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考数学督导试卷(5 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
1.设集合 U={0,1,3,5,6,8},A={1,5,8},B={2},则(∁UA)∪B=( )
A.{0,2,3,6} B.{0,3,6} C.{1,2,5,8} D.Φ
2.对于实数 a,b,c,“a>b”是“ac2>bc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函数풚 =
1
푥 ― 푙푛(푥 + 1)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4.已知三棱锥 P﹣ABC 的四个顶点在球 O 的球面上,PA=PB=PC,且两两垂直,△ABC
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则球 O 的体积为( )
A.8 ퟔπ B.4 ퟔπ C. ퟔπ D. 6
2 π
5.已知圆 C:x2+y2+8x﹣m+2=0 与直线 x + ퟐy+1=0 相交于 A,B 两点.若△ABC 为正
三角形,则实数 m 的值为( )
A.﹣10 B.﹣11 C.12 D.11
6.如果函数 y=3cos(2x+φ)的图象关于点(4휋
3 ,0)中心对称,那么|φ|的最小值为( )
A.휋
6 B.휋
4 C.휋
3 D.휋
2
7.已知奇函数 f(x)在 R 上是减函数,若 a=﹣f(1og3
1
4),b=f(풍풐품2
3ퟐ),c=f(2﹣
0.8),则 a,b,c 的大小关系为( )
A.a<b<c B.a<c<b C.b<c<a D.c<a<b
8.已知双曲线푥2
푎2 ―
푦2
푏2 = ퟏ(풂>ퟎ,풃>ퟎ)与抛物线 y2=2px(p>0)的交点为:A、B,A、B
连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 F,且线段 AB 的长等于双曲线的虚轴长,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ퟐ + 1 B.3 C. ퟐ D.2
9.已知函数 f(x) = {풍풏풙,풙>ퟎ
― 풙ퟐ ― 풂풙,풙 ≤ ퟎ,若方程 f(x)=x+a 有 2 个不同的实根,则实
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a|﹣1≤a<l 或 a>l} B.{a|a=﹣1 或 0≤a<l 或 a>1}
C.{a|a=﹣l 或 a≥0} D.{a|a≤﹣1 或 a≥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0.已知复数 z0=3+i(i 为虚数单位),复数 z 满足 z•z0=2z+z0,则|z|= .
11.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
已 知 甲 组 数 据 的 中 位 数 为 15 , 乙 组 数 据 的 平 均 数 为 16.8 , 则 x , y 的 值 分 别
为 , .
12.一个袋中装有 10 个大小相同的黑球、白球和红球.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 2 个球,至少
得到一个白球的概率是7
9,则袋中的白球个数为 ,若从袋中任意摸出 3 个球,记
得到白球的个数为 ξ,则随机变量 ξ 的数学期望 Eξ= .
13.若(ퟐ풙 +
1
3 푥)풏的展开式中所有项系数和为 81,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
14.若 x>4,y>1,且 xy=12+x+4y,则 x+y 的最小值是 .
15.如图,在△ABC 中,D 是 BC 的中点,E 在边 AB 上,BE=2EA,AD 与 CE 交于点 O.若
→
푨푩• →
푨푪 = 6 →
푨푶• →
푬푪,则퐴퐵
퐴퐶的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在△ABC 中,a,b,C 为内角 A,B,C 的对边,且满足(2c﹣a)cosB﹣bcosA=0.
(Ⅰ)求角 B 的大小;
(Ⅱ)已知 c=2,a=3,
(i)求 b 及 cosC;
(ii)求 sin(2C ―
휋
6).
17.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 ABCD,∠ABC=∠BAD=90°,AD=AP=
4,AB=BC=2,M,N 分别为线段 PC,AD 上的点(不在端点).
(Ⅰ)当 M 为 PC 中点时,AN =
1
4AD,求证:MN∥面 PBA;
(Ⅱ)当 M 为中点且 N 为 AD 中点时,求证:平面 MBN⊥平面 ABCD;
(Ⅲ)当 N 为 AD 中点时,是否存在 M,使得直线 MN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5
5
,若存在,求出 MC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8.已知数列{an}前 n 项和为 Sn =
1
2n2 +
11
2 n,数列{bn}等差,且满足 b3=11,前 9 项和为
153.
