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1.关于下列三种小分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葡萄糖 ②核苷酸 ③氨基酸
A. 都含有 C、H、O、N 元素 B. 都是构建生物大分子的单体
C. 都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D. 都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 C、H、O、N 元素构成,有些还含
有 P、S;(2)核苷酸(核酸)的组成元素为 C、H、O、N、P;(3)葡萄糖(糖类)的组
成元素为 C、H、O。
【详解】A、氨基酸的组成元素至少有 C、H、O、N,而葡萄糖的组成元素为 C、H、O, A
错误;
B、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单体,核苷酸是核酸的单体,葡萄糖是多糖如纤维素等的单体,B 正确;
C、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C 错误;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运输的方式,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
成细胞的几种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抽血化验是医生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表是某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相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钙离子 1.81 mmol/L 2.02~2.60
胰岛素 1.7 mIU/L 5.0~20.0
游离甲状腺激素 35 pmoI/L l2~22
A. 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含量都是固定不变的B. 该男子可能出现抽搐等症状
C. 该男子的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较差
D. 该男子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可能受到抑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成分和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中;图表中钙离子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根据负
反馈调节的机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可推测该
男子在利用葡萄糖方面明显不足。
【详解】A、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A 错误;
B、图表中钙离子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钙离子含量过低可能会引起抽搐等症状,B 正确;
C、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可推测该男子的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
较差,C 正确;
D、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可推
测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D 正确。
故选 A。
【点睛】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
的组成,明确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
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RIH)为下丘脑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环状十四肽),可以抑制生
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目前可以人工合成,用于治疗重症急
性胰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 SRIH 治疗时可以采用注射或口服方式
B. SRIH 至少含有一个游离 羧基和氨基,合成过程会产生 13 分子水
C. SRIH 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的参与
D. SRIH 可随体液定向运输到垂体和胰岛
【答案】C
【解析】
【分析】
的肽类激素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联接而成,进入消化系统将被消化掉,所以口服无效,只能通过
静脉注射法进行获取,肽键数=水分子数。
【详解】A、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为肽类激素,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不能口服,A 错
误;
B、SRIH 为环状十四肽,可能不含游离的羧基和氨基,合成过程会产生 14 分子水,B 错误;
C、SRIH 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
有关系, C 正确;
D、SRIH 可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D 错误。
故选 C。
4.用 X 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 2 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 W 染色体上,使雌蚕都有斑纹。
再将斑纹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 于去雌留雄,
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A 染色体结构变异 B. 染色体数目变异 C. 基因突变 D. 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
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
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
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
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第 2 号染色体的斑纹基因易位于 W 染色体上”可知,这种育种方法是
染色体变异,且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选 A。
5.如下表所示,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的抗性表现不同,对维生素 K 的依赖性也有区別。
若在维生素 K 含量不足的环境中,对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则褐鼠种群中( )
基因型 rr Rr RR灭鼠灵 敏感 抗性 抗性
维生素 K 依赖性 无 中度 高度
A. Rr 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 B. 基因 r 的频率最终下降至 0
C. 抗性个体 RR:Rr 为 1:1 D. 停用灭鼠灵后 R 基因频率会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的抗性表现不同,对维生素 K 的依赖性也有区別。”
以及图表信息可推测,对维生素 K 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
仍有基因型为 Rr 的个体活着。
【详解】A、维生素 K 含量不足环境、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会导致 RR、rr 基因型个体存活率
下降,则 Rr 基因型频率会增加,A 错误;
B、有基因型为 Rr 的个体活着,因此基因 r 的频率最终下降至 0 是不正确的,B 错误;
C、抗性个体中,由于 Rr 对维生素 K 依赖性是中度,而 RR 对维生素 K 依赖性是高度,所以
维生素 K 含量不足的环境中主要是 Rr 的个体,C 错误;
D、停用灭鼠灵后,rr 个体的存活率提高,导致 r 基因频率上升,R 基因频率会下降,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自然选择的相关知识,学生要把握图表中的信息准确判断各基因型的存
