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 选题题(1—8 为单项选择题,9—12 为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漏选得 2 分,共 48 分)
7.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轻绳悬挂于 O 点,小球在水平力 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缓慢
地移到 Q 点,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力 F 所做的功为( )
A.mglcosθ B.Flsinθ
1. 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 ) C. Fl ⋅θ D. mgl (1− cosθ ).
A.物体运动初速度为 0 B.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C.物体所受合力为变力 D.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2.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8.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的拉力作用下,在水平
面上匀速移动位移 s.已知物体与水平方向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则拉力做功
大 小 为 ( )
A.μmgs B.μmgscosθ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B.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
µmgs
C. cosθ + µsinθ
µmgs cosθ
D. cosθ + µ sinθ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3.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不变
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
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4.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率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
太旧,途中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 )
A.a 处 B.b 处 C.c 处 D.d 处
5. 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F,若甲物体的质量不变,乙物体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 2
倍,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一半,则甲、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 )
A.8F B.4F C.F D. F
2
6. 如图所示,两个啮合的齿轮,其中小齿轮半径为 10cm,大齿轮半径
为 20cm,大齿轮中 C 点离圆心O2 的距离为 10cm,A、B 两点分别为两
个齿轮边缘上的点,则A、B、C 三点的( )
A. 线速度之比是 1:1:2
B. 角速度之比是 1:2:2
C. 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4:2:1
D. 转动周期之比是 1:2:2
9. 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以 a=2g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则在此物体下降 h 高度的过程中,物体
的 ( )
A.重力势能减少了 2mgh B.动能增加了 2mgh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增加了 mgh
10. 若河水的流速大小与水到河岸的距离有关,河中心水的流速最大,河岸边缘处水的流速最小. 现
假设河的宽度为 120 m.河中心水的流速大小为 4 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3 m/s,要使船以
最短时间渡河,则( )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 40 s B.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为 7 m/s
11. 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 5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 末达到额定功率,之
后保持以额定功率运动 其v − t 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 = 1×103 kg ,汽车受到地面的
阻力为车重的0.1 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汽车在前 5s 内的牵引力为5×103 N
B. 汽车速度为25m / s 时的加速度为5m / s2
C.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 100 kW
D.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80 m / s
12. 升降机底板上放一质量为 100 kg 的物体,物体随升降机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移动 5 m 时速度
达到 4 m/s,则此过程中(g 取 10 m/s2)( )
A.升降机对物体做功 5 800 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5 000 J
C.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800 J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5800 J二、实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18 分)
13.(1)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
B. 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同一位置从静止释放
C. 实验前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
D.小球的平抛运动要靠近但不接触木板
(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
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
图中的 a、b、c、d 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v0= m/s(取 g=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
14.(1)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下列哪些测量工具一定需要的是( )
A.天平 B.4~6V 的低压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2)在使用重锤和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选定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所
示,“0”为起始点,以后纸带上所打的各点依次记为 1、2、3….测得重锤从开始运动到各时刻下
落的高度分别是 s1、s2、s3…,则重物由“0”点运动到“4”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为 ,
动能增量的表达式为 (重锤质量为 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 T),实验结果发现动能
增量总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四、解答题(15、16 题 10 分,17、18 题 12 分,共 44 分)
15.(10 分已知某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0 ,半径大小为 R,自转周期为 T,万有引力常量
为G.求: (1) 该星球质量;
(2)该星球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大小.
16.(10 分)长为 L 的细线,拴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一端固定于O 点.让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
周运动(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圆锥摆运动),如图.求摆线 L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为 α 时:
(1) 线的拉力 F;
(2) 小球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
17.(10 分)如图所示,半径 R=0.8m 的光滑 1 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O 为该圆弧的圆心,
4
轨道上方的 A 处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 m=1kg 的小物块,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下落后恰好沿切线
进入 1 圆弧轨道。此后小物块将沿圆弧轨道下滑,已知 AO 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θ=45°,在轨道
4
末端 C 点紧靠一质量 M=3kg 的长木板,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的
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
擦因数 μ=0.3,g 取 10m/s2。求:
(1) 小物块刚到达 C 点时的速度大小;
(2) 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 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 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长度 L 至少为多少?
18(分).轻质弹簧原长为 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 5m 的物体由静止
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 L。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
与物块P 接触但不连接。AB 是长度为 5L 的水平轨道,B 端与半径为 L 的光滑半圆轨道 BCD 相切,
半圆的直径 BD 竖直,如图所示。物块P 与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
簧压缩至长度 L,然后放开,P 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1) 求弹簧压缩 L 时所存储的弹性势能 Ep;
(2) 若 P 的质量为 m,求 P 到达 B 点时速度的大小;
(3) 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 AB 上的位置与 B 点之间的距离;
1 2 3 4 5 6 7 8
B C A D A C D C
9 10 11 12
BD AB AC AD
13 (1)BD (2)1.0 14(1) C (2) (mgs4 m(s5-s3)2/8T2 小于)15 由 解得星球质量为: 5分
(2) 5分 同步卫星的速度
16(1)(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gtanα,
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5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分
由几何关系得 2 分
所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为 1分
17 (1)小物块从A到C,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mg2R= 得 m/s 4分
(2)小物块刚要到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Fn=50N 4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C点的压力50N,方向竖直向下。
(3)
由运动学公式得 v=vC-amt v=aMt
将数据代入上面各式解得 v= m/s
由能量守恒得 =μmgL+ (M+m)v2 将数据代入解得 L=4m
18.(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长度为L时的弹性势能为: 3分
(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联立得: 4分
(3) 即:
设P滑到D点时的速度为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联立得: 则满足 的要求,由运动学公式得:
P落回到AB上的位置与B点之间的距离为: 联立得到:
( )1 02
GMm mgR
=
2
0g RM G
=
2 2 2
0 033
2
22
4
g R T g Rv T T
ππ
π= =
cos
mgF α=
2
tan mvmg r
α=
sinr L α=
tan sinv gL= α α
21
2 Cmv 4 2Cv =
2
C
N
vF mg m R
=-
m
mga gm
µ µ= = M
mga M
µ=
2
21
2 Cmv 1
2
5pE mgL=
21 42P BE mv mg Lµ= + ⋅ 6Bv gL=
2
0mv mgL
− ≥ v gL≥
Dv 2 21 1 22 2B Dmv mv mg L= + ⋅
2Dv gL= 2D g gv L L= ≥ 212 2L gt=
Ds v t= 2 2s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