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2020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 综 试 卷-历史部分
命题教师:
24.《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等记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今山东省曲
阜),是为鲁公。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共传三十多代,战国时被楚国所灭灭,其公族子孙被
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并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下列从鲁姓起源中获得的信
息最为准确的是。
A.周礼成为维护西周统治的有力工具 B.鲁姓的起源体现了宗法制的兴衰
C.我国的姓氏起源于西周的分封制 D.诸侯战争是鲁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2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
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26.阅读 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D.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27.如下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中心向北迁移 B.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C.洛阳城市经济衰落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8.1919 年,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俄国可以不经过一定的过渡时期而直接向社
会主义过渡。其实践
A.最终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B.调动了人民大众的生产热情
C.进一步巩固了工农革命联盟 D.加速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29.1903 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中有:“群蜂结巢,既成,会议曰:如有伐我巢
而残我同种者,共刺之。人之有国,犹蜂之有巢。尔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此文
A.宣传优胜劣汰理论 B.蕴含着民主革命的思想
C.表达对平等自由的追求 D.体现了民族危机的加深
30. 20 世纪 50 年代,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时说:“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
着团结感。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
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积极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31.下表为毛泽东部分文章摘要,这反映出毛泽东
文章 摘要
《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号召》
(1939 年)
对大多数人有益处的,叫做仁;对大多
数人利益有关的事情处理得当,叫义
《愚公移山》
(1945 年)
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
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A.通过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思想 B.强调了传承优秀文化的意义C.借助中国智慧阐释革命大义 D.注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32. 1979 年,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 21.19%,全国征购粮食基数减少到 700 亿斤,
减少了 55 亿斤,并且规定水稻地区口粮不足 400 斤、杂粮地区口粮不足 300 斤的一律免购。
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A.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B.大力推行包产到户
C.给予农民政策优惠 D.积极应对农业困境
33.右下图出自 1543 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
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
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
B.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
C.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
D.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
34. 1990 年 12 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
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邓小平的这一认识
A.基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C.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D.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35.1947 年,法国开始实施莫内计划(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全国性计划),到 1953 年,煤
炭产量、钢产量有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设施得到了修复和改善。之后,又实施了全国指导性
计划——伊尔斯计划(1954—1957),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这表明二战后法国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借鉴的意义 B.创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新模式
C.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通过发展经济极力摆脱美国的控制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监举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走御史台制度,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
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是皇帝自上而下的监督、统治百官的一种工具;
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不法之事,无所不察、无所不纠。另一种监察制度是谏官制度,
谏官的监察则是自下而上的。以皇帝为监察对象。皇帝的个人生活直至王国大政都在谏议之列;还封立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这样就形成了以上察下,以下督上的双
向监察机制。
——摘编自吴胜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不少昏
庸无能之辈在国王的庇护下仍然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政治丑闻屡见不鲜。由于英国实行政党
轮流执政制,无论哪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都把官职作为奖品在自己的支持者中进行分
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经济
发展,近代公务员制度逐渐产生了。19 世纪,英国政府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
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迄今为止它通过的最重要的反腐败立法包
括:1889 年的《公共机构构政行为法》、1906 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等,二战后通过的多
部法令中均有针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法律条文。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
府进行监督,其具体权力包括质询权、调查权、例阁权和弹劾权等。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
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舆
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
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摘编自李靖《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监察机构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9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英国建立反腐败制的背最及其成功推行的原因。
(9 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看法。(6 分)
42.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对于把 16 世纪还是 19 世纪看作是近代中国的开端这个问题上颇有分歧。即使把
鸦片战争界定为近代的起点,我们也仍需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因为这些形态制
约了中国对 19 世纪外来挑战所作的反应。西方的入侵可以被视为一种催化剂,促使传统中
国转化为近代中国。确实,从历回顾的角度来看,16、17 世纪欧洲人和俄罗斯人的来临,
为 19 世纪西方的强烈活动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对于近代中国的开端,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围绕材料观点提出看法(可赞成、否定或修
改),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 针对官营经济生产者缺乏积极性、成本高质量低等弊端,宋政府在官营经济领域引入
私人竞争经营模式,形成了工商业竞价机制。它类似于现在的招标活动,一般包括政府招标、
竞争者投标、评标、中标等环节,出价最高者获得政府特许的经营权。
宋代工商业的繁荣,赋税结构的变化、土地私有化、农民身份多元化等特殊的社会经济
条件为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形成发展了社会环境。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实施的领域很广,坊
场、官田、税场等都是竞价活动的热点领域。为了保障竞价机制的顺利进行,宋政府不仅有
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参与管理,还有专门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在宋代社
