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级高一下学期 10、11 班历史期中试题
(2020.4.2)
考试时间:90 分钟 卷面总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
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2. 《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
文吏课笺奏”。这主要体现了东汉 ( )
1885—1905 40 29
1906—1916 25 26
1918—1935 25 82
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 B.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D.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9. 1955 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
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
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0.宣传中共“八大”路线的标语口号有
A.旨在保证官吏的来源 B.奠定了门阀世族的基础C.
注重提高官员的素质 D.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唐代曾盛行修撰谱牒(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638 年唐太宗在修《氏族志》时标榜说:“诚欲崇树今朝
冠冕„„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659 年唐高宗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收录姓
氏大大少于前者,只限时任五品以上官员。这反映了
A.传统门阀贵族力量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B.唐朝门第观念进一步增强
C.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依然保持特权地位 D.唐朝社会上下流动性减弱
迈斯基所著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据俄国海关统计,1891 年至 1908 年期间,由俄罗斯输出
到蒙古的货物总值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而同期由蒙古输入俄罗斯的货物总值却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六十六。
对此状况合理的解释是
A.近代中国经济竞争力有一定提升 B.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工业化进程缓慢
C.中国内地市场为英美两国所占领 D.当时俄国社会矛盾尖锐,阻碍其对外贸 易
辛亥革命后,有些进步知识分子深感“以往努力的方向,过于偏重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
根本精神。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此种反思
A.是近代中国建设民主政治的努力失败的产物 B.切中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问题
C.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情的全面认识 D.对此后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正确方向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会战方案决定“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
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
回”。该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 1819 年;“激进主义”,1820 年;“社会主义”,1832 年;“保守
主义”,1835 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 19
世纪 30 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 19 世纪 40 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
的是
A. 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D. 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读《1832—1935 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年份 贵族阁员 非贵族阁员
1832—1866 64 36
1867—1884 35 23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动员一切的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C.“放弃剥削,学好本领,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
11.宋真宗在位期间(997—1022 年),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
贸易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一现象说明
A.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B.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C.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影响社会和谐
《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
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 B.工商食官的局面逐步改变
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通过对比《东汉十四州示意图》与《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我们可推知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A.汉唐间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B.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唐中央对吐蕃实施了有效管理 D.汉唐间中央开始直接管理地方
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 职
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抑商政策的松动 B.生产方式的革新
C.田庄经济的兴起 D.社会经济的转型
嘉庆六年(1801 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 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
185 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 年)到道光九年(1829 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
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种状况表明
A.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B.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
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
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 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 19 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 8 公斤,
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
的商业网。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
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 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
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贸易
A.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 B.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19、下表反映了 1873~1926 年中国的进出口税率(%)的变化。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年份 1873 1883 1893 1903 1911 192l 1926
进口税率 4.9 4.8 3.4 3.3 3.2 3.1 3.8
出口税率 8.8 10.8 7.3 4.5 3.3 3.1 3.0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1955 年,61 页) A.
中国的经济结构出现根本性改变 B.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顺差地位
C.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20、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 1840—1956 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
这一差距增加到约 7:1。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落后的政治制度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会动荡不安
23.19 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工业避开世界市场的竞争,转到安全的、受到保护的帝国市场,帝国因
此作为缓冲避免了锐意创新的需要„„长此以往导致了其经济的衰落。据此可知,英国经济衰落的主
要原因是( )
A.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B.科学技术的滞后
C.过分重视国内市场 D.对殖民地的依赖
24. 美国国会议员的来源分为两部分,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众议员由各州人民选出。这体现了
A. 共和与联邦相统一 B.联邦与民主相统一
C.分权与制衡相统一 D.集权与分权相统一
25. 一个统一的德国或意大利将会打破 1815 年建立起来的均势;同样,一个独立的匈牙利民族国家的
建立就意味着奥匈帝国的解体。这些反映了 19 世纪的欧洲( )
A.纷纷要求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殖民的扩张引发民族主义意识
C.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D.民族主义成为变革重要推动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 宋代把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称为海商或船商,海外贸易繁荣是宋代经济发展极具特色的表现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 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 70 次。从 1012~1192 年,宋海商往高丽
贸易 117 次,共计 4548 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
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
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
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
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材料二 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
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
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
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
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
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逐渐解体地位较低
B.经济形态④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C.
经济形态②③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
经济形态⑤在抗战时期因战时体制迅速膨胀
21.有英国学者认为:“珍妮纺纱机自问世之后并没有在法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这些国
家和地区的工资水平较低,高价购入珍妮纺纱机生产棉纱很难获利,甚至得不偿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B.珍妮纺纱机是衡量工资水平的重要参考
C.法国和印度在工业革命中获利少于英国 D.较高的工资水平促使英国采用机器生产
22.1800 年,欧洲宗主国的人均收入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人均收入的差距大约 3:1,而到 1914 年时
——以上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商的特征并分析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14 分)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6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二 1952~1957 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大致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工
业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6 分)
(2)20 世纪 20 年代后民族资本家张謇的企业衰落下去,其主要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经过了
曲折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6 分)
( 3 ) 依据材料三说明 1952~1957 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6 分)
28.(12 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
图 16 公元 1400 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 17 公元 1400~1800 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图 18 公元 1900 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 图 19 公元 2013 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中国商品
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阅读图 16 至图 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
读。(12 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提示:可分别描述四个阶段世界洲际贸易的概况来解答或亦可从世界贸易的范围、发展速度,
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贸易中心的变化等三个方面,结合四幅图从总体上分析世界洲际贸易的
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