对生活和情感的真实表达变为了卧云居士笔下千篇一律、情感克制的抽象
书信,即由“情书”变为了“家书”
B.本文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从铜边眼镜里射出一种看透一切的淡漠眼神”,“振笔疾书,
一大段话,在他看来,只不过是简单的几句罢了”,表现出写字先生对人民生活疾苦的漠不
关心。
C.战争之中,荣嫂的经历具有普遍性。卧云居士见多了荣嫂这样的妇女,听多了这样“苦难的
故事”,已深谙类似信件的写作模式。
D.文中有意使用富于地方色彩的词语,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其时代背景的叙述传达出了当
时人民的苦难。
8.这篇小说是怎样叙述荣嫂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结尾段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6 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修
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
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
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
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
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
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
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
“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
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
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
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
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
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
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
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
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
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
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
始得禄而养。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修表。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泷(shuāng)冈:地名。在江西省永丰县沙溪南凤凰山上。阡(qiān)表:即墓碑。
阡:墓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B.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C.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D.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考,指欧阳修亡父;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汉代列候之妻称夫人,列候死,子称
其母为太夫人。
B.戌,地支的第十位,可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如文中“岁行在戌”中的“戌”
是用作年份。
C.进士,为通过殿试者,头名为状元;通过会试者称为贡士,头名会元;通过乡试者称为
举人,头名解元。
D.判官与推官,均为州郡长官的属官,前者掌管文书工作,后者掌管刑事;枢密,为全国
最高军事长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的父亲为官至廉。一生清廉自守,乐于施舍,脱略俗念,不为物累,以致死后没
有留下遗产。
B.欧阳修的母亲贤淑豁达。一生亦多经患难,能安贫贱,面对夫君先逝、儿子贬谪,她都
能安然对待。
C.欧阳修的父亲奉亲至孝,为政至仁。文中两次“涕泣”,孝心如闻如见;两次“长叹”,
宅心仁厚显然。
D.欧阳修的母亲守节自誓,刚毅坚强。文中叙述其由江南望族变为贫贱之家,为了凸显其
高风亮节的形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2)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②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
昌)军事判官。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次年,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②
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③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牡丹花
著称,欧阳修写过《洛阳牡丹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既叙写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
景色,又抒发了自己的山居寂寞。“春风”一句,既指山城偏远春到晚,也暗指皇恩不到。
B.中间两联均为写景:残雪累累、寒雷隆隆中蕴孕着勃勃生机;归雁的鸣叫唤起乡思,久
病逢春,自然景物如此美好。体现了诗人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的的乐观与豁达。
C.尾联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
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感悟的诗。
D.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这首诗不过是游戏之作。欧阳修秉承中国古典诗歌“怨而不
怒”的风雅传统,以“戏答”的方式表达他的怨刺,表现出诗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
15.钱鐘书先生《谈艺录》云:“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
显。”理趣的最高境界是将哲理和逻辑融于诗境。请结合全诗谈谈这首诗的理趣之美。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白《蜀道难》中说蜀地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年“_______”,可见其闭塞;后来“五丁开
山”,才使“______”,秦蜀相通。
(2) 在 《 逍 遥 游 》 中 庄 子 认 为 列 子 虽 免 于 步 行 , 但 还 没 有 达 到 逍 遥 的 境 界 , 因 为 他
“ ”;只有做到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______”,逝游于无穷的境域,才算逍遥。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田园生活的
喜爱和向往。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近年来,脱发越来越成为人们 的话题。近期一项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调查显示,
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还有媒体日前对全国 643 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
查,结果显示超 5 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超 7 成学生处于轻微脱发状态,超 6 成学生曾采取
措施缓解脱发。这些信息的确令人 。
专家说,病理性脱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头发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则 ,所以有
脱发现象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查出原因后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
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还要保持心情愉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谈虎色变 叹为观止 盖棺定论 对症下药
