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考诊断性测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
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
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
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
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
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
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
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
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
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
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
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
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
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
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
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
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
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
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
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
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
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
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开”
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
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
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
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
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
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
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
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
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
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
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
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
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
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
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
来源。
(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
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B. 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
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
C. “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
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D.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
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
“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B. 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
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C. 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
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
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3. 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B. “大河无水小河干”
C.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D. “治大国若烹小鲜”4. 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
5. 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B 2. A 3. D
4. ①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
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②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古今对
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5. ①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
设实践;②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③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
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
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
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A 项,“‘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
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说法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
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
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
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
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分析可知,将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的
是“家国天下”,不只是“国”,选项缩小了范围。
C 项,“‘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
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说法错误。结合材料二第三段“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
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分析可知,
作者只是说他们的愿望“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
但这些愿望并非空想,不可践行,选项太过绝对。
D 项,“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
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说法错误。结合材料三“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
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分析可知,文中并没有要求“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
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
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
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 项,“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
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说法错误。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
是为了证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的观点。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
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
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作答本题,
首先要明确材料三的观点。材料三的观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
的”,D 项,“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分析的是如何治
理国家的道理,故不能证明“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的观点。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论述思路的梳理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
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另外,作答本题,还要注意连接词的使用。本题题干是“试
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中华民族的家国情
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
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分析可知,本文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
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并且引用“《老子》说:“‘修之于天
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和举宋代大儒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例子加
以分析论证;结合“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
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分析可知,文章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
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
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古今对比,指出
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文本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通
读全文,知道各个材料是从什么角度述说的中心话题,与要求回答的问题有什么关联,最后
筛选出关联部分,进行分析作答。本题题干是“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作答本题,首先通读全文,确定答题区间。结合“中华文化中各种
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
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
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
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分析可知,我们今天应
当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实践;结合“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
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家国情
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
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分析可知,我们今天应当厚植家国情怀,
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
献力量;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
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心怀家国天下
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
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分析可知,我们今天应当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
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
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
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
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
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
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留一饼
赵登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老牛是个卖饼的。
宝庆和平街最末的一间小木屋,上插一黄布幌子,写着“留一饼”三个大字。幌子的左
边,有一棵大桂花树,它到底活了多少年,没人能说得清,总之没五个汉子是别想抱住它的
腰。桂花树底下,摆着张椅子,老牛没事就躺在椅子上摇着蒲扇,吹着风。
老牛这人,人善,心慈,可就是太固执。就拿这卖饼来说,十多年了,每天只做 200 个,
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这些个饼,没半个时辰就被抢光了,弄得许多想吃的吃不到,吃到
的吃不饱,怨气满街。
光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气的,是老牛拿着最后一个饼在你眼前晃晃,然后装进袋子,
说一句:“不卖了。”
关于老牛为啥留一饼,有人说那是老牛的秘方,得留一饼揉碎在明天的面团里,还有人
说那是老牛留给自己吃的。
“留一饼”就是留一饼,谁来了也不卖!
老牛刚开始卖饼时,生意并不好,店铺在街末,铺前又有大树挡着。可是老牛仍然坚持
每天做 200 个饼,卖不完的亲自送给街上的乞丐。
和平街的张老爷是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连当官的都敬他三分。这一天张老爷过生日,
许多卖吃的、卖喝的店铺,纷纷关了门,给张老爷贺寿去了。老牛不去,“管他张老爷还是
赵老爷,他过他的寿,我卖我的饼。”
别的铺子关了门,那些卖力气的汉子找不着填饱肚子的地,只得远走几步到老牛的铺子
里。没一会儿,竟然排起了长队。
饼快卖完时,来了个白净男人,他从队伍后面插了过来,摸出一两银子,往老牛桌上一
掷:“两个饼,快点。”老牛像是没听见,继续笑着装饼,笑着收银子。白净男人猛地一拍桌,银子跳得大拇指
那么高:“老头,你聋吗?”
老牛没瞧白净男人一眼:“饼不多了,现在到后面排队说不定还能吃上一口。”
白净男人伸出手,一巴掌拍向老牛,却被一个拿折扇的男人一把挡住。折扇男人堆着笑
脸:“我们这就去排队。”待到白净男人时,刚好还剩下最后一个饼,老牛把饼装好,指指
挂在门口的幌子,“留一饼!”
