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物理4月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物理4月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ID:441547

大小:653.5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具有放射性,发生一次 β 衰变成为新原子核 X 的同时放出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核能放射出 β 粒子,说明其原子核内有 β 粒子 B. 新核 X 的中子数为 143 C. 核的质量等于新核 X 与 β 粒子的质量之和 D. 让 同其它的稳定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其半衰期将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放射出 β 粒子,是由于原子核内发生 β 衰变,其中的中子转化为电子放出的,故 A 错误; B.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新核的质子数为 91,质量数为 234,则中子数为 故 B 正确; C.发生 β 衰变时会放出能量,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故 C 错误; D.元素原子核的半衰期是由元素本身决定,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B。 2.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圆筒形气缸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 气缸内,活塞上堆放着铁砂,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取走铁砂,忽略活塞与气缸之间的 234 90Th 234 90Th 234 90Th 234 90Th 234 91=143−摩擦,外界环境温度不变,则在此过程中缸内气体(  ) A. 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少 B. 温度不变,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C. 单个分子碰撞缸壁时的平均作用力减小 D. 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碰撞次数减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圆筒形气缸导热良好且环境温度不变,则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 故 A 错误; B.由于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内能不变,缓慢取走铁砂,由平衡可知,气体压强减小,则体积 增大,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气体吸收热量,故 B 错误; C.由于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单个分子的速度不一定不变,可能变大,也可能变 小,则无法确定单个分子碰撞缸壁时的平均作用力大小变化,故 C 错误; D.由于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内能不变,缓慢取走铁砂,由平衡可知,气体压强减小,则体积 增大,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则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碰撞次数减少,故 D 正确。 故选 D。 3.某同学练习定点投篮,篮球从同一位置出手,两次均垂直撞在竖直篮板上,其运动轨迹如图 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 1 次击中篮板时的速度小 B. 两次击中篮板时的速度相等 C. 球在空中运动过程第 1 次速度变化快 +U W Q∆ =D. 球在空中运动过程第 2 次速度变化快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将篮球的运动反过来看,则篮球两次做平抛运动,由于第 1 次平抛运动的高度 更大,由 得 所以第 1 次运动的时间更长,由于两次的水平位移相等,则时间越长的水平初速度越小,故 第 1 次击中篮板时的速度小,故 A 正确,B 错误; CD.球在空中运动过程速度变化快慢即为加速度,由于球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 度,则两次速度变化快慢相同,故 CD 错误。 故选 A。 4.一束复色光由空气斜射向平行玻璃砖,入射角为 θ,从另一侧射出时分成 a、b 两束单色光,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该玻璃中 a 的传播速度比 b 小 B. b 比 a 更容易发生衍射 C. 增大 θ(θ< ),a、b 可能不会从另一侧射出 D. a 从该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临界角比 b 的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看出,光线通过平板玻璃后,a 光偏折较小,b 光偏折较大,说明玻璃对 a 光的折射率小于 b 光的折射率,由 可知,在该玻璃中 a 的传播速度比 b 大,故 A 错误; B.a 光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低,波长较长,则 a 比 b 更容易发生衍射,故 B 错误; C.