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

ID:445760

大小:103.37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 1.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 19 世纪 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 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最主要是指(  ) A.创办近代工业 B.发展铁路交通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政治制度革新 2.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 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 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 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 A.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于外来侵略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3.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 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 中的“新约”(  )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袁世凯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和皇帝同样的权力……袁世凯通过收买和武力威胁,使地方 军阀表示服从和效忠。但实际上,不仅非北洋系的地方军阀,而且他的嫡系将领们在各 自占得一块地盘后,也相互倾轧,极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材料反映了(  )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独裁专制 B.袁世凯统治时期已经埋下军阀割据隐患 C.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袁世凯只是得到北洋系军阀的实际拥护 5.有人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 现,1893﹣1898 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6.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 ,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 应该是(  )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申报》 7.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一九三五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一书中写道 :“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 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长征(  ) A.粉碎了国民党扼杀红军的企图 B.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8.观察下表,据表格内容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1944 年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 3 月 4 日 中美空军混合大队袭击海南岛,击毁日机 30 架 3 月 29 日 中国驻印军队进入孟拱河谷作战 5 月上旬 中国远征军发起滇西战役,配合中美联军缅北作战 8 月 5 日 中国驻印军队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 A.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B.美苏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C.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D.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9.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1919~1927 年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1927~1937 年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1931~1945 年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1945~1949 年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10.“彻底废除了中国 2000 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 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材料表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带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在这样的困境 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 就。以下建设成就属于该时期的是(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C.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正式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并使用 12.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 “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 指中国(  ) A.重返联合国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 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 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 明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14.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 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其确 切理解应该是(  )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从此由分散走上整体 15.德国《世界报》3 月 7 日报道称,在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日(5 月 5 日)临近之 时,来自中国的礼物﹣﹣一座高 4.4 米、重 2.3 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 6 日下午抵达德西 南部小城特里尔,这里是马克思的出生地。以下属于马克思发表的文献是(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国家工业复兴法》 16.如图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下列哪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导致煤炭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  ) A.内燃机 B.蒸汽机 C.发电机 D.计算机 17.1871 年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 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新起点”的依据是巴黎公社(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国家 18.“美国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本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协助来度过大萧 条,并且政府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体不会屈从激烈的经济竞争 所带来的压力。”材料强调美国应(  ) A.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确保对较弱个体救助 D.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19.“这次行动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 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这次行动”是(  )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敦刻尔克撤退 D.攻克柏林 20.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 这说明日本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20 世纪 80 年代的日 本(  ) A.实行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B.对外战争获胜,综合国力增强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重视科技教育,成为经济大国 21.某同学在搜索引擎输入如下关键词:“变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部分恢复私人企业” “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他搜索的历史信息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农业集体化 22.1985 年,他开始担任苏联领导人,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因效果不佳,他转向政 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 蔓延,局势迅速失控。“他”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3.“冷战结束后,美国妄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也在国际和地区事 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材料中的省略号应该包括的对 象有(  ) ①和平崛起的中国②复兴的俄罗斯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发展中国家形成的新兴力量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4.2017 年 5 月,100 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参加了我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 论坛,并经梳理和汇总形成了高峰论坛成果清单。这份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 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5 大类,共 76 大项。这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   ) ①顺应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②实现了世界政治一体化 ③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 ④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25 年来,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 26%,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 鱼类的数量减少了 29%,林地损失近 3 亿英亩,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 升。这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 A.恐怖主义问题 B.贫富分化问题 C.环境恶化问题 D.毒品泛滥问题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50 分) 26.(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正于十二月入陕之先,即已察知东北军剿匪部队思想庞杂,言动岐异,且 有勾通匪部、自由退却等种种复杂离奇之报告,甚至谓将有非常之密谋与变乱者。中正 身为统帅,教导有责,此身属于党国,安危更不容计。不料仓卒之间变生肘腋,此次事 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几全隳于一旦。” ﹣﹣蒋中正《西安半月记》 材料二:“对于不熟悉中国政治的天真的西方观察家来说,这个结局似乎是不可理解的… …在经过了十年最激烈的内战之后,红军和白军忽然携手合唱《友谊地久天长》。