白净男人顿时来了气,“知道我家公子是谁吗?你……”折扇男人瞪了白净男人一眼,
“好,我们明天再来。”
第二天一大早,折扇男人果然来了,吃了几口饼,说了几句“好吃”,离开了。
折扇男人走了快一个月时,有人敲锣打鼓送来一块牌匾。轿子里走出来一个白净男人,
男人揭开红布盖头,上写“留一饼”三个大字。看热闹的人上前一看那题款,惊了一声:
“这……这竟然出自当今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之手。”
就在宝庆人都听说了这事,来看康亲王亲笔题的字时,老牛铺子前的牌匾却不见了。宝
庆人问他,他指指铺子里的一个角落:“在那呢!”
让老牛扬名的倒不是他的饼,也不是康亲王题的字,而是宝庆城人人都在传老牛要被杀
头。你想想,把亲王题的字丢在犄角里,杀十次头恐怕都不够。
传言像一阵风,连宝庆的小角落都吹到了。宝庆人都早早地排队到老牛的店铺前买饼,
生怕明天就吃不上了。
可是,一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老牛的头还长在脖子上,还悠闲地在桂花树底下摇着
蒲扇。
年到古稀的老牛,还是一个人在铺子里做饼。有好心的小伙子来老牛店里帮忙,有时会
问起老牛做饼的诀窍,老牛总是笑笑:“你看这胖胖圆圆的饼,放高处不俯视你,放低处不
仰视你……”
老牛走了,老牛走的前一天还在做饼。老牛的愿望是把最后一个饼带到棺材里,他做到
了。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8 年第 2 期)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牛性格固执的特点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对此明显带着一种欣赏的态度,这与
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是吻合的。
B. 老牛敢将匾额扔在角落里,主要是因为通过卖饼一事,他已对康亲王的人品和气度有所了解,并不担心会有性命之忧。
C. “放高处不俯视你,放低处不仰视你”一句,表面上说的是饼的特点,实质上道出了老牛
自身的性格特点与人生追求。
D. 老牛作为一个卖饼者,从中参透人生,将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为人处世很好地融为一体,
也赢得了人们的认同与尊重。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二段的环境描写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点,而大桂花树这一物象与主人公老牛的形象
可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B. 买饼时,白净男人飞扬跋扈的言语行动与老牛坦然自若的冷静应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矛
盾冲突中推动着情节发展。
C. 老牛对有头有脸的张老爷、地位显赫的康亲王以及普通的买饼者一视同仁,这样写更有利
于刻画其鲜明的人物形象。
D. 关于老牛到底为什么要留一饼,小说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说明,这种伏笔手法的使用,增强
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可读性。
8. 小说中老牛饼艺的高超主要是采用哪一种手法来体现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9. 小说的题目“留一饼”有哪些内涵?
【答案】6. B 7. D
8. 主要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①饼总是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吃不到、吃不饱的齐声抱
怨;②当朝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对饼赞不绝口并题赠牌匾;③传言老牛要被杀头,人们早早
排队买饼,生怕第二天吃不上。
9. ①“留一饼”是老牛多年的独特行为习惯孕育形成的饼铺招牌:每天都把最后一个饼留给
自己,直至生命结束。②“留一饼”体现了老牛的性格特点:固执、倔强。③“留一饼”蕴
含着老牛的生意原则:不论贫富贵贱,饼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④“留一饼”蕴含着老牛
的做人准则:坚守本心,不卑不亢。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
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
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B 项,“老牛敢将匾额扔在角落里,主要是因为通过卖饼一事,他已对康亲王的人品和气度有所了解,并不担心会有性命之忧”说法错误。选项理解偏颇,老牛的做法只是其不媚权贵的
率性而为,并不存在对后果的预判。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
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
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
得出正确结论。
D 项,“关于老牛到底为什么要留一饼,小说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说明,这种伏笔手法的使用,
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可读性”说法错误。“伏笔手法”错,应为“留白手法”。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从
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2.从侧面描写人物。3.从细节描写入手。本题题干是“小说中老
牛饼艺的高超主要是采用哪一种手法来体现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本题,主要采用了侧
面烘托的手法。结合“这些个饼,没半个时辰就被抢光了,弄得许多想吃的吃不到,吃到的
吃不饱,怨气满街”分析可知,老牛的饼总是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吃不到、吃不饱的齐
声抱怨;结合“折扇男人果然来了,吃了几口饼,说了几句‘好吃’,离开了”“看热闹的人
上前一看那题款,惊了一声:‘这……这竟然出自当今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之手’”分析
可知,当朝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对饼赞不绝口并题赠牌匾;结合“传言像一阵风,连宝庆的
小角落都吹到了。宝庆人都早早地排队到老牛的店铺前买饼,生怕明天就吃不上了”分析可
知,传言老牛要被杀头,人们早早排队买饼,生怕第二天吃不上;以上都是对老牛高超的制
饼手艺的侧面描写。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含义即标
