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哈三中高三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醒我们,病毒传播没有国界,灾难面前不分种族,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必
须包含人类生命共同体,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概念与人类生命共同体的存在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人类生命
共同体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含之义,也是一个基本事实。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应当是人类生命共同体。
人类生命共同体包含对人的生命安全、生存权利、身体健康等基本要求,同时也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
社会意义上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是一切经济、政治等社会意义上的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人类生命共同体具
有相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他层面而言的先在性,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他层面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尊重、
重视人的生命是人类生命共同体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的做法与我国重视生命的传统一脉相承。孔子在得知马厩失火时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安全,“‘伤人乎?’不
问马”(《论语·乡党》)。《易·系辞下》中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宋学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充分肯
定人的生命的价值,“乾称父,坤称母”(《正蒙·乾称篇》),“万物生生,变化无穷。唯人也得其秀而
最灵”(《太极图说》)。国家的治乱、个人的穷达,都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之上。人类生命共同体不仅是对
我国重视生命的文化传统的继承,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前提与内在要求。
从经济、政治等方面看,其社会意义上的活动的目的是使人类更好地生存与生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中经济、政治等层面的努力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生命共同体,目标是全人类的福祉,表明了人类生命共同
体的重要性。基于人类生命共同体的视角,我们应当反思,原有的边界和界限是否合理。比如停泊在日本
的钻石公主号游轮,由于运营权、所有权及管辖权存在诸多限制,延宕了疫情防控的效率,不仅危害了邮
轮上乘客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也对日本本土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而中国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向
国际社会通报疫情,既有效抗击了国内疫情,也为遏制疫情向世界范围扩散做出了贡献。从人类生命共同
体的视角出发,在特殊情况下,尝试突破原有的边界与限制,或许事情能够得到更为安善的处理。
从理论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有存在矛盾与冲突的可能,但矛盾与冲突发生于非基础的层面,即人
类生命共同体以外的层面。在实际操作中,矛盾冲突的下限是不能危害到人类生命共同体,应当认识到人
类生命共同体已初步形成的基本事实。人类生命共同体保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底线,这使得人类生命共
同体具有原则性的意味,而违背这一原则,将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生命共同体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言的先在性、重要性以及原则性,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人类生命共同体,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人类生命共同体的基本事实和底线保证,意味着以人类生命共同体为基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是历史潮流。我们应当重视人类生命共同体,共同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摘编自宋昱含的《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人类生命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病毒传播、灾难发生的特点提醒人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以及必要性已凸显出来。