这是 什么意思?是不是红军变白了,白军变红了?谁都没有变。但是总有人得了利,有人失 了利。是的,中国得了利,日本失了利。” ﹣﹣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作者对该事件所持的看法。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站在怎样的立场评价该事件最为客观? 27.(16 分)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 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 …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陈独秀……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 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请分别写出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革命之路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 28 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十九大报告 (2)材料二中“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样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8.(12 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 材料一: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的判罪或控告,都是非法的。 ﹣﹣《权利法案》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 统治者的驯服。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材料三:国民议会在主宰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人与公民的权利: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签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1789 年)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 青海。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人民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 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二、 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 有言论、著作…… (1)材料一中“臣民的权利”是哪次革命所取得的成果?革命后创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 (2)结合材料二和 1787 年宪法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是怎祥把统治者的权力关进 制度的笼子里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5)你认为上述法律文献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29.(14 分)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崛起于 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上半期。以 1898 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 在此前 50 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 在此后 50 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二次大战为 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的政治、经 济因素有哪些?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是如何主导国际格局的建立的? 材料二:中美两国都是大国,一个是最发达的国家,一个是发展中的国家。自近代以来, 中美关系历经风风雨雨,“既有合作也有对抗,有时有敌意,有时是伙伴”。 (2)在中国近代史上,中美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对抗”。请分别举出一例。 材料三:1972 年,尼克松访华后曾说:他在“这一周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听到后,也 说了一句:“是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么?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 (3)尼克松访华对中美关系发展有何影响?你认为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材料四:中美贸易争端,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2019 年 5 月 9 日,美国政府 宣布,自 2019 年 5 月 10 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 2000 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 由 10%提高到 25%.5 月 13 日,中国决定,自 2019 年 6 月 1 日 0 时起,对已实施加 征关税的 600 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 (4)中美经贸摩擦给中美关系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放眼未来,设想中美两国应构建一 种怎样的外交关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的内忧外患的相关史实。掌握清政府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内 忧外患及其采取的措施。 【解答】依据“19 世纪中叶”、“内部事务万分火急”可推断出在 19 世纪中期,所谓“ 内部事务”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使其无力应对西方的挑战。故题干中 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最主要是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政府的内忧外患的相关 史实。 2.【分析】本题以陈独秀在《说国家》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 识。 【解答】据材料“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 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万国中之一国,我也是中国之一人。”可知, 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觉醒,由没有国家概念,到国家意识增强。故选项 A 正确。 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但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彻底打 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 的斗争。 故选:A。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材料“东南诸省 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输此巨款”“设机造货”是解题的关键,“东南 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即将东南各省所恃为屏障的地方割占,可知这 是日本割占台湾;“输此巨款”是指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指的是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所以此处的“ 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 【解答】依据题干“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 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 他人之”即将东南各省所恃为屏障的地方割占,可知这是日本割占台湾;“输此巨款” 是指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指的是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 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所以此处的“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 新约”涉及割地、赔款、开办工厂等内容。1895 年 4 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允许日本在中国 开设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 掌握《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 4.【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军阀割据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分析能力。 【解答】据“不仅非北洋系的地方军阀,而且他的嫡系将领们在各自占得一块地盘后, 也相互倾轧,极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可知,袁世凯统治时期,地方军阀和嫡系将领们各 自争占地盘,造成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的局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军阀割据的危害。 5.【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893﹣1898 年”。 【解答】1895 年到 1898 年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在这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努力宣传 维新思潮,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主张民主,但不主张共和制, 所以民主出现的频率高于共和。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 6.【分析】本题以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的话为切入点,主要 考查《新青年》。 【解答】据“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 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可知,这份出版物应该是《新青年》.1915 年,陈独 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 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 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 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7.【分析】本题以 1971 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其《1935 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 存斗争的史诗》为切入点,考查长征。 【解答】“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 的。”是对长征精神的肯定,B、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符合题意。1934 年﹣﹣ 1936 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万里长征,留下了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坚韧不拔、团结奋斗 的长征精神。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长征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据“1944 年抗日战争大事记”信息“中美空军混合大队袭击海南岛,击毁日机 30 架”“中国驻印军队进入孟拱河谷作战”“中国远征军发起滇西战役,配合中美联军 缅北作战”“中国驻印军队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可知,中国军队与世界各国军队联合 作战,积极参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BCD 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 作答。 9.