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泄露天机高考【原创】押题卷 生物 (一) 教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泄露天机高考【原创】押题卷 生物 (一) 教师版

ID:444452

大小:112.1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 ★ 启用前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 物(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近日,科学家发现一种具有多重耐药和致死率高的“超级真菌”,在高温下其仍然可以分泌大 量的毒性因子胞外蛋白酶。关于该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超级真菌”的形成是相应的抗真菌药刺激变异产生的 B.该菌分泌胞外蛋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 C.该菌的遗传物质与 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D.将该菌放入清水中不会出现细胞破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超级真菌”不是抗性药物刺激其变异产生的,药物 只是起到筛选作用,A 项不正确;真菌是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其遗传物质是 DNA,DNA 和 ATP 的元素组成都为 C、H、O、N、P,C 项正确;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参与,B 项正确; 真菌有细胞壁,放入清水不会破裂,D 项正确。 2.下列有关生物膜及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C.胞吐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一定会发生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D.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及物质运输有关知识。葡萄糖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 体蛋白和能量,A 项正确;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但核糖体无膜结构,B 项错误;胞吐过程是 通过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与膜的流动性有关,C 项正确;细胞核的核膜具有双层 膜,核膜上存在核孔,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因此核孔是物质进 出细胞的通道,D 项正确。 3.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如 SARS 病毒、天花病毒等。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 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 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对照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 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最合理的是 ①应选用 35S、32P 分别标记该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 ②先将甲、乙两组宿主细胞分别培养在含放射性标记的 U 或 T 的培养基中 ③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宿主细胞的培养液中 ④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病毒是科研中的热点问题,本题以 SARS 病毒、天花病毒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同位素 标记法、病毒的种类、DNA 和 RNA 的区别以及病毒的培养等有关知识。应先标记细胞,再用被标 记的细胞培养病毒,①错误;DNA 含有 T,RNA 含有 U,所以先将甲、乙两组宿主细胞分别培养在 含同位素标记的 U 或 T 的培养基中,②正确;再用被标记好的宿主细胞来培养病毒,③正确;培养 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④正确。综上分析,C 项最合理。 4.在免疫细胞表面,有一类名为“整合素”的细胞黏附分子,它负责免疫细胞在血管表面的停留 (黏附)、爬行(迁移)和渗出血管等过程。Hsp90(热休克蛋白)是一种在高温诱导下合成的热应 急蛋白质。最新研究发现,人体病理高烧时的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 Hsp90 表达,Hsp90 会被 招募到细胞膜上与 alpha4 整合素“结合”,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病人一定范围内的持续高烧,不利于抵抗病原体的侵害 B.人体高烧时使用的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大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 C.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Hsp90 被招募到细胞膜上与 alpha4 整合素“结合”,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 息交流功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 Hsp90 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 白质与 alpha4 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病人一定范围内的持续高 烧,有利于抵抗病原体的侵害,A 项错误;人体高烧时使用的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中枢从而发挥作用,B 项错误;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是指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或癌变 细胞,C 项错误;Hsp90 被招募到细胞膜上与 alpha4 整合素“结合”,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 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 项正确。 5.某草场发生了鼠害,对该草场的生态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 时间段该草场内鼠种群的增长率呈现由“小→大→小”的变化趋势 B.根据该农场内鼠的性别比例可预测未来鼠种群数量的变化 C.该农场不同区域内鼠的分布差异较大可反映群落的水平结构 D.若撤去人为因素干预,该农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会持续下降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据图可知,开始时间段和最后时间段该草场内鼠种群 的增长率均接近零,所以 a~c 时间段该草场内鼠种群的增长率呈现由“小→大→小”的变化趋势,A 项正确;根据该农场内鼠的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鼠种群数量的变化,B 项错误;群落的水平结构是 指由于受到环境因素和生物自身特点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 差别,C 项错误;若撤去人为因素干预,该农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一定会持续下降,D 项错误。 