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历史4月统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历史4月统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ID:440750

大小:1.32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 历史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一部分 1.“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出土甲骨 约 16 万片,甲骨文单字 4500 余个,出版甲骨著书约 280 种,甲骨文以其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的巨大贡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因为 ①甲骨文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库藏中的瑰宝 ②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其价值得到世界公认 ③甲骨文是中国最早原始文字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甲骨文的价值可以给现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对甲骨文的认识可知,甲骨文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 库藏中的瑰宝。因为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其价值得到世界公认。 ①②A 项正确;甲骨文并不是中最早的原始文字,③错误;甲骨文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史料价值 上,巨大经济效益的说法不符合现实,④错误;故排除 BCD 项。 2.下列四幅中国历史上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古代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变化总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 不断削弱,但中国古代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变化反复复杂的,如秦朝实行郡县制,加 强了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中央集权削弱,汉武帝“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唐后期藩 镇割据中央集权削弱等,不是一直上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此消彼长,所以波 折曲线发展才是正确的图示,故排除 ABD,选 C。 3.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清朝密折制度始 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 皇帝递密折。其主要作用是 A. 遏制地方官僚腐败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D. 鼓励官员相互告密 【答案】C 【解析】 【详解】密折制度是便于皇帝政令的下达,以及对官员的控制监督,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 C 项正确;密折制度并不能遏制腐败,排除 A 项;密折制度的推行对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作 用不大,排除 B 项;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并不是互相告密, 排除 D 项。 4. 下列对这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分析正确的是A. 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 都是工业革命之后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 C. 都主张通过改革推翻君主制 D. 都促成本国不久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答案】A 【解析】 中国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18 世纪,启蒙运 动在法国进入高潮。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卢梭的《社 会契约论》提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要求每 个人都应遵守公共意志,两位思想家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 A 项正确;BCD 项只符合 卢梭,排除。 点睛:关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还可以考查两者的不同影响:明清之际的儒学 继承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启蒙 思想主张用理性的力量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在人 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5.《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 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主张学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 以制夷”的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 先驱。”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 A. 《海国图志》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B. 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 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 D.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评价主要是从《海国图志》开阔国人眼界、促进思想解放、打破传统夷狄 观的角度分析的,故 D 项符合题意;A 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排除 A 项;“近代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是林则徐,排除 B 项;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是严复,排除 C 项。 6.下面哪一历史事件与如图中漫画寓意是一致的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用西方技术来挽救东方(清王朝)这棵大树,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体 现,与洋务运动有关,故 A 正确;BCD 项都没有体现中体西用,排除。 7.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 1912—1919 年和 1927—1936 年两个阶段都出现了较迅速的发展。这 两个阶段能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 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倡国货 D.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 1912—1919 年间,民国政府 采取了很多奖励实业的法令,1927—1936 年间南京国民政府掀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 民族工业的发展,故 B 项正确;A 项只符合前者,排除;CD 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8.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 1921—1935 年处应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 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时间“1921---1935 年”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 15 年,中共成 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而 1935 年遵义会议是中国成熟的标志,D 正确;五四风雷 是 1919 年开始的,抗日烽火是 1937 年—1945 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A 错误;星星之火 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时,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B 错误;国共对峙,走向抗战是 1927---1937 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C 错误。 9.平型关首捷和台儿庄大捷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它们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 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关于两个战役的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都是四大会战的组成部分 ②都属于国共合作指挥的经典战例 ③都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④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斗志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平型关首捷是太原会战的战役,台儿庄大捷是徐州会战的战役,都是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 日军民斗志。故 B 项 ①③④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指挥的经典战例,台儿庄战役不是, ②错误,故可排除 ACD 项。 10.