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

ID:444233

大小:165.2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厦门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五月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民歌一直就是时尚。“歌谣所生,宜自生民始也。”作为口头语 言艺术的民歌,其起源即昭示着人类的起源。人类自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超 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 两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越人之歌;而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诗 经》,其“国风”部分也是民歌歌词的总汇。从先秦的歌谣,到汉魏乐府,再到唐宋间的曲 子词、竹枝词等体式的流变,民歌生长在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风尚的主要组 成部分。明代沈德符记录了万历年间江南小调的流行状况:“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 良贱,人人每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致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马克思说:“民 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我们也可以说,民歌又何尝不是一部时尚史呢? 问题是,今天当很多人在叫嚣“娱乐至死”、张扬多元价值的时候,当多数民歌所描述 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和民歌生活在一 起吗?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现代性并非一种全 然固定的僵死结构,它应该是开放的,既对空间开放,也对时间开放;它应该是一种建构性 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间我们可以把现代性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人的诗意生存的需要。 这样来理解,传统就不再是一个被降服、被审判、被耻笑、被切割、被虚假玩弄的概念,而 应该是唤起我们敬畏感的、我们借此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传统洞开人类生 命的本质存在,回归人类应然的统一存在。 民歌正是自传统社会以来,人们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在欣赏民歌的 时候,我们感到在传统人文世界中找到了人应该为人的那种存在的方式,我们觉得人应该那 样和这个世界进行美好的连接,应该那样诗意地栖居。这种人的本真的状态,并不以样貌的 陈旧而过时。反倒是,我们越是在非熟人社会孤独地存在,越需要追寻这种源自文化母体深 处的熟稔和亲切。同时,在民歌的歌唱中,艺术活动和人的肉身体验、生命器官高度合一, 是在深层次上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在歌唱中,身体这一自然客体、心灵寓体的能量被 强烈激发,人的主体意义被充分地释放,这是艺术的解放,更是人的解放。今天,我们在理解民歌价值的时候,应该有更宽广和更深沉的追问。唯有如此,我们对 民歌艺术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才可能会有更多的期待。而对民歌的自信,也正是民族文化自 信的一部分。 (摘编自杨晓华《民歌,可以重新成为时尚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起源干歌咏言谈的民歌是超越性的审美时尚活动,是纯粹的审美行为。 B.现代生活与传统农耕生活情境差异巨大,已经不适合民歌的出现与生长。 C.在欣赏民歌的时候,人们可以感受到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熟稔和亲切 D.有了对民歌的自信才会有民族文化自信,民歌也才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运用例证和引证,论证了民歌始终是古代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 B.文章针对人们对当下民歌艺术与现代性融合存在一些片面认识的问题进行立论。 C.文章对民歌现代性的探讨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现实意义。 D.文章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在当代民歌可以重新成为生活时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文化普及程度不高的传统社会,民歌是文学最主要的来源与最重要的形式。 B.社交平台上广泛流行的歌曲成为当代民歌的代表,是因为现代性是开放性的。 c.传统可用来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民歌正是这样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 D.