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 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计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添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直线 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把直线方程化为斜截式:
【详解】 化简后,直线方程为 ,
直线的斜率为 ,
直线的倾斜角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倾斜角,属于简单题
2.已知 且 ,则 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倍角公式,令 ,又由 可得 ,可得答案
【详解】由 得, ,又由 可得 ,所以,
的
3 2 0x y+ − =
30− ° 60° 120° 150°
3 23y x= − +
3 23y x= − +
∴ 3
3
−
∴ 150°
,2x
π π ∈
7cos2 25x = cos x
4
5
− 3
5-
3
5
4
5
2 7cos2 2cos 1 25x x= − = ,2x
π π ∈ cos 0x < 2 7cos2 2cos 1 25x x= − = 2 16cos 25x = ,2x π π ∈ cos 0x ABC
cos cosa A b B= ABC
C. 若 ,则 是直角三角形
D. 若 ,则 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AD
【解析】
【分析】
对于 A,化简得 ,然后即可判断选项 A 正确
对于 B,通过倍角公式,化简为 ,然后即可判断选项 B 错误
对于 C,通过和差公式和诱导公式即可化简出, ,然后即可判断选项 C 错误
对于 D,利用正弦定理,把 化简为 ,即可判断选项 D 正确
【详解】对于 A, ,
,
又由 A,B,C 是 的内角,故内角都是锐角,故 A 正确
对于 B,若 ,则 ,则 ,则
,则 或 ,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 B 错误
对于 C, , ,即 ,则
是等腰三角形,故 C 不正确
对于 D,若 ,则 ,则 ,
,即 是等边三角形,故 D 正确
故选:AD
【点睛】本题考查倍角公式、和差公式以及正弦定理 使用,属于简单题
12.已知圆 : ,直线 : ,以下结论成立的是( )
A. 存在实数 与 ,直线 和圆 相离
B. 对任意实数 与 ,直线 和圆 有公共点
C. 对任意实数 ,必存在实数 ,使得直线 和圆 相切
D. 对任意实数 ,必存在实数 ,使得直线 和圆 相切
【答案】BC
的
cos cosb C c B b+ = ABC
cos cos cos
a b c
A B C
= = ABC
0tanA tanB tanC tanAtanBtanC+ + = >
2 2sin A sin B=
sinsinB A=
cos cos cos
a b c
A B C
= = tanA tanB tanC= =
( )(1 )tanA tanB tan A B tanAtanB+ = + −
( )(1 )tanA tanB tanC tan A B tanAtanB tanC+ + = + − +∴
( )1 0tanC tanAtanB tanC tanAtanBtanC= − − + = >
ABC∆
cos cosa A b B= sinAcosA sinBcosB= 2 2sinAcosA sinBcosB=
2 2sin A sin B= A B= 90A B °+ = ABC∆
cos cosb C c B b+ = sinB = cos sin( ) sinsinBcosC sinC B B C A+ = + = A B= ABC
cos cos cos
a b c
A B C
= =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A B C
A B C
= = tanA tanB tanC= =
A B C= = ABC
M ( ) ( )2 2cos sin 1x yα α− + + = l y kx=
k α l M
k α l M
k α l M
α k l M
【解析】
【分析】
求出圆心坐标,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判断 与 关系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 A 选项,圆心坐标为 ,半径 ,则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
,( 是参数),即 ,
即直线 和圆 M 相交或相切,故 A 错误;
对于 B 选项, 直线 和圆 M 相交或相切, 对任意实数 与 ,直线 和圆 M 有公共点,故 B 正确;
对于 C 选项,对任意实数 ,当 时,直线 和圆 M 相切,故 C 正确,
对于 D 选项,取 ,则圆 M 的方程为: ,此时 y 轴为圆的经过原点的切线,但是不存
在 ,不正确,故 D 错误
故选:BC.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属于简单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计 20 分.其中第 14 题共有 2 空,第一个空 2
分,第二个空 3 分;其余题均为一空,每空 5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在某个容量为 300 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 9 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
他 8 个小长方形面积和的 ,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_______.
