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20届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考试(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20届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考试(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ID:441826

大小:54.39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题二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保护工业遗产的活动起源于英国。早在 19 世纪末期,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使 人们萌发了保护工业遗产的最初意识。2003 年 7 月,在俄国下塔吉尔召开的大会通过了专用 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即《下塔吉尔宪章》。该宪章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指出了工 业遗产的价值,就立法保护、维修保护、宣传展示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工业遗产保护 逐步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保护性再利用是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存环境的一种可行途径。在制定方案时,对工业遗 产中的每一区域都应仔细甄别并单独评估,在考虑它与整个遗址联系的基础上,确定其最恰 当的用途。同时,方案应对不同工业遗产地段设立明确的限制要求,新的用途必须尊重工业 遗产的原有格局和材料特色,维护原始的人流活动,并且尽可能与初始或主要用途兼容。并 应创造条件保留能够记录和解释原始功能的生产区域,用于展示和解说曾有的工业生产用途。 保护性再利用不应作为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要重点应用于文化设施建设。可以根 据工业遗产原有产业及产品性质,设立各种门类的工业技术博物馆、厂史展示馆、企业纪念 馆,同时探索更为合理而广泛的利用方式,如美术馆、社区文化中心等;也可以利用工业遗 产特有的历史底蕴、想象空间和文化内涵,把它开发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 聚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园区,既体现工业遗产特色,又使公众得以游憩、观赏和娱乐。对于 大型和特大型工业遗产的保护,则可以用设立工业遗址公园的方式成功地将旧的工业建筑群 保存于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整体保护的目的。 虽然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但是中心城市以及一些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在这一形势下,如何使更多的优秀工业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如何 形成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是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摘编自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 材料二: 在保护工业遗产之前,首先应该厘清的问题是:将要进行的保护究竟是否是工业遗产? 如果确是工业遗产,它的遗产价值究竟在哪里?只有明确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才能有针对 性地决策是否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护。 在此,应首先区分工业遗存和工业遗产的差别。历史遗留的旧工业厂房、园区及其相关 的环境、设备、档案等都属于工业遗存,但并非所有工业遗存都具有足够的重要性,即所谓 遗产价值,而可以被列为工业遗产——正如历史遗留的旧建筑、旧构筑物不一定都会成为文 化遗产一样。只有具有突出遗产价值的真正的工业遗产才有被保护的必要,对于其他的工业 遗存,进行拆除或单纯再利用都无可厚非。 第二是确认工业遗产的遗产价值。应进行遗产价值的系统性评估,明确对于特定的工业 遗产而言,其重要意义究竟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进行价值评估时, 应侧重考虑不同的向度——对于生产性工业遗产,如工厂厂区厂房等,应将遗产价值中的技 术价值评估放在重要位置;对于生活性工业遗产,如工人住宅及相关科教文卫场所等,则应 将遗产价值中的历史价值及遗产的社会意义放在首位。只有具体确认了遗产的突出价值、指 出遗产保护的关键点,才能真正实现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工业遗产保护。 对于工业遗产来说,再利用是否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否可能对工业遗产进行 类似于其他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封不动的真实性保护?如果可能,那么这种可能性的前提条件 是什么?又将如何落实实践?如果一定要加以改造和适应性再利用,那么多大程度上的改变 是可以接受的、是能够保证发展可持续的?若要基于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一方面需要立足国情、充分考虑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困境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另一 方面应当探索遗产价值与保护强度的匹配关系、遗产适应性再利用路径与工作组织模式的匹 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特定工业遗产地而言,其保护路径、发展策略与实施方式的组 合应具有必然性而非随机性。 材料三: 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推进,北京及周边的工业废址何去 何从,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首钢工业园区从钢铁巨人转型成为文化创意巨人的过程中,经历 了“最传奇”“最诗意”“最优雅”的三次转身,让我们看到首都工业遗址改造的创意升级、文化升级和体验升级。 与其它工厂一样,筒仓是首钢工业园内非常重要的建筑,自 2011 年首钢正式停产后,这 些建筑逐渐破败。但经过设计师的改造,首钢工业园内的筒仓变身成设计感十足的办公区, 同时,筒仓外壁上开辟的形状各异的孔洞,给原本黑暗的筒仓照进了阳光,也带来了新鲜的 空气。目前,6 号筒仓也被选为奥组委首批员工进驻的办公楼,被称之为“最传奇的转身”。 而“最诗意的转身”则是园内的群明湖。这片清澈灵动的湖水原本是厂区为高炉降温而 储存的循环水,停产后,这里被改造成“半厂山水锦花池,十里钢城碧云天”的群明湖。除 了是首钢园区内景色的“颜值担当”,群明湖还将成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单板大跳台的组成 部分,湖畔的冷却塔便是跳台,百年来一直唇齿相依的湖水和冷却塔再次组成最佳搭档。 首钢园区内标志性的老牌建筑物 3 号高炉,已经化身成一座雄伟的博物馆,向世人讲述 过往的辉煌。这个“最优雅的转身”标志着园区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我 国工业遗址改造工作的升级。 (摘编自陈烁《创意中国,首都工业遗址改造进入 2.0 时代》)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下塔吉尔宪章》的通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至此工业遗产才被人们清晰定义并受到全 世界共同关注。 