活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
6.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下列与
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食品 果酒 果醋 腐乳 泡菜
主要
微生物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醋酸菌制作装
置或操
作步骤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该装置中液体太满,发酵液会从导管溢出发酵瓶中不需要插入温度计,A 错误;醋酸菌是好氧
菌,通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发酵,B 正确;腐乳制作过程先让毛霉生长,后加盐腌制,否则盐
会抑制毛霉生长,C 错误;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而不是醋酸菌,D 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
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这样才可以提高产量。
7.人脑内有一种“沉默突触”,它具有突触结构,但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你推测最不可能的
原因是( )
A. 突触小体中没有突触小泡 B. 突触前膜无法释放神经递质
C. 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神经递质的酶 D.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沉默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功能,表明兴奋无法在突触中传递,造成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突触无法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另一种是突触前膜可以释放神经递质,但由于突触后
膜上没有相应的受体。
【详解】A、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突触小体中没有突触小泡可能会造成
沉默突触, A 正确;
B、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突触前膜无法释放神经递质可能会造成突触沉默, B 正确;
C、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神经递质的酶,不影响神经递质传递信息,C 错误,
D、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则突触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D 正确。
故选 C。
【点睛】熟记并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是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的前
提。在此基础上以题意“沉默突触具有突触结构,但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为解题的切入点
进行分析,即可作出准确的判断。
8.下图是一种“生物导弹”的作用原理示意图。阿霉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进入人体后可抑
制 DNA 和 RNA 的合成,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毒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单克隆抗体由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
B. 活化阿霉素抑制细胞中的 DNA 复制,不抑制转录
C. 仅注射生物导弹不能对肿瘤细胞起抑制作用
D.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能减轻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分泌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抗体。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放射
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
在原位杀死癌细胞。疗效高,副作用小,位置准确。
【详解】A、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A 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阿霉素可抑制 DNA 和 RNA 的合成”,因此活化阿霉素能抑制细胞中的
DNA 复制和转录过程,B 错误;C、在治疗中,应将非活化磷酸阿霉素和生物导弹同时注射,C 正确;
D、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能直接靶向癌细胞,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单克隆抗体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获得有效解题信息,同
时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9.科研人员对一个被污染湖泊中某种鱼类的出生率(Ⅰ)和死亡率(Ⅱ)进行了研究,得到如
下曲线。由图可知,该种鱼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湖泊被污染后,该种鱼类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种群的增长率=出生率−死
亡率。
【详解】由于种群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0 时,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当增长
率=0 时(c 点),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增长率<0 时,种群数量减少,C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春节前,武汉爆发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全国的大面积传播,我国政府及时采取
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治。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
命名为“2019-nCov”。
10.新型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直接以病毒基因组 RNA 为翻译模
板,表达出病毒 RNA 聚合酶,再利用这个酶催化各种结构蛋白 mRNA 的合成以及病毒基因
组 RNA 的复制等,完成病毒的增殖。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合成 RNA 聚合酶的过程发生在病毒的核糖体上B. 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 RNA 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C 与 G 配对
C. 头孢类抗生素具有阻断细胞壁形成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增殖
D. 75%的酒精能够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1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其刺突糖蛋白 S 识别人体细胞膜蛋白 ACE2 并与之结合,使病
毒侵入细胞,同时会引起人体相应的免疫反应,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判
断不正确的是( )
A. ACE2 是 S 蛋白的受体,二者的结合与其蛋白质空间结构有关
B. d 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C. 抗原片段向 b 细胞的呈递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D. 再次感染相同病毒,c 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