会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国家财政的重要补充,其收益往往被用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
由于市场竞价具有两面性,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既有便捷、发展经济的优越性,也有官府与
民争利、恶性竞争等弊端。在经历了宋代发展后,明清逐渐消失。
——根据石瑞丽《宋代官营工商业竞价机制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的特点。(7 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8 分)
46.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一 1937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
长沙临时大学,1938 年 1 月,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主持学校日常工作的梅贻琦教授提倡“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主
张“博先于精”。联大的很多教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经常夹着讲义逃警报,在树底
下、茅屋内给学生讲课,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农
业生产,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
——据《抗战时期的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等
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国家布局在陕西省的重点建设工程数量居全国首位,但高校数
量、学生规模与沿海相比仍相去甚远。1955 年,教育部决定将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
交通大学随即发出“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口号。1956 年起,6000 余名交通大学
员工,从上海迁至西安,不仅跨越了 1500 千米的空间距离,而且战胜了由十里洋场落地黄
土高原的心理落差,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拓荒者和先行者。
——摘编自《从交大西迂看高校使命担当》(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南联大成立的背景及办学特点。(6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家为什么要推动交通大学西迁?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两个时期高校西迁体现出的共同价值取向。(9 分)
4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梁章钜(1775—1849 年),福建长乐(今福州)人。嘉庆七年(1802 年)进士。道光
十六年(1836 年)三月升任广西巡抚兼署学政。那段时间,朝廷每天上朝,都为鸦片问题
争得不可开交。首席军机大臣穆章阿和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主张鸦片走私合法
化,对鸦片进口征收重税;湖广总督林则徐和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
为先……对于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梁章钜肯定“其情甚切,其论亦甚畅”,但对其具体观点
则认为只是“治其流”而未“清其源”,查禁鸦片应将吸食者、开馆者、兴贩者与开设窑口
之人区别对待,“刑不滥施”,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
——整理自潘茨宣《梁章钜:和林则徐一道禁毒的广西巡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章钜禁烟的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指出梁章钜禁烟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9 分)历史三模答案
选择题 24-28DCDAA 29—33DACCB 34-35DC
大题 41 题(1)职责:御史台监察百官;谏官有对皇帝的谏议和封驳权。
意义:监察百官的违法行为,有利于促进吏治清明;有利于约束皇帝的极端专制,
减少决策失误;形成了双向监察机制,表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善和成熱。
(2)背景:“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政党
分脏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廉清高效的政治机
制。
原因:民主、平等思想的长期影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障;建立权力的
制约和平衡机制;社公舆论、媒体的监督。
(3)看法: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落实监察制度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反腐措
施要切实可行,并在实践中落实完美;要注意学习借鉴古今中外监察制度建设的
有益经验。
42 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可知,材料中对近代中国的开端的争论主要
体现在以 16 世纪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或 19 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
的开端。由此提出看法,一是赞成以 16 世纪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结合明朝中
后期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以及
西学传入中国等角度说明理由;二是赞成以 19 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
国的开端,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外交等方面分析说明理
由;三是赞成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的开端,否定以 16 世纪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
通过说明明朝时期西学传入的影响和鸦片战争的影响对比分析说明鸦片战争对
近代中国转型的影响大于 16 世纪的西学传播的影响,得出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
中国开端更为合理。
故答案为:
示例一:看法:赞成以 16 世纪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
理由:从内部看,16 世纪为明朝中后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
落;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出现了顺应时代趋势的新思想,
而且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将西学传入中国。总之,16 世纪中国具备了社会转型
的某些特征,因此可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
示例二:看法:赞成以 19 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
理由:鸦片战争的爆发,打破了清王朝闭关锁国局面,中国被迫开放,从封建社
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逐渐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先进
科技。总之,鸦片战争促使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因此可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
中国的开端。 示例三:赞成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的开端,否定以 16 世纪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
理由:明朝时期的传教士虽然传入了西方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西方科学,但
是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小部分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
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中国融入是传教士到来之前的
那种模样。而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使中国的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总
之,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
比 16 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因此把鸦片战争作
为近代中国开端更为合理。
45 题
(1)特点: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实行领域广泛;程序规范,有条不紊;
有完善的管理系统和保障体系;在官府控制下进行。(每点 2 分,答
出 3 点得 7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2)评价:推动了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国家财政重要补充,提升了政府收
入;收益往往被用于国计民生领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存在官
府与民争利,恶性竞争等弊端;始终在官府控制下进行,对工商业推动作用有限。
(每点 2 分,答出 4 点即可,但要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只从一个角度分析
最多得 4 分
46 题 1)背景:日本全面侵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2 分)
特点: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通才教育);办学条件艰苦;服务于战时需要;
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研究。(4 分)
(2)原因: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国防安全的需要;高等教育布
局亟需优化。(6 分)
价值取向: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服从大局。(3 分)
47 题(1 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侵华,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朝廷
内部对于禁烟问题存在分歧(6 分)
(2)指导思想:严禁鸦片,杜绝鸦片根源。(3 分)
评价:对从源头上杜绝鸦片的认识应予以肯定;有利于奠定清朝禁烟的新
局面,使得禁烟运动朝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禁烟背后的清朝早已落后于时代的问题。(6 分其
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