光射到玻璃砖下表面时的入射角等于上表面的折射角,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光一定能从下 表面射出,故 C 错误; 21 2h gt= 2ht g = 90° cv n =D.由 可知,由于玻璃对 a 光的折射率小于 b 光的折射率,则 a 光的临界角更大, 故 D 正确。 故选 D。 5.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沿同一直线传播,t=0 时刻两波叠加区域各自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甲 沿 x 轴正方向传播,乙沿 x 轴负方向传播,两列波的传播速度相同,甲的周期为 0.4s,则(  ) A. 两列波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 B. t=0s 时,x=4m 处质点速度沿 y 轴正方向 C. t=0.2s 时,x=4m 处质点位置为 y=-1cm D. t=0.2s 时,x=4m 处质点速度为零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乙波的波长为 8m,甲波的波长为 4m,由于波速相同,则两波的频率 不同,所以两列波在相遇区域不会发生干涉现象,故 A 错误; B.由上下坡法可知,两列波在 x=4m 处的振动方向均沿 y 轴负方向,则 t=0s 时,x=4m 处质 点速度沿 y 轴负方向,故 B 错误; CD.由于乙波的波长为甲波的两倍,波速相同,则乙波的周期为甲波的两倍即为 0.8s,从图 示位置开始经过 0.2s 即半个周期甲波使 x=4m 处质点回到平衡位置,经过 0.2s 即四分之一周 期乙波使 x=4m 处质点振动到波谷位置,由叠加原理可知,此时 x=4m 处质点位置为 y=-1cm 此时由于甲波使 x=4m 处质点回到平衡位置,所以此时速度不为 0,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6.在一次航模比赛中,某同学遥控航模飞机竖直上升,某段过程中其动能 Ek 随位移 x 变化的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飞机质量为 1kg,重力加速度 g=10m/s2,此过程中飞机(  ) 1sinC n =A. 处于超重状态 B. 机械能减少 C. 加速度大小为 4.5m/s2 D. 输出功率最大值为 27W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飞机的速度减小,即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则飞机处于失重状态,故 A 错误; BC.由动能定理 可知,图像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合外力即 则加速度为 说明飞机除受重力外还受到竖直向上的升力,升力对飞机做正功,由功能关系可知,飞机的 机械能增大,故 B 错误,C 正确; D.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则升力为 由图像可知,飞机最大速度为 由最大功率为 故 D 错误 故选 C。 kF x E∆ = ∆合 k 36 N 4.5N8 EF x ∆= = =∆合 24.5m/sFa m = =合 mg F ma− = =5.5NF max 72m/s=6 2m/sv = max max 5.5 6 2W 33 2WP Fv= = × =7.如图所示,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直线 MN 垂直于圆环平面且过圆心 O,M、N 两点关 于 O 点对称。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 M 无初速释放,选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M、N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 试探电荷经过 O 点时速度最大 C. 试探电荷经过 O 点时电势能为零 D. 试探电荷将在 MN 之间做简谐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可知,M、N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A 错误; B.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根据对称性可知,圆环上各电荷在 O 点产生的场强相互抵消, 合场强为零,圆环上各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在 MN 直线上竖直方向的分量相互抵消,在 O 点 左边水平分量水平向左,由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在 O 点左边电场强度方向向左,同理可知, 在 O 点右边电场强度方向向右,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 M 无初速释放向右先做加速运动,到 O 点加速度为 0,速度最大,接着向右做减速运动,故 B 正确; C.选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由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O 点电势最高且不为 0,则电 势能不为 0,故 C 错误; D.