(Ⅰ)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Ⅱ)设 cn =
3
(2푎푛 ― 11)(2푏푛 ― 1),数列{cn}的前 n 项和为 Tn.
19.已知椭圆 C:푥2
푎2 +
푦2
푏2 = 1(a>b>0)的离心率 e =
3
2 ,椭圆 C 上的点到其左焦点的最
大距离为 2 + ퟑ.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过点 A(﹣a,0)作直线 l 与椭圆相交于点 B,则 y 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线段|PA|
=|PB|,且 →
푷푨 ⋅ →
푷푩 = 4?如果存在,求出点 P 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
20.(16 分)已知函数 f(x)=msin(1﹣x)+lnx.
(1)当 m=1 时,求函数 f(x)在(0,1)的单调性;
(2)当 m=0 且풂 ≥ ―
1
푒时,품(풙) = ― 풂풇(풙) +
1
푥,求函数 g(x)在(0,e]上的最小值;
(3)当 m=0 时,풉(풙) = 풇(풙) +
1
2푥 ― 풃有两个零点 x1,x2,且 x1<x2,求证:x1+x2>
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
1.设集合 U={0,1,3,5,6,8},A={1,5,8},B={2},则(∁UA)∪B=( )
A.{0,2,3,6} B.{0,3,6} C.{1,2,5,8} D.Φ
【分析】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即可得到结论.
解:∵U={0,1,3,5,6,8},A={1,5,8},B={2},
∴(∁UA)∪B={0,3,6}∪{2}={1,0,2,3,6},
故选:A.
2.对于实数 a,b,c,“a>b”是“ac2>bc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不等式的基本性质,“a>b”⇒“ac2>bc2”必须有 c2>0 这一条件.
解: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当 C=0 时显然左边无法推导出右边,但右边可以推出左
边
故选:B.
3.函数풚 =
1
푥 ― 푙푛(푥 + 1)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分析】根据函数是否存在零点,以及 f(1)的符号,利用排除法进行判断即可.
解:f(1) =
1
1 ― 푙푛2>0,排除 C,D,
由풚 =
1
푥 ― 푙푛(푥 + 1) = 0,则方程无解,即函数没有零点,排除 B,
故选:A.
4.已知三棱锥 P﹣ABC 的四个顶点在球 O 的球面上,PA=PB=PC,且两两垂直,△ABC
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则球 O 的体积为( )
A.8 ퟔπ B.4 ퟔπ C. ퟔπ D. 6
2 π
【分析】题意可知,把三棱锥P﹣ABC放入正方体中,正方体的外接球即是三棱锥P﹣ABC
的外接球,从而即可求出球 O 的半径,进而得到球 O 的体积.
解:把三棱锥 P﹣ABC 放入正方体中,如图所示:
∵△ABC 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
∴此正方体的棱长为 ퟐ,
∵正方体的外接球即是三棱锥 P﹣ABC 的外接球,
∴球 O 的半径 R =
1
2 × ퟑ × ퟐ =
6
2 ,
∴球 O 的体积为:4
3흅푹ퟑ = ퟔπ,
故选:C.
5.已知圆 C:x2+y2+8x﹣m+2=0 与直线 x + ퟐy+1=0 相交于 A,B 两点.若△ABC 为正
三角形,则实数 m 的值为( )
A.﹣10 B.﹣11 C.12 D.11
【分析】由题意求出圆心 C 的坐标,由直线与圆相交,用圆的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和半个弦长构成直角三角形求出弦长,再由若△ABC 为正三角形,求出 m 的值.
解:圆 C:x2+y2+8x﹣m+2=0 化为标准方程是(x+4)2+y2=14+m;
则圆心 C(﹣4,0),半径为풓 = ퟏퟒ + 풎(其中 m>﹣14);
所以圆心 C 到直线풙 + ퟐ풚 + ퟏ = ퟎ的距离为풅 =
| ― 4 + 0 + 1|
1 + 2 = ퟑ,在等边三角形中得,
풎 + ퟏퟒ = ퟐ,
解得 m=﹣10,
故选:A.