【答案】50
【解析】
【分析】
由已知中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 9 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 8 个小长方形面积和
的 ,根据这 9 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频率)和为 1,进而求出该组的频率,进而根据频数=频率×样本容量,
即可得到中间一组的频数
【详解】由于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 8 个小长方形面积和的 ,这 9 个长方形的面积和为 1,故
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即中间一组的频率为 ,又由样本容量为 300,
故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故答案为:50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根据已知条件结合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矩形面积的和
d d R
( , )M cos sinaα − 1R = 0kx y- =
2
| cos si
1
n |kd
k
α α+
+
= =
2
2 1 | sin( ) | | sin( ) | 1
1
k
k
α θ α θ+ +
+
+ = θ ≤d R
l
l ∴ k α l
k | ( ) | 1sin α θ+ = l
0α = ( )2 21 1x y− + =
k
1
5
1
5
1
5
1
6
1
6
1300 506
× =
为 1,求出中间一组的频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若三点 A(-2,12),B(1,3),C(m,-6)共线,则 m 的值为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由三点共线的性质可得 AB 和 AC 的斜率相等,由坐标表示斜率解方程即可得解.
【详解】由题意可得 kAB=kAC,∴ ,∴m=4,
故答案为 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点共线,斜率的坐标表示,属于基础题.
15.已知 中, , , 分别是三个内角 , , 的对边,设 ,则角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先由正弦定理把 换成角的正弦,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求得 ,进而 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求得 A 的范围,进而根据余弦函数的单调性,求得 的取值范围
【详解】由正弦定理可知 , , ,
, , , , ,
则 ,故的 值域为为
答案:(1).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解题的思路就是通过把边的问题转化成角的问题,然后利
用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
16.已知点 为圆 外一点,若圆 上存在一点 ,使得 ,
则正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3 12 6 12
1 2 2m
− − −=+ +
ABC a b c A B C 2B A= A
b
a
0, 3
π
( )1,2
b
a 2cosb Aa
= 2B A=
b
a
sin 2sin cos 2sin sin
b B A A cosAa A A
= = = 180A B C °+ + = 2B A=
3 180A C∴ + = ° 60 603
CA ° °= − < 0 60A∴ < < ° 0, 3A π ∴ ∈ 1 cos 12 A∴ < < 1 2b a < < b a ( )1,2 0, 3 π ( )1,2 ( )0,2P ( ) ( )2 2 2: 2C x a y a a− + − = C Q 30CPQ∠ = a 7 1 13 a − ≤ 32 [ , ]4 4
π πα π+ ∈
4cos(2 )4 5
πα + = −
2 4 2 3 2cos2 cos[(2 ) ] ( )4 4 2 5 2 5 10
π πα α= + − = × − + × = −
1l 4 0ax by− + = 2l ( )1 0.a x y b− + + =
( )1 1l ( )3, 1− − 1l 2l
( )2 1l 2l 1l 2l
2a = 2b = 2a = 2b = − 2
3a = 2b =
( )1 1l ( )3, 1− − 1l 2l 1−
类似 直线 与直线 平行,斜率相等,坐标原点到 , 的距离相等,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得到关系,求出 a,b 的值.
【详解】 ,
,即
又点 在 上,
由 得 , .
, , ,
故 和 的方程可分别表示为:
, ,
又原点到 与 的距离相等.
, 或 ,
, 或 , .
【点睛】本题考查两条直线垂直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两条直线平行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考查计算
能力,是基础题.
20.在锐角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已知 , ,
.
(1)求角 的大小;
(2)求边长 .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由正弦定理得 ,化简得 ,又由 ,联立方程求
( )2 ( )1 1l 2l 1l 2l
( ) 1 21 l l⊥
( ) ( )1 1 0a a b∴ − + − ⋅ = 2 0a a b− − = ①
( )3, 1− − 1l
3 4 0a b∴− + + = ②
①② 2a = 2b =
( ) 1 22 //l l 1a ab
∴ = −
1
ab a
∴ = −
1l 2l
( ) ( )4 11 0aa x y a
−− + + = ( )1 01
aa x y a
− + + =−
1l 2l
14 1
a a
a a
−∴ = − 2a∴ = 2
3a =
2a∴ = 2b = − 2
3a = 2b =
ABC A B C a b c 7a = 3b =
7 sin sin 2 3B A+ =
A
c
3A
π= 2c =
7 3
sin sinA B
= 7 sin 3sinB A= 7 sin sin 2 3B A+ =
解即可
(2)在 中,由余弦定理 ,得 ,求出 的值后,判
断其是否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解:(1)在 中,由正弦定理 得 ,即 ,
因为 ,所以 ,
因为 是锐角三角形,所以 .