B.岌岌可危 唏嘘不己 盖棺定论 对号入座
C.岌岌可危 叹为观止 木已成舟 对号入座
D.谈虎色变 唏嘘不己 木已成舟 对症下药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B.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点
C.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点
D.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19.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
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来?——起来了。他到年底就生了一个男孩,男的,新年就两岁了。
B.任何一门理论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
思感到衷心喜悦。
C.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
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
20.下图是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图形标志(底色为红色)。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5 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20 世纪 40 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___①__。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种生物光,
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
“冷光源”。虽然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___②____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
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____③____。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
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 LED 覆益层,可使其效率提高 50%
以上。
六.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 年,新冠状病毒所致的肺炎疫情爆发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中国迅速打响,在这场
战争中,人们提及最多的词语是:钟南山、基建狂魔、最美逆行、疫苗研制、硬核防控、不
传谣不信谣、增强免疫力、停课不停学、读书意义、中国范本、中国体制、人类命运共同体。
请从上述词语中任选三个词语使之形成有机关联以确定某一主题,完成以下任一写作任务。
①以一名中国公民的身份面向世界写一篇解说词,介绍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伟大历程。②以
一名普通市民的身份面向全社会写一篇倡议书,倡导全体国民争做时代英雄。③以一名正在
参加高考的考生的身份给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写一篇自荐书。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19~2020 学年度衡水中学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D 解析:A.不是因为文艺工作者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而是要想深化“抗疫文化”书写,作
品本身需要具备中国美学精神。B.不是进行“抗疫文艺”创作,而是深化“抗疫文艺”书写。
C.“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错,太过绝对。
2.B 解析:“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段首,本段强调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
创作的影响。
3.D 解析:“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表述错
误,以偏概全。
4. B A 项,题干中“这两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至今”错误,从材料中第一段内容“这个
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可分析出,选项错误。C 项,题干中“中国学生的爱心意识、
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得到明显增强”错误,材料三表格中的一项——敬爱老师,并没有得
到明显增强,故选项错误。D 项,题干中“都有宣誓环节”错误,材料二表明英国“成人礼”
并不一定都宣誓,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并且题干中“前者高于后者”错误,因宣誓对象不同,
并不存在孰高孰低的说法。
5. B
6. ①形式上:英国在家族范围内以家族为单位举行,更具个性特征;中国以学校集体活动
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答“‘成人礼’宣誓环节,中国是对国旗宣誓,英国是对祖先
和家族宣誓”亦可给分)②内容上:英国强调家族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
中国强调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7.B
8.①让荣嫂自述其故事,选取的事件多为家长里短,且有无序性,口吻带有农村妇女特色,
使叙述更具有真实感;②采用对话形式,使小说叙述更集中;③故事的叙述中不断插入对荣
嫂的心理活动及心情的描写,强化她对丈夫的记挂和一人承担家中事务的艰辛;④荣嫂的絮
叨讲述与卧云居士的简练概括形成对比,富有艺术张力,反衬荣嫂的深情。
9.①交代了这封信的结局——无人领取,照应荣嫂写信时的深情、期待和上文的“满怀温
暖”,表现荣嫂的悲剧命运。②亚荣在香港的真实生存境况与荣嫂上文的想象形成对比,表
现出荣嫂期待的虚幻性,深化读者对荣嫂的同情。③不交代亚荣最终的去向,给出两种可能
性,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④无论亚荣是哪种命运,对荣嫂和亚荣一家而言都是
悲剧,强化小说的悲剧色彩和悲悯情怀。
10.D 解析:“不幸”是“修”的谓语,不是“不幸生”,其后断,排除 AC;“自誓”是“守
节”后置的状语,其后断,排除 B.译: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
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
11.B 解析:“戌”为地支的第十一位。
12.D 解析:“其由江南望族变为贫贱之家,为了凸显其高风亮节的形象”错误,原文“太
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江南望族是指郑氏家族,欧阳修母亲原来的娘家;
贫贱之家是凸显其俭约持家形象,凸显其高风亮节形象过于笼统。
13.答案:(1)从我成为你家媳妇的时候,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
(不及、事、姑、能养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2)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查阅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夜、烛、治、废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参考译文:
唉!我的父亲崇国公,在泷冈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后,他的儿子修才能够在墓道上立碑,
这并不是敢有意迟缓,是因为有所等待。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
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
“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
让钱财使我受累!”因此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屋、一垄地来庇护我们,作为生活的依托,
我依靠什么而能够坚守节操呢?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从我成为
你家媳妇的时候,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能
断定你将来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我刚出嫁时,你父亲为他母亲守孝刚一
年。岁末祭祀祖先,他总是流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偶然吃些
