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陕西省延安市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陕西省延安市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ID:446452

大小:1.4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市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 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B. 番茄从营养液中吸收磷元素,可用于合成 ADP 和 tRNA C. 组成细胞的元素有 C、H、O、N 等,其中 O 元素是最基本元素 D. 鉴别不同生物可以采用的物质有蛋白质、DNA、RNA 和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组成不同生物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没有个体的差异性。 【详解】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相似,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 间结构不同,故 A 错。ADP 和 tRNA 均含有 P 元素,番茄从营养液中吸收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 ADP 和 tRNA,故 B 正确;C 元素是最基本元素,故 C 错;核苷酸在不同个体间无差异性,故 D 错。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硝化细菌代谢过程中既有 O2 的产生又有 O2 的消耗 B. 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与内质网膜可通过囊泡联系 C. 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可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 D. mRNA 和 tRNA 种类的变化都可作为判断细胞是否癌变的依据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 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详解】A、硝化细菌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和葡萄糖,因此硝化细菌代谢过程中既有 O2 的产生又有 O2 的消耗,正确; B、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可以分泌小泡(囊泡),与内质网膜可通过囊泡联系,正确; C、溶酶体膜上的糖蛋白是高度糖基化的,性质非常稳定,不易被水解酶水解;而且溶酶体膜的磷脂双分子 层中含有很多固醇类物质,且和糖蛋白和糖脂进行相互交联,进一步加固了溶酶体膜的稳固性。因此溶酶 【体膜上的蛋白质可通过修饰从而不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正确; D、tRNA 的作用是运输氨基酸,因此种类是不变的,错误; 故选 D。 3.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转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腔内加工 C. 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肽链的折叠等加工,然后通过高尔基体的进 一步加工、分类、包装,运到细胞的特定位置。 【详解】由图可知,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和包装后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A 正确; 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的,这一过程没有囊泡运输,B 错误; 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属于胞吐作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C 正确;据图分析可知, 细胞膜上糖蛋白(膜蛋白)的形成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 正确。 4.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⑤和⑥ D. ③和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 ATP 分子,其中“○”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其中“○”表 示腺嘌呤;③表示 DNA 的片段,其中“○”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表示 RNA,其中“○”表示腺嘌 呤核糖核苷酸,⑤是 ATP 分子,其中“○”表示腺苷;⑥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表示腺苷, 据此答题。 【详解】据上分析可知,①和④“○”中所对应的含义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和⑥“○”中所对应的 含义都是腺苷,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5.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细胞中的三种物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的化学元素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 B. 物质甲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 物质乙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 物质丙是 RNA 【答案】D 【解析】 图中的 C、H、O、N、P 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A 正确;题图显示:物质甲和丙都是由 C、H、O、N、P 五种元素组成,但甲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丙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据此推知,甲、丙依次表示 磷脂、DNA,磷脂以双分子层的形式排布,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 正确,D 错误;乙的基本组成元素是 C、H、O、N 四种,是细胞膜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说明乙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 承担者,C 正确。 6.下列有关实验及结论分析合理的是 A. 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 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B. 在研究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进 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 C.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D. 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 CO2 的吸收量、O2 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 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在最适温度下活性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均会降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途径一 般不同;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CO2 一部分来自自身的呼吸作用,一部分从外界的吸收, 则 CO2 的吸收量代表净光合作用。 【详解】由于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存在酶活性相等的两个不同温度,所以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 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不能判断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 相同,A 错误;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所以有水生 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故动物细胞进 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B 正确;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 绿色、细胞质呈红色,C 错误;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而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 CO2 的吸 收量、O2 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D 错误。 7.囊泡运输指真核细胞内不同膜结构之间的物质运输(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尔基体在细胞的囊泡运输中起到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B. 钠离子、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一般不通过囊泡运输 C. 分泌蛋白在往外运输时,囊泡膜依次转变为内质网膜、 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D. 若图中的受体膜是突触前膜,则囊泡内包裹的物质可能是神经递质 【答案】C 【解析】 高尔基体起交通枢纽的作用,A 正确。钠离子、氨基酸等小分子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的,一般不通过 囊泡运输,B 正确。分泌蛋白在往外运输时,内质网膜转变为囊泡膜,再转变为高尔基体膜,再到囊泡膜, 然后和细胞膜融合,C 错误。如果图中的受体膜是突触前膜,由图分析可知经过受体膜释放出去,而突触 前膜释放的是神经递质,所以囊泡内包裹的物质可能是神经递质,D 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生物膜有关的 8 个失分点(1)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但获取某细胞结构时采用差速离心法。