B.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必须包含人类生命共同体,因为人类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C.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他层面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决定了人类生命共同体的先在性方面的地位。
D.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这些矛盾与冲突发生于人类生命共同体以外的层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在开篇就论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必须包含人类生命共同体。
B.文章第三段中对于传统经典的引述,虽然内容不一样,但论证的总体目的却是相同的。
C.文章从生物学意义、经济与政治和理论方面,共同论证的是人类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
D.文章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这使得论证更加有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尊重、重视人的生命是人类生命共同体的要求,这也深深影响着国家的治与乱、个人的穷与达。
B.经济与政治活动的目的是使人类更好地生存与生活,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的目标相似。
C.基于人类生命共同体的视角的考量,在特殊情况下,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突破原有的边界与限制。
D.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初步形成的基本事实,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潮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只要能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这句话是中国著名儿科专家钟世藩所说。
1936 年 10 月 20 日,南京中央医院内,儿科主任医师钟世藩的长子呱呱坠地。由于医院地处钟山之南,
钟氏夫妇遂为其取名为“南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期待他能不负父母所愿,逐渐成长为一个如大
山般仁厚正直、崇高稳重的人。
1949 年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的卫生署长前往广州,命令时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兼儿科主任的钟
世藩连夜携家眷撤往台湾。由于痛恨国民政府的腐败,钟世藩断然拒绝,冒着生命危险留在了广州。上世
纪 50 年代,钟世藩创办了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这是我国最早的临床病毒实验室之一。
钟南山还记得,每当到了夜晚,自家的三层小楼总会格外热闹。因为,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们经常会
趁此抱着孩子来找父亲看病。医者仁心,对于上门的病患,钟世藩从不推辞拒绝。
“我感觉当医生还是挺受人尊重的,而且真的帮人解决问题。那个感受让我觉得爸爸很开心,家庭也
很开心,这个是一个原始的感受。
1955 年,钟南山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今北大医学部)。在校期间,他的体育才能被挖掘出来。1958 年,正在读大三的他被抽调到北京市体育集训队训练备战第一届全运会,他还曾以 54 秒 2 的成绩打破了男子四
百米栏的全国纪录。
1960 年,钟南山自北京医学院毕业。北京市委希望他能够继续留在体育集训队,从事职业体育运动。
考虑再三后,钟南山选择了退出体坛,留校担任北京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组助教。
“困难时期,运动队吃得好,挺有诱惑力。主要是我觉得我的身材不行,另外体质不行,顶多达到亚
洲的水平,达不到世界水平。所以,我觉得我当运动员没有前途。
1965 年,钟南山作为知识青年被派往山东乳山搞“四清运动”,接受劳动改造。1968 年,钟南山重回
北京,却被学校革委会派去烧锅炉。即便在这样艰难的时候,他还是一位热血的进步青年。有一次,上级
号召员工献血,钟南山一个人就献出了 400 毫升。
1969 年,学校组织下乡医疗队。尽管已经脱离医学将近 5 年,但钟南山还是报名加入。医疗队来到河
北宽城县后,每天的工作却是搞文艺宣传。病人疼痛难忍时,受限于条件,只能打一针止痛药。钟南山对
病人束手无策,内心自责不已。
1971 年,钟南山从北京调至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医生。他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坦言称:“上大
学后先是做师资,又从事新专业,留校任教也是教放射生物化学。所以整整 11 年我都没做医生。做医生是
我的愿望,但不是我能选择的。挑到了这个医院还是因为我爱人的身份,这也是她执定的,因为它离我们
家最近,用不着整天下乡”。
生活似乎正在走向平淡。有一天和父亲闲聊时,父亲突然若有所思地问他:“南山,你多大了?”他答
35 岁了。父亲却叹了一口气,说:“35 了,真可怕啊!”
父亲的最后一句话给钟南山留下深刻的印象。据他回忆,父亲话语里的意思是,和其他医务人员比起
来,他在 35 岁取得的成就不足,和父亲年轻时候比,更是逊色不少。
深受激励的钟南山,从 35 岁之前的碌碌无为中觉醒。他知道,再这样碌碌无为地过下去,不仅会辜负
