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叶绿体含有双层膜,有利于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
B.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病菌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的圆饼状,有利于其自身携带 O2 并进行有氧呼吸
D. 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内有很多基粒,基粒由类囊体垛叠而成,扩大了膜面积;
血红蛋白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溶酶体内含多
种水解酶,能吞噬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也能消化内吞的病原微生物。
【详解】A、叶绿体扩大受光面积的结构是其类囊体薄膜,而非内膜和外膜,A 错误;
B、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其中的溶酶体因含有多种水解酶,故能消化内吞
的病原微生物,B 正确;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 错误;
D、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D 错误
故选 B。
【点睛】对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
中注意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2.某兴趣小组在生物实验室中发现一酶试剂,由于标签受损,无法确定该酶的具体种类,可能
是淀粉酶也可能是蔗糖酶,为判断该酶的具体种类和作用条件,该小组成员给出了以下建议,
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
B. 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
C. 若已确定是淀粉酶,可使用斐林试剂作检测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若已确定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来研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蔗糖酶能将蔗
糖水解形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也属于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碘液遇淀粉
变蓝。
【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分解淀粉,蔗糖酶不能分解淀粉,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
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若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分解了,加入的酶应是
淀粉酶,若溶液变蓝,说明加入的酶是蔗糖酶,A 不符合题意;
B、蔗糖酶能分解蔗糖,淀粉酶不能分解蔗糖,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
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若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被分解
形成了还原性糖,则加入的酶是蔗糖酶,若溶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加入的酶是淀粉酶,
B 不符合题意;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因为其使用过程需要加热,会改变实验
的预设温度,C 符合题意;
D、蔗糖酶可分解蔗糖,不同 pH 对酶的活性影响不同,若已确定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来研
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实验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解题关键。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 某些病毒可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C. 细胞随分裂次数的增多面衰老是由端粒的延长导致
D. 胚胎时期人尾部细胞的调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端粒学说”认为,细胞DNA 的末端有一个端粒,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些,当端
粒足够短以后,细胞就不再分裂而逐渐老化死亡。而端粒是由端粒酶控制的,如果细胞中有
端粒酶,则端粒可以得到修复,长度得以保持,细胞也就保持分裂能力。【详解】A、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提
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A 正确;
B、某些病毒(如 Rous 肉病毒)能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B
正确;
C、细胞随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是由端粒的缩短导致的,端粒 DNA 缩短后,端粒内侧的正
常基因的 DNA 序列就会受到损伤,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C 错误;
D、人在胚胎时期尾部细胞自动死亡属于基因控制的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正确。
故选 C。
【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之间的关系;识
记细胞凋亡的意义;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某植物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直接产生的细胞形成单核花粉粒,每个单核花粉粒再经过一
次有丝分裂发育成二核花粉粒(内有两个细胞)。科研人员分离出若干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并转移至含有 3H 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上继续发育成熟(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相关描述
错误的是( )
A. 若观察花粉形成的过程,必须选择幼嫩的花药为实验材料
B. 减数第二次分裂与二核花粉粒形成过程可通过检测染色体的 3H 标记加以区分
C. 检测二核花粉粒中所有核 DNA 分子,每个 DNA 分子只有一条链含有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
D. 1 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 4 个二核花粉粒,依据细胞中染色体来源可分为 4 种类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二核花粉粒的形成需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分裂分裂过程,
原料胸腺嘧啶是 1H→3H,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若观察花粉形成的过程,应包含减数分裂过程,因成熟花药已完成减数分裂,故
必须选择幼嫩的花药为实验材料,A 正确;
BC、据题干信息“科研人员分离出若干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并转移至含有 3H 标记胸腺嘧啶
的培养基上继续发育成熟” 可知,因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已完成 DNA 复制过程,减数第二
次分裂不再复制,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均无 3H 标记;“单核花粉粒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发育成二核花粉粒”,该过程发生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以3H 为原料,经有丝分裂后每
条染色体都被标记(每个 DNA 分子只有一条链含有 3H 标记),B、C 正确;
D、1 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 4 个二核花粉粒,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依据细胞中染色体来源
可分为 2 种类型(两两相同),D 错误。
故选 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核花粉粒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减数分裂及有分裂过程的过
程分析作答。
5.遗传工作者对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了调查,绘制系谱图如下所示。已知Ⅱ-4 无致病
基因,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 1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对夫妇中妻子正常,丈夫患甲病,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 9/19
