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ID:444432

大小:29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昆明市 2020 届高三“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准考证号要填 涂清楚。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人对中医的理解往往是“跟西医相对的中国的医学”,但如此一来,中医这门具有深刻内涵的传统 学问就被淡化、被解构了。而实际上,中医具有多方面的深层含义。 古语有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自古以来,善为医者,不仅能治病救人,也能以医 理论国事,治病与治国、治人,融会贯通,一脉相承。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讲,中医是治人的,而不只 是治病的。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而不仅仅看“病”,如果仅仅看病,治病,那便是下医。同时,把握了 医道的精髓,还可以去治国,那便是上医。中医的这层含义与今天大不相同,如今学了医就只能去看病, 范仲淹曾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是治国的,良医是治人的,但治国、治人、治病的道理是 相通的。所以,中医的第一个含义,就是中医治人。 据《黄帝内经》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中医不是治已经生病的人,是治未病的。治 未病,也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身心的健康。史传,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因医术高超被奉为“神 医”,然而,扁鹊认为自己医术并不高明,因为只是治“已病”,真正高明的是治“未病”的长兄,让人不 生病。所以中医认为,不要等到有病了再去治,最好还是养生预防。 清代学者钱大昭说:“时下吴人尚曰‘不服药为中医’。”曾国藩的儿子身体比较虚弱,他在家书里告 诉儿子:“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病要以‘不药’二字为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而且 再好的医生也可能在用药过程中产生偏差。因此,用药要慎重,能不服药就不用,这是清代盛行的理念。现在流行的自然疗法流派有七项原则,其中之一即能不动手术的尽量不动,能不吃药的尽量不吃,要调动 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当然,凡事都不能绝对,需要用药时还是要用,但不能依赖,药只是起辅助作用。 这是传统中医的第三个含义。 最重要的是中医的第四个含义,即中医讲究“中正平和”。这跟中国文化的生命观是一致的:生命不是 造物主或神创造出来的,生命是天地之气达到和谐状态而产生的。生命因中正平和而产生、延续,这是中 医最核心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中正平和”是一种生命的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不是固定式的, 而是“动态”的、“变易”的。我们可以通过《周易》“易”字的三个含义来理解这种“动态平衡”:一 是“不易”,就是确定位置;二是“变易”,有了确定的位置就会相互转换;三是“简易”,不把问题搞得非 常的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是“变易”。另外,中国哲学有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即阴阳之间的相互消 长、转换,对中医的预防或者诊断治疗的根本原则有很大影响。 (摘编自楼宇烈《中医的人文内涵及其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将医者分为三品,其中下医仅仅看“病”,而中医既可以看“病”,更能够治人。 B. 扁鹊被奉为“神医”,但他却以长兄的医术为高,因为长兄能治未病,让人身心健康。 C. 尽量不服药的理念在清代非常流行,曾国藩就曾教导儿子以“不药”二字来“治身病”。 D. 除《周易》外,中国哲学中阴阳相互消长、转换的思想也对中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针对现代人对中医的片面理解,提出了中医这门传统学问具有多方面深层内涵的观点。 B. 文章先论证中医治人、治未病、慎服药三个方面的内涵,又深入论证了中正平和的丰富内涵, C. 文章主要采用引用论证的方法,既分别引出四个分论点,又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D. 尾段分三个层面阐释,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含义,并强调了“中正平和”是生命产生、延续的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治国、治人、治病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一位中医只要能治病教人,也就能以医理治国。 B. 宋代诗人邵雍说“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相防”,这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相契合。 C. 古人认为不服药为中医,现代的自然疗法强调尽量不吃药,可见药物危害健康,弊大于利。 D. 中医有独特的理念,有预防或诊断治疗的基本原则,可惜现代中医没能很好地继承。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比对。 D 项,“《周易》……对中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错误,由原文“我们可以通过《周易》‘易’字的三个含 义来理解这种‘动态平衡’……另外,中国哲学有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即阴阳之间的相互消长、 转换,对中医的预防或者诊断治疗的根本原则有很大影响”可知,选项后半句说法正确,文中只是说“《周 易》‘易’字的三个含义来理解这种‘动态平衡’”,而不是说《周易》对中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明确文中 的论点、论据、及其论证方法,然后浏览选项逐个分析判断。 C 项,“分别引出四个分论点”错误,由原文第 2 段“古语有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 病。’……范仲淹曾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是治国的,良医是治人的,但治国、治人、治 病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中医的第一个含义,就是中医治人”、第 3 段“据《黄帝内经》记载,‘圣人不 治已病,治未病。’……史传,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 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扁鹊认为……真正高明的是治‘未病’的长兄,让人不生病。所以中医认 为,不要等到有病了再去治,最好还是养生预防”、第 4 段清代学者钱大昭的话“时下吴人尚曰‘不服药为 中医’”曾国藩在家书里告诉儿子的话“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病要以‘不药’二字为药”等 可知,前三个含义是通过引用来引出观点;由第 5 段“最重要的是中医的第四个含义,即中医讲究‘中正 平和’”可知,最后一个含义是直接提出的。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浏览选项,然后结合文本确定相关区域, 结合作者的观点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加以分析。 A 项,“所以一位中医只要能治病救人,也就能以医理治国”绝对化,由原文“同时,把握了医道的精髓, 还可以去治国,那便是上医”可知。 C 项,“危害健康,弊大于利”有误,由原文“‘是药三分毒’,而且再好的医生也可能在用药过程中产生 偏差。因此,用药要慎重,能不服药就不用……现在流行的自然疗法流派有七项原则,……能不吃药的尽 量不吃,要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当然,凡事都不能绝对,需要用药时还是要用”可知,因“是药三 分毒”“凡事不能绝对化”,所以得出结论应为需用还得用,用药要谨慎。 D 项,“可惜现代中医并没有很好地继承”于文无据。 故选 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对文章进行有一定阅读目的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选出来。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中的要求对照 语言材料进行搜索,查找对应的信息源,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答题中是去伪存真的过程, 辨析正误;整合,即“调整组合”,是将提取出来的零散的信息,按要求分类,经过加工,形成比较系统的 内容的认知的过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有些是 简答。论述中的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就是新信息。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整合的过程。要对 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理清关系,如同一、包容、从属、并 列关系等等。