6.如果函数 y=3cos(2x+φ)的图象关于点(4휋
3 ,0)中心对称,那么|φ|的最小值为( )
A.휋
6 B.휋
4 C.휋
3 D.휋
2
【分析】先根据函数 y=3cos(2x+φ)的图象关于点(
4휋
3 ,ퟎ)中心对称,令 x =
4휋
3 代入函
数使其等于 0,求出 φ 的值,进而可得|φ|的最小值.
解:∵函数 y=3cos(2x+φ)的图象关于点(
4휋
3 ,ퟎ)中心对称.
∴ퟐ ⋅
4휋
3 + 흋 = 풌흅 +
휋
2∴흋 = 풌흅 ―
13휋
6 (풌 ∈ 풁)由此易得|흋|풎풊풏 =
휋
6.
故选:A.
7.已知奇函数 f(x)在 R 上是减函数,若 a=﹣f(1og3
1
4),b=f(풍풐품2
3ퟐ),c=f(2﹣
0.8),则 a,b,c 的大小关系为( )
A.a<b<c B.a<c<b C.b<c<a D.c<a<b
【分析】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进行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解:奇函数 f(x)在 R 上是减函数,
∵log34∈(1,2),풍풐품2
3ퟐ<0,2﹣0.8∈(0,1),
∵a=﹣f(1og3
1
4)=f(log34),b=f(풍풐품2
3ퟐ),c=f(2﹣0.8)=f(
1
20.8),
则 a<c<b,
故选:B.
8.已知双曲线푥2
푎2 ―
푦2
푏2 = ퟏ(풂>ퟎ,풃>ퟎ)与抛物线 y2=2px(p>0)的交点为:A、B,A、B
连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 F,且线段 AB 的长等于双曲线的虚轴长,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ퟐ + 1 B.3 C. ퟐ D.2
【分析】由已知条件推导出|AB|=2p=2b,从而得到 A(푏
2,풃),由此能求出双曲线的
离心率.
解:∵双曲线푥2
푎2 ―
푦2
푏2 = ퟏ(풂>ퟎ,풃>ퟎ)与抛物线 y2=2px(p>0)的交点为:A、B,
A、B 连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 F,且线段 AB 的长等于双曲线的虚轴长,
∴|AB|=2p=2b,即 p=b,
∴A(푏
2,풃),把 A(푏
2,풃)代入双曲线푥2
푎2 ―
푦2
푏2 = ퟏ(풂>ퟎ,풃>ퟎ),
得
푏2
4
푎2
―
푏2
푏2 = ퟏ,整理,得:b2=8a2,
∴c2=a2+b2=9a2,
∴c=3a,
∴e =
푐
푎 = 3.
故选:B.
9.已知函数 f(x) = {풍풏풙,풙>ퟎ
― 풙ퟐ ― 풂풙,풙 ≤ ퟎ,若方程 f(x)=x+a 有 2 个不同的实根,则实
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a|﹣1≤a<l 或 a>l} B.{a|a=﹣1 或 0≤a<l 或 a>1}
C.{a|a=﹣l 或 a≥0} D.{a|a≤﹣1 或 a≥0}
【分析】先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当直线 y=x+a 与曲线 y=lnx 相切时 a=1,当 x≤0
时,f(x)=﹣x2﹣ax,令 f(x)=x+a,
得(x﹣1)(x+a)=0,再对 a 的值分情况讨论,分段分析方程 f(x)=x+a 的实根的
个数,从而得到 a 的取值范围.
解:当直线 y=x+a 与曲线 y=lnx 相切时,设切点为(t,lnt),则切线斜率为 k =
1
푡 =
1,
所以 t=1,切点为(1,0),代入 y=x+a 得,a=1,
又 x≤0 时,f(x)=﹣x2﹣ax,令 f(x)=x+a,得﹣x2﹣ax=x+a,即(x﹣1)(x+a)=
0,
所以①当 a=﹣1 时,lnx=x+a(x>0)有 1 个实根,此时(x﹣1)(x+a)=0(x≤0)
有 1 个实根,满足条件;
②当 a<﹣1 时,lnx=x+a(x>0)有 2 个实根,此时(x﹣1)(x+a)=0(x≤0)有 1
个实根,不满足条件;
③当 a>﹣1 时,lnx=x+a(x>0)无实根,此时要使(x﹣1)(x+a)=0(x≤0)有 2
个实根,应有﹣a≤0 且﹣a≠﹣1,即 a≥0 且 a≠1,
综上所述,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a|a=﹣1 或 0≤a<1 或 a>1},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0.已知复数 z0=3+i(i 为虚数单位),复数 z 满足 z•z0=2z+z0,则|z|= ퟓ .