6.已知 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但具有某种基 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下列关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 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及可能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后代分离比 9∶3∶3——基因型为 ab 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B.后代分离比 5∶3∶3∶1——基因型为 AB 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C.后代分离比 6∶3∶2∶1——可能是基因型为 AA 个体和 BB 个体致死 D.后代分离比 7∶3∶1∶1——肯定是基因型为 Ab 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通过对 9∶3∶3∶1 的变形分析,实际考查学生对基因 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应用能力,突出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及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正常情况 下,AaBb 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B∶Ab∶aB∶ab=1∶1∶1∶1,自交产生的后代表现 型及比例是 A_B_∶A_bb∶aaB_∶aabb=9∶3∶3∶1 或 A_B_∶aaB_∶A_bb∶aabb=9∶3∶3∶1。后 代分离比为 9∶3∶3,没有双隐 aabb 个体,说明 aabb 的受精卵或胚胎死亡,A 项错误;后代分离比 为 5∶3∶3∶1,只有双显个体 A_B_中死亡了 4 份,可推测可能是基因型为 AB 的雌配子或雄配子 致死,B 项正确;后代分离比为 6∶3∶2∶1,可推测某一显性基因纯合个体 AA__或__BB 个体死亡, 即 AA 个体或 BB 个体显性纯合致死,而不是 AA 个体和 BB 个体显性纯合致死,C 项错误;后代分 离比为 7∶3∶1∶1,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型为 Ab 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或者基因型为 aB 的雌配 子或雄配子致死,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 分,共 39 分) 29.(10 分)谚语讲: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为了探究春季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 小麦产量的影响,科研小组在小麦发育的不同时期(甲、乙、丙)分别追施氮肥 90kg·hm−2,获得研 究数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时期 穗数(104 穗·hm−2) 穗粒数(粒) 粒重(mg) 产量 (kg·hm−2) 甲 692.5±121.9 34.1±0.36 36.2±0.4 7252.2±408.7 乙 662.6±26.9 36.2±0.45 39.3±1.1 8014.5±141.7 丙 659.1±33.0 35.3±0.43 37.9±0.3 7570.2±276.2 (1)氮肥能提高小麦产量的原因之一是氮肥中的氮是组成 (答两个参与光反应的物 质)的必需元素。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小麦田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 。 (2)实验中三个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的量相等,其目的是 。为了增加本 实验的严谨性,需要增加一个组别,其相应处理为 。 (3)从表中数据可知, 期追施氮肥小麦产量最高,这可能与该时期追施氮肥使 最大有关。 (4)请结合本实验相关内容,探究春季不同时期适量灌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其简要思路 是 。 【答案】(1)叶绿素、酶、ADP、NADP+(答出两个即可) 大量氮元素随农产品的输出而 缺失,需不断补充(合理即可) (2)控制无关变量(或排除施肥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不追施氮肥 (3)乙 穗粒数和粒重 (4)在小麦发育的甲、乙、丙三个时期,分别给予等量且适量灌溉,统计穗数、穗粒数、粒重 及产量,进行比较(合理即可) 【解析】(1)参与光反应的叶绿素、ADP、酶和 NADP+都含有氮元素。小麦田是人工生态系 统,农产品会源源不断地从小麦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大量氮元素并不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不断施加氮肥。(2)实验中三个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的量属于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施肥量不同对实验结 果造成影响,三个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的量应该相等。为了确定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需要与不追施氮肥的组别进行对照。(3)与甲和丙两个时期相比,乙时期追施氮肥,穗粒数和粒重 最大,小麦产量最高。(4)仿照探究春季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影响的实验思路来进一步探 究春季不同时期适量灌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0.(9 分)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某种植物的叶片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血糖浓度降低的效 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 30 只、该植物叶片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链 脲佐菌素溶液。 ②实验步骤: Ⅰ.取 30 只健康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给甲、乙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丙组 大鼠不作处理; Ⅱ.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 Ⅲ.每天给甲组的每只大鼠灌喂该植物叶片提取液 2mL,每天给乙、丙组的每只大鼠灌喂蒸馏 水 2mL,连续灌喂 4 周,其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Ⅳ.4 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链脲佐菌素能破坏或损伤大鼠的胰岛__________细胞,导致大鼠体内胰岛素含量严重缺乏, 步骤Ⅰ中给甲、乙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其目的是 。 (2)甲、乙组形成对照,自变量是 。 (3)患有糖尿病的大鼠的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偏高,可用__________对甲、乙、丙三组大鼠的 尿液进行检测,__________组大鼠的尿液不发生颜色反应。