父亲的期盼,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
他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期待为伟大的事业作出贡献。这本书
正是他高中时期最爱的书籍之一。
在回顾各种成就时,钟南山说,父亲给他很大的鼓舞和动力。他说:“他(父亲)比较严肃,话也不多,
但是说起来很有分量”。寡言少语的父亲,激励着钟南山迈向前进的路。在他父亲 75 岁高龄时,眼疾已经
非常严重,却仍然捂着一只眼睛完成了 40 万字的《儿科疾病鉴别诊断》。有时候,钟南山很心疼父亲,关
心他说:“你年纪这么大了,写得这么辛苦,就不要写了吧!”父亲却说:“不要写让我干什么?让我等死
吗?”正是这样为科学奉献的执着精神,让钟南山深刻领悟了身为医者的职责和担当。
(摘编自《钟南山传》)
4.下列对传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 分)A.钟南山的名字既因他出生在钟山之南,也因父母取《论语》中“仁者乐山”之意,对他未来的成就
寄托了很高期望。
B.钟世藩由于痛恨国民政府的腐败,冒着生命危险断然拒绝撇往台湾,这在幼年的钟南山内心埋下
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C.钟南山在医学院读书期间却展现出他超常的体育才能,但追求卓越的个性还是让他最终拒绝了诱惑
没选择体育事业。
D.钟世藩的话语不多,但是很有分量。“35 了,真可怕啊!”其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却给碌碌无为的儿
子敲响了警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整个六十年代,因为特殊的政治环境,医学院毕业的钟南山都没能做成医生,这让这位热血的进步
青年内心很痛苦。
B.传记介绍了钟南山早年的经历,这些能让人看到非典和新冠疫情中成为国家中流砥柱的钟院士精
神品质的很多渊源。
C.七十年代初,钟南山终于达成夙愿真正成为- -名医生,这也让他的人生走向了平稳安逸,开始了
一段时间的平淡生活。
D.本文虽是终南山的传记,却用不少笔墨介绍他的父亲钟世藩先生,这样更凸显了在父子间传承的医
者仁心家国情怀。
6.钟南山院士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不是给孩子最好的一切,而是要父母以身
作则。”文中有关父亲钟世藩的哪些内容是对这句话的诠释印证,请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牛 张爱玲
禄兴衔着旱烟管,叉着腰站在门口。雨才停, 屋顶上的湿茅草亮晶晶地在滴水;地下,高高低低的黄泥
潭子,汪着绿水。水心里疏疏几根狗尾草,随着水涡,轻轻摇着浅栗色的穗子。迎面吹来的风,仍然是冰
凉地从鼻尖擦过,不过似乎比冬天多了一点青草香。
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 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 向牛栏走去。在那边,初晴的稀薄的太阳穿过栅栏,
在泥地上匀铺着长方形的影和光,两只瘦怯怯的小黄鸡抖着粘湿的翅膀,走来走去啄食吃,牛栏里面,积
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上面铺了一层纸,晒着干菜。角落里,干草屑还存在。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
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
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堵住了咽喉,泪水泛满了眼睛。他吃了一惊——听见背后粗重的呼吸声,当他回头去看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禄兴娘子已经立在
他身后,一样也在直瞪瞪望着空的牛栏,头发被风吹得稀乱,下巴颏微微发抖,泪珠在眼里乱转。他不响,
她也不响,然而他们各人心里的话大家看得雪亮。
“到底打定主意怎样?”
“啊……不怎样。 ”
“不怎样!眼见要立春了, 家家牵了牛上田,我们的牛呢?”
“明天我找蒋天贵去。 ”他背过去,表示不愿意多搭话,“天贵娘子当众说过的,要借牛, 先付租
钱。 ”
他垂下眼,弯腰把小鸡捉在手中,翻来覆去验看它突出的肋骨和细瘦的腿;小鸡在他的掌心里吱吱地
叫。
“不, 不!”她激动地喊着,她已领会到他无言的暗示了。她那棕色的柔驯的眼睛,用那种惊惶和恳求
的眼色看着他,“这一趟我无论如何不答应!天啊!先是我那牛……我那牛……活活给人牵去, 又是银簪
子……又该轮到小鸡了! ”她完全失掉了自制力,把蓝围裙蒙着脸哭了起来。
禄兴不做声,抬起头来望着黄泥墙头上淡淡的斜阳影子,他知道女人的话是不必认真。到底借牛是正
经事——不耕田,难道活等饿死吗?这个,她虽然是女人,也懂得的。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茅屋烟囱口上,把湿茅草照成一片清冷的白色, 烟囱上正蓬蓬地冒着炊烟,熏得月
色迷迷蒙蒙, 鸡已经关进笼里,低低地、 咯咯地叫着。
后天早上,鸡没有叫, 禄兴娘子起身把灶上点了火,禄兴跟着也起身, 吃了一顿热气蓬蓬的煨南瓜,
把红布缚了几只鸡的脚, 倒提在手里,兴兴头头向蒋家走去。
黎明的天上才漏出美丽的雨过天青色,树丛中露出一个个圆圆的土馒头,牵牛花缠绕着坟尖,把它那
粉紫色的小喇叭直伸进暴露在黄泥外的破烂棺材里去。一个个牵了牛扛了锄头的人唱着歌经过它们。蒋家
的牛是一只雄伟漂亮的黑水牛, 温柔的大眼睛在两只壮健的牛角的阴影下斜瞟着陌生的禄兴, 在禄兴的
眼里, 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 值得牺牲十只鸡,虽然它颈项上的皮被轭圈磨得稀烂。
到目的地时,放牛的孩子负着主人的使命再三叮咛他, 又立在一边监视他为牛架上犁耙, 然后离开了
他们。他开始赶牛,然而, 牛似乎有意开玩笑,才走了三步便身子一沉, 伏在地上不肯起来, 任凭他用尽
了种种手段,只在那粗牛角的阴影下狡猾地斜睨着他。太阳光热热地照在他棉袄上,他浑身都出了汗。远