12.目前广泛应用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法是实时荧光 RT-PCR 技术。RT—PCR 是将 RNA 逆
转录(RT)和 cDNA 的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相结合的技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引物 A 与引物 B 应该具有不同 碱基序列
B. 过程Ⅱ通过控制温度的变化实现目标序列的循环扩增
C. 该反应体系中应加入缓冲液、引物、四种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酶、Taq 酶等物质
D. 该检测方法的应用依赖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序列的确定
【答案】10. D 11. B 12. C
【解析】
的【分析】
冠状病毒为 RNA 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部分冠状病毒可以感染人,引发严
重疾病。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根据其遗传物质的不同可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
毒(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 RNA)。冠状病毒会入侵肺细胞,要将其完全清除需要经过细
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
【10 题详解】
A、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缺乏核糖体,A 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 RNA 复制过程中,A 与 U、C 与 G 配对,B 错误;
C、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头孢类抗生素无法起到有效抑制作用,C 错误;
D、75%的酒精能够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因此 75%的酒精能够杀死新型冠状病毒,D 正确。
故选 D。
【11 题详解】
A、S 蛋白与受体蛋白的结合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A 正确;
B、d 细胞通过直接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B 错误;
C、抗原与 b 细胞上的特定蛋白之间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C 正确;
D、再次感染相同病毒,c 细胞作为记忆 T 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D 正确。
故选 B。
【12 题详解】
A、引物 A 与引物 B 分别结合在目的片段序列的两端,其碱基序列不同,A 正确;
B、过程Ⅱ为 PCR 的反应阶段,通过控制温度的变化实现变性、退火、延伸,实现目标序列
的循环扩增,B 正确
C、RT-PCR 反应体系中应加入缓冲液、引物、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酶、Taq 酶等物
质,而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C 错误;
D、RT-PCR 的前提条件是目的片段的特异性序列的确定,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PCR 反应过程等内容,学生应综合分析题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
13.某地为净化生活污水建造了人工湿地,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
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湿地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__。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流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可
以养殖一些鱼、虾等水生动物,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些水生动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____。
(2)某调查小组对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
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图乙表示部分能量流动
简图,A、B、C、D 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数值表示其同化量,其中表示生产者
的是__________。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
(3)湿地具有净化污水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4)人工湿地虽可净化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是要加以控制,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群落 (2). 消费者 (3). 大于 (4). A (5). 18% (6). 间接
(7).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可知,人工湿地中的植物一般选择具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并且宜选用本地物种,
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分析图乙,根据能量流动方向
和各成分的能量大小可以判断,其中 A 表示生产者, B 表示分解者, C 表示次级消费者, D
表示初级消费者。
【详解】(1)该湿地中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
集合)。水生动物以生产者为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 所含能量最多,表示生产者, B 表示分解者, C
表示次级消费者,D 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同
化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2.7×105÷(1.5×106)×100%=18%;
(3)湿地净化污水的作用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4)人工湿地虽可净化污水,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对污水排放量加
以控制。
【点睛】本题以人工湿地为素材,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以及人工湿地的作
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难度适中。
14.腓骨肌萎缩症亦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其遗传方式可能有多种情况。下图是某研究小
组经过家系调查绘制的遗传图谱,其中Ⅲ11 与Ⅲ12 为同卵双生,Ⅱ3 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1)上图家系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Ⅲ10 患病概率为__________。
(2)若Ⅲ11 和正常男子婚配,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男孩,除Ⅲ10 未知,家族中其他成员色觉均
正常。则Ⅲ12 和正常男子婚配,生一个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该红绿色盲基因来
自第Ⅰ代中的__________。
(3)可以推算,Ⅲ10 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 (3). (4). Ⅰ1 (5).
