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 7 至 12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
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
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1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2 题。
两千多年前,孔子站在黄河边上,面对涛涛东去的流水,发出这样的
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不分白天黑夜,永远
奔流不息,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停顿。孔子关于时间的议论,只有九个字,简洁却有力量,给人深远辽阔的联想。,,,。“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在孔子的言论中,的确属于抒情意味很浓的文字了。
庄子是诗人哲学家,他也对时光( )过类似的感慨,那就是另外一
种风格了:“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旅途看似
漫长,在天地之间,其实只是一个瞬间,犹如骏马越过一条小小的缝隙。
还有一种说法,“白驹过隙”中的“白驹”,并非指马,而是指日光,
“白驹过隙”,意为日光迅速移动,掠过有阴影的缝隙,那是眨眼的
()。
无论是将日光比作流水,还是比作飞奔的白马或日光,都是诗人的
( ),都是有想象力的创造。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阐释 工夫 突发奇想
B.阐释 功夫 奇思妙想
C.阐发 工夫 奇思妙想
D.阐发 功夫 突发奇想
2.在选文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很少抒情,他是哲学家,一生
都在思索人生之道。
B.孔子是哲学家,一生都在思索人生之道,他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
的思想,很少抒情。
C.孔子是哲学家,都在思索一生的人生之道,他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
他的思想,很少抒情。D.孔子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他是哲学家,很少抒情,都在
思索一生的人生之道。
3.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是( )
A.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
映桃红。
B.乐游原上游人多,重九登高乐如何。留恋夕阳无限好,寸阴难买
莫蹉跎。
C.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
入醉乡。
D.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原是大人情愿事,今番却令
婴儿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材料一】
在网络时代,为了求新、求快,人们的阅读仅停留于表层,甚至还会蜕
化回儿童阶段。这样很容易反刍负面内容,或是简单粗暴,或是刻薄抬
杠,或是恶意诋毁,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在高速流动的信息
社会更高级地阅读文本,这就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对于青
年一代。
批判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简单说来,它的主要特征
就是:第一,如何质疑。即“会提问”,这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第二,
如何判断。即“会解答”,用有说服力的论证和推理给出解释和判断,
包括新的、与众不同的解释和判断。把这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
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不是“批判”,因为
“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
是建设性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有能力和有
心智。首先,如何做到有批判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指学科
知识,而是一种超越学科,或是说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思维能力,也
称为可迁徙能力。这种能力与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以及统计推断有关。
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层次是可训练的。在国内,讲授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师
的学科背景不少是逻辑学。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也大多围绕形式逻辑和
非形式逻辑展开,也包括统计学内容。与此相伴,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
以测试。比如,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开发的“HEIghten 批判
性思维测试题目”。这套考题与 GRE 考题中的部分内容有类似之处,它
们并不是考学科知识本身,而是测试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但批判性思维就仅止于此吗?显然不是。批判性思维除了在能力层
次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可称之
为心智模式。这个层次超越能力,是一个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的层次。批
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引导人们有意识地打
破思维“禁区”,走出思维“误区”,探索思维“盲区”。
如果说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那么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和
“问为什么”。有关“如何思考”方面的问题,多属技术层面,包括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取的。而有关
“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方面的问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
但是它也是可学习的,可以通过被感悟、被启发等方式学习。
心理学家德韦克的畅销书《看见成长的自己》中描述了两种心智模
式:“不变型心智模式”(固定思维)和“成长型心智模式”(开放思
维)。“成长型心智模式”要求的思维方式就是:想以前没有想过的问
题,问之前没有怀疑过的命题。这就不是“如何思考”的范畴了,而是
进入到“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的范畴。应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
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如何思考”方面见长。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
几乎所有都是关于“如何思考”的,但很少是关于“问为什么”的。我
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批判性思维除了要求在逻辑上、统计上不犯错误之外,更重要的是
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
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
自然的,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正如旅美学者徐
贲所说:“我们无法防止别人扭曲真相,也无法阻挡别人说谎,但我们
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为警觉。”批判性思维不仅是独立思考的方法论,更
体现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和捍卫。网络时代,保持生而为人的自主性,比
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选自《北京日报》——《批判性思维多是建设性的》(2019 年 9 月)
【材料二】 批判性思维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主张使用
逻辑的方法和技术对思维产品和思维过程进行合理的质疑和反思,做出
恰当的评估和判断;注重培养清晰性、准确性、一致性、合理性以及理
性的公正、谦逊、真诚和执著等思维品质和习惯。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
使命,是职业学习者必须进行强化训练的思维基本功。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们按着他们所
确信的“真理”来生活和工作,这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依据真正的真理而
