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试 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找遍化学书,在炭气、氧气以至于氯气之外,你是看不到俗气的。这是比任何气体更稀
淡、更微茫,超出于五官感觉之上的一种气体,只有在文艺里和社交里才能碰见。文艺里和
社交里还有许多其它的气也是化学所不谈的,例如寒酸气、泥土气。不过,这许多气都没有
俗气那样难捉摸。说到酸气,你立刻联想到山西或镇江的老醋:说起泥土气,你就记忆起夏
雨初晴时青草池塘四周围氤氲着的气息。但是俗气呢?不幸得很,“气”已是够空虚的了,“俗”
比“气”更抽象!所以,以亚尔特斯·赫胥黎先生之机灵,在《文学中之俗气》那本小册子里,
他也不能抓住俗气,像孙行者抓住妖风一般用鼻子来辨别滋味。
赫胥黎先生以为俗气的标准是跟着社会阶级而变换的:下等社会认为美的,中等社会认
为俗不可耐;中等社会认为美的,上等社会认为俗不可耐;以此类推。又说:“俗气就是流
露出来的一种下劣性”。这上中下阶级想是依照知识程度来分的,每一个阶级又分好多层,上
等之上,下等之下。若说根椐银行存款的多少来判定阶级,赫胥黎先生断不至于那样势利的。
俗气是跟着社会阶级来变换的,不错!问题是:上等社会批评东西“甲”俗,中等社会批
评东西“乙”俗,下等社会批评东西“丙”俗,它们批评为俗的对象虽不同,但它们批评为
俗的心理反应或感想是相同的,这个相同是到什么程度。换句话说:来自上等、中等、下等
社会的代表人物,看见自认为俗的事物时,他们三个人的心理反应或感想一定是相同的。否
则决不会同声说:“俗!”这三个不同的事物中有什么相同的品质使这三个不同的人发生相同
的感想?对于清洁成癖的人,天下没有一桩东西是不脏的;同样,俗的东西的多少也跟一个
人的风雅的程度成为正比例,但是,不管他评为“俗”的东西的数量的多少,这许多东西里
一定有一个像算学中的公因数,做他的批评的根据。
赫胥黎先生讨厌坡(Edgar Poe)的诗,说它好比戴满了钻戒的手,俗气逼人。这一个妙喻
点醒我们不少。浓抹了胭脂的脸,向上翻的厚嘴唇,福尔斯大夫的大肚子,西哈诺的大鼻子,
涕泗交流的感伤主义,柔软到挤得出水的男人,鸳鸯蝴蝶派的才情……都跟戴满钻戒的手一
般的俗。这形形色色的事物间有一个公共的成分——量的过度:钻戒戴在手上是极悦目的。
但是十指尖尖都戴着钻戒,太多了,就俗了!胭脂擦在脸上是极助娇艳的,但是涂得仿佛火
烧一样,太浓了。就俗了!肚子对于人体曲线美是大有贡献的,但假如凸得像挂了布袋,太
高了,就俗了!以此类推。同时我们胸中还潜伏一个道德观念:我们不赞成一切夸张和卖弄,
一方面因为一切夸张和卖弄总是过量的,上自媒人的花言巧语.下至戏里的丑表功,都是言
过其实、表过其里的。另一方面也因为人家的夸大反衬出我们的渺小来,所以我们看见我们
认为过当的事物,我们不知不觉地联想到卖弄。不管那桩事物确是在卖弄(像戴满钻戒的手)
或是出于不得已(像大肚子)。因此,我们暂时的结论是:当一个人认为一桩东西为俗的时候,
这一个东西里一定有这个人认为太过火的成分,不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这个成分的本身也
许是好的,不过假如这个人认为过多了,包含这个成分的整个东西就要被认为俗气。所以,
俗气不是负面的缺陷,是正面的过失。沉默冷静,不会应酬的人,你至多厌他呆板,偏是有
说有笑,拍肩拉手的社交家顶容易变俗。雷诺尔慈爵士论罗马宗和威尼斯宗两派绘画的优劣,
也是一个佐证:轻描淡绘、注重风韵的画是不会俗的,金碧辉煌、注重色相的画就迹近卖弄,
相形之下,有些俗气了。批评家对于他们认为“感伤主义”的作品,同声说“俗”,因为“感
伤主义是对一桩事物过量的反映”——这是瑞恰慈先生的话,跟我们的理论不是一拍就合么?