【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再把 z0=3+i 代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最后
由复数模的计算公式求解.
解:由 z•z0=2z+z0,得(z0﹣2)z=z0,
∵z0=3+i,∴z =
3 + 푖
1 + 푖 =
(3 + 푖)(1 ― 푖)
(1 + 푖)(1 ― 푖) = ퟐ ― 풊,
则|z| = ퟐퟐ + ( ― ퟏ)ퟐ = ퟓ.
故答案为: ퟓ.
11.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
已知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15,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16.8,则 x,y 的值分别为 5 ,
8 .
【分析】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结合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概念,求出 x、y 的值.
解: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得:
∵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15,∴x=5;
又∵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16.8,
∴9 + 15 + (10 + 푦) + 18 + 24
5 = 16.8,
解得:y=8;
综上,x、y 的值分别为 5、8.
故答案为:5 8.
12.一个袋中装有 10 个大小相同的黑球、白球和红球.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 2 个球,至少
得到一个白球的概率是7
9,则袋中的白球个数为 5 ,若从袋中任意摸出 3 个球,记得
到白球的个数为 ξ,则随机变量 ξ 的数学期望 Eξ= 3
2 .
【分析】根据至少得到一个白球的概率是7
9,可得全取到黑球的概率为2
9,结合超几何分
布的相关知识可得白球个数,以及随机变量 ξ 的期望.
解:依题意,设白球个数为 x,至少得到一个白球的概率是7
9,则全是黑球的概率为2
9,
所以
퐶2
10―푥
퐶2
10
=
2
9,即(10﹣x)(9﹣x)=20,解得 x=5,
依题意,随机变量 ξ~H(10,5,3),所以 Eξ =
3 × 5
10 =
3
2,
故答案为:5,3
2.
13.若(ퟐ풙 +
1
3 푥)풏的展开式中所有项系数和为 81,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8 .
【分析】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中,令 x 的幂指数等于令,求得 r 的值,可得展开式
的常数项.
解:若(ퟐ풙 +
1
3 푥)풏的展开式中所有项系数和为 3n=81,∴n=4.
则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Tr+1 = 푪풓ퟒ•24﹣r•풙
ퟒ―
4푟
3 ,令 4 ―
4푟
3 = 0,求得 r=3,
可得常数项为푪ퟑퟒ•2=8,
故答案为:8.
14.若 x>4,y>1,且 xy=12+x+4y,则 x+y 的最小值是 13 .
【分析】由条件可知 x﹣4>0,y﹣1>0,所以(x﹣4)(y﹣1)=16 ≤ (
푥 ― 4 + 푦 ― 1
2 )ퟐ =
(푥 + 푦 ― 5)2
4
,解之得最小值.
解:因为 x>4,y>1 且 xy=12+x+4y,
所以 x﹣4>0,y﹣1>0,则(x﹣4)(y﹣1)=xy﹣x﹣4y+4=12+4=16 ≤ (
푥 ― 4 + 푦 ― 1
2
)ퟐ = (푥 + 푦 ― 5)2
4
,
当且仅当 x﹣4=y﹣1=4 时取等号,
所以(x+y﹣5)2≥64,解得 x+y﹣5≥8,
故 x+y≥13.
所以最小值为 13.
故答案为:13.
15.如图,在△ABC 中,D 是 BC 的中点,E 在边 AB 上,BE=2EA,AD 与 CE 交于点 O.若
→
푨푩• →
푨푪 = 6 →
푨푶• →
푬푪,则퐴퐵
퐴퐶的值是 ퟑ .
【分析】首先算出 →
푨푶 =
1
2
→
푨푫,然后用 →
푨푩、 →
푨푪表示出 →
푨푶、 →
푬푪,结合 →
푨푩• →
푨푪 = 6 →
푨푶• →
푬푪得
1
2
→
푨푩
ퟐ =
3
2
→
푨푪
ퟐ,进一步可得结果.
