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Word版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Word版含解析)

ID:442180

大小:275.1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测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英雄形象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作为具有感召力的符号载体,它富有强大 的精神引领力与持久的文化生命力。翻检近年来文学中的英雄叙事时,我们会不 无遗憾地发现,曾经闪耀着精神光彩的“高大上”的英雄逐渐走向人性泛化的“庸 常”英雄,真正具有时代影响力和生命力的英雄形象仍属凤毛麟角。因而,及时 准确、生动、鲜活地塑造出能够反映新时代本质内涵、体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英 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一方面,信息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良莠不 齐甚至颠倒黑白的信息考验着受众理性思辨的能力,提高了接近真相的难度,造 成了少数人对英雄人物的质疑、戏谑、调侃、否定甚至污蔑。对英雄的认知和态 度问题从来都是关乎社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的重大问题。否认英雄,就 意味着否认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和平与安定来自牺牲和奉献,也意味着难以协调立 场、形成共识、统一思想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新时代迫切需要一个又一 个属于这个时代的、被受众集体记忆的英雄形象来夯筑社会的精神高地、树立民 众的价值坐标。 另一方面,中国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 下的文艺作品理应着力塑造当代英雄,应当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时代风貌 和精神气质。以电影《战狼Ⅱ》为代表,主人公冷锋身上承载着新时代富国强军 背景下铁血军人的豪情和壮志,承载着属于当代青年人的理想人格。作品具有强 烈的时代感,因而也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同和反馈。置身自信自强的当代中国,我 们需要越来越多这样的“超级英雄”来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为前进中的祖国鼓 与呼。众所周知,“超级英雄”诞生于美国,其诞生与美国精神文化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根植于美国人为之骄傲的“美国梦”,其深层次折射的更多的是民族自 信、文化自信。在勠力同心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应该有也 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中国式的“超级英雄”应运而生。 此外,青年一代缺少属于他们自己的经典英雄形象。在张扬个性、信息如此 发达的今天,我们的青年一代在偶像的选择上渠道太多,受到的干扰也太多。朱 光潜在《谈英雄崇拜》一文中谈道:“尤其在青年时代,意象的力量大于概念, 与其向他们说仁义道德,不如指点几个有血有肉的具有仁义道德的人给他们看。 教育重人格感化,必须是一个具体的人格才真正有感化力。”文艺作品要围绕主 流价值观发出坚定的声音,不遗余力地塑造属于这一代青年人自己的英雄形象、 精神偶像。在“颜值”“金钱”“地位”等浮华幻象之外,打造理想主义和英雄 主义的“诗和远方”。英雄叙事绝非单纯的文艺问题,它不仅关乎对审美取向和社 会风尚的引领,更关乎一代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感和价值追求。 (摘编自张倩《英雄叙事要切中时代脉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统主流价值观在信息时代受到严重冲击,无法辨别真相的复杂信息,造 成英雄人物遭到质疑、戏谑、调侃、否定、污蔑等后果。 B.电影《战狼Ⅱ》中的冷锋是一个植根于伟大“中国梦”的“超级英雄”形 象,承载着新时代军人的豪情壮志和青年人的理想人格,因而广受欢迎。 C.青年一代缺少属于他们的经典英雄形象,根本原因是青年一代的选择渠道 太多,致使对经典英雄形象的选择受到干扰,这些英雄形象难以在青年人中流行 起来。 D.文艺作品围绕主流价值观不遗余力地塑造属于青年人的英雄形象,是为了 让青年人抛开对“颜值”“金钱”“地位”等浮华幻象的追求。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无法辨别真相的复杂 信息”错,原文第二段只是说“提高了接近真相的难度”,并非“无法辨别真相”。 C 项,原因分析错误,由原文第四段可知,根本原因是我们塑造的属于这一代青年 人的英雄形象太少。D 项,“是为了……浮华幻象的追求”于文无据,原文第四 段是说“在‘颜值’‘金钱’‘地位’等浮华幻象之外,打造理想主义和英雄主 义的‘诗和远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英雄形象的重要作用和有影响力的英雄形象匮乏的现实入手,论述 了塑造新时代英雄形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B.第二段着重论述对英雄的认知和态度问题是关乎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问题, 从反面着笔,针砭时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文章引用了朱光潜先生关于青年人缺少属于自己的英雄形象的论述,证明 了伟大的人格对于青年人的教育价值。 