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历史试题(丰台二模)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历史试题(丰台二模) 含答案

ID:443301

大小:1.65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丰台区 2020 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 高三历史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45 分) 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史书记载“殷民大悦”。后武庚叛乱 被杀,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 给未 参加叛乱的纣王之兄微子启,国号宋 (见右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强化血缘认同 B.维护社会稳定 C.实现贵族平等 D.加强直接管理 2.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 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 A.克己复礼 B.道法自然 C.制天命而用之 D.以刑止刑 3.右侧材料摘自唐朝刘知几撰写的《史通》。 该资料蕴含的史学原则有 ①秉笔直书 ②言之成理 ③效法古人 ④重视证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 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 观夫子长之撰《史记》也,殷、 周已往,采彼家人;安国之述《阳秋》 也,梁、益旧事,访诸故老。4.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外祖父祝确所经营的商栈、邸舍(即旅店)、酒肆,曾占据歙州城一半以 上,人称“祝半城”。朱熹一生的著作都由祝家书坊印销,出版收入相当于七八十万两银子。 这说明南宋时期 A.文化事业与商业相互促进 B.大商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理学思想主导了商业经营 D.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5.明朝末年,北方农民运输原棉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农民用这些棉花以及自己种植的原 棉生产纺织品,其中一部分被卖回北方。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对外贸易繁荣 B.地区经济差异 C.交通工具创新 D.经济政策改变 6.中国古代科技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科技成就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总结性医学巨著编成 ②《齐民要术》问世 ③九九乘法口诀出现 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7.右图是晚清京师自来水公司发行的取水票,票中规定“此 票以宣统二年五月初十日为限在此限内每铜元一枚售票 四张无论何处街市龙头皆可取水如过期限即作为废纸”。 该票有助于研究当时的 ①语言文法 ②社会生活 ③中西交流 ④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近代以来,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新词汇不断涌现。下列词汇突出体现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是 A.师夷长技 B.适者生存 C.实业救国 D.自由恋爱 9.1946 年 2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时局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走上了和 平民主新阶段,所以从此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要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 议会斗争形式。”这一论断说明 A. 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意愿 B.中共已经放弃了武装力量 C.重庆谈判消除了国共分歧 D.议会制在中国已完全确立 10.20 世纪 50 年代国际风云变幻,下列对当时国际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 ①中国大陆土改基本完成 ②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④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一规 定体现的原则是 A.人人平等 B.人民主权 C.司法独立 D.尊重人权 12. 有人认为克伦威尔为英国夺取世界贸易霸权开辟了道路。下列史实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是 A.组建“新模范军” B.处死查理一世 C.颁布《航海条例》 D.武力解散议会 13.读右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机构,正确的是 A.总统—参议院—众议院—内阁 B.国王—众议院—参议院—总统 C.总统—内阁—国民议会—总理 D.总统—众议院—参议院—内阁 14.19 世纪 90 年代,美国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对企业的实际控制后来导致了家族世袭 1875 年法国共和制示意图管理的废弃,企业组织的金字塔尖更隆起,因为这时的企业金字塔尖上有了董事长与总经理 两层结构。这种状况 ①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②使企业管理更科学合理 ③导致了企业所有权转移 ④利于大企业的跨国经营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下图反映了 20 世纪中叶到 90 年代初主要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 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 A.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彻底瓦解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增强 D.第三世界国家整体实力增长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55 分) 本部分共 5 大题,共 55 分。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6.