换个角度来说,俗的东西就是可以感动“大多数人”的东西——此地所谓“大多数人”带着
一种谴责的意味,不仅指数量说,并且指品质说,是卡莱尔所谓“不要崇拜大多数”的“大
多数”,是易卜生所谓“大多数永远是错误的”的“大多数”。
(摘编自钱钟书《论俗气》,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不只是俗气,江湖气、泥土气之类也都是只有在文艺里和社交里才能碰见。
B.赫胥黎是依照知识程度来分的不同社会阶级,他们判定俗气的标准也不相同。
C.只要量过度了,不论是形式或内容,纵是原本好的东西,也会被认为俗气。
D.来自不同社会阶级的人认定不同对象为俗气时的心理反应或感想一定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先提出问题:认识俗气之难,然后再进行辩证分析并得出结论。
B.文章先明确指出了赫胥黎俗气说的关键问题,再就何为俗气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
C.文中摘引瑞恰慈先生的话,是为了证明批评家认为“感伤主义”的作品“俗”。
D.最后一段先列举了一组“量的过度”的例证,再予以分析说明。形象生动,清晰明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俗气与否具有相对性。比如为赫胥黎先生讨厌的坡(EdgarPoe)的诗,也许在另外一些
人看来就很唯美。
B.作者并不完全反对赫胥黎的俗气说,比如俗气与否无关事物本身,随观者而异,这一
点作者便明确认同。
C.简单朴实的文笔,或觉枯燥但不会嫌其俗气,但堆砌词藻的文章便有俗的可能。这个
例子可证作者观点。
D.作者认为俗气与数量密切相关。如果被感动的是大多数,那么这个事物就极有可能是
俗不可耐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9 年底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C0VID-19)疫情
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再一次将病毒学研究和防控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令人闻风丧胆
的病毒是如何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的呢?
众所周知,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根据病毒
的传播路线,可以把宿主划分为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自然宿主是指除人以外,自然界中为病毒提供营养和复制场所的生物,是病毒天然栖息
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在此仅适用于动物病毒)。以蝙蝠为例,号称全世界十大最危险的病毒里,
蝙蝠至少是其中六种的自然宿主(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SARS 病毒、亨德拉
病毒、尼帕病毒),堪称“毒霸”。然而,蝙蝠却能与这些病毒长期相安无事,成为了高致病
性病原的“炼丹炉”,主要是因为蝙蝠进化出了两项“超能力”。一是蝙蝠在飞行中的体温可
高达 40℃,使大部分病毒被杀死,只有小部分病毒得以进化;二是蝙蝠的免疫系统识别异物的
敏感性较低,针对病毒的攻击不会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因此,蝙蝠与病毒的共生能力远超
其他哺乳动物。目前,科学家研究发现 SARS-CoV-2 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
96%。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在各类蝙蝠中均有发现,故推测其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中间宿主,顾名思义,就是处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可以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
中间宿主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运输”到人类身上,中间宿主可以包括多个物种。根据我
们目前对病毒的认识,如果一种此前并不能感染人类的病毒,想要变得能够感染人类,一定
存在中间宿主使其快速进化,进化方式主要分为基因重组和基因适应性突变两种。因此,寻
找 SARS-CoV-2 的中间宿主显得尤为重要。正是中间宿主为病毒提供了变异进化和接触人类的
机会,只有隔绝了中间宿主,才算真正隔离了传染源。
虽然目前关于中间宿主的研究尚未有定论,但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大致梳理出 SARS-CoV-2
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的一条可能路线:寄生于自然宿主蝙蝠体内的某种冠状病毒通过某种
