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想卷)文科综合地理(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想卷)文科综合地理(解析版)

ID:444674

大小:318.5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想卷) 文科综合地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位于日本九州东北部的甲村放弃了政府鼓励扩大水稻种植以确 保粮食安全的发展政 策,于 1961 年开始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大规模 种植新梅与栗子等,土地收入快速增长。之后又不断加强对农民的 技能培训,并进行社区建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依据材料推测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最可能是 A. 平 原 B. 高 原 C. 盆 地 D. 丘陵山地 答案:D [解题思路]通过阅读“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大规模种植新梅与栗子等” 文字信息可知,种植树木是符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做法,故地形 应该为丘陵山地。 2、种植新梅与栗子等在甲村获得成功得益于 ①国内市场需求变化 ②技术的不断提升 ③土地的高强度开 发 ④政策的大力支持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① ② ④ D. ①③④答案:A [解题思路]种植新梅与栗子等经济作物既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来提 高树木成活率和果实的 产量与品质,也需要市场的支撑。材料“之 后又不断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可见种植技 术不断提升;日本 20 世纪 60 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作物的需求量也在上涨。故选 A 项 3、甲村的生产模式可以 A. 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 B. 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C. 使乡村经济超过城市 D. 促进人口从城市流入 乡村 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甲村生产模式带来的影响。从材料可以看 出甲村生产模式调整包 括种植特色农产品、进行技能培训和社区 建设。特色农产品种植提高了经济收益,有利于 缩小城乡经济差 异,减缓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的趋势,缓解乡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但是 乡村经济不可能超过城市。故 B 项正确。 下图示意 2017 年全国各省区(不含港澳台)城镇化率与城镇化 率增速(2010—2017 年年 均增速)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2017 年,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的省区有 A. 吉林 B. 贵州 C. 西藏 D. 北京 答案:D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从图中可看 出北京、上海、天津的城镇化率超过 70%,且城镇化率增速很低, 已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故选 D 项。 5. 2010—2017 年城镇化率增速最低的地区主要有 ①沿海发达省市 ②老工业基地 ③临近特大城市省区 ④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A. ① ②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③④ 答案:A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区域地理中不同省级行政区概况 的了解。读图可知,城镇 化增速最低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上海、 广东、天津等沿海发达省市,黑龙江、吉林、辽宁 等老工业基地, 故①②正确。 6. 近年来,随着沿海产业加速向安徽等内陆省份转移,外出务工 人员返乡趋势明 显,这将使安徽省城镇化率 A. 加速提高 B. 减速降低 C. 加速降低 D. 减速提高 答案:A [解题思路] 沿海产业加速向安徽转移,增加了安徽省就业机会, 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 返乡,就近在安徽城镇务工,短期内能 迅速提高安徽省城镇人口比例,此外产业转移到安 徽,也能刺激 安徽本省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故会使安徽省城镇化率加速提高,A 项正确 小明在 2019 年 1 月 1 日 6:55 搭乘航班从甲国际机场出发,竟 然于当地时间 2018 年 12 月 3 日 18:05 抵达夏威夷火奴鲁鲁国际 机场(航班信息如右图),左图示意小明可能 出发地点和抵达地 点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小明搭乘的航班起点在 A. 台湾岛 B. 关岛 C. 萨摩亚群岛 D. 阿留 申群岛 答案:B [解题思路] 航班到达夏威夷机场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2018 年 12 月 31 日 18:05,飞机飞行 了 7 小时 10 分,所以飞机起飞时, 夏威夷当地时间是 2018 年 12 月 31 日 10:55,甲国际 机场当 地时间是 2019 年 1 月 1 日 6:55,由此可知甲国际机场位于夏 威夷西侧且时差 4 个 小时。据图可知夏威夷机场大致位于西十区, 所以起飞地应该在东十区的关岛。 8. 小明抵达夏威夷群岛时,处于黑夜之中的是 A. 台湾岛 B. 关岛 C. 萨摩亚群岛 D. 阿 留申群岛 答案:D [解题思路] 小明抵达夏威夷时,当地时间是 12 月 31 日 18: 05,因此可以大致判断出赤道与昏线的交点与夏威夷经度相当。12 月 31 日,太阳直射点位 于南半球,北极点附近区 域为极夜,所以可以推断,此时阿留申群岛最可能处于黑夜之中。 