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 2019~2020 学年下学期高三 6 月联考
语文
本试卷共 8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
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词好
坏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一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
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
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异常丰富的。
中国人一直以来崇尚委婉含蓄,忌浅露直白,认为作品必须含蓄委婉,才能达到意味无穷的效果。司
空图就曾设专节论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处“一字”指语言,“风流”指文采、风采。“不著
一字”乃夸饰之辞,并非说“不用一个字”,而是说不靠语言文字的修饰就可以获得文采。这正是强调作品
要含蓄,要委婉,要言之不尽。
苏轼的《蝶恋花》更是充分体现了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
无情恼。”全词貌似一幅游春图,却表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情与情、情与理的矛盾深刻地表达出
词人的思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索,从而创设了诗歌委婉含蓄的高远境界,让读者
久久回味。
短短的一首诗词,如果能创造出情高韵远的艺术境界,就会让诗歌产生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古人为
了追求情高韵远的高品位意境,使出了浑身解数,运用自身所有感官,调动一切学识修养,采用多种艺术
手段使大自然的万物都具有丰富的神韵美。情高韵远展示的诗风看似平淡浅近,实则典雅幽深,给人超尘
脱俗之感。诗歌的动态传神之美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永恒的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生生不息充满生命活力的,
在诗词中反映出来就具有动态之美和传神之美。动态美也叫做飞动之美。唐初李峤《评诗格》中曾提出诗
歌要有“飞动”之美,中唐皎然继之提出“状飞动之句”(《诗议》),这就是提倡动态美。我们认为自然美
有“天地秋色”之类的静态美,有“庆云从风,舒卷万状”之类的动态美。但是,意象中的景物不能是静
态的,自然美不论静态或动态,当它们进入意象时,都必须“状飞动之句”,成为“气腾势飞”(《诗式》)
的动态美。在古典诗词中,动态美与传神美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既重视动态美又讲究传神美。唐代司
空图说:“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
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诗歌只有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使人体会到花芭开放
的欢乐,鹦鹉青舂的鸣叫,表现其内在的神态,才能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构成一个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诗
歌境界。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诗词中体现出的浑然天成的意境美。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
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古典诗词中深邃高雅的意境让诗歌从民间走进艺术殿堂,提高了诗歌的文化
品位,增强诗歌含蓄隽永的特点,更能诱发人们去开掘诗歌蕴藏的美学意蕴。
(摘编自贾晓春《浅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境美是文学作品中景与情高度融合形成的艺术化境界,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
B. 苏轼的《蝶恋花》以景物描写表达复杂矛盾的情感,很好地体现了委婉含蓄的意境美。
C.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追求的委婉含蓄的意境美,但不是所有的诗词都能达到。
D. 古典诗词的动态美和传神美是意境美的具体表现,唐初李峤正是受此启发才提出诗歌要有“飞动”之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从古典诗词的辉煌成就入手,引出了意境美这一概念,详细阐释了意境美的意义和价值。
B. 文章第二、三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国古典诗词追求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
C. 文章第五段论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动态美和传神美密切相关时采用了唐皎然的名句作为论据。
D. 文章最后一段是总括段,再次强调意境美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多的优秀作品,取得辉煌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
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
B.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一意境美,才能给读者以真
正的美感。
C. 如果一首诗词看似平淡浅近,但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有超尘脱俗之感,那么它就创造出了情高韵
远的艺术境界。D. 诗歌只要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表现其内在的神态,就能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构成一个有
强烈艺术魅力的诗歌境界。
【答案】1. D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
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D 项,“唐初李峤正是受此启发才提出诗歌要有‘飞动’之美”表述错误,曲解文意,文中并未谈到“受
此启发”。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
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
进结构)两种。
A 项,“详细阐释了意境美的意义和价值”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
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
