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化学6月二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化学6月二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445220

大小:4.88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练习二 化 学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2020.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第一部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14 道小题,共 42 分。 1.下列防护隔离、杀菌消毒等措施中,没有应用蛋白质变性原理的是 A.佩戴医用口罩 B.蒸煮餐具 C.紫外线杀菌 D.碘伏清洗伤口 2.正确应用物质性质并规范操作是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金属钠残渣用乙醇进行处理 B.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拭 C.大量氯气泄漏时,戴好防毒面具,喷稀碱液进行吸收 D.向电石上滴加饱和食盐水,将产生的气体验纯后点燃,观察燃烧现象 3.下列变化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向 Na2CO3 溶液中滴入 1~2 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B.向 K2Cr2O7 酸性溶液中滴加乙醇,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C.向碘水中滴加维生素 C 溶液,溶液棕黄色褪去 D.向 FeSO4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4.用 N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氨基含有的电子数为 10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O2 完全转化为 Na2O2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4 NA C.56 g C3H6 和 C4H8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8 NA D.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中 CH3COO-、CH3COOH 数目之和为 0.1 NA5.下列数据或事实所呈现的规律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6.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 FeCl3 溶液制作铜质印刷线路板:2Fe3+ + Cu === Cu2+ + 2Fe2+ B.Al 片溶于 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 + 2OH- === 2AlO2- + H2↑ C.用难溶的 MnS 除去 MnCl2 溶液中含有的 Pb2+: MnS(s) + Pb2+ (aq) === PbS (s) + Mn2+(aq) D.向银氨溶液中滴加乙醛后水浴加热,出现银镜: 7.科研人员利用 Cu/ZnO 作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实现了 CO2 和 H2 合成 CH3OH,该反应历 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 I 中 ZnO 表面上进行 CO2 的吸附与转化 B.过程 II 中存在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过程 V 中生成 CH3OH 时吸收能量 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 + 3H2 ====== CH3OH + H2OCu/ZnO 光8.高温下 CO2 和 H2S 发生如下反应:CO2(g) +H2S(g) COS(g) +H2O(g)。有关实验数据 如下: 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 COS 物质的量/(mol) 实验 温度 n(CO2) n(H2S ) n(COS) Ⅰ 337℃ 0.10 0.40 0.01 Ⅱ 347℃ 0.10 0.40 0.0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实验Ⅰ达平衡后 COS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5% C.实验Ⅰ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D . 平 衡 后 向 Ⅱ 中 再 充 入 0.10 mol CO2 和 0.40 mol H2S , 相 同 温 度 下 再 达 平 衡 时 n(COS)=0.03mol 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中试剂 b 中试剂 c 中试剂 实验目的 装置 A 氨水 CaO 无 制取并收集氨气 B 浓盐酸 MnO2 饱和 NaCl 溶液 制备纯净的 Cl2 C 浓盐酸 Na2CO3 Na2SiO3 溶液 比较酸性强弱: H2CO3>H2SiO3 D 浓硫酸 Na2SO3 KMnO4 酸性溶液 验证 SO2 具有还原 性 10.漂白粉和漂粉精是常用的消毒清洁用品,有效成分均为 Ca(ClO)2,相应的生产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 - 2e- === Cl2↑ B.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 + 2Ca(OH)2 === Ca(ClO)2 + CaCl2 +2H2OC.上述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D.制备漂粉精过程中,Cl2 转化为 Ca(ClO)2 时,Cl 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11.尿素( )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可以像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那样与甲醛发生反 应,生成交联脲醛树脂,其结构片段如下图所示(图中 表示链延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尿素可以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B.脲醛树脂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交联脲醛树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重新生成尿素和甲醛 D.甲醛可以与 交联成网状结构的脲醛树脂 12.研究人员采用双极膜将酸-碱电解液隔离,实现 MnO2 / Mn2+和 Zn / Zn(OH)42-的两个溶解/ 沉积电极氧化还原反应,研制出新型高比能液流电池,其放电过程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总反应方程式为 Zn + MnO2 + 4OH- + 4H+ === Zn(OH)42- + Mn2++2H2O B.放电过程中,当 1 mol Zn 参与反应时,理论上有 4 mol K+ 发生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Zn(OH)42- + 2e- === Zn + 4OH-D.充电过程中,右侧池中溶液 pH 逐渐减小 13.已知 Na2CO3 与稀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CO2-3 +H +== HCO-3 ,HCO-3 +H +== CO2↑+ H2O。向 10.00 mL 0.1000 mol·L -1 Na2CO3 溶液中滴加 0.1000 mol·L-1 盐酸,溶液 pH 随盐酸体 积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V = 5.00mL 时,溶液中 c(HCO-3 )>c(CO2-3 )>c(OH-)>c(H+) B.V =10.00mL 时,溶液中 c(Na+)=c(HCO-3 )+c(CO2-3 )+c(H2CO3)+c(Cl-) C.a 点的溶液中:2n(CO2-3 )+n(HCO-3 ) = 0.001 mol D.V = 20.00mL 时,溶液 pH<7,是因为 H2CO3 HCO3- + H+ 14.研究金属钠的性质,实验如下: 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 液体 a 现象 蒸馏水 Ⅰ.钠浮在水面,剧烈反应,有少量白 雾 0.1 mol·L-1 盐酸 Ⅱ.钠浮在液面,反应比Ⅰ剧烈,有白 雾产生 浓盐酸 Ⅲ.钠浮在液面,反应比Ⅰ缓慢,产生 大量白雾,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 + 2H+ === 2Na+ + H2↑ B.对比Ⅰ、Ⅱ、Ⅲ可知,随着 c(H+) 增大,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 C.实验Ⅰ、Ⅱ、Ⅲ均有白雾产生,说明 Na 与水或酸反应均放出大量热 D.推测Ⅲ中浓盐酸的 c(Cl-)以及生成的 NaCl 固体对反应剧烈程度有影响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5 题,共 58 分。 15.(8 分)近年来,FePO4 作为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FePO4 的重要原料而成为研究热点。 一种以 FeCl3、H3PO4、氨水为主要原料制备 FePO4的流程如下图。 已知:H3PO4 是弱电解质 (1)将 FeCl3 溶液与 H3PO4 溶液按 混合,没有明显现象,逐渐 滴加氨水至 pH = 1.5 左右,生成 FePO4·2H2O 沉淀。 ① 操作 a 为______。 ② 生成 FePO4·2H2O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 控制氨水用量,避免因 pH 偏高而产生______杂质。 (2)测定产物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主要步骤如下: ⅰ.取 a g 样品,加入过量盐酸充分溶解,再滴加 SnCl2(还原剂)至溶液呈浅黄色; ⅱ.加入 TiCl3,恰好将 i 中残余的少量 Fe3+还原为 Fe2+; ⅲ.用 c mol·L–1 K2Cr2O7 标准溶液滴定 Fe2+,消耗 v mLK2Cr2O7 标准溶液。 ① 将步骤ⅲ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② 产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 ) ( )3 3 4FeCl : H PO 1:1=n n16.(10 分)尿素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生产尿素的主要流程如下: (1)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尿素分子中 C、N 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 N 原子,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 因: 。 (3)由 NH3 和 CO2 合成尿素分为两步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 合成尿素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 粗尿素中含有 NH2COONH4 杂质。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强,可将 NH2COONH4 分 解为 NH3 和 CO2。研究温度和压强对 NH2COONH4 分解率的影响,结果如下: X 代表_____(填“温度”或“压强”),L1_____L2(填“>”或“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