途径感染了水貂、穿山甲等潜在中间宿主。该病毒在中间宿主体内不断地进行适应性突变或
与其他冠状病毒进行基因重组,从而获得了感染人类的能力。感染后的中间宿主进入市场后,
将病毒传给了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
在发现了一种可以感染人的新型人兽共患病原后,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无疑是确定这种
新型病毒是否具备在人际中传播的能力,也就是病毒在终宿主——人体内发生的故事。病毒
进入人体后仍会不断发生变异以更好地适应人体环境,最终获得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能力,
至此病毒才算完成了它的终极“使命”。
(摘编自白志华《我们为什么要找病毒的中间宿主?》《中国科普博览》2020/2/14)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上海,有 80 台红外触发相机,正在日夜记录着城市动物的分布和变化,无论是国庆、
元旦前后的游园高峰,还是这个疫情阴云笼罩下的闭园时期。我们试图完整地调查野生动物
在城市的分布、习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调查地点包括了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闵行体育公
园、复旦大学校园、南汇城郊、浦江郊野公园、顾村公园等区域。今天这个网络也在无人值
守的情况下一刻不停地记录着。完成这些调查工作的,除了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外,
还有一个近百名市民构成的“公民科学家”团队。这些无接触的调查,最大程度避免了市民
直接接触野生动物的风险。与此同时,每一名“公民科学家”都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在项
目中都会输入自己对于更好的城市生态的期望。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管理充满挑战,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无终点的旅程。和荒野不
同,城市没法给野生动物找到天堂一样不被打扰的栖息地,它们只能和人一起生活。而一次
一次的教训证明,投毒、扑杀这些容易在第一时间被想起的措施,都没有办法控制适应能力
强大的动物,反而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
(摘编自王放《疫情之下,我们在上海的八十个探头监测着城市野生动物》果壳网,2020/2/9)
4.下列对“病毒宿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
复制,而在其唯一的终宿主——人体内依然可能发生变异。
B.蝙蝠与病毒的共生能力远超其他哺乳动物,是与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敏感性更高更强大
密切相关的,而且,它飞行时的高体温也帮忙杀死了许多病毒。
C.SARS-CoV-2 的中间宿主,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并可能使其实现基因重组
或基因适应性突变,进而感染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
D.堪称“毒霸”的蝙蝠,被确定是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SARS
等病毒的共同宿主,因此,也是 SARS-CoV-2 的自然宿主。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与 SARS 病毒,都在全世界十大最危险的病毒之列,它们的致
死率都高于 SARS-CoV-2,但我们对 SARS-CoV-2 的警惕不能因此放松。
B.病毒的中间宿主既有野生动物,如黑猩猩、森林羚羊,又有人类豢养的动物,如马、
猪,这说明单靠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并不能隔绝新型病毒传染人类。
C.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和上海市民“公民科学家”团队利用红外触发相机,来
调查城市动物的分布和变化,能最大程度避免市民直接接触野生动物。
D.如果在城市里发现蝙蝠这个“毒霸”,应当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并组织专业消防
员对它进行驱逐或扑杀,这样才能保护城市居民远离病毒带来的传染风险。
6.材料三中“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管理充满挑战,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无终点的旅程。”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保安老王
张正
“你看看,又有大老虎被捉住了!”