B. 工业遗产除了保护性再利用外,只要前提条件允许,基本原封不动的真实性保护也可以是 选项之一。 C. 材料二中所说的“探索遗产价值与保护强度的匹配关系”,主要是针对材料一中“大型和特 大型工业遗产的保护”来说的。 D. 首钢工业园区遗址“最传奇”“最诗意”“最优雅”的三次转身成功改造,体现了我国工 业遗产保护的成果。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我国中心城市以及一些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我国工 业遗产保护就此开始。 B. 如果没有弄清是否是工业遗产和工业遗产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在保护什么、如何保护上就 很难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 C. 工业遗存和工业遗产的差别在于其是否有价值,如果不是工业遗产,就要拆除或单纯再利 用而不必保护。 D. 有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机遇,首钢工业园区必然会从钢铁巨人转型成为文化创意巨人。 3. 下列不属于“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一项是 A. 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都江堰风景区一部分 B. 伦敦火力发电厂改建为泰德现代艺术馆 C. 中山粤中造船厂改建为中山岐江公园 D. 上海江南制造厂改建为中国工业博物馆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首钢工业园区转型成功是我国工业遗址保护的典范,请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其成功在何处。 【答案】1. C 2. B 3. A 4. ①先论述“是否保护”再论述“怎样保护”,递进式结构使论述深入。②运用了例证法,使 论证有说服力;分类列举,使论述层次清晰。③末段连续问句,启发人们思考。 5. 首钢工业园区筒仓、群明湖和 3 号高炉,进行了单独评估,确定了最恰当的用途;筒仓变 身办公区,冷却塔和群明湖组成大跳台新,3 号高炉变成博物馆,尊重原有格局和材料特色, 重点在文化设施建设上下功夫;首先确认了遗产的突出价值、真正实现有效保护。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 项,“主要是针对材料一中‘大型和特大型工业遗产的保护’来说的”错误。“大型和特大 型工业遗产的保护”主要是规模,遗产价值的大小不仅仅是规模。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 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 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 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从此开始”错。原文为“虽然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但是 中心城市以及一些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在这一形势下,如 何使更多的优秀工业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如何形成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是 【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C 项,“如果不是工业遗产,就要拆除或单纯再利用而不必保护”错。原文为“只有具有突出 遗产价值的真正的工业遗产才有被保护的必要,对于其他的工业遗存,进行拆除或单纯再利 用都无可厚非”。 D 项,条件关系错。结合“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推进,北京及 周边的工业废址何去何从,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首钢工业园区从钢铁巨人转型成为文化创意 巨人的过程中……文化升级和体验升级”分析,“有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 展规划的机遇”“首钢工业园区必然会从钢铁巨人转型成为文化创意巨人”条件关系错误。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 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 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题干问的是“下列不属于‘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一项是”,结合“保护性再利用不应作 为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要重点应用于文化设施建设。可以根据工业遗产原有产业及产 品性质,设立各种门类的工业技术博物馆、厂史展示馆、企业纪念馆,同时探索更为合理而 广泛的利用方式,如美术馆、社区文化中心等;也可以利用工业遗产特有的历史底蕴、想象 空间和文化内涵,把它开发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园 区,既体现工业遗产特色,又使公众得以游憩、观赏和娱乐”分析,“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 用”主要指再利用重点应用于文化设施建设。 分析选项内容,A 项,“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属于工业遗产保护。此项为农业遗产保护性再利 用。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 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题干问的是“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 要说明”,结合材料二内容分析。 结合“只有明确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才能有针对性地决策是否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 护”“应首先区分工业遗存和工业遗产的差别”“第二是确认工业遗产的遗产价值”“一方面需要立足国情、充分考虑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困境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 应当探索遗产价值与保护强度的匹配关系、遗产适应性再利用路径与工作组织模式的匹配关 系”等分析,先论述“是否保护”再论述“怎样保护”,递进式结构使论述深入。 结合“历史遗留的旧工业厂房、园区及其相关的环境、设备、档案等都属于工业遗存”“如 工厂厂区厂房等,应将遗产价值中的技术价值评估放在重要位置;对于生活性工业遗产,如 工人住宅及相关科教文卫场所等,则应将遗产价值中的历史价值及遗产的社会意义放在首位” 等分析,运用例证法,分类列举,使论述层次清晰。 结合“对于工业遗产来说,再利用是否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否可能对工业遗产进 行类似于其他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封不动的真实性保护?如果可能,那么这种可能性的前提条 件是什么?又将如何落实实践?如果一定要加以改造和适应性再利用,那么多大程度上的改 变是可以接受的、是能够保证发展可持续的”等分析,末段连续问句,启发人们思考。