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
第一卷 6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夏启决定讨伐有扈氏之前,召集了“六卿”会议;商王盘庚决定迁都时,曾分别召集大臣会
议和民众会议,对他们“敷心腹肾肠”,说明迁都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些反映了夏商时期
( )
A. 出现民主决策方式 B. 王权受到一定制约
C. “家天下”格局形成 D. 地方诸侯实力强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夏商时期的统治者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需要和大臣们商议解释,说明当时的王权受
到制约,B 正确;决定由统治者做出,召集大臣的目的更多的事是通过解释获得支持,因此这
不属于民主决策,排除 A;夏朝建立之时就标志家天下形成,排除 C;题干中的六卿、臣民不
属于诸侯,排除 D。
2.学者杨向奎曾指出“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一统的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溥
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杨向奎意在说明
A. 周代疆域比商代更为辽阔
B. 不能把西周看作统一的国家
C. 周代分封有利于国家统一
D. 周王朝是一个分封制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一统的的多民族国家”可知,杨向奎在强
调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 选项符合题意。周代疆域比商代更为辽阔与材料无关,A 选项排
除。不能把西周看作统一的国家与材料无关,B 选项排除。周王朝是一个分封制国家是史实,
不属于观点,D 选项排除。
3.周公东征后,“长子伯禽封镇于鲁,称鲁公,他的次子则在王室世袭父职,代代称周公,为
王朝卿士”。这说明
A. 宗法与分封制度尚未紧密结合 B. 周代以功臣为最主要的分封对象C. 周公并没有获得实质性 权力 D. 宗法制度是分封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长子伯禽封镇于鲁,称鲁公,他的次子则在王室世袭父职……为王朝卿士”中可以
分析出西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本原则,故 D 项
正确,A 项错误;“周公”是王族,西周分封的最主要对象是王族,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
有体现出周公权利的大小,故 C 项排除。
4.《周礼·考工记》记述了一套营建国都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
纬,经涂九轨(车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此规制中“左祖右社”的布局
A. 体现了家国同构与家国一体 B. 确立了森严的宗法等级序列
C. 消除了贵族世袭继承的矛盾 D. 标志着王权已初具神秘色彩
【答案】A
【解析】
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拜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
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
地神、粮食神的地方。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所以“左祖”体现的是家,“右
社”体现的是国,“左祖右社”体现的是家国同构,故选A;题干没有体现等级,故排除 B;
C 的说法过于绝对,贵族世袭继承在当时是现实,但是与题目主旨不同,故排除 C;王权具有
神秘色彩,在《周礼》之前就有了,故排除 D。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
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
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
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5.《史记•周本纪》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周公
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乃反政成王。”据此,周公这一行为( )
A. 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基本原则 B. 基本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C. 反映了周初贵族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 体现了嫡长子缺乏执政能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周公摄政与返政成王说明周公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B 正确,排除 A;周公最
的终返还了政权,不存在斗争,排除 C;周公摄政的原因是成王年少而非缺乏执政能力,排除
D。
6.谥号在西周就已盛行,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褒贬评价而给予的称号。秦始皇则认为:
“如此,则子议其父,臣议其君也,甚无谓。腾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秦始皇取消
谥法主要是为了( )
A. 控制民众言论自由 B. 营造和谐社会关系
C. 维护专制独裁权力 D. 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始皇认为谥号“子议其父,臣议其君”,因此废除谥法,体现了其强调君权至上,
C 正确;废除谥法不属于对言论的控制,排除 A;废除谥法体现了君主权威,显然与社会和谐
不符,排除 B;从废除谥法的理由“子议其父,臣议其君”可知,其与等级秩序规范无关,排
除 D。
7.《荀子·王霸》中写道:“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
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这一论述旨在
A. 突出丞相的位高权重
B. 强调御史大夫的地位高
C. 说明皇帝权力被削弱
D. 奉劝统治者要赏罚分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成功以
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 ”可知,这一论述旨在奉劝统治者要赏罚分明,D 选项符合题意。
根据题干材料“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
岁终奉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可知,这一论述旨在奉劝统治者要赏罚分明,不
是突出丞相的位高权重,A 选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
下百吏之分……”可知,这一论述旨在突出丞相的位高权重,不是强调御史大夫的地位高,B
选项排除。根据题干材料“……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
则废 ”可知,这一论述不能说明皇帝权力被削弱,C 选项排除。
8.史载:“秦变封建为郡县,恐基权重,故每郡但设一监一守一尉,以上别无统治之者。”这说明秦朝对地方( )
A. 管理高度严密 B. 注重分权制约 C. 人事任免频繁 D. 进行间接
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实行郡县制,但是在郡设置一监一守一尉,采取分权方式对地方加以制约,目
的是防止地方权力过大,B 正确;一监一守一尉三者平行,不能体现出管理严密,排除 A;题
干未体现人事任免,排除 C;郡之上别无统治者,直接隶属于中央,因此不属于间接管理,排
除 D。
9.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
