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13-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盐酸挥发 B.试管破碎 C.石蜡燃烧 D.胆矾研碎
2.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 10﹣25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
生物。臭氧属于( )
A.非金属单质 B.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食盐水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5.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6.今年春天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好多爱心人士献爱心无偿捐赠 84 消毒液,84 消毒液是一种
次氯酸钠(NaClO)制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5
7.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O2 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O2 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8.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酒精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9.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 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 28 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g
10.2003 年春夏季节,我国部分地区爆发非典疫情,过氧乙酸(CH3COOOH)成为杀灭非
典病毒的主要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一种混合物
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4:3
D.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76
11.将 O2、CO2 和空气三种气体区分开来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12.金属镍(Ni)与物质 X 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Ni 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2 价
B.X 的化学式为 CuSO4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Cu 的金属活动性比 Ni 强
13.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14.下列实验方案科学合理的是( )
A.用降温结晶法使 NaC1 从海水中析出
B.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棉线、毛线和涤纶
C.用过滤、吸附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少量的 CO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们都具有吸附性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Fe 排在 Cu 的前面,所以 Fe 能置换出 CuO 中的 Cu
C.Na2CO3 溶液和其他碱溶液一样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 Na2CO3 也是碱
D.活泼金属和酸生成无色气体,所以能和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16.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向一定体积的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二、理解与运用(本大题包括 5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多知识点 2 分,其他 1 分,共 30
分)
17.(6 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 。
(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 作用。
(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
(5)人体缺乏维生素 C 易患的疾病是 。
(6)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18.(6 分)今年松果电动单车进驻宁津县城。标志着我县将进入共享电单车汽车时代。依
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关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橡胶和 。
(2)铁合金包括不锈钢和生铁,其中含碳量高的是 。
(3)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 。
(4)用盐酸除铁锈(Fe2O3)的方程式为 。
(5)推广使用共享单车的意义 。(写一点即可)
19.(6 分)宁津县部分村庄种植了大面积的油菜,油菜花开,满野金黄,温暖馨香。
(1)用分子观点解释闻到油菜花香的原因是 。
(2)油菜花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钙、锌、铁,这里的钙、锌、铁指的是 (
填“元素”、“原子”或“单质”),其中缺乏 易导致骨质疏松。
(3)油菜种植需要磷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KNO3 B.Ca(H2PO4)2 C.CO(NH2)2 D.NH4HCO3
(4)选取优良种子,是油菜籽丰收的基本保证。农业上通常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
溶液来选取种子。现要配制 100kg 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 kg,需要水 kg。
20.(6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溶液。
(2)20℃时,欲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① ;② (
要求写两种)。
(3)30℃时,将 40g 甲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
(4)10℃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都升温至 30℃,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
系是 。
(5)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
21.(6 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
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
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① ,② ,天平
指针指向刻度盘中间,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2)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反应一段时间后天平是否平衡,为什么 , 。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多知识点 2 分,其他 1 分,共 22
分)
22.(11 分)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同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
(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4)小明同学用 F 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
象是 ,试管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11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实验室制取 CO2 后残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小
组同学收集了定量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废液。探究过程如下:
【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 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甲同学取少量废液加入 1 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结
果溶液呈 色,证明甲同学猜想是错误的。
(2)乙同学取适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金属铁,实验的现象是 ,同样证明甲同学
的猜想错误。
(3)丙同学选取了一种不同于甲、乙同学的化学物质进行实验,同样验证甲同学的结论
错误,则他选择的化学物质可能是 (写出一种物质的名称即可)。
【拓展与应用】(1)实验室用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而不用粉末状的大理
石或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的原因是① ,② 。
(2)如果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有什么危害 (写一点即可)。
(3)如果用氢氧化钙来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2 分)
24.(4 分)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 C(简写 Vc)说明书部分信息。
已知维生素 C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Vc 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质量比为 ;
(2)Vc 的化学式为 ;
(3)小辉妈妈每天服用该 Vc 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 Vc 片,若 100g
西红柿含 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 g 即可达到服用上述 Vc 片的效果
。
25.(8 分)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
质量为 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2020 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13-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1.(2 分)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盐酸挥发 B.试管破碎 C.石蜡燃烧 D.胆矾研碎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
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盐酸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试管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石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胆矾研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 分)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 10﹣25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
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非金属单质 B.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臭氧中只有氧元素一种元素,臭氧(O3)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氧元素属
于非金属,所以属于非金属单质。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
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
中。
3.(2 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
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
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二氧化
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错误。
【解答】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
袋内可以防腐等,故选项正确;
B、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不能用于医疗急救,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错误,因为二氧化
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