由点电荷场强公式 可知,带负电的试探电荷运动过程中的合力与位移不成正比, 故试探电荷将在 MN 之间不是做简谐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 B。 8.2019 年 12 月 16 日,我国“一箭双星”将北斗导航系统的第 52、53 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北斗导航系统的某两颗卫星的圆轨道如图所示,G 卫星相对地球静止,M 卫星轨道半径为 G 卫星的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QE k r 2 3A. G 卫星可能位于潍坊正上方 B. G 卫星的线速度是 M 卫星的 倍 C. 在相等时间内,G 卫星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与 M 卫星相同 D. 在相等时间内,G 卫星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是 M 卫星的 倍 【答案】D 【解析】 【详解】A.G 卫星相对地球静止即为地球同步卫星,则 G 卫星的轨道只能与地球赤道平面共 面,故 A 错误; B.由公式 得 则 G 卫星的线速度是 M 卫星的 倍,故 B 错误; CD.设相等时间为 t,G 卫星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 同理 M 卫星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 则 6 2 6 2 2 2 Mm vG mr r = GMv r = 6 3 2G G G G G G = π2π 2 v t v tS r rr × = 2M M M M M M = π2π 2 v t v tS r rr ×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 的得 0 分。 9.汽车沿直线运动,其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 y 表示速度,则汽车在第 2s 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 若 y 表示速度,则汽车在 4s 内的位移大小为 4m C. 若 y 表示位移,则汽车 第 2s 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D. 若 y 表示位移,则汽车在 4s 内的位移大小为 4m 【答案】BC 【解析】 【详解】A.若 y 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 内速度始终为正,即汽车速度方向不变,故 A 错误; B.若 y 表示速度,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汽车在 4s 内的位移大小 故 B 正确; C.若 y 表示位移, 图像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由图可知,汽车在第 2s 末速度方向发 生改变,故 C 正确; D.若 y 表示位移,由图像可知,汽车在 4s 内的位移大小为 0,故 D 错误。 故选 BC。 10.如图所示,木板甲长为 L,放在水平桌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乙叠放在甲左端,已知甲、 乙质量相等,甲与乙、甲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对乙施加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 I,乙恰好 在 G M M M G G 3 2 2 6=3 32 3 S v r S v r = × = × = 0 4s∼ v t− 1 1( 2 2 2 2)m 4m2 2x = × × + × × = x t−未从甲上滑落;此时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 I,此后(  ) A. 乙加速时间与减速时间相同 B. 甲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C. 乙最终停在甲中点 D. 乙最终停在距甲右端 处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对乙施加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 I,对乙有 得 乙对甲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 ,甲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则此情况下甲静止,则有 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 I,对甲有 得 乙受甲向右的摩擦力,则乙向右加速,加速度为 ,甲向右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当 甲、乙速度相等时,接下来甲乙一起减速,加速度为 1 4 L 1mg maµ = 1a gµ= mgµ max 2f mg mgµ µ= ⋅ > 2( ) 2I gLm µ= 23mg maµ ⋅ = 2 3a gµ= gµ 3 gµ ' 2 2 mga gm µ µ⋅= =直到停止,由于乙加速度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先由静止加速后减速直到停止,则乙 加速和减速的时间相等,由于甲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变化,则甲做变加速运动,故 A 正 确,B 错误; CD.从开始到甲、乙速度相等过程有 得 则共同速度为 对乙 对甲有 其中 则 联立解得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AD。 