行动。当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断时,每做出一次好的判断,
就使我们向真理或成功迈进了一步;每做出一次坏的判断,就使我们向谬
误或失败迈进了一步。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清除错觉、识破欺骗、破除迷信、澄清误解和
做出好的判断、迈向成功人生的工具。
节选自《光明日报》——《批判性思维与思维基本功》(2011 年 5 月)
4 . 结 合 材 料 一 , 下 列 对 “ 批 判 性 思 维 ” 的 理 解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A.批判性思维就是把提出疑问作为起点,经过获取证据、分析推
理,最终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
B.作为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批判性思维具有两个主要的特
征:“会提问”和“会解答”。
C.批判性思维可以分为“有能力和有心智”两个层次,其能力层
次是可以训练的,却是不可测试的。D.除了能力层次外,批判性思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就是心
智模式,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
5.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时代,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让青少年,
在高速流动的信息社会,更高级地阅读文本。
B.“思考什么”“问为什么”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取,而“如
何思考”的问题则无法借助类似的方法学习。
C.批判性思维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主张
进行合理的质疑和反思,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
D.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清除错觉、识破欺骗、破除迷信、澄清误解
和做出好的判断、迈向成功人生的唯一工具。
6.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对下列文学作品的思考过程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一项
()
A.以我的经验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完璧归赵”就是撞
大运的冒险。
B.《六国论》作者真正目的不在于谈古,而在于通过论今达到针砭
时弊的目的。
C.《拿来主义》中鲁迅告诉人们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要
批判地继承。
D.读《三国演义》可以理解“功名与道义”的选择问题,省察他人人生,借
鉴他人智慧。
三、(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
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
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①衣食,余三十年。舍
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
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市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
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
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
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
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
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用人,用心者使
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
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
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
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
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
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
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
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
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
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
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
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
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 镘:抹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7.对下列各词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发:征集,征调
B.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归:归还
C.其所以自奉也博 奉:供养
D.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鉴:借鉴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木欣欣以向荣
B.其他所以养生之具/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
乐也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
墟矣
B.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
墟矣
C.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
墟矣
D.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
墟矣
10.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王承福正直善良品格的一组是( )
①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
②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
③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④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⑤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传记介绍了粉刷匠王承福的身世和人品,展现了普通劳
动者的风采,文章构思巧妙,语言委婉含蓄。
B.王承福觉得人们只要量才度力,安守本分,选择力所能及的
职业并脚踏实地地工作,就能做到问心无愧。
C.作者认为,许多富贵人家日益破落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自食其
力,王承福不愿意娶妻生子,也是这个原因。D.本文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一样,同是为底层的劳动
者写的传记,同样寄托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
第Ⅱ卷
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12 小题,共 117 分。
四、(26 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⑴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3 分)
译文:
⑵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3 分)
译文:
⑶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3 分)
译文:
13.结合文本,概括王承福“以圬为业”的原因。(3 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唐)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①。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注】①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⑴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意思是:人谁不害怕老?老了又有谁
来怜惜你呢?