解:设 →
푨푶 = λ →
푨푫 =
휆
2( →
푨푩 + →
푨푪),
→
푨푶 = →
푨푬 + →
푬푶 = →
푨푬 + μ →
푬푪 = →
푨푬 + μ( →
푨푪 ― →
푨푬)
=(1﹣μ) →
푨푬 + μ →
푨푪 =
1 ― 휇
3
→
푨푩 + μ →
푨푪
∴{휆
2 =
1 ― 휇
3
휆
2 = 흁
,∴{흀 =
1
2
흁 =
1
4
,
∴ →
푨푶 =
1
2
→
푨푫 =
1
4( →
푨푩 + →
푨푪),
→
푬푪 = →
푨푪 ― →
푨푬 = ―
1
3
→
푨푩 + →
푨푪,
6 →
푨푶• →
푬푪 = 6 ×
1
4( →
푨푩 + →
푨푪)•( ―
1
3
→
푨푩 + →
푨푪)
=
3
2( ―
1
3
→
푨푩
ퟐ +
2
3
→
푨푩 ⋅ →
푨푪 + →
푨푪
ퟐ)
= ―
1
2
→
푨푩
ퟐ + →
푨푩 ⋅ →
푨푪 +
3
2
→
푨푪
ퟐ,
∵ →
푨푩• →
푨푪 = ―
1
2
→
푨푩
ퟐ + →
푨푩 ⋅ →
푨푪 +
3
2
→
푨푪
ퟐ,
∴1
2
→
푨푩
ퟐ =
3
2
→
푨푪
ퟐ,∴
→
퐴퐵
2
→
퐴퐶
2 = 3,
∴퐴퐵
퐴퐶 = ퟑ.
故答案为: ퟑ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在△ABC 中,a,b,C 为内角 A,B,C 的对边,且满足(2c﹣a)cosB﹣bcosA=0.
(Ⅰ)求角 B 的大小;
(Ⅱ)已知 c=2,a=3,
(i)求 b 及 cosC;
(ii)求 sin(2C ―
휋
6).
【分析】(Ⅰ)由已知及正弦定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结合 sinC≠0,可得 cosB
=
1
2,根据范围 B∈(0,π)可求 B 的值.
(Ⅱ)(i)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可求 b 及 cosC 的值;(ii)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式可求 sinC 的值,进而利用二倍角公式可求 sin2C,cos2C 的值,根据两角差的正弦函
数公式即可解得 sin(2C ―
휋
6)的值.
解:(Ⅰ)∵(2c﹣a)cosB﹣bcosA=0,
由正弦定理得(2sinC﹣sinA)cosB﹣sinBcosA=0,
∴(2sinC﹣sinA)cosB=sinBcosA,
2sinCcosB﹣sin(A+B),
∵A+B=π﹣C,且 sinC≠0,
∴cosB =
1
2,
∵B∈(0,π),
∴B =
휋
3.
(Ⅱ)(i)∵B =
휋
3,c=2,a=3,
∴b = 풂ퟐ + 풄ퟐ ― ퟐ풂풄풄풐풔푩 = ퟗ + ퟒ ― ퟐ × ퟑ × ퟐ ×
1
2 = ퟕ,
∴cosC = 푎2 + 푏2 ― 푐2
2푎푏 =
9 + 7 ― 4
2 × 3 × 7 = 2 7
7
.
(ii)∵sinC = ퟏ ― 풄풐풔ퟐ푪 =
21
7 ,
∴sin2C=2sinCcosC = 4 3
7
,cos2C=2cos2C﹣1 =
1
7,
∴sin(2C ―
휋
6)=sin2Ccos
휋
6 ― cos2Csin
휋
6 = 4 3
7 ×
3
2 ―
1
7 ×
1
2 =
11
14.
17.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 ABCD,∠ABC=∠BAD=90°,AD=AP=
4,AB=BC=2,M,N 分别为线段 PC,AD 上的点(不在端点).