(2)游离的核糖体与附着在内质网 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前者合成的是结构蛋白,后者合成的是分泌蛋白。(3)细胞器的膜可 以相互转化,这是由于各种膜的化学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同,高尔基体为转化的“枢纽”。(4)分泌蛋白的 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协作:核糖体只是分泌蛋白肽链的合成场所,肽链需在内质网中盘曲、折叠 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经高尔基体进行最后的“加工、分类与包装”,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泌到细 胞外。(5)分泌蛋白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6)多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空间结构是在内质网上形成的,成熟蛋白质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7) 真核细胞有内膜系统,原核细胞没有,具膜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的生物膜只 有细胞膜。(8)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体现了内质网是细胞内分布最广的细胞器,也体现了内质 网的运输作用;内质网是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中心。 8.将新鲜胡萝卜切成粗细相同的 5 cm 长条,随机平均分为 a、b、c、d、e、f 组,取上述 6 组细条分别放在 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 h 后测定每条胡萝卜条的长度,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实验后,a 组细胞的吸水量比 b 组多 B. 实验后,c 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 d 组 C. 实验后,f 组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大于 e 组 D. 该实验不设空白对照,a~f 组之间相互对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新鲜马铃薯条 5cm,如果长度变小,说明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长度增加,说明外界溶液浓度低, 细胞吸水;长度不变,说明是外界溶液和细胞液是等浓度溶液,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 【详解】A、实验后,a 组长度变长,说明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变低;b 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吸水和失 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液浓度不变,因此 a 组细胞的吸水量比 b 组多,A 正确; B、实验后,c 组长度变小,说明细胞失水;d 组长度变小,说明细胞失水,从图中可知 d 组的长度小于 a 组,说明 d 组失水较 a 组多;因此 c 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 d 组,B 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后 f 组的细胞长度最小,所以其渗透压最高,故 f 组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大于 e组,C 正确; D、该实验不设空白对照,a~f 组之间相互对照,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质壁分离的条件,考生要能够从曲线中看出 细胞液的等渗溶液,在低浓度溶液中吸收膨胀,高浓度溶液中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9.如图甲、乙、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酶 1 和酶 2 表示同一种酶 B. 图甲、乙、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均会发生 C. 图丙过程需要 tRNA,每种 t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而某些氨基酸可以由不同 tRNA 转运 D. 图丙中最终合成的四条肽链各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甲中,DNA 两条单链均做模板,表示 DNA 复制过程;乙中以 DNA 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表示转录过程, 丙代表翻译过程。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不同长度的肽链。 【详解】A、图中酶 1 和酶 2 分别是催化 DNA 复制和转录的酶,不是同一种酶,A 错误; B、图甲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但是图乙和丙可以发生,B 错误; C、翻译过程需要 tRNA 搬运氨基酸,每种 t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某些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 可以由多个不同 tRNA 转运,C 正确; D、图丙中以同一条 mRNA 为模板,最终合成的四条肽链上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是相同的,D 错误。 故选 C。 【点睛】“列表法”比较复制、转录和翻译 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核糖体) 模板 DNA 的两条链 DNA 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4 种核糖核苷酸 20 种氨基酸 原则 A-T、G-C T-A、A-U、G-C A-U、G-C 结果 两个子代 DNA 分子 mRNA、tRNA、rRNA 蛋白质 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传递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 10.下图是细胞结构或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以上细胞结构或细胞中都含有 DNA、RNA 和蛋白质等有机物 B. 甲、乙两种结构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具有丙结构的生物比丁高等 C. 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中不含甲、乙、丙 D. 甲、乙、丙、丁在进行相应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线粒体,乙叶绿体,丙细胞核,丁原核生物。 【详解】甲线粒体,乙叶绿体,丙细胞核,丁原核生物均含有 DNA、RNA 和蛋白质等有机物,A 正确;甲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乙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都与能量转化有关,具有丙细胞核的是真核 生物,比丁原核生物高等,B 正确;甲、乙、丙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不具有双层膜,丁原核生物不含线粒 体、叶绿体和细胞核,C 错误;甲、乙、丙、丁均进行相关大分子物质的合成会产生水,甲有氧呼吸会消 耗水,乙光合作用会消耗水,D 正确。故选 C。 11.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 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 NaHCO3 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 NaHCO3 溶液浓度的关系。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 a~b 段,随着 NaHCO3 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 在 b~c 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 NaHCO3 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 在 c 点以后,因 NaHCO3 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 因配制的 NaHCO3 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CO2 浓度等,一般光合作用达到饱和点时,自变量将不再 成为限制因素; NaHCO3 溶液是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的;由图可知,在 ab 段,随着 NaHCO3 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 用速率逐渐增强;bc 段,增加 NaHCO3 溶液浓度,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基本不变;在 c 点以后,因 NaHCO3 溶液浓度过高,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增加。 【详解】A、据图分析,在 ab 段,随着 NaHCO3 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释放的氧气量 增多,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减少,A 错误; B、在 bc 段,已经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再是二氧化碳浓度,单独增加 NaHCO3 溶液浓度,不能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B 错误; C、在 c 点以后,因 NaHCO3 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产生氧气量减少,叶圆 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增加,C 正确; D、配制的 NaHCO3 溶液中不含氧气,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释放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能进行 有氧呼吸,D 错误。 故选 C。 12.家庭生活中利用黄豆种子产生黄豆芽的过程中,有关物质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此过程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细胞代谢增强 B. 在此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不断增多的原因是从外界液体中吸收得到的C. 