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
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
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其次还要看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与情节、
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等。本题中,对小说的题目“留一饼”内涵的理解,结合“宝庆和
平街最末的一间小木屋,上插一黄布幌子,写着‘留一饼’三个大字”“光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气的,是老牛拿着最后一个饼在你眼前晃晃,然后装进袋子,说一句:‘不卖
了。’”“轿子里走出来一个白净男人,男人揭开红布盖头,上写‘留一饼’三个大字。看
热闹的人上前一看那题款,惊了一声:‘这……这竟然出自当今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之
手。’”“老牛走了,老牛走的前一天还在做饼。老牛的愿望是把最后一个饼带到棺材里,
他做到了”分析可知,“留一饼”是老牛多年的独特行为习惯孕育形成的饼铺招牌:每天都
把最后一个饼留给自己,直至生命结束。结合“‘留一饼’就是留一饼,谁来了也不卖”分
析可知,“留一饼”体现了老牛的性格特点:固执、倔强。结合“待到白净男人时,刚好还
剩下最后一个饼,老牛把饼装好,指指挂在门口的幌子,‘留一饼’”分析可知,“留一饼”
蕴含着老牛的生意原则:不论贫富贵贱,饼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结合“年到古稀的老牛,
还是一个人在铺子里做饼。有好心的小伙子来老牛店里帮忙,有时会问起老牛做饼的诀窍,
老牛总是笑笑:‘你看这胖胖圆圆的饼,放高处不俯视你,放低处不仰视你……’”分析可
知,“留一饼”蕴含着老牛的做人准则:坚守本心,不卑不亢。
【点睛】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是为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
有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
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
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反映作品的主题。2.从侧面描写人物。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
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我的叔叔于勒》关于于勒的叙述和结尾景物描写,都属于侧面描写。3.从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
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
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也。孙休即位,从中郎为散骑中常侍,出为吴郡太守。孙皓时,
入为左典军,迁中书令,领太子太傅。
皓凶暴骄矜,政事日弊。邵上疏谏曰:
“臣闻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
损而祸至。是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譬天位于乘奔,以虎尾为警戒。至于陛下,严刑法以禁直辞,黜善士以逆谏臣,眩耀毁誉之实,沉沦近习之言。昔高宗思佐,梦
寐得贤,而陛下求之如忘,忽之如遗。故常侍王蕃忠恪在公,才任辅弼,以醉酒之间加之大
戮。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慢饮之
醇酒中毒陨命。自是之后,海内悼心,朝臣失图,仕者以退为幸,居者以出为福,诚非所以
保光洪绪、熙隆道化也。
“昔高宗修己以消鼎雉之异,宋景崇德以退荧惑之变。愿陛下上惧皇天谴告之诮,下追
二君禳灾之道,清澄朝位,旌叙俊乂,放退佞邪,抑夺奸势。
“又北敌注目,伺国盛衰,陛下不恃己之威德,而怙敌之不来,忽四海之困穷,诚非长
策庙胜之要也。昔大皇帝勤身苦体,拓土万里,虽承天赞,实由人力也。余庆遗祚,至于陛
下,陛下宜勉崇德器,以光前烈。爱民养士,保全先轨,何可忽显祖之功勤,轻难得之大业,
忘天下之不振,替兴衰之巨变哉?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
一苇可航也。昔秦建皇帝之号,据殽函之阻,德化不修,法政苛酷,毒流生民,忠臣杜口,
是以一夫大呼,社稷倾覆。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任
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系颈,共为羁仆。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也。愿陛下远考前事,
近鉴世变,丰基强本,割情从道,则成康之治兴,而圣祖之祚隆矣。”
书奏,皓深恨之。邵奉公贞正,亲近所惮,乃共谮邵与楼玄谤毁国事,俱被诘责。玄见
送南州,邵原复职。后邵中恶风,口不能言,去职数月,皓疑其托疾,收付酒藏,掠考千所,
邵卒无一语,竟见杀害,家属徙临海。并下诏诛玄子孙,是岁天册元年也,邵年四十九。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贺邵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
慢/饮之醇酒中毒/陨命
B. 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慢
/饮之醇酒/中毒陨命
C. 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
慢/饮之醇酒/中毒陨命
D. 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慢
/饮之醇酒中毒/陨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书令,古代官职名,汉武帝时以宦者为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主要负责修史。B. 荧惑,古指火星,因其荧荧像火,亮度常变,行踪不定,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故称。
C. 大皇帝,是三国时孙吴建立者孙权的谥号,孙权称帝后,曾派大将卫温率部抵达台湾。
D. 成康之治,又称成康之世,是对西周成王、康王统治而出现的国力强盛时期的赞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贺邵历仕三朝,忠诚贤良。他资历颇深,出任过地方行政长官,担任过朝中要职,还肩负
辅导太子的重任,心怀国事,忠心耿耿。
B. 贺邵 人刚正,直言敢谏。尽管孙皓残暴骄横,但贺邵见国家政事日日衰败,仍毅然上书,
直言不讳,切中时弊,因而遭受忌恨。
C. 贺邵旁征博引,说理有据。他立足现实,将高宗、宋景、秦皇的帝王伟绩与孙皓的种种不