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意义的释放,能够在歌唱民歌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教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 务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知识发现和远程服务。数据获取由医疗物 联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 端共同提供。 香港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倪明选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智 慧医疗具备多个优势。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橙,通常需要反复从家里 到医院检查。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供助似器完成, 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可,其余 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无论是 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现行政策按医院审 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同时目前还存在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保护缺 失的问题。 (摘编自戴小河《智慧医疗产业步入启动期,细分领域龙头初现》) 材料二(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材料三: 不久前,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医生利用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7岁小 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因肿瘤与周围脏器紧密纠缠,手术的难度非常大。“切多了,孩子很可能大出血,下不了 手术台;切少了,短期内肿瘤就会复发。”中心副主任陈亚进说。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和核磁共振(MR)扫描技术,都只能表达某一界面的解剖信息,医生们只能凭经验由多幅二维图 像去“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几何关系,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医生完整切除 病灶。最后,陈亚进为这名女童切下了一个直径为15厘米、重达1.4公斤的肿瘤,出血少于200 毫升,达到精准微创的效果。 (摘编自肖思思《未来大家会怎么看病?告诉你些医疗“黑科技”) 材料四: 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影响、改变着传统的医疗模式:人们甚至“傻傻分不清楚下布电话, 问诊的是人类医生还是机器人“医生”,提供诊疗意见的是人类专家还是“辅助诊疗系统”。 8 月 19 日,在湖南某大学举办的第 20 属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一 款被称为“大超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惊艳“亮相”:100 份病历的导入和批量 诊断总共只需要 4.8 秒,单个病例仅需 0.05 秒,“大超人”利用“临床大数据+超级计算+人 工智能技术”, 通过 I PAD 和病人交互, 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 系统自动出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最终人 工智能和医生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 98%。 456 分!11 月 6 日晚,2017 年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合格线一公布,某信息 机器人“智医助理”以超出分数线(360 分)96 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甚至是全球第一个 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评测的机器人。 (摘编自鲍晓菁《医疗界的“阿尔法狗”真的来了》) 4.下列对“智慧医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智慧医疗服务模式以患者数据为基础,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实 现知识发现。 B.相对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智慧医疗具备多方面的优势足以解决长期困扰大众的“看病难” 问题。 c.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以往医生只能凭经验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几 何关系的不足。