我刚跨进单位传达室,保安老王就指着一家晚报上的新闻对我说。
老王的身份仅仅是一名普通保安,每天负责报刊邮件收发和车辆进出管理。每天报纸到
手,老王总是先睹为快,端坐在传达室窗口前的旧办公桌边,一丝不苟地看。
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不逊于我们这些坐机关办公室的。
穿着藏青色保安制服的老王,看报纸的专注神情有点滑稽可笑。
老王喜欢拉扯着我谈论天下大事。
“国家不抓不得了,现在到了这种地步,你看看……”
“老虎苍蝇确实要一起打,大老虎离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可能有点远,你看看,小苍蝇
满天飞……”
一开始,我还跟他讲讲“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道理,提醒他不能这么主观、偏激,
社会还没有让人悲观到这种地步。但后来,我也懒得说了。我发现,这老王,也不是一个上
路子、懂规矩的人。
有一次,我等一份杂志社寄来的样刊,本该三五天到达,但两个星期仍未到,我忍不住
去传达室问。
见我语气重视,老王吞吞吐吐应道:“你的邮件啊?我看看,我看看……”说着,他进
了传达室里间。我跟过去伸头看,里间竟乱七八糟堆着许多报刊和邮件,有的还是成捆成包
的杂志或书籍,却不是平常放在外间旧办公桌上待分发的。
“这里面怎么有这么多东西?”我奇怪。
“都是广告信……没人要的。”老王解释。
老王果然从中找出我在等的样刊。
我明白了,这个老王,发现了“生财之道”:他每天“短”下一些报纸,比如晚报有 A、
B、C 三个版面,他仅分发 A 版,B 版和 C 版成了他的“废纸”;那些他认为是广告信的函件,
也扣着暂时不分,先存放在里间。这些东西,有人追问了,就找出来;没人问,每隔一段时间,
就过秤卖给骑三轮车从门口经过的收废品的。
我非常来火,但跟这种人,我又生不起气。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一个月才拿那么
点工资,我声张起来砸了他的饭碗,他可能连这么点钱都拿不到了。改一天,我丢一包烟给
老王,神情严肃地关照他:“我的邮件,一张纸片你都要给我!”
……
我们单位大院对面,是个不大不小的酒店,生意不错,一到晚上,尤其有人家办酒席,
酒店门口车满为患。而这个时间,我们单位大院内的停车位,因为职工都下班回家了,十有
八九空空荡荡的。于是,便有人打起了主意。
这天晚上,我走得比较迟。远远地看见一辆陌生牌号的小车在传达室门口停了一下,开
车人摇下窗玻璃,和老王嘀咕了两句,从窗口递给老王一张什么。
对许多事情,我比较敏感。
那人泊好车,下车砰地关上车门,刚好与我走在一起。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我决定来
个火力侦察,直接了当地悄声问他:
“停一次多少钱?”
“二十。”
我笑了笑。
我故意放慢了脚步。等走向对面那家酒店,我才推门迈进传达室。
“这个什么人,把车停在我们单位?”我不动声色地问。
“哪个?……他、他啊,说是熟人……是哪个科长熟人……”老王吞吞吐吐,前言不搭
后语。
“单位有规定,你稍微注意点。”我说。我没有点明具体事情,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不会、不会,哪能呢,哪能呢……谢谢张主任,理解万岁,感谢关心……”
这个老王,每天报纸没白读,关键时刻,方寸也没大乱。
“就怕人家举报我们单位,说我们乱收费。”我不得不向老王点明事情要害。
“没有,难得的,”老王脸色开始发白,“他偏要停,我不让,你看看……”
我拍拍老王的肩膀,“放心,我只是提醒你一下,不会向领导汇报的。你自己以后注意
就行了……你这也是小苍蝇行为!”
我突然恶毒地想到了“老虎苍蝇都要拍”中的那只苍蝇——老王跟我谈论过许多次的。
“我这算什么小苍蝇!”老王尴尬地笑。
“说人都会说。”我也呵呵地笑。
这件事之后,老王对我客气了许多,每次见到我,都主动站起来,笑脸相迎,“张主
任!”