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 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 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 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题干问的是“首钢工业园区转型成 功是我国工业遗址保护的典范,请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其成功在何处”,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结合“首钢工业园内的筒仓变身成设计感十足的办公区,同时,筒仓外壁上开辟的形状各异 的孔洞,给原本黑暗的筒仓照进了阳光,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而‘最诗意的转身’则是 园内的群明湖”“这里被改造成‘半厂山水锦花池,十里钢城碧云天’的群明湖”“首钢园 区内标志性的老牌建筑物 3 号高炉,已经化身成一座雄伟的博物馆,向世人讲述过往的辉煌。 这个‘最优雅的转身’标志着园区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我国工业遗址改 造工作的升级”“首钢工业园内的筒仓变身成设计感十足的办公区”“群明湖还将成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单板大跳台的组成部分,湖畔的冷却塔便是跳台,百年来一直唇齿相依的湖水 和冷却塔再次组成最佳搭档”等分析,首钢工业园区筒仓、群明湖和 3 号高炉,进行了单独 评估,确定了最恰当的用途。 结合“只有具体确认了遗产的突出价值、指出遗产保护的关键点,才能真正实现有针对性的、 有效的工业遗产保护”分析,首先确认了遗产的突出价值、真正实现有效保护。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的棣花之荷 徐祯霞 对于棣花的荷,我好奇着,疑惑着,一直处于隔县观望的状态。天下美荷,多在南方, 北方甚少,荷生之地,多是水源涵养之所,棣花乃旱地,何以养得如此多的荷?更何况是千 亩之荷,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传说。 去过棣花的人都说棣花的荷美,有水道,能划船,花开之际,一眼望不到边,荷头攒动, 绿叶招展,真真是个美煞人也。人如此说,我是有些不相信的。我始终以为,不是荷有多美, 而是荷因为棣花这片土地而被人高看一眼,荷花长在棣花的土地上,贾平凹出生在棣花,人 因贾平凹而来棣花,因贾平凹的大名而仰视棣花的荷,棣花的荷便因贾平凹而与其它的荷大 大不同了。 这些年见的荷多了,有私人庭院的荷,有公园的荷,有水塘的荷,更有南方的荷。尤其 是在济南,看到了大明湖的荷,天下的荷在我的眼里顿时逊色,大明湖的荷,那可真真是不 辜负传说,石桥、曲廊、画舫、古亭,都是最美的风景画,湖中荷韵飘香,岸边绿柳垂绦, 在绿柳婆娑间,远处烟波浩渺,青山如黛,忽然楹联出现在我的面前:“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此联是对大明湖景色最好的概括,大明湖的荷花确实浩瀚无边。 棣花的荷塘开放好久了,我一直没有去,常见之物,也少了去探究它的兴致。一个偶然 的机会,来到丹凤,同行之人要去看棣花的荷,便陪同前往。来到棣花,放眼四望,棣花的 荷竟不逊于大明湖的荷花的,我诧异,在秦岭山中,一个崇山峻岭的县城,也会有如此浩瀚 的江南之地,烟波水乡,让我吃惊不小,千亩荷塘,真不是一个传说。我不仅诧异了,而且 惊喜了,我常常追逐于江南的水乡,而就在我所处的商洛,也一样有着一个水光潋滟荷叶田 田的水乡,我竟然几年视而不见,太辜负这片生机勃勃的荷塘了。 来到荷塘边,我放眼望去,荷塘在我的眼前便如铺开的一幅硕大的锦画,绿荷、拱桥、 长亭、游船,一眼望不到边。我静静地打量了数分钟,心中顿有豁然之象,总是喜欢江南的 开阔,喜欢江南的无遮无拦,喜欢一眼可以看出几里外的视觉,眼前的荷塘,又让我有了找 到小江南的感觉,看到那些在荷塘中穿梭迂回的船只,我不禁心动起来,划船击,划船去! 我们上了船,船顺着水道“嗖”地向前驶去。第一次坐船。坐北方荷塘中的船,这种感 觉是兴奋且激动的。我一边用手拍水,一边欣赏着满塘的荷花,突然想起了扬万里的诗:“红 白莲花共塘开,两般颜色一船香。疑是汉殿三千女,半是红妆半淡妆。”此诗恰好写出了此 时荷塘的景色。水波两边,荷花开得正艳,粉的,白的,竞相在望出窜,共争一池春色。正 是赏荷时节,我们在无意之中赶上了一塘荷的盛宴,观赏到了荷生命中最美的姿态,袅袅婷婷,如豆蔻少女一般的绽放。 蓦然想起了晋乐府《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 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此时,不是采莲的季节,我只能臆想一下。我是没有采过莲子 的,愈是没有机会体验的事,愈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船依然在行进,我们已经置身在满满 的荷丛当中,纵眼四周,全是荷,挤挤挨挨,将我们簇拥着,心也如这船儿荡漾了起来。 自此,对于一个没有考察论证过的事情再也不敢妄下断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物都有自己的不同,在荷的世界里,每一朵荷看似相同的, 其实又是不同的,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以及地域地貌特征,都会让它们产生很大的不同, 有的肥厚,有的瘦削,有的丰硕,有的娇艳。而在花的世界里,它们又都有着自己的生命轮 回。有早开的,有晚开的,有绽尽一生风华的,也有被无情的风雨摧折的,而我们看到的, 都只是它们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它们的艰辛与磨砺我们却不知。棣花的荷,也注定有过艰 辛的,也是从一个个小的叶片逐渐成长起来的,长成这郁都葱葱健硕丰满的荷塘,而最终盛 开成这一片天光灿烂的荷花。因此,任何的成长和成功都不会一蹴而就,正如贾平凹辉煌的 文学成就,也是贾平凹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如果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耕耘, 他如何能著作等身?如果没有写出优秀深刻的文学作品,他又如何能屡屡获奖,以至“荷叶 田田”呢? 棣花的荷,注定是与别处的荷不同的,它有着别的荷所没有的成长经历和故事,有着自 己的性格和品格,有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和人文情怀。它与天下荷是相同的,又与天下荷是不 同的。 正如,众生有别。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开始没有去棣花观荷,原因在于不相信北方旱地能拥有千亩荷塘,认为人们因为作家 贾平凹的大名而仰视棣花的荷花。 B. 看到棣花的荷塘,作者感到惊诧和惊喜,为崇山峻岭中的棣花千亩荷塘的美景而陶醉,为 对距离自己最近的美景却视而不见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C. 作者看到棣花之荷,心中顿有豁然之象,有了找到小江南的感觉,说明作者骨子里还是喜 欢江南的荷花,对北方的荷花看不上眼。 D. 经过棣花观荷这件事,作者得到了人生有益的教训和经验,那就是只要对于一件事情考察 论证过,就可以下结论,否则不能妄下断言。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自己没有探究棣花荷花的兴致,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 比,从而使读者对棣花之荷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B.文中“湖中荷韵飘香,岸边绿柳垂绦,在绿柳婆娑间,远处烟波浩渺,青山如黛”,句式整 齐中有变化,有韵律感,与大明湖荷之美相得益彰。 C. “竞相在望出窜,共争一池春色”,运用了拟人手法,“袅袅婷婷,如豆蔻少女一般的绽 放”,运用引用、比喻手法,表现棣花之荷不同于南方之荷的美。 D. 通过对棣花之荷的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作者引发联想,由荷花联想到了人,由棣花之荷 联想到了贾平凹,认为人的成长和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8. 文章中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请举三例加以分析。 