端行为进行对比,从而对孙皓提出警示。
D. 贺邵不幸罹病,惨遭杀害。他身中恶风,口不能言,离职数月,却被孙皓怀疑装病,因此
被拘押,并遭受了严刑拷打,竟至被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陛下不恃己之威德,而怙敌之不来,忽四海之困穷,诚非长策庙胜之要也。
⑵邵奉公贞正,亲近所惮,乃共谮邵与楼玄谤毁国事,俱被诘责
14. 贺邵认为孙皓作为帝王,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⑴陛下您不依靠自己的威势德政,却依仗(或:想靠)敌人不来侵犯,忽略国家的艰难困
窘,(这)实在不是长远的谋略和朝廷克敌制胜的关键啊。
⑵贺邵敬奉公事忠贞正直,受皇上宠信的人都对他非常畏惧,就共同诬陷贺邵与楼玄诽谤诋
毁国家政事,(他俩)都遭到责罚。
14. ①虚心求过,善于纳谏;②爱惜贤才,宽厚包容;③修己崇德,远离奸佞;④勤身苦体,
光大前烈;⑤爱民养士,重视教化;⑥以史为鉴,从道丰基。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
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
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偶有逆迕”,“逆迕”,形容词用作名词,作“有”
为
。的宾语,主语省略,故本句相对独立,前后断开,排除 BD;“陛下猥发雷霆”,“陛下”主
语,“发”谓语,“雷霆”,雷霆之怒,名词,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
A。
本句译为:近来鸿胪卿葛奚,是先帝的旧臣,偶尔有些违忤,不过是昏醉时说的话而已,酒
过三巡后,不再忌讳礼节,陛下却猝发雷霆,说他轻侮傲慢,让他饮下酒精,以致中毒身亡。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
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
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A 项,“中书令,古代官职名,汉武帝时以宦者为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主要负责修史”
说法错误。汉时中书令掌传宣诏命,“负责修史”的是“太史令”。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
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
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C 项,“秦皇的帝王伟绩与孙皓的种种不端行为进行对比”说法错误。结合原文“昔秦建皇帝
之号,据殽函之阻,德化不修,法政苛酷,毒流生民,忠臣杜口,是以一夫大呼,社稷倾覆”
分析可知,并没有列举秦皇的帝王伟绩。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恃”,依靠;“怙”,依仗;“困穷”,艰难困窘;“庙胜”,指朝廷预先制
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
第二句得分点:“贞正”,忠贞正直;“惮”,畏惧;“谮”,诬陷;“诘责”,责罚。
【14 题详解】
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善于追
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
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本题题干“贺邵认为孙皓作为帝王,怎样做才能使国
家强盛起来?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结合“臣闻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
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是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
譬天位于乘奔,以虎尾为警戒”分析可知,贺邵认为孙皓作为帝王须虚心求过,善于纳谏;
结合“昔高宗思佐,梦寐得贤,而陛下求之如忘,忽之如遗”分析可知,贺邵认为孙皓作为
帝王须爱惜贤才,宽厚包容;结合“昔大皇帝勤身苦体,拓土万里,虽承天赞,实由人力也。
余庆遗祚,至于陛下,陛下宜勉崇德器,以光前烈”分析可知,贺邵认为孙皓作为帝王须勤
身苦体,光大前烈;结合“爱民养士,保全先轨,何可忽显祖之功勤,轻难得之大业,忘天
下之不振,替兴衰之巨变哉”分析可知,贺邵认为孙皓作为帝王须爱民养士,重视教化;结
合“愿陛下远考前事,近鉴世变,丰基强本,割情从道,则成康之治兴,而圣祖之祚隆矣”
分析可知,贺邵认为孙皓作为帝王须以史为鉴,从道丰基。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
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
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
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
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
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
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译文:
贺邵,字兴伯,会稽郡山阴县人。孙休登基,贺邵从中郎出任散骑中常侍,出京外任吴
郡太守。孙皓时期,他入朝为左典军,升为中书令,兼任太子太傅。
孙皓凶狠残暴,骄横自负,国家政事日益衰敝。贺邵上奏进谏说:
“我听说兴国之君乐意听到人家指出他的过错,荒乱之君喜欢听到别人对他的美言赞誉;
乐意听到指责过错的君主,他的过错会日益清除而福运臻于宏大;乐意听到他人赞誉的君主,他的声誉会日益减损而祸患必然来临。因此古代的君王,作揖礼请以进用贤人,虚怀以寻求
己过,譬喻帝位犹如乘危奔命,装饰虎尾以警戒自身。至于陛下,严厉刑罚以禁绝直率言辞,
罢黜善良人物以拒绝忠谏贤臣,不明毁谤与赞誉的实质,沉迷于宠臣的阿谀虚假之言。从前
殷高宗思念良佐,梦寐以求得到贤士,而陛下求贤似乎丢在脑后,忽视贤才如同遗弃无用之
物。原常侍王蕃忠诚恭谨于公事,才干胜任辅弼,却在他酒醉时施以极刑。近来鸿胪卿葛奚,
是先帝的旧臣,偶尔有些违忤,不过是昏醉时说的话而已,酒过三巡后,不再忌讳礼节,陛
下却猝发雷霆,说他轻侮傲慢,让他饮下酒精,以致中毒身亡。自此以后,国内人士伤心,
朝廷大臣失望,做官者以退职为幸运,居朝者以外任为福气,这确实不是用以保持光大宏伟
功业、兴隆道德教化的情势!
“从前殷高宗修养自己品德以消弭野鸡投鼎的异象,宋景公崇尚德行以消退火星不祥的
变化,希望陛下能上怕皇天告示的谴责,下追高宗、景公禳灾的修行,整顿澄清朝中的官位,
表彰论赏俊杰的功用,放逐驱退奸佞的小臣,抑制剥夺邪恶者权势。
“此外,北方强敌虎目注视,窥伺我国的盛衰,陛下不依靠自己的威严德行,而期望敌
人的不来侵犯,忽视四海的困顿穷苦,而轻视强敌的不来发难,这确实不是谋求长久居宫稳