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 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C.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 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夏朝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西周时,实行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持政治等级,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特点。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皇位世袭,所以材
料中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B 正确;秦朝不存在地方分权,
A 排除;秦朝没有封国制,排除 C;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都是创制于秦朝,不符合题干中“继
承”之说,排除 D。
10.唐高祖以三省各长官为宰相名号,其后又出现了“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
三品”等众多宰相名号。“宋宰相官名前后凡五变,同平章事一也,左、右仆射二也,太宰、
少宰三也,复为左、右仆射四也,左、右丞相五也。”唐宋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宰相地位的重要
B. 相权削弱的趋势
C. 皇帝辅政机构大
D. 相权限制了皇权
【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宋时期的宰相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君主专制的加强,体现在皇权的
加强和相权的削弱,B 选项符合题意。宰相地位的重要与材料无关,A 选项排除。皇帝辅政机
构大,不是丞相数量增加的原因,C 选项排除。相权限制皇权说法过于绝对,只能说在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皇权。且材料强调的是削弱相权的表现,D 选项排除。
11.下图所示是汉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情况。这表明汉代
A. 仅以考试形式选拔官吏
B. 提升了官员的政治素养
C. 人才选拔标准更趋严格
D. 使人才选拔走向了公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初年的选官标准主要是孝廉,到阳嘉元年的时候,
对举荐的标准在孝廉的基础又增加了新的标准,这说明人才选拔标准趋向严格,C 选项符合题
意。以考试形式选拔官吏不属于察举制的选官方式,A 选项错误。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
政治素养,B 选项排除。由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的制度,标准是孝廉,由于孝廉没
有具体的衡量标准,所以人才选拔不是很公正,D 选项排除。
【点睛】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 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
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12.武则天时,设置了具有举报箱和意见箱功能的方匣,名为匦,并设置匦使院,隶属中书省。
宋太宗时改匦院为鼓院,“隶司谏、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据此,匦院、鼓院
的设置( )
A. 分割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B. 意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 提高了中枢机构的效率 D. 为言论自由提供了便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匦院、鼓院的职能相近,主要为了鼓励举报,这样有利于强化监督,维护君主统治,
B 正确;匦院、鼓院并不专门针对宰相,排除 A;匦院、鼓院的职能是监督,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 C;匦院、鼓院受理的内容是特定的,不等同于言论自由,排除 D。
13.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
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
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A. 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的机构
B. 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C. 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 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门下”在发展过程中权力在不断加大,到南北朝时,成为与中
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 政治核心机关,使丞相的的权力逐渐削弱,故 C 正确;AB 两项材料
中未体现,排除;根据所学可知,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行使丞相职能,到明朝时期废丞
相、设内阁,丞相才退出了权力中枢,故排除 D。故选 C。
14.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
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
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A. 抑制土地兼并
B. 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C. 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答案】B
【解析】
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在宋代形成,而且还说到
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这反映了高级官僚在乡村宗族关系中的作用起到了稳
定地方统治秩序的作用,故选 B;上述做法与抑制土地兼并不符,故排除 A;宗族文化与世俗
文化不是一回事,C 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故排除 C;宗族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故 D 的说法
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15.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
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的A. 中央与地方 矛盾 B.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 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材料中看,讨论的是节度使制度。唐初以防丁、行人为主,军城镇戍为辅的防御体系,逐
渐形成了节度使制度。随着边疆战争剧烈化,出现了行政权、监察权与军权合一的状况。各
道节度使拥有了自调兵食、总管内征发,任免管内官吏等权利。出现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
局面。这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问题,所以选择 A 选项。B 选项属于君主专制范畴;C、D 选项
与材料无关。
【点睛】
回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材料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
