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2020 届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文科综合试题 历史部分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1 页 300 分,请考生把答案填写
在答题纸上。
第 I 卷(选择题:共 140 分)
第 I 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
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这些举措
A.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 B.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
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25.表 1 是汉代董仲舒的部分言论。
据此判断,董仲舒
A.排斥了法家学说 B.创立了全新儒学体系
C.恪守了儒家传统 D.吸收了其他学派思想
26.唐朝前期,科举考试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
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等重大问题。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
27.明清时期,商人往往采取“合伙”、委托资本(把资金委托给有商业才能且值得信赖的人经
营)、通过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亲戚、朋友、同乡等)提供资本等方式进行筹资活动。这些筹资
方式
A.推动了商帮的形成与发展 B.促使股份制企业出现
C.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D.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8.1858 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此后,从 19 世纪 60—90 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这一现象
A.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 B.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
C.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 D.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
29.表 2 列举有关黄海海战的细节记述,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A.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 B.致远舰欲与吉野同归于尽
C.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 D.致远舰直冲日舰被击而沉
30.1909 年,广东省咨议局(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首次进行议员选举,广
州府合格选民共 1600 余人,真正投了票的仅有 399 人。该府各属计设 85 个投票所,其中有
一所得 16 票,算是较多的,有 60 处仅有一票。由此可知,当时
A.预备立宪违背潮流 B.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C.清朝统治日益孤立 D.南方革命思想宣传深入
31.《司徒雷登回忆录》中写到:“由西方人创办和资助的许多文化事业都给取消了。燕京大
学最近也给关闭了,燕大的外国教员全部被迫离开了。”与此对应的新中国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雅典公民大会必须达到法定最低人数才能开 会,一般认为至少要有 6000 人,因为一
些法律需要 6000 票方能通过。如果参加公民大会的人太少,就派“警察”(公共奴隶)到各家
各户强制公民到场参会。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民主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B.公民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雅典民主制具有专制性 D.公民大会的议程被贵族控制
33.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各种瘟
疫和传染病带到美洲,在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减少了 95%,仅在墨西哥
人口就锐减了 3500 万。美洲人口的锐减
A.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 B.导致美洲纳入到世界市场C.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促使东方迅速从属于西方
34.1870 年以前,英国的军队数量很少,而且绝大部分驻守在海外殖民地。1872 年,英国从殖
民地调回一部分军队,增加了国内驻军力量,同时,把全国分为若干军区,每个军区招募两
营常备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英国
A.海外殖民地减少 B.代议制出现危机 C.遭遇德国的威胁 D.社会矛盾的尖锐
35.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 4.4 万多家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 28 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
属企业,其产品已占世界总产值的 40%。它们形成了“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以全
球为销售带的企业运作模式”。这反映了
A.西方国家主导全球化 B.世界开始融为一个整体
C.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D.企业国际化是时代潮流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60 分)
第 II 卷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
据要求作答。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5 分)
材料一 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公开的先下达内阁,以次及于部院,层层下达,叫做“明
发”;机密的不经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由驿传递,直达督抚,叫做“廷寄”。地方督抚
重要的奏折,也不经内阁,径送军机处,直达皇帝。自雍正以后,“咸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
军机处”,从而使公文转运、行文关系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李晋《清朝中央高度集权制的形成与“廷寄”文书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
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
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 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
劾之。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 年 9 月 20 日在首都
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以 1949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
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1954 年)(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在公文转运中的实际地位,说明“廷寄”制度的
作用。(6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体现的进步意义。(6 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
先进之处。(13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
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当经济出现萧条
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
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供给学派和
货币学派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
多地干预经济;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投资和生产的积极
性。
——摘编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依据材料并接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理论创新与经济发展”,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
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具体论题,阐述需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南宋初年,十万宋军驻屯川陕前线,军需供应仰赖四川。赵开受命总领四川财赋,针对
官营酒业一直存在的贪污腐败、收益低微和民营酒业的偷税漏税等问题,于 1129 年改革酒法,
实行隔槽酒法。废除原来的国家专 卖和扑买制(即官方采用自由投标的方式,将官属酒坊
的承包经营权交付于出价最高的人),改由官府设立隔槽酿酒坊,由政府提供酒曲和工具,听
由酿户输米自行酿酒。隔槽酿酒坊之外的酿卖皆为非法,严令禁止。政府只按酿户输米之多
少收税(其他环节不再收税),酿酒的数量,并无限额。官方只需提供酿酒场所,不用追加投资,
不需要提供原料和人手,任何人只要纳钱就可以在官方的组织下,利用官方的隔槽等设备进
行酿造。隔槽酒法首先在成都府路推行,而后推广至四川全境。
1137 年,四川财政岁入中,酒税一项独占近 1/5,号称四川财政第一支柱。它有力地支
撑着川陕的抗金斗争。赵开酒法后因实行摊派、强制的生产方式,“民不堪之”,被扑买制取
代。——据杨倩描《赵开酒法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赵开酒法改革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开酒法改革的影响。(9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20 世纪初,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与道德无关,
无所谓正义与否的观点,被欧洲各国奉为经典。然而,1914 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这
种战争观的滑铁卢。战后被残酷战争震惊了的精英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
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由法国和美国发起、15 个国家(1933 年已达 63 个)签
署的《非战公约》,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
决”。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 20 世纪 30 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
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
——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 20 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后战争观的变化进行简要评价。(7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孟泰(1898—196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鞍钢炼铁厂工作。工作初期,他经常
到鞍钢几十里矿区刨冰雪,抠器件,扒铁堆,铁房里分门别类地摆满了修好并擦洗干净的各
种的各种器材零件。孟泰说“国家搞建设跟自家过日子都一样,一刻也离不开勤俭。”1960 年
初,苏联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停产的威胁。孟泰等迅速动员和组织技术
骨干,开展联合协作技术攻关,终于制成了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治金史上的空白。他创造
了“眼睛要看到,耳朵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所作所为操作法,凡是高炉循环水出
故障,他都能手到病除,同行们送了他一个绰号“高炉神仙”。他与工人反复研究,改变过去
冷却水顺炉淌的情形,排除了高炉发生爆炸事故的隐患。他抓住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放过,一
个一个地圆满解决……在鞍钢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孟泰精神”。
——《“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及事迹简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泰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泰为鞍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简述孟泰的精神品质。(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