D.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英雄形象塑造的必要性,都紧紧扣住了“切中时代 脉搏”这个要求,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论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引用的内容并非“关于 青年人缺少属于自己的英雄形象”,而是主要从英雄形象的教育意义的角度提出青 年人需要有自己的英雄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历史上的英雄形象,只要能体现民族精神,富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力,也可 以被塑造为新时代青年一代的精神偶像。 B.在新媒体时代,净化网络环境,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加强主流价值的宣 扬,也是树立英雄形象的必要手段。 C.不管是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还是美国式的“超级英雄”,都体现了个人 力量与民族情怀的结合,因而值得肯定。 D.英雄形象是英雄人格的具体化,所以在肉身存在与精神属性两者之间,文 艺创作者要更加重视英雄人物的肉身存在。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文艺创作 者要更加重视英雄人物的肉身存在”错,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英雄形象是精神的 载体,是“精神偶像”,塑造英雄形象的最终目的还是凸显其精神属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根据环保部 12 月 24 日公布的数据,2017 年京津冀及周边“2+26” 城市“煤改气”改造完成 394.3 万户,超额完成四分之一。改造任务量最多的河北 省,180 万户的全年目标完成了 253.7 万户,导致今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大增,增长 幅度为去年同期的 234%。 需求涨上来了,但供给却出现了意外。一是原定于 2017 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 LNG 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 2000~3000 万方/日。二是管道天 然气进口被减供。中国天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2017 年前三季度占 84.6%)在 入冬后寒流来临,优先保证本国居民用气,违约减供,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 了 4000~5000 万方/日,尤其是北方地区突然断了供。 (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 2018 年 1 月 26 日网易新闻网) 材料二 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 识上的误解。当前,以洗选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净 化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 后三个环节同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效率。因此,煤炭已经没 有那么“脏”了。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 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 油缺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 大的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与 2015 年相比,2016 年全国新 增发电装机 125 吉瓦,至年底总装机量达到 1646 吉瓦,其中煤炭发电总装机量达 到了 943 吉瓦,占比约为 57%;增长 48 吉瓦,增长量排名第一。 (摘编自《“煤改气”之困:对“清洁空气运动” 的再审视》,2017 年 12 月 11 日搜狐网)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 谷差达到 10∶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 10 倍。此外,同 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 每天相差约 5000 万立方米。 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而 目前,肩负调峰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 3.4%,远低于发 达国家 10%~15%的水平,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 外依存度达到或超过 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 12%,而且 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 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 类似 LNG 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 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摘编自《气荒如何不再来?》, 2018 年 2 月 5 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图片中国报告网《2018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 进口量构成及主要管道分布分析》)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土库曼斯坦的违约行为,使得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骤减,加剧了天然气供 应的紧张形势。 