臣也”的含义,我们可能无法理解整句话的含义,但是可以从关键词入手。唐代“藩臣”和“王
臣”之间的问题体现在中央集权问题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了解到本题讨论的内容就是藩镇
割据问题。
16.《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
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 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 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 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相当于宰相,所以三省六部制既削弱了相权,
又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故排除 A 项;三省六部制中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整
个机构运作程序合理,故排除 B、C 项。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并不是将负责皇家与国
家的官署和官员相互脱离,更没有自成系统,所以 D 项理解错误,故选 D。
的17.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
法诸事权,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
代
A.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 削弱了地方的权力
C.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D. 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元朝采取君主专制制度,故 A 项错误;元朝赋予地方一定权力,故 B 项错误;根
据“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可知元朝在加强中央
集权的前提下扩大了地方权力,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故 C 项正确;元朝合理分配中央与地
方权力,与君权强化无必然联系,故 D 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8.军机处产生以后,清朝对日常政务与机密重务的处理有了原则区别,即所谓“本章归内阁,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由此可知,清朝
A. 内阁起了制衡作用
B. 军机处侵夺了内阁权力
C. 权力机构职责更加明朗化
D. 皇帝行政权力严重削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可知内阁和军机处承办的事
务不一样,说明权力机构职责更加明朗化,C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处与内阁的职
责分工,并未体现制衡,A 选项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军机处侵夺内阁的权力,B 选项排除。
军机处的出现,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 选项错误。
19.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过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
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 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B. 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 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D. 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军机处,未涉及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故 A 项错误;材料主
要涉及廷寄制度,并未体现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军机处起
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
和“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可知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故 C 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且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名师点睛】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决策封
闭性显著,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0.从秦到宋的中国帝制社会中,官僚体制运作中存在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等,这
些制度设计的目的是
A.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 保障皇权体制正常运转
C. 制约专制主义皇权
D. 预防专制皇权出现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等都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产物,
它们的设立都是为了保障皇权体制正常运转,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这些制度中有的可以提
高效率,有的并没有涉及到效率的提高,因此提高效率并不是目的所在,故 A 项错误;这些
制度的存在并不能预防专制皇权出现错误,只能起到减少错误的作用,故 D 项错误。
21.约公元前 450 年,“罗马平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胜利,那就是罗马基本法律《十二铜表法》
的编纂和颁布。在这部法律中,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是指
A. 《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权的平等
B. 全体公民都可依据成文法维护权利
C. 《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的权利
D. 平民获得参与制定或修订法律权利
【答案】B
【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平民对贵族的胜利,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
益,全体公民都可依据成文法维护权利,故 B 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没有明确规定了公民
权的平等,故 A 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维护贵族的利益,不是限制贵族利益,故 C 项错
误;平民并没有获得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力,故 D 项错误。
点睛:罗马法发展
22.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这一做法
①保证了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意味着公民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③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可以得出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有利于公民积极参与政治,也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导致