特别要注意隐含的信息的辨识,并能将其明示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 年 4 月 24 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50 周年 纪念日。当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名称和“揽星九天”标识,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则依次编号。两千多年前,屈原写下长诗《天 问》;两千多年后,他的后人探索浩瀚太空的梦想以“天问”为名。对科学与创新的探求,使我们的飞天揽 月梦从神话走进现实。“东方红一号”让我们叩响了太空的大门,载人航天把我们的足迹带进了太空,探 月工程使我们第一次与地外天体亲密接触……今年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中国特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 箭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次性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以火星等行星探测为代表的深 空“新长征”,需要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接力奋斗。 (摘编自白露懿《从“东方红”到“天问”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长征”》) 材料二: 航天技术的覆盖面、影响力,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超乎人们的想象。目前我国已有 2000 多项航 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各行各业,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 1000 万景(遥感图像的计数单位,通常指 卫星拍摄一次所获取的画面,一景卫星遥感图像所包含的面积少则几千平方公里,多则上万平方公里),卫 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 7000 万,“北斗”终端持有量达到 400 万余套,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 2000 亿元。航 天创造美好生活,根植于科技创新的深厚土壤。50 年来,中国自主研制出 17 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成功实施 300 余次发射,将 500 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成功率 96%,可靠性、安全性和入轨精度达到世界领 先水平。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工作 16 个月昼,目前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月球车创造月 面工作最长世界纪录。远在 45 万公里外的“鹊桥”号中继星状态也非常好,正源源不断把月背科学数据传 回地球。去年第十四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中国受邀成为首次设立的主宾国,重装亮相本次航 展。“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地面测控站负责人德米特里·扎卡柳金说:“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进步与 成就令人赞叹,希望未来能与中国伙伴进行更多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法新社也曾报道说,中国已跻身世界少数几个航天大国之列。 (摘编自余建斌《让航天成就更多美好梦想》) 材料三: 对于在宇宙空间应用的芯片而言,具有抗辐射等特殊性能是必需的。因为宇宙空间环境极为复杂,大 量的空间粒子辐射会导致卫星上电路性能退化甚至功能失效,对卫星造成致命伤害。抗辐射集成电路是太 空探索的共性基础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以赵元富为带头人的技术创新团队,把目 标锁定在自主研发国际新一代宇航用中央处理器 CPU 上,研发初期,CPU 没有实际产品,国际上只有大致的 思路和概念。以往芯片抗辐射一是给电路穿上厚厚的“外衣”,但这将使器件重量大幅增加;二是改变制造 工艺,但这样投入巨大。如何低成本地研制出抗辐射芯片,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难题。1999 年赵元 富团队提出采用低成本的“设计加固”思路,只需利用民用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通过设计环节而非制造 环节就能研制出抗辐射的宇航集成电路。这样一来,抗辐射难度就全部转移到了芯片设计上,而抗辐射芯 片设计又是个世界性难题。赵元富团队首先选取抗辐射中央处理器作为技术应用的核心攻关产品,并进行 了大量的技术试验。为了打造可靠的“中国芯”,抗辐射芯片都要经过地面模拟太空辐射环境下的试验验证 与评估。十年后,赵元富团队研制的国产 CPU 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出色的“中国芯”,大幅提升了宇航集成 电路的国产化率。 (摘编自袁于飞《让中国航天用上“中国芯”》) 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不仅呼应屈原的《天问》,而且展示了后人探索太空的梦想及对科学、 创新的探求,这种探求需要代代中国航天人的接力奋斗。 B. 目前我国卫星电视直播用户已突破 7000 万,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 2000 亿元,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 累计可达一千亿平方公里,航天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C. 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达 96%,嫦娥四号着陆器和“鹊桥”号中继星状态良好,月球车创 造工作时间最长世界纪录,它们把月球的科学数据传回地球。 D. 综合三则材料可见,从 50 年前“东方红一号”发射到今年的深空“新长征”,从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到越 来越出色的“中国芯”,我们的飞天揽月梦从神话变成现实。 6. 请结合材料概括中国航天 50 年来取得的成就。 【答案】4. B 5. C 6. ①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跻身世界强国行列。②航天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创造美好生活。③自 主科技创新,攻克难题,提高宇航集成电路的国产化率。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 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之后加以比较。 B 项,“利用民用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解决“设计环节的问题”与原文不符,由材料三“只需利用民用集 成电路制造生产线,通过设计环节而非制造环节就能研制出抗辐射的宇航集成电路”可知。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 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之后加以比较。 C 项,“月球车创造工作时间最长世界纪录”错误,由材料二“月球车创造月面工作最长世界纪录”可知; “它们把月球的科学数据传回地球”错误,由材料二“远在 45 万公里外的‘鹊桥’号中继星状态也非常好, 正源源不断把月背科学数据传回地球”可知,正源源不断把月背科学数据传回地球的是“鹊桥”号中继星。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明题干要求“结合材料概括中国航天 50 年来取得的成就”,然后认真阅读全文,抓住 重点语句、大体思路,结合相关材料的主要内容概括即可。 由材料二“去年第十四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中国受邀成为首次设立的主宾国,重装亮相本次 航展。‘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地面测控站负责人德米特里·扎卡柳金说:‘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进步 与成就令人赞叹,希望未来能与中国伙伴进行更多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法新社也曾报道说,中国已跻 身世界少数几个航天大国之列”可知,50 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由材料二“航天技术的覆盖面、影响力,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超乎人们的想象。目前我国已有 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各行各业,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 1000 万景,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 7000 万,“北斗”终端持有量达到 400 万余套,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 2000 亿元。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根植 于科技创新的深厚土壤。