(Ⅰ)当 M 为 PC 中点时,AN =
1
4AD,求证:MN∥面 PBA;
(Ⅱ)当 M 为中点且 N 为 AD 中点时,求证:平面 MBN⊥平面 ABCD;
(Ⅲ)当 N 为 AD 中点时,是否存在 M,使得直线 MN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5
5
,若存在,求出 MC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Ⅰ)取 BC 中点 E,连结 ME,NE,推导出 ME∥PB,NE∥AB,从而平面 PAB
∥平面 MNE,由此能证明 MN∥面 PBA.
(Ⅱ)以 A 为原点,AB 为 x 轴,AD 为 y 轴,AP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
向量法能证明平面 MBN⊥平面 ABCD.
(Ⅲ)假设存在存在 M(a,b,c),使得直线 MN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 5
5
,
→
푪푴 = 흀 →
푪푷.推导出 M(2﹣2λ,2﹣2λ,4λ),求出平面 PBC 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能
推导出不存在 M,使得直线 MN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 5
5
.
解:(Ⅰ)证明:取 BC 中点 E,连结 ME,NE,
∵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 ABCD,∠ABC=∠BAD=90°,
AD=AP=4,AB=BC=2,M 为 PC 中点,AN =
1
4AD,
∴ME∥PB,NE∥AB,
∵PB∩AB=B,ME∩NE=E,∴平面 PAB∥平面 MNE,
∵MN⊂平面 MNE,∴MN∥面 PBA.
(Ⅱ)证明:以 A 为原点,AB 为 x 轴,AD 为 y 轴,AP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B(2,0,0),C(2,2,0),P(0,0,4),M(1,1,2),N(0,2,0),
→
푴푵 = (﹣1,1,﹣2), →
푴푩 = (1,﹣1,﹣2),
设平面 MBN 的法向量→
풏 = (x,y,z),
则{→
풏 ⋅
→
푴푵 = ―풙 + 풚 ― ퟐ풛 = ퟎ
→
풏 ⋅
→
푴푩 = 풙 ― 풚 ― ퟐ풛 = ퟎ
,取 x=1,得→
풏 = (1,1,0),
平面 ABCD 的法向量 →
풎 = (0,0,1),
∵ →
풎 ⋅ →
풏 = 0,∴平面 MBN⊥平面 ABCD.
(Ⅲ)解:假设存在存在 M(a,b,c),使得直线 MN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5
5
, →
푪푴 = 흀 →
푪푷.
则(a﹣2,b﹣2,c)=λ(﹣2,﹣2,4),解得 a=2﹣2λ,b=2﹣2λ,c=4λ,∴M(2
﹣2λ,2﹣2λ,4λ),
则 →
푴푵 = (2λ﹣2,2λ,﹣4λ), →
푩푪 = (0,2,0), →
푩푷 = (﹣2,0,4),
设平面 PBC 的法向量→
풑 = (a,b,c),
则{→
풑 ⋅
→
푩푪 = ퟐ풃 = ퟎ
→
풑 ⋅
→
푩푷 = ―ퟐ풂 + ퟒ풄 = ퟎ
,取 a=2,得→
풑 = (2,0,1),
∵直线 MN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 5
5
,
∴ |
→
푀푁 ⋅
→
푝|
|
→
푀푁| ⋅ |
→
푝|
=
4
(2휆 ― 2)2 + (2휆)2 + ( ― 4휆)2 ⋅ 20 = 2 5
5
,
整理,得 24λ2﹣8λ+3=0,无解,
∴不存在 M,使得直线 MN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 5
5
.
18.已知数列{an}前 n 项和为 Sn =
1
2n2 +
11
2 n,数列{bn}等差,且满足 b3=11,前 9 项和为
153.
(Ⅰ)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Ⅱ)设 cn =
3
(2푎푛 ― 11)(2푏푛 ― 1),数列{cn}的前 n 项和为 Tn.
【分析】(Ⅰ)运用数列的递推式:n=1 时,a1=S1,n≥2 时,an=Sn﹣Sn﹣1,可得
an;再设{bn}的公差为 d,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解方程可得首项和公差,
进而得到 bn;
(Ⅱ)求得 cn =
1
2( 1
2푛 ― 1 ―
1
2푛 + 1),再由数列的裂项相消求和,化简可得所求和.
