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
第 I 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2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材料反映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
点是(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 “国”与“家”相结合
2.唐初设置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
门下”),有学者认为这一设置明显与“三省体制”的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
“政事堂”的设置( )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导致三省扯皮推诿降低效率 D.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3.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自内阁六部,
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明朝( )
A.皇权被严重削弱 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
C.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 D.内阁制名存实亡
4.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
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这反映了( )
A.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
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
制。”作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内部三权之间的分权制衡
C.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 D.体现了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
6.德意志 1871 年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成员代表组成,德意志皇帝以帝国名义
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材料表明
近代德国( )
A.初具民主政治雏形 B.民主发展较为缓慢
C.帝国议会形同虚设 D.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7.《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 1500 里长、
横穿中国的长江中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二十一条”签订后
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马关条约》签订后
8.中华民国三十年五月,国民党第一战区军队在晋南对日作战。这场战役,国军被
俘三万五千人,遗弃尸体四万两千具,而日军仅被打死六百七十三人,负伤二千二
百九十二人。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晋南会战是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这反映
( )
A.甲午战争中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B.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
C.国共合作迫在眉睫 D.战略反攻指日可待
9.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
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
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
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
能
10.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
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
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
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
A. 丰富“一国两制”内涵 B. 设定香港自治底线
C. 肯定“港人治港”方针 D. 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11.有外交家认为,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
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同时
也指出了建立美好世界的途径”。这一原则( )
A.让新中国外交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 B.使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书面被
彻底打破
C.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根本原因 D.加强了中国与非社会主义国家
的外交联系
12.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
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
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
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这一咨文( )
A. 针对法西斯独裁专制国家 B. 针对社会主义新中国
C. 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D. 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急剧转变
13.中国经济网:“在法国人眼中,中国文明的象征是动态的变化的,两千年前是丝
绸,一千年前是瓷器,五百年前是茶叶。”这反映了( )
A.中国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特点 B.东西方贸易时断时续
C.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D.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未能突破
14.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
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15.16 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
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 1500-1600 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 425%,法国涨
了 650%,波兰则是 400%.这种现象导致( )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16.J.D.洛克菲勒 1863 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 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
成俄亥俄标准(原译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到 1974 年,
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 16 家,其中有 8 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这种状况客观上
( )
A. 符合了利益最大化要求 B. 顺应了生产社会化趋势
C. 促进了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 适应了自由主义发展潮流
17.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
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
看出洋务运动是一次( )
A.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失败了的抗击外来侵略运动 D.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18.下表是我国 1960 年至 1962 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
( )
国民经济比例(%)
年份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1962 33.6 30.3 36.1
A.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 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开展
19.下面是 1930 年和 1940 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这一数据变化与下列
罗斯福新政内容相关的是( )
1930 年 1940 年
拖拉机 92 万台 156.67 万台
谷物联合收割机 6.1 万台 19 万台
玉米摘收机 5 万台 11 万台
A.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 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 调整农业政策 D. 推行“以工代赈”
20.20 世纪 30 年代当世上其他国家,至少就自由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经济
陷入一片停滞现象之时,唯独苏联,在其五年计划指导下,工业化却在突飞猛进
的发展之中。材料旨在强调( )
A.苏联现代化模式的优越性 B.新经济政策得到延续
C.各国开启国家干预新模式 D.自由主义政策被否定
21.一位苏联领导人在出访美国时曾说:“我们只不过存在了 42 年,再过 7 年,
我们将达到美国同等水平。当我们赶上你们,从你们身边经过时,我们将向你们
挥手。”这位苏联领导人所实施的追赶美国的一系列措施( )
A.开辟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B.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直接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 D.实现了赶超美国的奋斗目标
22.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
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
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 B.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C.动摇社会等级观念 D.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色彩
23.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
论关联正确的是( )
史事 结论
A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形式变迁:先秦
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明
清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呈现多元兼容、雅俗
共赏和发展趋势逐渐贵族化
B 汉字演变: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草书-行书
汉字由繁到简,由古文到白话
C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
入西方
西方逐渐成为世界中心,中国逐渐
衰落
D 乾隆帝时,徽班进京 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形成
24.“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精神既立,则形式随之而进,看其形式,则
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虽有不备,不忧其后
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也。”(梁启超《康有为传》)在梁启超看来,戊
戌变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起到了( )
A.思想启蒙的作用 B.救亡图存的作用
C.政治变革的作用 D.推动革命的作用
25.有学者研究发现,新文化运动期间,当时的人讲“科学”很少往“技术”方向
走,而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讲到西方的物质一面时也往往提高到“文明”
层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是( )
A.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B.共和政体并未挽救危机
C.封建君主专制已被推翻 D.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道小题,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3 分,
第 29 题 13 分,共 50 分)
26.(12 分)“治理有效”是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我国疆
域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
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
书省十一。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
材料二 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
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
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
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
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何影响?元朝在地方管理
