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
1.1916 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中存在引力波,他根据麦克斯韦的观点“电荷周围有电场,
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提出了“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的观点,这个研究过
程采用了类比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合力、分力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结果,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D. 研究变速运动时,把变速运动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可以用合力替代分力,也可能用分力替代合力,体现了等效
替代的思想,A 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结果,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 错误;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是为了抓住事物体的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
素,这种方法叫理想模型法,C 正确;
D.研究变速运动时,把变速运动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再将这些运动累加,这种方法
叫微元法,D 正确。
故不正确的选 B。
2.如图所示为一款“兵兵球训练神器”,其构造简单且不受空间的限制,非常适用于居家锻炼。整个系统由
金属底座、支撑杆、高弹性软杆以及固定在软杆一端的乒乓球构成。在某一次击球后,乒兵球从 A 点以某
一初速度开始运动,经过最高点 B 之后向右运动到最远处 C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从 A 点到 C 点过
程中( )
A. 在 C 点时,乒兵球所受合外力为零 B. 软杆对乒乓球做负功C. 地面对底座的摩擦力始终为零 D. 地面对底座的支持力始终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 C 点时,乒乓球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因此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A 错误;
B.由于 C 点比 A 点低,重力对乒乓球做了正功,根据动能定理
可知,杆的弹力对乒乓球一定做了负功,B 正确;
C.由于乒乓球在水平方向做变速度运动,因此杆对乒乓球在水平方向 力不为零,再对底座进行受分析可
知,地面对底座的摩擦力也不会始终为零,C 错误;
D.由于乒乓球在竖直方向上不是匀速运动,杆对乒乓在竖直方向上的力是变化的,因此地面对底座在竖直
方向的力也是变化的,D 错误。
故选 B。
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原线圈接 (V)的交流电,
电阻 ,D 为理想二极管,则( )
A. R2 两端的电压为 V B. R2 两端的电压为 100V
C.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 300W D.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 400W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根据
可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的有效值为
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因此 R2 消耗的功率是没有二极管时的一半,根据
可求出 R2 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的
2
0
10 2mg h W mv∆ + = −
1 2: 11:5n n =
1 220 2 sin100u tπ=
1 2 50R R= = Ω
100 2
1 1
2 2
U n
U n
=
2 100VU =
2UP R
=AB 错误;
C.R1 消耗的功率
R2 消耗的功率是 R1 的一半,因此两个电阻消耗的总功率
变压器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因此原线圈输入的功率为 300W,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4.无论是远海岛礁建设,还是超大型疏浚及填海造陆工程,都离不开钢铁巨轮——重型绞吸船。我国自主研
制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远程输送能力达 15000 米,居世界第一。若某
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 kW,排泥量为 1. 6m3/s,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 0. 8m2,
则泥泵对排泥管内泥浆的推力为( )
A. N B. N C. N D. N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功率大小
而每秒钟排出体积
代入数据,整理得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2 50 2VU′ =
2
2
1
1
=200WUP R
=
100W+200W=300WP =总
41.6 10×
65 10× 68 10× 75 10× 78 10×
P Fv=
V Sv=
68 10 NF = ×5.核能具有高效、清洁等优点,利用核能是当今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
如图所示,则( )
A. 的比结合能大于 的比结合能