操胜券的措施。从前大皇帝勤劳辛苦自身,在南方创下基业,割据半壁江山,开拓万里疆土,
虽然蒙受上天的相助,实际主要靠人的努力。传留的福祚和皇位,直到陛下,陛下应勉力崇
尚德行操守,以光大先辈勋业,爱民养士,保全先人制定的治国大纲,怎么可以忽略显扬祖
上的功勋,轻视难以取得的大业,忘却天下的不振、王朝更替兴衰的巨变呢?为臣听说吉凶
变易无常,祸福由人争得,长江的险阻不可长久依恃,如果我们不加强防守,则一苇可航。
从前秦国创建皇帝的称号,据守崤山、函谷关的险要,但不修德行教化,法律苛刻政治残酷,
毒害殃及百姓,忠臣闭口无言,故此陈胜振臂一呼,社稷即刻倾覆。近者刘氏占据三关险隘,
坚守重山固防,可说是金城石室,万世之业,只因授任不依贤能,一下子便丧国灭亡,君臣
被绳索系颈,一起成为俘虏之人。这是当代的明鉴,眼前的明显的警戒啊!希望陛下远考前
代之事,近鉴当代之变,扩大基业,强固根本,割弃私情,遵循道义,如是则成康之世的政
治局面就会形成,而圣明祖辈传下的福运就会隆盛。”
章表呈上后,孙皓深深地含恨在心。贺邵奉公忠正,孙皓的亲近小臣都很畏惧他。于是
一起谮毁贺邵与楼玄谤毁国事,贺、楼二人都被孙皓诘难指斥。楼玄被押送南方的广州,贺
邵受到原谅官复旧职。后来贺邵中风,口不能言,离职数月,孙皓怀疑他是假装有病,将他
收捕关在酒窖里,拷打千余下,贺邵始终没说一句话,最终被杀死,家属流放到临海。孙皓
同时下诏诛杀楼玄的子孙,这一年为天册元年(275),贺邵时年四十九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①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②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③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注】①诗人初贬永州,住龙兴寺,作组诗《巽公院五咏》,此为其一。②筠:竹皮。③谅:
料想,实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两句直陈眼前之景,以写实手法将桥、径、林贯穿起来,自然地引出下文写竹。
B. 三、四两句写笋箨中迸发出苦节,筠皮环抱着虚心,极具动感、画面感以及表现力。
C. 五至八句写在桥上俯视细流,仰听竹声,远观落日,近闻鸟鸣,是为了突出桥的形象。
D. 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意蕴,将自己的身世际遇与苦竹有机联系起来。
16. 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
【答案】15. C 16. 苦竹不会被用在重要渡口(或:地方),诗人以竹自喻,感叹自己虽然
也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却同样被贬偏地,不受重用。苦竹只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
荫,蕴含了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的伤感无奈;苦竹尚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则暗含着诗人
的自我安慰之情。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
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
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
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 项,“是为了突出桥的形象”说法错误。目的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和手法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
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
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诗歌最后两句“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意
思是这里的苦竹也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人们的栖息提供了荫凉。正如吴文治先生
所指出的:“作者借竹自喻,感叹竹子虽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也只能供人和鸟歇
息遮阴,不会用在重要的渡口,隐有自伤怀才不遇之意。”诗人和苦竹具有相似性:苦竹具
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诗人具有才华,但同样被贬偏地,不受重用。表达了诗人对
自身怀才不遇的伤感无奈;苦竹尚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则暗含着诗人的自我安慰之情。
【点睛】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 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①________,②________”两句进行对比,总结
了后唐庄宗先兴后亡的原因,并借此对执政者提出告诫。
⑵李贺《李凭箜篌引》中,“③________,④________”两句从乐曲的清脆悦耳写起,表现
了乐曲的丰富多变和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
⑶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认为,正确判断事物需要深入实际调查,文中用比喻形容考察途中
巨石阴森恐怖之状的两句是“⑤________,⑥________”。
【答案】 (1). 忧劳可以兴国 (2). 逸豫可以亡身 (3). 昆山玉碎凤凰叫 (4). 芙蓉
泣露香兰笑 (5). 如猛兽奇鬼 (6). 森然欲搏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
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
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逸,豫,凤,凰,露,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的秋天的下午,几乎家家户户每一堵朝西的墙壁上都落满了蜻蜓,夕阳下它们透明的薄翼
和花纹各异的细长尾巴,像一件精心的刺绣。顺着墙根悄悄溜过去,用手一按,就捉住一只。
一只被捉走了,其他的照旧静静趴着;好像蜻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生怕一拍翅,
① 。
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
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他的影子已经伸
进家。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a)