处的田埂上, 农人顺利地赶着牛,唱着歌, 在他的焦躁的心头掠过时,都带有一种讥嘲的滋味。
“杂种畜牲! 欺负老子,单单欺负你老子!”他焦躁地骂, 刷地抽了它一鞭子。牛的瞳仁突然放大了,
翻着眼望他, 鼻孔涨大了, 嘘嘘地吐着气, 它那么慢慢地、 威严地站了起来,禄兴迅速地嗅着了空气中
的危机。一种剧烈的恐怖的阴影突然落到他的心头。他 觉得那一双狰狞的大眼睛越逼越近,越近越大——和车轮一样大, 后来他觉得一阵刀刺似的剧痛, 又咸又腥的血流进口腔里去——他失去了知觉,耳边似乎
远远地听见牛的咻咻声和众人的喧嚷声。
又是一个黄昏的时候,禄兴娘子披麻戴孝, 送着一个两人抬的黑棺材出门。她再三把脸贴在冰凉的棺
材板上,用她披散的乱发揉擦着半干的封漆。那柔驯的战抖的棕色大眼睛里面塞满了眼泪;她用打颤的声音
说:“先是……先是我那牛……我那会吃会做的壮牛……活活给牵走了……银簪子……陪嫁的九成银,亮
晶晶的银簪子……接着是我的鸡……还有你……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她哭得打噎——她觉得一生中
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 被炊烟薰得迷迷濛濛, 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
摇着栗色的穗子。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写风“仍然是冰凉地从鼻尖擦过,不过似乎比冬天多了一点青草香”,以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心境,同时交待早春时节,为后文写借牛耕地作铺垫。
B.小说善于以细节传神,文中禄兴娘子穿着“蓝布围裙”,与鲁迅写祥林嫂穿“蓝夹袄,月白背心”一
样,都是以外在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身份特征。
C.面对不听话的牛,禄兴焦躁地骂“杂种畜牲!欺负你老子,单单欺负你老子!”,个性化特征的语言勾
勒出一个粗暴蛮横、言行粗鲁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
D.作者两次写到“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的景象,小说将不变的景物和变化的人事相对照,更能让
读者体会到禄兴娘子的内心情感以及命运的悲苦。
8.小说三次写禄兴娘子流泪,每次流泪的具体表现都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
容进行具体分析。(6 分)
9.本篇小说中的“牛”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
古今之冠。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朝廷公卿
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羲之既拜护军,又苦
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又遗浩书曰:“自寇乱
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
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又与会稽王笺陈浩不宜北伐,并论时事曰:“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
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
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
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
述深以为恨。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
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
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
死。”
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
B.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
C.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
D.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 分)
A. 薨,古代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诸侯死曰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可称薨,皇帝高等级妃嫔及所生
育的皇子公主之死也称薨。
B.庙,可指供奉祖宗神位的地方,即宗庙;也可指王宫的前殿,代指朝廷。文中的“庙算"是指朝廷或
帝王对战事进行的谋划。
C.稽颡,跪拜礼节的一种,屈膝下拜,以额头触地,表示极度虔诚,多在居丧、请罪、投降时使用,
其使用场合与稽首相同。
D.光禄大夫,官名,汉初改战国时所置中大夫为光禄大夫,掌议论应对。魏晋也作为在朝显职的加官
及褒赠之官以示优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羲之审时度势,有政治远见。他洞察形势曾劝阻殷浩北伐,还上书会稽王认为即使现在的智慧和
力量与从前一样也要权衡轻重,万无一失再行动。
B.王羲之勤政爱民,能够体恤百姓。会稽一带发生饥荒,他开仓赈济:朝廷赋税徭役繁重,吴会尤重,他上疏谏诤为百姓们减轻负担,意见经常被采纳。
C.王羲之清高气傲。他轻视王述,不愿与之交往,王述为此很是怨恨。等到王述官居显位,他耻居于
其下,于是称病辞官,在父母墓前发誓退出官场。