D.医疗界的阿尔法狗——“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仅诊察速度惊人,而且诊断结论和医生 的几近一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这说明中国的智慧医疗产 业模式目前仍没有成熟。 B.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各年增长较为迅速,中国医疗信息化进入快速平稳 的发展阶段。 C.精准、微创一直是外科手术的追求,材料三说明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这一目 标逐渐成为现实。 D.辅助诊疗系统及人工智能在医疗中能够广泛应用,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最近这几年人工智能 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6.请结合材料,分析当前阻碍我国智慧医疗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头 像   林斤澜    画家老麦气色红润,为人圆通,又走好运。这天傍晚他从人民礼堂出来,手提包鼓鼓的, 装着刚得的奖品。这个奖才设三年,老麦年年都得上了。今年得奖的是“夜行军”:一个十 几岁的女兵,军帽下边戳着两根辫橛子,背一把二胡。评选时大家觉着革命传统教育观太需 要了,理当上选。最后一讨论,军事题材的就这一张,一下子名列前茅…… 礼堂门口还很拥挤,老麦骑上车,随手一拐,进了一条小马路,一路美滋滋地回味着, 不知不觉就拐到了老同学梅大厦所在的马驹胡同。这位姓梅的,是老麦学生时代的好哥们, 学的是雕塑,虽然是同行,却有三年没有见面了。老麦是忙于三来:来信,来访,来约稿; 梅大厦是到处不露面,连逢年过节串个门吃顿饭都不作兴了,三年来美术界不大听说他的名 字…… “梅大厦,在吗?” “吃饭没有?正好,给你下挂面。”三年不见,劈头还是三十年前穷学生的口吻。 老麦走进屋,扫了梅大厦一眼,梅大厦一身劳动布工作服,往哪一拍,都少不了粉尘飞 扬。花白的乱蓬蓬的头发,细眼睛挂红丝,小个子还驼点儿腰。只有当他伸出两只手来两只 手来,那是皮肤紧绷,肌肉鼓胀,伸缩灵活的年轻的手啊。 趁这年轻的手专心地下挂面,老麦把架子浏览一番。书架上摆的全是陶瓷,有飞禽走 兽,也有散花天女、扶锄老农、白衣战士。有的古色古香,有的土里土气。造型、使釉、神 态,都着力继承民族传统。货架上摆的是石雕,有汉白玉的头像,大理石的热带鱼、北极熊, 最多的是绿色、紫色、杂色斑驳的玉石,有的像牛,有的像鹰,有的连行家也一下子看不出 来像什么。这些东西老麦多半没有见过,是这三年的作品吧,显然追求现代派的表现方法。 那临时随手钉起来的架子上,全是木雕人物,有的还是半成品,看来都是近作了。老麦行家 的、安闲的、挑剔的眼光不安起来了。这些木雕不是从庙堂、寺院的雕塑里来的吗?不是从 民间的泥娃娃、面人儿脱胎的吗?可是又吸收了外国现代方法呀!这么个杂院的破屋,这么个 泥瓦匠般的老同学,有探索,有创造…… 老麦的眼睛就在架子上来回溜着,忽然看见书架顶板上,不像是摆,倒像是撂着一个女兵,辫 橛子,身背二胡,军帽上肩膀上落了不薄的尘土了……“那是三年前的东西了,现在看都懒得看一眼,这么不经看。”挂面已熟,梅大厦指着“女 兵”高声说。 老麦心里“咕哧”往下一沉。 挂面吃完,梅大厦走到货架前,指点着那一排排玉石,他皮肤紧绷、肌肉鼓胀的年轻的 手,落在一块黑紫黑紫的玉石上,那是一只鹰,振翅飞翔前的一刹那,合着翅膀伏着身子的 鹰。 “这是去年做的。多好看的颜色,多漂亮的材料,你看这一块淡紫,这两根线条,多简单 哪,写意画哪,多经看哪。” 梅大厦年轻的手,不住地抚摸着他的鹰。从无数舒展的毛孔里,发射着疼爱的电子,石头的 鹰暖和了,生动了……年轻的手横地转到一块淡绿的玉石上。“漂亮吧?再也栈不着样的材料, 就是再有这样的村料,我也做不出来第二个了。”那手灵活地迅速地摸摸侧面,摸摸正面。 老麦不觉叹道:“可惜,这些东西眼前是无名无利。” “管它那个做什么。”梅大厦两手一拍两腿,劳动布的工作服冒烟一般飞起粉尘。他 也有要飞的意思,“现在是我工作最好的时候,因为最自由。思想上自由,生活上自由,艺术 上我觉着看得见自由王国了。” 梅大厦的花白头发,有的倒立,有的披散在额角,那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闪着一种不那么 正常的光芒。老麦暗想:这样的光芒自己是没有的,不,是自己欠缺的。 梅大厦年轻的手往那钉起来的架子上,一排排黄杨木人物那里归过丢,进来。好像将 零指点他的士兵,老麦的眼睛顺着他的手,停在了一个不大的头像上。这是一块黄杨树顶, 留着原树皮,只上尖下圆地开出一张脸来。原树皮就像头发,脸是少妇型长脸。老麦立刻 看出来,那比例是不写实的。头发下边露出的尖尖脑门,占全脸的三分之一。弯弯的眉毛, 从眉毛到眼睛,竟有一个鼻子的长度。眼睛是半闭的,这以下是写实的端正的鼻子、写实 的紧闭的嘴唇。没有这样的脑门和这样长长的眼皮,仿佛思索盘旋不开。哦,这个少妇头 像,是一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老麦再看看那些陶瓷,那些玉石,更加明白老同学在着力民族传统之后,追求现代表现之 后,探索着一个新的境界。老麦这样想着的时候,感觉到有一道目光,盯在他的脑后。那是那个 头像的长长的眼皮下边,那半闭的眼睛里射出来的。他感叹:“三年不见,你的进展很快呀!” 梅大厦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里,射出了光亮,和头像的目光仿佛。“就是要做,赶紧做,现 在是我一生最好的时候。”梅大厦年轻的手,抓着花白衰老的头发,扯了两扯。 