50 年来,中国自主研制出 17 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施 300 余次发射, 将 500 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成功率 96%,可靠性、安全性和入轨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可知,50 年来, 中国航天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创造了美好生活。 由材料三“1999 年赵元富团队提出采用低成本的‘设计加固’思路,只需利用民用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 通过设计环节而非制造环节就能研制出抗辐射的宇航集成电路。……赵元富团队首先选取抗辐射中央处理 器作为技术应用的核心攻关产品,并进行了大量的技术试验。……十年后,赵元富团队研制的国产 CPU 获 得了成功,越来越出色的‘中国芯’,大幅提升了宇航集成电路的国产化率”可知,50 年来,中国航天自主 创新,解决难题,提高了宇航集成电路的国产化率。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 1、仔细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注意检查要点是否齐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赐芳邻 玛·韦斯特 我第一眼看到这位新邻居就不喜欢她。她太爱笑,笑声又太响。还有,她涂了鲜红色口红。搬运工人 还在替她卸家具,她就已经走过来自我介绍了。 “喂!”她在我家门外叫道,好像是我家的老朋友似的,“我叫安·利提克,是你的新邻居。”她推 门进来,很自然地搂了我一下。在她背后,我看到三个黑头发的小男孩,笑容同样灿烂。 “我有空,可以喝杯咖啡。”她一面坐下来一面说。我倒了一杯咖啡,很想挤个笑容出来,可是连咧 一下嘴也办不到。她离去后,我对浪费了这许多时间去闲聊感到十分不满。 接着那个周末,太阳才出来,我就听到她的孩子们在敲敲打打。他们正在后院搭建树上小屋。安在汽 车棚旁边种玫瑰。那天下午我经过时,她叫道:“喂,玛利安,来看看我的玫瑰。”我很勉强地走过去。 “安,这泥土不适合种火映红,”我说,“这种玫瑰在这里不会长得好,我以前种过。” “不过,我已祈求上帝让玫瑰好好生长,叫它开花。”她说。我瞪眼看着她。 她又说:“你坐一会儿,别走开啊。我正在炸鸡做晚餐,要去翻动一下。” 她进了屋,一阵炸鸡的香味飘出门外。正好小女茱莉和珍妮弗过来看玫瑰,安又出来了,亲热地搂着 两个小女孩。 “你在做什么?”珍妮弗问。“炸鸡。”安兴高采烈地说。 “炸鸡有啥好开心的?”我心想,“我炸鸡总是被油溅一身。” 她的男孩也出来了,七嘴八舌地同时说话,嗓门大极了。安说声失陪,进屋里把炉子上的炸鸡拿开, 然后做了件令人诧异不已的事情。她捧着一盘香脆的炸鸡出来请我们吃。茱莉和珍妮弗吓了一跳,但每人 都拿了一只鸡腿。我也想尝尝,不过还是拒绝了。我脑子里只想到:“谁会在下午就把晚餐吃的鸡拿出来 请人吃?” 另一天,女儿告诉我:“你知道利提克太太刚才做了些什么?她在叠衣服,一见到我们走过就停下手 来,请我们进屋,从烤箱里拿出新鲜的小甜饼,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吃。”我最讨厌拿小甜饼给聚在我家院 子里玩的邻家孩子吃。 第二个星期,利提克一家人出现在我们的教堂。我丈夫杰里和两个女儿简直是跃过教堂的长椅去招呼 他们,我在教堂的另一边向他们挥手。我还发现安原来是新的主日学教师,感到真意外:她居然志愿去教 孩子! 不久,我发现她的火映红玫瑰长满了花蕾。玫瑰开花时,她送我一大束。“玛利安,什么事你都可以 祈求上帝的,”她温柔地说,“我们搬到这里之前,我甚至祈求上帝给我一个好邻居。” 我接过那一大束玫瑰,费了点劲叫自己说了一声“谢谢”。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她令我那么不舒服,这不 关鲜红口红、玫瑰或搂抱的事,而是她使我感到自己样样都不如她。她看来总是那么开心,我希望自己能 够多像她一点,却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 珍妮弗去做切除扁桃体手术时,安知道我怕,便来陪我。珍妮弗爬进她怀里,茱莉把小手伸进她的手 里。 那一年,我知道自己怀孕了,多年来杰里和我都想再生一个。怀孕 7 个月时,我看起来却像即将分娩。 有一天,医生替我照 x 光。“双胞胎!韦斯特太太,”她嚷道,“你怀的是双胞胎!”我从诊所打电话给 杰里,但他不在。我一定要找个人分享这喜讯。我开车回家,心怦怦跳,一把车开进车库,就知道应该把 消息告诉谁。 我快步跑到安的家,她听到消息就呱呱叫起来,又哭又笑,我们互相拥抱。 然后,她带着我到邻居的家去。她一家一家地按门铃,不管谁来应门,她都立刻宣布:“玛利安和杰 里要生双胞胎了!”安差不多每天都到我家来看我。她为我举行了个茶会,朋友都送礼来了。在我终于入 院分娩时,她替我们照顾茱莉和珍妮弗。当双胞胎出世并回到家时,两个初生婴儿的小秃头上都印满了鲜 红的唇印。 此后数年,在利提克家和我们家之间逐渐走出了一条小路。然而,有一天早上,安来到我家后门,出 奇地沉默,没有笑容,没有搂抱。我从来没有见过她会这个样子。 “我们要搬家了。”她说。整整两天,我站在卧室里望着窗外,看着巨大的搬运车。我真希望他们突然回心转意,但搬运车终于 隆隆离去。我看着利提克一家人鱼贯上了他们的旅行车,走出了我们的生活。 几个月后的某天下午,女儿放学回家,我正在把糖霜涂到巧克力蛋糕上。我听见女儿们细语交谈,珍 妮弗说:“我真希望妈妈会让我们吃一小块蛋糕。” 茱莉向妹妹解释:“她不会的。蛋糕是用来招待朋友的。” 我叫女儿进厨房,提起盖着蛋糕的玻璃圆顶盖,然后切了几大块蛋糕,又倒了几杯牛奶。我把双胞胎 也叫了进来。 我们五个人围坐在厨房桌前,才两点多钟就把大半个蛋糕吃掉了。那对孪生兄弟把黏黏的蛋糕屑掉得 满地都是。地板我刚打过蜡,我却从心底笑了出来。 “我们在开茶会吗?”一个女儿问。 “是的,就是利提克太太常开的那种茶会。”我微笑着回蓉。我们保留了安的一点作风。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到“我第一眼看到这位新邻居就不喜欢她”,接着描写她笑声响、口红艳、自来熟,能够引发 读者对新邻居 好奇心。 B. 在教堂,描写丈夫和女儿与安打招呼,“我”发现安是新的主日学教师时,“简直”和“居然”这两个 词写出了“我”对她的厌烦。 C. 小说对安的刻画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由“我”最初对安的看不惯、不喜欢,到后来对她的欣赏和不 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D.“此后数年,在利提克家和我们家之间逐渐走出了一条小路”,这路是邻里之间走动来往的真实之路,也 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路。 8. “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本篇小说以“天赐芳邻”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芳邻”之“芳”的理解。 【答案】7. B 8. ①讲述故事:“我”是小说的叙述者,故事借“我”之口向读者展现。②推进情节:“我” 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③衬托人物:“我”在小说中与安形成对比,起衬托作用。④表现主 题上:“我”前后的变化引人深思,表现主题。 9. ①“芳”即为“好”,安是一个好邻居。②在性格上,她热情好客,善良率性,积极乐观。③在行动上, 安积极助人,在“我”遇到事情时真挚地帮助“我”。④对“我”有影响改变,在“安”的影响下“我”有 了变化,如结尾所说“生活中保留了一点安的作风”。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 的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 出判断。 B 项,“‘简直’和‘居然’这两个词写出了‘我’对她的厌烦”分析错误,“简直”表现了“我丈夫杰 里和两个女儿”对安的亲近和欢迎,“居然”一词,表现了“我”对安能在教堂志愿教孩子的事感动惊讶。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次要角色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关注题干,明确答题范围区域,明确主要角色和 次要角色的关系,一般次要形象会对主要形象起到衬托或对比的作用;或者是故事的见证者、叙述者;也 会对主题的表现起到一定作用。 ①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既是小说的参与者,也是故事的叙述者,故事借“我”之口向读者展 现;第一人称的作用是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比如便于描写“我”的心理 等,给读者以真实感。 ②“我”见证了主人公“安”一系列的事件:刚搬过来时的热情“‘喂!’她在我家门外叫道,好像是我 家的老朋友似的,‘我叫安·利提克,是你的新邻居。’她推门进来,很自然地搂了我一下”,以及搬来以 后的真诚交往“她捧着一盘香脆的炸鸡出来请我们吃”“她在叠衣服,一见到我们走过就停下手来,请我 们进屋,从烤箱里拿出新鲜的小甜饼,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吃”,后来要搬走时,大家的不舍“整整两天,我 站在卧室里望着窗外,看着巨大的搬运车。我真希望他们突然回心转意,但搬运车终于隆隆离去”。“我” 是线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③在和安的交往中,“我”处处设防,对人不够热情,对生活缺乏激情,恰恰衬托了安的热情、善良、乐 观的性格特点。 ④“我”从一开始对这个热情过度的新邻居感到厌烦,到后来为她的热情和真诚所打动,对她的将要离开 感动不舍。“我”的前后变化,衬托了安的热情好客、善良率性、积极乐观的性格,突出了主题。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标题内涵的能力。探究小说的题目的内涵,要在理解标题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看其有无 象征意义,深层含义,并联系小说的主题或作者的创作意图,看标题有无揭示主题和暗示作者创作意图的 作用。探究标题主要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几个方面作答。 ①小说标题“天赐芳邻”中的“芳”除了表明邻居为女性外,还有“美好”的意思,表明对这位邻居的赞 美。 ②与安的短暂交往中,“我”感受到了她的热情好客,善良率性,积极乐观。如刚搬来时与“我”的热情 打招呼,请“我”和孩子们吃炸鸡,“我”在医院时,她主动帮“我”照看两个女儿等。在行动上,安给 了“我”以及“我们家”真诚的帮助。③安的性格和安的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我”,在安的影响下,“我”对生活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如“我” 会把怀孕双胞胎的消息主动告诉邻居,“我”还会像安一样,给孩子们开茶会,等等。 【点睛】小说标题含义的解题思路: 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比喻象征意义。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文章标题 一般性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 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 题等角度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弃宗弄赞,吐蕃之赞普也。吐蕃,本汉西羌之地,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 吐蕃。吐蕃世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其地气候大寒,不生秔稻,畜多牦牛,又多金银铜锡;其国人或随 畜牧而不常厥居,然颇有城郭,号其王为赞普。弄赞弱冠嗣位,性骁武,多英略。其为人慷慨才雄,常驱 野马、牦牛,驰剌之以为乐,西域诸国共臣之。弄赞闻突厥、吐谷浑并得尚公主,乃遣使赍币求昏,太宗 不许。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命使者贡金甲,且言迎公主,谓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乃诏吏 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率步骑五万进讨。君集遣其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斩千余级。弄赞大惧, 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昏,太宗许之。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江夏郡王道宗主昏持节 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 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昏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 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字以居处焉。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 释氈裘,袭纨琦,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高 宗嗣位,授弄赞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弄赞因致书于司徒长孙无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 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并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座之前。高宗嘉之,进封为宾王。因 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阙之下。永徽元年,弄赞卒。高 宗为之举哀,遣右武侯将军鲜于臣济持节赍玺书吊祭。 (节选《旧唐书·叶蕃传》,有删改) 的10.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江夏郡王道宗主昏/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B. 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江夏郡王道宗主昏/持节送公土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C. 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江夏郡王道宗主昏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D. 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江夏郡王道宗主昏/持节送公主于叶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吐蕃是唐宋元明之间的汉文史籍对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的习惯泛称,有人认为“吐番”是“秃发”的发 音讹变。 B.尚公主即与公主结婚,公主不能说“娶”而说“尚”,这是在中国古代贵族等级观念下以公主为尊的特殊 说法。 C. 国学本指供王室贵族子弟学习的国家级学府,后也指以先秦经典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体系,文中 指后者。 D. 玺书本指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为免破损,书于竹简木牍,缚绳加泥封固,钤以玺印,秦以后专指皇 帝的诏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弃宗弄赞骁勇尚武。他二十岁继位,成为吐蕃的赞普:他求婚不成,就遏制二十万敌军进犯松州,让使 者进贡黄金铠甲威胁大唐,声称必娶得公主。 B. 弃宗弄赞很有谋略。他为了娶到大唐公主,不落于突厥、吐谷浑之后,不惜以武力手段施加压力,失利 后审时度势,低伏谢罪,终使大唐与之和亲。 C. 弃宗弄赞勇于改革。他仰慕大唐文明,移风易俗,派贵族子弟学习《诗》《书》,让中原文士掌管表疏, 引进蚕种及造洒、碾、硙、纸、墨的匠人。 D. 弃宗弄赞忠于唐室。他对继位的高宗表示,若有臣子胆敢悖逆,他将带兵讨除;献上金银珠宝十五种, 请置太宗灵座前,高宗赞赏并进封他为宾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驱野马、牦牛,驰刺之以为乐,西域诸国共臣之。 (2)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 【答案】10. B 11. C 12. A 13. (1)弄赞常常驱赶野马、牦牛,骑马奔驰刺杀它们,把这作为一种快乐,西域各国都臣服于他。 (2)公主讨厌吐蕃人把脸涂成赤红之色,弄赞就命令国中的人暂且停止涂脸。 【解析】 【10 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 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 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弃宗弄赞,令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到吐蕃。弃宗弄 赞率领本国军队停驻柏海,在河源亲迎。 句中,要分清三个句子主语,其中“太宗”为前两句主语,“令”前断开;“令……主昏”为完整说法, 同时第三个句子“持节”前省略了主语即“道宗”,所以在“主昏”与“持节”间断。排除C 项。最后两句 的共同主语为“弄赞”,“兵次柏海”为完整句子,所以在“柏海”与“亲迎“之间断开,“弄赞”与“率 其部”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AD 项。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 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C 项,“文中指后者”解说错误。此文中的“国学”,其具体含义同于前者的“国家级学府”。 故选 C。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 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 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A 项,“遏制二十万敌军”错误,“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中,“勒”的意思为“率领”。 故选 A。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 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 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驰”,骑马奔驰;“以为乐”,把这作为一种快乐;“臣”,臣服。 (2)“恶”,讨厌;“赭面”,把脸涂成赤红之色;“权且”,暂且。 【点睛】文言文筛选信息注意事项: 1.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文章的正文以及标题、作者、背景、注释等,都能向读者传 递信息。文章的信息和材料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文章的主要意旨、主要事件或说明的主要事物,是文 章的主要信息和材料;而枝蔓的事件或附带的事物,则是文章的次要信息和材料。在分析过程中,要准确把握隐含信息,先要弄清相关文字的字面含义,同时还得顾及全面,把握整体,推断时更要遵守逻辑规则。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2.弄清题干要求,根据要求筛选 “跳读法”是筛选信息较为常用的方法。