关于毛泽东思想准确的表述是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是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个人智慧的结晶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 理论基础。故 A 项①③④正确;毛泽东思想并不是他个人的思想,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 的结晶,故②错误,排除 BCD 项。 11.阅读右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A. “东方红Ⅰ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材料提到,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中国人进入太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 映了“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成就,B 选项符合题意;ACD 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12.“在此之后,对本原的思考被抛弃了,以智者运动为代表的新思潮取代了自然哲学的地位, 哲学家们探讨的核心问题不再是‘本原’而是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的秩序。”材料中的“新思潮” A.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 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产物 C. 崇尚理性和自由的社会秩序 D. 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智者运动为代表的新思潮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 的发展,A 项正确;古希腊时期没有资本主义萌芽,排除 B 项;崇尚理性和自由的是启蒙运动 的思想家,排除 C 项;D 项是文艺复兴,排除。 1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 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下 列选项中哪些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①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②殖民扩张提供了巨额资本和海外市场 ③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工人 ④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尼德兰而不是英国,①错误;②③④ 项 表述正确,都是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的条件,故 C 项符合题意,排除 ABD 项。 14.“股票黑四玩心跳,一夜繁荣似黄粱;破产颠沛又流离,关税倾销货币枉。”从中可以推 断出的历史信息是 ①1929 年华尔街股市崩溃 ②企业破产市场萧条 ③国际金融贸易陷入混乱 ④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股票黑四玩心跳”反映的是 1929 年的经济大危机。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危机 的直接导火线是 1929 年华尔街股市崩溃。大量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国际金融贸易陷入混乱。 人民生活水平骤降。①②③④D 项正确,排除 ABC 项。 的15.如图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其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A. 法国大革命前后资产阶级对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B.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失望 C.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D. 两次世界大战及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严重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风格,结合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是在人们对启蒙思想家 推崇的“理性王国”失望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而诞生的, 故 B 项符合题意;浪漫主义的诞生与对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无关,排除 A 项;C 项 是批判现产主义风格产生的背景,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浪漫主义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期,与世界大战无关,排除 D 项。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 4 题。 16.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 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 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 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东京出现了“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 主要原因。材料二 宋代的扶贫帮困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 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采用招商赈济、 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扶贫救助;另外还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票补官”制度,对参 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等;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 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 扶,如每逢冬春时节,政府一般会向贫民赐钱、赐衣及赈粜,助其过冬和春耕;对于无力抚 养子女的贫民,政府向其发放生育补贴;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政府也会免除其部分劳役。 宋代的这些做法为历代王朝所借鉴。 ——摘编自孙竞等《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扶贫帮困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扶贫帮困的原因。 【答案】(1)原因:①结束了唐末五代长期的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两宋政府实行 了许多发展经济的积极措施,对工商业也采取了较开明的鼓励政策,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③由于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经济重心南移,为增加政府收入,两宋政府鼓励对 外贸易。④造船、航海、指南针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特点:政府主导和民间参与相结合;系统性扶持与临时性救助相结合;扶贫手段的方式 多样化。 原因:小农经济 脆弱性,农民容易贫困;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儒家仁政思想的 影响。 【解析】 【详解】(1)原因:结合宋代的时代特征可从中央集权的加强、两宋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鼓励 政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对外贸易发达、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等方面概括。 (2)特点:根据“国家开始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扶贫救助”得出政府主导和 民间参与相结合;根据“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 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得出系统性扶持与临时性救助相结合;根据“对于无力抚养子 女的贫民,……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政府也会免除其部分劳役。宋代的这些做法为历代 王朝所借鉴。”得出扶贫手段的方式多样化。 原因:根据所学可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农民容易贫困、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儒 家仁政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概括。 的17.历史学家李剑鸣说: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是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变成有条理有意义 的历史知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戊戌变法的若干信息 序 号 信息 1 康有为说“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2 康有为说“弱亡中国皆此物也(指旧的官僚体制),诚宜尽撤。” 3 光绪帝在 103 天的时间内,发布了二三百条涉及几乎所有方面的上谕。 4 康有为说如要“尊君权”,“非去太后不可”。 5 维新派认为“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 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图自强在一反掌间尔。”“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 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 6 地方官吏中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7 积威既久,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因此胆为之破,至今每闻锣鼓之声, 或闻吆喝之声,或闻雷辄变色云。