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b)你爸的影子已经
进屋了(c)她喊孩子(d)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e)
孩子打好水,将脸盆放在地上,跑到院门口,看见父亲还在远处的田野里走着,一个人
一摇一晃的。他的影子像一渠水,② 。
18. 文中括号处的标点符号,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
人,他并不知觉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时前面留下长长的影
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更好,为什么?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18. C 19. 将修饰语独立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动作姿态、形象特点;
采用短句,读起来富有节奏,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有利于刻画人物,给读者以深
刻印象。
20. ①那暖暖的光阴就会飞逝;②悠长地朝家里流淌着。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
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结合上下文“先
是一个头”“戴帽子的头”可知,下句是对上句的补充说明,故a 处应用破折号,排除 AB;b
处,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描写丈夫的影子,已经告一个段落,故应该用句号;排除 D 项;“你
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是妻子说的话,故b 处还应用左引号;c 处话还没说完,说话人处于句
中的位置,故 c 处应用逗号和右引号;d 处应用逗号和左引号;e 处,话已说完,故应用句号
和右引号。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能力,具体考查句式的表达效果。长句与短句的功用,从修辞
上考察,长句与短句自有其各自不能互相取代的功能。长句结构繁复,内涵丰富,集中紧凑,
逻辑严密,能细致地表达思想,多用于论说,书面语中出现频率高。短句结构简单,句义明
晰,简洁明快,一语中的,多用于叙事、描写与抒情,口语中尤为常见。因此,根据不同的
语体和表达的意图与需要,有目的地选用长句或短句,是能够有效地提高表达效果的。文中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
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
他的影子已经伸”是一个短句,从内容的表达上看,修饰语独立成句,强调“走来的这个
人”“个子高”的特点,以及“走路一摇一晃”动作姿态,还有“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
形象特点。从句式的特点上看,采用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画
面感和感染力。
【20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
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
一种语言表达题型。要求所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①处,根据上文“好像蜻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生怕一拍翅”分析,语境中“蜻
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如果拍翅,就会破坏此时的宁静,就会惊动“此时此刻的
阳光”;故此处可以填写“那暖暖的光阴就会飞逝”;第二处,上文“他的影子像一渠水”,“渠
水”的特点是流淌的,语境中的“他”是走在回家的路上,故此处可以填写“悠长地朝家里
流淌着”。
【点睛】语境补写答题技巧: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
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
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
等。
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
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
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下面文段是对一则公告的转述,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
改,使语言表达准确、严密、连贯。
市场监管总局 25 日发布公告,①要求加强口罩、消毒杀菌用品、抗病毒药品及相关医疗
器械等防疫用品的市场价格,②保护正常的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秩序。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
④大量囤积紧张的市场供应防疫用品,⑤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⑥串通涨价以及其他违反价
格法律法规的行为,⑦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都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⑧对典型案例要及时
予以曝光。
【答案】①在“价格”后加“监管”;②“保护”改为“维护”;③在“捏造”前加“对”(或:
对于);④将“紧张的”放在“市场供应”后;⑤“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改为“大幅度提高
销售价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以及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要把
握病句的几种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然后压缩句子,看主干是否残缺或搭配,再看修饰的成分顺序当不当,修饰词与中心词之间
是否搭配。至于得体准确,考生需要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台、使用的对象来分析是否得体。
第①句,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在“价格”后加“监管”;
第②句,搭配不当,“保护”和“秩序”搭配不当,“保护”改为“维护”;
第③句,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捏造”前加“对”(或:对于);
