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重磅信息:从新高考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看今年物理高考命题趋势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高考重磅信息:从新高考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看今年物理高考命题趋势

ID:443511

大小:193.7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高考重磅信息:从新高考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看今年物理高考命题趋势 2020 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科目试卷 聚焦学科本质 培育创新人才 2020 年 6 月 6 日下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科目顺利开考。考试结束后,市 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试题进行深度解析。大家一致认为,今年物理学科等级考试题突出 基础考查、注重学科综合、关注问题解决、引导科学探究,彰显了学科育人功能和价值导向。 一、紧贴命题要求,突出基础考查 全卷共 20 题,分为选择、填空、综合三类题型。其中,力学约占 46%,电磁学约占 32%,热学约 占 11%,光学和原子物理约占 11%。实验内容分布在全卷中,总量约占 22%。试卷结构稳定,突出了 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卷紧扣学业水平考的命题要求,围绕有代表性的核心概念、重要规律,设置问题情境,引导考 生关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学习。如根据电动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轨迹弯曲程度不同比较向心力大小; 又如比较通电螺线管内外不同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再如在某一具体情境中判断气体压强与体积变化 关系等。 二、注重学科综合,凸显素养发展 主观型试题综合性强,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既考查考生对具体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认 识,也引导考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体系,提升学科素养。如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的综合题就 考查了闭合电路、安培力、能量转换及守恒等知识,以及物理建模、受力分析、过程分析、语言表达 等能力。 三、体现实际应用,关注问题解决 试题关注物理知识在学科内、学科间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应用,着力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物理思想方法用于解决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如钥匙从桥侧落到竹筏上的试 题,要求考生通过构建质点、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等模型,化具象为抽象,再应用运动学规律得 出具体结果;又如以车辆碰撞试验为背景,综合运用动能概念、匀加速运动规律得出碰撞瞬间动能的 巨大数值,渗透安全教育。 四、引导科学探究,提高创新能力部分试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重视考查考生敏锐发现旧事物的缺陷、捕捉新事物的萌芽,通过运 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推理等要素解决问题。如高能粒子一题,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革命的历史进程 中,设计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要求考生在新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探究性的任 务。 全卷通过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的考查,引领考生认识物理学科的本 质,把对试题的关注,转向对试题背后物理原理和物理思想方法的理解。聚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山东省 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模拟卷】试题分析 张开波 一、不变 两次模拟试题均按照“高考评价体系”的原则,严格遵循课程标准,以情境为载体,以物 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以理解能力、模型建 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为考查重点,以必备知 识为基础命题考查,特别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 1.增强基础性,聚焦主干内容,考查必备知识的方向不变。 试卷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引 导考生夯实学科基础。 2.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方向不变 模拟试卷着重考查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数理结合等关键能力,着重考查考 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突出图像的呈现方式,考查信息加工能力能方式不变。 模拟卷 1 全卷共有 19 幅图,其中情境、示意图 11 个,物理图像 8 个。物理图像涉及波动图 像、运动图像、电磁感应图像、电路图、仪器仪表读数图等。 模拟卷 2 全卷共有 21 幅图,其中情境、示意图 12 个,物理图像 9 个。 4.注重通过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不变。全卷创设的新情境试题包括体育运动、科技发明、生产生活、国家成就等,较好地贯彻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要求,要求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物理模型,引导学生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二、变 1. 考试时间和试卷结构变化 两次考试时间和试卷结构完全相同,与传统高考相比变化非常大。 从考试时间上看,时间由理综 60 分钟左右变为 90 分钟,从总分来看,由 110 分变为 100 分, 题量变大,小题变多,综合性适当变弱。 2.考查热点与题型略有变化按传统模块统计分值占比如下:2020 年高考物理解题策略 距离 2020 年高考只剩四周时间了,希望通过仿真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增强抢分意识,规范表达能力。 一、善于审题 “成也审题,败也审题”,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常听同学们说“这 题不会做”,不会做,其实就是不善于审题,没有深入到题目中去。有些同学在解题时往往急 于求成,题意尚未弄清楚就着手解题,因此常出现挂东漏西、残缺不全或解答错误等现象,这 些都与解题过程中不善于审题有关。审题审什么?概括地说,六个字:“情境”、“条件”、 “设问”。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目的物理情境,注意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条件,看清题目问什 么,带着问题去寻找解题思路,建立物理模型,寻找解题方法。审题应注意下面四个环节: 1、审清题目中的关键字和关键句审题以阅读题目为基础,不能就字读字,应边读边想,对一些关键的词、句应引起特别注 意,并认真思考、斟酌。常见的关键词:“缓慢”、“匀速”、“足够长”、“至少”、“至 多”、“刚好”、“最大”、“最小”、接触面“粗糙(或光滑)”、物体“导电(或绝缘)”、 物体与弹簧“连接(或接触)”、电池“计内阻(或不计内阻)”…… 2、审清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任何物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物理条件下和范围内根据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拟定的。一部 分题设条件可直接给出,也有一部分条件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明显条件的背后,如果不找出和利 用这些隐含条件,就会导致解题错误甚至无法求解。常见的隐含条件:物体“轻轻地”放在运 动的传送带上,表示物体初速度为零;“绳端物体刚好通过轨道最高点”表示绳子拉力为零, 仅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同时发生的多过程——“时间相等”…… 3、审清中间过程的临界状态 有很多物理问题都涉及临界状态,由于临界状态是“问题”发生突变的关键所在,在物理 问题中其又带有隐蔽性,稍不留心就导致错解。