B. 诗人说:“身体消瘦衣带紧,头发稀疏帽偏斜,爱惜眼睛不读书,针
灸调理为延年。”
C. 后六句诗意思产生了巨大的转折,诗情一振而起,语言直白易懂,读
来极为亲切。
D.“莫道桑榆晚”中“桑榆”指的是日出的地方,王勃的《滕王阁序》也用过
这个典故。
⑵赏析“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3
分)
⑶白居易在《咏老赠梦得》中说:“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
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
书。情尽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面对晚景,
两位诗人的态度有何不同?(2 分)
1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 故木受绳则直,①。(荀子《劝学》)
⑵ 斜阳草树,②,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
古》)
⑶ ③,王道之始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⑷ 众所周知,中国的文人有“明月情结”,同一轮明月,景色却截
然不同:在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是“④,忽到庞公栖隐处” 的
朦胧;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是“我欲因之梦吴越,⑤”
的清幽;在苏东坡《赤壁赋》中则是“少焉,⑥,徘徊于斗牛之间”
的清朗。
五、( 20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20 题。
北京渐远的叫卖声
黄开发
上午在家看书,楼下传来叫卖声:
“磨剪子磨刀——”
声音低沉,有些苍老的感觉。“磨”字发音很轻,“刀”字音
有点像“都”,与以往所听到的不同。我走到窗前,见一个老师傅推着自行车走过。他看起来六十来岁,光头,戴眼镜,上下一身咖啡色的衣
裳,连自行车的挡泥板和支架都是这个颜色,——后者应是生锈的缘故。
他不时抖动着一串金闺,发出哗啦哗啦的铁片碰击声。
回到书桌前,我顺手从身边的书架上取下一本书 —— 布面仿
线装的《一岁货声》。此书高踞书架已两年有余,之所以放在近前,是
为了取读的方便,然而一直忙于读其他的书,无暇顾及。时令交替,应
时叫卖,最能反映出农业文明时代鲜明的季节感。下面从《一岁货声》
中略抄几则,可见一斑。暮春四月,胡同口的菜摊传来:
“杏儿来,熟又烂来,酸来还又管换来呀,烂杏儿巴达来,小葱
儿来,莴苣菜呀,嫩水萝葡来,白菜呀,蒿子杆来,蒜苗来,豌豆角儿
来,黄瓜来,勾葱辣秦椒来,卖粉皮儿一大钱。”
听到这声音,脑子里就会浮现出杏儿黄、水萝卜红、蔬菜绿的画面,
丰富多彩。“巴达杏”是一种出自西域的著名品种,小贩以此招徕顾客。
“嗳……十朵,花啊晚香啊,晚香的玉来,一个大钱十五朵。”
这是叫卖晚香玉的。农历五月,初夏的黄昏,悠长的青灰色胡同,篮
筐中盛开的白花,阵阵馥郁的芬芳……这动人的情景,宛如一幅有声的
风俗画,一首有味的乡土诗。其中的点号不是省略号,原编者在序中解
释,这是表示长声与余韵的。初冬十月,天气转冷,卖蒸白薯的来了:
“栗子味的白糖来,是栗子味的白薯来……烫手来,蒸化了,锅底儿,
赛过糖了,喝了蜜了,蒸透了白薯啊,真热活呀!”
蒸白薯又香又甜又热乎,听了就使人流哈喇子。时至腊月,临近年根,
各种吆喝声、响器声密集起来。有跑旱船、耍猴儿的,有卖供花、关东糖的,有卖年画、对联的,有熬粥、卖豆豉豆腐的,有卖红头绳、绫绢
花的,有卖砂锅、装灯带的……各种吆喝声伴随着锣声、鼓声、唢呐声,
在冰冷的空气里酿出了温煦、热闹、欢庆的年节气氛。
张恨水在《市声拾趣》中说:“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
小贩吆喝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究其原因,与老北京的消
费文化特点有关。老北京是农业文明时代的古都,商业发达,买卖兴旺。
居民相对富裕,有钱又有闲,喜欢找乐子。做小买卖的耳濡目染,受到
影响,另外也会投人所好。吆喝声不仅要足够响亮、悠长,传入胡同边
四合院里主顾们的耳朵,还得好听,吸引他们出来。一代代的叫卖声传
下来,在时光里打磨,形成了京腔京韵十足的话语系统。
晚清至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世事沧桑,生活方式巨变。叫卖声依然
存在,但已经大变了样儿。那些与时令有关的食品果蔬的吆喝声,与旧
时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吆喝声,都成了明日黄花。今天尚存收废旧用品
的和搞修理的叫卖声,其内容也与过去迥异。从我居住的小区来看,除
了雨雪天气,从上午九十点到下午四五点,叫卖声不时入耳。声音本身
也有了今昔之别。北京本地人早已不做走街串巷的小买卖了,搞修理、
收废品的基本上是外地人。叫卖声南腔北调,不复昔日的京腔京韵。过
去用裸嗓子喊,有的配以响器,总是自自然然的;而今,一些人用扩音
器放录音。最过分的是一个回收废旧电器的小贩,骑着电动三轮车,
—— 经常翘着二郎腿,边走边在扩音器里重复播放“家电回收”,车
子驶过,声音回荡,使人顿感几栋楼房在高分贝的噪声中沦陷……也有
吆喝声是我愿意听的,比如一个修理门窗的骑着电动三轮车经过,叫道:“换玻璃,换玻璃,换纱窗纱门,换纱窗,修家具门窗的滑轮滑道,
安装遮阳片,更换阳光板,换纱窗的来啦!”