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并分析如此创新的主要原因。(5 分)
(2)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3 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基层管理发展趋势及其积极
作用。(4 分)
27.(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江大河》是 2018 年底热播的电视剧,剧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上世纪末期中
国社会的重大历史现象,剧情梗概如下:
家庭出身不好的宋运辉一直备受歧视,但是他把握住机会,在 1978 年高考中
以全县第一的成绩升入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国企的技术员,奠定了成功人生的基
础,但也在新时代的变革中逐渐迷失。他的姐夫雷东宝是小雷家大队的农民,复
员后回村带领村民紧跟政策,实行土地承包,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但由于自身
文化水平不高,最终绊倒在新事物脚下。个体户杨巡在翻滚向前的时代中手忙脚
乱抓住过商机,也踩踏过陷阱,生意场上几经波折,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
国当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剧情
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8.(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
繁和复杂。1816 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
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
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
而且不易贬值。
材料二 1929 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
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
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 35 美元兑
换 1 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
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材料三 进入 70 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
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
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 1971 年宣布停止
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该体系的
特点。(5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背景,并说明影响
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4 分)
29.(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
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
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
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
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
周地周围成熟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 707 年),桓王罢免了郑
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
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
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
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
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
车”、“求金”。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
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
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
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
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
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
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5 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
以简要评价。(8 分)
答案
1-5 BDBAD 6-10 ADBCB 11-15 DCDCB 16-20 BBBBA 21-25 BDCAB
26.(12 分)【答案】(1)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体系:巩固了国家统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任答 3 点,3 分)最主要创新:行省
制。(1 分)原因:疆域辽阔。(1 分)
(2)主要特点: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宗法关系作用重要;三大组织相互关联。(3
分)
(或者:官方和民间相结合;血缘和经济相结合,三大组织相互作用)
(3)趋势:中央集权加强。(2 分)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民
族融合;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等。(任答 2 点,2 分)
27、(12)依据材料,情节可从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取;然后结合高考制度恢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
济体制改革及其影响说明历史现象和概述及其评价即可。
【答案】(情节和历史现象各 2 分,概述和评价 8 分)
示例一 情节:宋运辉 1978 年高考升入大学。
历史现象:中国上世纪 70 年代末恢复高考制度。
概述和评价:“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复出主抓教育,在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
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恢复高考制度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各行各
业的专门人才;提高了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
人才基础;也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示例二 情节:雷东宝带领村民实行土地承包。
历史现象:中国上世纪 70、80 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概述和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先试点后
推广,主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
部调整,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克服了分配
中的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全国
农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示例三 情节:个体户杨巡抓住商机,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历史现象:中国上世纪 70、80 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个体经济的发展。
概述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经济迅速
发展起来。个体经济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发展;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
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8、(13 分)【答案】(1)原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英国经济
实力强大。(任答 2 点,2 分)
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利于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2 分)
(2)背景:金本位制崩溃;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恢复战后经济的需要;战
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任答 3 点,3 分)
特点:实行固定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2 分)
(3)背景: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美元购买力下降;日本和欧洲的崛起。(任答 2
点,2 分)
因素: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经济全球化。(2 分)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
算日益频繁和复杂”可从世界贸易角度、世界市场形成角度、英国国际地位角度
进行分析;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世界贸易发展、英国经济实力等角度进
行分析。
(2)背景:根据材料“1929 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
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可从经济危机角度、美国实力角度、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经济恢复角度进行分析; 特点: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 35 美元
兑换 1 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根据美国成为世界经济
领军人物等角度可以概括。
(3)背景:根据材料“进入 70 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冷战格局角度、世界多极化发展角度、经济全球化角度等进
行分析; 因素:结合所学知识,70 年代之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
素为政治因素。
29、(13 分)【答案】(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
和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凸显;地
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3 分)
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
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 分)
(2)主张:孔子主张“仁”“礼”结合;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墨家
主张官民无贵贱之分;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诸侯之
间的争霸战争)。(4 分)
评价: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
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
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墨家“节俭”“兼爱”“非攻”等主张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
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言之有
理即可)(4 分)
【解析】 第(1)问中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
能力”得出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的约束力;根据材料一“春秋时诸侯国
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得出宗法制和礼乐制
度遭到破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地主阶级兴起,生产力发展较快,
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凸显。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加
以回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主张,孔子思想:根据材料二“重视周礼,把西周看
作是理想的时代”得出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二“最重要
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得出主张“仁”“礼”结合;墨家思想:根据材料二“官无常
贵,民无终贱”得出官民无贵贱之分;根据材料二“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
无度”得出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根据材料二“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得出
主张“兼爱”“非攻”。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对社会发展的积
极作用以及时代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