9. 作者在结尾说“正如,众生有别”。请根据文章内容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6. B 7. C 8. ①引用大明湖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能更好地概括大明湖荷花浩瀚无 边的美丽景色。②引用杨万里的诗,恰好写出了荷塘的景色,各色荷花竞相开放,共争一池 春色,便于表达作者的情意。③引用乐府《采莲曲》,引发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 9. ①棣花之荷与别处的荷不同,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地域特征。②棣花养育了的作 家贾平凹与众生不同,他有自己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和个性品格,有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和人 文情怀。③表达了作者对棣花之荷的赞美和对像贾平凹一样付出艰辛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的 敬仰。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 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 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 A 项,“作者开始没有去棣花观荷,原因在于不相信北方旱地能拥有千亩荷塘”错误,不全面, 原因还有“看到了大明湖的荷,天下的荷在我的眼里顿时逊色”。 C 项,“说明作者骨子里还是喜欢江南的荷花,对北方的荷花看不上眼”错误,无中生有,没 有对北方的荷花看不上眼。 D 项,“只要对于一件事情考察论证过,就可以下结论”错误,原文只是说“自此,对于一个 没有考察论证过 事情再也不敢妄下断言”,并不能得出“只要对于一件事情考察论证过,就的可以下结论”。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 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 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 C 项,“表现棣花之荷不同于南方之荷的美”错误,“袅袅婷婷,如豆蔻少女一般的绽放”, 运用引用、比喻手法,表现棣花之荷的特点,此处没有进行比较。。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引用的作用的能力。引用在散文中的一般性作用: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 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 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思考时,要结合着引用的一般性作用,结合着引用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分析。本文主要在第 三、六、七段,第三段中作者回忆济南大明湖的荷,引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 湖”这一楹联是为了展示大明湖的荷花之美,结合“四面”以及“此联是对大明湖景色最好 的概括,大明湖的荷花确实浩瀚无边”这一句可知,重点是表现大明湖荷花的浩瀚无边;第 六段中是写棣花的荷,作者看到棣花的荷想到杨万里的诗,“红白莲花共塘开,两般颜色一 船香。疑是汉殿三千女,半是红妆半淡妆”,引用该诗之后,作者紧跟着说“此诗恰好写出了 此时荷塘的景色”,由此可知,该诗主要展现荷塘的景色,联系诗句的内容以及后面描写荷塘 的句子来看,“……荷花开得正艳,……竞相在往出窜,共争一池春色。正是赏荷时节,我 们在无意之中赶上了一塘荷的盛宴”,展现出荷花竞相开放的热烈景象,同时流露出作者对此 景的赞美;第七段是写作者看到棣花的荷想到了晋乐府《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 田;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这是联想,由观荷想到采莲,引 用的诗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考生答题的时候,先举出例子,然后分析效果。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对句子的理 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正如,众生有别”,“如”意思是“像”,“众生有别”意思是“一切生物都有不同”,显而易见,这里是说上文所写对象都有自己与众不同之处,而上文写了棣花的荷和棣花养育的作 家贾平凹,考生结合上文分析出这二者的特点即可。如棣花的荷,“定是与别处的荷不同的, 它有着别的荷所没有的成长经历和故事,它有着自己的性格和品格,有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和 人文情怀”,由此可知,棣花之荷与别处的荷不同,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地域特征; 如棣花养育的作家贾平凹,倒数第三段说“任何的成长和成功都不会一蹴而就,正如贾平凹 辉煌的文学成就,它也是贾平凹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如果没有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的辛苦耕耘,他如何能著作等身?如果没有写出优秀深刻的文学作品,他又如何能够屡屡获 奖,以至‘荷叶田田’呢”,由此可知,棣花养育了的作家贾平凹与众生不同,他有自己自已 独特的成长经历和个性品格,有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和人文情怀;作者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 棣花之荷的赞美和对像贾平凹一样付出艰辛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敬仰。考生结合这些内容 进行答题即可。 【点睛】“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漼,绛州闻喜著姓。父琰之,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不主曹务,刺史李崇义始轻之, 语之曰:“同,三辅,吏事繁,子盍求便官?毋留此!”琰之唯唯。属吏白积案数百,崇义 让使趣断,琰之曰:“何至逼人?”乃命吏连纸进笔为省决,一日毕,既与夺当理,而笔词 劲妙。崇义惊曰:“子何自晦,成吾过耶?”由是名动一州,号“霹雳手”。后为永年令,有 惠政,吏刻石颂美。以仓部郎中病废。漼侍疾十余年,不肯仕。琰之没,始擢明经,调陈留 主簿,迁监察御史。时崔湜、郑愔典吏部,坐奸赃,为李尚隐所劾,诏漼按讯,而安乐公主、 上官昭容为阿右,漼执正其罪,天下称之。累进中书舍人。睿宗造金仙、玉真二观,时旱甚, 役不止,漼上言:“春夏毋聚大众,起大役,不可兴土功,妨农事。若役使乖度,则有疾疫 水旱之灾,此天人常应也。今自冬徂春,雨不时降,人心憔然,莫知所出,而土木方兴,时 旱之孽,职为此发。今东作云始,丁壮就功,妨多益少,饥寒有渐。《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冬, 不雨,是时岁三筑台;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是时作南门。陛下以四方为念,宜下明制, 令二京营作和市木石,一切停止。有如农桑失时,户口流散,虽寺观营立,能救饥寒敝哉?”上不报。迁兵部侍郎。以铨总劳,特授一子官。开元五年,为吏部侍郎,甄拔士为多。拜御 史大夫。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 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改太子宾客。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懿。 (节选自《新唐书·裴漼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 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B. 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 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C. 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 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D. 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 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是古时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的人须通晓经学,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谓之进士, 以 经义取士谓之明经。 B. 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属官,历代名称和职务不尽相同,唐时掌管诏令、侍从、宣旨和接纳 上奏文表等事。 C.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与《论语》《孟子》《中庸》合 称为“四书”。 D. 二京是指汉代的东京和西京,即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张衡《二京赋》中的“二 京”也是指长安与洛阳。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裴漼侍父多年,不愿仕进。裴漼父亲既有才华又施政惠民,任仓部郎中时患病辞官,裴漼 为父侍疾十多年,直至父亲去世后才肯出来为官。 B. 裴漼不畏权贵,秉公处事。崔湜、郑愔因贪赃被弹劾,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偏袒他们,裴 漼不徇私情,引经据典,公正地处置他们的罪过。 C. 裴漼进言劝谏,毋妨农事。睿宗建造金仙、玉真二观时旱灾严重,裴漼引用《春秋》的记 载劝谏天子春夏不可役使过度,应该停止一切土木工程。 D. 裴漼量才选人,多士被选。任兵部侍郎时选才有功,天子奖励其子为官,开元五年裴漼转任吏部侍郎,选拔了很多士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吏白积案数百,崇义让使趣断,琰之曰:“何至逼人?” (2)有如农桑失时,户口流散,虽寺观营立,能救饥寒敝哉? 14. 裴漼的父亲裴琰之为什么被称为“霹雳手”?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属吏禀告说堆积的案子有几百件,李崇义责备裴琰之叫(他)迅速处理,裴琰之说: “为什么如此逼迫人?”(2)如果农桑误时,百姓流离失所,即使寺观建立,能解救人们饥 寒的危害吗? 14. 裴琰之受到刺史李崇义的责备,但在处理积案时,命小吏准备好纸笔从速处理,一天就将 堆积的案牍办理完毕,决定既合情理,而且文词准确精妙。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敷奏”,陈奏,向君上报告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A 项、D 项。 “吏部尚书”为官职,不应该断开,排除 B 项。 句意:裴漼一向与张说友善,张说当时正任宰相,多次举荐他。裴漼擅长陈述奏事,天子也 很看重他,升任吏部尚书。其家世代俭朴,但晚年喜欢饮酒,追求奢侈,议论者认为这是他 的不足。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 项,“四书”不包括《春秋》,《春秋》是“五经”之一。四书名单:《大学》、《中庸》、《论 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名单:《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 项,“不徇私情,引经据典”与原文不符。结合“诏漼按讯,而安乐公主、上官昭容为阿右, 漼执正其罪,天下称之”分析,皇帝下诏命裴漼追查审问,但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偏袒他们, 裴漼坚持治他们的罪,受到天下人的称赞。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属吏”,下属的官吏;“让”,责备;“趣”,通“促”,催促,督促;“何”,为什么。 (2)“有如”,犹如,好像之意;“户口”,百姓;“虽”,即使;“营立”,建造,营置; “敝”,危害,困乏。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裴 漼的父亲裴琰之为什么被称为‘霹雳手’”,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 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 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 结合“属吏白积案数百,崇义让使趣断”“乃命吏连纸进笔为省决,一日毕,既与夺当理, 而笔词劲妙。崇义惊曰:‘子何自晦,成吾过耶?’由是名动一州,号‘霹雳手’”分析, 就命小吏准备好纸笔从速处理,一天就将堆积的案牍办理完毕,决定既合情理,而且文词准 确精妙。李崇义惊讶地说:“你为什么要埋没自己,造成我的过错呢?”从此名震一州,号 称“霹雳手”。裴琰之一天就将堆积的案牍办理完毕,决定既合情理,而且文词准确精妙。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裴漼,出自绛州闻喜望族。父名琰之,永徽年间任同州司户参军,不重视府署中的事务, 刺史李崇义瞧不起他,劝戒他说:“同州是三辅之地,政事繁多,你何不找个轻松的官职? 不要留在这里!”裴琰之恭敬地答应。属吏禀告说堆积的案牍(案卷)有几百件,李崇义责 备他让他迅速处理,裴琰之说:“为什么如此逼迫人?”就命小吏准备好纸笔从速处理,一 天就将堆积的案牍办理完毕,决定既合情理,而且文词准确精妙。李崇义惊讶地说:“你为 什么要埋没自己,造成我的过错呢?”从此名震一州,号称“霹雳手”。后来任永年令,施政 惠民,属吏立碑赞美他。任仓部郎中时患病而辞官。裴漼服侍父病十多年,不肯出任外官。 裴琰之去世后,才考中明经科,调任监察御史。当时崔湜、郑愔掌管吏部选举,因贪赃到李 尚隐的弹劾,皇帝下诏命裴漼追查审问,但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偏袒他们,裴漼坚持治他们 的罪,受到天下人的称赞。多次升职担任为中书舍人。睿宗营建金仙、玉真两座道观,当时 旱情严重,而役使民夫不止。裴漼上书说:“春夏之交不该聚集民众展开大规模工役,不可 以兴建土木工程,妨害农事。如果役使超出限度,那么就会有疫病水旱之灾,这是天与人之 间定会发生的感应啊。现在从冬到春,雨水不按时令而降,人心忧愁,不知道怎么办是好, 却仍大兴土木,旱灾正是由此而生。如今春耕刚刚开始,丁壮从事工役害多利少,这是饥寒 的苗头。《春秋》上记载说庄公三十一年冬,无雨,当时一年中三次筑台;僖公二十一年夏大 旱,当时正修建南门。陛下以天下为怀,应公开下制书,命二京工程和购买木石全部停止。 如果农桑误时,百姓流离失所,即使寺观建立,能补救人们饥寒的危害吗!”没有得到答复。 迁任兵部侍郎。因主持铨选有功,特授一子做官。开元五年,裴漼任吏部侍郎,选拔的士人 很多。拜授御史大夫。裴漼一向与张说友善,张说当时正任宰相,多次举荐他。裴漼擅长陈 述奏事,天子也很看重他,升任吏部尚书。其家世代俭朴,但晚年喜欢饮酒,追求奢侈,议 论者认为这是他的不足。改任太子宾客。去世,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寓驿舍① 陆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 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 仙冢垒垒。’”