11.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 l,与水平面成 角,导轨上端接一阻值 为 R 的电阻。距离导轨上端为 l 的分界线 MN 将导轨所在平面分成Ⅰ和Ⅱ两个区域,两区域中 3I gt gtm µ µ− = 4 It mgµ= ' 4 4 I Iv gt g mg m µ µ µ= = × = ' = 2 vx t乙 ' 0= 2 v vx t + 甲 0 Iv m = x x x∆ = −甲 乙 4 Lx∆ = 30°均存在垂直导轨平面的磁场,区域Ⅰ为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为 B0;区域Ⅱ中的磁感应强 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将长为 l、电阻也为 R 的导体棒放在 MN 下侧导轨上,0~t0 时间内,棒静止;之后棒向下滑动,当滑下的距离为 x 时,棒开始做匀速运动。导轨电阻不计, 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棒的质量 m= B. 导体棒匀速滑动时的速度 C. 匀速运动时 R 两端的电压为 D. 自 t=0 至棒开始匀速运动时,通过棒的电荷量 【答案】AD 【解析】 【详解】A.0~t0 时间内,棒静止,由平衡可知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根据欧姆定律得 联立解得 故 A 正确; B.棒匀速运动时有 2 3 0 0 B l gt R 02 lv t = 2 0 0 B lU t = 0 ( ) 2 B l l xq R += 0 sin30B Il mg °= 2 0 0 B lE t t ∆Φ= =∆ 2 EI R = 2 3 0 0 B lm gt R =其中 联立得 故 B 错误; C.匀速运动时 R 两端的电压为 故 C 错误; D.0~t0 时间内,电荷量为 滑下的距离为 x 过程 则总过程电荷为 故 D 正确。 故选 AD。 12.如图所示,倾角为 θ 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 面底端,另一端与质量为 m 的滑块 P 栓接,完全相同的另一滑块 Q 与 P 并排静止在斜面上, 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E0,现对 Q 施加外力,将其沿斜面向下推至某处后由静止释放,滑块 Q 沿斜面运动到最高点时恰好未脱离 P,重力加速度为 g,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0 sin30B I l mg °= ' 0 2 B lvI R = 0 lv t = 2 0 0 0 0 02 2 2 B lv B l l B lU t t ×= = = 2 2 0 0 1 0 0 0 02 2 2 B l B lEq It t tR Rt R = = = = 0 2 2 2 B lxq R R ∆Φ= = 0 1 2 ( ) 2 B l l xq q q R += + =A. 两滑块间的弹力最大值为 3mgsinθ B. 弹簧 弹性势能最大为 C. 对 Q 施加的外力做的功为 D. 滑块 Q 的最大速度为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滑块 Q 沿斜面运动到最高点时恰好未脱离 P,即此时 PQ 间的作用力为 0,P 的 加速度为 根据对称性可知,P 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也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此时 PQ 间的弹 力最大,对 P 有 故 A 错误; B.滑块 Q 沿斜面运动到最高点时恰好未脱离 P,即此时 PQ 间的作用力为 0 且 PQ 加速度相 同,由于 P 的加速度为 则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根据对称性可知,P 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也为 ,方向 沿斜面向上,在最低点对整体有 的 28( sin )mg k θ 24( sin )mg k θ 2 04( sin )mg kE km θ − sin sinP mga gm θ θ= = sing θ = sin 2 sinPQF mg ma mgθ θ+ = sin sinP mga gm θ θ= = sing θ 2 sin 2 Pkx mg maθ− =得 在最低点弹力压缩最大,弹力势能最大由机械能守恒有 故 B 正确; C.对 PQ 整体平衡时有 得 平衡位置到最低点的距离为 此过程中由动能理得 即 故 C 错误; D.从最低点到平衡位置由机械能守恒有 即 解得 故 D 正确。 4 sinmgx k θ= 2 max 8( sin )2 sinP mgE mg x k θθ= ⋅ = 02 sinmg kxθ = 0 2 sinmgx k θ= 0 2 sinmgx x x k θ∆ = − = 0F GW W W+ − =弹 22 sin 4 sin 2 sin 2 sin 2( sin )= 2 sin2F G mg mg mg mg mgW W W mgk k k θ θ θ θ θθ+− = × − ⋅ =弹 pmax 0 pG kE E E E− = ∆ + ∆ 2 2 0 max 8( sin ) 2 sin 12 sin 22 mg mgE mg mvk k θ θ θ− = ⋅ ⋅ + × 2 0 max 4( sin )mg kEv km θ −=故选 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60 分。 13.