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②③④正确;①错误,错在“全体雅典人”。所以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名师点睛】雅典民主制的得失:积极意义:(1)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
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
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
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3)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
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4)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局限性:(1)与现代民
主不同,只是公民群体的民主,而非公民,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妇女,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
(2)雅典民主是男性为中心的民主。
23.城邦时期是希腊的理想时代,而雅典正是一个理想的城邦。对此希腊某哲学家曾提出,一
个理想的城邦所包括的民众,应相当于在一个演说者的声浪范围以内可以集合起来的数目。
由此可知,雅典城邦的特点之一是( )
A. 独立自治 B. 小国寡民 C. 平等和谐 D. 主权在民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个演说者的声浪范围以内可以集合起来的数目”,这一哲学家认为的理想城邦人
数恰恰体现了城邦的特征是小国寡民,B 正确;独立自治与城邦人数少无关,排除 A;城邦人
数少不等同于平等和谐,排除 C;主权在民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 D。
24.古希腊城邦的公民权通常是世袭的,即由父亲传给儿子;异邦人不准和公民结婚,不准拥
有土地,也不准参与宗教仪式。这说明古希腊城邦( )
A. 由公民构成 B. 矛盾冲突大 C. 具有排外性 D. 宗教色彩
浓
【答案】C
【解析】
【详解】公民权世袭、禁止公民与外邦人通婚,限制外邦人在本城邦的活动,这充分体现了
希腊城邦的排外性,C 正确;A 不符合史实,外邦人在城邦存在,但不具有公民权,排除;对
公民权的规范和对外邦人的防范并不能造成冲突,排除 B;题干与宗教色彩无关,排除 D。
25.下面是伯利克里时代召开公民大会的普尼克斯会场图。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巨大
岩石构成的演讲台,岩石两旁各有台阶通往讲台,其位置与高度可以确保每一个参加集会的
公民与台上的演讲者相互对视。这说明古希腊民主( )A. 显示了人人平等原则 B. 根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C. 政治理念的开放性 D. 促进了民众生活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召开公民大会的普尼克斯会场图的形状、台阶以及高度设置都说明这种政治体制是
相对平等开放的,C 正确;雅典的城邦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不能实现人人平等,排除 A;会
场布置与政治体制有关,地理环境并不起根本作用,排除 B;会场是召开公民大会的场所,属
于政治性场所,其和民众的生活自由无直接联系,排除 D。
26.古罗马法学家尤里安认为:“没有理由不把根深蒂固的习惯作为法律来遵守。事实上,我
们遵守它们仅仅是因为人民决定接受它们。那些在无成文法的情况下人民所接受的东西,也
有理由为所有人所遵守”。由此可知,下列表述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A. 古罗马人民普遍遵守法律 B. 罗马法含有习惯法 内容
C. 习惯法强调人人平等原则 D. 普通民众可参与法律解释
【答案】B
【解析】
【详解】尤里安的主张强调了遵守法律的原因是人民接受,因此“那些在无成文法的情况下人
民所接受的东西,也有理由为所有人所遵守”,即罗马法含有习惯法的内容,B 正确;A 项中的
“普遍”表述绝对,排除;习惯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能体现人人平等,排除 C;
D 不符合史实,法学家可以参与法律解释,排除。
27.《十二铜表法》规定:“牲畜致使他人受到损害的,由其所有人把该牲畜委付被害人处理
或赔偿该牲畜所致的损失。”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 保护私人财产 B. 维护法律尊严 C. 稳定政治统治 D. 保护平民
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牲畜致使他人受到损害的,由其所有人把该牲畜委付被害人处理或赔偿该牲畜所
的致的损失”充分体现了对被损害人利益的维护,A 正确;法律尊严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 B;
牲畜致使他人受损,与政治统治无关,排除 C;题干所列条文并未特指某一群体,排除 D。
28.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诉讼场景:买卖双方当事人持买卖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亲自到裁判官(法
官)前,原告(买方)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并声称:“依罗马法,此物为我所有。”在
出卖人不提出异议或是默不作声时,裁判官便裁定该物为原告所有。这说明当时古罗马法
( )
A.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B. 财产所有权归属不明
C. 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D. 具有注重形式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共和国时期的诉讼场景中反复强调“象征物”“声称”等,说明其注重形式,D 正确;
题干所列的审判程序无法判定是否公平,排除 A;根据“在出卖人不提出异议或是默不作声时,
裁判官便裁定该物为原告所有”可知,审判判明了财产所有权,排除 B;题干所列审判并未特
指某一群体,排除 C。
29.“罗马城邦的法律制度,不像希腊那样限制在狭小的区域,而成为团结居住在各处民众社
会的纽带,它第一次真正推行起全世界的法治理想。”这一论述旨在说明( )
A. 罗马法缓和了社会矛盾 B. 万民法具有普适性特点
C. 法律助推罗马拓展疆域 D. 罗马法优于古代希腊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认为罗马法“成为团结居住在各处民众社会的纽带,它第一次真正推行起全世
界的法治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万民法普适性的描述,B 正确;A 脱离材料主旨,
排除;题干中“全世界”意味着当时罗马帝国已经建立,排除 C;题干对罗马法和希腊法的对
比强调的事前者突破了空间限制,并未对两者的优劣进行对比,排除 D,
30.美国学者莫里斯曾评述道:“罗马人用武力征服全世界,并没有像他们那种伟大的法学之
不朽的力量那样来得大。”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
A. 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 B.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巩固所征服地区的统治
【答案】A
【解析】【详解】莫里斯的评价认为罗马法的力量不朽,征服了全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
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A 正确;B、C 是对罗马法精神的一部分进行评
价,并不全面,排除;D 是对罗马法当时的影响进行的评价,并未凸显其后世价值,排除。
31.16 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 世纪六七
