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高三2020届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昌平区高三2020届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ID:443251

大小:1.5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昌平区 2020 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化学 2020.6 本试卷共 10 页,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 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项。 1.从石油原料到口罩的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 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 烯 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 成熔喷布 利用环氧乙烷与微生物蛋 白质发生烷基化反应消毒 A. 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 B. 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烯 C. 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 D. 利用环氧乙烷与微生物蛋白质发生烷基化反应消毒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裂解是深度的裂化,是化学变化,A 不符合题意; B.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烯,加聚反应是化学变化,B 不符合题意; C.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只涉及到熔化,是物理变化,C 符合题意; D.烷基化反应是化学变化,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 CuCl2 溶液:Cu2++2Cl- Cu+Cl2↑B. NaCl 的形成过程: C. HCl 在水中电离:HCl=H++Cl- D. NH4Cl 在水中发生水解:NH4++H2O NH3·H2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解 CuCl2 溶液阳极反应为:2Cl--2e-= Cl2↑,阴极反应为:Cu2++2e-=Cu,总反应为:Cu2++2Cl- Cu+Cl2↑,A 正确; B.NaCl 是离子化合物,书写电子式时需写成 ,形成过程为: ,B 错误; C.HCl 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HCl=H++Cl-,C 正确; D.NH4Cl 是强酸弱碱盐,NH4+在水中能发生水解,使溶液显酸性:NH4++H2O NH3·H2O+H+,D 正确; 故选 B。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B. 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 C. 淀粉可以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用于酿酒 D. 牛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熔点较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氨基酸,氨基酸在小肠中被人体 吸收,A 正确; B.纤维素(C6H10O5)n 属于多糖,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酶或酸的催化下可水解为葡萄糖,B 正确; C.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分解为乙醇(C2H5OH)和 CO2,用 于酿酒,C 正确; D.牛油是动物油脂,由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熔点较高; 故选 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苯和甲苯都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B. 饱和溴水滴入苯酚的稀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C. 乙醛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共热能生成砖红色沉淀D. 乙酸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A 错误; B.饱和溴水滴入苯酚的稀溶液中: ,三溴苯酚为白色沉 淀,B 正确; C.乙醛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共热:CH3CHO+2Cu(OH)2 +NaOH CH3COONa+Cu2O↓+3H2O,Cu2O 为砖红色沉淀,C 正确; D.乙酸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CH3COOH+NaHCO3 CH3COONa+H2O+CO2↑,生成无色的 CO2 气体, D 正确; 故选 A。 5.潜艇中氧气来源之一的反应是:2Na2O2+2H2O=4NaOH+O2↑。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22.4LO2 含 2NA 个 O 原子 B. 1.8gH2O 含有的质子数为 NA C. 1molNa2O2 含共价键的总数为 2NA D. 上述反应,每生成 1molO2 转移 4mol 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22.4LO2 没有说明是在标况下,故无法计算 O2 的物质的量,A 错误; B.1.8gH2O 的物质的量为 ,每个 H2O 分子中有 10 个质子,故 1.8gH2O 含有的质子数为 NA,B 正确; C.Na2O2 电子式为 ,过氧根中 O 和 O 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故 1molNa2O2 含共价键的 总数为 NA,C 错误; D.对于反应 2Na2O2+2H2O=4NaOH+O2↑,Na2O2 中-1 价的 O 歧化为 0 价和-2 价,故每生成 1molO2 转移 2mol 电子,D 错误; 故选 B。 1.8g =0.1mol18g / mol6.