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启用前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理 (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
选错的得 0 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证实了 β 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其电离作用较强,穿透能力较弱
B.卢瑟福用 α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147 N+42He→178 O+11H
C.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某材料发生光电效应时,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该理论能解
释大多数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答案】B
【解析】β 射线电离作用较弱,穿透能力较强,A 错误;卢瑟福用 α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
子,核反应方程为 147 N+42He→178 O+11H,故 B 正确;由 hv=eUc+W0 可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
率成一次函数关系,C 错误;玻尔的原子理论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D 错误。
15.如图,倾角 θ=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 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同时 b
滑块从斜面底端以初速度 v0=5 m/s 沿斜面向上滑出,两滑块恰好在斜面中点相遇,重力加速度 g
=10 m/s2,两滑块均可视为质点。则斜面的长度为
A.1 m B.2 m C.5 m D.10 m
【答案】C
【解析】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得 t=1 s,所以
,C 项正确。
16.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的 A 点和 B 点分别固定一垂直纸面向外和向里的无限
长通电直导线,其电流强度分别为 IA 和 IB,∠BAC=45°,通电直导线形成的磁场在空间某点处的
磁感应强度大小 ,k 为比例系数,r 为该点到导线的距离,I 为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当一小
磁针在 C 点 N 极所受磁场力方向沿 BC 方向时,两直导线的电流强度 IB 与 IA 之比为
A.1
2 B. 3
4 C. 2
2 D.1
4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 C 点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合的方向平行 BC 向右,设 A 点处导线和 B 点
处导线在 C 点处形成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別为 BA 和 BB,方向分别与 AC 和 BC 垂直,如图
所示:
由图可知 ,又由于 ,计算可得 ,故 A 正确。
17.2018 年 11 月 19 日凌晨,我国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
成功。若这两颗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分别为 r1、r2,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a、b 两颗卫星的质量大小之比为 r2∶r1
B.a、b 两颗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r2∶r1
C.a、b 两颗卫星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r23∶r13
D.a、b 两颗卫星运行的向心加度大小之比为 r22∶r12
【答案】D
2 2
0
1 1sin30 sin302 2g t v t g t° = − °
212 sin30 5 m2x g t= × ° =
IB k r
=
2sin45 2
B
A
B
B
= ° = /
/
B BCB
A A AC
kI lB
B kI l
= 1
2
B
A
I
I
=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解析】根据题目条件两颗卫星的质量无法比较,故 A 错误;由公式 GMm
r2 =mv2
r =mω2r=ma
可知,a、b 两颗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a、b 两颗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度大小之比为 ,故 BC 错误,D 正确。
18.如图所示,间距为 d 两根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于纸面内,两导轨上端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一金属棒 ab 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
个装置放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匀强磁场中,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F 作用下向
上运动,则
A.通过棒的电流方向从 a 到 b
B.棒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棒运动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D.棒受到重力和恒力 F 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棒的动能
【答案】C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通过棒的电流方向从 b 到 a,A 错误;由公式 ,
,得 ,所以随着棒速度的增大,其加速度减小,最后做匀速运动,且
,B 错误、C 正确;棒受到重力、恒力 F 及安培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棒的动能,D
错误。
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 u=110sin 6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 R=55
Ω 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1∶2,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读数为 2 2 A
B.电压表的读数为 110 2 V
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 440 2 W
D.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为 30 Hz
【答案】BD
【解析】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U1=50 2 V,由U1
U2=n1
n2可知电压表的读数 U2=100 2 V,
B 项正确;通过电阻的电流 ,由I1
I2=n2
n1,得 I1=4 2 A,A 项错误;P=U2I2=440
W,C 项错误; ,D 项正确。
20.如图所示,ABC 和 ABD 为两个光滑固定轨道,A、B、E 在同一水平面,C、D、E 在同一
竖直线上,D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 5 m,C 点高度为 10 m,一滑块从 A 点以某一初速度 v0 分别沿
两轨道滑行到 C 或 D 处后水平抛出。要求从 C 点抛出时的射程比从 D 点抛出时的小,g=10
