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ID:442917

大小:99.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佛山市实验中学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0 年 6 月 1 日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 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 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 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 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 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 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 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 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 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 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 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 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 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 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 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 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 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 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 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 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 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 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 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 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 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 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 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 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气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 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 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 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 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 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 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 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 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 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 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 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的。 D. 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 幻小说的“文学性”。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 《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 来看待它。 C. 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 体验。 D. “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 “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C. “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臆测。” D. “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 C 3. A 4. 运用举例论证。如“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运用比喻论证。把“文学性”比作“杂草”。生动形象论述了“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 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的,引出后面的需要“变革意识”。 5. 不合理。(1)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 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2)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3)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从客 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4)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 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 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错误。结合“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 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分析,“无暇”错误。 B 项,“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错误。结合“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 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 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分析,“较为随意”错误。 D 项,“不同于”错误。结合“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 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 自有其文学魅力”等分析,两者有相同之处。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 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C 项,“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错误。结合“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 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 自有其文学魅力”分析,原文并没有把两者进行比较。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据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题干问的是“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 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分析选项内容。结合“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 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 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 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 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 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等分析,材料二主要论述“科幻小说是否欠缺文学性” A 项,“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能够佐证观点。 B 项,强调科技的作用。不能够佐证观点。 C 项,主要讲作家的创作。不能够佐证观点。 D 项,现代科幻文学特点。不能够佐证观点。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 特点?请简要说明”,需要结合材料二内容分析,找出论证方法,然后分析效果等。结合“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遥远星系、 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等分析,运用举例论证,使论 证更形象。结合“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分析,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写出了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 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引出后面“在科幻作品面前,不能把文学性固化”。 