我不是什么主任,我只是一个爱好文学写作的机关办事员。
从此后,我的邮件和稿费单,老王都主动双手捧到我面前。
(选自《短篇小说》2019 年第 1 期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是(3 分) ( )
A.小说开头评价老王“看报纸的专注神情有点滑稽可笑”,表层意思是指老王对国家大事
的关注程度与他的身份有些不协调,而从全文来看,也暗含了对老王思想行为的讽刺批评。
B.小说结尾写到“从此后,我的邮件和稿费单,老王都主动双手捧到我面前”,通过细节
描写,可见“我”的批评教育对老王起到了一定的警戒作用。
C.老王利用职务之便获取私利,这是“我”认为他是一个“不上路子,不懂规矩”的人
的主要原因,但出于对老王生活境遇的同情,“我”并没有声张。
D.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例如老王对“老虎苍蝇”的痛恨和他自己以“权”谋私的
行为的对比,老王对“我”的前后态度的对比,以及“我”对老王前后态度的对比,从侧面
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8.题目是《保安老王》,文中主要刻画老王的“小苍蝇”形象,作为次要人物的“我”在文
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9.本文是一篇以“反腐倡廉”为母题的小说,但选择老王这个小角度,写出了新意和深意。
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1)雷渊,字希颜,应州浑源人。父思,名进士,仕至同知北京转运使,注《易》行于
世。渊庶出,年最幼,诸兄不齿。父殁,不能安于家,乃发愤入太学。衣弊履穿,坐榻无席,
自以跣露,恒兀坐读书,不迎送宾客,人皆以为倨。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
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后改东平,河朔重兵所在,
骄将悍卒倚外敌为重,自行台以下皆摩抚之。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不数月,闾巷间多
画渊像,虽大将不敢以新进书生遇之。寻迁东阿令,转徐州观察判官,拜监察御史,弹劾不
避权贵,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誉,奸豪不法者立箠杀之。至蔡州,杖杀五百人,时号曰“雷半
千”。坐此为人所讼,罢去。
倒回谷之役,渊尝上书破朝臣孤注之论,引援深切,灼然易见。主兵者沮之,策竟不行。
为人躯干雄伟,颜渥丹,眼如望洋,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
惩创,然亦不能变也。为文章诗喜新奇。初登第摄遂平县事,年少气税,击豪右,发奸伏,
一邑大震,称为神明。尝擅笞州魁吏,州檄召之不应,罢去。后凡居一职辄震耀,亦坐此不
达。
(节选自《金史 雷渊传》)
(2)雷渊,崇庆二年进士,授泾州录事,不赴,改东平府录事,以劳绩遥领东阿县令。
东平,河朔重兵处也,骄将悍卒不可制。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不数月,家有渊画像。
虽大将亦不敢以书生遇之。调徐州观察判官,拜监察御史,巡行河南,搒掠藏吏,风采凛凛。
蔡下一兵与权贵人有连,时以药毒民家马牛,以小直胁取之。渊捕得,数以前后罪,杖杀之。
老幼聚观,万口称快,然亦坐是失官。
先是,北兵突入倒回谷,势甚张。平章芮公逆击之,突骑退走,填压溪谷中,不可胜算。
诸将议不定,释之勿追。渊请急歼之,主兵者不能用。后闻北兵狼狈而西,马多不暇入衔,
始悔不从渊言。渊学甚博,文甚奇。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
摧折,卒不能变也。
(节选自宋濂《哀志士辞》)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
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B.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
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C. 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
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D.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
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科举考试共分四级,依次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B.《易》,《五经》之一,它既是儒家经典,也是道家经典。《易》又称《周易》;后因尊
儒尊孔,又称之为《易经》。
C.太学,是中国古代国立最高等学府。入太学学习亦可称为“受业太学”、“游太学”、“观
太学”;管理者称翰林学士。
D.豪右,封建社会中的富豪家族。汉代以右为上,故称豪右。与之对应的是闾左;而在
一般的兵车,侍卫在右卫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渊在东平做官前,当地骄将悍卒挟外敌自重;其上任后,便扭转了骄将悍卒不可制
的局面,因此受到百姓拥戴。
B. 倒回谷一战的记叙,前文对人物描写较为粗糙;后文则写出主战、主和两派人物,从
侧面表现雷渊的军事谋划能力。
C. 前文概况写,后文详写,叙写了雷渊敢于惩治赃吏,处置权贵手下作恶多端的士兵。
其本人也因此被免了官职。
D.两文都重点记叙了雷渊的铮铮风骨,嫉恶如仇的秉性。写他遇有不平之事,则慷慨激
昂、痛斥邪恶,较为生动形象。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擅笞州魁吏,州檄召之不应,罢去。后凡居一职辄震耀,亦坐此不达。
(2)东平,河朔重兵处也,骄将悍卒不可制。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不数月,家有