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制备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模型(合理即可) (2)是否灌喂该植物叶片提取液 (3)斐林试剂 丙 (4)该种植物的叶片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血糖浓度降低的作用明显,但不能降低到正常 水平(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以糖尿病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和设计实验的能力。(1)根据题图可知,健康的 大鼠出现糖尿病症状,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缺乏造成的。所以可知链脲佐菌素破坏或损伤大鼠的胰 岛 B 细胞,导致大鼠体内胰岛素含量严重缺乏,步骤Ⅰ中给甲、乙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其 目的是让健康的大鼠出现糖尿病的症状。(2)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分析可知,甲、乙组形成对照,自 变量是是否灌喂该植物叶片提取液。(3)根据所学知识不难的分析出可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 组大鼠的尿液进行检测。一般来讲,健康个体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故丙组大鼠的尿液不发生颜色反 应。(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甲组大鼠给药四周后测量的血糖浓度比乙组的低,但高于丙组,由此 可看出本实验的结论是该种植物的叶片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血糖浓度降低的作用明显,但不 能降低到正常水平。 31.(9 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在逐渐提高,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如被生活污水 污染湖泊的治理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被污染湖泊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属于在________水平的调查。在该 湖泊中,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________。 (2)被污染湖泊发生了水华,0.2m 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 0.6m 以下有机碳生产率较低,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作人员往发生水华的湖泊中投入一定量的能够吞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对减轻水体富营养 化及淡水湖的污染有明显效果,其原理是大量养殖放养这些鱼类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 的复杂性;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水体中放养鱼苗的意义是 。该湖泊治理成功后,仍要控 制生活污水的流入量,其根据是 。 【答案】(1)群落(1 分)  垂直结构(1 分) (2)藻类大量生长,堆积在表层,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2 分) (3)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 分)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 类有益的方向(2 分)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 分) 【解析】(1)统计被污染湖泊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属于在群落水平的调查。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湖泊中,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体现了 群落空间结构的垂直结构。(2)水华主要是由于含 N、P 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造 成的。有机碳的生产主要是指光合作用。0.2m 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 0.6m 以下有机碳生产率 较低,主要是光照强弱导致的。(3)往发生水华的湖泊中投入一定量的能够吞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 方向。该湖泊治理成功后,仍要控制生活污水的流入量,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2.(12分)某植物叶片有刺和无刺为一对相对性状,将有刺植株与无刺植株杂交,F1均为有 刺,将F1自交,所得F2中有刺∶无刺=3∶1。研究人员在连续繁殖的有刺品系中,突然发现一株无刺 突变体,将突变体自交,发现无刺占3/4,对于该现象,有人提出了几种猜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 ) 假 如 你 是 孟 德 尔 , 你 会 如 何 解 释 F2 中 有 刺 ∶ 无 刺 =3 ∶ 1 的 现 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又将如何验证你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变体形成的猜想一:有刺受 Y 基因控制,突变体是由亲本有刺植株体内一个 Y 基因突 变为 Y1,且 Y1 控制________(填“有刺”或“无刺”)性状。有人根据遗传学知识推断该猜想可能不 成立,其可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变体形成的猜想二:有刺受 Y 基因控制,而突变体是体内另一个 e 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 的,基因型表示为 YYEe,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你用突变体与正常无刺植株为 材 料 对 该 猜 想 进 行 验 证 ( 仅 写 出 设 计 思 路 及 结 论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该植物叶片有刺、无刺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进入雌雄配子,并且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 分) 将 F1 与无刺植株测交,看子代有刺∶ 无刺是否为 1∶1(2 分) (2)无刺(2 分) ①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②在自然状态下,某一基因突变频率是很低 (答出一点即可得分)(2 分) (3)设计思路:将突变体与正常无刺植株杂交,选取 F1 中的无刺植株再自交,观察 F2 的表现 型(2 分) 结论:若 F2 代出现有刺植株,则猜想正确,否则错误(或写出相应比例)(2 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规律相关知识。(1)若是孟德尔,解释分离定律时可能提出:该植 物有无刺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雌雄配子,并且受精时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解释之后用了测交进行检验或者证明,因此可通过将 F1 与无刺植株测交,看子 代有刺∶无刺是否为 1∶1。(2)由于突变体自交,无刺占 3/4,因此 Y1 控制无刺,且对 Y 为显性。 如果推断该猜测不成立,其理由可能有:①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②在自然状态下,某一基因突变 频率很低。(3)若该假说成立,突变体(YYEe)与正常无刺植株(yyee)杂交,F1 中有刺植株基 因型为 YyEe,该植株自交所得 F2 中,Y_E_∶Y_bb∶yyE_∶yyee=9∶3∶3∶1,其中 Y_ee 表现为有 刺,其余均为无刺,即 F2 出现有刺植株则该假说成立。 