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数学(文)第二次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数学(文)第二次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442167

大小:92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昌市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文科数学 本试卷共 4 页,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相应位置贴好条形码.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水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 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复数 , , ,则 ( ) A. B.2 C. D.4 2.集合 , ,则 ( ) A. B. C. D. 3.已知空间内两条不同的直线 a,b,则“ ”是“a 与 b 没有公共点”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 ,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B. C. D. 5.已知函数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 ( ) A. B.1 C. D. 6.已知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若 , ,则角 A 等于( ) A. B. C. D. 7.已知 、 为不共线的两个单位向量,且 在 上的投影为 ,则 ( ) 1 1 3z i= + 2 3z i= − 1 2z z z= ⋅ z = 3 2 3 { }24A x y x= = − { }24B y y x= = − A B = ∅ [ ]2,2− [ ]0,2 { }2 / /a b ( ) l 1 1n 1, , x xf x xx − ≤=  > ( ) 1f x > ( ),e +∞ ( )2,+∞ ( )1,e ( )2,e ( ) ( )x xf x e ae a R−= + ∈ ( )f a = 1 ee − 1e e − 1e e + ABC 2a c= sin 2cos2A C= 6 π 3 π 2 π 2 3 π a b a b 1 2 − 2a b− = A. B. C. D. 8.直线 被圆 截得最大弦长为( ) A. B. C.3 D. 9.函数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10.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F, 是抛物线上一点,过 A 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为 B,若 ,则 ( ) A.3 B. C.4 D. 11.春秋以前中国已有“抱瓮而出灌”的原始提灌方式,使用提水吊杆——桔槔,后发展成辘轳.19 世纪 末,由于电动机的发明,离心泵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发展机械提水灌溉提供了条件.图形所示为灌溉抽水 管道在等高图上的垂直投影,在 A 处测得 B 处的仰角为 37 度,在 A 处测得 C 处的仰角为 45 度,在 B 处测 得 C 处的仰角为 53 度,A 点所在等高线值为 20 米,若 BC 管道长为 50 米,则 B 点所在等高线值为(参考 数据 ) A.30 米 B.50 米 C.60 米 D.70 米 12.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有且仅有 2 个最小值点,下列判断: ① 在 上有 2 个最大值点;② 在 上最少 3 个零点,最多 4 个零点; 3 6 5 7 2 sin 0x yθ⋅ + = 2 2 2 5 2 0x y y+ − + = 2 5 2 3 2 2 ( ) ln x xf x x e = 2: 4C y x= ( ),A AA x y 3 2AF BF= Ay = 3 2 4 2 3sin37 5 ° = ( ) ( )sin 06f x x πω ω = + >   ( )0,π ( )f x ( )0,π ( )f x ( )0,π③ ;④ 在 上单调递减.其中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是( ) A.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若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14.已知函数 ,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5.