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 促进信仰自由 B. 巩固君主立宪
C. 强化专制统治 D. 落实《权利法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
统一进而达到君主专制的目的,C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信仰自由说法错误,
A 选项排除。君主立宪制是在 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BD 选项排除。
32.“光荣革命”后直到 1832 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
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
完善,故选 D。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
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
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
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 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
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 C。
33.1924 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
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A. 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 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C. 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 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
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结合选项内容可知选 B 项;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
统,故排除 A 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 C 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
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 D 项。
34.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某种角度看,该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
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
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
决条件。”该法案的实施
A. 确立了议会制度 B. 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
C. 限制了国王权力 D. 造成了议会专权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该法案不仅使议会获得了新的权力,而且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
界限,这说明王权受限制,C 正确;英国很早就有议会传统,A 说法错误;B、D 与材料无关。
35.《权利法案》第 6 条规定:国王不得私自招募和维持军队。但威廉三世在 1689—1702 年和
平时期维持了超出规定数额一倍的军队。对此议会并未认真干预。威廉三世与别国政府谈判,
签订了反法联盟密约。可是如此重大之事直到 1700 年方为议会所知。对此,威廉三世处之泰
然,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A. 君主专制成功复辟
B 责任内阁制度雏形出现
C. 议会改革举得胜利
D. 君主立宪政体尚待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特征来分析。从材
料可以看出国王仍然有较大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政体还需要完善,进一步限制国王权力,答案为 D。《权利法案》颁布以后,英国君主立专制就结束了,没有出现复辟现象。A 错误。
材料看不出责任内阁制的特点,B 错误。材料不是强调议会改革,C 错误。
36.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情况
见下图。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 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 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 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 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
可知体现的是在宪法确立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A 选项符
合题意。1787 年宪法并未解决自由州和蓄奴州之间的矛盾,最后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重
要原因,B 选项排除。1787 年宪法的制定初步解决了南方与北方对立的局面,C 选项排除。1787
年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D 选项排除。
37.“1785 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 1 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
弗吉尼亚等州定为 6 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 7 先令 6 便士,南卡罗来
纳等州定为 4 先令 6 便士等。”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度设计是
A. 实行总统制B. 确立三权分立
C. 实行司法独立
D. 建立联邦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1787 年宪法
【详解】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各地美元的价值不同,国内货币、市场不统一,针对这种情况 1787
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故 D 正确;总统拥有行政权和加强中央权力无关,排
除 A;三权分立指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权分立,和加强中央权力无关,故排除 B;司法独立
主要为了保障司法的有效进行,不被其他权力机关干涉,故排除 C。
【点睛】1787 年宪法制定的背景: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起来邦联制的国家,政治上的松散
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面临既要加强中
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1786 年的谢司起义,使联邦制的统治者迫切要求强化资
产阶级权利,完善资产阶级统治制度
38.美国宪法起草过程有两大程序性规定:一是部分表决,即达成一项共识便记录下来,作为
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草拟完全部法案再强行表决。二是不全面规定,即对于争议很大的内
容,尽管确有规定的必要,也暂时不规定,留待以后再对宪法补充。这表明美国宪法
A. 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 具有实用主义精神