B.洁净煤与天然气一样符合“清洁空气运动”的要求,不会造成污染问题。 C.我国今年的天然气荒成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综合考量,统 筹兼顾。 D.目前我国的整体储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使用的冬季调峰需求。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材料二说的是“尽最大限度减少 污染物排放”“已经没有那么‘脏’了”“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 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由此可知, 选项“不会造成污染问题”的说法有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揭示了天然气荒的成因,材料二则揭示了对燃煤发电存在的误解和 中国的能源资源现状。 B.在大城市加强大型储气罐群建设,是我国加强整体储气能力建设的重中之 重。 C.取暖用气较多,导致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量比其他季度多出约 5000 万立方米。 D.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 2017 年达到了 2012 年以来的 最高峰。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重中之重”于文无据;C 项,内容理解错误,原文材料三是“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 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 5000 万立方米”;D 项,图表信 息理解有误,由材料四图一的同比线可知,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 2012 年最 高。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破解我国的天然气荒这一难题。(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更加审慎有序地推动“煤改气”,抑制天然气需求过快增长;②多渠 道增加天然气进口供应量;③立足国情,重新审视洁净煤技术在发电领域的应用 价值;④加强国家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 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注意区分是局部信息的概括还是综合信息的概括,然 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间,摘取关键语句作答。本题中要求概括“破解我国的天然 气荒难题”的方法,从材料内容可知,其信息点分布在各个材料中,可以结合材 料中的句子,如材料二“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 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 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材料 三“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目前在我 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等内容概括答题要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尘封与独处 张立勤 某学者在一座图书馆书库中,终于看到了他早年听说过的一本书,书上面落 满了灰尘,几乎看不清书脊上的文字,他是凭着直觉,朝它伸出了手臂的。当他 的手碰到这本书时,不如说碰触到了那厚厚的灰尘,那个时刻,他分明感到了什 么,什么呢?尘埃飞起,土腥气,内心的酸楚,或如歌的岁月在远方已消失殆尽。 一本书的独处,尘土无情地将其覆盖得十分严实和均匀,时光或许永远都是这样 从尘埃之上踏过去的,也从来都是隐蔽而小心谨慎地靠近着你,消磨着你,不管 你有无生命。书籍的独处是悲凉的,它无事可做,它要靠别人的翻阅来完成自己 的使命,它只有跟阅读它的那个人一起呼吸,否则,它就只有任时光如蠹虫一样 啃噬着它的肌体,一天天地变黄,衰败下去。 独处的人,却是尘封不住的。那个写出著名的《瓦尔登湖》的美国人梭罗, 他认为没有比独处更好的事了,就一个人,十分简单,十分安静地面对着那片山 林,那片美丽的湖水。梭罗逝去已 156 年了,仍有那么多的人感动于他的独处。 译者说“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 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那本绿色封面的《瓦尔登湖》,从我几年前读完 它就一直摆放在写字台上,我不忍心将它塞回书柜,我一次次地翻开它,翻开它 就闻到了那片树林的青涩气,偶尔,那只猫头鹰的叫声会被我想起,其实是想起 了那一段“有猫头鹰是可喜”的思考。我不由得抬起头望窗外,就觉得我家窗外 的这棵树是梭罗看到的那棵树,树枝上也应该有鸟类什么的栖息。 