……而诸臣之敢屡次抗拂上意者,亦恃西后为护符, 欺皇上之无权也。 8 赫德说维新派“不顾中国的吸收力量,三个月内所想改革的政事,足够中国九年消 化” 9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不仅顽固派难以接受,不少维新派也接受不了, 翁同和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1 0 “皇上下诏定国是。决行改革,于是诸臣上奏,虽不敢明言改革之非,而腹诽益甚。 五月初王下诏废八股取士之制,举国守旧迁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 阴谋与新政为敌之术矣。” 上面材料是关于戊戌变法的一些零散信息,请你围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这一主题,将 这些零散信息概括整理出有条理有意义的历史知识。 【答案】弄巧成拙的理论依据:托古改制不仅顽固派反对,不少维新派也接受不了。 罔顾国情的盲目乐观:认为“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图自强在一反掌间尔”。 严重失误的政治策略: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一开始就将矛头指向太后和旧的官僚体制。 急于求成的改革措施:在 103 天的时间内,发布了二三百条涉及几乎所有方面的上谕。缺乏 广泛的群众基础:地方官吏中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顽固势力 阻挠破坏:诸臣“虽不敢明言改革之非,而腹诽益甚……阴谋与新政为敌。” 【解析】 【详解】回答本题时,可结合所学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的知识,先拟定几个方向,比如 失败的根本原因、顽固势力的阻碍、变法过程过急、策略的失当、缺乏群众基础等。然后再 对应地去找材料中的信息点,并提出出来,从而得出相应的答案。 18.新航路的开辟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的(1)依据所学知识,在地图中简要绘制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行路线,并分析新航路得以开辟 的客观条件有哪些? 材料二 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说: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 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 (2)结合所学史实,多角度论证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答案】(1)哥伦布和达伽马 航行路线参看地图的 B 线、C 线。 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欧洲造船和航海等技术的进步、地圆说和指南针的使用;葡萄牙 和西班牙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对远洋探险的支持。 (2)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各种生 的态上的巨大转变。原产自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成为欧亚大陆的重要作物,养活了更多人口; 烟草、可可等物种交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大量金银 财富,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 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由于 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去;为了避免美洲劳动力的不足,大量非洲黑人 被掳掠卖到美洲为奴;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客观上也传播了西方的思想与文化。 【解析】 【详解】(1)根据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的内容可知,哥伦布往西走到达美洲。达伽马沿非洲西 方海岸向下,穿过好望角到达印度,从而绘制出路线。 条件:结合所学可从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欧洲造船和航海等技术的进步、地圆说和指南针的 使用、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对远洋探险的支持等方面概括。 (2)根据材料“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 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可得出作者较为客观地看待哥伦布的航行。可 从促进特种交流、推动世界市场形成、传播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引起疾病传播、给美洲带 去灾难等角度进行评价分析。 19.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在列宁看来,共产主 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工业化)。列宁把实现工业化形象地比喻为:从农民的、庄稼汉的、 穷苦的马上,跨到大机器的、工业的、电气化的马上。但这一战略的推行很快就因为农业生 产的迅速萎缩和农民的激烈对抗而宣告失败。 列宁意识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 业,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这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唯一出路。 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而且采取了以牺牲 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斯大林式工 业化道路最终成为了前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苏联继续实行这一工业 化发展战略直至国家解体。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一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解读苏俄(联)工业化发展的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前,经历多年战乱,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 年后工业化 进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初步建成了以国有 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工业化基本框架,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工业体系、技术、物质和人才 基础;第二阶段为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渐进的方式,基本完成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 轨,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工业化进展迅速,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赵英《新中国工业化进程、成就与展望》 (2)根据上述两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认识。 【答案】(1)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工业化。面 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实行大中小企业国有化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 然保障了战争的胜利,但战后继续执行严重损害生产积极性,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 年鉴于国内的严重不满,也认识到了农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性,苏俄调整政策,实 行允许中小企业私有化、粮食税等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农业经 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斯大林上台后,为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实行计划经济,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较短时间迅速实现工业化,到 1937 年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但斯大林模式存在如 工农业失衡、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等严重弊端,成为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俄(联)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几经曲折,虽基于国内外形势的需要做出过调整,但后来长期 片面强调重工业,不惜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是导致国家解体和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重要 原因。 (2)工业化道路要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应根据国情选择经济模式并不断 调整,防止僵化。 【解析】 【详解】(1)根据“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列宁意识 到,……这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唯一出路。”“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 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等信息,结合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可从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工业化建设、苏联工业化的实现等方面简要地概括。 (2)根据所学可从工业化道路要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应根据国情选择经 济模式并不断调整、防止僵化等角度概括。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