【分析】本题以表格为切入点,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1945 年﹣1949 年期间,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内战,妄图实行 独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解放战争,打败了美蒋势力,解放了中国 大陆。故 1945~1949 年与打倒美蒋,人民解放有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中的重大 事件以及意义。 10.【分析】本题以“彻底废除了中国 2000 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 了新中国政权。”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彻底废除了中国 2000 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按照《中 华人民土地改革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 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 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 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关内 容。 11.【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技成就。注意掌握相关科技成就取得的时间。 【解答】文革发生在 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成就有:1967 年 6 月,我国第 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 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 交水稻;屠呦呦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 1971 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1972 年, 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成 立后,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成就。 12.【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第 26 届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答】“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第 26 届大会以 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 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 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故选:A。 【点评】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1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使人类完成了由手工工厂到大工厂的过渡。 【解答】据题干“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 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 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改变了生产方式瓦特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进,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 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 生产力,使人类完成了由手工工厂到大工厂的过渡,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 级与资产阶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工业革命的内容与影响。 14.【分析】本题以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 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 的曙光。”为背景,考查新航路开辟。 【解答】由“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 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 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的作用,因此 D 理解最确切。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5.【分析】本题以德国《世界报》3 月 7 日报道为切入点,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故 A 符合题意;《独立宣言》是大陆会议发表,与马克思无关。故 B 不符合题意;《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林肯颁布,故 C 不符合题意;《国家工业复兴法》 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与马克思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注意识记《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 16.【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 19 世纪 70 年代。 【解答】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的原因是内燃机的广 泛应用。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 料。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 1885 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 工艺生产汽车。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 兴燃料。 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1871 年的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 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和教训。 【解答】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A 选项错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在 英国建立;B 选项是符合史实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C 选项是错误的,这次运动并未动员农民;D 选项是错误的,这次运动没有建立起社会主 义国家。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黎公社的相 关史实。 18.【分析】本题以“美国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本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 协助来度过大萧条,并且政府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体不会屈从 激烈的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为切入点,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美国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本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协助来度 过大萧条,并且政府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体不会屈从激烈的经 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意思是大箫条时期,政府要帮助私人企业渡过难关,其强调的 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A 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 19.【分析】本题以“这次行动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 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为依托,考查诺曼底登陆。 【解答】“这次行动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这次行动”是诺曼底登陆。1944 年 6 月 6 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它的行动代号是霸王计划。苏军也在东 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使德军面临两线作战,加速了 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 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 【解答】据所学可知,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 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A 项, 实行新政,摆脱经济危机是指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外战争获胜与史实不符,战后日本 没有发动过对外战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明治维新的内容。 故选:D。 【点评】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它希望在政治上能摆脱美国成为政 治大国。 21.【分析】本题考查了新经济政策。1921 年列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解答】据所学知,1921 年列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以解决当时面临的经济和政治危 机。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农民纳完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允许商品生 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部分恢复私人企业。 故选:B。 【点评】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22.【分析】本题考查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是导致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5 年,戈尔巴乔夫开始担任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 ;由于加速经济改革,效果不佳,转到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多党制,倡 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选项 C 符合题意;选项 ABD 与题干内容不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 容、影响。 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1991 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 、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 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崛起也成为了一 支重要的力量,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 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答】“冷战结束后,美国妄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也在国际和 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材料中的省略号应该包 括的对象有①和平崛起的中国、②复兴的俄罗斯和④发展中国家形成的新兴力量。1949 年,以美国为首的 12 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帝国主义军事政 治集团,以称霸为目的,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极 化的相关知识。 24.【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带一路”倡议,可用排除法解答。 【解答】2017 年 5 月,100 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参加了我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 作高峰论坛,并经梳理和汇总形成了高峰论坛成果清单。