还有卡夫卡,他认为为了写作,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 是像一个死人。他比梭罗走得更远,而他却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出生地布拉格。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卡夫卡到柏林和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去世。卡夫卡的独处 更趋于内心,独处的内心与生存环境的对立,使得他的独处实际上不可能是梭罗 式的。卡夫卡说:“你没有走出屋子的必要。你就坐在你的桌旁倾听吧,甚至倾 听也不必,保持完全的安静和孤独好了。” 卡夫卡、梭罗、蒙田、梵高、贝克特等太多的逝去的喜欢独处的人,我爱他 们!就其独处而言,对于任何深刻的思考和深邃品质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 独处于一个夜晚也好,一个冬季也好,有意的,而不是无意的,自己跟自己在一 起,跟墙壁在一起,跟高山流水在一起……空白之页向天空展开,我走向某个时 分,独处的某个时分,这是灵魂所必需的。 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书籍,这时,我后悔我打开得晚了。也许我擦干净书上 面的尘土之后,回想起一段早已忘记的往事,于是,我的眼睛就湿了。尘封的不 管是什么,都是要靠心灵去打开的。打开的瞬间,我肯定生出十分亲切的感情。 许多东西是必须要被尘封的,比如,历史遗迹、岁月或记忆。许多东西是不 得不被尘封的,比如,被忽视、忘却的或群体失忆症的结果。许多东西是无法尘 封的,比如,尊严、爱与恨……尘封是自然规律,唯有独处的思想者,或生命的 独处时刻,方能开启历史与岁月的尘封,创造出尘封不住的不可磨灭的人类神话。 我忽然觉得,独处与尘封在某种感觉的情形下,是在形容事物的同一种存在 状态,不是吗? (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头描写书籍的独处,被尘封而显悲凉,情思细腻,意味深长,这与下文 中人的独处不会被尘封形成对比,突出人应学会独处的主题。 B.梭罗远离尘嚣,寻求独处,这种简单和孤独却馥郁芬芳,恰恰成就了其作 品和精神的独特魅力,让人喜爱他的作品,感动于他的独处。 C.“他比梭罗走得更远”侧重说明卡夫卡在物理空间上虽几乎没离开过布拉 格,但去过柏林、维也纳,也意味着卡夫卡与梭罗的独处有深远区别。 D.文中写“我”打开尘封已久的书籍的情形,抒情和议论相结合,融入独特 的主观感受使情感真实自然,议论点睛,使文章富有理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由第三段“他比 梭罗走得更远,而他却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出生地布拉格”可知,“更远”不是 指空间距离远。“他比梭罗走得更远”侧重说明卡夫卡的独处更趋于内心,比梭 罗的独处更深远。 8.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独处”的妙处。(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独处的人不会被尘封。能够独处、享受独处的人,内心是丰富的, 正如梭罗的简单而馥郁。②独处对于任何深刻的思考和深邃品质的培养,都必不 可少,这也是灵魂之必需。③唯有独处的思想者或生命的独处时刻,方能开启历 史与岁月的尘封,创造出尘封不住的不可磨灭的人类神话。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的能力。要理解“独处”的妙处, 需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关于“独处”的论述,对其进行分析归纳。第二段开头,“独 处的人,却是尘封不住的”,结合第二段的举例分析,可得出第①个答案点。分析 第四段,整合出第②个答案点。倒数第二段,强调独处对于人类创造活动的作用, 对应第③个答案点。 9.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请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形散”的特点。(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选材广泛自由:有学者触及的尘封的书,有“我”案头不忍让其尘 封的书,有幽僻环境中独处的梭罗,有在内心独处的卡夫卡。还写到蒙田、梵高、 贝克特。②有详有略:写梭罗、卡夫卡的独处是详写;写蒙田、梵高、贝克特喜 欢独处则一笔带过。③虚实结合:学者打开尘封的书是实写,设想其生发的感受, 尘埃飞起,土腥气,内心的酸楚,岁月消逝为虚写;“我”打开尘封之书是实写, 设想擦净尘土、回忆往事、眼睛湿润为虚写。(每点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做好此题,需要平 时多多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散”是指散文选材有广泛性、自由性的特点。 不受限制,想象时空相当广阔,可实可虚,可详可略。抓住这些特点,寻找概括 即可。第①点贯穿全文,第②点可从二、三、四段得出,第③点可从首段和倒数 第三段得出。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萧复,字履初。生戚里,姻从豪汰,以服御舆马相夸,复常衣垢弊,居一室, 学自力,非名士夙儒不与游,以清操显。广德中,岁大饥,家百口,不自振,议 鬻昭应墅。宰相王缙欲得之,使弟纮说曰:“以君才宜在左右,胡不以墅奉丞相 取右职?”复曰:“鬻先人墅以济孀单,吾何用美官,使门内馁且寒乎?”缙憾 之,由是废。数岁,改同州刺史,岁歉,州有京畿观察使储粟,复辄发以贷人, 有司劾治,诏削阶,停刺史。或吊之,复曰:“苟利于人,胡责之辞!”久乃拜 兵部侍郎。复尝言:“艰难以来,始用宦者监军,权望太重,是曹正可委宫掖事, 兵要政机,叵使参领。”帝不听。又言:“陛下厥初清明,自杨炎、卢杞放命秽 盛德,播越及兹。