【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用传 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此类试题,需要明确观点,然后 结合文本内容概括。结合“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 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每一部科幻 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 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 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 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等分析概括。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 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 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 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 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 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 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卅日 在苏格兰高原 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 “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 “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 “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8.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 9. 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B 8. 空可以理解为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满可以理解为主人公收获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9. 文中主人公自述的语气抒情属于使用第一人称抒情,第一人称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 抒情。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 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 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 容进行分析。D 项,“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错误。把诗人对人类故乡那种翘首远望之状 和内心渴望之情,含蓄而传神地暗示了出来。然而,由于种种复杂缘由,他对此只能心向往而无法身赴之。 面对现状,内心空虚惆怅,神往故乡。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 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 项,“是静与动”错误。抓住“摇”“生长”分析,都是从动的 角度来写的。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 如本题“‘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主要从炼字的角度考查。本题需要 分别理解“空”“满”的内涵。结合“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等 分析,“空”主要指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抒发自己积蕴已久的对生机勃发的自然宇宙之热 烈渴望。结合“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等分析,“满”指对在斧头镰刀指挥下,勤奋 收获的满足和愉悦。 【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的叙述人称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诗歌从刈禾女的 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判断使 用的人称,然后根据不同人称的好处分析答题。《刈禾女之歌》中,以“我”为主要的叙述人称,即第一人 称。第一人称写作的好处是: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读起来更有兴趣,缩短了读者与作者间的距离;文 章口语化,行文通顺,娓娓道来,读者有亲切、可读的感觉;容易使读者进入主角人物地位,给作者带来 成就感。结合“我的家”“我记起”“我的眼”“我来日光下收获”“我看不见自己”等分析,让我们将 镜头拉近刈禾女,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实感。运用各 诗节主导情绪的跌宕起伏来调动读者的情绪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诱导读者以实景为圆点朝着不同的方向 辐射自己的情绪。第一人称的好处是诗歌情境显得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 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谢告, 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履宫室县邑。 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 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 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 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 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 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 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 谓相国曰:“祸自此始关。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 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 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 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 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 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C. 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 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 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 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 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 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狗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 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D. 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 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14. 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萧何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 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 (2)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居我们之上,这是什 么道理? 14. 因为他认为刘邦让萧何守在关中,没有什么需要冒危险的事情却给萧何卫队,从最近韩信造反的事情看 刘邦是在怀疑萧何,给他卫队并不是宠信他的表现。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 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 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 正误。 如本题中,句中“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是说“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屠 烧咸阳而去”作“项羽与诸侯的军队”的陈述部分,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 A 和 C 项; “者”用于句末,与“也”搭配表示判断,其后断开。“以何”是因为萧何的意思,是“具得秦图书”的原因,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可以排除 B 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 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 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 故选 D。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 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 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 答。 本题 A 项,“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错误。