【解析】
【分析】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
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根据Ⅱ5 个体可判断其遗传方式不属
于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
3
3
4
1
42、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
传。根据Ⅱ5 个体可判断其遗传方式不属于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
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
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根据Ⅱ5 个体可判断其遗传方式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5、伴 Y 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根据Ⅰ1 个体可判断其
遗传方式不属于伴 Y 染色体遗传。
【详解】(1)根据Ⅰ1 和Ⅰ2 个体均患病,但有不患病的女儿可以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 A,则Ⅰ1 和Ⅰ2 个体为 Aa,进一步推断Ⅱ3 为 aa,Ⅱ4 为
Aa、 AA,故Ⅲ10 不患病概率为 × = ,即患病概率为 ;
(2)假设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为 b,若Ⅲ11 和正常男子婚配,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男孩(XbY),
则Ⅲ11 基因型为 XBXb,由于Ⅲ11 与Ⅲ12 为同卵双生,则Ⅲ12 基因型为 XBXb,和正常男子
(XBY)婚配,生一个色觉不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由于家族中
其他成员色觉均正常,故其色盲基因 Xb 来自第Ⅰ代中的Ⅰ1 个体;
(3)可以推算,Ⅰ1 基因型为 AaXBXb,Ⅰ2 个体基因型为 AaXBY,进一步推断Ⅱ3 为 aaXBY,
Ⅱ4 为 Aa、 AA( XBXb、 XBXB),Ⅲ10 为男性,不患腓骨肌萎缩症概率为 ,不患红
绿色盲的概率为 1− × = ,两病皆不患的概率为 × = 。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
型及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及题干信息判断该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及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并能据此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15.人体内的 t-PA 蛋白能高效降解由血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
(1)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基因工程 t-PA 会诱发颅内出血。研究证实,将 t-PA 第 84 位的
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 t-PA 基因进行改造,再采
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突变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 t-PA 突变蛋白,该工程技术称
为__________。
(2)若获得的 t-PA 突变基因如图所示,那么质粒 pCLY11 需用限制酶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切开,才能与 t-PA 突变基因高效连接。
2
3
1
3
2
3
1
2
1
3
2
3
1
4
3
4
2
3
1
3
1
2
1
2
1
3
1
2
1
2
3
4
1
3
3
4
1
4(3)将连接好的 DNA 分子导入大肠杄菌中,对大肠杆菌接种培养。在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水、
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进行选择培养,以筛选成功导入 pCLY11 的
细菌。配置好的培养基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
(4)对培养得到 菌落进行筛选,其中菌落为__________色的即为含 t-PA 突变基因重组
DNA 分子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大肠杆菌能否分泌 t-PA 突变蛋白,可通过该细胞产物能否与
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进行判定。
【答案】 (1). 蛋白质工程 (2). XmaI (3). BglII (4). 新霉素 (5). 高压蒸汽灭
菌法 (6). 白 (7). t-PA 蛋白抗体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
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得到转基因生物→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蛋白质工程可以
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的需求。
【详解】(1)对天然的 t-PA 基因进行改造,以制造出性能优异的 t-PA 突变蛋白的技术称为蛋
白质工程;
(2)如图所示,由于目的基因的两端的碱基序列分别是 CCGG、CTAG ,所以应用 XmaI 和
BglII 两种限制酶切割,以便于把目的基因连接到质粒 pCLY11 上;
(3)由图 1 可知,将连接好的 DNA 分子导入大肠杆菌中,含 t-PA 突变基因重组 DNA 分子
的细胞具有新霉素抗性,在培养基中应加入新霉素进行选择培养,以筛选成功导入 pCLY11
的细菌。配置好的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4)由于限制酶切割质粒破坏了 mlacZ 基因,所以含 t-PA 突变基因重组 DNA 分子的细胞所
的长成的菌落呈白色。检查 t-PA 突变蛋白可用 t-PA 抗体,观察能否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行判定。
【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理清转录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即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解题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
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16.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
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
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下图 a、b、c 分别