下列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向 FeCl3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 B. 金属钠投入水中,有气体产生 C. 将盛有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水中,水位上移 D. 向 H2S 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产生淡黄色沉淀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变化。 【详解】A.向 FeCl3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Fe3+与 SCN-发生络合反应:Fe3++3SCN-= Fe (SCN)3,该反 应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 符合题意; B.金属钠投入水中:2Na+2H2O = 2NaOH+H2↑,Na 与 H 有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B 不符合题意; C.将盛有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水中:Cl2+H2O HCl+HClO,Cl 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C 不符合 题意; D.向 H2S 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2H2S+SO2=3S↓+2H2O,S 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科学家利用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 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W、X、Z 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 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注:实线代表 共价键,其他重复单元的 W、X 未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Y 单质的氧化性在同主族中最强 B. 离子半径:Z>Y C. Z 与 Y 可组成多种离子化合物 D.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 W 形成 1 个共价键,又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最小 元素,说明 W 原子核外只有 1 个电子, 【 的 则 W 是 H 元素,X 形成 4 个共价键,则 X 是 C 元素,W、X、Z 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 的原子半径在同周 期元素中最大,则 Z 是 Na 元素,Y 形成 2 个共价键,原子序数比 C 大,比 Na 小,说明 Y 原子核外有 2 个 电子层,最外层有 6 个电子,则 Y 是 O 元素,然后根据问题逐一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 是 H,X 是 C,Y 是 O,Z 是 Na 元素。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弱,单质的氧化性就 越弱。由于 O 是同一主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故 O2 的氧化性在同主族中最强,A 正确; B.Y 是 O,Z 是 Na 元素,O2-、Na+核外电子排布都是 2、8,电子排布相同,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 半径就越小,所以离子半径:Z硅酸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在装置②中 H2SO4 与 Na2S 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 H2S 气体,气体进入③中与 AgCl 悬浊液发生反 应产生 Ag2S 黑色沉淀,从而可证明 Ag2S 比 AgCl 更难溶,A 正确; B. 浓硝酸与 Cu 反应产生 Cu(NO3)2、红棕色气体 NO2、H2O,NaOH 溶液吸收 NO2 气体,变为 NaNO3、NaNO2 和水,从而防止了大气污染。在 HNO3 中 N 元素为+5 价,反应后变为 NO2 中的+4 价,元素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被还原,从而可证明浓硝酸具有氧化性,B 正确; C. 硫酸与 Na2SO3 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 SO2 气体,SO2 气体通入到酸性 KMnO4 溶液中,看到溶液紫色褪色, 可证明 SO2 具有还原性,C 正确; D. 浓硝酸与 Na2CO3 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 CO2 气体,证明酸性:HNO3>H2CO3;但由于浓硝酸具 有挥发性,挥发的硝酸蒸气进入装置③中,会发生反应:2HNO3+Na2SiO3=H2SiO3↓+ 2NaNO3,得到结论酸 性:HNO3>H2SiO3;在③中 CO2 气体也会发生反应:CO2+H2O+Na2SiO3=H2SiO3↓+ Na2CO3,产生白色硅酸 沉淀,因此不能证明白色沉淀是那种物质反应产生,故不能得到结论:酸性:HNO3>H2CO3> H2SiO3,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D。 11.用吸附了氢气的纳米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OH-移向镍电极 B.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H2-2e-+2OH-=2H2O C. 充电时,将电池的碳电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D. 充电时,阴极附近的 pH 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开关连接用电器时,应为原电池原理,则根据电子流向,镍电极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开 关 连 接 充 电 器 时 , 为 电 解 池 , 镍 电 极 为 阳 极 , 失 电 子 , 发 生 氧 化 反 应 , Ni 电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Ni(OH)2+OH--e-=NiO(OH)+H2O。 A.