因为对一篇文言文来说,我们 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读懂,采用“跳读法”,可以把不懂的字、词跳过去,来捕捉文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时 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议论性的文字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语言信息孤立地看是重要的,但却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面对众多的“有效”信息,我们要根据题干 要求,正确认识信息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分析、概括和归纳,做到有的放矢。 3.剔除无效信息 我们从文章中筛选出来的信息有些往往是相似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 仔细地去分析、辨别,从而剔除干扰项,得出所要的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 弃宗弄赞是吐蕃的赞普。吐蕃,本来是汉西羌的所在地,吐蕃种族部落不知从何而来,有人说用“秃 发”做国号,语音讹变为“吐蕃”。吐蕃世代没有文字,以刻木结绳来记事,该地气候严寒,不生长粳稻, 牲畜中牦牛较多,又有丰富的金银铜锡;吐蕃人有时随牲畜游牧而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不过有许多城郭, 称呼他们的国王为赞普。弃宗弄赞二十岁继位,天性勇武,富于才略,他为人慷慨雄健,常常驱赶野马、 牦牛,骑马奔驰刺杀它们,把这作为一种快乐,西域各国都臣服于他。弃宗弄赞听说突厥、吐谷浑都能够 娶唐公主为妻,便派遣使者携带礼物前来求婚,太宗没有答应。弃宗弄赞带领二十万兵马进犯松州,命令 使者进贡黄金制的铠甲,并且说要迎娶公主,对侍从说:“如果公主不来,我将要带兵深入。”朝廷因而 下诏让吏部尚书侯君集担任行军大总管,率领步兵骑兵五万人马进军讨伐。侯君集派遣他的先锋部队,从 松州出兵夜间袭击吐蕃军营,斩首千余人。大为恐惧,带领军队撤退,派遣使者谢罪。弃宗弄赞趁机再次 求婚,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贞观十五年,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弃宗弄赞,令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 送公主到吐蕃。弃宗弄赞率领本国军队停驻柏海,在河源亲迎。他见了李道宗,非常恭顺地行子婿之礼; 接着赞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抬头低头之间都流露出羞愧胆怯的神情。等到与公主返回国中,弃宗弄赞对 亲近的人说:“我父祖中没有与上国通婚的,如今我能够娶大唐公主为妻,实在是太幸运了。应当为公主 建造一座城,以便向后代夸耀。”于是修筑城邑,建造房屋用来安置公主。文成公主讨厌吐蕃人把脸涂成 赤褐色,弃宗弄赞便令国中暂且停止涂脸。他自己也脱去髭裘,穿上丝绢,越来越仰慕唐风。于是派遣贵 族子弟,请求入国学学习《诗》《书》。又请唐朝文人掌管吐蕃表疏。高宗继位,任弃宗弄赞为附马都尉, 封他为西海郡王。弃宗弄赞于是给司徒长孙无忌等人写信说:“天子新即位,如果臣下有心怀不忠的,我 定带兵赴国讨伐以除掉他。”并且进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求放在太宗灵座的前面。高宗称赞弃宗弄赞, 进封他为宾王。弃宗弄赞于是请求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的工匠,高宗一一答应了。于是根据弃宗 弄赞的容貌雕刻石像,陈列在昭陵玄阙的下面。永徽元年,弃宗弄赞去世。高宗为他举哀,派遣右武候将 军鲜于臣济持节带着用印章封记的诏书前去吊祭。(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14.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由人及物,“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等描写看似闲笔,实则紧扣题中的“池”字,落笔不凡。 B. 写“池”不能无“水”,涓涓流水侵漫台阶,水的浸润流淌,使词境自然灵动,生发出水汽充盈之感。 C. 凿池“唤”月,画栋摇波,红荷随风倾倒……独特的观察视角及“儿”化口吻流露出诗人的醉态欢喜。 D. “红粉照香腮”意蕴丰富,既能比拟荷花,又可照应住人。花、人,形、影,色香交织,争艳辉映。 15. 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词中的诗人形象有何不同?结合词的内容,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典故塑造出一个胸怀壮 志、心忧天下却又屡遭排挤的爱国志士形象。②《南歌子·新开池戏作》描写了词人在新开池边浮瓜沉李、 凿池唤月等生活场景,塑造出诗人天真浪漫、随性自然、襟怀洒脱的闲居形象。 【解析】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 项,“红荷随风倾倒”是对“红蕖尽倒开”的误读,水面上开放的荷花和水中荷花的倒影交相辉映又浑 然一体,使人乍见之下,以为是荷花“倒开”于水中。“诗人的醉态”曲解文义。“流露出诗人的醉态欢 喜”理解错误, 故选 C。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形象和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找出诗中所写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结合诗歌的主旨,明确形象特点,体会诗歌塑造形象所使用的方法技巧。然后考察每一选项,进行比对斟 酌,找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来。 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由京口这一历史名城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英雄,如“英雄无 觅,孙仲谋处”中的孙权形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的刘裕形象。以“廉颇老矣,尚 的能饭否”的典故塑造出一个胸怀壮志、心忧天下却又屡遭排挤的爱国志士形象。 ②《南歌子·新开池戏作》中,词以夏夜纳凉为契机,写他对这个新开小池的喜爱之情。上片主要写他夏 夜池边纳凉的闲适之情。下片主要写池中丰美的倒影,写得空灵而优美。通过“浮瓜沉李杯”“凿个池儿, 唤个月儿来”等语句,描写了词人在新开池边浮瓜沉李、凿池唤月等生活场景,塑造出诗人天真浪漫、随 性自然、襟怀洒脱的闲居形象。 【点睛】古诗词中,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一.联系作者的个人境遇,分析人物形象 1. 抓住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作者,这些诗人或词人绝大多数都在课本当中出 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是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 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2. 抓住注解,把握诗词内容,了解背景 了解写作背景对把握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命题者一般会在诗 词的注释中交代或暗示写作背景。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 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释“沧州”:水边,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这条注释就暗示此词是陆游晚年闲居三山是所作。 那么,此时的陆游是否能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 志难伸,怎能不感慨万千,?领会了注释的提示作用,人物形象也就不难把握了。 二.联系诗词中的意象、典故等,分析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大多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如柳枝表分别、 子规表思乡等,化用典故更是能表达作者的情怀。如: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 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所写的意象有:“片 云”、“孤月”、“落日”、“秋风”,典故有“老马识途”。“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落 日”、“秋风”,则比喻自己虽已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自己还可以为国家效 力,也包含了对朝廷的怨愤。总结: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效国 家的儒士形象。 三.抓住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其动作、外貌、神态、 心理、语言表现出来的,分析人物形象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如: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 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有关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的词语 有:“蓬头”、“侧坐”、“遥招手”、“怕鱼惊”。