D.王羲之性喜自然,有名士之风。他深受朝廷器重,但多次授官王羲之都不就任。离开官场后,他纵
游山水,射鸟钓鱼,与道士共修服食,优游自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2)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和束熙之雨后
王令①
猎猎风吹雨气醒,谁翻碧海蹋天倾?
如何农亩三时望?只得官蛙②一饷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雷车改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注:①王令,北宋诗人,为人正直敢言,有治国安民之志。②官蛙:语出《晋书》。惠帝愚暗,闻蛙鸣
而问“鸣者为官为私”,左右回答: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诗题为“雨后”,起笔却描写风起雨降的情景,如有雨神倒翻海水、踏倾天河,生动地写出了
大雨滂沱的气势。
B.颔联写农家对雨的渴望未得满足,却只听得官蛙片刻鸣叫,诗人运用典故流露出其对官的厌恶之情
以及对农人的同情。
C.诗人善于描摹景象,以细致的观察描写了暴雨初霁断虹残影冷落、斜照暂时分明的景象,蕴含了诗
人对雨过天晴的期待。
D.这首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气势劲健,意境深远。整首诗既体现了浪漫主义色彩,又表达出诗人
现实主义的济世情怀。
15.这首诗歌的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6 分)
(1)《逍遥游》中,庄子用“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樁”为例来论证“ , ”的
道理。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使用比喻的修辞的两句诗“ , ”形容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
紧密相连的关系。
(3)荀子在《劝学》中勉励君子要通过广泛的学习与自我反思来提升自我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西方常常从固有的认知出发,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封城”行动。与东亚各地在武汉“封城”之后
迅速实现作战状态完全不同,欧美各国不仅负面看待中国的“封城”行动,而且没有从中国的“封城”行
动中嗅出危机的严重程度。
在全球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时,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人类的失误和失败,而非指责和推卸。这
场大灾难离落幕之日还有漫漫长路,但这场天灾与人祸也给人类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反思机会。在这场疫情
结束之后,或许全球终将明白这不是“中国病毒”,是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世界病毒”,病毒恰恰因我们
人类的傲慢、自大和自私而四处肆虐。在这个全球化被污名化的时代,尽管国与国的界线依旧分明,但病
毒绝不会只在一国的边境线内停留。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全球的视野和全球的胸怀,我们必须
学会如何合作去共同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庚子年常常是灾难之年,但或许也是转折之年。( ), 而应是通
向一个不一样的全球化新时代的新起点。
17.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与东亚各地在武汉“封城"之后迅速实现作战状态完全不同,欧美各国不仅负面看待中国的“封城”
行动,而且没有从中国的“封城"行动中嗅出危机的严重程度。
B.与东亚各地在武汉“封城”之后迅速实现作战状态完全不同,不仅欧美各国负面看待中国的“封城”
行动,而且没有从中国的“封城”行动中看出危机的严重程度。
C.与东亚各地在武汉“封城”之后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完全不同,不仅欧美各国没有从中国的“封城”
行动中看出危机的严重程度,反而负面看待中国的“封城”行动。
D.与东亚各地在武汉“封城”之后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完全不同,欧美各国不仅没有从中国的“封城”
行动中嗅出危机的严重程度,反而负面看待中国的“封城”行动。
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世界病毒”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不仅仅是《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方媒体一直“孜孜不倦”地借着疫情说三道四,
趁机妖魔化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发布会上就此事作出回应。
B.中日两国人民积极声援对方抗击疫情,共同书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友好佳话,表明中日
友好有着坚实民意基础和共同文化传承,反映了中日关系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
C.《柳叶刀》《自然·医学》等权威学术期刊都发文强调病毒的自然起源。更有医学专家直言,当今之
际,不去救人,反而纠缠病毒起源,无异于“谋杀”。
D.国家监委调查组发布《关于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有关情况调查的通报》,认为“中南路派出所