甲水文站位于 M 湖泊与河流干流交汇处,多条河流经 M 湖调 蓄后由甲水文站注入河流 干流。下图为甲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逐月变化图。据此 完成下列小题。 9.下列各时间段中,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 12—次 年 2 月 B. 3—5 月 C. 6—8 月 D. 9—11 月 答案:A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可以直接获 取答案。图中 12 月至次 年 3 月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故最佳答案为 A 项。 10. 该湖泊水注入的河流最可能为A. 黑龙江 B. 黄河 C. 长江 D. 塔里木 河 答案:C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较大,依据图中径流量和输沙量数值可知, 该湖泊入干流最大径流量 可达 240 亿 m3,而输沙量最大值接 近 270 万 t,径流量远大于输沙量,该河流应该位于南方湿润地 区;而黑龙江流域面积小,山地多,植被覆盖状况好,输沙量应更 小。由此可推 断为长江。此外还有一个变化特征是 7—9 月输沙 量为负值,说明江水倒灌入湖,这种现象 最常见的也应该是长江 流域。故选 C 项。 11. 干流上游若建设大型水库,可能会对甲水文站附近造成的影响 是 A. 干流注入湖泊总泥沙量增加 B. 湖泊水流向干流平均流 速减慢 C. 湖泊对干流蓄洪能力提升 D. 湖泊注入干流总泥沙 量增加 答案:D [解题思路] 干流上游建设大型水库,较多泥沙在水库沉积,下游 含沙量减少。受水库季节 性放水影响,下游河水对干流河床侵蚀 加强,河床加深,河水水位下降,湖水更容易外 溢,湖水流向干 流的平均流速加快;洪水期干流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对干流的蓄洪 能力下降,干流入湖泥沙也会减少;湖泊流入干流的时间 更长,输入泥沙量增加。故选 D 项。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 56 分。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46 分。 12、(26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在筹划建设的中—老—泰高速铁路是中国与老挝、泰国跨境合 作重要交通项目。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 桥头堡,也是中—老—泰铁路的起点;老挝、泰国则位于中南半岛 上。 (1)简要分析该铁路线沿线的地形特征。(6 分) 地势北高南低,且由北向南地势降幅较大;(2 分)北部为山区,山高谷 深,高差悬殊;(2 分) 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2 分) (2)指出沿途除地形障碍外,还有哪些自然难题制约该区域的交通 建设。(8 分) 该区域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加之山高谷深, 夏季暴雨可能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2 分) 沿途河流纵横,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增加建设成本和难度; (2 分) 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下多溶洞暗河,地质条件不稳定,不利 于交通建 设;(2 分) 植被茂密,多蛇虫鼠蚁、野生动物,影响施工安全等。(2 分) (3)指出与澜沧江-湄公河水运相比,中-老-泰沿线货物运输采用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6 分) 优点:速度快,耗时少;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强。 (3 分) 缺点:建设成本高,运费高;现有路线少。(3 分) (4)阐述中—老—泰高速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各国的有利影响。(6 分)增加了一条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内陆的快速、便捷通道(为沿线地 区的联系提供快速、 便捷的通道,或提高区域可达性);(3 分) 有利于加强我国与该高速铁路沿线地区以及周边国家的经济、文 化往来,促进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3 分) [命题意图]本组试题考查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条件和交通运输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区域背景,着重考查自然环境对交通建设的限制条件、不 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以及交通布局变化在区际联系和区 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解题思路] (1)本题需要联系我 国西南地区横断山区和中南半岛地形特征进 行分析。 (2)本题需结合我国西南地区和中南 半岛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 候特征,从多要素出发,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进行分析。 (3)本题主要对比分析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差异。 (4)本题可从路网建设,和交 通线路对区域(中国和该铁路沿线 其他国家)联系的影响角度回答,落点在社会和经济交 流与合作 13、(2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东西两侧冬季降雪量差距很大,靠近日本海的一侧冬季降雪 量远大于靠近太平洋一侧。但是据古气候学家研究发现,在距今约 2 万年的末次盛冰期, 全球平均气温比现在低 5~10℃,日本西侧的降雪量也远小于现在。古地质学家在对日本海 海底沉积物的研究中发 现,在末次盛冰期,日本海海底风尘沉积物沉积速度较快。下图示 意日本海周边海陆地 形、洋流分布。 (1)分析日本西部地区降雪比东部地区多的原因。(6 分) 日本西部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温度低,降水多;(3 分) 冬季西北季风 登陆前首先经过日本海,会携带大量水汽。(3 分) (2)分析末次盛冰期,日本西侧降雪较现在少很多的原因。