第④句,定语语序不当,将“紧张的”放在“市场供应”后;
第⑤句,宾语中心语位置不当,把“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改为“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
22.阅读下面文字,简要概括“强基计划”的四个主要特点,不超过 50 个字。2020 年 1 月 15 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
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自 2020 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
基计划”),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
求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专业
安排招生。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 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
算成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有效机制。
录取后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
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答案】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②重点关注基础学科 ③建立综合考核选拔机制④探索利于
学生成长发展的培养模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
语段。新闻类压缩语段,它主要考察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
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本题要求“简
要概括‘强基计划’的四个主要特点”,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文段内容,
然后划分层次筛选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材料一共有五句话,第①②句简单介绍《教育部关于
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时间以及主要内容,不属于“强
基计划”的特点;第③④⑤句,重点介绍“强基计划”的主要特点,结合第③句“强基计划
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
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专业安排招生”可以概括“强基计划”的特点是服务国家重
大战略需求和重点关注基础学科;结合第④句“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 85%)、高
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逐步建立起基
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有效机制”可以概括“强基计划”的特点是建立综合考核选拔机
制;结合第⑤句“录取后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可以概括“强基计划”的特点是探索利于
学生成长发展的培养模式。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 年 2 月 18 日,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关键时期,重庆北碚区袁婆婆
的女儿闲极无聊,将自家的门反锁起来,组织几个邻居偷偷在里面打麻将。94 岁的袁婆婆苦劝无效之后,果断向村干部进行了举报。经过大家的批评教育,袁婆婆的女儿终于认识到问
题的严重性,并主动加入防控疫情的志愿服务队中。
请你以袁婆婆女儿李华的身份,向妈妈或者村里人写一封致歉信,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切感受。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妈妈,对不起
亲爱的妈妈:
我写这封信,主要是想和您说一声对不起,在经过大家的教育批评后,我深深的认识到
了自己的错误。
此次疫情来势凶猛,这段时间正是疫情最为危险的时刻,我却因为自己无聊,将门锁起
来和邻居偷偷打麻将。妈妈,我知道您是因为关心我,所以才选择向村干部举报我,我想再
和您说一声对不起,对不起,妈妈让您担心了。是女儿不孝,让您今年 94 岁高龄却不能安享
晚年,还在为女儿担忧劳累,同时我还想和您说一声谢谢,谢谢您妈妈,谢谢您让我明白这
次疫情的危机,让我避开了感染的风险。
妈妈,请您放心,如今我一定会严格律己,绝不向危险边缘试探,不会因为周围无人感
染而因此大意,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平安是由无数个像您一样合格公民共同维护起来的。这个
病毒更易感染老年人,可是您还是为了劝阻我而外出寻求帮助。我现在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错
误,所以也请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如果有什么需求,你一定要打电话告诉我,我一定会守
护好你的。
此次战役在大年三十这个合家团圆时刻,有人却不畏生死选择逆行出征,有人为了防疫
推迟婚期,有人为了抗役和妻子孩子分离……他们的付出只为守护这一方净土,他们的努力
只为了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当我听说了这些消息后,内心无比悔恨,所以妈妈,我决定加入
村中志愿者服务队,我会和大家一起严防像我一样防护意识低下的行为,为村里做点贡献,
我会用我的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努力使村面貌焕然一新。妈妈,您不
必为我而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我希望我也能成为你的骄傲。
妈妈,谢谢您无私的举报,谢谢您的当头一棒!您的深明大义令我无比惭愧,您的觉悟
令我更是无地自容。所以我接受教育后还告诫了您的孙子和孙女,让他们要耐住寂寞,禁止
聚会和外出,告诉他们疫情严重,让他们加入严防防疫战线的队伍中来。
我会和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一起打造一个保护墙,守护我们的一方安宁,我相信雾霾消逝,待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之时,我们会迎接一个充满光明的未来。
您的女儿
2020 年 2 月 18 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