“蓬头”的外貌、“侧坐”的动作,表现了小孩的天真、 可爱、机灵,“ 遥招手”、“怕鱼惊”的动作和心理体现出小孩的聪明。总结: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机灵、 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 四.分析形象,注意同一形象,不同作者,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情感 不同作者,不同时代,即使是相同 的形象,寄寓的情感也不相同。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运用了托物言志、拟人、衬托等表现手法,借饱受摧残和打击的梅花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贵品格和坚贞节操的词人形象。而 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则借坚强不屈、斗志昂扬的梅花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鲜明性格和高尚品 格,在艰危之中奋不顾身,在成功之后乐于奉献的先行者和公仆的形象。 掌握这四种方法,会有助于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准确分析诗词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诗歌赏析: 这首为带湖家园新开的小池所作的“纪念词”,确实轻浅自然,妙趣横生,充满了小品式的谐趣。词以 夏夜纳凉为契机,写他对这个新开小池的喜爱之情。上片主要写他夏夜池边纳凉的闲适之情。起韵写池, 笔意曲折,以散发披襟的处所、浮瓜沉李的杯子这样的“谜面”,来暗伏新池这个“谜底”。同时,起韵写 池而又兼写人:词人在新池边纳凉的快意、方便与闲适,于此可见。“涓涓”一韵,仍是曲折写池,写新 池一筑,水意充盈,以至侵湿台阶、送来凉爽的情形。上片末韵,以“筑个池儿”的轻巧口吻正面点题, 兼写因池见月的景象。这里的用语轻松有趣:“池儿”、“月儿”的称呼,轻俗便捷,足见喜爱之情;而“唤 个月儿”的措辞,不仅写景由实境入空,更是妙语解颐:天下有水则有月,本无稀奇,经词人这么一说, 平常的一个意思竟显出盎然的趣味。下片主要写池中丰美的倒影,写得空灵而优美。这倒影由无生命之物 到有生命的高级动物逐层递进,诗意渐浓而意境渐美。首先他写池水边自己华居画栋在池水中投下它的倒 影,这倒影随波摇动,空灵不定。其次他写池水中的粉色荷花也在池中投下自己的倒影。水面上开放的荷 花和水中荷花的倒影交相辉映又浑然一体,使人乍见之下,以为是荷花“倒开”于水中。于此可见,同写 倒影,但词人笔法有变,一就其“摇动”来写,一就其“倒开”来写,这就不显得单调了。最后一个可以 与池水中的荷花倒影媲美的,是一个打扮好的红妆美人临池照影的倒影。对这个倒影,词人没有正面下笔, 而是用“照香腮”、“把做镜儿猜”的写其实体,来埋伏池中必有其倒影之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 “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两句正是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由,拒绝从师学习而找的借口。 (3)陶渊明《饮酒》中“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他在傍晚与飞鸟结伴的诗意生活。 【答案】 (1).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2).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 位卑则足羞, (4). 官盛 则近谀 (5). 山气日夕佳, (6). 飞鸟相与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 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 有:瞬、羞、谀。【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 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 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 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 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 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在大一统国 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己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 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 ”。其中两个 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如果说儒 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 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 “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 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①)现代社会崇尚进取(②)鼓励竞争(③)儒家思想重视群体(④)鼓 励奉献(⑤)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 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 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现代社会是一个 “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在超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 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 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展望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面。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聚宝盆 相反相成 讲究 激发 B. 聚宝盆 相辅相成 讲究 焕发 C. 百宝箱 相反相成 讲求 激发 D. 百宝箱 相辅相成 讲求 焕发 18. 依序填入文中括号里的标点,全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①: ②, ③。 ④, ⑤, B. ①: ②, ③; ④, ⑤。 C. ①, ②, ③; ④, ⑤, D. ①, ②, ③。 ④, ⑤。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次暴发的疫情,使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展望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B. 这次暴发的疫情,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展望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C. 这次疫情的暴发,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忆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D. 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答案】17. D 18. B 19. D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 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 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一空,百宝箱指装各种珍宝的箱子。也称首饰箱(匣子)制作精巧,主要供存放金银首饰与珠宝等。比 喻蕴藏丰富资源的地区。聚宝盆,传说中装满金银珠宝而且取之不尽的盆,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此处“百 宝箱”与诸子百家各抒己见的语境相契合。 第二空,相辅相成: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相反相成:意思是指两个对立的 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成,即相反的东西也相互依赖,具有同一性。语境中指,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互 相配合,互相补充,应选“相辅相成”。 第三空,讲究:注重,探究,力求完美;讲求:追求,重视。语境中,“入世”的进取型思想,是儒家的 追求,选“追求”能与下文“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相一致。 第四空,激发:刺激引发;焕发:振作,充满或显示出热情洋溢、精神愉快。语境中,与句中“潜能”相 搭配,应选“焕发”。 分析可知,D 项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 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 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前文讲的是儒家以“修齐治平”为己任,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下面是对这种“相配合”的具体 解释,①处应使用冒号。