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中诗人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 气氛。 B. 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奋发有为和超然物外 的情感。 C. 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的感慨。 D. 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 而强烈。 16. 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1)借景抒情,首联写地处僻静的“闲坊”,陈旧、荒凉的“古驿”经 常掩着门,空荡荡的,营造了驿舍荒凉幽寂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2)动作 描写,诗人在细细数竹、量松的动作中发现竹增松长,从而感慨时光飞逝,壮志难酬。(3) 对比手法,尾联用今昔对比,曾经壮志豪情的诗句,而今蛛网尘封,字迹模糊,抚今追昔, 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痛抑郁之情。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 项,“奋发有为和超然物外情感”错,应是“物是人非”。颔联运用两个典故,“鲲自化” 用《庄子•逍遥游》鲲化为鹏故事,喻指不少得志者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但他们扶摇宜上, 与我本不相干;“鹤仍归”用《搜神后记》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故事,一方面切自己此日旧地重来,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叹。这一联用的两个典故,格言升沉异势,深寓感慨, 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物是人非的感叹。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题干问的是“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需要 明确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通过分析诗句可知,首联写景叙事,“闲坊”“古驿”的荒 僻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冷的感情。颔联运用鲲化为鹏和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典故感慨人事 浮沉,物是人非。颈联紧承“仍归”,运用动作描写,写此日追寻旧迹的行动,故地重游,驿 中庭院已经起了变化。那片竹子比过去长得更多了,那株古松比过去长得更粗大了。诗人在 思量这些年闲抛的岁月,亦在寻找这些年往来奔波的脚印。竹增松长,岁月如流。可见这数 竹量松看似悠闲的动作中,实含有无穷感慨,万种凄惶写作者一根根数竹,解下腰带量松, 这些动作寄寓了作者岁月如流的无穷感慨。尾联今昔对比,壁上的诗句,留下了往日的雪泥 鸿爪,也记下了当日的激烈壮怀,抚今追昔,诗人怎能不心事万千结联?感慨今夕,情感沉 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作者跟两个侄子强调他最深恶痛绝,而不愿他们有的行为 是“ 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 望,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连用两个比喻“______,______”来表达他对官场的厌倦,和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1). 好议论人长短 (2). 妄是非正法 (3). 青青子衿 (4). 悠悠我心 (5). 羁鸟恋旧林 (6). 池鱼思故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 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 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妄”“衿”“羁”。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 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 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 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 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潇潇秋雨中,我去 枯荷听雨的感觉。偌大的一片荷塘中,荷叶是枯的,莲蓬是枯的, 湖水也显得干枯,雨滴落在荷叶上,同样发出干枯的声音。然而细看那一枝一枝枯干的蓬梗, 却依然支撑着枯干的莲蓬,在瑟瑟寒风中挺立着笔直的腰身。由此我想到,当年吴昌硕画牡 丹时,常常在盛开的牡丹花旁,配有一两根枯枝,枯枝与盛开的花形成鲜明的对比。花枝春 满,花容月貌;而( ① )。这样的画风、画面,凸显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临近中午时,风停雨霁,阳光从淡淡的云层中 下来,夹带着些微暖意。此时池塘 中的一株株枯荷也 上了一层霞光碧彩,如同一尊尊雕塑,气宇轩昂,神采奕奕。远处 的浓阴中传来鸟的欢唱,唱得那么从容,是抒情诗,抑或是甜甜的情语。对于茫茫大漠之上“西 风胡杨”的特质,我是略知一二的,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够得上是生物界的奇观了。由“西风胡杨”推及“枯荷听雨”,众多的先贤在葳蕤的草木面前, 常常会生发出睿智,并流淌出惟妙惟肖的心曲,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论述,“草木 有本心”的抒写,等等。就生命存活的时间而言,( ② ),但是秋冬之际,红藕香残, 繁华落尽之时,一株株枯荷坚韧无畏挺立的身姿,那 的壮美,也一如胡杨的品质,足以 让人敬畏震撼了。 18.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品味 倾泄 蒙 洋洋大观 B. 品味 倾泻 披 蔚为大观 C. 品评 倾泻 蒙 蔚为大观 D. 品评 倾泄 披 洋洋大观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偌大的一片荷塘中,荷叶、莲蓬和湖水都是干枯的,就 雨滴荷叶的声音也是干枯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答案】18. B 19. ①每一个事物独立成句,重点强调了“干枯”,是语意更重。②分句先 短后长,节奏和谐。改句失去了这种特点。 20. ①枯枝刚劲、倔强巍然 ②荷与胡杨虽然不可比肩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 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 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 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 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 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 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品味:仔细体会;玩味。品评:评论高下。根据语境“我去……枯荷听雨的感觉”, 填入“品味”。 第二组,倾泄:大量地落下。倾泻:指液体从高处倾倒或流泻下来。根据语境“阳光从淡淡 的云层中……下来”,填入“倾泻”。 第三组,蒙:遮盖。披:覆盖或搭在肩背上。根据语境“此时池塘中的一株株枯荷也……上 了一层霞光碧彩”,填入“披”。 