“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 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属于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 现在的派出所所长。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 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 项,“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错误,于文无据。结合“群臣皆莫敢言”分析,群臣都 不敢再言语了,原文没有说“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 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 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可”,认可、赞同;“从事”,做、施行;“辄”,连词,就;“便宜”,最合适的方式; “闻”,使……知道。 第二句中,“徒”,只是;“议论”,发表见解;“不战”,从不上战场;“顾”,表转折,却,反而;“何 也”,表反问。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筛选、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 要结合人物性格,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根据上文“淮阴侯谋反关中”,淮阴侯造反引起了刘邦的警觉怀疑,萧何“徒持文墨议论,不战”却位居高 官,对萧何“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萧何守在关中,没有什么需要冒危险的事情却给 萧何卫队,表现出的是对萧何忠心的怀疑,最后萧何拒绝封赏的事实证明召平的担忧是对的,因为“相国 从其计,高帝乃大喜”,说明刘邦是以此试探萧何是否怀有二心。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 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 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 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 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经常给他帮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 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 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 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 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 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 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 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 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 宫殿、县邑,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 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 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 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 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 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 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 作用吗?”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 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 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 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 汉十一年,陈豨谋反,皇上亲自统率军队去平乱,来到邯郸。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诛灭了韩信。皇上听到已经诛灭韩信的信息,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千户,命令五百士兵和一个都 尉作为相国的卫士。很多人都来向萧何祝贺,惟独陈平替萧何忧虑。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希 望你能辞让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拿出全部的私家财物资助军用。”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谋,皇上高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陈文龙[注]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注]陈文龙:南宋咸淳年间状元,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绝食而死。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得慷慨悲壮,从多方面体现出作者临危不惧、忠义爱国的精神品格。 B. 本诗颔联写了作者愿珍惜生命,但要死得其所,深信这样终会得到朝廷的表彰。 C. 虽家族多人已相继死难,作者仍对尚存的第二个儿子表达了自己的不屈之志。 D. 诗中“支”“移”“时”“旗”“知”押韵,朗朗上口,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16. 本诗颈联是怎样凸显作者临难不苟的气节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颈联表达必死 意向,我自知被俘后会被敌人杀害,但从未没有听说过烈士会投降 (树降旗)。累臣是古时被拘囚于异国的官更对所在国家的自称,衅鼓意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把血涂在 鼓上行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临难不苟的气节。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 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 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 进行分析。B 项,“深信这样终会得到朝廷的表彰”错误。而是“表达了慷慨悲壮英勇无畏的殉国精神”。 颔联采用了用典和对比的手法来写。“自经沟渎非吾事”化用了《论语宪问》中孔子的语意,表明自己志 向宏远,绝不做无谓的牺牲,而要为国立功;“自经沟渎”又与下句的“臣死封疆”形成鲜明对比,表达 了慷慨悲壮英勇无畏的殉国精神。故选 B。 【16 题详解】 的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诗颈联是怎样凸显作者临难不苟的气节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需要明 确使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点明效果和表达的情感等。“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 “衅鼓”,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把血涂在鼓上行祭;“累臣”是古时被拘囚于异国的官更对所在国家的自 称。结合注释“南宋咸淳年间状元,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绝食而死”及首联内容分析,虽然形势危急, 小城难以支撑,但诗人在极端艰危之中并不动摇,表现出诗人守土抗敌,坚忍不拔的志向和矢志保卫国家 的思想感情。表达必死的意向,运用典故表达自己临难不苟的气节。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 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 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 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不吸取经验教训终会让人痛惜,同时也写出了 作此文的目的。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当年的琵琶女无论是技艺还是容 貌都出类拔萃。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喜欢莲的高洁品质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曲罢曾教善才服 (4). 妆成 每被秋娘妒 (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 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 形。注意重点字词:鉴,妒,淤,濯,涟。 三、语言文字运用(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末,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 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 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 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 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 ①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 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 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 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 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 ②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比拟、比喻、夸张 B. 