今阽于危,当惩 前败。”杞对上或谄谀阿匼,复厉言:“杞词 不正!”帝色眙,谓左右曰:“复慢我。”因诏复充山南、江淮、湖南、岭南等 道宣抚、安慰使。初,淮南陈少游左附李希烈,而张镒判官韦皋杀邠、陇叛卒, 不应楚琳。复还执政,建言:“陛下反正,功臣已贵矣,唯甄善汰恶为未明。少 游位将相,首臣贼,皋名浅官下,独挺挺抗忠。如以皋代少游,则天下瞭然知逆 顺之理。”帝许之。复出,中官马钦绪揖宰相刘从一,附耳语,既而从一密谂复 曰:“有诏与公议向所奏,不欲李勉、卢翰闻知。”复曰:“朝廷大事尚当谋及 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寖以生 常政由是敝。”从一以闻,帝不悦。复辞疾上政事,许之。贞元四年卒,年五十 七。 (节选自《新唐书·萧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 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寖以生/常政由是敝 B.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 /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寖以生/常政由是敝 C.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 乎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寖以生常/政由是敝 D.朝廷大事尚当谋及公卿/如勉等非其人/当罢去/既曰宰相/而谋议可独避之乎 /今与公行此或可/弟恐寖以生常/政由是敝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正确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对选项中不同 的断点进行比较,然后结合语境,通过语意和语法分析来判断,利用排除法得到 答案。“公卿”应该作动词“谋及”的宾语,如果与后面的“如勉等”连在一起 理解,则整个句子语意不通,据此排除 A、C 两项。另外,“常”在这里作“生” 的宾语,意为:成为常规,两者不可断开,排除 B 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广德,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用一 个年号。 B.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地区,京城所管辖的县为京县(赤县),京城的旁邑 为畿县。 C.监军,指监督军队,也为官名,指监督军队的官员。唐玄宗时开始任用宦 官为监军。 D.揖,指拱手行礼,也指古代的拱手礼,属于相见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行 礼方式。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 项,“一个皇帝 用一个年号”说法错误。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时, 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用一个年号,也可用多个。如唐高宗有 14 个年号。 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萧复生于豪贵之家,不慕奢华。他出生在外戚之家,姻戚从亲多以服饰车 马互相炫耀,他却常穿着破旧脏污的衣服在房间里刻苦学习。 B.萧复为官关心民瘼,勇于担责。他任同州刺史时遇到年成歉收,因开仓借 粮给百姓而被削除品阶,他说只要有利于百姓,就不能推卸责任。 C.萧复行事光明磊落,刚直不阿。他不怕得罪宰相,抵制高官诱惑,拒绝将 别墅送给宰相王缙;卢杞对皇上谄谀迎合,他予以厉声斥责。 D.萧复为人坦荡无私,敢于进言。他建议不要让宦官参与军政机要,建议用 忠贞的韦皋替代奸佞之首陈少游,以便让天下人知道逆顺之理。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作答此题,首先要仔 细通读原文,在了解原文大意的基础上,将选项中的相关内容与原文的对应信息 进行仔细比对、分析,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D 项,“用忠贞的韦皋替 代奸佞之首陈少游”理解错误,原文的“首臣贼”意思是“首先臣服于贼兵”,不 是“奸佞之首”的意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鬻先人墅以济孀单,吾何用美官,使门内馁且寒乎?(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厥初清明,自杨炎、卢杞放命秽盛德,播越及兹。(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卖掉先人的别墅是用来救济孀妇孤子的,我怎能为了高官,使家人 受饿受寒呢? (2)陛下在位初期政治清明,自从杨炎、卢杞违命败坏皇上的盛德,传扬于外, 到了这种地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关键字词要一一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关键点:(1) 鬻,卖。济,救济。馁,饥饿。(2)厥初,当初。播越,传扬于外。兹,现在,此 时。 参考译文 萧复,字履初。(他)出生在外戚之家,姻戚从亲豪奢,大家以服饰车马互相炫 耀,萧复(却)常常穿着破旧脏污的衣服,居住在一间房子里,刻苦学习,不是有名 望的人和学问深、修养高的读书人,就不和他们交往,以节操高洁而著名。广德 年间,发生大饥荒,一家一百口人,不能自养,商议卖掉昭应别墅。宰相王缙想 要得到它,派弟弟王纮劝说道:“以您的才华应该在皇帝左右做官,何不将别墅 奉送给丞相以获取高官?”萧复说:“卖掉先人的别墅是用来救济孀妇孤子的, 我怎能为了高官,使家人受饿受寒呢?”王缙由此对他怀恨在心,从此他迟迟不 得晋升。