B. 乙病可能为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C. 男性群体中的乙病致病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中
D. 若Ⅲ-5 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其形成原因是精子异常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II-3、II-4 不患乙病,III-4 患乙病,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Ⅱ-4 无致病基
因,故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又因 I-2、II-2、III-2、III-3 均患甲病,且 II-4 无致病基
因,故甲病只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
A、a,已知该病的发病率为 19%,则正常(aa)的概率为 81%,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90%,A
的基因频率为 10%,由此人群中 AA 的基因型概率为=10%×10%=1%,Aa 的基因型频率
=2×10%×90%=18%,故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 Aa 的概率为 18%/(18%+1%)=18/19,其后代
不患该病的概率为 18/19×1/2=9/19,A 正确;
B、由以上分析: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不可能为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伴 X 显性遗传病),B错误;
C、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男性群体中致病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C 错误;
D、设控制甲遗传病的基因为 A、a,控制乙遗传病的基因为 B、b,Ⅲ-5 个体不患病,其双亲
基因型分别为 XBXb、XBY,Ⅲ-5 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基因型可能为 XBXBY 或 XBXbY,则其形
成原因可能是精子异常,也可能是卵细胞异常,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及其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及题设推断其遗传方式,然后再结合该遗传病的特点答题。
6.2020 年世界各地大规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下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
的增殖和表达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时,需要将其逆转录酶一起注入
B. 新冠病毒的 RNA 侵入细胞后,可直接作为模板翻译出 RNA 复制酶
C. 新冠病毒的 S 蛋白与肺部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RNA 中嘌呤与嘧啶的比值与(-)RNA 中的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
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
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新冠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故其无逆转录酶,A 错误;
B、由图中信息可知,病毒的 RNA 可以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出的酶催化 RNA 的复制,
B 正确;
C、S 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但是病毒不是细胞结构的生物,没有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 错误;
D、+RNA 中嘌呤与嘧啶的比值与-RNA 中的比值互为倒数,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结合图中病毒的基因表达的过程,进行解答,易错点是 C 选项中,细
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是发生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
7.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一段时间后可达稳定而有效
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结合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稳态是内环境 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注射药物一般不影响稳态
B. 注射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会使药物更快达到全身各部位
C. 理想的给药剂量应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
D. 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由于细胞不停
地进行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的影响,导致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
含量也不断发生变化。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以及各器官协调配合下,机体的内环境稳态
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详解】A、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
活动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注射药物会影响稳态,A 错误;
B、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浆,肌肉注射先进入组织液,在进入血浆,因此静脉注射的药效更快,
B 正确;
C、药物在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时,该药物的血药浓度应介于最低有效浓度和最低中毒浓度之
间,C 正确;
D、注射药物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
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D 正确。
故选 A。
8.研究突触间作用关系时,进行如图 1 实验,结果如图 2、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的A. 轴突 1 释放的递质可引起 Na+快速流出神经元 M
B. 轴突 1、2 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C. 轴突 2 释放的递质直接抑制神经元 M 产生兴奋
D. 轴突 1 释放的递质能与轴突 2 和神经元 M 的受体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
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2、突触小体与神经元的胞体或者是树突接触形成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
隙组成,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
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A、刺激轴突 1 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说明轴突 1 释放的递质可引起 Na+快速流入神
经元 M,A 错误;
B、轴突 2 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轴突 1 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都能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
的改变,B 正确;
C、根据图 2 的结果刺激轴突 2 在刺激轴突 1,动作电位降低,说明轴突 2 抑制了轴突 1 释放
的递质,作用于轴突 1,C 错误;
D、轴突 1 释放的递质只能与神经元 M 的受体结合,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功能,兴奋的产生以及传导,需要根据图中给出信
息分析出轴突 1 和轴突 2 释放递质的种类。
9.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某植物幼苗使其生长,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清水 甲 乙 丙 丁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13
A. 实验处理的时间长短、用的植物材料和温度等条件应相同
B. 甲、乙、丙三组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