老麦坐不住了,心思活跃,想为梅大厦另找一处房子,想请一些专家来,想组织一个像样 的展览会… 老麦骑上车,因为自己的发现,和将要实现的计划兴奋起来,胡同里没有人也没有车, 他把铃铛打得山响。 选自《北京文学》1981 年第 7 期,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写梅大厦蜗居破院,头发花白蓬乱,“细眼睛挂红丝”“―身劳动布工作服”,过着苦行 僧式的生活,表明他安于清贫,专注工作的品质。 B.小说多次提到梅大厦那双“年轻的手”,这与他衰老的外表形成对比,突出了他作为艺术家的身 份特征,又让人感受到他蓬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C.小说以“头像”为题,意在通过那尊木雕头像讽刺老麦在艺术上的不思进取,也表现了梅大厦 在追求现代表现方法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D.小说叙述了两位老同学相见的故事,极为平常的场景和细节,却尺水兴波,小空间容纳大 世界,展示了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8.小说在情节发展中俩次出现“女兵”作品,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中老麦和梅大厦两个人物,你认为谁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幼刻苦为学,邑人江文蔚善赋,江为能诗,徽之与之游从, 遂与齐名。尝肆业于浔阳庐山,时李氏据有江表,乃潜服至汴、洛,以文投窦仪、王朴,深赏 遇之。乾德初,与郑玘并出为天兴令,府帅王彦超素知其名,待以宾礼,复为著作佐郎、知金 州,就迁左拾遗、右补阙。太宗素闻其诗名,因索所著。徽之以数百篇奏御,且献诗为谢。 太宗览之称赏,自是圣制多以别本为赐。迁侍御史、权判刑部。尝属疾,遣尚医诊疗,赐钱 三十万。端拱初,拜左谏议大夫。未几,改判集贤院。要诏预观灯乾元楼,上嘉其精力不表。 时张泊方固宠,谓徽之构飞语中伤己,遂白上。上怒,出徽之为山南东道行军司马。真宗 尹京,妙选僚佐,驿召为左谏议大夫,与毕士安并充开封府判官,召对便殿,谕以辅导意。 东宫建属,以徽之兼左庶子。尝出巡田,真宗作诗言怀,因以寄之。迁给事中。即位,拜 工部侍郎、枢密直学士,俄兼秘书监。未几,以足疾请告,上取名药以赐。车驾北巡,徽 之力疾辞于苑中。及驻跸大名,特降手诏存谕。明年春正月,车驾还,又遣使临问。卒, 年八十。徽之纯厚清介,守规矩,尚名教,尤疾非道以干进者。尝言:“温仲舒、寇准用 搏击取贵位,使后辈务习趋竞,礼俗浸薄。”世谓其知言。徽之寡谐于俗,唯李昉、王祐深所推 服。自为郎官、御史,朝廷即待以旧德。善谈论,多识典故,唐室以来士族人物,悉能详记。 酷好吟咏,每对客论诗,终日忘倦。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 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家 (节选自《宋史·杨徽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家 / B.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 其家/ C.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 其家/ D.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娇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 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江表,古代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中原人看来,该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B.乾德,年号名。年号是古代帝王为纪年或太庙奉祀所立的名号,始于汉武帝时。 C.著作佐郎,古代官职名,宋时协助著作郎掌修日历及祭祀祝辞等,属中央文官。 D.驻跸,古时候皇帝外出,途中暂停小住。跸,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徽之自幼好学,素有文名。他学习刻苦,多与文学之士实住,又前往庐山求学,他文 才出众,出任天兴令时,就受到窦仪等人礼遇。 B.杨徽之历仕多朝,深受赏识。太宗任其为左谏议大夫,并邀他一起在乾元楼观灯; 真宗还在治理京畿和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重用他。 C.杨徽之博闻强识,尤擅诗词。他能清楚地记得唐以来的士族人物及典故;他曾经献诗给太 宗,受到赞赏,太宗也另抄录自己的诗赐他。 D.杨徽之品性端正,庄静严肃。他崇尚务实进取,欣赏温仲舒、寇准靠拼搏获得晋升;他 少与时俗之人相交,朝廷以德高望重之臣相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包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张泊方固宠,谓徽之构飞语中伤己,遂白上。(5 分) 2)徽之纯厚清介,守规矩,尚名教,尤疾非道以干进者。(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㧐,同“耸”。②似愁胡:指鹰的眼珠像人的碧眼,③绦镞:指系鹰的绳子和绳端的金属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起句不写画鹰,却写白绢上腾起一股肃杀之气,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B.