“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与“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语意并列, 因此,②处使用逗号,③处使用分号,④处使用逗号,⑤处使用句号。 分析可知,B 项的标点符号,全都恰当。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 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 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 项,“展望”与“另一面”搭配不当。 B 项,开头主语是“疫情”,第二句的主语是“我们”,中途易辙。 C 项,开头主语是“爆发”,第二句的主语是“我们”,中途易辄。 故选 D。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 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 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 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近几年,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迅猛,但也逐渐暴露了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短板,即_____。具体表现为共享 单车运维人员配比仅为 2.5‰,对共享单车随意停放、高损坏、高丢失等频出问题无法及时处理。共享单车 行业要继续良性发展,既需要线下精细化运营,也需要_____。广州深圳等地先行一步,通过政策引导,鼓 励更多的企业实行智能化技术革新,进而提升管理实效,行业的发展还_____,只有大家都养成爱护公物、 文明出行的习惯,共享单车行业才可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答案】 (1). 运维能力不足 (2). 线上智能化管理 (3). 需要提高公民素质,或需要民众配合,或 需要人人担责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 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 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①从上文的“最大短板”,和下文的“运维人员配比仅为 2.5‰”,分析可知,这里应为:“运维能力不足”。 ②从上文“既需要线下……也”可知,此处应与“线上”有关,从下文“鼓励更多的企业实行智能化技术革新”可知,应与智能化管理有关。综合起来,这里可以填写:“线上智能化管理”。 ③从下文的“只有大家都养成爱护公物、文明出行的习惯”可知,这里应与提高公民素质有关,可以填写:“需 要提高公民素质,或需要民众配合,或需要人人担责”。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 关键: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 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 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 严密。 21.下面是一幅抗疫宣传海报,请写出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个字。 【答案】①构图要素:海报由八只手合围成一圈,围住中间的心形图及心形里的地球,在心形与手之间构 成蝙蝠图案,合围的手阻挡住了外层的冠状病毒。 ②寓意:倡导人类同心抗疫,保护地球、尊重生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 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 字,然后概括答题。 本题是一幅抗疫宣传海报,从构图要素来看,海边图片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心形图案,在这个心形图案中 间是一个地球。这四周有八只手护着这心形图案和地球,外围有许多冠状病毒。在心形图案与手之间,构 成一幅大的蝙蝠图案。显而易见,这幅宣传海报,从八只手护着地球与心脏不受冠状病毒的侵害来看,倡 导人类同心协力,共同抗疫,保护地球,尊重生命。 【点睛】图文转换题技法点拨 1.仔细读图,准确捕捉信息。 的对试题中的图表要认真观察,先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其主题。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 信息。对于表格,要找出其中所含的信息,如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对于流 程图,要抓住其中的时空、逻辑顺序等。 2.查找变化,找到比较角度。 查找变化,是审察图表中比较对象在不同的阶段里的变化,例如数字的增减等。找到比较角度,是比较的 开始,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两个或多个说明对象的比较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按题目要求 归纳概括。 3.把握要求,简要归纳概括。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因此,分析题目要求 和图表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要正确分析图表中的内容,重点分析说明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注意 其相同点、不同点、变化及其趋向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事物的特点及发展的规律等。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Bilibili 网站发布了一段“前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后浪》中说到:“人类积 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 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你们可以尽情地享用。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 值观。” 有青年回应到:“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并不只是为了我们这一代。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 艺术,不管在哪个时代,终究属于那些有条件发现并理解它们的人们,能容得下多元文化审美和价值观的, 不是年轻的躯体,而是先进的思想。” 作为“后浪”,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前浪的评价,如何理智地看待自己?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谈谈自己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中华文化需要传承 俗语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但是,如果没有“前浪”提供的能量和机遇,“后浪” 也难以奔涌;后浪蓄势,又催促着前浪奔涌,奔流不息。河流如此,生命传承如此,国家发展也是如此, 文化传承更是如此。 一名 90 后女孩钟嗣源因热衷于传统文化,立志做一名传承者,决定毕业后去玉皇观做一名道士,投入 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去,这是当今社会十分罕见的事了,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发达,人们接触到各种 各样的外来文化,关注传统文化的人反而减少。但中华文化需要传承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智慧的结晶,是古人们总结传承下来的道德准则。孔子的“温故而 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等思想,对于今天的 我们来说,依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明道理,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悟人生。作为炎 黄子孙,我们应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如今,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各种各样的西方节日在国 内兴起,反倒是一些传统节日无人问津,各种崇洋媚外的行为不断出现,试问有谁还记得中华民族的传统 习俗?这位 90 后女孩能够不忘炎黄子孙的使命,投身于传承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去是她强烈责任感的体现, 但这并不只是她一人的责任,这是我们 14 亿中国人共同的责任。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它自身的传统文化, 才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走向兴盛,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其自身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所有人民团结一心,共 同协作,发展该民族。 现今的经济是全球化的,文化是多元化的,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下需要一种新的传承方式,创新型 地传承。