解:(Ⅰ)由 Sn =
1
2n2 +
11
2 n,可得 a1=S1 =
1
2 +
11
2 = 6,
n≥2 时,an=Sn﹣Sn﹣1 =
1
2n2 +
11
2 n ―
1
2(n﹣1)2 ―
11
2 (n﹣1)=n+5,对 n=1 也成立,
则 an=n+5,n∈一、选择题*,
由数列{bn}等差,公差设为 d,满足 b3=11,前 9 项和为 153,
可得 b1+2d=11,9b1+36d=153,即 b1+4d=17,解得 b1=5,d=3,
则 bn=5+3(n﹣1)=3n+2,n∈N*;
( Ⅱ ) cn =
3
(2푎푛 ― 11)(2푏푛 ― 1) =
3
(2푛 ― 1)(6푛 + 3) =
1
(2푛 ― 1)(2푛 + 1) =
1
2( 1
2푛 ― 1 ―
1
2푛 + 1),
则前n项和为Tn =
1
2(1 ―
1
3 +
1
3 ―
1
5 +⋯ +
1
2푛 ― 1 ―
1
2푛 + 1) =
1
2(1 ―
1
2푛 + 1) =
푛
2푛 + 1.
19.已知椭圆 C:푥2
푎2 +
푦2
푏2 = 1(a>b>0)的离心率 e =
3
2 ,椭圆 C 上的点到其左焦点的最
大距离为 2 + ퟑ.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过点 A(﹣a,0)作直线 l 与椭圆相交于点 B,则 y 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线段|PA|
=|PB|,且 →
푷푨 ⋅ →
푷푩 = 4?如果存在,求出点 P 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由题意可得:푐
푎 =
3
2 ,a+c=2 + ퟑ,b2=a2﹣c2.联立解得:a,c,b.可
得椭圆 C 的方程.
(2)由(1)可得:A(﹣2,0),设 B(x1,y1),由题意直线 l 的斜率存在,设为 k.则
直线 l 的方程为:y=k(x+2),联立方程{풚 = 풌(풙 + ퟐ)
풙ퟐ + ퟒ풚ퟐ = ퟒ,化为:(1+4k2)x2+16k2x+16k2
﹣4=0,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B 坐标.假设在 y 轴上存在点 P,使得线段|PA|=
|PB|,且 →
푷푨 ⋅ →
푷푩 = 4,由|PA|=|PB|,得点 P 为线段 AB 的中垂线与 y 轴的交点,设 P
(0,y0).
设线段 AB 中点为 M,则 M( ―8푘2
1 + 4푘2,
2푘
1 + 4푘2).以下分两种情况,利用中垂线方程及
其数量积运算性质即可得出.
解:(1)由题意可得:푐
푎 =
3
2 ,a+c=2 + ퟑ,b2=a2﹣c2.
联立解得:a=2,c = ퟑ,b=1.
∴椭圆 C 的方程为:푥2
4 + y2=1.
(2)由(1)可得:A(﹣2,0),设 B(x1,y1),由题意直线 l 的斜率存在,设为
k.
则直线 l 的方程为:y=k(x+2),联立方程{풚 = 풌(풙 + ퟐ)
풙ퟐ + ퟒ풚ퟐ = ퟒ,化为:(1+4k2)x2+16k2x+16k2
﹣4=0,
由﹣2x1 =
16푘2 ― 4
1 + 4푘2 ,得:x1 =
2 ― 8푘2
1 + 4푘2,则 y1 =
4푘
1 + 4푘2.
假设在 y 轴上存在点 P,使得线段|PA|=|PB|,且 →
푷푨 ⋅ →
푷푩 = 4,
由|PA|=|PB|,得点 P 为线段 AB 的中垂线与 y 轴的交点,设 P(0,y0).
设线段 AB 中点为 M,则 M( ―8푘2
1 + 4푘2,
2푘
1 + 4푘2).
以下分两种情况:当 k=0 时,点 B(2,0),此时 AB 的中垂线为 y 轴,
于是 →
푷푨 = (﹣2,﹣y0), →
푷푩 = (2,﹣y0),由 →
푷푨 ⋅ →
푷푩 = 4,可得:풚ퟐퟎ = 8.解得 y0 =±
ퟐ ퟐ.
当 k≠0 时,线段 AB 的中垂线方程为:y ―
2푘
1 + 4푘2 = ―
1
푘(x +
8푘2
1 + 4푘2),令 x=0,解
得 y0 = ―
6푘
1 + 4푘2.