出具训诚书不当”,建议有关部门对此事进行监督纠正。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在新冠病毒横扫全球的时刻,这之后我们不应该重拾孤立
B.在新冠病毒横扫全球之后,这不应该是我们重拾孤立的时刻
C.这不应该是重拾孤立的时刻,在新冠病毒横扫全球之后
D.在新冠病毒横扫全球的时刻,孤立不应该被我们重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5 个字。(6 分)
要认识一种植物,可从其名称入手。植物的名称往往包含性状、属种、来源等信息。例如番茄、胡荽
一类,由“番”、“胡”可知___①_。同样,“海棠”名中有“海”,很可能是从海外引入我国的植物。海
棠在唐代才见诸史籍,唐以前不见其名,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来源。②_ _? 史籍未有记载。有一种观点
是,海棠可能是由新疆的苹果树与蔷薇科其他种类杂交而成。“海棠”中的“棠”多指向蔷薇科的果树,
如甘棠、沙棠、棠梨等等。在现代植物学中,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都是蔷薇科苹果属小乔木,__③__,
与其他蔷薇科常见果树——桃、梨、李、杏的距离较远。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个判断句,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被称为小麦“癌症”,是威胁世界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的
重大难题。该病由镰刀菌属真菌侵染而产生,可导致小麦减产 10%-20%,严重时达 80%-90%,重病田可致绝
收。其产生的呕吐毒素严重污染食品和饲料,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天然存在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物,可引
起人畜中毒。呕吐毒素同时可在人和哺乳动物体内逐渐积累,诱发免疫功能下降等慢性毒副作用。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学术研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观,要怀有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关心民族、关心人类命运的广阔胸怀。”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智库副院长杜志章
“真正的学术是关心社会发展,帮助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语言生活派’就是要解决社会发展中
的语言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社会生活中,这是真学者,这是真学问。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李宇明
学术不仅关系着个人前途,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作为即将进入大学深造的青年学子,读完以上
两段话,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结合实际: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
1.A (B 根据原文第一段“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成当是人类生命共同体”的表述井不能推断出“人类生
命共同体是人类命运体的前提”,并且前后文不具备必然的因果关系。C 循环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他
层而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命共同体具有先在性. D 根据原文第五段“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有存在
矛盾与冲突的可能”的表述可知这是一种可能性。)
2.C (以偏概全(论述对象不全) ,根据原文第六段“人类生命共同体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言的先
在性、重婴性以及原则性”可知。)
3.D (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五段“人类生命共同体已初步形成的基本事实”可知是“人类生命共同
体”,而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
4. C (A“对他未来的成就寄托了很高期望”不对,由原文二段可见是对其品德寄子期望。B“幼年”
不对,当时钟南山 13 岁,另外“爱国主义”有“无中生有、过于拔高”之嫌。D“其无意中说出”不对,
由原文“父亲若有所思地”问话以及“父亲话语里的意思”可知。)
5. A (不能说“整个六十年代”都是因为“特殊的政治环境”,“政治”方面的原因应该是从 65 年
开始,“内心很痛苦”无中生有)
6.①父亲为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看病,受人尊重,让少年的钟南山感受到作为医生治病教人的幸福,
产生了对医学的兴趣。②父亲在儿科领域的取得的成绩,让钟南山在对比中深感不足,激励其努力进取为
事业做出贡献。③父亲晚年执着坚持著书研究,让钟南山深刻领悟了为科学奉献的执著精神以及身为医者
的职责和担当。④钟世藩痛恨国民政府的腐败,冒着生命危险留下这对钟南山不惧危险坚守信条应该有一
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答出三点即可,每点 2 分,父亲的行为 1 分,对终南山的影响 1 分.)