钟嗣源身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可选择自主创业的道路,建立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企业。 让传统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传承效果。在很多时候,大胆创新比按部就班和亦步亦趋更 为有效,在文化传承方面更是如此。她可以在发达的互联网领域适时的创业,让传统因素与互联网因素相 碰撞,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也许会有更大的火花。在一边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创新文化,是 值得选择的更好的传承方式。 中华文化需要传承者,我们便是这众多传承者的一员,我们应该始终不忘作为炎黄子孙的使命,努力 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民族兴旺起来,使国家强盛起来,使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的传承 之下发扬光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 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 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 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审题】本题材料主要提出了两种观点,一是“年轻人尽情地享用文明成果”,一是只有具有先进思想的人 才能理解和吸收人类所创作的文明成果(多元文化审美和价值观)。前一个观点有些片面,年轻人只是被动 地享用成果,后一个观点强调年轻人要具有先进的思想,才能吸收并传承人类文明成果。 参考立意: 1.奔涌吧,后浪! 2.中华文化需要传承。 3.青年有创新,国家有奔头。4.青年是中国最好看的风景。 参考素材: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卧独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样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与世皆浊的精神 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湮没了,不少人开始不断追求物质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灯红酒绿中浪费青春,在 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又有多少人解《离骚》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端午节的背后成了是人们玩 乐的假期,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早已消弥殆尽,有的只不过是闲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2.在漫漫华夏几千年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竟也会断流,是文化的缺失吗?没错,先是端午节被韩国申遗, 主权受辱;接着清明时节议纷纷,国人庸俗,难道还要让中国的文化从此消失吗?虽说早将传统节日定为 国假,但对其重视程度却仅仅停留在物质之上,文化的缺失尤为重要。清明节的接踵不正是人们庸俗的体 现吗?亲人在世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后,花费无谓的钱财,对逝者价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 金主义、攀比之风吗?更让人心痛的是,造别墅,造名车后有掀起了纸糊苹果成祭品的潮流,这些都折射 出了社会的病态,难道不正与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驰,难道还想再上演一次悲剧吗? 3.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当然,创 新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新更要严厉地打击。其 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节成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地创造性发挥,将它所 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的我们难道不该惭愧吗?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 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 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 去继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与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 地保护我们的文化。 4. 青年是中国最好看的风景,他们心里有“火”,眼中有“光”。“火”是蓬勃的生命力,“光”是睿智的 远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精神品质,推动着中国不断发展。当互联网刚在中国兴 起时,青年马云抓住机遇,借着火与光,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缔造了中国电子商务帝国,改变了中国人 的购物方式以及支付方式。“微信之父”张小龙,靠着对信息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上书请命,开发微信, 如今,微信已经全方位地渗透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5.他们用青年的热情,用青年的灼见,用青年的奋发,证明了知识就是生产力,有知识的青年,将是未来中 国发展的强大储备力量。他们不仅是最好看的风景,还拥有创造更美好风景的智慧潜力,并将传递给下一 代青年,创造更美的风景。 6.青年是中国最好看的风景,他们不怕吃苦,用奋斗谱写华章。在中国,我们有一大批拥有知识文化的青年, 若给予他们足够选择的空间,他们就能创造新辉煌。2020 年疫情期间,外卖小哥高晓治用无畏的勇气,成 为北京城里的一抹亮色,穿梭服务,给疫情下的百姓带来希望。他把外卖送出事业的新高度,荣登《时代周刊》封面。北师大硕士研究生黄文秀毕业后回到大山,为山区扶贫事业积极奔走,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他们把青春洒在了祖国大地,用奋斗谱写对祖国至深的爱。 7.这就是中国的青年,他们朝气蓬勃,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富有梦想,勇于担当,在拼搏奋斗中绽 放光芒。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 有希望。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共在一条奔涌的河流中,这条大河就是中国。大河想要奔腾不息,就需要一代 又一代的青年保持蓬勃的朝气,拥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怀着“唯有奋斗多壮志,敢叫 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奔涌,奋斗,把青春热血洒在祖国的边防哨所,洒在科研实验室,洒在扶贫复兴的 大道上…… 9.“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 类。历史证明,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重要力量。我深信,当代中国青年只 要牢牢把握人生航向,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绚丽夺目的风景! 行文结构: 分析材料,确定立意,选择一种立意,给文章拟写标题,如例文 标题是:中华文化需要传承。文章开头, 从材料引出论题,提出中心论点:文化传承更是如此。论证部分,运用充分的论据材料进行论证,论证可 以采用并列式或层进式结构,例文第②段举出一个例子,“一名 90 后女孩钟嗣源因热衷于传统文化,立志 做一名传承者”既可以作为论据,又便于引出下文的议论。之后,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 智慧的结晶”“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下需要一种新的传承方式,创新型 地传承”等角度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点 :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料应弄 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 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 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 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 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题目明确提示我们要选择其一来写,要体现 权衡与选择,因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笼统写交际的艺术、细节决定交际等;也不能均衡笔力论述每一 个细节道理而不体现权衡后的选择。 的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