几年以后,改任同州刺史,这年歉收,州中有京畿观察使储存的粮食, 萧复就开仓借粮食给百姓,有关部门弹劾并给他定罪,下诏削除品阶,停任刺史。 有人劝慰他,萧复说:“假如有利于百姓,怎么能推卸责任呢!”很长时间后才 拜授兵部侍郎。萧复曾经说:“自从国家有难以来,开始用宦官监军,他们权势 太重,这些人只可委任宫禁事务,军政机要,不要让他们参与统领。”皇帝不听。 又说:“陛下在位初期政治清明,自从杨炎、卢杞违命败坏皇上的盛德,传扬于 外,到了这种地步。如今濒临危亡,应当惩戒先前的败政。”卢杞对皇上有时谄 谀迎合,萧复厉声说:“卢杞言词不正!”皇帝脸色惊变,对左右的人说:“萧 复怠慢我。”因而下诏让萧复充任山南、江淮、湖南、岭南等道的宣抚、安慰使。 当初,淮南的陈少游依附李希烈,而张镒的判官韦皋杀死了邠、陇的叛兵,不响 应李楚琳。萧复回朝执政,建议说:“陛下拨乱反正,功臣已经显贵,只有存善 去恶做得尚不明显。陈少游位居将相,首先臣服于贼兵,韦皋名低官小,独能正 直忠烈。如果使韦皋替代陈少游,那么天下人就能清楚地知道逆顺之理了。”皇 帝同意了他的建议。萧复退出,宦官马钦绪向宰相刘从一作揖,靠近刘从一的耳 朵说了一些话,接着刘从一秘密劝告萧复说:“皇上有诏,与您商议的先前所奏 之事,不要让李勉、卢翰知道。”萧复说:“朝廷大事还应当和公卿商议。如果 李勉等人不称职,应当罢免。既然是宰相,商议事情可以单独避开他们吗?如今 和您这样做或许可以,我只是害怕渐渐成为常规,朝政由此衰败。”刘从一告诉 皇帝,皇帝不高兴。萧复以有病为由辞让宰相位,皇帝准许了。贞元四年去世, 终年五十七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和子由四首·送春 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①,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 ①法界观: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 辙而写的。 B.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虽然已难挽回,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 极心态。 C.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 阑病客”。 D.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 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B.“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 理解错误,结合标题可知,表现的应是诗人想要以写诗挽留春天的心态。 15.本诗颔联与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老病无聊、青春不再的感伤;忘却烦恼、泯除机心的愿望。(2 分)(2) 颔联下句描写黄蜂在蜜熟之际也不采蜜,以黄蜂之懒,间接写出自己的心灰意懒。 (2 分)颈联上句描写芍药樱桃都已凋零,表明春色不再,表达伤春伤己之情。(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此题根据“病客”“鬓 丝”分析出老病无聊、青春不再的感伤;由“惟思睡”“两忘机”分析出想要忘 却烦恼、泯除机心的愿望;由“蜜熟黄蜂亦懒飞”,间接写出自己的心灰意懒;由 “芍药樱桃俱扫地”表明春色不再,表达了诗人伤春伤己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 分) (1)屈原《离骚》中“        ,        ”两句表达了作 者的博大胸怀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2)天宝三载,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 金为其饯行,《行路难》中“        ,玉盘珍羞直万钱”写出宴会盛况; 而李白面对奢华盛宴却“        ”,拔剑四顾,心绪茫然。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 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江月的词句是:“      ,      。”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金樽清酒斗十千 停杯投箸不能食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    的大门,我们没有理由停下脚步;但假如 通 往 幸 福 的 门 是 一 扇 朴 素 的 简 陋 的 甚 至 是 寒 酸 的 柴 门 , 该 当 如 何 ? 我 们      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和    的追求,(    ),沧桑还没有洗却, 眼泪还没有揩干,沾满泥泞的双足    ,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幸福的柴门, 滚烫的心会突然间冷却吗?失望会笼罩全身吗? 我决不会收回叩门的手。岁月更迭,悲欢交织,命运的跌打,令我早已深深 懂得什么是生命中最最值得珍惜的宝贝。只要幸福住在里面,(    )!幸福的 笑容从没因身份的尊卑贵贱失去它明媚的光芒。我摸爬滚打,跨越山川大漠,寻 求的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是幸福本身。幸福比金子还珍贵,这是 生活教会我的真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金碧辉煌 千里迢迢 孜孜不倦 拾级而上 B.富丽堂皇 千里迢迢 宵衣旰食 一拥而上 C.富丽堂皇 不远千里 孜孜不倦 拾级而上 D.金碧辉煌 不远千里 宵衣旰食 一拥而上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 饰华丽,光彩夺目。