比拟、比喻、排比 C. 对偶、借代、排比 D. 对偶、借代、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 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18. B 19. 原文将表示颜色的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向,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 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谈兴根,也更好地展现济南秋天的特点。 20. 忽然又温暖一会儿 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结合“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分析,运用比喻修辞;结合“忽然黄色 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 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 硬了”分析,运用排比修辞;结合“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更瘦硬 了”分析,运用比拟修辞。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 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需要结合语句的句式特点分析表达效果。原句中“有的黄,有的灰,有 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单独成句,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突出山脚颜色的变化,表现济南秋 天的特点。该句“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做定语,修饰“条子”,没有突出山脚颜色变化的画面感和 节奏感。【20 题详解】 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 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 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 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 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一处,结合“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 烈”分析,此处可以填入“忽然又温暖一会儿”;第二处,结合“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分析,此 处主要讲“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21.以下文字是某智能冰箱的简介。请你以“智能家居博览会”的志愿者身份,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介绍 该冰箱的智能化特点。要求:表达连贯、得体,不超过 90 个字。 该智能冰箱外形时尚美观,长 955 毫米、宽 80 毫米、高 1800 毫米,一天仅需 0.9 度电,保鲜效果极佳。 它运用智能识别技术采集食物种类、剩余数量、新鲜度等信息,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技术向用户推送 食物补充提醒、个性化健康食谱,食物比价信息等内容。冰箱内部分为制冰区、海鲜区、保湿区和饮品区 四个区域,容量高达 655 升。 【答案】小朋友们好!这个智能冰箱可厉害啦!它能上网处理大数据,认识你放进去的食物,自己调节温 度和湿度来保鲜。它还会提醒我们补充食物,给你搭配健康食谱,帮你比价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 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 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 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 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题目提供某智能冰箱的简介,要求以“智能家居博览会”的志愿者身份,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介绍该冰 箱的智能化特点。解答此题,既要向小朋友们介绍这款智能冰箱的特色和功能,又要注意称呼和语言的得 体性,注意说话的语气符合对象认知能力。根据简介,这款智能冰箱的特色是运用智能识别技术和互联网 大数据处理技术,功能是采集食物种类、剩余数量、新鲜度等信息,向用户推送食物补充提醒、个性化健 康食谱,食物比价信息等内容。由于参观对象是小朋友,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说话内容必须精 简浓缩,注重通俗易懂,这就要求把这款智能冰箱的特色和功能进行筛选,选择小朋友能理解的内容进行 介绍。同时,称呼可以直接是“小朋友们”,说话语气要温柔和蔼、平静自然。最后,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 求(不超过 90 个字),以及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 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 的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 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2.根据以下表格,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这段调查综述能更好地反映总体情况。要求: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 关于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见调查统计表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不太愿意 非常不愿意 不清楚 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 41.1% 52.2% 4.4% 1.2% 1.1% 效果非常好 效果还可以 效果不太好 效果很差 不清楚 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评价 8.5% 47.1% 28.5% 7.1% 8.8% 非常认同 认同 不认同 非常不认同 不清楚 对“混装混运”的看法 6.1% 34.5% 46.3% 7.4% 5.7%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不清楚 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看法 4.3% 26.3% 41.3% 26.7% 1.4% 非常乐观 乐观 不乐观 非常不乐观 不清楚 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预期 18.8% 63.8% 14.4% 2.2% 0.8% 总体而言,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______________,相关工作得到了人们认可。但是,毕竟垃圾分类工 作尚处于起步阶段,_________________。我们相信,伴随着多元主体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大大增强 (2). 垃圾装运、处理设施仍然不尽如人意 (3). 推行 垃圾分类的前景将越来越好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 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 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见调查统计表进行综述,以更好 地反映总体情况。在解答时,要注意分析“关于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见调查统计表”的内容。 具体而言,第一处,观察图表,可知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非常强烈,“非常愿意”和“比较 愿意”的比例之和占到 93.3%;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评价”比较高,“效果非常好”和“效果还可 以”的比例之和超过半数。再根据后文“相关工作得到了人们认可”,可知得到人们认可的相关工作,具体 表现为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非常强烈和“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评价”满意度较高。由此可以推 断,第一处应该填入“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大大增强”。 第二处,根据前文“但是,毕竟垃圾分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可知此处强调垃圾分类工作 不足之处。 结合图表,可知社区居民对“混装混运”的做法不太认同,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看法不太满意。因而, 此处强调的垃圾分类工作的不足之处应该指社区居民对“混装混运”的做法不太认同,对“垃圾处理设施” 的看法不太满意。由此可以推断,第二处应该填入“垃圾装运、处理设施仍然不尽如人意”。 第三处,根据前文“我们相信,伴随着多元主体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可知此处意指对未来垃圾分类工作 的美好期望。与此相对应的是,图标中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预期“非常乐观”和“乐观”的比例 之和超过 80%。由此可以推断,第三处应该填入“推行垃圾分类的前景将越来越好”。 最后还要注意题目要求(不得出现具体数字,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以及表达是否简洁连贯自然。