渊画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满江红·和卢国华
辛弃疾
汉节东南①,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
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②。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
类③无根潦④。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注】①汉节东南:指卢国华时任福建提刑使。②旌纛:军中之旗。③易除殆类:指南宋朝廷中那些不
以金人为意,专事享乐的人。④根潦:指浮萍。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节东南”几句写卢国华任福建提刑使时,乘坐四匹马拉的车子光彩满路,仕途上
春风得意。
B. “庭草”两句描述卢国华做官闲暇时光的惬意生活,闲看秋草自生、秋阳照在榕树上
而心满意足。
C.“须信是”几句写相信友人为官之处的七闽大地会有福星来到,也是期望友人在任能
有所作为。
D.“但欲搜”几句紧扣标题中的“和卢国华”,写“我”现在只想寻找一些好的词语来答
谢您的新词。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湖北,简称“鄂”,它对很多文人墨客的创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有人说,没有湖北,
就没有中国诗,这并不夸张。例如宋朝的大文豪苏轼,湖北对他就相当重要。在苏轼四十五
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这天他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面对滚滚大江,在
感受其壮丽的景象时,不由得追忆起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发出了(1)“ , ”
的赞叹。(《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和朋友泛舟游赤壁,想到英雄曹
操,如今已不知去处,何况是自己,因而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和自身的渺小,(2)
“ , ”。(《赤壁赋》)元丰六年,苏轼已被贬黄州四年,心情忧郁,
但面对美好的月色,依然留下了写景名句:“ , ”(《记承天寺夜
游》)。千百年来,湖北用它的钟灵毓秀接纳、抚慰了多少人,为中国添了多少光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8 题。(6 分)
受强热带风暴“飞燕”外围云系影响, 。 。 。 。15
时,福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左右大关。明天高温天气还将继续扩张,并呈现
出明显向北发展的趋势。
17.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下列修改后语句最合适的一项是(3 分) ( )
A. 福建全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大关。
B. 福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大关
C. 福建全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左右。
D. 福建和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左右。
18.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①不过“好景不长”,燕子飞走后,高温又迅速夺回阵地,今天白天,高温天气明显反
弹
②14 时监测资料显示,今日我国高温覆盖面积约 57 万平方公里,较昨日(13 万平方公
里)明显扩大
③昨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天气明显减弱,成为近期最为凉爽的一天
④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等地普遍出现 35℃以上高温,其中安徽局部地区气温将高达 37
℃~39℃
A. 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② C. 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14 分)
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 10 岁那年,随父亲到洛阳。李膺正在朝中任司隶校尉,官高
位显。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李膺应接不暇,只好设定条件加以限制,非中表亲
戚及有名望的杰出士人,门卫一律挡驾。孔融虽然年幼,却也久仰李膺大名,很想登门拜会。
一天,孔融来到李府门外,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李膺对进来通报的人说:
“既然是亲戚,就请他进来吧!”
孔融落座以后,李膺左看右看,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哪门子亲戚,只好试探问道:“请问,
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您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
孔融从容答道:“从前,我的先人仲尼(孔子字)与您的先人伯阳(老子李耳号伯阳公)
有师友之交,这样算起来,我和大人也算是世家通好吧?”听了孔融的回答,李膺和在场的
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都说:“真是个神童啊!”