他有时重复“换玻璃”,加重“修家具门窗的滑轮滑道”一句的语气,
又间或高声叫道:“换纱窗的来啦!” 嗓音响亮,神气十足,大有舍我
其谁之概,让你感觉他是出身于修理门窗的世家,你家需要维修,就得
请他。从声音里想象,这人应该是京郊来的小伙子,身强力壮,留着平
头,面皮枣红。而实际上则是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头发稀疏,脸色黄黑,
瘦而精干。车子靠背后面是工具箱,工具箱后面镶着一块红底白字的广
告板,工具箱上面还立着一块广告板,同样是红底白字。车上堆满了各
种工具和材料。此人的吆喝声抑扬顿挫,颇具魔力,我有时静下来聆听。
很羡慕他有一副好嗓子。
我有时走过一些老胡同,留意叫卖声,但从未听到过。问胡同里的老
人,他们都说很少见了。像我所居住的老小区,住户稠密,老房子多,
老人也多,又是开放式的,给小商贩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今,在侯
宝林、郭德纲的相声中,在老艺人臧鸿的表演中,还能听到一些“老北
京的吆喝声”,只不过都属于表演性的,少了真正的老北京吆喝声的土
气和鲜活气。
现在所能听到的叫卖声中古意犹存的大概只有磨刀剪的了。一年以前,
有一个磨刀剪的五十多岁的师傅,隔十天半个月的来小区一趟。他吆喝
道:
“磨剪子嘞 —— 磨菜刀—— ”字正腔圆,洪亮悠长。他留分头,戴茶色眼镜,系着长围裙。车子大
梁上搭着黑皮袋,后座的木板上放置磨石等杂物,两边挂着工具箱。一
次在路上遇到,过去与他攀谈。见我感兴趣,他怂恿我回去拿把刀剪过
来磨,听他好好聊。提了几次,知道我无意,便和我聊了起来。他介绍
由五块铁片串成的金闺,说“金闺”是对闺阁的美称,因为来磨刀剪的
大多是姑娘、媳妇们。过去叫“唤金闺”,现在简化了,就叫“金闺”。
我 问 , 以 前 样 板 戏 《 红 灯 记 》 里 喊 : “ 磨 剪 子 嘞 —— 戗 菜 刀
—— ”,您怎么不用“戗”字了?他说,现在生活中都不用“戗”
字了,也就不吆喝“戗”了。他是天津蓟县人,在通州的村子里租了房
子,白天骑车在城里的一个个小区间穿行。他有两个孩子,都已成家立
业,做别的营生了。师傅走了,左手推车,右手腕枕在车座上,抖动金
闺,发出几串清脆悦耳的声音。
《一岁货声》在“工艺”类中,记录有磨剪子的吆喝声:“磨剪子,
磨剪子,戗剃头刀子。”原编者注解说,工匠多推车,有边走边敲铁片
的,也有吹喇叭的。更早的时候,工匠扛着板凳,上面放置粗细磨石。
除了磨刀剪,还代人清洗铜镜。现在小区叫卖的小贩们的交通工具鸟枪
换炮,几乎都是电动三轮车和电动自行车,只有磨刀剪的交通工具最落
后,用老旧自行车,工具和吆喝声都去晚清不远,尚有昔日的流风余韵。
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听到那个蓟县师傅的叫卖声了。我所在的小区即将
安装门禁,到时候,连收废品、修理门窗等的叫卖声也将远去……
摘自 2019 年 10 月《文汇报》,有删节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 文章开头由身边的叫卖声写起,借助《一岁货声》的记载,回忆老北京小贩们
的吆喝声。
B. 文中作者多次写到的生活中磨剪子磨刀的吆喝声,是为了突出“抖动
金闺”的细节。
C.老北京吆喝声之所以打动人,因为其响亮、悠长、吸引人,又适应人
们的消费文化。
D. “明日黄花”一词比喻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文中指的就是那些与时令有关
的吆喝声。
E. 作者通过对北京街头叫卖声的娓娓介绍,表达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的
遗憾之情。
17. 文章多次引用《一岁货声》里的内容,这样写有何作用?(3 分)
18.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4 分)
19.文中写道:“……也有吆喝声是我愿意听的”,结合全文概括“我愿
意听”的吆喝声有哪些特点?(4 分)
20.有人认为,文章的结尾是赘余的;也有人认为这一段内容写得妙,不
可缺少。对
此,你有怎样的看法?(5 分)
六、(11 分)21.阅读下面图表,按照要求作答:(5 分)