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2 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食盐水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分析】A、运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解答。
B、运用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解答。
C、运用蒸发操作要领解答。
D、运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要领解答。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溶积的三分之一,
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A 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
上沸腾溅出,B 操作不正确。
C、蒸发食盐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要外焰加热,C 操作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D 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
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5.(2 分)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
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
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
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回到原来的温度等。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来代替红磷,故错误;
B.红磷熄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大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否则造成测定结果偏小,
故正确;
C.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所以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
误;
D.通过此实验可知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
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6.(2 分)今年春天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好多爱心人士献爱心无偿捐赠 84 消毒液,84 消毒液
是一种次氯酸钠(NaClO)制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5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解答】解:在 NaClO 中,Na 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O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则
+1+x+(﹣2)=0
解得 x=+1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生活中常用物质,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化学式及常见元素在化合物
中的化合价,会借助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来解决新问题。
7.(2 分)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O2 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O2 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分析】A、根据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进行分析判
断。
B、CO2 密度比空气的大,覆在可燃物表面,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干冰升华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冰升华时吸热,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一
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2 密度比空气的大,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CO2 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干冰升华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不污染档案资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等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 分)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酒精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
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不断运动,选项说法正确;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造成的,选项说法
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所以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选项说法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 分)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 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 28 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g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
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24,该元素的原子序
数为 2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铬,带“
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24,表示原子序数为 24;根据原子
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4,故选
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52.0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
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0.(2 分)2003 年春夏季节,我国部分地区爆发非典疫情,过氧乙酸(CH3COOOH)成
为杀灭非典病毒的主要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一种混合物
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4:3
D.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76
【分析】A、根据过氧乙酸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氧乙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 1 个过氧乙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
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1 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中碳、
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4:3,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4+16×3=7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
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 分)将 O2、CO2 和空气三种气体区分开来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分析】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
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空气和氧气都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不能鉴别,所以错误。
B、带火星的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也可能会熄灭,故方法
不是最好,不如用燃着的木条,所以错误。
C、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含有氧气,将燃着的木条分
别伸入三种气体的集气瓶里,燃烧情况不变的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
氧化碳,所以正确。
D、空气和氧气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不能鉴别,此项错误。
故选:C。
【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
鉴别物质的目的。
12.(2 分)金属镍(Ni)与物质 X 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i 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2 价
B.X 的化学式为 CuSO4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Cu 的金属活动性比 Ni 强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
置换出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 X 的化学式,根据化合价原则求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i→NiSO4,则 Ni 的化合价由 0 变为+2,故说法
正确;
B、金属镍(Ni)与物质 X 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CuSO4,故说法正确;
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
应,故说法正确;
D、根据 Ni+X═Cu+NiSO4,则可知 Cu 的金属活动性比 Ni 弱,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
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13.(3 分)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
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
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
一变多;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解答】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
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因此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纯净物包含化合物,故 A 说
法不正确;
B、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故 B 说法不正确;
C、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故 C 说法正确;
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A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和它们的关系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
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3 分)下列实验方案科学合理的是( )
A.用降温结晶法使 NaC1 从海水中析出
B.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棉线、毛线和涤纶
C.用过滤、吸附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少量的 CO
【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棉线、毛线和涤纶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应用蒸发结晶法使 NaC1 从海水
中析出,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B、棉线、毛线和涤纶灼烧,分别产生烧纸的气味、烧焦羽毛的气味、特殊气味,可以鉴
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C、用过滤、吸附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故选项实