B. 两个 核结合成 核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C. 、 、 三者相比, 的结合能最大
D. 核的比结合能小于 核的比结合能,因此 核更稳定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质量大的原子核,比结合能呈减小趋势,因此 的比结合能大于 的比结
合能大,A 正确;
B.比结合能越大,结合的越牢固,在结合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越多,因此两个 核结合成 核的过
程放出能量,B 错误;
C. 、 、 三者相比,虽然 的比结合能最小,但 核子数最多,因此, 的结合
能最大,C 正确;
D.比结合能越大,结合的越牢固,因此 核比 核更牢固,D 错误。
故选 AC。
6.2019 年 2 月 15 日,《Science》刊登了一幅地月同框照,浩翰深邃的太空中,在蔚蓝地球的衬托下,月球
背面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张照片由一架搭载在龙江二号上的相机拍摄,该相机的设计者是哈尔滨工
业大学一群平均年龄不到 25 岁的学生。已知龙江二号是伴随着嫦娥四号中继通讯卫星“鹤桥”发射的一颗
小卫星,在近月点 350 千米、远月点 13700 千米的环月轨道上运行,主要进行超长波天文观测,则( )
107
47 Ag 140
54 Xe
2
1 H 4
2 He
235
92 U 94
38Sr 140
54 Xe 235
92 U
6
3 Li 4
2 He 6
3 Li
107
47 Ag 140
54 Xe
2
1 H 4
2 He
235
92 U 94
38Sr 140
54 Xe 235
92 U 235
92 U 235
92 U
4
2 He 6
3 LiA. 龙江二号在环月轨道运行时,速度大小不变
B. 龙江二号在环月轨道运行时,机械能不变
C. 若龙江二号在近月点要变轨进入圆轨道运行,应点火加速
D. 若龙江二号在远月点要变轨进入圆轨道运行,应点火加速
【答案】BD
【解析】
【详解】A.龙江二号的环月轨道是椭圆,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近月点速度最快,远月点速度最慢,因此
速度大小变化,A 错误;
B.龙江二号在环月轨道运行时,由于只有月球的引力做功,因此机械能守恒,B 正确;
C.在近月点的椭圆轨道运动时,通过该点之后做离心运动,因此
而在与该点相切的圆形轨道上运动时
因此在椭圆轨道通过该点时的速度大于圆形轨道上通过该点的,因此从椭圆轨道进入圆形轨道要点火减速,
C 错误;
D.在远月点的椭圆轨道运动时,通过该点之后做近心运动,因此
而在与该点相切的圆形轨道上运动时
因此在椭圆轨道通过该点时的速度小于圆形轨道上通过该点的,因此从椭圆轨道进入圆形轨道要点火加速,
D 正确。
2
1
2
mvGMm
r r
<
2
2
2 = mvGMm
r r
2
3
2
mvGMm
r r
>
2
4
2 = mvGMm
r r故选 BD。
7.某空间存在沿 x 轴方向的电场,电场强度沿 x 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
点电荷从 A 点以初速度 v0 沿 x 轴正方向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恰好减到零,点电荷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 )
A. A 点电势低于 B 点电势
B. 点电荷在 AB 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C. 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 若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A、B 两点的电势差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根据动能定理,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在 B 点的电势能大,由于
带电粒子带正电荷, 因此 B 点的电势高于 A 点电势,A 正确,B 错误;
C.从 A 到 B 过程中,由于电场强度方向没变,因此电场力始终做负功,C 错误;
D.根据动能定理
可得
D 正确
故选 AD。
8.如图所示,在正交坐标系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其方向与 Oxy 平面平行,且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37°。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从原点 O 以初速度 v 沿 z 轴负方向射入,不计粒
子重力,则( )
。
2
0
2
mv
q
−
2
AB 0
10 2U q mv= −
2
0
AB 2
mvU q
= −A. 经过 ,粒子所在坐标为
B. 经过 ,粒子所在坐标
C. 若要使该粒子沿直线运动,则所加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一定为 E=vB
D. 若要使该粒子沿直线运动,则所加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可能为 E=2vB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将磁场分解到竖直方向和水平地方向,磁感强度大小分别为
,
粒子在两个磁场中都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后的合运动是两个匀速圆周运动的合成,在两个磁场中运动的时
间都恰好为半个周期,在两个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
根据左手定则,经过半个周期,粒子所在坐标为 ,B 正确,A 错误;
CD.做匀速直线运动,应使洛伦兹力与电场力等大反向
因此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vB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BC。
三、非选择题
为
mt qB
π= 8 6, ,05 5
mv mv
qB qB
−
mt qB
π= 6 8, ,05 5
mv mv
qB qB
−
o
1
3sin37 5
BB B= = o