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异常丰富的”可知,应是阐释了意境美
的内涵和特点;
B 项,“文章第二、三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司空图就曾设专节论含蓄:‘不著
一字,尽得风流’”可知,第二段运用了引用论证;根据文本“苏轼的《蝶恋花》更是充分体现了委婉含蓄
的诗意境界”可知,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
C 项“采用唐皎然的名句作为论据”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唐代司空图说”可知,应是司空图的名句,引
皎然名句证明“动态美也叫飞动之美”。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
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
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
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
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D 项,“只要……就”是充分条件,逻辑关系错误,“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表现其内在的神
态”,应是必要条件,用“只有……才”。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虚拟现实(VR) 技术,简单说是让人进入一个虚拟环境并在其中得到近乎真实感受的技术。这套富有沉
浸感并能进行交互的仿真系统需要软件和硬件的全面支持,方可完美呈现出“虚拟现实”。
拍摄 VR 视频与其他视频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需要 360 度全方位拍摄,这样才能让用户无论是抬头、低头
还是回头,看到的都是统一、连贯的场景。为此,全景拍摄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内部集成了 6 个摄像
头的 GoProOmniVR,拥有 8 个同步球形相机的 NokiaOZO ……
不单满足于视听效果,VR 技术开始向强化感官体验渗透,开发出涉及味觉、触觉、嗅觉甚至痛感的全
方位沉浸式 VR。这类 VR 需要借助更多的传感器和芯片来实现,如 VR 智能衣通过遍布全身的震动马达增加
触觉体验,玩家能“感受到音乐的震动、身体的刺激”,芳香扩散器会让用户闻到食物的味道,在手柄、游
戏手套或体感衣中内置弹性热电芯片,可以让用户感知到冷、热和疼痛,真正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
未来,深度感知技术会让 VR 体验越来越真实。届时,分辨出虛拟现实和真实的现实,恐怕需要花上点
时间了。
(摘编自《虚拟现实亦幻亦真》)
材料二:
从高大上的黑科技,到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已经与不同行业融合,在工业制造、
文化、健康、商贸等领域发光发热。作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虛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有望
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质量和效益。
虚拟现实技术跨界融合了多个领域的技术,虚拟现实产业的飞跃,也离不开技术融合的支撑。即将迎
来商用的 5G 为提升虚拟现实体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业内人士指出,5G 的特性与虚拟现实的结合将为
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而虚拟现实想要真正落地,也需要多元的应用场景和实时的接入,
这也依赖于更高性能的 5G 网络。AI(人工智能)与 VR 的融合,同样为虚拟现实开拓了生存空间。美国的研
究人员预测,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将在医学、教育等诸多方面重塑未来日常生活和企业运营
方式。更重要的是,虚拟现实只有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才能化虚为实。马云表示,离开实体经济的虚拟
现实技术没有未来。不论虚拟现实等技术再流行、资本再青睐,如果不能推进实体业转型升级,不能支持
可持续和绿色发展,这样的技术会变得毫无意义。(摘编自《赋能创新虚拟现实迎发展》)
材料三:
在过去的一年里,“VR”一词在多个产品类别中的使用已经达到了不同的程度。在很短的时间内,VR
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超越了消费电子、零售和媒体娱乐。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 最新发布的全球 VR
市场报告预测,到 2020 年底,全球 VR 技术市场将超过 60 亿美元。
尽管如此,VR 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人员正目睹着新挑战的出现,这让大量用户感到不安。目前,阻碍全
球 VR 市场拓展的最大挑战是价格难以承受。全球 VR 市场中企业成本结构的变化,为大量采用 VR 创造了较
高的价格点。即使这些公司克服了价格因素,它们中的大多数也难以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内容。此外,消费
者对移动 VR 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安全隐患正成为一个关键的限制。由于 VR 设备在高数据传输方面的
有效工作,对统一 5G 频谱蜂窝网络提出了要求。不幸的是,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以及全球其他范围内
缺乏这种一致性,限制了它的广泛采用。
(摘编自《全球 VR 市场报告预测:到 2022 年 VR 市场的价值将超过 60 亿美元》)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VR 视频需要 360 度全方位拍摄,因此全景拍摄设备必不可少,如使用内部集成了 6 个摄像头的 GoProOmni
VR 等来完成这样的拍摄。
B. VR 技术已经突破了视听限制,如果想让用户感知到冷、热和疼痛,真正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
通过在手柄、游戏手套或体感衣中内置弹性热电芯片来实现。
C. 目前,全球 VR 技术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越消费电子、零售和媒体娱乐等领域,到 2020 年底,预测会超过
60 亿美元。
D. 拥有更高性能的 5G 网络的强大技术支撑,VR 多元的应用场景和实时的接人才能实现,虚拟现实才有可
能真正落地。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VR 技术不仅要能满足全方位、统一、连贯的视觉需要,还要能满足味觉、触觉、嗅觉甚至痛感等全方位
沉浸式感官体验的需要。
B. VR 技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技术限制及应用推广等诸多问题,不过它仍然是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