颔联中“㧐身”和“侧目”表现了画中之鹰的神态,虽静犹动,栩栩如生。 C.诗歌用素练、苍鹰、闪光的绦镞、殷红的毛血等意象表现了画作的色彩美。 D.诗人的情感随欣赏画作而变化,有惊讶、赞叹、奋发,可见此画作之精妙。 15. 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 合诗句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描述自己在林中奋起而飞,遇树而止的样子的两句是: “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描绘了行人在蜀道中仰头 屏息、抚胸长叹的惊恐情状。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一句开始对梦回沙 场的描写,以“ ”一句表达了梦醒后的悲愤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乐于助人就是这样一种既能帮助别人,又能收获满足的 事情。然而,( ),这是怎么回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被称为“同理心耗竭”,“同理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上,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同理心较强者能够 从他人的表情、语言等方面判断其情绪,进而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和 别人,并以此 作为行事依据,但同理心也有限度的,而且能够被消耗。只要使用同理心,就会导致同理 心耗竭,进而危害身心,比如引发睡眠问题。那么,对于同理心较强者来说,如何避免自己 的同理心消耗过大呢?一是把同理心变成“同情心”。同理心较强者在帮助别人时,往往 地将自己代入别人的情境中,造成同理心消耗过大,此时不妨化同理心为同情心。二是找到 同理心的边界。没有人的同理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要找到自己同理心的边界, 既不要拒人千里之外,也不要过分 ,而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不应 ,代替 别人痛苦和烦恼。 17.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有些人却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导致自己身心俱疲,结果并没有获得快乐 B.有些人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弄得身心俱疲,结果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 C.有些人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结果导致身心俱疲 D. 些人却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让自己身心俱疲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体谅 情不自禁 介入 越俎代庖 B.体恤 情不自禁 掺和 越俎代庖 C.体谅 不由自主 掺和 大包大揽 D.体恤 不由自主 介入 大包大揽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盲目使用同理心,就会导致同理心耗竭,进而危害身心,比如引发睡眠问题。 B. 过度使用同理心,就会导致同理心耗竭,进而危害身心健康,比如引发睡眠问题。 C. 不过度使用同理心,就可避免同理心耗竭,防止危害身心,比如引发睡眠问题。 D.只要使用了同理心,就会导致同理心耗竭,危害身心健康,比如引发睡眠问题。 20.下面是某区市政工程理处的道路封闭施工通告初稿的主要内容,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五处问题, 请找出并作修改,做到语意明确,语言得体。(5 分) 为解决路面破损、雨天积水严重的问题,我处将对至善路从头到尾实施路面修复及市 政管网改造工程,谨定于 4 月 10 日开工,5 月 30 日恢复通行。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期 间至善路封闭,过往车辆请按交通指示牌绕行,工程车辆除外;过往大众请走临时人行便 道。违反本通告硬要闯入者,后果自负。 21.下面是某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0 个字。(6 分) 晨 检 正 常 异 常 入班学习 临时隔离 午 检 通知家长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出生在贫困山村的韦忠先天残疾,但他不甘于命运,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数年后,韦 忠带着同样身有残疾的妻子返乡,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又在亲友帮助下,在山脚建起黑 山羊养殖场。养殖工作非常艰苦,最难熬的是寒冬,韦忠要顶着呼啸的寒风,拉着拐杖去养殖场 守夜。晚上山路不好走,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靠着自身努力和当地政府帮扶,韦忠先后 建起两个养殖场。后来他还成立合作社,带动 34 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全部脱贫。