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审清题意,弄清 物理过程,特别注意临界状态的分析,找出转折点,抓住承前启后的物理量,确定临界值。抓 住了这一关键,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常见的临界条件:“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最 终速度相等或者接触时速度相等;“刚好不分离”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仍然接触但两物体间的 弹力为零,且速度和加速度相等;“刚好不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粒子刚好飞出(不飞出)磁场”的临界条件是粒子的运动轨迹与磁场的边界相切…… 4、注意画好示意图 画示意图在解题张非常重要,一幅好的示意图就是一种无声的启发,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 身体,可丰富我们对物理图景的想象力,为正确解题叩开大门。示意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 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等,可以由投影法、等效法得到。 此外,要特别注意以下常见的审题错误: ①没有明确研究对象; ②没注意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③没搞清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量是未知量; ④没注意括号里的文字;⑤没抓住图象上的关键点; ⑥没看清物体是在哪个面内运动,是竖直面还是水平面; ⑦没注意是否要考虑重力。有些题目明确说明不需考虑重力,有时需要自己分析判断; ⑧读错或没看清文字:位移(或位置)、时间(或时刻)、直径(或半径)、轻绳(或轻 杆)、物体在圆环的内测(或外侧或圆管内或套在圆环上)…… 二、科学思维 “思维决定成败”,思维能力决定着解题能力,在解物理题时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科学思维 方法。 1、对于多体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 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选取研究对象后需根据不同的 条件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离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 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通常,符合守恒定律的系统或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系统,宜采用整体法:在需讨论系统 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采用隔离法;对于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的系统,应慎用整体法。至 于多个物体间的相互联系,通常可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运动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方面去寻找。 2、对于多过程问题,要仔细观察过程特征,妥善运用物理规律 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分析过程特征 需仔细分析每个过程的约束条件,如物体的受力情况、状态参量等,以便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 逐个进行研究。至于过程之间的联系,则可从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去寻找。 3、对于含有隐含条件的问题,要注重审题,深究细琢,努力挖掘隐含条件 注重审题,深究细琢,综观全局重点推敲,挖掘并应用隐含条件,梳理解题思路或建立辅 助方程,是求解的关键。通常,隐含条件可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认识物理模型和分析物理过程, 甚至从试题的字里行间或图像中去挖掘。 4、对于存在多种情况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制约条件,周密探讨多种情况 解题时必须根据不同条件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要自己拟定讨论方案,将 问题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再逐类进行探讨,放置漏解。5、对于数学技巧性较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寻找规律,熟练运用数学方法 耐心寻找规律、选取相应的数学方法是关键。求解物理物体,通常采用的数学方法有:方 程法、比例法、数列法、不等式法、函数极值法、微元分析法、图像法和几何法等。 6、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问题,要开拓思路避繁就简,合理选取最优解法 避繁就简、选取最优解法是顺利解题、争取高分的关键。特别市在受考试时间限制的情况 下更应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熟练的解题技巧,在断时间内进行斟酌、比 较、选择并作出判断。当然,作为平时的解题训练,尽可能地多采用几种解法,对于开拓我们 的解题思路是非常有益的。例如,解决力学问题或力电综合问题的两条基本思路方法: ①动力学观点,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②功和能的方法,利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功能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两种方法的优劣难以一比高低,但对曲线运动或复杂的多过程 问题,尤其是与位移或路程相关的问题,第二种方法的优越性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规范表达 “细节决定成败”,历年高考阅卷中都存在大量因表述不规范而少得分甚至不得分的现象, 因此考生应自觉提高答题的表述能力。答题时表述的总原则: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 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练。 1、答题规范坚持“两条原则、四个规范、一个突出” (1)表述原则: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对象、物理过程、解题根据、题设字母符号表述 要简明,主要的步骤、与试题所给条件相联系的公式要写清楚; (2)书写原则:采用“诗歌形式”而不是“散文形式”。主要方程式、重要演算步骤、结 果表达式以及数值和单位要分行呈现,让人一目了然,切忌不分主次随意堆积; (3)汉字书写要规范:杜绝使用“草书”; (4)物理语言要规范:定理、定律、公式等术语要用准确; (5)字母符号要规范:字母符号书写要规范,要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中有的直接用, 没有的要简明地说明),忌同一字母表示多个物理量,角标使用要讲究,不能在符号上出现混 乱;(6)题目答案要规范:答案要力求准确,所有给出的字母都应是已知量,矢量要同时答出 大小和方向,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要求,不要漏掉单位; (7)呈现解答要突出:按照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每个状态、过程的公式呈现要突出,要 显眼。 2、在列方程时落实“三要、三不要” (1)要列原始方程,不要直接列变形式; (2)要分步列方程式,不要堆砌公式; (3)要用原始方程联立求解,不要使用连等式。 按传统 模块统计分值占比如下:从以上对比可以发现,传统高考中的常考的热点在模拟考试中没有出现,加重了传统高考 中的选考模块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原选考内容 3-3、3-4 出了计算题,这是与浙江、上海新高考 都不同的地方,应该引起重视。在考点覆盖率上因题量变大,必然出现考查的查点增加。 3.创新性和开放性考察明显 实验题都与教材原型实验明显不同,都来自教材原型实验改编,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 能力。模拟卷 1 最后一道计算题设问“若能,请求出细线补拉断时的 θ值;若不能,请通过计算 说明理由”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模拟卷 2 最后一计算题出现了数学数列与归纳法的应用,对 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要求较高。 4.难度要素变 与传统高考不同的是模拟卷难度主要体现在过程分析、模型构建、学科思维上。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