已知 , 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以 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的 渐近线的一个公共点为 P,若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16.已知四棱锥 的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3 的正方形, 平面 ABCD, ,E 为 PD 中 点,过 EB 作平面 分别与线段 PA、PC 交于点 M,N,且 ,则 ________,四边形 EMBN 的面积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12 分)甲、乙两位战士参加射击比赛训练.从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 8 次,记录如下: 甲 82 81 79 78 95 88 93 84 乙 92 95 80 75 83 80 90 85 (Ⅰ)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并分别求两组数据的中位数; (Ⅱ)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射击比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战士参加合适?请说明理 由. 18 .( 12 分 ) 已 知 等 差 数 列 的 公 差 为 , 前 n 项 和 为 , 且 满 足 ________ ( 从 ① ﹔② , , 成等比数列;⑧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补充到题干中的横线位 333, 7 ω  ∈   ( )f x 50, 33 π     1 3 1 0 y xy x y  ≥ −  − + ≥ z x y= + ( ) lnf x x= ( ) ( ) 1f a f b+ = a b+ 1F 2F (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21F F 1 22PF PF= P ABCD− PD ⊥ 6PD = α / /AC α PM PA = { }na ( )0d d ≠ nS ( )10 105 1S a= + 1a 2a 6a 5 35S =置,并根据你的选择解决问题). (Ⅰ)求 ﹔ (Ⅱ)若 ,求数列 的前 n 项和 . 19.(12 分)如图所示,四棱柱 ,底面 ABCD 是以 AB,CD 为底边的等腰梯形,且 , , . (Ⅰ)求证:平面 平面 ABCD; (Ⅱ)若 ,求三棱锥 的体积. 20.(12 分)已知函数 . (Ⅰ)讨论 在区间 上的单调性; (Ⅱ)若 恒成立,求实数 a 的最大值.(e 为自然对数的底) 21.(12 分)已知椭圆 ,过点 的两条不同的直线与椭圆 E 分别相交于 A,B 和 C, D 四点,其中 A 为椭圆 E 的右顶点. (Ⅰ)求以 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Ⅱ)设以 AB 为直径的圆和以 CD 为直径的圆相交于 M,N 两点,探究直线 MN 是否经过定点,若经过定 点,求出定点坐标;若不经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10 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E 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为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非负半轴为极 轴建立极坐标系. (Ⅰ)求抛物线 E 的极坐标方程; (Ⅱ)过点 倾斜角为 的直线 l 交 E 于 M,N 两点,若 ,求 . 23.(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na 1 2n nb = { }n na b nT 1 1 1 1ABCD A B C D− 2 4AB AD= = 60DAB∠ = ° 1AD D D⊥ 1 1D DBB ⊥ 1 1 2D D D B= = 1D CC B− ( ) ( )( )1xf X e x a a R= − ∈− ( )f x [ ]1,2 ( ) af x e ≥ 2 2 : 112 4 y xE + = ( )0, 2P − ( )1,0 ( )3,2A α 2AN AM= tanα已知 , . (Ⅰ)当 时,求不等式 的解集; (Ⅱ)求证: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A A A C D D C D B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 13.3 14. 15. 16. ;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 题-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作答.