富丽堂皇:形容宏伟华丽,气势盛大;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此处修饰对象是“大门”,应该用“金碧辉煌”。②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强调远的程度。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此处强调的是“路 途远”的程度,应该用“千里迢迢”。③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此处指的 是普通人的努力,应该用“孜孜不倦”。④拾级而上: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 一拥而上:指一下子全都挤上去,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语境 中并无“拥挤”的意思,故选“拾级而上”。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 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 B.带着一路的风尘和汗水、伤痕 柴门简陋又如何,茅屋朴素又如何 C.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 柴门简陋又如何,茅屋朴素又如何 D.带着一路的风尘和汗水、伤痕 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 答案 A 解析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一处,为使音韵和谐, 在叙述并列成分时,最好先说音节较短的成分,再说音节长的成分,所以应是先“汗 水”“伤痕”再“一路的风尘”,且“一路风尘”带有总括性。第二处,从“柴门” 到“茅屋”有一个条件越来越差的递进过程,根据文意,应“柴门”在前,“茅 屋”在后。同时,结合下句“幸福的笑容”,按照句式一致原则,应该用“简陋的 柴门”而不是用“柴门简陋”的句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我摸爬滚打,跨越山川大漠,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 手中的宝杖。 B.我跨越山川大漠,摸爬滚打,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 手中的宝杖? C.我摸爬滚打,跨越山川大漠,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还是幸福座前的金樽、 手中的宝杖? D.我跨越山川大漠,摸爬滚打,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 手中的宝杖。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C 两项,逻辑不当,“摸爬滚打” 应放在“跨越山川大漠”后面,因为“摸爬滚打”是对“跨越山川大漠”这一历 程的总结。B 项,标点符号使用不当,问号表明对句子陈述内容存疑,与文意不符。 20.根据语境,在横线处补写上老者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5 分) 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在喝完可乐之后,顺手把空瓶子扔在了地上,旁 边的乘客纷纷摇起了头。这时候,一位女售票员走了过来,义正辞严地说:“你 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啊,把空瓶扔在车厢内。”顺手把瓶子拣了起来,众 人给予了肯定的眼神。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售票员顺手打开车窗,把瓶子扔到 了窗外。这时候,一个老者开口了:“        。”听完老者说的话, 售票员红着脸低下了头,显然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年轻人,公德心并不只是体现在你这小小的公交车里,而更应该体现 在整个社会啊。在批评别人的同时,首先做好自己吧。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鲜明、得体、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文意, 联系上下句具体语境来分析,根据后文“显然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见, 老者的话肯定指出了售票员的错误。分析语段可知,她的错误在于认为公德心只 体现在自己工作的公交车里,而没有意识到更体现在整个社会。 21.下面是某中学英语夏令营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 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本次英语夏令营活动主要包括学习活动和文体活动两项,其中学 习活动由与外国学生交流、高中先修课、口语竞赛三项组成,文体活动由足球比 赛和文艺汇演两项组成。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此题要求的是描述框架图的内容,要求做 到客观、全面,即把所呈现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说明,可以按照从下往上, 从总到分的顺序进行说明,先指出英语夏令营活动包括两大内容,然后分述三项 学习活动和两项文体活动,注意用语准确,表达简洁得体。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临近“五四青年节”,学校要组织一次以“感知时代律动,做新时代青年”为 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从下列热词中任选两三个,写一篇演讲稿。 