要力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C.材料二中引用马云的话,意在强调 VR 技术必须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否则,即使再受热捧,也会失去价
值而毫无意义。
D. VR 技术产品已经与不同行业融合,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提高了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质
量和效益。
6. VR 技术要实现市场增长及产业 飞跃,需要应对哪些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的【答案】4. C 5. D
6. ①价格较高。②VR 企业难以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内容。③消费者的高体验需求与安全需要之间存在矛盾。④
全球范围内 5G 频谱蜂窝网络缺乏一-致性。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
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C 项,“全球 VR 技术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越消费电子、零售和媒体娱乐等领域”表述错误,材料三中说的是
“VR 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超越了消费电子、零售和媒体娱乐”,即VR 技术并非在“市场份额”上超越,
而是在“应用范围”上超越。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
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
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
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D 项,“提高了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质量和效益”变未然为已然,根据文本“作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
变革的重要力量,虛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有望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质量和效益”可知,原文强调是“有
望提高”。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
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根据题干要求,要从材料中找出有关 VR 技术面临的“挑战”的内容。由“VR 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人员正目
睹着新挑战的出现”可知,答案主要集中在材料三的最后一段。然后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整
合。如由“阻碍全球 VR 市场拓展的最大挑战是价格难以承
受”可以概括得出答案:①价格较高;由“即使这些公司克服了……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内容”可以概括得
出答案:②VR 企业难以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内容;由“消费者对移动 VR 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安全隐患
正成为一个关键的限制”可以概括得出答案:③消费者的高体验需求与安全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由“由于VR
设备在高数据传输方面的有效工作……全球其他范围内缺乏这种一致性”可以概括得出答案:④全球范围
内 5G 频谱蜂窝网络缺乏一致性。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与子
高军
①父亲监督他洗手这件事是从他第一天去上班开始的。
②大学毕业后,他被选调到局里工作,父亲紧绷的脸上有种掩饰不住的高兴流露出来,可以看出那是
处在一种努力抑制的状态中。作为男人,作为一个平时并不善于和儿子交流的人,父亲是不善于表达出来
自豪的。儿子觉得自己这一代人,对到哪里去上班干什么工作等并不怎么当作很重要的一件事儿。他觉得
父亲这么当回事儿没有太大的必要,甚至显得有些可笑。不过,他也体会到了父亲在儿子有了归宿后的那
种轻松和释然,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③他提着行李走出了家门,这些年显得越来越木讷的父亲在后面跟着他,父亲平常是不会送自己出门
的,在他的记忆里这种情况从来就没有过。
④“回来,”他已经走出大门口接近二十步了,父亲在后面又叫住了他,“再回家一趟,还有个事
儿。”
⑤父亲的神情显得太正儿八经了,他停下脚步,慢慢地放下了行李,转过身来。
⑥父亲有些拿捏不住的样子,在前头带路把他又领进了家门。哗的一声,父亲往脸盆里舀上了一舀子
清水,带着不容置疑的口气指着波纹颤动的盆对他说:“洗洗手,把手洗干净,光光鲜鲜地上班去。”
⑦他心中涌起一些怨气,敢情就是这么点小事儿啊,他摊开双手:“爸,我刚才洗过了啊。”
⑧“不费多少事儿,就是洗一洗,干干净净地端公家的饭碗去。”父亲的手还是硬硬地指着脸盆和里
面的清水。
⑨他猛然记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疯玩,经常弄得灰头土脸的,手上当然也干净不了多少,父
亲看到了总是说他:“怎么能弄成这个样子,赶紧去把手洗干净好吃饭。”当他洗了以后,父亲还会紧跟上
话来:“玩也罢,干活也罢,只要好好注意,完全可以让自己的手尽量保持干净。”他听完也就听完了,下
次还是这个样子。但父亲也很有耐心,还是像先前那样要求他。
⑩后来他已经成为一个大青年了,有时候也是很逆反的,父亲对他也显出了无奈。好在他平时能好好
学习,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随着他越来越大,父亲好像有些忌惮他的样子,变得有点木讷寡言,
也很少过问和干涉他的行为了。
⑪这次,他看着父亲一直固执地伸在那里的胳膊,好像就是一根他必须跨越的横杆。僵持了一会儿,
他慢慢平静了下来,走向了那盆清水。他先是手掌对着手掌搓洗,随后交互地手心手背相搓,手指之间洗
过后又单独搓洗大拇指,但态度有些应付。洗着洗着,他心中一颤,开始认真起来。当他真正觉得洗得可
以了的时候,才结束了。⑫从此以后,每次从家中回单位的时候,临出门前洗手成了一件绝对不能漏落的事情。父亲好像只关
心这件事,别的事情一概不问。他也就慢慢习惯了,很多时候是自己主动洗完手再出门,每当这时,他都
会看到父亲露出欣慰的笑容。
⑬特别是当他一步步得到提升,最后当了县长的时候,更是坚持这个固定不变的程式了。
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和父亲的交流开始变得顺溜起来了。有时候陪着父亲在家里喝上一点酒,他会
和父亲开玩笑:“爸,每次都让我洗手,是一直担心我端不好公家的饭碗吗?”
⑮父亲慢慢端起小酒杯,哧溜一口喝下去,用筷子夹起一口菜慢慢品味着:“洗干净手是讲卫生,讲卫
生能保证身体不出问题,能过干干净净的日子呢。”
⑯他沉思了一下,又问道:“你觉得洗手可以预防腐败吧?”
⑰他看到父亲抬起头来,眼睛里好像有一种冷光:“守不守得住自己,还得看个人的定力!”