m/s2,则滑块在 A 点的初速度大小可能为
A.10 m/s B.12 m/s C.15 m/s D.16 m/s
【答案】CD
【解析】滑块能运动到 C 点抛出,则有 1
2mv02>mghC,即 v0>10 2 m/s;从 A 到 C,根据机械
能守恒有 1
2mv02=mghC+1
2mvC2,从 C 点抛出后有 hC=1
2gtC2,sC=vCtC,联立解得
,同理可得 ,要求 sC<sD,可得 v0<10 3 m/s,所以 10 2 m/s
<v0<10 3 m/s,即 C、D 项正确。
21.质量为 m 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 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 t 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
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 2t 秒小球又回到 A 点。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着地。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重力与电场力之比为 4∶9
B.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增加了
C.整个过程中小球动能增加了
D.从 A 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ACD
【解析】小球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h=1
2gt2,v1=gt;小于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时,h
=-v1‧2t+1
2a(2t)2, qE-mg=ma,解得 ,选项 A 正确;整个过程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
2 1:r r 2 2 1 1:r r r r
2 2
2 1:r r
2 2
( )F mg R
B d
−
F BId mg ma− − =
BdvI R
=
2 2B d vF mg maR
− − =
m 2 2
( )F mg Rv B d
−=
2
2 2 2AUI R
= =
1 30 Hz2πf T
ω= = =
2
202 4C
C C
v hs hg
= −
2
202 4D
D D
v hs hg
= −
2 29
8 mg t
2 29
8 mg t
2 29
10 mg t
4
9
mg
qE
=减小,动能增加, ,选项 B 错误,C 正确;从 A 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
势能减小 ,选项 D 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25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作答。第 33 题~第 34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 47 分)
22.(6 分)某实验小组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们使用 50 Hz 交流电源为电磁打点计时
器供电。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某位同学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并在这个点
下标明 A,在第 6 个点下标明 B,在第 11 个点下标明 C,在第 16 个点下标明 D,在第 21 个点下标
明 E。但测量时发现 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只测得 AC 长为 14.50 cm、AD 长为 27.02 cm、AE 长为
43.01 cm。请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计算。(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3)AB 的距离应为 cm。
【答案】(1)1.08(2 分) (2)3.50 (2 分) (3)9.00(8.99 也正确)(2 分)
【解析】(1) 。
(2)由公式 ,解得 a=3.50 m/s2。
(3)由公式 xBC-xAB=aT2,xAB+xBC=14.50 cm,可得 xAB=9.00 cm。
23.(9 分)将满偏电流 Ig=100 μA、内阻未知的微安表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该表的内阻,所用电源的电动势为 4 V。请帮助该同学按
图甲电路图完成图乙实物图的连接。
(2)测量过程:先闭合开关 S1,调节 R2,使微安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 S2,保持 R2 不
变,调节 R1,当微安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2
3时,R1 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表内阻的测量 Rg=
Ω,该测量值 (填“大小”或“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3)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 1 V 的电压表,需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 Ω 的电阻。
【答案】(1)如图所示(2 分) (2)142(2 分) 小于(2 分) (3)串联(1 分) 9858(2 分)
【解析】(2) R1 与微安表并联,则有:2
3IgRg=1
3IgR1,解得 Rg=142 Ω,电路中并入 R1 后总电阻
变小,总电流变大,所以通过电阻 R1 的实际电流大于 1
3Ig,所以 Rg 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3)将该表改装成电压表,则要串联电阻分压,U=(R+Rg)Ig,解得 R=9858 Ω。
24.(13 分)如图所示,竖直固定在地面的透气圆筒中有一劲度系数 k=50 N/m 的轻质弹簧,弹
簧下端固定,上端连接一质量 m=2 kg 的薄板,圆筒内壁涂有一层 ER 流体,它对薄板的阻力可
调。起初薄板静止,ER 流体对其阻力为 0,弹簧的长度 l=1 m。现有一质量 M=2 kg 的物体从距
地面 h=2 m 处自由落下,与薄板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做匀减速运动,当薄板下移距离 s=0.5 m 时
速度减为 0。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10 m/s2。试求:
(1)下落物体与薄板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薄板下移距离 s0=0.1 m 时 ER 流体对其阻力的大小。
【解析】(1)物体下落与薄板作用之前做自由落体运动,与薄板碰撞时动量守恒,则有:
v02=2g(h-l)(2 分)
Mv0=(M+m)v1(2 分)
(2 分)
解得:v1= 5 m/s,ΔE=10 J(2 分)
(2)薄板做匀减速运动时有:0-v12=-2as(1 分)
f+k(s0+x0)-(M+m)g=(M+m)a(1 分)
且 kx0=mg (1 分)
解得:f=35 N(2 分)
25.(19 分)如图所示,竖直线 MN 左侧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右侧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均
匀磁场,磁感应强度 B=π×10-2 T,P 点下方竖直距离 处有一垂直于 MN 的足够大的挡
板。现将一重力不计、比荷q
m=1.0×106 C/kg 的正电荷从 P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 Δt=1.0×10-4 s,电
荷以 v0=1.0×104 m/s 的速度通过 MN 进入磁场。求:
2 2 2
p k
1 9
2 8E qE gt mg t E−∆ = × = =∆
2
2 2 211 9( )2 2 10