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1)据图分析,a 图处于分裂__________期,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器是细胞内执行重要功能的结构,b 中①所示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该细胞器内
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
A.葡萄糖氧化分解 B.CO2 生成 C.乳酸生成 D.O2 的消耗
(3)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紧密结合,并充当
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据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分离酶没有专一性
B.保全素和黏连蛋白是同一种蛋白质
C.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
D.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
(4)若在细胞培养物中加入 APC 抑制剂,则细胞分裂会停留在 b 图时期,该时期为分裂
__________期。由此,结合图中信息分析,AP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间 (2). 有完整的核膜核仁 (3). 线粒体 (4). BD (5). CD (6). 中 (7). APC 含量上升将使得保全素(SCR)分解,于是释放分离酶,分离酶分解染色
单体之间黏连蛋白,为染色单体移动到细胞两极完成 DNA 均分做准备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表信息,分析三种蛋白质的相互关系,SCR 与 SEP 结合会抑制 SEP 发挥作用,二者分
离,SEP 会促进黏连蛋白的水解。由图可知,a 时期 APC 含量很低,SCR 与 SEP 结合,对应
有丝分裂间期。b 时期,APC 含量升高,与 SCR 结合,释放 SEP,且 SCR 含量降低,对应有
丝分裂中期。c 时期,APC 和 SEP 含量进一步升高,且 SCR 含量降低,对应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1)据图分析,a 图核膜核仁完整存在,处于分裂间期;
(2)b 中①所示的细胞器有特殊结构—嵴,为线粒体,该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 CO2
生成和 O2 的消耗。
故选 BD;
(3)A、分离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黏连蛋白的水解,A 错误;
B、保全素和黏连蛋白是不同蛋白质,B 错误;
C、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因为二者可以结合,C 正确;
D、保全素和黏连蛋白均可与分离酶结合,故二者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D 正确。
故选 CD;
(4)b 图时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该时期为分裂中期。间期 a 时,APC 含量很低,中期 b
时,APC 含量又升高; APC 含量上升,将使得保全素(SCR)分解于是释放分离酶,分离酶
分解染色单体之间黏连蛋白,为染色单体移动到细胞两极完成 DNA 均分做准备。
【点睛】本题需要准确判断各细胞状态图像对应的有丝分裂时期,再结合三种蛋白的含量变
化判断其相互作用,学生要学会从题干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回答。
17.植物生长过程不可避免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与影响,长期的进化使植物演化出对环
境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科研人员以草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究电脉冲刺激
对果实发育的影响。(1)图 1 为不同光照强度下草莓 CO2 吸收量变化趋势,在 b 点时,其光合作用产生的
O2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的O2。
(2)连续电刺激(单脉冲刺激)对草莓果实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作用机理,
科研人员测定了果实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茉莉酸(JA)含量,结果如图 2。从
实验结果可知,电脉冲刺激对三种激素含量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连续电刺激可明显延缓果实发育进程。鉴于单脉冲刺激对 JA 积累 影响,研究者
猜测 JA 可能会抑制草莓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进程,因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用少量丙酮溶解 JA
后,用蒸馏水稀释到适宜浓度,将正常培养的草莓幼苗均分两组,待开花结果后,从每组中
选取__________等相对一致的多个果实进行处理。实验组每 5 天喷施一次一定量 JA 溶液,而
对照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观察果实发育(如平均体积、重量、成熟度等)进程,拍照记
录。若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测正确。
【答案】 (1). 等于 (2). 电脉冲刺激可导致生长素(IAA)含量无明显变化,脱落酸
(ABA)含量有所增加,茉莉酸(JA)含量有明显上升 (3). 生长状况 (4). 每 5 天喷
施一次等量的丙酮和蒸馏水溶液 (5). 实验组果实平均体积和成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1,光照强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表现为 CO2 吸收量增加,当光照强度增加到
某一值时,植物的 CO2 吸收量不再增加,已经达到饱和。分析图 2,电刺激后,果实中生长素
(IAA)含量无明显变化,脱落酸(ABA)含量有所增加,茉莉酸(JA)含量有明显上升。
【详解】(1)在 b 点时,CO2 吸收量为 0,即此时净光合作用为 0,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等于线
粒体有氧呼吸消耗的 O2;
(2)从图表中可知,电刺激后,果实中生长素(IAA)含量无明显变化,脱落酸(ABA)含
的量有所增加,茉莉酸(JA)含量有明显上升;
(3)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应当保持相同且适宜的条件,因此每组中多个果实进行处理的生长状
况等要求相对一致。对照组的操作是每 5 天喷施一次等量的丙酮和蒸馏水溶液。基于猜测 JA
可能会抑制草莓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进程,若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实验组果实平均体积和成熟度
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猜测正确。
【点睛】本题以环境因素的刺激下植物的生长为背景,主要考查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
及实验设计中的相关原则,学生应当综合分析题干和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