放电时,该电池为原电池,碳电极为负极,镍电极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 OH- 移向碳电极,A 错误; B.放电时,碳电极为负极,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H2-2e-+2OH-=2H2O,B 正确; C.该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碳电极为阴极,碳电极附近物质要恢复原状,则应该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碳电极作阴极,应该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 错误; D.充电时,阴极上 H2O 电离产生的 H+得到电子变为 H2,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H2↑+2OH-,破坏了附近 水的电离平衡,最终达到平衡时附近溶液中 c(OH-)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pH 增大,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B。 12.“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进入吹出塔前,Br-被氧化为 Br2 B. 从吸收塔流出的溶液主要含 HBr 和 H2SO4 C. 经过吸收塔后,溴元素得到富集 D. 两次通入水蒸气的作用都是参加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通入氯气,发生反应:Cl2+2Br-=2Cl-+Br2,溴易挥发,可用热空气吹出,因此吹出塔前,Br-被 氧化为 Br2,A 正确,不选; B.在吸收塔中,Br2、SO2、H2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r2+SO2+2H2O=2HBr+H2SO4,所以从吸收塔流出的 溶液主要含有溶质 HBr 和 H2SO4,B 正确,不选; C.经过吸收塔后,可使溶液中的Br-远大于进入吸收塔之前的海水中 Br-的浓度,溴元素得到富集,C 正确, 不选; D.在吹出塔中吹入水蒸气,可提高物质的能量,有助于溴挥发逸出,没有参加反应;在蒸馏塔中,发生反 应:Cl2+2Br-=2Cl-+Br2,水作为溶剂,使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提供能量,使反应产生的溴单质变为蒸气,经 冷凝、精馏得到产品,可见两次通入水蒸气都未参加反应,D 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13.常温下,向两只分别盛有 50 mL0.100 mol/L 盐酸的烧杯中各自匀速滴加 50 mL 蒸馏水、50 mL0.100 mol/L 醋酸铵溶液,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等已略)。 已知:常温下,CH3COONH4 溶液 pH 约为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滴加过程中溶液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B. 实验②滴至 pH=2 时,溶液中 c(Cl-)+c(CH3COO-)+c(OH-)=0.01 mol/L C. 实验②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均存在 c(CH3COO-)0.01 mol/L,B 错误; C.由于酸性:HCl>CH3COOH,CH3COOH 是弱酸,所以将 CH3COONH4 溶液滴加到盐酸中,会发生反应: HCl+CH3COONH4=CH3COOH+NH4Cl,而 NH4+不发生反应,仅有少量发生水解而消耗,且在酸溶液中水解 程度会减弱,因此实验②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均存在 c(CH3COO-)Fe2+,所以在电解池的阴极上,溶液中 H+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 反应式为:2H++2e-=H2↑;③在电解反应器中,阴极上发生反应:2H++2e-=H2↑;阳极上发生反应:Fe2+-e-=Fe3+,反应产生的 Fe3+再进 入氧化吸收器中氧化 H2S,反应产生 S 单质,从而实现 Fe2(SO4)3 的循环使用。 【点睛】本题考查了 H2S 的有关知识,包括其结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移动及处理方法。掌握物 质结构及盖斯定律、平衡移动原理和电化学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要根据离子放电能力大小,从氧 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解答。 17.炼铅烟尘的主要成分为铅的氧化物(Pb2O3、Pb3O4、PbO)及 PbSO4,其杂质主要为含镉(Cd)化合物,回收 处理炼铅烟尘可实现资源再生。某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ⅰ.Pb2O3 Pb3O4 PbO ⅱ.CdSO4 易溶于水,热稳定性好 ⅲ.PbSO4(s)+2Cl-(aq) PbCl2(s)+SO42-(aq) PbCl2(s)+2Cl-(aq) PbCl42-(aq) ⅳ.Pb(OH)2 为两性氢氧化物 (1)步骤①中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_。在此过程中 PbO 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滤液 I 的成分是________。 (3)相同反应时间,步骤①中焙烧温度和酸料比对 Pb、Cd 去除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均未达到平衡状态)。 各元素的去除率/% 各元素的去除率/% 焙烧温度/℃ Pb Cd 酸料比/(mL/g) Pb Cd 100 2.57 56.63 0.3 2.57 74.12 200 2.62 89.30 0.4 2.67 85.10 500 2.67 96.98 0.5 2.72 92.48 600 2.87 95.42 0.6 2.67 96.98900 2.88 40.15 0.7 2.65 95.13 应选择的焙烧温度和酸料比为________。 Cd 去除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 (4)步骤③中 NaCl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5)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步骤①中浓硫酸作氧化剂 B.步骤③中 pH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