后到的陈炜听说此事,随口说道:“小时了了(了了:聪敏),大未必佳!”孔融听了,
当即朗声说道:“想君小时,必然了了。”意思是陈大人小时候一定是非常聪敏的人了……
在座客人听后哄堂大笑。
19.下列各项对文段中画线处语言文字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此句中的“见面”一词不得体,一般读书人见
高官,应用“求见”、“拜见”等。
B.“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此句为间接引用,句中“我”应改为
“他”;或者在“说”后加冒号,并将此处画横线的部分加上双引号。
C.“请问,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在当时的语境下,此句
中李膺对孔融问话,孔融虽然年幼,但因为是客,所以用敬称“您”是得体的。
D.“李膺和在场的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此句用语“啧啧称奇”和“连声赞
叹”,从不同角度赞美孔融侧面烘托孔融的形象,因而两个词并不赘余。
20.选段的最后一段中,暗含一个三段论的推理,请按相关提示写出这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
(6 分)
孔融反驳陈炜的大前提是:
孔融反驳陈炜的小前提是:
孔融对陈炜的评价结论是:
21. ⑴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孔融的形象特点。(2 分)
⑵用一副对联比较李膺与陈炜的为人之道,不限字数。(3 分)
对联示例:高朋有才出巧语,童子无畏戏佳宾(描绘宴会场景)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
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 流浪地球》
“我一直认为,在这座城市里,我是个局外人,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可是现在,我亲
眼看到了,就知道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属于这里了。这场疫灾关系到我们所有人。”
——阿尔贝·加缪(鼠疫》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能在大海里独距……无论是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
为我是人类一员。” ——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堂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 迅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17 18 19
答案 D C D C D D A C B B A A D
6.(6 分)(1) 在城市里,野生动物只能和人一起生活。投毒、扑杀等
措施都无法控制适应能力强大的动物,反而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
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
(2)野生动物很可能是致病病毒的自然宿主或中间宿主,密切接触就
有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甚至导致人类疫情。
(3)既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又要营造人与动物和谐共存
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持世界的生物多样性。所以说“城市生物多样性的
维护和管理充满挑战,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无终点的旅程”。
8.(6 分)①“我”是一个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厌恶贪腐现象,“我”的形
象反衬了老王“小苍蝇”的形象。②“我”在本小说中是线索人物,通过“我”
串联所有情节,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③通过“我”的情感态度,
表达对老王的批评和讽刺,表现了对贪腐现象的深入思考,凸显了小
说主旨。(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9.(6 分)①“反腐倡廉”是个大话题,这篇小说将其聚焦到小人物身上,
化大为小,有新意。通过一个保安的“腐败”——“短下”报纸作为废品卖
出,私收停车费,反映出反腐倡廉要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做起的主题,
角度新颖,耐人寻味。②这篇小说通过对保安老王的刻画,讽刺批评
了在反腐问题上的表里不一、言行不符,只指责他人却不要求自己的