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奋斗的真谛,缺乏奋斗 的动力。为此,校团委拟开展“我心目中的奋斗楷模”征选活动,请结合材料内容,向本 校同学推荐韦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 项对应第一段中的“人类自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 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以及第三段的“同时,在民歌的歌唱中,艺术活 动和人的肉身体验、生命器官高度合一,是在深层次上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在歌唱中, 身体这一自然客体、心灵寓体的能量被强烈激发”两处,可见民歌并非纯粹的审美行为,它还 具有实实在在的用处,所以 A 项有误。B 项基于文本第二段来理解,现代性是开放的,对 时间空间开放,所以回答了第二段开头提出的问题,虽然生活方式差异巨大,但开放的, 对时间空间开放,所以回答了第二段开头提出的问题,虽然生活方式差异巨大,但是民歌 产生的土壤还是存在的,所以 B 项有误。D 项对应最后一句话“而对民歌的自信,也正是 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民歌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两者是从属关系而非条件关系,所 以 D 项有误。C 项对应第三段“在欣赏民歌的时候,……越需要追寻这种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 熟稔和亲切。”分析无误,符合题意。) 2.D(D 项是对文本论证结构的分析。文本先是论述民歌是时尚的,接着从现代性的角度分 析民歌完全可以重新成为时尚,接着进一步阐述民歌成为时尚的当下意义,采用的是层进 式的论述结构,而非总分式,所以 D 项分析有误,符合题意。) 正 常 异 常 追踪确认 入班学习 报告主管部门3.A(A 项的原文情境在第一段,第一段论述了民歌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说明“生长在 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时尚的主要组成部分,无法判 断是否是中国文学最主要的来源与最重要的形式。) 4.B(B 顶,文本是强调智慧医疗给医生患者带来种种便利,但智慧医疗与人工智能还无法代替 人类医生,源文也未提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所以B项理解有误。) 5.D(D 项,张冠李戴,材料一中有“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 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的表述,材料四中“大超人”利用“临床大数据 +超级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可见人工只能技术只是辅助诊疗系统及人工智能在医疗中能够 广泛应用的一个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6.①医药企业不积极促进智慧医疗产业发展; ②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导致产业发展受阻; ③智慧医疗作为新生事物还未被大众所广泛认识接受。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C(主要是为了表现梅大厦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绩。) 8.①有利于凸显人物。老麦因为作品获奖而高兴,而梅大厦却不满旧作,对艺术精益求精,两 相对比使人物形象更鲜明。②有利于深化主题。相同题材的作品,人物对待它们的态度不同, 彰显了不为流俗所动,坚守艺术信念的主题。③有利于激发读者的思考。两次出现“女兵” 作品,其不同遭遇背后所反映的艺术与人生,耐人寻味。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示例一: 梅大厦是小说的主人公。①故事讲述老麦去看望梅大厦,重新认识梅大厦,情节围绕梅大 厦展开;②老麦在小说中和梅大厦形成对比,衬托梅大厦的艺术操守,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 度;③小说中大量的笔墨是在直接描写梅大厦,展现了梅大厦的艺术造诣和精神品格;④塑造 梅大厦焕发艺术青春,坚守艺术信仰的形象,主题意蕴更具有社会时代价值。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满分 6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 分。) 示例二: 老麦是小说的主人公。①小说叙述了老麦获奖后去看望老同学,以他的心态变化构成故事 的主体,他的言行贯穿始终;②梅大厦的形象通过老麦引出,没有老麦就没有梅大厦,梅大 厦起到了衬托老麦的作用:③老麦从梅大厦身上反观自身,反思自己的艺术创作,反思性的主 题意蕴使小说更具有冲击力。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满分 6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10.D 11.B(“太庙奉祀”错,皇帝死后,在太庙里面立室奉祀所立的名号称为庙号。) 