为探究某新材料的部分特性,一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平放一直尺,紧 靠刻度线的一侧放大小相同的实心铁球 A(黑色)和新材料实心球 B(白色),让 A 球以某一 速度向静止的 B 球运动,碰撞前后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仪每隔 0.04s 闪光一次,铁 的密度为 7.8g/cm3,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碰撞前 A 球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2)B 球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5.0 (2). 5.2 【解析】 【详解】(1)[1]碰撞前 A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为 (2)[2]碰后 A 球的速度为 碰后 B 球的速度为 设两球的体积为 V,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有 即 解得 14.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 ab 是阻值为 10Ω 的均匀直电阻丝,长 100cm,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2 A 20.0 10 m/s=5.0m/s0.04v −×= 2 ' A 10.0 10 m/s 2.5m/s0.04v −×= = 2 ' B (57.0 42.0) 10 m/s 3.75m/s0.04v −− ×= = ' ' A A A A B Bm v m v m v= + B7.8 5.0 7.8 2.5 3.75V V ρ× = × + × 3 B 5.2g/cmρ =①将电阻丝固定在木板上,a、b 两端连在接线柱上; ②将刻度尺平行 ab 固定在木板上,刻度尺的 0、100.00cm 刻度线分别与 a、b 对齐; ③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带有接线柱 P 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 接触点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④连接电路,金属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时,闭合开关,将电流表的示数 I 及对应的金属夹所 夹的位置刻度 x 记录在表格中; ⑤重复步骤④,记录每一次电流表的示数和对应的金属夹所夹位置刻度,如下表所示; ⑥在坐标纸上建立 坐标系,将表格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x(cm) 10.00 20.00 40.00 60.00 80.00 I(A) 048 0.34 0.22 0.16 0.13 2.08 294 4.55 6.25 7.92 (1)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___Ω; (2)实验中,用了 4 条长各为 30cm 的铜导线连接仪器,为进一步探究导线电阻对电池内阻测量 结果的影响,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了导线直径 d,示数如图丙所示,d=________mm;查 询资料知铜的电阻率为 1.7×10-8Ω·m,通过近似计算,求出导线的总电阻,并说明可以不考虑 1 xI − 11 ( )AI −导线电阻的理由________。 【答案】 (1). 1.18V (1.10-1.50 均正确) (2). 1.41Ω (1.30-1.60 均正确) (3). 0.630 (4). 导线电阻约为 0.07Ω,远小于电源内阻 【解析】 【详解】(1)[1][2]根据实验原理有 变形得 将 坐图像中的点连成直线如图 则有图像斜率 得 由于误差则 1.10V-1.50V 均正确 截距为 得 由于误差 1.30 -1.60 均正确 (2)[3]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 0.5mm,可动刻度为 0.01×13.0=0.130mm,所以最终读数为 ( ) ( 10 )100.0 xE I R r I r= + = × + 1 1 10.0 rxI E E = + 1 xI − 1 8 1.2 10.0 80k E −= = 1.18VE ≈ 1.2rb E = = 1.41Ωr ≈ Ω Ω0.630mm [4]由电阻定律得 由于导线电阻约为 0.07Ω,远小于电源内阻,则实验时可以不考虑导线电阻 15.为确保交通安全,公路的下陡坡路段都有限速要求。某地一长直斜坡公路,倾角为 , 机动车限速 36km/h。一质量为 5 吨的小货车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下坡,小货车装配了 ABS (车轮防抱死)系统,某时刻发现前方 20m 处有一观光者以 18km/h 的速度匀速骑行下坡,司 机立即启动 ABS 刹车系统,此后货车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且恰好没有撞到骑行者。 (1)求货车刚停止运动时,骑行者到货车的距离; (2)若该货车下坡刹车时 ABS 系统失灵,车轮被抱死,求这种情况下,刹车过程中货车受到的 摩擦力。