2
4cos37 5
BB B= =
1
3
5
mvr Bq
= 2
4
5
mvr Bq
=
6 8, ,05 5
mv mv
qB qB
−
qvB Eq=9.小敏同学在暗室中用图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分液漏斗、阀门、支架、
米尺、接水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分液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阀门,让水滴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的落下;
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当频率为 30Hz 时,第一次看到
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④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1)水滴滴落的频率为________Hz;
(2)小敏同学测得连续相邻的五个水滴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 g=_____m/s2;
D 点处水滴此时的速度 =__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30 (2). 9.74 (3). 2.61
【解析】
【详解】(1)[1]由于频率由大到小逐渐调节,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说明 闪光的时间间隔等
于水滴的时间间隔,因此闪光的频率为 30Hz。
(2)[2]用逐差法求重力加速度
[3]D 点处的速度等于 CE 段的平均速度,因此
Dv
2
2 2
2 2
[(30.45 13.06) 13.06] 10 m/s 9.74m/s2 2( ) ( )30
CE ACS Sg
f
−− − − ×= = ≈
2
D
(30.45 13.06) 10 m/s 2.61m/s2 1
15
CDSv
f
−− ×= = ≈10.小敏要将一量程为 250 A 的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 5V 的电压表。由于微安表内阻未知,小敏先用多用电
表粗测得其内阻约为 1100 。现有如下器材:
A. 待改装的微安表
B. 标准电压表
C. 电阻箱(0~99999. 9 )
D. 滑动变阻器(0~10 )
E. 学生电源
F 开关,导线若干
(1)按粗测的微安表内阻进行电压表改装,应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_________ ;
(2)改装完成后,小敏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电路进行校准,请完成校准电路的实物图连线;
( )
(3)当标准电压表的示数为 5. 00V 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所改装的电压表量程不
是预期的 5V,而是______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导致该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 微安表的实际内阻大于所测得的 1100
B. 微安表的实际内阻小于所测得的 1100
(4)要达到预期目的,不必再设计实验精确测量微安表的内阻,只需将电阻箱的阻值调整为______ 即可。
【答案】 (1). 18900 (2). 见解析 (3). 5.1 (4). A (5). 18500
【解析】
【详解】(1)[1]将电阻箱与微安表串联,电阻箱阻值
(2)[2]将改装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可以测量多组数据,连
接电路如图所示
.
µ
Ω
Ω
Ω
Ω
Ω
Ω
Ω
5V 1100Ω 18900Ω250μAg
UR rI
= − = − =(3)[3]图中微安表示数为 时电压表示数为 5V,因此满天偏时对应的电压值应为其电压表量程
可求得量程为
[4](4)由于加上相同的电压,电流小于预期值,一定是电阻偏大,而电阻箱调整没问题,一定是微安表内阻
大于 1100 ,A 正确,B 错误。
故选 A。
[5]改装表 阻值减小量应为
因此将电阻箱阻值减小为
18900 -400 =18500
11.如图所示,质量 M=1kg 的绝缘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金属框 ABCD 放在
绝缘板上,质量 m=2kg,长 m,宽 m,总电阻为 0. 1 ,与绝缘板的动摩擦因数 。
S1、S2 是边长为 L=0. 5m 的正方形区域,S1 中存在竖直向下、均匀增加的磁场 B1,其变化率 T/s;S2
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大小为 T。将金属框 ABCD 及绝缘板均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释放时:
(1)金属框 ABCD 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与方向;
(2)金属框 ABCD 的加速度大小。
的
245μA
245μA 5V=250μA U
5.1VU =
Ω
5V 5V 400245μA 250μAR∆ = − =≈ Ω
Ω Ω Ω
1 0.1µ =
1 2L = 2 1L = Ω 2 0.2µ =
1 2B
t
∆ =∆
2 2B =【答案】(1)5 N,方向水平向右;(2) m/s2
【解析】
【详解】(1)释放时,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解得
F=5 N
方向水平向右。
(2)假设金属框与绝缘板能相对静止,一起匀加速,则对整体而言
解得
m/s2
设此时金属框与绝缘板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N
而金属框与绝缘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N
由于
假设成立,金属框与绝缘板能相对静止一起加速,金属框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