第 22 题、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解析】(Ⅰ)作出茎叶图如下: 从茎叶图中得出甲的中位数为 , 而乙的中位数为 ; (茎叶图 3 分) 5 分 (Ⅱ) , , , , (均值各 1 分,方差各 1.5 分) 10 分 ( ) 1 af x ax xx x = − + − ( ) ( )2 2g x x a x a R= − − − ∈ 1a = ( ) ( ) 3f x g x< + ( ) ( )f x g x≥ 2 e 5 3 2 3 3 6 82 84 832 + = 83 85 842 + = ( )1 70 2 80 4 90 2 8 9 1 2 4 8 3 5 858x = × + × + × + + + + + + + + =甲 ( )1 70 1 80 4 90 3 5 0 0 3 5 0 2 5 858x =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22 1 78 85 79 85 81 85 82 85 84 85 88 85 93 85 95 858S  = − + − + − + − + − + − + − + − 甲 35.5=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22 1 75 85 80 85 80 85 83 85 85 85 90 85 92 85 95 858S  = − + − + − + − + − + − + − + − 乙 41=, , 甲的成绩较稳定,派甲参赛比较合适. 注:本小题的结论及理由均不唯一,如果考生能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给出其他合理回答,同样给分,如 派乙参赛比较合适,理由如下:从统计的角度看,甲获得 85 以上(含 85 分)的概率 ,乙获得 85 分 以上(含 85 分)的概率 , ,所以派乙参赛比较合适. 12 分 18.【解析】(Ⅰ)①由 ,得 ,即 ; ②由 , , 成等比数列,得 , ,即 ﹔ ③由 ,得 ,即 ; (每个条件转化 1.5 分) 选择①②、①③、②③条件组合,均得 、 ,即 ﹔ 6 分 (Ⅱ) , , 两式相减得: , 9 分 得 12 分 19.【解析】(Ⅰ) 中, , , ,得 , 2 分 则 ,即 , 4 分 而 ,故 平面 , 又 面 ABCD,所以平面 平面 ABCD. 6 分 (Ⅱ)取 BD 的中点 O,由于 ,所以 , 由(Ⅰ)可知平面 面 ABCD,故 面 ABCD. 因为 , ,则 , 因为 平面 ABCD, 9 分 所以 x x= 甲 乙 2 2s s ( )10 105 1S a= + ( )1 1 10 910 5 9 12a d a d ×+ = + + 1 1a = 1a 2a 6a 2 2 1 6a a a= 2 2 2 1 1 1 12 5a a d d a a d+ + = + 13d a= 5 35S = ( )1 5 3 5 5 352 a a a + = = 3 1 2 7a a d= + = 1 3a = 3d = 3 2na n= − 2 3 4 1 4 7 10 3 2 2 2 2 2 2n n nT −= + + + + + 2 3 4 5 1 1 1 4 7 10 3 5 3 2 2 2 2 2 2 2 2n n n n nT + − −= + + + + + + 2 3 4 1 1 1 1 1 1 1 3 232 2 2 2 2 2 2n n n nT + − = + + + + + −   2 3 1 1 1 1 1 1 3 2 1 3 2 3 41 3 1 3 1 42 2 2 2 2 2 2 2n n n n n n n n 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BD 4AB = 2AD = 60DAB∠ = ° 2 3BD = 2 2 2AD BD AB+ = AD BD⊥ 1AD D D⊥ AD ⊥ 1 1D DBB AD ⊂ 1 1D DBB ⊥ 1 1D D D B= 1D O BD= 1 1D DBB ⊥ 1D O ⊥ 1 2D D = 3DO = 1 1D O = 1 1 / /D C 1 1 1 1 1 3D CC B C DCB D DCB BCDV V V ODS− − −= ⋅= = . 12 分 20.【解析】(Ⅰ) , 时, ﹔ 时, . ①当 时, 在 上单调递增; ②当 时, 在 上单调递减, 上递增; ③当 时, 在 的单调递减; (每段讨论 1.5 分) 6 分 (Ⅱ) ,即 , 由(Ⅰ)知: 在 上递减,在 上递增, 则 ,即 , 9 分 令 , ,即 在 R 单调递增, 而 , , 所以 ,即 a 的最大值为 . 12 分 21.【解析】(Ⅰ)由已知 ,则 ,故 AB 方程: , 联立直线 AB 与椭圆方程,消去 y 可得: ,得 ,即 , 从而以 AB 为直径的圆方程为: , 即 . 