第四组,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复杂繁多,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形容丰富多彩的景色; 雄伟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多指文物、盛大的景象等。根据 语境“那……的壮美”,填入“蔚为大观”。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 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 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偌 大的一片荷塘中,荷叶是枯的,莲蓬是枯的,湖水也显得干枯,雨滴落在荷叶上,同样发出 干枯的声音”,在这个句子中“荷叶是枯的”“莲蓬是枯的”“湖水也显得干枯”,荷叶、莲 蓬和湖水单独来写,能起到强调作用,“雨滴落在荷叶上,同样发出干枯的声音”,从短句到 的长句,节奏很和谐。“偌大的一片荷塘中,荷叶、莲蓬和湖水都是干枯的,就雨滴荷叶的声 音也是干枯的”,改之后的句子,没有语言表达的美感。 【20 题详解】 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 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 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 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根据语境“由此我想到,当年吴昌硕画牡丹时,常常在盛开的牡丹 花旁,配有一两根枯枝,枯枝与盛开的花形成鲜明的对比。花枝春满,花容月貌;而……”, 填入“枯枝刚劲、倔强巍然”;“就生命存活的时间而言”“但是秋冬之际,红藕香残,繁华 落尽之时,一株株枯荷坚韧无畏挺立的身姿”,填入“荷与胡杨虽然不可比肩”。注意字数限 制。 【点睛】关于补写句子,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 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 字数的限制。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 45 个字。 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在出席媒体见面会的时候表示,尽管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击华 为,但对华为 5G 业务影响不大。目前华为已获得 30 多个 5G 商用合同,与全球多个商业伙伴 签署合作协议。华为拥有 1600 多项 5G 核心专利,占了整个 5G ESTI 标准的 19%,构筑了核心 竞争优势,对美国的商业和技术禁令有准备。华为在全球参加了几十个 5G 网络的商用测试, 测试数据表明华为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比行业其他公司领先 12 个月到 18 个月不等。至于美国 等极少数国家所谓的“安全威胁”,他表示,安全问题应回归技术、用事实说话,希望回到对 公司的客观评价上来。华为一直秉持对客户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在去年就 已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运营的最高纲领,今后华为将投入 20 亿美元,构建全流程 的产品安全体系。 【答案】任止非表示,华为不惧美国禁令,5G 业务影响不大;华为技术领先,网络信息安全有 保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 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 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将此段句话划分为两个 个层次,分别概括层意。第一层“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在出席媒体见面会的时候表示, 尽管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击华为,但对华为 5G 业务影响不大”,是说“任止非表示,华为不 惧美国禁令,5G 业务影响不大”;剩下为第二层,抓住核心句子“华为拥有1600 多项 5G 核 心专利,占了整个 5G ESTI 标准的 19%,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测试数据表明华为目前的 技术成熟度比行业其他公司领先 12 个月到 18 个月不等”,这是说“华为技术领先”;“华为 一直秉持对客户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在去年就已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 为公司运营的最高纲领,今后华为将投入 20 亿美元,构建全流程的产品安全体系”这是说“网 络信息安全有保障”。据此总结出答案。 22.下面是一封推荐信的片段,其中语言有表达不得体部分,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现有我校高三(10)班**同学,打算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他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 很好,担任学较“×××”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春雨杯”作文大 奖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作品发表在省市文学刊物上。特此推荐。 (1) 改为 ; (2) 改为 ;(3) 改为 ; (4) 改为 。 【答案】(1)现——兹 ;(2)打算——拟 ;(3)你校——贵校 ;(4)他——该生;(5)很好—— 很优秀。(答出四处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 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 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 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本语段为“推荐信”片段,“兹有”一词多使用于正式书函的正文开头,一般用于证明某事 件或材料。 “打算”,是口语,应用公文用语或书面语,改为“拟”。 “你校”语气生硬,应改为“贵校”(对别的学校的尊称)。 “他”,是口语,应用公文用语或书面语,改为“该生”。 “很好”,是口语,应用公文用语或书面语,改为“很优秀”。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 亡了,这就沧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的境地。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藴含的恳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结合时代要求继 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 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同学,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篇倡议书, 倡议大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 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扬优秀传统文化,你我同行   亲爱 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们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我 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应扬优秀传统文化, 担民族复兴大责。