梅拉比安沟通模型
⑴ 梅拉比安沟通模型告诉我们:(不超过 40 字)(3 分)
⑵ 很多场合,沟通语言的确很重要。如果你发微信邀请朋友来自己家里
做客,这样说最合适:( )(2 分)
A.我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欢迎你随时叨扰,请千万不要客气啊。
B.诚挚地欢迎你,你的到来定会让我家蓬荜生辉,你还是不要爽约。
C.欢迎你来我家做客,我今天特意买了你最爱吃的零食,不见不散。
D.你到我府上共叙同窗之谊,正好拜访一下令堂,以表达尊敬之情。
22. 《红楼梦》塑造了青春少女的群像,《三国演义》塑造了乱世
英雄的群像,《论语》塑造了孔子师生的群像。请从这三部作品中任
选一部,用第二人称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对所选作品中人物群像的
赞美。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③感情真
挚,有文采;④不少于 120 字。(6 分)
七、(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的变化无处不在。
2020 年,你的生活有何变化?你注意到身边的变化了吗?你关注到
了国家的发展和变化了吗?你还期待生活中出现什么变化?……
请你以“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文体自选(诗歌
除外),文体特征明确;③不要套作或抄袭,不要泄露学校和个人的真实信息;④
不少于 800 字。
河北区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
(本卷共 11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
1.C 阐发:阐述抒发,阐释:阐述解释;工夫:(占有的)时间,功夫:
花费的
时间和精力;奇思妙想:侧重奇妙,突发奇想:侧重突然。
2.B
3.D 是民间习俗——婴儿抓周 A 上巳或清明节踏青 B 重阳节登高 C
端午节
饮菖蒲酒吃粽子
4.C 缺少条件“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混淆是非:“批判性思维的能
力层次是可训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测试”.
5.C A 以偏概全:原文是“如何在高速流动的信息社会更高级地
阅 读 文 本 , 这 就 需 要 培 养 “ 批 判 性 思 维 ” , 尤 其 是 对 于 青 年 一
代。” B 张冠李戴,原文是有关“‘如何思考’方面的问题,可
以通过训练获取的,而有关‘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方面的问
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D.断章取义,原文是“批判性
思维是我们清除错觉、识破欺骗、破除迷信、澄清误解和做出好的
判断、迈向成功人生的工具”,而非“唯一工具”。
6. A
7.B 归:给予
8. D 表结果,因而因此 A.把 /表修饰 B.的 /主谓取独 C.做 /被
9.A
10.B ①王承福的经历⑤王对“所谓食焉怠其事”结果的评论
11.C 王承福不愿意娶妻生子,因为他认为“吾能薄而功小,不有
之可也”“立吾家而力不足”。
第Ⅱ卷
四、( 26 分)
12.( 9 分)
⑴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地位低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
却好像自在满意的样子。(3 分)
⑵以富贵为乐,以贫贱为悲,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3 分)⑶妻子儿女都要被我养活;我能力小,功劳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
(3 分)
13.(3 分)
①丧失了土地
②粉刷墙壁是比较好掌握的技能
③比较容易换取应有的报酬
14.