⑱他一愣,随即再次陷入了沉思。他的嘴唇好像轻微地抿了抿,双手慢慢攥成拳头,并使劲儿握了几
握。
⑲第二天临出门去上班,他走到脸盆前一边洗着手,一边把头转向父亲笑笑:“天天洗手,永远过干净
的日子。”
⑳父亲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看他洗完,才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㉑在工作中谈廉洁自律这个话题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他已经爱从谈洗好手端好公家饭碗展开话题了。
㉒有人找他谈体会:“我以为您要求我们洗的不是手啊,是那心中想向外伸的欲望之手。”
㉓他并不作答,但父亲在他上班第一天让他转身回去洗手的事儿又浮现在脑海中,距离现在已经过去
二十多年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正面描写塑造了父亲形象,而对“他”多运用心理描写进行
刻画。
B. 洗手,首先指用水洗干净自己的手这一具体的动作,在文中还指要控制住自己想要贪腐的欲望之手,是
“洗手”意义的升华。
C. 小说首尾照应,开头有设置悬念的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处两段引人思考,点明主题,深化
主旨。
D. 小说中第⑨⑩两段,“他猛然记起小时候”“后来他已经成为一个大青年了”在叙述手法上属于插叙和
补叙。
8. “洗手”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9. 小说塑造了“父亲”这一形象,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一形象。
的【答案】7. D 8. ①它是行文的线索,串起了小说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天,上班父亲要
求我洗手,到自觉养成洗手习惯,当上县长后和父亲谈论洗手再到说洗手和廉洁自律。“洗手”串起情节,
推动情节发展。②塑造了深谋远虑、教子有方、严格的父亲形象。③是本文的主旨,“洗手”是要控制住
自己想要贪腐的欲望之手,干干净净做人做事,廉洁自律,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营造“勤洗手”
的良好社会风气。
9. ①沉默寡言、有耐心。随着“我”越来越大,父亲好像有些忌惮的样子,变得有点木讷寡言,也很少过
问和干涉“我”的行为了,对我一直很有耐心。②严格、严肃。从小到大一直要求我好好洗手,在我第一
天去上班时,“父亲的手还是硬硬地指着脸盆和里面的清水”要求我必须好好的洗手。③教子有方。对儿
子的爱含蓄深沉,父亲说“洗洗手,把手洗干净,光光鲜鲜地上班去”,含蓄深沉的语言,表现出他对儿子
的深沉的爱,他希望儿子能够干干净净地做人、做事。④对儿子充满了美好期望。他每次不厌其烦地要求
我洗手是希望我干干净净地做人、做事。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
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D 项,“在叙述手法上属于插叙和补叙”表述错误。“他猛然记起小时候”“后来他已经成为一个大青年了”
在叙述手法上属于插叙。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情节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小说中情节常用的作用。首先交代人物活动的环
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
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某某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本题中,“洗手”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首先,“洗手”这个情节在小说中
反复出现,贯穿文章的始终,根据文本“父亲监督他洗手这件事是从他第一天去上班开始的”“不知不觉
中他已经爱从谈洗好手端好公家饭碗展开话题了”等情节可以看出,“洗手”是小说的行文线索;从塑造
人物的角度考虑:通第一天,上班父亲要求我洗手,到自觉养成洗手习惯,当上县长后和父亲谈论洗手再
到说洗手和廉洁自律。这些情节都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严格、有大格局的人;从主题的角度考
虑:“洗手”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从表层含义是说要把手洗干净,从深层含义,应该是教育儿子要廉洁自
律,干干净净做人做事。
【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主要根据小说对人物所作的各种描写(包括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和行为动作描写等)以及其他相关的叙述性语言进行分析。另外也要
注意侧面描写,注意他人对主人公的评价等,通过综合最后结合文本对人物进行分析。
小说塑造了“父亲”这一形象,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一形象。根据文本“他听完也就听完了,下次还是
这个样子。但父亲也很有耐心,还是像先前那样要求他”“ 随着‘我’越来越大,父亲好像有些忌惮的样
子,变得有点木讷寡言,也很少过问和干涉‘我’的行为了,对我一直很有耐心”可见,父亲沉默寡言、
有耐心;根据文本“洗洗手,把手洗干净,光光鲜鲜地上班去”, 用含蓄、深沉的语言体现出父亲的教子有
方;根据“父亲的手还是硬硬地指着脸盆和里面的清水”表现了父亲的严格;根据文本 “父亲的神情显得
太正儿八经了”, 表现出父亲教育儿子时的严肃;根据文本“在工作中谈廉洁自律这个话题的时候,不知不
觉中他已经爱从谈洗好手端好公家饭碗展开话题了”,从侧面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影响,从侧面烘托了父亲
对儿子深沉的爱和美好的期待。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帝前殿决事,或震
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稍欲杀父,
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
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
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
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
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
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
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
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
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
饬光禄官。
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
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
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
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B. 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C. 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D. 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谥为太祖的君主是商
太祖成汤。
B. 孝慈的意思是指对上孝敬,对下慈爱。孝敬父母、慈爱子女、亲善兄弟姊妹,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
一 。
C. 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即位,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
D. 丙戌,这就是干支纪年法。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古人把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戌共六
十对,叫做一甲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皇后聪慧明辨,喜欢史书,空闲时就学习古训,勤心于内治,知书明理,常常依据事理委婉地劝谏皇
帝。
B. 皇帝的性格虽然严苛,容易加重刑戮,但因马皇后常常根据事情原委婉言劝谏,减免刑罚有好多次。
C. 马皇后善良宽厚,体察民情,让朱元璋认识到要宽厚待人,改变了严苛的行事作风,正可谓“家之贤妻,
犹国之良相”。
D. 马皇后富有仁慈之心,马皇后不愿意延请良医,是因为她担心服药一旦不见效,皇帝会迁怒降罪医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
(2)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传言也许不是实际情况,杀了他恐怕就会断绝郭家的后代。”皇
帝访查后,发现郭景祥的儿子果然是冤枉的。
(2) 皇帝想访察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度。”
【解析】
【10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
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
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
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
排除选项。
本题句意为:学士宋濂因为孙子宋慎的事情而获罪,被抓来定为死罪,马皇后劝谏说:“普通百姓家为孩子
请老师,尚且自始至终奉行尊师之礼,何况是我们天子之家呢?