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以袁婆婆女儿李华的身份,
向妈妈或者村里人写一封致歉信,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切感受,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
【审题】既然是致歉信,在写作内容上应考虑到三个方面。
首先,要对自己的不恰当行为进行深刻的思想反思。比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大局意
识;存在侥幸心理等,这些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
其次,要表达出自己的正确认识。比如要有责任担当,要有勇敢精神,要有奉献意识。
最后,要展现出自己的切实行动。主动加入防控疫情的志愿服务队中,为防控疫情做力所能
及之事。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写作对象必须明确,或是给妈妈(袁婆婆),或是给村民;
第二,写作身份必须准确,或是作为女儿,或是作为村民,这个身份要凸显出来;
第三,信的格式必须正确,有称呼,有落款。
【立意】(1)要有责任担当——大疫当前,每个人都应当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2)要有奉献意识——为战胜疫情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要有生命意识——人的生命、健康是第一位的,尤其是疫情防控时期,一定要保护好自
己和家人、朋友的生命健康。
(4)要有大局意识——个人的行为不能损害集体的利益,做事不能只顾自己的喜好。
(5)要有勇敢精神——在防疫过程中,人人须奋勇争先,耻于最后。
(6)要有知错就改的精神——受到别人的批评教育,要及时反思自我,认真纠正错误做法。
【素材】不久前,北京 136 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武汉医疗队启程。临行前,一位丈夫依依不
舍,送别身为医护人员的妻子。“相识 20 载,今日送你出征是我最艰难的决定。虽然忧心,
但我更有信心!”为了千家万户的安康,多少“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奔赴疫情防控
第一线。无畏出征,扶危渡厄——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向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致敬!祝福“白衣
天使”们平安凯旋!疫情防控是一场看不见硝烟但却生死攸关的激烈战斗,是一场只能打赢、必须打赢的决胜之
战。其实,逆风而行的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的人要么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要
么毅然放弃春节假期、投身到战“疫”队伍中来。所有的努力基于人,所有的信心源于人,
所有的成效来自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医疗救治、媒体发布、交通管理、肉菜供应、物资保
障……不管是抗击疫情的哪一个环节,正坚守在岗的人都是令人尊敬的“逆行者”。正是因为
他们在自身岗位第一线的辛勤付出,抗击疫情才有了走向成功的基础。
爱是担当之责,亦是奉献之歌。疫情“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是时代的骄傲,是国家的骄
傲,是民族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汇集成抗击疫情的“滚滚暖流”,
构建起抗击疫情“钢铁长城”。这样的付出与牺牲,大家永远铭记。
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面前不退缩,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关键时刻冲在前,这既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携手
并肩、守望相助,就一定能战胜病毒,赢得胜利,也一定能共同守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结构】例文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向母亲致歉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谢意。然后以实际行
动来证明自己是真的认识到了错误:我加入了村中志愿者服务队。较为深刻地剖析了自己的
抗疫战争的认识,最后坚定信心:我们会迎接一个充满光明的未来。
【点睛】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
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 2006 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 2012 年其相
对成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
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
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
解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
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继
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
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 2015 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
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
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
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 2015 年全国新课标 1 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
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 2 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
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
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 2015 年全国新课标 2 卷作文“你认为谁更
有风采”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