三、选做题(从给出的两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2 分, 共 15 分) 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然而,它们在自然界却作用非凡, 且与我们息息相关。微生物的分离及培养技术在医疗、工业生产、食品生产等多方面均有应用。请 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已知微生物 B 可以产生脂肪酶。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 B 的单菌落, 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样 后应选用以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2)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进行细菌的耐药性试验,其大致过程是:将含有某种细菌的 菌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_______________在培养基表面并进行培养,最终形成单个的菌落;再分别将 含有等剂量不同种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圆形滤纸片置于该平板上有菌落的位置,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后,若滤纸片下的菌落死亡,说明该细菌对该抗生素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 (3)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 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 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 110、140 和 149,取平均值 133; 乙同学涂布了 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 27、169 和 176,取平均值 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 (4)通常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计数结果往往 (填“偏小”或“偏大”), 原因是 。 【答案】(1)含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富含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 B(合理即可) 油 脂(脂肪) (2)涂布(接种) 敏感 (3)乙同学的结果中,1 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 2 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3 分) (4)偏小 有的菌落不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而是由几个细菌繁殖而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1)因为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 B 多分布在含有油料作 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故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取样后应以油脂为唯一碳 源进行选择培养。(2)分离纯化菌种,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然后将 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 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将含有等剂量不同种抗生素 的相同大小的圆形滤纸片置于该平板上有菌落的位置,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若滤纸片下的菌落死 亡,则说明该细菌对该种抗生素敏感。(3)乙同学结果不合理,因为 1 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 2 个相差悬殊 ,结果的重复性差,不能简单的用其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4)由于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培养得到的菌落,有的可能是由几个细菌繁殖而成的,所以使用这种方法计数结果往往偏小。 38.【生物——选修 3:现代科技专题】(15 分) 人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分为 A,B 两型,其中 A 型血友病发病时间和程度与患者血浆中 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有关。目前可采用基因疗法治疗 A 型血友病,方法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 关问题: (1)人血友病是伴 X 隐性遗传病,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 。 (2)凝血因子Ⅷ主要存在于人体的 中。通过上述基因治疗,治愈的女性患者生殖 细胞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致病基因。 (3)有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患血友病的儿子,他们希望通过设计试管婴儿生一个健康的孩 子。设计试管婴儿的基本程序为:首先为女性注射___________,实现控制性排卵,然后从卵巢中 吸取卵母细胞,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再将成熟的卵子与_________的精子经受精作用形成 受精卵,然后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获得早期胚胎;从早期胚胎取出一个细胞进行 __________,选择无致病基因的胚胎进行移植。 (4)将选择好的早期胚胎移植到母体,他们能够在母体正常发育的生理基础是母体对移入的外 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且供 体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若要在早期胚胎时就知道胎儿性别,可通过 实现。 【答案】(1)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男性血友病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 只能传给女儿 (2)血浆 含有(1 分) (3)促性腺激素 获能 遗传学诊断 (4)免疫排斥(反应) 取样滋养层细胞做 DNA 分析性别鉴定 【解析】(1)血友病的出现是由 X 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造成的。交叉遗传表现在 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2)由题图分析可知,凝血因子Ⅷ 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浆中。通过上述基因治疗,治愈的女性患者生殖细胞中含致病基因。(4)大 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 存活提供了可能;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移入受体的供体胚胎的遗 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通过取样滋养层细胞做 DNA 分析性别鉴定,可知道胎儿性 别。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