7. C (“粗暴蛮横、言行粗鲁”有误,禄兴骂牛源自压抑与反抗,蛮横、粗鲁不是其形象特征)
8.①第一次是“泪珠在眼里乱转”,眼含泪水的背后,是失去耕牛、陷入困境的无助与悲伤。②第二次
是“把蓝布围裙蒙着脸哭起来”,掩而哭泣的背后,是对丈夫以鸡租牛的不满与无奈。③第三次是“眼睛里
面塞满了眼泪”,满眼泪水、哭得打噎的背后,是接连遭受命运打击直至亡夫的悲痛与绝望。(每点 2 分)
9.①“牛”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失牛、租牛、死于牛讲述故事,使情节更加紧凑。②作者前后写
到了两头牛,以同样辛劳悲苦的牛衬托禄兴的人物形象,表现社会底层人物的劳苦、申微。③揭示小说主
题,禄兴一家遭遇不幸是因“牛”而起,小说借此表现民生多艰以及小人物与命运抗争时的无力感。
10.D“尧舜”应做“不为”的宾语,故排除 AB:“况”连词应在句首,“遇”动词带宾语,所以排除
C:故正确答案为 D.
11.C“使用场合与稽首相同”错误。稽领多在居丧、请罪、投降时使用。出自《仪礼·士丧礼》:“吊
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礼记·檀弓下):“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而稽首礼在周
代“九拜”中最重,一般用于帝王举行祭祀天地的郊祀礼,臣拜国君、子拜父等重要礼仪场合。12.A“现在的智慧和力量与从前-样”错。文中“智力屈于当年”的意思是“智慧和力量都比不上当
年”。
13.(1) 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没有认为他不同寻常。等(他)长大后,很善于辩论,以刚直著称。
(讷于言:直译和意译都给分“在言辞上比较迟钝”或“不善言谈”:未之奇:宾语前置,“奇”意动用法:
及:“等”或“等到”“辩赡”善于辩论,意思大概对即可。采分点各分,句意准确 1 分)
(2)消除繁杂苛细(的政令),减轻田赋和德役。和百姓一起重新做起(开始)或许(希望)可以满足人们的
愿望,解救危难。(烦:繁杂;庶:“或许”。也可以译为“希望”。两个义项语法语意都通:更始:重新开
始或重新做起:倒悬:困苦危难。采分点各一分,句意准确 1 分)
14、C (错在暗含诗人对雨过天晴的期待。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雨过天晴骄阳与暑热即将重新肆虐的无
奈。)
15、①想象奇特(也可以答拟人修辞),把云收雨散的场景想象成需车改道而去云神隐藏起行迹,气势
恢宏。②寓情于景。阵雨过后依旧刀里晴空,含蓄表达出诗人对雨后暑热重来难解农田之需的无奈与怅惘
之情。③对比。尾联描写的景象与首联暴雨倾盆的场景描写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诗人心忧民生、切盼甘
霖广济黎元的情感.(每点 2 分)
16.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君了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7.D (“实现”和“状态”不搭配,“不仅”应该在主语“欧美各国”之后,“负面看待中国”“没
有嗅出危机的严重程度”是递进关系,更能强调西方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这一情况。“不仅”跟“没
有”这个否定词应该与“反而”相呼应。只有 D 选项将错误都改正了。)
18.C (C 和原文引号都表示强调,A 表反语讽刺,BD 表引用。)