验方案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
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
验方案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
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3 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们都具有吸附性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Fe 排在 Cu 的前面,所以 Fe 能置换出 CuO 中的 Cu
C.Na2CO3 溶液和其他碱溶液一样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 Na2CO3 也是碱
D.活泼金属和酸生成无色气体,所以能和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分析】A、根据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 Na2CO3 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它们都具有吸附性,故选项推理
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Fe 排在 Cu 的前面,但 Fe 不能与 CuO 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
C、Na2CO3 溶液显碱性,和其他碱溶液一样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Na2CO3 是由钠离
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D、活泼金属和酸生成无色气体,能和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
是碳酸钠等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木炭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3 分)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向一定体积的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分析】A、根据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
B、根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会使碱性减弱,PH 值变小,只能接近于 7 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种溶质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解答】解: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是固体,因
此固体的质量不会等于 0,故 A 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因此产生氧气的质量取决于过氧化
氢的质量,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故 B 错误;
C、水显中性,一开始滴加应该从 7 开始并越来越大,故 C 错误;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会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当达到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种溶质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解题的关键是对各个过
程进行分析结合图象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判断。
二、理解与运用(本大题包括 5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多知识点 2 分,其他 1 分,共 30
分)
17.(6 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内 能。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 隔绝氧气 。
(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 乳化 作用。
(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
(5)人体缺乏维生素 C 易患的疾病是 坏血病 。
(6)化石燃料包括煤、 石油 和天然气。
【分析】(1)根据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来分析;
(2)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3)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5)根据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6)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1)甲烷水合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填:内;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隔绝氧气而灭火;故填:隔绝氧气;
(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故填:乳化
;
(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故填:吸附;
(5)人体缺乏维生素 C 易患坏血病;故填:坏血病;
(6)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石油。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
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8.(6 分)今年松果电动单车进驻宁津县城。标志着我县将进入共享电单车汽车时代。依
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关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橡胶和 塑料 。
(2)铁合金包括不锈钢和生铁,其中含碳量高的是 生铁 。
(3)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 隔绝氧气和水 。
(4)用盐酸除铁锈(Fe2O3)的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5)推广使用共享单车的意义 节约能源 。(写一点即可)
【分析】(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根据钢和生铁的含碳量来分析;
(3)根据金属锈蚀的原理以及防锈措施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5)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分析。
【解答】解:(1)图中有关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橡胶和塑料;故填:塑料;
(2)钢的含碳量在 0.03%~2%之间,生铁的含碳量在 2%~4.3%之间,故填:生铁;
(3)铁在与氧气、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隔
绝氧气和水;故填:隔绝氧气和水;
(4)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5)推广使用共享单车的意义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环保;故填:节约能源(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是难度一般,属于综合题。
19.(6 分)宁津县部分村庄种植了大面积的油菜,油菜花开,满野金黄,温暖馨香。
(1)用分子观点解释闻到油菜花香的原因是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2)油菜花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钙、锌、铁,这里的钙、锌、铁指的是 元素 (
填“元素”、“原子”或“单质”),其中缺乏 钙 易导致骨质疏松。
(3)油菜种植需要磷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B 。
A、KNO3 B.Ca(H2PO4)2 C.CO(NH2)2 D.NH4HCO3
(4)选取优良种子,是油菜籽丰收的基本保证。农业上通常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
溶液来选取种子。现要配制 100kg 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 16 kg,需要水 84 kg。
【分析】(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回答;
(2)根据各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分析;
(3)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
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4)利用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
质质量分析计算
【解答】解:(1)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所以闻
到油菜花香;
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油菜花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钙、锌、铁,这里的钙、锌、铁指的是元素;钙是
人体含有的常量元素,它是骨骼的主要成份,能使骨骼和牙齿坚硬,
故填:元素;钙;
(3)在 KNO3、Ca(H2PO4)2、CO(NH2)2、NH4HCO3 四种肥料中,只有 Ca(H2PO4
)2 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B;
(4)100kg16%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溶质氯化钠的质量=100kg×16%=16kg;100kg16%的
氯化钠溶液中含溶剂水的质量=100kg﹣16kg=84kg;
故填:16;84。
【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会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
些问题的方法。
20.(6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甲
溶液。
(2)20℃时,欲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① 增加溶质 ;②
恒温蒸发溶剂 (要求写两种)。
(3)30℃时,将 40g 甲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80g 。
(4)10℃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都升温至 30℃,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
系是 相等 。
(5)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甲>乙 。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
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1)析出晶体的多少;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4)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
(5)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解答】解:(1)30℃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时,析出晶体
较多的是甲溶液,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故答案为:甲;
(2)20℃时,欲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恒温蒸
发溶剂;故答案为:①增加溶质;②恒温蒸发溶剂;
(3)30℃时,将 40g 甲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30g+50g=80g;故
答案为:80g;
(4)10℃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都升温至 30℃,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
系是相等,因为升温后甲和乙的质量分数不变;故答案为:相等;
(5)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故答案为:甲>乙。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
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6 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
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
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① 碳酸钙表面冒气泡 ,②