4 分 (Ⅱ)(1)当 CD 斜率存在时,并设 CD 方程: ,设 , 由 ,消去 y 得: , 1 1 1 3 3sin 2 23 2 6 2 3BC DC CBD ⋅ ∠= × = × × × = ( ) ( )xf x e x a′ = − ( ),x a∈ −∞ ( ) 0f x′ < ( ),x a∈ +∞ ( ) 0f x′ > 1a ≤ ( )f x [ ]1,2 1 2a< < ( )f x [ ]1,a ( ],2a 2a ≥ ( )f x [ ]1,2 ( ) ( )1 0x ag x e x a e = − − − ≥ ( )min 0g x ≥ ( )g x ( ),x a∈ −∞ ( ),x a∈ +∞ ( ) ( )min 0g x g a= ≥ 1 0ae a+ + ≤ ( ) 1xh x e x+= + ( ) 1 1 0xh x e +′ = + > ( ) 1xh x e x+= + ( ) 1 11 1 0h e− +− = − = ( ) ( )1 0 1ah a e a h+= + ≤ = − 1a ≤ − 1− ( )2,0A ( )0 2 12 0ABk − −= =− 2y x= − 24 12 0y y+ = 3By = − ( )1, 3B − − ( )( ) ( )( )2 1 0 3 0x x y y− + + − + = 2 2 3 2 0x y x y+ − + − = 2y kx= − ( )1 1,C x y ( )2 2,D x y 2 2 112 4 2 y x y kx  + =  = − ( )2 23 4 8 0k x kx+ − − =故 , ,从而 , , 7 分 而以 CD 为直径的圆方程为: , 即 , ① 且以 AB 为直径的圆方程为 , ② 将两式相减得直线 , 即 , 可得: ,两条直线互异,则 , 即 , 9 分 令 ,解得 ,即直线 MN 过定点 ; 10 分 (2)当 CD 斜率不存在时,CD 方程: ,知 , , 则以 CD 为直径的圆为 , 而以 AB 为直径的圆方程 , 两式相减得 MN 方程: ,过点 ; 综上所述,直线 MN 过定点 . 12 分 22.【解析】(Ⅰ)由题意抛物线 E 的焦点为 ,所以标准方程为 , 故极坐标方程为 ﹔ 4 分 (Ⅱ)设过点 A 的直线 l 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 代入 ,化简得 , 1 2 2 4 3 kx x k + = + 1 2 8 3x x k −= + ( )1 2 1 2 2 124 3y y k x x k −+ = + − = + ( )( ) ( ) ( )2 2 1 2 1 2 1 2 1 2 2 12 1 2 2 2 4 3 k y y kx kx k x x k x x k − = − − = − + + = + ( )( ) ( )( )1 2 1 2 0x x x x y y y y− − + − − = ( ) ( )2 2 1 2 1 2 1 2 1 2 0x y x x x y y y x x y y+ − + − + + + = 2 2 3 2 0x y x y+ − + − = ( ) ( )1 2 1 2 1 2 1 2: 1 3 2 0MN x x x y y y x x y y+ − + + + − − − = ( ) ( ) ( )2 2 24 3 3 3 10 1 0k k x k y k− + − + − + − = ( ) ( ) ( ) ( )1 3 3 3 10 1 0k k x k y k  − + + + + − = 1k ≠ ( ) ( )3 3 10 3 10 0x y y x k+ + + − + = 3 3 10 0 3 10 0 x y y x + + =  − + = 0 10 3 x y = = − 100, 3  −   0x = ( )0, 2 3C − ( )0,2 3D 2 2 12x y+ = 2 2 3 2 0x y x y+ − + − = 3 10 0x y− − = 100, 3  −   100, 3  −   ( )1,0 2 4y x= 2sin 4cos 0ρ θ θ− = 3 cos 2 sin x t y t α α = +  = + 2 4y x= ( )2 2sin 4sin 4cos 8 0t tα α α+ − − =, , 且 6 分 由 ,A 在 E 内部,知 , 得 或 , 所以,当 时,解得 , 所以,当 时,解得 (每个结果 1.5 分) 所以 或 . 10 分 23.【解析】(Ⅰ)当 时,不等式为 ,平方得 , 则 ,得 ,即 或 , 所以,所求不等式的解集 ; 5 分 (Ⅱ)因为 , 又 , 所以,不等式 得证. 1 2 2 4sin 4cos sint t α α α − ++ = 1 2 2 8 sintt α= −⋅ ( )2 24sin 4cos 32sin 0α α α∆ = − + > 2AN AM= 2 12t t= − 2 1 2 1 2 82 sint tt α= − = −⋅ 1 2 2 sin 2 sin t t α α  =  = − 1 2 2 sin 4 sin t t α α  = −  = 1 2 2 4sin 4cos 2 sin sint t α α α α − ++ = = − tan 2α = 1 2 2 4sin 4cos 2 sin sint t α α α α − ++ = = 2tan 3 α = tan 2α = 2tan 3 α = 1a = 12 3x x − < 2 2 44 8 9x x − + < 4 24 17 4 0x x− + < 21 44 x< < 12 2x− < < − 1 22 x< < 1 12, ,22 2    − −       ( ) 1 1 11a af x ax x ax x a x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11 2 1a x ax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1g x x a x x a x a= − − − ≤ − − − = − ( ) ( )f x g x≥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