C. 体现民主共和观念
D. 保证各州权力平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该宪法起草时美国仍是邦联制国家,不同代表的利益诉求等都有所不同,
所以宪法起草过程中实行部分表决和不全面规定,体现实用主义精神,故选择 B 选项;分权
制衡指的是权力的分配和平衡,而材料并无体现权力分配,故排除 A 选项;民主共和是指全
民共治,通过选举参政,材料主旨是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意见的不同程序性规定,选项 C 不
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C 选项;立宪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更好治理国家,保证各州权力平
衡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故排除 D 选项。【点睛】本题考查美国宪法起草过程中两大程序性规定,需掌握一定的历史解释素养。
39.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美国既没有欧洲意义上的贵族,也没有具有特权的教士阶级,唯一
身份不平等的因素是南方存在的奴隶制,贫富差别远不及欧洲社会。这可以用来说明美国
A. 近代政体创建的优越条件
B. 成功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
C. 亟须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威
D. 脆弱破碎的殖民政治格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美国既没有欧洲意义上的贵族,也没有具有特权的教士阶级,唯一身
份不平等的因素是南方存在的奴隶制,贫富差别远不及欧洲社会”可以看出美国社会与欧洲
社会不同,有建立近代政体的优越条件,故 A 正确。材料中并不是说明美国成功摆脱封建势
力的束缚,B 错误;材料中说明美国政体建立的优越性,并不是说明亟须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威,
C 错误;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美国已经成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脆弱破碎的殖民政治格局
不符合材料主旨,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美国既没有欧洲意义上的
贵族,也没有具有特权的教士阶级,唯一身份不平等的因素是南方存在的奴隶制,贫富差别
远不及欧洲社会”。
40.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
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
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
B. 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
D. 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相互制约,故选 D 项;A 项表述
不符合美国三权分立的内容,故排除;材料只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制衡,“充分体现”表述
过于绝对,故排除 B 项;“杜绝”的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 项。第二卷 40 分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选举制度,在三代以前,是与世袭并行的。之后,由于上级的腐化和下级的进步,
主持国政者,为求政治整饬起见,不得不逐渐引用下级分子。乡间的贤能,渐有升于朝廷的
机会。汉代的用人,是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的。但是,贵族的势力,本来潜伏着;而是时
的选举,弊窦又甚多。遂至激成九品中正之制,使贵族在选举上,气焰复张。结果,就酿成
晋初刘毅所说的,“惟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进士科始于隋,科举之制兴于唐,在取
士上,是比较公平的。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明经所重的是帖经、墨
义。诗赋固然与政治无涉,经学在政治上,有用与否,自今日观之,亦成疑问。明清,考试
关防,日益严密。此似不尊重人格,但利禄之途,应试者和试之者,都要作弊,事实上亦是
不得不然的。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下列图片所示为唐代前后期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贵二代”以及
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比例情况。
——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中国的证据》
(1)根据材料一,分析从汉代到唐代,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利弊
【答案】(1)原因:上层统治阶层的腐朽;新兴庶族地主的兴起;士族门阀把控朝政,弊端
丛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
(2)利:抑制了门阀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考试程序体现一定的公平、公正;扩大了统治
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弊:不利于选拔人才,忽视实学;导致徇私舞弊。【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由于上级的腐化和下级的进步,主持国政者,为求政治
整饬起见,不得不逐渐引用下级分子”,“乡间的贤能,渐有升于朝廷的机会”,“ 是时的选
举,弊窦又甚多”等信息,从原有阶层、旧的选官制度及其方式的弊端,到新兴庶族地主兴
起和加强专制统治需要等角度,分析从汉代到唐代,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利:根据材料一中“在取士上,是比较公平的”,“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
所重的是诗赋”,材料二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贵二代”减少,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
增多等,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集权、抑制门阀、体现公正、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
素质等方面,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弊:根据材料一中“诗赋固然与政治无涉,经学在政治
上,有用与否,自今日观之,亦成疑问”,“利禄之途,应试者和试之者,都要作弊,事实上
亦是不得不然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忽视实学、滋生徇私舞弊等方面,分析科举制
的弊端。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沿用明朝的内阁制度,内阁表面上是最高行政机构,却并无多大实权。有
关军国大事的决策权,由凌驾于内阁之上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操纵。议政王大臣会议由统率八
旗的满洲王公贵族组成。由于他们掌握兵权,由他们作出的决定,对皇帝也有约束力,内阁
不过是执行议政王大臣决议的办事机构而已。这种体制固然可以限制皇帝的独裁,却极容易
滋生一些议政王大臣专权跋扈的倾向。
康熙八年(1669 年),十六岁的康熙皇帝初露雄才大略,剪除了鳌拜及其党羽,但随后出
现了索额图、明珠专权的局面。康熙皇帝开始加强皇权。他在康熙十六年设立南书房,选择
人品与才学兼优的汉人官僚作为秘书班子,替皇帝批答奏折,起草谕旨。雍正皇帝即位以后,
继续削弱议政王大臣的权力,设立军机处,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成为最高决策机构。到了乾