“宾阳中洞”(11 分) 下图为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及洞内佛像。宾阳中洞始建于公元 500 年,是北魏宣武帝 为其父孝文帝做功德而建。 北魏时期在山西大同开凿的云冈石窟造像比较粗犷,在服饰方面是贴体透肌,衣服短而 窄,双脚外露,表情较严峻。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后壁中央的本尊是释迦牟尼的坐像,衣服垂于方座前面,衣袖宽大下 垂,面相略长而清秀,表情厚重,温和并作微笑状,右脚压在膝下。 ——摘编自何养明《洛阳龙门北魏石窟艺术的特点》 结合所学,为宾阳中洞撰写一份解说词。(11 分) (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 150 字) 17.“民族”(10 分) 人物 关于“民族”的主张雍正帝 帝王之承天御宇,中外一家,上下一体。满汉名色,犹直省之各有籍贯, 并非中外之分别也。 ——《清世宗实录》 孙中山 今我共和成立,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在昔之受压制于一部者,今 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 ——《孙中山全集》(1912 年 9 月出席蒙藏统一政治改良会演说) 刘少奇 我们坚决地认定,必须让国内各民族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 同时又必须让各民族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自己当家作主,有管理自己内部 事务的权利。 宪法草案明确地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一律都享有平等的权 利,并且宣布,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在我国都是不合法的。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 年 9 月) (1)孙中山与雍正帝的民族主张有何不同?(4 分) (2)刘少奇关于民族的主张有何特点?结合所学加以分析。(6 分) 18.“模式”(14 分) 1932 年 2 月,美国学者费正清来到中国,师从清华大学教授蒋廷黻进行中国传统文化 研究。1933—1935 年,费正清担任北京清华大学讲师,后回国。1942—1943 年、1945—1946 年两次来到中国工作。20 世纪 60 代,费正清提出“冲击反应”模式。 材料一 蒋廷黻的“现代化叙事”模式并不复杂,他认为,中国在过去或许确实有着自己漫长的 历史传统,但是到了近代,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启蒙运动,中国不是近代世界规则 的制定者,只是世界一体化过程中的迟到者,因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是要挑战世界已有规 则,更不能对这些规则采取非理性冲撞,或鲁莽颟顸式的摧毁,而是应该引导国民尽快接受, 尽快适应这些规则,尽快让中国和世界一样,和其他民族国家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摘编自马勇《中国能现代化吗》 材料二 费正清认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 框架,只有经过 19 世纪中叶西方冲击之后,才发生剧变,向近代社会演变。这种观点被称 为“冲击反应”模式。费正清在表述其“冲击反应”观的时候说:“西方是 19 世纪和 20 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及其他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够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近代化。” ——摘编自郭燕飞《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略论》 解读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14 分)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阅读与思考”(8 分) 下列是美国学者 R.R.帕尔默所著《现代世界史》第 11 章的目录(节选)。 (1)为《现代世界史》第 11 章拟定一个标题。(2 分) (2)依据《现代世界史》第 11 章的目录(节选),设计一组思考题。(6 分) (要求:设计 3-6 个问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章的主要内容;揭示该章各部分之间的内 在联系;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英国的工业革命 英国的农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主义:鼓励与发明 英国工业主义的某些后果 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 各种“主义”的出现 浪漫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 激进主义、共和主义、社会主义 女权主义 民族主义在西欧 民族主义在东欧 其他的“主义” …… 自由主义在西方的突破 1830—1832 年的革命 法国,1824—1830 年:1830 年的七月 革命 1830 年革命:比利时、波兰 英国的改革 1832 年以后的英国 西欧资产阶级的胜利 工人的挫折和挑战 社会主义与宪章运动20.“十月革命”(12 分) 材料一 右图是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中一个场景。影 片中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冒着枪林弹雨,高喊着“乌拉” 冲向冬宫,看了让人热血沸腾。该片是为庆祝俄国十 月革命 20 周年,由斯大林指定拍摄。影片中攻占冬宫 的场景是按照斯大林的指令重拍的。 材料二 十月革命的前敌总指挥托洛茨基在其自传中说:“我们兵不血刃地控制了城里重要的地 方……我们的士兵、水兵、赤卫队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各个机 关。” ——摘编自《托洛茨基自传》 材料三 1917 年 10 月 25 日(公历 11 月 7 日),列宁为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起草的决 议中指出:“苏维埃特别强调群众在这次罕见的不流血的和异常顺利的起义中所表现的团结 性、组织性、纪律性和同心同德的精神。” ——摘编自列宁《关于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的报告》 (1)三则材料对十月革命的表述有何不同?(2 分) (2)从材料中可以确认的史实有哪些?请说明理由。(10 分)丰台区 2020 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B C D A B C A D A D D C A B C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16.