普通民众,深刻揭示了反腐倡廉的主题。③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老
王这样的普通人,高呼反腐倡廉的口号来要求他人,却在工作生活中
以职权谋私利,是贪腐的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说警醒和
号召人们,反腐倡廉要从小处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思想深处做起,
才能真正形成清正廉明的社会风气。
13.(10 分)(1)(雷渊)曾经擅自笞杖州吏头目,州里用公文召见
他也不加理会,于是罢官离职。以后(他)凡任一职就使一方震动畏
惧,也正因此而不能够显达。
(2)东平,黄河以北兵家必争之重要地方,将领傲慢士兵凶悍不可控
制。雷渊出入军中却神情安然自若不被他们屈服。几个月不到,家家
供有雷渊的画像。
15.(6 分)①对卢国华寄予兴邦立国的赞许、期待之情。②感叹人生
易老,抒发自己遭朝廷弃用,壮志未酬之悲愤。③对无所作为的投降
派的蔑视憎恨之情。
16.(6 分)(1)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
之一粟 (3)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每空 1 分)
20.(6 分)【答案示例】大前提:小时候聪敏的人,长大后不一定出
众。(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前提:陈炜长大后(现在)表现平
庸(不出众)。 结论:陈炜小时候很聪敏。(每空 2 分)
21.(5 分)⑴孔融有学识反应敏捷,聪明自信傲岸。(2 分) ⑵【答
案示例】陈炜无诚遭戏语/李膺有礼辩真才(上下联分别描绘李鹰与陈
炜,对联只要注意仄起平收押韵,合乎对仗的要求,意思明了连贯即
可。)(3 分)
22.参考立意:①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②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肩担天下。②批驳“个人渺小”说,呼唤从“我”做起,
滴水汇成大海。④批驳错误的情感价值观,呼唤“与我有关”的高尚品行。
⑤批驳自私自利、“与我无关”论,呼唤无私奉献。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1)雷渊字希颜,一字季默,是应州浑源人。父亲雷思,是著名的进
士,官至同知北京转运使,他注释的《易经》流传于世。雷渊是偏房
所生,年龄最小,兄长们都轻视他,不愿和他并列。父亲死了以后无
法在家中安身,于是发愤学习进入太学。衣破鞋烂,坐榻没有席子。
自己因为光着双脚露出身体,所以经常一个人端坐读书,不起身迎送
宾客,别人都认为他傲慢无礼。他的朋友商衡了解他,就常常为他辩
解,并且周济他。后来跟随翰林李之纯一起游学,于是在世上出名。
雷渊至宁元年考中词赋进士甲科,调任泾州录事,因为高庭玉一案受
牵连获罪几乎丧命。后来改任东平,黄河以北地区为重兵所在,骄将
悍卒凭借外敌自重,从行台以下都尽量抚慰他们。雷渊出入军中则安
然不被他们屈服。没有几个月,里巷之间的平民大多悬挂他的画像,
虽统兵大将也不敢以新进书生对待他。不久升东阿县令,转徐州观察
判官,授官担任监察御史,检举官吏过失,不避权贵要人,出去巡察
郡邑,所到之处都受到威严的赞誉,对于奸豪不法之辈,立刻将其杖
杀。到蔡州,杖杀五百人,当时号称“雷半千”。由此被人起诉,罢官离
职。
倒回谷之战,雷渊曾经上书反对朝臣所谓孤注一掷的不当言论,征引
根据深刻切实,明白易见。掌管军事的大臣加以阻止,计策竟然不得
施行。雷渊为人躯干高大,脸色红润,眼光深邃,遇不平事则嫉恶如
仇之气外露于形,时而咬牙切齿大骂不休,虽然痛切自我惩戒,但也
不能有所改变。创作文章、诗歌喜欢新奇。最初登第代理遂平县事,
年少气盛,打击豪强大族,揭发隐藏奸人恶事,一邑之中大为震动,
号称神明。曾经擅自笞杖州吏头目,州里用公文召见他也不加理会,
于是罢官离职。以后凡任一职就使一方震动畏惧,,也正因此而不能
够显达。
(2)雷渊,崇庆二年考中进士,授予泾州录事,不去就职,改任东平
府录事,因为功劳、业绩到偏远之地东阿担任县令。东平,黄河以北
兵家必争之重要地方,将领傲慢士兵凶悍不可控制。雷渊出入军中却
神情安然自若不被他们屈服。几个月不到,家家供有雷渊的画像。即
使大将也不敢按照书生那样对待他,后来调任徐州观察判官,担任监
察御史,他巡视到黄河以南,严历惩办贪官赃吏,风采凛然不可犯。
蔡下有一士兵与权贵人加有关系,时常用药毒害百姓家的马牛,然后
用很小的价钱威胁弄走这些马牛。雷渊捕到了他,列举他前后的罪状,
用醌棒打死了他。当时老幼聚集围观,万口称快,然而雷渊因此获罪
被罢了官。
在此之前,元兵突然进入倒回谷,形势很紧张。平章芮公率军迎击他
们,冲出的骑兵往回逃跑,挤压在溪谷中的不计其数。各位将领议论
不定,放走了敌人不追击。雷渊请求急速歼灭他们,掌管军队的人不
能采纳他的建议。后来听说元兵狼狈向西逃跑,战马连马嚼子都顾不
上戴上,才后悔没听雷渊的话。雷渊学问很广,文章很新奇。他遇到
不公平的事就有憎恨邪恶的神气出现在面容上,有时咬着牙大骂不停,
虽然自己深切地优伤,终究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