“学士宋濂坐孙慎罪”翻译为“学士宋濂因为孙子宋慎的事情而获罪”,应在“罪”后停顿,排除C 和 D。
“况……乎”,固定结构,翻译为“何况……呢”,排除B。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
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
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 项,“从甲子到癸戌共六十对”表述错误。应该是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
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C 项,“改变了严苛的行事作风”表述错误。根据文本“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可知,皇帝的性格虽
然严苛,马皇后常常根据事情原委婉言劝谏,减免刑罚有好多次,但文章中并未提到“改变了严苛的行事
作风”,与文无据。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
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
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的得分点:(1)止,只有。或,
也许。廉,访查。(2)官,分封官爵。谢,拒绝。私,偏爱。
【点睛】参考译文: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是宿州人,仁爱慈善且聪慧明辨,喜欢史书,勤心于治理内宫,空闲时就讲求学习古训。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前殿处理政务,有时非常愤怒,马皇后等到皇帝回到后宫,常常依据具体事
情委婉地劝谏。皇帝的性格虽然严苛,但因马皇后劝阻而能够被减免刑罚杀戮的人也有很多。参军郭景祥
守卫和州,有人传言说郭景祥的儿子拿着长矛想杀郭景祥,皇帝想要杀了他的儿子。马皇后说:“郭景祥只
有一个儿子,传言也许不是实际情况,杀了他恐怕就会断绝郭家的后代。”皇帝访查后,发现郭景祥的儿
子果然是冤枉的。李文忠守卫严州,杨宪诬告他不遵守法律,皇帝想召他回来。马皇后说:“严州,在敌人
边境,随便更换将领不合适。况且李文忠向来贤明,杨宪的话难道可以轻易相信吗?”皇帝于是停止了(这件
事),李文忠最终为国建功。学士宋濂因为孙子宋慎的事情而获罪,被抓来定为死罪,马皇后劝谏说:“普通
百姓家为孩子请老师,尚且自始至终奉行尊师之礼,何况是我们天子之家呢?况且宋濂住在家里,一定不知
道实情。”皇帝不听,正好赶上皇后侍奉皇帝吃饭,马皇后不为皇帝进献酒肉。皇帝问原因。皇后回答说:“我
在为宋先生作福事。”皇帝内心感到凄然,于是放下筷子站起身来。第二天皇帝赦免了宋濂,把他安置到
茂州。皇帝曾经命重刑犯修筑城墙。马皇后说;“用劳役来赎罪是国家对重罪囚犯最大的恩惠,只是疲惫的
囚犯再加重劳役,恐怕仍免不了死亡。”皇帝于是全都赦免了他们。皇帝曾经发怒责罚宫人,马皇后也假
装发怒,让人拘捕宫人送到宫正司定罪。皇帝说:“为什么?”马皇后说:“帝王不因喜怒而随意地进行赏罚。
当您发怒的时候,恐怕处理偏重。交付到宫正司,就能酌情判定得比较公平了。也就是说,陛下您定人罪
也应该交付到有关的部门。”
一天,(马皇后)问皇帝:“如今天下的百姓生活安定吗?”皇帝说:“这不是你应该过问的事。”马皇后
说:“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亲,我辱为天下人的母亲,子民安定与否,我怎么可以不过问呢?”每当遇到灾年,
马皇后就率领宫人吃粗茶淡饭,帮助百姓祈祷。皇帝有时把赈灾救济的事情告诉皇后,皇后就说:“赈灾救
济不如事先有积蓄准备好。”朝廷官员上奏完事情,在宫廷中聚餐,马皇后就命令宦官拿食物来自己先尝
一尝。味道不好,就告诉皇帝说:“作为人主奉养自己应该简单一些,奉养贤能应该丰厚。”皇帝为此告诫
了光禄官。
皇帝想访察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度。”皇后坚决拒
绝,(皇上)才停止了这件事。然而有时谈到父母早亡,皇后常常痛哭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卧病在
床。群臣请求祈祷祭祀,访求良医。马皇后对皇帝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
医生又怎能使将死的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该不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病情加重时,
皇帝问她想说什么。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寻访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
孙都能够贤明,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当月丙戌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皇帝痛哭,于是从此不再
册立皇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
B. 《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
C. “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
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
D. “无赖”一词正话反说,表面上写诗人对春色的厌恶,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赞美和喜爱。
15.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本诗运用反衬的手法,用乐景写哀情,哀感倍生。诗人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
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诗人用乐景写哀情,加倍地写出了诗人的烦恼、
忧愁。②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无赖”“深造次”等词写出了春色的不晓人情,鲁莽轻率,表达了诗
人的恼春之情。③直抒胸臆。首句中的“愁”字,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客居之愁。④借景抒情,用乐景写哀
情。哀感倍生,加倍地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
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
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D 项,“无赖”一词并非正话反说,“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赞美和喜爱”表述错误,实际上是诗人
因客居之愁而觉得春色恼人。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首先要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