→
푷푨 ⋅ →
푷푩 = ― 2x1﹣y0(y1﹣y0) =
―2(2 ― 8푘2)
1 + 4푘2 +
6푘
1 + 4푘2(
4푘
1 + 4푘2 +
6푘
1 + 4푘2)=4,化为:
16k4+15k2﹣1=0,
解得:k=± 14
7 ,∴y0=±2 14
5
.
综上可得:y 轴上存在点 P,使得线段|PA|=|PB|,且 →
푷푨 ⋅ →
푷푩 = 4,点 P 的坐标为:(0,
± ퟐ ퟐ),或(0,±2 14
5
).
20.(16 分)已知函数 f(x)=msin(1﹣x)+lnx.
(1)当 m=1 时,求函数 f(x)在(0,1)的单调性;
(2)当 m=0 且풂 ≥ ―
1
푒时,품(풙) = ― 풂풇(풙) +
1
푥,求函数 g(x)在(0,e]上的最小值;
(3)当 m=0 时,풉(풙) = 풇(풙) +
1
2푥 ― 풃有两个零点 x1,x2,且 x1<x2,求证:x1+x2>
1.
【分析】(1)将 m=1 代入 f(x)中,然后求导判断 f(x)在(0,1)上的单调性;
(2)由条件求出 g(x)的解析式,然后求导判断 g(x)在(0,e]上的单调性,再求出
其最小值;
(3)求出个零点 x1,x2,得到풙ퟏ + 풙ퟐ = 푡 ― 1
푡
2푙푛푡
,构造函数푭(풕) = 풕 ―
1
푡 ― ퟐ풍풏풕(ퟎ<풕<ퟏ),
根据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即可.
解:(1)当 m=1 时,f(x)=sin(1﹣x)+lnx,则 f'(x)=﹣cos(1﹣x) +
1
푥,
当 x∈(0,1),f'(x)在(0,1)上单调递减,∴f'(x)>f(1)=0,
∴当 x∈(0,1)时,f(x)在(0,1)上单调递增.
(2)当 m=0 时,품(풙) = ― 풂풍풏풙 +
1
푥(풂 ≥ ―
1
푒,0<x≤e),
则품′(풙) = ―
푎
푥 ―
1
푥2 = ―
푎푥 + 1
푥2 ,
∵풂 ≥ ―
1
푒,∴g'(x)<0,∴g(x)在(0,e]上单调递减,
∴품(풙)풎풊풏 = 품(풆) = ― 풂 +
1
푒.
(3)当 m=0 时,풉(풙) = 풍풏풙 +
1
2푥 ― 풃(풙>ퟎ),
∵x1,x2 是函数풉(풙) = 풍풏풙 +
1
2푥 ― 풃的两个零点,
∴풍풏풙ퟏ +
1
2푥1
― 풃 = ퟎ,풍풏풙ퟐ +
1
2푥2
― 풃 = ퟎ,.
两式相减,可得풍풏
푥1
푥2
=
1
2푥2
―
1
2푥1
,即풍풏
푥1
푥2
=
푥1 ― 푥2
2푥2푥1
,
∴풙ퟏ풙ퟐ =
푥1 ― 푥2
2푙푛
푥1
푥2
,∴풙ퟏ =
푥1
푥2
― 1
2푙푛
푥1
푥2
,풙ퟐ =
1 ―
푥2
푥1
2푙푛
푥1
푥2
.
令풕 =
푥1
푥2
(0<t<1),则풙ퟏ + 풙ퟐ =
푡 ― 1
2푙푛푡 + 1 ― 1
푡
2푙푛푡
= 푡 ― 1
푡
2푙푛푡
.
记푭(풕) = 풕 ―
1
푡 ― ퟐ풍풏풕(ퟎ<풕<ퟏ),则푭′(풕) =
(푡 ― 1)2
푡2 .
∵0<t<1,∴F'(t)>0 恒成立,∴F(t)<F(1),
即풕 ―
1
푡 ― ퟐ풍풏풕<ퟎ.∴푡 ― 1
푡
2푙푛푡
>ퟏ,
故 x1+x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