这份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 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5 大类,共 76 大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 一带一路”倡议②实现了世界政治一体化,据此可排除 ABC 三个选项。 故选:D。 【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 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25.【分析】本题考查了环境恶化问题,注意从题干材料中获取信息。 【解答】25 年来,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 26%,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 29%,林地损失近 3 亿英亩,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 持续上升。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地球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这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环 境恶化问题。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 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50 分) 26.【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西安事变,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到西安督战的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 事变。 (2)据材料一“中正于十二月入陕之先,即已察知东北军剿匪部队思想庞杂,言动岐异 ,且有勾通匪部、自由退却等种种复杂离奇之报告,甚至谓将有非常之密谋与变乱者。 中正身为统帅,教导有责,此身属于党国,安危更不容计。不料仓卒之间变生肘腋,此 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几全隳于一旦”可知,蒋介石 对西安事变持反对态度,认为西安事变使剿共几乎毁于一旦。据材料二“对于不熟悉中 国政治的天真的西方观察家来说,这个结局似乎是不可理解的……在经过了十年最激烈的 内战之后,红军和白军忽然携手合唱《友谊地久天长》。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红军变 白了,白军变红了?谁都没有变。但是总有人得了利,有人失了利。是的,中国得了利, 日本失了利”可知,斯诺认为西安事变对抗日有利,国共两党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站在是否有利于国家、民族的立场评价 该事件最为客观,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 (1)西安事变。 (2)蒋介石对西安事变持反对态度,认为西安事变使剿共几乎毁于一旦;斯诺认为西安 事变对抗日有利,国共两党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 (3)是否有利于国家、民族的立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等相关史实。 27.【分析】本题以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 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为主线, 考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革命道路和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1)19 世纪 60 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等掀起的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 方的技术,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开辟了中国近代化 的道路。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国存亡”为己 任,主张维新变法,掀起了戊戌变法,希望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1911 年,以孙 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核心思想,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材料二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 道路开创的标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19 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始,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故答案为: (1)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五四运动。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掌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革命道路和五四运动 的相关知识。 28.【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美国、法国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法律文献的内容与作 用,注意材料的出处。 【解答】(1)材料一出处中有《权利法案》字样,可知“臣民的权利”是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所取得的成果;革命后创立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 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2)结合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只有驯服 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和 1787 年宪法的有关知识, 可知美国美国 1787 年宪法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实施国家权力的互相制衡,相互制约;规 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通过种方式把 统治者的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 (3)根据材料三“国民议会在主宰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人与公民的权 利;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 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 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签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反复强调的是人权和法治,这是《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它肯 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 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5)《权利法案》、1787 年宪法、《人权宣言》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当时社会 发展起的作用是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资产阶级民 主政体提供了保障;维护和保障了人权;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2)美国 1787 年宪法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实施国家权力的互相制衡,相互制约;规定 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 (3)人权与法治。 (4)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5)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提供 了保障;维护和保障了人权;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任答两点即 可) 【点评】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 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9.【分析】本题以“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为切入点,考查了中美关系相关问题,重点掌握美国崛起的因素、美国主导的国际格局、 中国近代史上,中美关系合作与对抗的史实、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贸易 战等知识,明确中美两国应该相互理解和尊重,加强联系与交流,才能共同发展,合作 共赢等。 【解答】(1)依据材料“美国崛起于 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上半期。以 1898 年的 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 50 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 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 50 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 建立。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并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的政治、经济因素分别是南 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技 术领先,促进了经济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与苏联争霸世界, 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2)在中国近代史上,中美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合作的史 实:一战中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或共同参加反法西斯联盟作战);对抗的史实:美 国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参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二战后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 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发 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经贸摩擦给中美关系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放眼 未来,中美两国应该相互理解和尊重,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加强联系 与交流,共同发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等。 故答案为: (1)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第二次科技革命 美国技术领先,促进了经济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推行“冷战”政策,与苏联争霸世 界,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2)合作:一战中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或共同参加反法西斯联盟作战);对抗:美 国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参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二战后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3)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4)相互理解和尊重,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加强联系与交流,共同发 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美国崛起的因 素、美国主导的国际格局、中国近代史上,中美关系合作与对抗的史实、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贸易战等知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