2.A(“出任天兴令时,就受到窦仪等人礼遇”错误。受到窦仪等人礼遇是在他居汴、洛的时候。) 13.(1)当时张泊正受宠,声称杨徽之造谣中伤自己,并告诉了皇帝。 (译出大意给 3 分;“固宠”“构”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杨徽之性情纯厚清正耿直,遵守法度,崇尚名教,尤其痛恨通过非正常渠道谋求官职的 人。 (译出大意给 3 分:“尚”“疾”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参考译文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杨徽之从小刻苦学习,同一个城里的人中,江文蔚善写 赋,江为会写诗,徽之跟从他们游历,逐渐与他们齐名。曾于浔阳庐山自修学业,其时,李氏 据有长江以南地区,于是杨徽之就在衣内穿了铠甲来到汴、洛地区,用文章投窦仪、王朴, 深得他们的礼遇。乾德初年,杨徽之与郑玘一起当上了天兴令,府帅王彦超早就听说过杨徽 之,以宾礼相待。后又做了著作佐郎、全州知州,升迁为左拾遗、右补阙。宋太宗赵光义平素 听说过他的诗名,因而向他索要诗集。徽之把数百篇诗作献上,并写诗表示答谢。太宗看后 加以赞赏,从此,太宗自己写的诗词大多另外抄写一本赐给他。他后来迁升为侍御史、权判刑 部。杨徽之曾生病,太宗派太医诊病治疗,并赐钱三十万。端拱初年,拜任左谏议大夫。不 久,改任管理集贤院事务。太宗曾经下令让杨徽之一起在乾元楼观灯,并赞赏他精力没有 因病而衰减。当时张自正受宠,声称杨徽之造谣中伤自己,并告诉了皇帝。皇帝很生气, 于是将杨徽之调出京城,担任山南东道行军司马。真宗管理京畿事务时,精选官吏,以驿 马传教导自己。真宗做太子时,建立东宫官署,让徽之兼任左庶子。真宗曾外出巡视田地, 作诗言志,并把诗赠给杨徽之。升任给事中。真宗即位,任命他为工部侍郎、枢密直学士, 不久兼任秘书监。过了一段时间,(杨徽之)以脚痛为由请辞,皇帝取名药来赐给他。皇帝驱 车北巡,杨徽之极力推辞留在苑中。等到在大名停留,皇帝特意降下手诏留下谕旨。第二年春 正月,皇帝车驾返回,又派遣使者当面问候。去世时,年龄八十岁。杨徽之性情纯厚清正耿直, 遵守法度,崇尚名教,尤其痛恨通过非正常渠道谋官的人。曾说:“温仲舒、寇准用拼搏奋进 来获取高位,使后辈竞相学习这种趋竞的精神,旧的礼俗(通过关系升官)趋于淡薄。”世人 说这是实话。徽之极少迎合世俗之人,唯受李昉、王祐等推崇敬服。自从任郎官、御史, 朝廷把他当作德高望重的老臣来对待。(杨徽之)擅长谈古论今,记得很多典章旧事,唐朝 以来的士族人物,他都能详细记得。十分喜欢吟咏诗词,每次和朋友谈论诗词,都要持续一 整天,不知疲倦。去世后,有作品二十卷留在家中,皇帝令夏侯峤取来保存在宫中。杨徽 之没有儿子。后来徽之妻子王氏去世,等到下葬时,(皇帝)又把钱财赐给他的家人。 14.C(“毛血洒平芜”是作者的想象,并非画中的色彩。) 15.要点:①诗人既写出所见之鹰的英武,又写出所想象之鹰的勇猛,使鹰的形象更加丰满。② 诗人既赞美了画作的精妙,又借所想之鹰表达不甘平庸的志向,使诗歌情感更加丰富。③诗人 由眼前画中之鹰,联想鹰击凡鸟、血洒平芜的搏击场面,使诗歌意境更加开阔。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满分 6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 分。) 16.(1)我決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3)梦回吹角连营 可怜白发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C(与上文“助人为乐……能收获满足”和“然而”衔接,补写的语句开头应选“非 但没有获得快乐”,排除 A、D 两项;B 项因果倒置,“身心俱疲”应是“被别人的情绪带着走”的 结果;而且为引出下文的心理学现象“同理心耗竭”,补写的语句最后一个分句应是“身心俱 疲”,故选 C 项。) 18.A(①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给人以谅解。体恤: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给以同情、 照顾。句中是说同理心较强者能够感受和理解别人,应选“体谅”。②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 的感情。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句中说同理心较强者受他人情绪影响, 故选“情不自禁”。③介入:插进其中进行干预。掺和:参加进去(多指搅乱、麻烦)。句中说, 同理心较强者在帮助别人时,往往将自己代入别人的情境中,造成同理心消耗过大,应选“介 入”。④越姐代庖:比喻越权办事。大包大揽:把事情全部包揽过来。亦表示有把握,负得起 责任.购中不是指为人办事,而是比喻“代替别人痛苦和烦恼”,故选越俎代庖) 19.B(原句存在不合逻辑和成分残缺的语病。A、C 两项,“危害身心”仍然存在成分残缺的问 题;D 项,“如果使用同理心,就会导致同理心耗竭”说法绝对,不合逻辑.B 项修改恰当,) 20.示例:(1)把“从头到尾”改为“全路段”;(2)把“谨定于”改为“定于”;(3) 把“工程车辆”改为“本工程施工车辆”;(4)把“大众”改为 “行人”(5)把“硬要”改为“强行”。 (每答出一处给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示例:①为防控疫情,学校实行晨午检制度。②检查结果正常的学生可入班学习;异常的 需临时隔离。③学校通知家长接回就医,并追踪、确认学生情况,报告主管部门。④学生健 康状况恢复正常后可入班学习。 (每答出一点给下分的意准确连贯给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