热词:中国梦、普通人、幸福、奋斗、道德模范、雷锋精神、工匠精神、实 干、创新、享受、佛系青年、网红。 要求:选好热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材料解读] 作文文体为演讲稿,主题为“感知时代律动,做新时代青年”。 材料给出的十二个热词,除佛系青年外,其余都是学生极为熟悉的,理解上没有 困难。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指那些崇尚看淡一切、得过且过、以不大走心的 活法和生活方式面对生活的青年人。具体分析这十二个热词可以发现,有的是人 物类的名词,如“普通人”“佛系青年”“网红”等;有的是现象性名词,如“雷 锋精神”“工匠精神”等;有的是可以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如“奋斗”“创 新”“享受”等。名词类热词可以作为评论的对象和主体,动词或形容词类热词 则可以直接作为论点的关键词来使用。题目要求“选好热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 确定所选热词的有机关联是写作的前提。具体立意时可以正向关联,也可以逆向 关联,还可以创意关联。 作文立意:①“幸福”与“奋斗”相关联,得出立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 的”;②“普通人”与“中国梦”相关联,得出立意“中国梦是一群普通人的梦 想”;③“实干”与“享受”相关联,得出立意“享受实干的过程”;④“中国梦” 与“道德模范”相关联,得出立意“筑梦路上需要道德模范的引领”;⑤“雷锋精 神”与“网红”相关联,得出立意“网红与雷锋精神格格不入”;⑥“工匠精神” 与“实干”相关联,得出立意“工匠精神就是实干精神”;⑦“奋斗”与“享 受”“佛系青年”相关联,得出立意“佛系青年崇尚享受,缺少奋斗精神”;等等。 [佳作展台]  自我放弃的青春悲剧 同学们: 大家好!不知忙于复习备考的你们有没有关注这样一种现象:近来互联网上 “佛风”劲吹,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乘客、佛系学生、佛系购物、佛系恋 爱……一大波“佛系”概念汹涌而来。在今天的演讲里,我就带领大家专程“拜 访”佛系青年。 何为佛系青年?其实“佛系青年”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宗教符号讲 一种活法。比如,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 11”,购物车里 的商品抢得到也行,抢不到也行;干活,说我干得好也行,说我干得不好也行…… 一言以蔽之,凡事不大走心,看淡一切,怎么都行。对崇尚这种活法的所谓佛系 青年,我要大喝一声:佛系青年是自我放弃的青春悲剧! 首先,佛系青年缺少年轻人应有的奋斗精神。青春是美丽的,但青春的美丽 永远展现在奋斗者的拼搏之中。奥斯卡·王尔德说:“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 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 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 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青春不只是 一种年龄的体表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小小年纪,美好的人生刚开始,对现 实就采取一种逃避的态度,懒得努力,懒得改变,这哪里还有什么青春可言? 其次,佛系青年与共筑中国梦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 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中 国梦是包括青年在内的一群人的梦想。时代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时代,不朽的 青春应当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和时代共鸣,与潮流并进。“手把红旗旗不 湿”,弄潮儿在时代大潮中大显身手时,自己仅仅是一个观潮者;人们纷纷为在建 的大厦添砖加瓦时,自己则躲在一旁,自顾逍遥。这样的青春在子孙后代面前有 何骄傲可言? 鲁迅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 话。人生可以不急不缓,但生命则容不得随意辜负。我们允许有偶尔的“小确 丧”,但是偶尔的颓丧后,我们需要重新整装,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好好读书,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即 便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才是火红的青春, 这才是火红的生命。 做人要做弄潮儿,让我们告别佛系青年! 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本演讲稿先从“佛系”写起,引出佛系青年的话题;然后在揭示 佛系青年精神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佛系青年是自我放弃的青春悲剧”;接 着设置两个分论点,从为什么的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并引用王尔德、鲁迅 的话从正面阐述青春应有的姿态;最后以号召作结。全文中心明确,论述集中, 层次分明,层层深入。文章选用三个热词,以“佛系青年”作为评论对象,并以 此形成中心论点,统领全文,以“奋斗”和“中国梦”为关键词组成两个分论点, 对中心论点展开具体的阐述,使热词形成有机关联,较好地完成了指定的写作任 务。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