19. B (根据后文“……起点”,排除 A. D 项: C 选项“不是……而是”句式中,穿插内容,故不
如 B 项连贯)
20.①该种植物很 可能从国外传入:②海棠究竟从何处引入:③它们与苹果的关系最近。
21.小麦赤霉病是世界范围内(1 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1 分)。能引起人畜中毒(1 分)。可导致人和哺乳
动物免疫力下降(1 分)的真菌病害(重大难题)。(句式 1 分)
22.写作(略)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可徒王导的侄子。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奇才。长大后,他很
善于辩论,以刚直著称。尤其擅长书法。为古今之冠。王羲之最初任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聘他为参军,
累迁为长吏。庾亮临终前,还上书称赞清高尊贵有鉴别和处事才能。朝廷公卿都很喜欢他的才干,屡次征
召为侍中、吏部尚书,都未就职。扬州利史股浩向很器重他,劝他应命受官。王羲之担任护军将军后,又苦苦要求出任宜城郡太守,朝廷没有答应,就任命他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等到殷浩将要北伐,王羲之认为会定失败,便写信制止:他, 股浩不听,最终还是出征了。果然被姚
襄打败。“自从战乱以来,在朝廷内外任职居官的人。没有深谋远虑,锦囊妙计。而是使根基空虛,各自
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结果没有功可谈,事可记,忠言良谋弃置不用,致使天下将有土崩瓦解的趋势,这
怎能不令人痛心悲叹呢!担当国家重任的人引咎自责。诚恳地自动降职,重新与朝中贤人考虑施行安定的政
治,消除繁杂苛细,减轻田赋和徭役,和百姓起重新做起,这样或许可以满足人们的愿望。解救危难。
王羲之又给会稽王上书陈述殷浩不宜北伐,并讨论时事说:“古人以其君不能像尧、 舜那样而感到可
耻,而北为臣的,哪有不愿意卓从所侍奉君主,使国势与前代一样隆盛,何况是遇到了千载才有- -次的时
机呢?但是现在的智慧和力量都比不上当年,怎么能不权衡轻重而加以处理呢?要想朝廷决策必胜,一定审
度衡量敌我,万无一失后才行动。当时江东地区发生饥荒王羲之常常开仓赈济。然而朝廷的赋税和徭役很
繁重,吴会一带尤其严重,羲之每每上疏谏净,许多意见被采纳。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少年时就有名气, 与王羲之齐名,然而羲之非常看不起他。因此情谊不合。王述先
前在会稽郡任官,因母亲逝世在郡境内服丧,王羲之接替他的职务,仅吊唁了一次。 就没有再去过。王述
每次听到吹角的声音,认为王羲之要来探望自己,便洒水扫地等待他,多年这样,而王羲之最终也没有再
去看望,王述为此深深地怨恨。等到王述受到重用,王羲之耻居其下,于是称病离开公稽你,在父母墓前
发誓说:叩头献上诚心,向祖先的在天之灵起誓:从今以后,如果胆敢改变这个心意,贪阁名利苟且进取
求禄位。就是有了不尊父母之心,不是一个孝了。王羲之辞官后,与吴郡、会稽一带的人士遍游山水,射
鸟钓鱼以相娱乐。又与道士许迈一起炼丹服药,不远千里采集药石,遍游了东部各郡,尽访名山,泛舟沧
海,感叹说:“我最终会因纵乐死去。”王羲之五十九岁时去世,朝廷追赠为金紫光禄大夫。儿了们都遵
照父亲的遗愿。坚决推辞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