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
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
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
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
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对
于本题,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
第一句“眼见客愁愁不醒”中的“客愁”是诗眼。诗人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直接抒发了自己客居
之愁;接着诗人由客愁可以感受到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虽然生活暂得安宁,但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
难归。“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心理的沉醉迷茫而不能自拔。这是诗人失意之处;第二句中,春色却不
晓人情,莽莽撞撞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扰人心绪!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无赖”“深造次”等词写
出了春色的不晓人情,鲁莽轻率,表达了诗人的恼春之情;三四两句诗人借景抒情,继续写春色的深造次:
匆急地催遣花开,命令莺啼频频。望江亭春色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
过于丁宁,层层翻出无赖之意,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能使所写哀情表
达得更加充分,深深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互文修辞手法,侧面描写边地苦寒天气。
(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
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一句,作者则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 (1). 将军角弓不得控 (2). 都户铁衣冷难着 (3). 白露横江 (4). 卷起千堆雪 (5).
蜂房水涡 (6).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
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
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1)“使用互文修辞手法,侧面描写边地苦寒天气”是提示;“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用比喻
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是提示;“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是提示,同时注意“涡”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
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
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
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财经网: 2019 年 5 月 24 日,[甲]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网站显示:华为已申请“华为鸿蒙”商标,申请日期是 2018 年 8 月 24 日。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 OS,可按需扩展,实现更广泛的系统
安全,主要用于物联网,特点是低时延,可到毫秒级( )亚毫秒级。余承东透露,[乙]华为自主操作系
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还将兼容安卓应用和所有 Web 应用。2019
年 8 月 10 日,华为正式( ) 荣耀智慧屏、荥耀智慧屏 Pro,它们将搭载鸿蒙操作系统。未来三年,相关
技术通过完善,智慧屏、手机等更多智能设备将逐步应用于鸿蒙操作系统。鸿蒙系统的面世标志着华为不
再是行业追随者,而是从软件到硬件、从底层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均已经打造出自己的生态圈的谷歌和苹
果的( ) 者。[丙]正如任正非所说“不需要两三年,鸿蒙系统就可与苹果系统相媲美。”鸿蒙系统的诞
生是对现有生态系统的一个巨大颠覆,鸿蒙系统想发展壮大,还需要众多开发者参与( )创造出更多的产
品。
17. 语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正确/[乙]去……/[丙]把引号内的句号删掉,在后引号后添加逗号
B. [甲]正确/ [乙]去掉……/[丙]正确
C. [甲]把冒号改为逗号/ [乙]去掉……/[丙]把引号内的句号删掉,在后引号后添加逗号
D. [甲]把冒号改为逗号/ [乙]去掉……[丙]/正确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或者 公布 齐头并进 以 B. 乃至 发布 并驾齐驱 以
C. 乃至 公布 齐头并进 和 D. 或者 发布 并驾齐驱 和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未来三年,相关技术通过完善,鸿蒙操作系统将逐步应用于智慧屏、手机等更多智能设备。
B. 未来三年,通过完善相关技术,鸿蒙操作系统正逐步应用于智慧屏、手机等更多智能设备。
C. 未来三年,通过完善相关技术,智慧屏、手机等更多智能设备将逐步应用于鸿蒙操作系统。
D. 未来三年,通过完善相关技术,鸿蒙操作系统将逐步应用于智慧屏、手机等更多智能设备。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可以帮助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快速准确地理解文段,因此,
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文本的有效信息,还要观察文段中的标点符号。平时应该勤于总结常见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然后熟练记忆。
[甲]处,冒号后面应该是“显示”的具体内容,不是转述的内容,而语段中是转述的内容,应该把冒号改为
逗号;
[乙]处,省略号和“等”字不能连用;[丙]处,引用的句子作为句中的成分,不单独成句,应将引号内的句号删掉,在后引号后添加逗号;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可以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主语语境、语体