(11 分)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建于北魏时期的洛阳,是宣武帝为其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1 分) 窟内佛像与云冈石窟相比具有典型的中原文化特点,(1 分)衣袖宽大,面目表情慈祥。 (1 分,任意 1 点给 1 分) 宾阳中洞造像之所以具有上述特点,是因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变鲜卑旧俗;孝文帝迁 都洛阳后,大力学习中原文化,在语言、服饰等生活习俗方面向汉族学习。宾阳中洞造像即 是当时北魏改变旧俗、学习汉族文化的体现。(4 分,任意 2 点给 4 分) 宾阳中洞的开凿,有利于洛阳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1 分)有利于当时的文化认同和 北魏统治的巩固,有利于民族交融及北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 分,任意 2 点给 2 分)宾 阳中洞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见证,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1 分) 17.(10 分) (1)雍正帝用古代王朝观念阐述民族问题,认为满汉一家;孙中山用西方资产阶级思 想阐述民族问题,强调民族平等,主权在民。(4 分) (2)刘少奇报告中阐述的民族思想强调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民族平等。(2 分) 刘少奇的报告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所做,当时我国正在实行第一个五 年计划,向社会主义过渡。报告中阐述的民族政策有利于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调动各族 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4 分,原因和作用各答出 1 点给 4 分) 18.(14 分) 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是对蒋廷黻的“现代化叙事”模式继承发展,认为西方国家 先于中国完成了现代化,“冲击反应”模式强调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是西方冲击下的被动反 应。(3 分) “冲击反应”模式的形成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有关。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 列侵华战争,每次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 分)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之 后,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后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初步发展,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进行了“新政”和“预备 立宪”。(2 分,任意答出 2 点给 2 分)“冲击反应”模式的形成与费正清个人经历有关, 费正清来华师从蒋廷黻,蒋廷黻的“现代化叙事”模式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他长期从事中国 传统文化研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较深的理解;同时,费正清在中国期间,正是日本侵华不断加强时期,日本侵华引发的中国人民抗争也对费正清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分) 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从学术研究上看有一定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分析了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的原因。但其认识是片面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内因起决定作用,近代中国社 会的发展虽然受到外国列强侵略的刺激,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 仁人志士的主动探索和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没有这些因素,近代中国社会是不可 能发展的。同时费正清思想中具有“西方中心论”价值取向,这也是值得警惕和批判的。 (4 分,从积极和局限两个角度答,表述合理即可给分,各 2 分) 因此,对于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应该历史地看待、辩证地看待。(1 分) 19.(8 分) (1)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2 分) (2)评分标准 能够从三个层次答题,(每题 1 分,层次 1 分共 4 分)能够体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 分, 具有创新性 1 分。 例: 第一层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有哪些发明?古典自由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层次:为什么 19 世纪中期会出现各种“主义”?自由主义在西方的突破与工业革 命有何关系? 第三层次:工业革命在哪些领域产生了影响?如果为这一章增加目录,可以增加哪些内 容? 20.(12 分) (1)材料一显示十月革命经历了激烈战斗,材料二和材料三认为十月革命没有发生剧 烈的武装冲突。(2 分) (2)可以确认的史实是十月革命采取了武装起义的形式,但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2 分) 理由:三则材料都证明十月革命发生了武装起义。(1 分)但材料一是影视作品, 存在虚构和夸大,《列宁在十月》拍摄于 1937 年,当时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建成了社会主义强国,需要展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精神,领导人的意愿和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也对该片的 拍摄产生了影响。(2 分)第二则材料属于口述史料,托洛茨基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的 回忆较为可信(2 分);第三则材料属于文献史料(档案材料),是十月革命当天的决议, 可信度很高(2 分);后两则材料都证明十月革命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1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