⑴D“莫道桑榆晚”中“桑榆”指的是日落的地方。(3 分)
⑵意思是说“人老了经历的事多,理解也深刻透彻,看人也像看山河
一样;仔细想想自己还是很幸运的,想到这心情感到很是畅快愉
悦”;运用比喻,说明老人看事情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洞察力;这
四句感情深挚,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真情关爱和真诚劝勉。(3 分)
⑶面对晚景,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描述老人的处境和心态,流露一种消
极、悲观的情绪;刘诗前六句是对白诗的回答和补充,后六句则是对
“老”的颂赞,使人读后会觉得“老”不可怕,而是更充满希望,寄
托出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 分)
15.( 6 分)
① 金 就 砺则 利 ② 寻 常 巷 陌 ③养 生 丧 死
无憾
④鹿门月照开烟树 ⑤一夜飞度镜湖月 ⑥月出于
东山之上
五、( 20 分)16. B D(4 分)
17. ( 3 分)
①增加了文章历史积淀,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
②文章开头的引用承上启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结尾的引用照应前文内容,收束全文,引出作者的感慨。
18. ( 4 分)
运用排比、比拟的修辞手法,短句错落、口语化的语言,通过写老北京
各行各业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渲染了时值腊月这些吆喝声给老北京带来
的温煦、热闹、欢庆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老北京叫卖声的喜爱和怀念
之情。
19.( 4 分)
① 声音好:嗓音响亮,抑扬顿挫,字正腔圆,洪亮悠长;
② 内容好:与时令有关的食品果蔬和旧时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吆喝声;
③ 接地气:有土气和鲜活气,是真正的老北京吆喝声;
④有传统:去晚清不远,尚有昔日的古意犹存流风余韵的吆喝声。
20.( 5 分)
【示例】
我认为不能删掉。结尾内容和前文叫卖声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
结尾抒发“因为目前小区即将安装门锁,所以叫卖声会渐行渐远”的感
慨,表达了对老北京叫卖声这一传统民俗文化即将消失的遗憾和惋惜之
情,这段文字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引发读者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
的思考。(先表明态度,1 分;再从内容,结构和文章主旨进行分析,说明理由,
4 分。)
六、( 11 分)
21.
⑴沟通的时候,视觉的身体语言最重要,其次是声音面,最后才是实际
说出来的内容。( 3 分)
⑵ C( 2 分)
22.( 6 分)
【示例】
走进《红楼梦》,我认识了你们——一群花样年华的女孩子:喜欢你——
像阳光一样灿烂爽朗,爱咬舌头喊“爱哥哥”“林姐姐”的湘云;喜欢
你——像贵庭牡丹一样雍容华美,温柔平和地关怀身边每一个人的宝姐
姐;也喜欢你——像一朵艳丽却带刺的玫瑰花一样,外表看似刻薄、实
际善良热情的晴雯……你们单纯、美好、善良、多情,虽然命途多舛,
但却给我的文学世界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七、(60 分)
23.按照高考评分标准给分:
【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地位低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
却好像自在满意的样子。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
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
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
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
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
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
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
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
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
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
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
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
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
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
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
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
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
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
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
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
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
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
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
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
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
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
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
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以富贵为乐,以贫贱为悲,我难道与一般人不
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子儿女都要
被我养活;我能力小,功劳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
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
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步思考,觉得他这个人
大概是个贤人,是那种所谓独善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
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
吗?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有利於天下,而王承福把有家
当作劳心费力的事,不肯操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道会肯操劳心智为
其他的人吗!但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贵,
得到後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贪婪奸邪
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上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
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