好的酒菜,他也会流泪说:“从前娘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刚
开始我遇到这种情形,还以为是刚服完丧不久才这样。后来却经常如此,直到去世。我虽然
没来得及侍奉婆婆,可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
蜡烛查阅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
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问:‘可以为死囚找生路吗?’他说:‘想为他寻求生路却无
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没有遗憾了,何况去寻求生路而又办到呢!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
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可能有遗恨啊。经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偏偏世上
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呢?’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算命
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
话告诉他。’他也常常用这些话教育其他晚辈,我听惯了所以记得很清楚。他在外面怎么样,
我不知道;但他在家里,从不装腔作势,他行事厚道,是发自内心的!唉!他是很重视仁的
啊!因此我就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的后代。你一定努力啊!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
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些都是
你父亲的愿望。”我流着泪记下了这些教诲,不敢忘记。
先父年幼丧父,努力读书。咸平三年考中进士,曾任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做过
泰州判官,享年五十九岁,葬在沙溪的泷岗。太夫人姓郑,她的父亲名讳是德仪,世代都是
江南有名望的家族。太夫人恭敬、俭约、仁爱又有礼仪教养,起初诰封为福昌县太君,进封
为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从我们家渐渐衰弱以后,她就以俭约的原则持家,后来家境
富裕了,也不许花费过多,她说:“我的儿子不能苟且迎合世人,俭约一些,才能度过那可
能要遭受的患难。”后来,我被贬夷陵,太夫人言笑如常,说:“你的家本来就贫贱,我已
经习惯这种日子。你能安乐对待,我也能安乐。”自从先父崇公死后二十年,修才得到朝廷
的俸禄来奉养太夫人。这时候太夫人因病逝世于官府中,享年七十二岁。再过了八年,修以
没有才能的人竟出任副枢密使。
神宗熙宁三年,庚戌年,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欧阳修立表。
14.【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
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
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 项
“中间两联均为写景”表达不正确。“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是写景,“夜闻归
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则是抒情,抒发了诗人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
的客子之悲,“体现了诗人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的的乐观与豁达”表述错误。
15.【答案】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哲思融于诗境:首联一果一因,语气连贯,因 “未见
花”而“疑“春风不到,写出山城荒僻冷落,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
(1 分)颔联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既状难写之景,也抒不尽之意。
(1 分)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1 分)尾联写见
过冠绝天下的洛阳牡丹,就不须嗟叹山城野花晚开了。(1 分)全诗结构巧妙,脉络清晰,
由感伤而自我开解,并最终达到理性的认识,以乐观旷达收结。(1 分)含失意之情却不一
味消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逆境的哲理性的思考。体现了宋诗的理趣之美。(1 分)(一联一
析,各 1 分,能概括出诗人的感情变化,体现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的,意思对即可得分)
【解析】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
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
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后人也说它“起得超妙”。这两句一果一因,语
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平板;另外,
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所以,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
讲究。全诗的关系,也是一联紧接一联,意脉含蓄而绵细。唐人律诗多用平列的意象、断续
或跳跃的衔接,欧阳修则力图将八句诗构成流动而连贯的节奏,这无疑是唐诗之后的一条新
路。
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 年)。此年欧阳修
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丁曾有诗
赠欧阳修,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
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
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
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
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
征。
16. (1)不与秦塞通人烟 天梯石栈相钩连
(2)犹有所待者也 而御六气之辩
(3)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每空 1 分)
17.(3 分)D(谈虎色变:比喻只要提到可怕的事情,紧张的连脸色都变了。岌岌可危:形
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唏嘘不已:伤心地
哭泣难以自止。木已成舟: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改变。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
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具 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号入座:比喻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也比喻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规章制度
相比,联系起来。)
18.(3 分)B(“呈现”需带宾语中心词“特点”。“近期”时间定语放在数量定语前--领属+
时间处所+数量+怎样的+性质类别)
19. C(3 分)(文中破折号后是标示注释内容;A 话语的间隔;B 表示插说;D 表示总结)
20.参考答案:图标由圆形、红色、英文、八卦、葫芦、火、数字、汉字构成。
①英语表明是武汉火神山医院。英文和数字的组合,表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立于 2020 年 1
月 23 日。八卦象征万象。
②葫芦里面的古汉字,山,葫芦外面是火。代表火神山医院。
③十字代表医院。
④葫芦谐音“福禄”, ,有驱邪避灾,护佑人类吉祥如意之意。
⑤红色底色代表我们攻克新冠肺炎的决心和热血。
⑥圆形象征圆满。
⑦山在八卦中代表艮卦,有阻止降服的意思。火元素的出现五行之中肺属金,那么肺炎就是
邪金。金怕火克,寓意火神山医院能把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治好。葫芦口有连贯八卦的
线纹,象征葫芦包含火山八卦。武汉火神山医院是一座大熔炉。
火神山医院图形颇具我国传统文化深意,体现了我们战胜新冠肺炎的勇气。
21.发明出萤光灯 但比荧火虫的发光率差得远 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