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
或者::或许,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表示等同关系。
乃至:甚至。
“毫秒级”与“亚毫秒级”之间是递进关系,应用“乃至”。
公布: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
发布:宣布(命令、指示、新闻等)。
“公布”和“发布”的区别在于:“公布”者可以是高级领导机关和成员,也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 团体;
“发布”者可以是机关单位,也可以是一般单位、 团体或个人。根据前面的“华为”,应选用“发布”。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和程度相等,不分高下。
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齐前进或同时进行。
语段没有“不分先后”“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 意思,而是强调华为将与苹果、谷歌地位相当,应用“并
驾齐驱”。
和:表示并列关系或选择关系。
以:表示目的。
“创造出更多的产品”是“众多开发者参与”进来的目的,所以应选用“以”。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
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划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中途易辙的问题,应该将“相关技术通过完善”改成“通过完善相关技
术”,排除A;第二处错误是主客倒置的问题,应该将“智慧屏、手机等更多智能设备将逐步应用于鸿蒙操
作系统”改成“鸿蒙操作系统将逐步应用于智慧屏、手机等更多智能设备”,排除C;B 项原句中的语病得
到了改正,但加上“正”和前面的“未来三年”时态上矛盾。
故选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 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如今正处于数字化的时代,信息互通有无,只要外界传来一点风声,我国_____。现在,媒体也是各个
的
的国家之间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渠道,美国一直贯彻新闻的言论与自由权利,并且在外展示出自己“民主大
国”的形象,不过,这一切_________短短的这一周内,美国就对中国进行了两次恶劣言语攻击。_______,
已经违背了他们口中的言论自由,实在是不符合自己的大国形象。
【答案】 (1). 就可以快速获取信息 (2). 只是表象 (3). 这种恶劣行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是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阅读全文,确定中心,然后联系上下文
逻辑关系,结合文本,根据题干要求概括答案,并注意字数要求。
本题中,陈述对象是“如今正处于数字化的时代,信息互通很快”。而根据上句“如今正处于数字化的时代,
信息互通有无,只要外界传来一点风声”,可以确定第一空应该为:就可以快速获取信息;第二空根据上一
句“美国一直贯彻新闻的言论与自由权利,并且在外展示出自己‘民主大国’的形象,不过”,再根据下一
句“短短的这一周内,美国就对中国进行了两次恶劣言语攻击”,所以确定第二空应该为:只是表象;第三
空应该是紧承上文中说得“两次恶劣言语攻击”,强调的是这种做法的危害。故可以确定答案:这种恶劣行
径。
21.结合下列文字,写一段评论。要求运用对比手法,不少于 150 个字。
面对新冠疫情,中国是真正的“闭卷考试”,无处翻书查找答案,美国则是“开卷考试”,有中国提供
的现成答案可以参照。中国的考试难度远高于美国,为什么中国可以低病亡、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新冠疫
情,而美国却做不到?
【答案】参考答案一:中国抗疫的科学态度和担当精神,是当下的美国极为欠缺的。中国政府聘请钟南山等
杰出科学家制订具体工作方案,真正做到了行动早、动作快、措施严、覆盖全。反观美国,美国主持抗疫
对策制订的不是顶级科学家,而是对防疫一窍不通的政客,不努力解决问题,只顾极力“甩锅”。所以中国
的考试难度远高于美国,但中国考了个优异,美国却是不及格!
参考答案二:中国人民抗击疫情所发挥出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美国的社会生态和文化氛围中是难以想
象的。在罕见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展示出了整体的团结奉献、坚韧自律。而在美国,民众的不团结、不自
律、荒唐行为比比皆是。这大大加剧了社会的混乱失序,减弱了抗疫的合力和整体效果。所以中国的考试
难度远高于美国,但中国考了个优异,美国却是不及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准确细致理解题目的主要内容,把握命
题人的基本意图。这道题目是一道述评类的写作,本题要求,面对疫情,对于中国和美国不同的做法,发
表评论,通过对比的手法,来表达对两国面对“此次疫情”的看法和感受。可以从中国和美国两国政府不
同做法的角度去对比,来展开评论;也可借两国民众面对疫情表现出的不同反映和做法来表达自己感悟。
注意要运用对比的手法,不少于 150 个字,有理有据即可。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达.芬奇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
拂晓时分,晨光照亮周遭的一切,一边慢跑一边听着鸟叫,是一种快乐;薄暮夜读,沉浸在书的海洋,
让思绪徜徉,也是一大乐事。 ——村上春树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坚持运动和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行走在路上!如此,让灵魂升起,审视疲于奔波的身体,才能寻找
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春暖花开,和风日丽的日子,岂能辜负这春的开始。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
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生活中,运动和阅读缺一不可。这个道理,不言自明。运动使人身体加快新陈代谢、皮肤红润有光泽、
头脑灵活;运动帮人对抗压力、心情变好、自信开朗。运动会产生一种多巴鞍,让人有一种快乐地幸福感。
读书,更是安顿心灵的重要途径。读书不仅能提高人的气质和修养,而且能滋养人的精神。要不然会
说:三日不读书,会觉面目可憎。
可是,真正能够持之以恒,坚持运动和阅读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很多人会为自己找诸多借口,坚持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坚持读书与不读书的人,一天看不出来有什么差距,一周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
问题的症结在于,坚持半年、一年,五年、十年呢?