vmg gt mg ta
+ =
243.01 10 m/s 1.08 m/s4 4 0.1
AE
C
xv T
−×= = =×
2(2 )
CE ACx xa T
−=
2 2
0 1
1 1( )2 2Mv M m v E− + = ∆
7 m2πd =(1) P 点到 MN 的距离及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的大小;
(2)电荷打到挡板的位置到 MN 的距离;
(3)电荷从 P 点出发运动到挡板所需时间 t。
【解析】(1)电荷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P 点到 MN 的距离为
x=1
2v0Δt (2 分)
得:x=0.5 m(1 分)
由公式:v0=aΔt(1 分),qE=ma(1 分)
得:E=100 N/C(1 分)
(2)电荷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qv0B=mv02
r (2 分)
得: m(1 分)
运动周期 (1 分)
电荷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O 点到挡板的距离为
m(2 分)
所以 ,即 (1 分)
A 点到 MN 的距离 m(1 分)
(3)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t1=3Δt=3.0×10-4 s(1 分)
电荷在磁场中运动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1 分)
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1 分)
解得:t2=5
3×10-4 s(1 分)
所以电荷从 P 点出发运动到挡板所需时间 (1 分)。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 3-3】(15 分)
(1)(5 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开始,其变化过程如 V-T 图所示,对此气体,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在过程 ab 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B.在过程 bc 中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C.在过程 cd 中气体对外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D.气体在状态 d 的内能是在状态 a 的一半
E.气体在状态 a 的压强是在状态 c 的两倍
【答案】ACD
【解析】在过程 ab 中,体积不变,温度升高,由公式pV
T =C 可知气体的压强增大,故 A 正
确;在过程 bc 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 B 错误;在过程 cd
中,气体温度降低,体积不变,所以气体对外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故 C 正确;气体在状态 d 的体
积是在状态 a 的一半,由公式pV
T =C 可知气体在状态 d 时的温度是状态 a 时的一半,所以气体在状
态 d 的内能是在状态 a 的一半,故 D 正确;状态 a 的体积比状态 c 的大,温度比状态 c 的低,所以
气体在状态 a 的压强比状态 c 的压强小,故 E 错误。
(2)(10 分)如图所示,用细管连接 A、B 两个绝热的气缸,细管中有一可以自由移动的绝热活塞
M,细管容积不计。A、B 中分别装有完全相同的理想气体,初态的体积均为 V0=1 m3,压强均为
p0=1.0×105 Pa,温度均为 t0=27℃,A 中绝热活塞 N 的横截面积 SA=1 m2。现通过一装置把 A 中气
体的内能缓缓传给 B 中气体,同时给 N 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使活塞 M 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最
后 A 中气体的温度为-73℃,B 中气体的温度为 127℃。外界大气压 p0=1.0×105 Pa,不计活塞与缸
壁间的摩擦。求:
(i)最后 B 中气体的压强;
(ii)活塞 N 移动的距离。
1
πr =
4
0
2π 2 10 srT v
−= = ×
13 2πd r− =
1cos 2AON∠ = 60AON∠ = °
3sin 60 2πx r= ° =
ππ π 3
θ = + −
2 2πt T
θ=
4
1 2
14 10 s3t t t −= + = ×【解析】(i)B 中气体做等容变化,则有: (2 分)
其中 pB1=p0=1.0×105 Pa,TB1=27℃+273℃=300 K,TB2=127℃+273℃=400 K (1 分)
解得:pB2=1.33×105 Pa (2 分)
(ii)A 中气体有:pA1=p0=1.0×105 Pa,TA1=300 K,VA1=1 m3 (1 分)
pA2=pB2=1.33×105 Pa,TA1=-73℃+273℃=200 K,VA2=VA1-SΔh (1 分)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2 分)
解得:Δh=0.5 m (1 分)
即活塞 N 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0.5 m。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 t=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 Q 位于波峰,质
点 P 沿 y 轴负方向运动,经过 0.04 s 质点 P 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
低得分为 0 分)
A.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B.P 点的横坐标为 x=5 m
C.该波的波速为 25 m/s
D.在 0~1.2 s 内,P 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0.2 m
E.Q 点的振动方程为 y=2cos 50πt(cm)
【答案】BCD
【解析】因 t=0 时刻 P 沿 y 轴负方向运动,所以波沿 x 轴负方向运动,A 错误;P 点再经过
时间回到平衡位置,所以 P 点的横坐标为 x=5 m,B 正确;由公式 ,得 T=0.48 s,
,C 正确;在 0~1.2 s 内,P 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0.2 m,D 正确;Q 点的振
动方程为 ,E 错误。
(2)(10 分)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 R 的半圆,AB 为半圆的直径,O 为圆心,
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 n= 2。—细束光线在 O 点左侧与 O 相距 3
2 R 处垂直于 AB 从下方入射,
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
【解析】光线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C 满足:sin C=1
n(1 分)
解得:C=45°(1 分)
设光线在距 O 点 3
2 R 的 D 点射入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为 α,由几何关系知:
(2 分)
则 α=60°>C(1 分)
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玻璃砖内会发生三次全反射,最后由 G 点射出,由几何关系可得
OG=OD= 3
2 R(2 分)
射到 G 点的光有一部分被反射,沿原路返回到达 D 点射出(2 分)
所以此光线射出的位置在 O 点两侧,它们到 O 点的距离均为 3
2 R。(1 分)
1 2
1 2
B B
B B
p p
T T
=
1 1 2 2
1 2
A A A A
A A
p V p V
T T
=
12
T =0.04 s12
T
25 m/sv T
λ= = 1.2 4 =0.48 A×
252cos π (cm)6y t=
3cos 2
OD
R
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