隆时代,彻底消除了八旗旗主干政的权力,下令取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1689 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中止执行任何法律,
不得擅自加税或维持部队;未按法律程序手续,不得拘捕臣民。威廉三世接受这些条款,作
为取得英国王位的条件。因此,国王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1701 年,又通过王
位继承法,规定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当英国国王,从而排除詹姆斯二世的子孙复位的可能性。
辉格党领袖沃波尔成为了内阁制政府(首相和部长同时也是立法机构成员的制度)的第
一个首相和设计师。他通过小心操纵,总是使下议院的多数支持他。他避免在可能失去多数的问题上进行争论。因此,他开始承认内阁向议会多数负责的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内阁制政
府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选择与他人一致的人为同事和摆脱与他不一致的人,他发展了内阁
的概念:内阁是一个阁员相互间负有责任、对首相负有义务,并有责任遵循同一政策和集体
进退的机构。所以,议会不仅类似大陆帝国议会和三级会议的代言机构或审议机构,而且还
是一个产生有效行政机关的机构。没有议会,无论代议制政府还是其他任何政府都不能存在。
——(美)R·R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对各自国家的发展
产生的不同影响。
【答案】(1)中国:皇帝的权力由受到限制到皇帝独揽大权,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满族贵
族由把持朝政到满汉大臣共同参政;议政王大臣会议由专权到权力移转军机处,直至该机构
被撤销。英国:君主权力不断削弱,逐渐形成“统而不治”的局面;内阁由不是一个法定组
织到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议会政党制度出现并逐步发展。
(2)中国:强化了君主专制;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英国: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的重
要因素。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主要突出君主的权
力空前的强化,例如,军机处的设立,而英国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主要突出君主的权力不断
的削弱,逐渐形成“统而不治”的局面等。
(2)中国政治制度对国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既要强调积极影响又要强调消极影响,例如,促
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积极影响而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则是消极影响。
英国政治制度对国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积极
方面进行分析。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通过大革命(1789-1799 年)推翻君主框架,建立一个共和国。于是,现代以来的
世界历史从这个共和国家诞生了。它不但改变了当时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同时也拉开了世
界革命的秩序,从而成为以后大革命(苏俄革命、中国革命等)的故乡。…法国大革命的另
一面便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从断头台上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断头台便是这种共和的 logo(路易十六时代没有断头台,正如后来拿破仑帝制时代也没有断头台)。共和头两
年,不知多少头从断头台上跌落到下面的篮子里。从共和的敌人路易到共和主义者如吉伦特
等,用百年后效法法国大革命的辛亥革命的一句诗来形容“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
和”。……结果君主制废了,君主本人也送上了断头台;但偏偏专制给保留下来,并且变本加
厉,请看当时革命领袖马拉的宣称,“我们必须通过暴力来建立自由。为了粉碎国王的专制
主义,我们现在应暂时实行“自由的专制主义”。自由、平等、博爱可能是法国大革命留后人
唯一正面的遗产了。可是几个抽象的概念也不知忽悠了多少后人。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好
的示例:用反自由的方式去追求自由。不但没有求到新的自由,反而丧失了原有的自由。人
类世界是先有自由而后有专制,专制固然是自由的死敌。但,传统的专制亦即君主专制往往
给自由留下很大的空间。灭绝自由的专制恰恰就是这些以自由为口号的“自由的专制主义”,
它正是以法国大革命为发端。
——卲建《法兰西大革命的共和陷阱》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实现民主自由的途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
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题:实现民主自由的斗争道路具有多样性,是由国情决定的。
阐述:法国大革命充满暴力与血腥,是由于法国的反动势力更顽固,面临的国际环境更恶劣,
暴力是对付反动势力的必要手段,作为法国的革命者可能是没有选择的余地,法国经过近百
年才确立共和政体,也足以证明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英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也有过暴力,
也处死过国王,经历过一个回合的斗争,革命势力与封建势力都认识到通过妥协解决问题的
必要性,所以,才有了“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对社会政治变革运动,不能仅凭结果进行
评判,而应具体分析变革面临的诸多要素。
示例二:论题: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应兼顾目标与代价。
阐述:民主自由是一种权利,人民享有这种权利相对于专制,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如果为实现民主自由的权利,而造成长期的社会动乱,就违背了社会变革的初衷。如法国不
仅革命过程中充满暴力与血腥,革命之后,由于革命过程中造成社会分裂,导致政局的长期
动荡,经历近代百年才确立共和政体。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以较小的代价,达到了目标,
并形成了通过改革解决社会矛盾的传统,使英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避免了激烈的社会冲
突。因此,作为社会变革的领导者,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牢记社会变革的根本目的,不
应为了眼前的具体利益目标,而使社会付出惨重代价。【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信息围绕主题提炼观点,然后
结合材料和所学对于提炼观点进行论证。本题依据材料中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及影响从“实现
民主自由的斗争道路具有多样性,是由国情决定”或者从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应兼顾目标与
代价提取观点。论证部分前者从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政局变动情况分析回答。后者依据所学
从英国或者法国革命不同分析回答。
【点睛】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
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
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