已知货车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9,sin =0.6,cos =0.8,重力加速度 g=10m/s2 【答案】(1)20m;(2)3.6×104N,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析】 【详解】(1)小货车减速的加速度为 a 时恰好没有撞到骑行者,经时间 t1 两者速度相等, v 货-at1=v 人 解得 再经时间 t2,车减速到 0,有 0=v 人=at2 则有 8 2 3 2 2 4 4 16 16 0.30= = 1.7 10 0.07π 3.14 (0.63 10 )π( )2 L L LR dS d ρ ρ ρ − − ×= = × × Ω ≈ Ω× × 37° 37° 37° 1 1 202 v v t v t + = +人货 人 25 m/s8a =解得 (2)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则有 f =μmgcos 解得 f=3.6×104N 方向沿斜面向上 16.一同学制造了一个便携气压千斤顶,其结构如图所示,直立圆筒型气缸导热良好,长度为 L0,活塞面积为 S,活塞通过连杆与上方的顶托相连接,连杆长度大于 L0,在气缸内距缸底 处有固定限位装置 AB,以避免活塞运动到缸底。开始活塞位于气缸顶端,现将重力为 3p0S 的 物体放在顶托上,已知大气压强为 p0,活塞、连杆及顶托重力忽略不计,求: (1)稳定后活塞下降的高度; (2)为使重物升高到原位置,需用气泵加入多大体积的压强为 p0 的气体。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取密封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压强为 p0,体积为 L0S,假设没有 AB 限位装置,末 态时压强为 p,气柱长度为 L,则 由等温变化 p0L0S=pLS 解得 2 22 vx v t t∆ = − 人 人 20mx∆ = 37° 0 3 L 02 3 L 03V L S∆ = 0 04Gp p pS = + = 0 4 LL =因 ,故活塞停在 AB 限位装置处,活塞下降高度为 (2)以活塞回到初始位置时的气体为研究对象,气体发生等温变化 4p0L0S=p0V 气泵压入的一个 p0 的气体体积为 解得 17.如图所示,图中 1、2、3 是相互平行的足够长的三条边界线,相邻两线间距离均为 L,边 界线 1、3 间有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 v0 从磁场边界上的 A 点,与边界成 角射入磁场,粒子从 C 点越过边界线 2,AC 与边界线垂 直,粒子最终从边界线 1 上的 D 点射出(图中未画出),粒子重力不计。若仅将边界线 2、3 间的磁场换成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粒子再从 A 点按上述条件射入,仍从 D 点射出,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经分析知,粒子从边界线 2 的 C 点射入,由几何关系知 R=L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0 0 4 3 L L< 02 3 L 0V V L S∆ = − 03V L S∆ = 60° 0mvB qL = 2 0 2 mvE qL = 2 0 0 vqv B m R =(2)粒子进入电场做类斜抛运动,水平方向经时间 t 减速为 0 qE=ma v0sin =at 沿边界线方向 y=v0cos ×2t 由几何关系知 y=2Rsin 解得 18.如图所示,水平轨道左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右端可自由伸长到 O 点,轨道右端与一光滑 竖直半圆轨道相连,圆轨道半径 R=0.5m,圆轨道最低点为 C,最高点为 D。在直轨道最右端 放置小物块 N,将小物块 M 靠在弹簧上并压缩到 P 点,由静止释放,之后与 N 发生弹性正碰, 碰后 N 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 D。已知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M 的质量为 2kg,N 的质量为 4kg,OP=0.5m,OC=1.5m,重力加速度 g=10m/s2 (1)求 N 刚进入圆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 (2)求将弹簧压缩到 P 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3)若将 M 与弹簧栓接,将物块 N 靠在 M 上,压缩弹簧到 P 点后由静止释放,求 N 最终停在 什么位置? 【答案】(1)240N,方向竖直向下;(2)76.25J;(3)距离 C 点 0.54m 处 0mvB qL = 60° 60° 60° 2 0 2 mvE qL =【解析】 【详解】(1)物块 N 在 D 点 物块 N 碰后速度为 v2,由圆轨道 C 点到 D 过程机械能守恒 在圆轨道最低点时 C 时对轨道的压力最大 解得 FNm=24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方向竖直向下 (2)物块 M 与 N 碰前速度为 v0,碰后速度为 v1,由动量守恒 mv0=mvl+Mv2 碰撞过程机械能守恒 弹簧弹开到碰前过程 解得 Ep=76.25J (3)若物块 M、N 靠在一起释放,则两者在 O 点分离,分离时的速度为 v 分离后物块 N 到达 C 点速度为 vC 假设物块沿圆周上滑不超过 圆周处 解得 2 DvMg M R = 2 2 2 1 1 22 2 DMv Mv Mg R= + ⋅ 2 2 Nm vF Mg M R − = 2 2 2 0 1 2 1 1 1 2 2 2mv mv Mv= + 2 p 0 1 2 PCE mv mgLµ= + 21 ( ) ( )2P OPE M m v M m gLµ= + + + 2 21 1 2 2 C OCMv Mv MgLµ= + 1 4 21 2 CMv Mgh=h=0.27m<R 故物块不能到达圆周最高点,将沿圆周滑回 解得 x=0.54m 滑块停在距离 C 点 0.54m 处 21 2 CMv Mgxµ=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