注射器活塞向上移动 ,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中间,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2)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反应一段时间后天平是否平衡,为什么 不平衡 , 反应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空气中,剩余质量减小 。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分析;
(2)根据生成的气体逸出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来分析。
【解答】解:(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装置内的压强增大,
所以注射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故填:碳酸钙表面冒气泡;注射器活塞向上移动;
(2)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
的反应一定要在密封装置中进行,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装置
内逸出,反应一段时间后天平失去平衡;故填:不平衡;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到空气中,剩余质量减小;
(3)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
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不变。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点评】本考点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中经
常出现,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还要注意药品的选择和装置的选择,
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多知识点 2 分,其他 1 分,共 22
分)
22.(11 分)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同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集气瓶 。
(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 4
K2MnO4+MnO2+O2↑ ,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收
集装置是 C 或 E 。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BC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将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集满 。
(4)小明同学用 F 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
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试管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
OH)2+CO2=CaCO3↓+H2O 。
【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反应特点总结反应类型;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
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
(4)根据盐酸与碳酸钙状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
置;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气体集满的检验;
(5)根据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回答此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a 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集气瓶。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
平及气体符号;由一种反应物生成多种生成物,符合分解反应特点;高锰酸钾为固体,
且需要加热,因此选择 A 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排水法收
集或者向上排空法收集;
故答案为:2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A;C 或 E。
(3)实验室选用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固液混合物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 B
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选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用
向上排空法收集,因此收集装置为 C;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本身不燃烧,所以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故答案为:B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集满。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所以此时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a(OH)2+CO2=CaCO3↓+H2O。
【点评】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
一种重要方法。
23.(11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实验室制取 CO2 后残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小
组同学收集了定量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废液。探究过程如下:
【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HCl
(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 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甲同学取少量废液加入 1 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结
果溶液呈 红 色,证明甲同学猜想是错误的。
(2)乙同学取适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金属铁,实验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
成浅绿色 ,同样证明甲同学的猜想错误。
(3)丙同学选取了一种不同于甲、乙同学的化学物质进行实验,同样验证甲同学的结论
错误,则他选择的化学物质可能是 碳酸钠 (写出一种物质的名称即可)。
【拓展与应用】(1)实验室用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而不用粉末状的大理
石或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的原因是① 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 ,② 浓盐酸有挥
发性,导致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
(2)如果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有什么危害 腐蚀铁质下水道 (写一点即可
)。
(3)如果用氢氧化钙来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
【分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能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能和碳酸钠反
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解答】解:【反应原理】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
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作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CaCl2.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 HCl。
故填:HCl。
【实验与结论】
(1)甲同学取少量废液加入 1 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结果溶液呈红色,
说明溶液显酸性,即溶液中含有盐酸,证明甲同学猜想是错误的。
故填:红。
(2)乙同学取适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金属铁,实验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
浅绿色,是因为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即溶液中含有盐酸,同样证明甲同
学的猜想错误。
故填: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3)他选择的化学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
化碳。
故填:碳酸钠。
【拓展与应用】
(1)实验室用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而不用粉末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和浓
盐酸反应的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浓盐酸有挥发性,导致二氧化碳气体中
混有氯化氢气体。
故填: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浓盐酸有挥发性,导致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
气体。
(2)如果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危害:腐蚀铁质下水道,污染水源等。
故填:腐蚀铁质下水道。
(3)如果用氢氧化钙来处理,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故填:Ca(OH)2+2HCl=CaCl2+2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2 分)
24.(4 分)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 C(简写 Vc)说明书部分信息。
已知维生素 C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Vc 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4 ,质量比为 9:1 ;
(2)Vc 的化学式为 C8H8O6 ;
(3)小辉妈妈每天服用该 Vc 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 Vc 片,若 100g
西红柿含 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 400 g 即可达到服用上述 Vc 片的效果
。
【分析】(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微观意义来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来计算;
(3)根据题意,每片含 Vc10mg,一日 3 次,每次 2 片,则可计算出每日应服用的 Vc
的质量;进而由 100g 西红柿含 Vc15mg,可计算出每天食用西红柿的质量。
【解答】解:(1)由 Vc 的化学式可知,其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6:8=3:4,
故填:3:4;
维生素 C(简写“Vc”)中 C、H 元素的质量比=(12×6):(1×8)=9:1;故填:
9:1;
(2)设 Vc 的化学式为 C6H8OX,则维生素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则 12×6+1×8+16
×x=176,解得 x=6;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C6H8O6.故填:C8H8O6;
(3)根据题意,每片含 Vc10mg,一日 3 次,每次 2 片,则每日应服用的 Vc 的质量为 10mg
×3×2=60mg;100g 西红柿含 Vc15mg,则每天食用西红柿的质量= =
400mg;故填:40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
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8 分)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
质量为 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氧气,所以可以求算
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氯酸钾的质量。
【解答】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28g﹣18.4g=9.6g
设氯酸钾的质量为 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9.6g
=
x=24.5g
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9.6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24.5g。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
三计算过程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