(6 分)末次盛冰期海平面下降,日本海面积缩小,为冬季风提供的水汽 减少;(2 分) 末次盛冰期全球气温降低,且由于海平面下降,日本暖流进入日本 海的通道缩小甚至封闭,暖流的效果减弱,日本海水温降低,甚至封 冻,冬季日本海水分蒸发量大幅减少。(4 分) (3)分析末次盛冰期日本海风尘沉积物增加迅速的原因。(8 分) 末次盛冰期空气湿度下降,全球气温低,海平面降低,风力侵蚀 面积扩大; 冰期空气湿度下降,亚欧大陆降水减少,气候干旱趋于严重,植 被减少,易起沙; 末次盛冰期大陆冰层面积扩大,冬季风持续时间更长,风力更大, 侵蚀搬运能力变强。 (答两点 6 分,答三点 8 分) [命题意图] 本组试题着重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涉及 地形、气候、洋流、土壤等各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此外还考查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冷带来的海平面下降等一系列影 响,试题力求让考生从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熟悉情境中跳出来,转 变思维,反向思考,提高在陌生情境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1)本题实际是考查冬季降水量大的原因,主要应从影响降水的因 素着手,结合日本自然条件,重点思考东亚冬季风向和日本中部山地对冬季风的影响。 (2)本题难度较大,考生需联系全球气候变暖相关知识,进行反向 思考。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 升,由此反推, 末次盛冰期全球气温低,则冰川量较大、海平面下降。在此前提下, 结合 上题降雪条件进行分析。 (3)本题主要从影响风力作用的因素着手进行分析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从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 做,则按第 一题计分。 14、(10 分)【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地丘陵区。1959 年为建 造新安江水力发电站,截流新安江,建坝蓄水而形成,因湖中有岛 屿 1078 个,故名千岛湖。水库建成前,此地是以传统农业种植经 济为主;水库建成后,围绕 千岛湖,产业开始向林茶经济转变;1982 年开始开发旅游,逐步形成旅游经济。 简要分析千岛湖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千岛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相关产业在千 岛湖地区集聚;(3 分) 拉动了农副产品生产及消费,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 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增长;(2 分) 旅游带动了与旅游相关的特色产品(农产品等)加工工业发展; (2 分) 旅游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服务经济的发展,如住宿餐饮业、 休闲娱乐业,同时带动了商业、金融、交通、教育等相关服务业的 迅速发展。(3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旨在让考生认识旅 游产业是“无烟产业”,同时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理解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 的融合。 [解题思路]本题要结合文字材料和图像信息进行分析,结合材料 “水库建成前,此地是以传统农业种植经济为主”“水库建成后, 围绕千岛湖,产业开始向林茶经济转变”,明确当地特产的变化方 向;再综合图中的农家乐和特色农产品种植区、观光基地,可得知 旅游业对三大产业都有带动作用。 15、(10 分)【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随着环保理念的变化,一些城市开始拆除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渠化 河道,对河道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某城市拆除原有的渠化河道,将 防洪河堤向远离河流的两岸后撤,留出更宽的洪泛区,让河流在河 堤内的洪泛区中演变成近自然的蜿蜒曲折形态(如图)。除了自然 河道的水生植物,人们还在洪泛区的河漫滩上合理规划人工绿道, 使其成为城市一道亮丽 的风景。 与原有的渠化河道相比,简述新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河流蜿蜒曲折,可以增加城市水域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 加城市空气湿度; 拆除渠化河道,可以增加自然河流水体下渗,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量(利于海绵城市建设); 自然河道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自然河道更易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 能力; 防洪堤后撤留出更宽的洪泛区,有利于洪水期泄洪(降低洪水期 水位);河漫滩上的人工绿道成为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的场所。(每点 2 分, 答出五点即可)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主要环境修复原理。随着城市建设过程中新问题的出 现,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过去认为正确的城市规划建设,并作出调整, 人们从过去只注重防洪到现在更加注重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 环境美化等问题。 [解题思路] 渠化河道改变了原有自然河道,对水循环、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不 利影响,使城市内涝、热岛效应等问题更加严重。而新规划设计就 是针对渠化河道产生的问题所作的相应调整,此外还需要注意改变 渠化河道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场所。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