3a =
2BE Lt
∆= ∆
EI R
=
2F B IL=
1( ) ( )F M m g M m aµ− + = +
2
3a =
F f ma− =
11
3f =
2 4mf mgµ= =
mf f
1 1 2sin cosm g m g maα µ α− =
2
1 2 0 3 2 3
1
2s s v t a t− = +
3 0 3S v t=
3 1 2 3S s s S∆ = − −
2
2 2m / sa = 3 0.5st = 3 0.5mS = 3 0.25mS =
( )1 1 2 3cosQ m g S S Sµ α= ⋅ ∆ + ∆ + ∆
6JQ =①在玻璃瓶中加入 0.5mL 的油酸和一定量的酒精,得到 250mL 的混合溶液;
②用注射器吸取①中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 100 滴时,测得其体
积恰好是 1mL;
③先往浅盘里倒入 2cm 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带小方格的透明塑料
板放在浅盘上,并在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
⑤数出轮廓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i)1 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mL;
(ii)若 1 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 V,数出轮廓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 N,小方格的边长 L,油膜
的面积为_________,油酸分子直径是_________。(用 V、N、L 表示)
【答案】 (1). 2×10-5 (2). NL2 (3). )
【解析】
【详解】(i)[1] 纯油酸的体积是
(ii)[2] 油膜的面积为 NL2
[3] 油酸分子直径
14.如图所示为一刚经过高温消毒的茶杯,它由杯身、杯盖两部分组成,刚从消毒柜取出时杯子内部封闭气
体的温度为 87°C、压强等于外界的大气压 P0,放置一段时间稳定后温度变为 27°C,已知杯盖的质量为
m,杯身的质量为 M、橫截面积为 S。设杯内密封良好不发生漏气,杯内气体为理想气体,重力加速度大小
为 g。求:
(i)刚取出与稳定后杯内气体的压强之比;
(ii)稳定后,用力 F 拉住杯盖往上提,能使整个茶杯向上离开桌面,力 F 应满足的条件。
2
V
NL
50.5 1 mL 2 10 mL250 100V −= × = ×
2
Vd NL
=【答案】(i) ;(ii)
【解析】
【详解】(i)杯内封闭气体发生等容变化
T1=(273+87)K,T2=(273+27)K
根据查理定律
代入数据解得压强之比
(ii)茶杯能离开桌面,若缓慢上提,由受力条件可得
设茶杯以最大加速度 a 离开桌面,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杯身
可得
故 F 满足的条件为
15.如图所示,在“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1
2
6
5
p
p
= 0( )( ) 6
++ < < M m p sM m g F M
1 2
1 2
p p
T T
=
1
2
6
5
p
p
=
1 ( )F M m g= +
2 ( ) ( )F M m g M m a− + = +
0 2S p S ap Mg M− − =
0
2
( )
6
M m p sF M
+=
0( )( ) 6
++ < < M m p sM m g F MA. 用手拿起玻璃砖时,应拿“光学面”
B. 使用玻璃砖的 BC、CD 两个侧面,加以合理操作,也可测得折射率
C. 标记入射光线的大头针 P1、P2 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D. 在插针的过程中,大头针 P3 应挡住 P1、P2
E. 在测量数据时,仅用毫米刻度尺也能获得计算折射率所需要的全部数据
【答案】BCE
【解析】
【详解】A.用手拿起玻璃砖时,不能用手摸“光学面”,A 错误;
B.使用玻璃砖的 BC、CD 两个侧面,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同样也能测得折射率,B
正确;
C.标记入射光线的大头针 P1、P2 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这样确定入射光线的方向更准确,C 正确;
D.在插针的过程中,大头针 P3 应挡住 P1、P2 的像,D 错误;
E.在测量数据时,仅用毫米刻度尺,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也能测出正弦值从而确定折射率,E 正确。
故选 BCE。
16.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两波源 S1、S2 分别位于 x 轴上 、 m 处,波源 S1 振动方程为
cm,波源 S2 振动方程为 cm,质点 P 位于 x 轴上 m 处,已知质点 P 在
s 时开始振动,求:
(i)这两列波在均匀介质的波长;
(ii)t=0 至 t=1. 5s 内质点 P 通过的路程。
【答案】(i)4 m;(ii)27cm
1 0x = 2 14x =
2sin5y tπ= 5sin5y tπ= 4px =
1 0.4t =【解析】
【详解】(i)波源 S1 的振动先传到 P,由源 S1 振动方程可知,该波的角频率
波速
根据
可得
4m,
(ii)波源 S2 的振动传到 P 所用的时间为
故质点 P 在 0~0.4 s 内静止不动,0.4s~1.0s 内仅参与波源 S1 的振动
1.0s ~1.5s 质点 P 同时参与两列波的振动,两列波频率相同,发生干涉
易得
故质点 P 为振动减弱点
其振幅为
1.0s~1.5s 质点 P 的路程为
cm
故质点 P 在 t=0 至 t2=1.5 s 内通过的路程为
=5ω π
1S P
1
10m/sdv t
= =
2T
π
ω=
vTλ =
λ = 0.4sT =
2
2 1.0sS pdt v
= =
1 16 12cms A= =
p 1 1 6mS p S pδ = − =
p
3
2
δ λ=
p 1 2 3cmA A A= − =
2 p5 15s A= =
p 1 2= + =27cms 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