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链接新课标
本教案按新课标中的“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的要求编写。
二、教学总体设想及依据
本节课的主题是“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这一主题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人手,设计了谈谈“我给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 他人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两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感受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在此 基础上阐述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并通过对《有的人》这首诗的分析,体会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和怎样使生命价值得以提升,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本教案的特色和风格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人手,选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从强烈的对比中获得感受; 通过“生命箴言的制作”使教学目标得到内化。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 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 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能力目标] 提高自我生存能力与关爱其他生命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对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充满敬意;立春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因为这是提升生命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难点:提升生命的价值。理由:人们对生命价值认识的差异性,对初中生的影响较大。六、教法及教具
教法 小组讨论法、谈话法、故事讲述法、比较法。
教具 多媒体设备、心形卡片。
七、整体板书或课件流程设计
欢乐和幸福
不轻言放弃生命
勇敢面对自身生命的困境
帮助他人脱离生命的困境
认识生命的价值
提升生命
尊重生命
我给他人带来
他人给我带来
每个人的生命
都是有价值的
肯定生命
八、课时 1课时。
九、具体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 珍惜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教师引出观点。)
新课教学
教师 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多媒体展示:新生婴儿的啼哭、父母的笑脸和长辈们慈爱的微笑、邻居赞许的目光。)
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父母因找不到你而着急的事?
(让学生回忆童年趣事,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明白:自己能够为他 人带来欢乐,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
教师 同学们,在我们看到自身给他人、给社会带来快乐和幸福时,你是否体会到他人 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呢?
(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父母不在自己的身边,我的生活会……如果朋友不在身边,我们 的生活会……如果没有医生呵护我们的健康,我的生活会……如果没有农民种田,我们的生 活会……如果没有……)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我给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他人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
教师 既然每个人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呢?让我们来读一读下面的两个故事。(媒体展示)
桑兰的故事
桑兰,一个美丽的女孩,一个前程似锦的女孩,一场意外改变了她的命运。那是1998年7月,桑兰在羌国纽约参加第4后世界友好运动会期间,在训练时不幸造成重伤颈椎脊髓, 使胸部以下完全瘫痪。
从跌倒的那一刻起,她便不再是体操冠军,不再有平静轻松的生活,甚至也很难再有无 拘无束的奔跑和行走,可17岁的桑兰却坦然擦去父母亲友的泪水,她说:“别难过,我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于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d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道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 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十,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 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不用说,你肯定知道了,他就是当年那个乞丐,他是来感谢我母亲的。
问:●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可怜的乞丐给予施舍?
●“高贵”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母亲的施舍是“高贵”的施舍?
●母亲和桑兰分别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生命?(小组讨论)
教师 你还知道哪些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事迹?(学生回答)
教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展示材料)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一案震惊全国。面对公安人员的讯问,马 加爵的回答更令人震惊。四名同窗好友的宝贵生命,在马加爵眼里如同草芥,他可以毫无顾 忌地用杀戮泄愤。
2004年3月2日,仅因为自己一直担任的班长职务被撤换,而同学们又在一边议论,海口某中学初中二年级蔡某在家里喝下了农药,经医生抢救才转危为安。
同学们,马加爵、蔡某对待生命的态度与前面我们说的母亲、桑兰有何不同?
正反对比,师生小结:对生命截然不同的态度导致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所以一一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不轻言放弃;
当自己的生命遭遇困境时,要勇敢面对;
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威胁和困境时,尽可能伸出援助之手;
当生命不再完美时,依然肯定、悦纳生命;
不伤害他人的生命……(媒体展示)
教师 同学们,因为生命是珍贵的,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每一 个生命的价值在本质上还是存在差别的。著名诗人臧克家有这么一首诗—一《有的人》
(媒体展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有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问:●什么样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什么样的人死了,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