(2)在 中,由余弦定理 ,得 ,
即 ,解得 或 ,
当 时,因为 ,所以角 为钝角,舍去;
当 时,因为 ,且 , ,所以 为锐角三角形,符合题
意,所以 .
【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中正弦与余弦定理的运用,属于简单题
21.某校高二奥赛班 N 名学生的物理测评成绩分布直方图如下,已知分数在 100~110 的学生数有 21 人.
(Ⅰ)求总人数 N 和分数在 110~115 分的人数 n;
(Ⅱ)现准备从分数在 110~115 分的 n 名学生(女生占 )中任选 2 人,求其中恰好含有一名女生的概率
;
(Ⅲ)为了分析某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其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指导性建议,对他前 7 次考试的数学成绩 x
,物理成绩 y 进行分析,下面是该生 7 次考试的成绩.
数学 88 83 117 92 108 100 112
ABC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2 17 9 2 3 2c c= + − × × × c
ABC sin sin
a b
A B
= 7 3
sin sinA B
= 7 sin 3sinB A=
7 sin sin 2 3B A+ = 3sin 2A =
ABC 3A
π=
ABC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2 17 9 2 3 2c c= + − × × ×
2 3 2 0c c− + = 1c = 2c =
1c = 2 2 2 7cos 02 14
a c bB ac
+ −= = − < B 2c = 2 2 2 7cos 02 14 a c bB ac + −= = > b c> b a> ABC
2c =
1
3
物理 94 91 108 96 104 101 106
已知该生的物理成绩 y 与数学成绩 x 是线性相关的,若该生的数学成绩达到 130 分,请你估计他的物理成
绩大约是多少?
附:对于一组数据 其回归线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
.
【答案】(Ⅰ)6;(Ⅱ) ;(Ⅲ)115 分
【解析】
【分析】
(I)由题意结合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结论可得 ;(II)利用题意写出所有的事件,结合古典概型公式可得所
求的概率为 ;(III)结合所给数据,求得回归方程为 ,据此估计他的物理成绩大约是 115
分.
【详解】(Ⅰ)分数在 100~110 内的学生的频率为
所以该班总人数为
分数在 110~115 内的学生的频率为
分数在 110~115 内的学生的人数
(Ⅱ)由题意分数在 110~115 内有 6 名学生,其中女生有 2 名,设男生为 女生为
从 6 名学生中选出 2 人的基本事件为
共 15
个 其中恰好含有一名女生的基本事件为
共 8 个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Ⅲ)
( ) ( ) ( )1 1 2 2, , , , , , ,n nu v u v u v v uα β= +
( )( )
( )
1
2
1
ˆ ˆˆ,
n
i ii
n
ii
u u v v
v u
u u
β α β=
=
− −
= = −
−
∑
∑
8
15P=
6n =
8
15P= 0.5 50ˆ ˆy x= +
( )1 0.04 0.03 5 0.35P = + × =
21 600.35N = =
( )2 1 0.01 0.04 0.05 0.04 0.03 0.01 5 0.1P = − + + + + + × =
60 0.1 6n = × =
1 2 3 4, , , ,A A A A
1 2, ,B B ( ) ( ) ( ) ( ) ( )1 2 1 3 1 4 1 1 1 2, , , , , , , , , ,A A A A A A A B A B
( ) ( ) ( ) ( ) ( ) ( ) ( ) ( ) ( ) ( )2 3 2 4 2 1 2 2 3 4 3 1 3 2 4 1 4 2 1 2, , , , , , , , , , , , , , , , , , , ,A A A A A B A B A A A B A B A B A B B B
( ) ( ) ( ) ( ) ( )1 1 1 2 2 1 2 2 3 1, , , , , , , , , ,A B A B A B A B A B
( ) ( ) ( )3 2 4 1 4 2, , , , , ,A B A B A B
8
15P=
12 17 17 8 8 0 12100 1007x
− − + − + + += + =
由于 x 与 y 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根据回归系数公式得到
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
当 时,
所以估计他的物理成绩大约是 115 分
22.已知圆 与 轴负半轴相交于点 ,与 轴正半轴相交于点 .