那肯定就是天壤之别了。
10 年之后,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爱运动和不运动的人,看起来真是不一样。爱读书和不爱读书的人,那份淡定从容的气质真的不一样。
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写下了励志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不爱运动的人,即使是天生丽质,也像是一幅静态画,总觉得少了点生机与活力;而坚持运功的人,
却能从画里透出一种张力来,哪怕是相貌平平,也掩不住她身上的活力与灵动。不爱读书的人,就算是天
生丽质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空洞无物。
坚持读书的人,那怕长得再普通,沉淀在骨子里的书香会让她散发出优雅的魅力来。虽然我们说,不要过分关注一个人的外表而忽视其内在的品质;但是,谁又会不喜欢秀外慧中、内外兼修的人呢?所以,
我们不仅需要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还必须对自己外表负责。这就是必须坚持身体的运动和修养提升的阅
读。
不管长相如何,锻炼久了,减脂塑形,精力充沛,可以遇见全新的自己。
不论学历如何,书读多了,内心充实,精神丰富,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一直钦佩一种人:眉目间传递
出最珍贵的表情是淡定、从容,一双眼睛流露出只有心灵宁静才能感受到的幸福。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
人。你呢?从现在起让我们努力做个幸福的人,坚持锻炼,读书,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所谓多则材料就是由两则或者两则以上的单则材料
所构成的一组材料的作文形式。多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同时又会有着千丝万缕
的关联。绝大多数同学不知道如何全面归纳,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立意。因此,多则材
料作文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要想准确立意,首
先必须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它们的聚焦点,然后将其导入我们熟悉的视野。即运用已掌握的单
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逐则分析提炼,再进行比对分析找到聚焦点,最后综合判断和归纳。所给三则材料
中关键词句分别为:(1)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2)读书,一生的热爱。(3)运动和读书都能让我快乐。
找交集来确定立意。
参考立意:此三则名言关乎读书和运动。①可从运动角度来立意,“我运动,我健康”,运动能让人精力充
沛,更有活力。②可从读书角度来立意,让阅读成为习惯,谈阅读的重要性。③可以综合读书和运动角度
来立意,可以从个人人格塑造来谈,坚持读书和运动,遇见更好的自己。也可联系当前抗击疫情谈读书和
运动的重要性。可选取一些典型代表如钟南山等人来谈。
可用素材:
1.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能够强身健体,运动能够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喜欢运动的人,抵抗力也比不喜欢运动的人要强很多。
84 岁的钟南山就是一个喜爱运动的人,几十年,从来都没有停止锻炼。他说:锻炼对身体健康有很关键的
作用,能让人保持年轻的心态。几十年如一日的锻炼,让钟南山看上去年轻很多。运动让他的身体素质一
直保持着很好的状态,没有出现老年人常有的腰酸腿疼,视觉障碍等身体机能下滑的表现。他说过类似这
样的话,年龄对他的影响不大,他现在还可以正常工作,这和锻炼身体息息相关。长久的寿命,较强的抵
抗力,豁达的心情,这都是长期运动之后岁月的馈赠。
2.运动,是治疗一切的良药。
希腊古语说:人类最好的医生就是空气、阳光和运动。
的确,常能看到一些精神矍铄的老人,每天早晨坚持晨练。他们或是舞太极,或是跳绳踢毽,或是慢跑爬山,精神头倍儿足,远比一些相貌年轻却总是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的上班族看上去有活力。
而每到晚上,广场舞就伴随着跃动的音律开始了。很多跳舞的人说,自己原先也不爱跳,可当真正尝试过
后才发现,让身体动起来,整个人会舒服很多,感冒、咳嗽之类的小毛病也犯得少了。
有人说,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被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运动能增强人的体魄,锻造人的身材。
越是经常运动的人,身体越是健康,面相也越是年轻。
之前看过一个人“蜕变”的故事。曾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体质原因,从小体弱多病。经过多年锻炼,如今
他不仅摆脱了气喘小胖的形象,变得健康,在事业上也颇有建树。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运动
并不是让我变得有多优秀,而是让我有了更多机会。虽然每天运动半小时或一小时,当下并不会带来什么
改变,但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自己有了强大的内心,人也会变得比较开心。”
3.达芬奇说:“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坚持运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锻炼了我们的心智。坚持不懈运动的人,他的生活比一般人要规律,
他是心态比一般人要稳重。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这一辈子,我们只有一副身体,它是我
们最贵的宝贝,我们一定要爱惜。运动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让疾病远离我们的生活,让快乐充盈我们
的家庭。让我们更好的享受未来的每一天。去运动吧,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止,运动不止。
4.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希望能的到财富,有的希望得到快乐,也有的希望得到一个家。而
我的愿望却很小很小,我只希望能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了,静静的静静的遨游在书海的世界里。
5.书让你走人生路途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缤纷;书让你在浩瀚海洋中尽情畅游;书点燃希望,让你在无穷
无尽的人生漫漫路上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一直像帆一样将你这只小船送道路的终极。
行文思路:开篇先列举生活现象,通过有人说来引出话题“运动和读书”,正文部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运动
和读书的利弊。结尾照应题目——爱上运动和读书,便能遇上更好的自己。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三个层次,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点睛】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相同型、相反、相对型,审题立意时分别取交集或者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