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 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 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 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 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 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 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也有人说,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 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还有人认为,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对此,文德 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 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的 的【答案】手机可以进校园 尊敬的老师和家长们: 作为学生,我认为手机可以进校园。 没错,正如刚才老师所说,手机有很多危害,但那是玩手机,是对手机的不正确使用造成的。正如不 能因为凶杀的存在,就没收所有的菜刀;也不能因为车祸的发生,就销毁一切车辆。关键在于怎么使用, 使用得当,不仅不会影响,反而会促进学习。 当我有个字不认识,而手边没有字典时;当我有个题不会做,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时,手机就是我 最好的帮手。是的,有老师,但不能所有的老师整天跟着我们呐?!白天在这儿,那晚上呢?这科老师在, 那别的老师呢?问别人,就会干扰别人!第 2 天问老师,老师也很忙啊!老师有时也需要上网查,其实我 们可以自己分担一下的。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要独立思考,考试不让带手机,平时学习也不应该让。我们当然知道学习和考试 是不一样的。考试考的是能力的运用,当然还有对知识的积累,但学习是利用一切手段来积累运用,包括 手机网络。君不见网络课程遍地开花,谁不知老师也要年年远程研修的。信息时代,谁能例外?谁例外, 就是闭目塞听,就会孤陋寡闻,就会甘做井底之蛙,而自绝于世界! 当然老师的担心并非多余,其实我对自己也没大有信心。但是,不分青红皂白对手机一禁了之,是不 负责任的行为,难道自制力的培养不是学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吗?这种武断一刀切的做法,对过去是割 断我们生活的历史,对将来是把责任推给社会。 去年有件事情,说的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大学报名时遭遇电信欺诈,得知真相后诱发心脏病猝死的事 情。网上有假恶丑,我们知道,但这就更需要有人指导啊,家长固然有责任,但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有这个 能力,如果学校组织专业老师指导我们,甚至联系公安部门给我们做下培训,进而,我们再回去传递给家 长,教育反哺社会,也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果能如此,善莫大焉。 当然,老师们担心的主要还是玩游戏和交朋友。在此我郑重承诺: 第一,绝不玩游戏,不看色情、暴力、凶杀的图文信息和视频。 第二,不交陌生朋友,绝不私自离家出走,会见网友。 第三,严格时间限制,上课绝不开机,晚自习查资料一定静音。 如有违反,手机没收,任凭学校处罚。 愿拥有手机的同学,如虎添翼,为我们的学习锦上添花。 再次恳请学校和老师们同意手机进校园。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 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 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手机是否应该进校园,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 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从审题上看,没有设置多少障碍,但作文的实用色彩非常鲜明,这也是对历年来高考作文的继承, 如高考中曾经让写过书信、写过演讲稿等,而且任务驱动的色彩非常鲜明,即要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 并且有自己的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且要有希望和建议(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之前那种华 而不实的文风可能没有什么效果了,向着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这则材料作文题目分首先是引导性 材料,包括话题中心“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不同的看法以及打算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第二部分是写作的 具体要求,包括主题、角度、体裁、内容等。第二部分“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 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对写作的限制性最为具体,应高度重视。任务指向明确, 就是从学生、教师、家长三种身份中任选一种,谈对“手机该不该进校园”这一核心话题的看法,文体指 向实用性的发言稿,呼应了“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这个新高考改革的重点,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解 决实际问题。 参考立意:观点 1:手机不该进校园,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 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观点 2:手机可以进校园,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 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观点 3:手机进校园要视具体情况而言,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 别对待。 行文结构:作者身份要求,即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作对象要求,要在文中明晰“针对 谁”“受众是谁”等;话题背景要求,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 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根据材料 写作要求,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然后开门见山提出本人对“手机该不该进校园”这一问题的观点及思 考(也就是说明理由),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最后照应开头对全文做简明的总结。 【素材】首先,玩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如果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效果就会很差。我们都知道弈秋的故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专 意,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 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聪明 孩子被手机耽误,最让人可惜。所以我反对手机进校园。 如果只是耽误他自己,后果好像并不十分严重,问题是手机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老师上课都不带 手机的,但如果上课学生的手机响了,就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干扰教师的教学,甚至会引起课堂的混 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课后再讨论一下,甚至好几天学生的心都收不回来,后果很严重。手机牵扯时间和精力,的确影响学习效果。有人会说,学习学习,教师就光知道让学生学习。其实学 习还是次要的,网上有很多不良信息,色情、暴力、凶杀、欺诈。学生正在三观形成时期,很容易被这些 信息误导。思想品质和心理状态变坏了,后果就更严重了。 手机确实方便我们的生活,但也稀释了生活的厚重。想想那么多名人伟人在没有手机的条件下,得出 那么多成绩,我们对于“玩物丧志”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设想朱自清活在现在,忽然有一天傍晚,想起日 日走过的荷塘,便悄悄的出去,看到月下的荷塘,拿出手机咔嚓一拍照,再发到朋友圈或者微博,写上一 句“月下的荷塘很美”,然后就没有了下文,文字没有了,荷塘月色没有了,散文没有了,人情人性没有了。 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并不意味着禁止他们使用手机,毕竟,手机只是一种工具,它发挥的作用是好 是坏,取决于使用者。所以,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手机才是关键。 “堵不如疏,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和教育他们正确合理使用手机,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富银春 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每个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电子设备,可 以说手机的使用将会更加普及,强制性地禁止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孩子是学校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心往一块想,劲往一 块使,一定会为孩子赢得一个美好的明天。 【点睛】写发言稿时,要注意三点:①观点要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对尚未认识清 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的说明; 如果是汇报性的发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②条理清楚。 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 重点。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要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啰嗦的句 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的词句,最好运用大众语言。需要注意称呼,如“敬爱的老师、家长们”“尊敬 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问候,如“大家好!”。正文(我是一名学生、家长……)。祝福语,如“祝各位 同学学习顺利、梦想成真!”,致谢。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