(1)若过点 的直线 被圆 截得的弦长为 ,求直线 的方程;
(2)若在以 为圆心半径为 的圆上存在点 ,使得 ( 为坐标原点),求 的取值范围;
(3)设 是圆 上的两个动点,点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点 关于 轴的对
称点为 ,如果直线 与 轴分别交于 和 ,问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
;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直线 的方程为 或 ;(2) ;(3) 为定值 1..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分类讨论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根据垂径定理,弦心距,弦长及半径的勾股关系解
得 k 即可求得直线方程;(2)设点 的坐标为 ,由题得点 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由
可得 ,化简可得 又点 在圆 上,所以转化
为点 p 轨迹与圆 B 有交点即可得解(3) ,则 ,直线 的方程为
, 令 , 则 , 同 理 可 得
利用 是圆 上的两个动点即可得定值.
试题解析:
(1) 若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则 的方程为: ,符合题意.
若直线 的斜率存在,设 的方程为: ,即
6 9 8 4 4 1 6100 1007y
− − + − + + += + =
497 0.5ˆ , 100 0.5 100 5099
ˆ
4b a= = = − × =
0.5 50ˆ ˆy x= +
130x = ˆ 115y =
2 2: 1O x y+ = x A y B
1 3,2 2C
l O 3 l
B r P 2PA PO= O r
( ) ( )1 1 2 2, , ,M x y Q x y O M 1M M x
2M 1 2QM QM、 y ( )0,m ( )0,n m n⋅
l 1
2x = 3 1 0x y− + = 0 2 2r< ≤ m n⋅ P ( ),x y A ( )1,0− B ( )0,1 2PA PO= ( )2 2 2 21 2x y x y+ + = + ( )2 21 2x y− + = P B ( )1 1,M x y ( ) ( )1 1 1 2 1 1, , ,M x y M x y− − − 1QM ( )2 1 1 1 2 1 y yy y x xx x ++ = ++ 0x = 1 2 2 1 1 2 x y x ym x x −= + ( ) ( )2 2 1 2 2 11 2 2 1 2 2 1 2 1 2 x y x yx y x yn mnx x x x ,则 −+= =− − ( ) ( )1 1 2 2, , ,M x y Q x y O 1° l l 1 2x = 2° l l 3 1 2 2y k x − = − 2 2 3 0kx y k− − + =
∴点 到直线 的距离
∵直线 被圆 截得的弦长为 ,∴
∴ ,此时 的方程为:
∴所求直线 的方程为 或
(2)设点 的坐标为 ,由题得点 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由 可得 ,化简可得
∵点 在圆 上,∴ ,∴
∴所求 的取值范围是 .
(3)∵ ,则
∴直线 的方程为
令 ,则 同理可得
∴
∴ 为定值 1.
O l ( ) ( )2 2
3
2 2
k
d
k
− +
=
+ −
l O 3
2
2 3 12d
+ =
3
3k = l 3 1 0x y− + =
l 1
2x = 3 1 0x y− + =
P ( ),x y A ( )1,0− B ( )0,1
2PA PO= ( )2 2 2 21 2x y x y+ + = + ( )2 21 2x y− + =
P B ( ) ( )2 22 1 0 0 1 2r r− ≤ − + − ≤ + 0 2 2r< ≤ r 0 2 2r< ≤ ( )1 1,M x y ( ) ( )1 1 1 2 1 1, , ,M x y M x y− − − 1QM ( )2 1 1 1 2 1 y yy y x xx x ++ = ++ 0x = 1 2 2 1 1 2 x y x ym x x −= + 1 2 2 1 1 2 x y x yn x x += − ( ) ( )2 2 1 2 2 11 2 2 1 1 2 2 1 2 2 1 2 1 2 1 2 x y x yx y x y x y x ymn x x x x x x −− += ⋅ =+ − − ( ) ( )2 2 2 2 1 2 2 1 2 2 1 2 1 1 1 x x x x x x − − − = =− m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