为此,我代表中华中学学生会全体成员向大家倡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从我做起。   深入挖掘,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秋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类学说在文化激荡中大放光彩;汉朝独尊儒术,奠定儒学正统地位;明 清时期儒学结合时代特征发展创新……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由此,我们应深入挖 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 中发展,在弘扬中创新。   推陈出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只有将 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予以展示、创新,才能推动文化兴盛。作为一项历 史悠久的技艺,陶瓷微雕技术近乎失传。而王艺文却利用现代科技将其继承下来,一个人撑 起了一项国家非遗项目。正是因为有着推陈出新的精神,王艺文最终将一项文化技艺继承并 发展了下来,这启示我们,面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创新中弘扬。   面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一枝独秀不是春, 的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当下,我们应通过“一带一路”等渠道将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传统文 化提炼并展示出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为世界文明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她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 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当下的中学生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 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今天,我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承继 本质,涵养精髓,改造转化,创新发展,延续血脉,开拓前行。在此,我代表学生会全体成 员向同学们再次倡议:担民族复兴大责,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你我共行。    中华中学学生会    2019 年 12 月 24 日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典型的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着重考查考 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思考,引导当代中学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结 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提炼、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者。试 题的写作情境、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写作体式都非常明确,审题难度不大,更注重对考生 价值观的考查。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综合材料内容,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这一主 题展开,倡议中学生从“我”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挖掘优秀传统 文化精髓,提炼当代价值,解决世界问题,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参考立意: 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   2. 继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时代精神。 4. 继承传统文化,提炼文化精髓。 素材积累: 1、最近名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前十二名文化大国”的调查结果已经揭晓。中国以拥 有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位居第二名,这个好消息令大家欢欣不已。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与拥有众多备受欢迎的现代文化的美国作比较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很多外国朋友欣赏的时候,我们自身是否足够重视它呢?如果我们不能很 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 2、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著名作家 冯骥才实地考察并用所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他说:“民间艺术 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是啊。倘若 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 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绸缪。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 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 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为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 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耀眼的光彩。 3、在当今社会蓬勃发展的时代,人们都在物质上不断的追求,在生活水平上不断的提高, 在工作上同时也是精益求精,但是,人们又会停下来思考那份对于文化的纪念吗?不,不会。 然而,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手艺都是因为没有人传承而在现在已断绝了,我们不能让 历史成为历史,要让他们成为未来,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每个人都应该随时接受着古老文化 的熏陶,让这种传承成为永远,这样,在中国的标点上,就只有分号,没有句号。我想,如 此的文化传承,势必会为中国拥有美好的远景蓝图。 层次分析: 本文紧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这个主题,紧密联系材料,表达自己的 思考和认识,并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采用分论点模式,从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发 展”到“传播”,层层深入,结构严谨。文章引用准确,有理有据,显示了考生阅读的广度和 深度。文辞优美,富有文采,显示出考生良好的文学素养。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