若测得某一时刻黄豆种子吸收 O2 与释放 CO2 的体积比为 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 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2:1 D. 此过程中,鲜重不断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含量在不断增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种子萌发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因此水分增加(吸收的水分一部分与亲水性物质结合形成结合 水,更多的是作为溶剂的自由水),因此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高,细胞代谢增强,A 正 确;在此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不断增多的原因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各种小分子物质,不是从外界液 体中吸收得到的,B 错误;若测得某一时刻黄豆种子吸收 O2 与释放 CO2 的体积比为 1:3,则此时种子胚细 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6:1,C 错误;此过程中,鲜重不断增加的原因是细胞吸收了大 量的水,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子萌发时各种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13.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A. (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升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B. (2)图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 S 期 C. (3)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 4 个 D. (4)图中①④的基本单位不相同,③约有 20 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细胞增殖及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 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详解】A、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适当升高温度后,酶的活性升高,达到最大生成物量的时间提前,A 正 确; B、根据图(2)表示细胞周期,其中 S 期发生的变化是 DNA 分子复制,为分裂期准备条件,是药物抑制细 胞增殖的最佳时期,B 正确;C、图(3)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由此可推出体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为 4 条,则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将导致染色体数目变成 8 条,C 错误; D、图(4)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①是 DNA,④是 mRNA,二者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 苷酸,③是氨基酸,生物体 氨基酸大约 20 种,D 正确。 故选 C。 14.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 CO2 和 O2 传感器的 100mL 锥形瓶中,加入 40mL 活化酵母菌和 60mL 葡 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 O2 和 CO2 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 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 t1 时快 C. 若降低 10℃培养,O2 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运 用所学的细胞呼吸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详解】在 t1~t2 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 正 确;t3 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 呼吸,t1 和 t3 产生 CO2 的速率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 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 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3 倍,因此 t3 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 t1 时快,B 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 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 C 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 成灰绿色,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曲线图的能力,需要根据曲线的斜率来判断细胞有氧呼吸的速 率大小,要注意题目关键词“最适温度”,因此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细胞呼吸速率会减慢。 15.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 的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 B. 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C. 过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 D. 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 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 2、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 ATP 中。 【详解】A、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图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A 错误; B、由题图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①过程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 段,消耗量氧气,B 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②过程加入 ADP 氧气浓度下降较慢,加入底物后氧气浓度下降速度加快,由于氧气的 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水,因此限制②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加入 ADP 后,⑤过程氧气浓度 降低的速度加快,说明该过程限制氧气与还原氢结合的因素是 ADP 的量,因此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 因是[H]不足,C 正确; D、④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 ADP 后,⑤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④比③耗氧 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DP 数量少,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及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 熟练识记有氧呼吸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场所,理解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关 系,并结学会分析题图曲线的含义,应用相关知识并结合题图曲线分析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因素的能力。 16.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 图乙的物质运输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 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 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甲图: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该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逆浓度梯度进行(虚线表示细胞 外的浓度但是该物质超过细胞外的浓度,还可以继续运输,说明可以逆浓度运输),在能量充足、载体没有 达到饱和之前,运输速度随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载体饱和或能量不足时,主动运输就会减弱,表现 为甲图曲线。 2、乙图:乙图中物质的运输时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 【详解】A、甲、乙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 助,A 错误; B、图乙所示为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细胞膜的形态没有发生变化,不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流动 性, B 错误;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符合图乙所示的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 协助的特点, C 正确;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胞吞,与图乙不符,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 17.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细胞中过程③⑤都能合成 ATP B. 过程①④⑤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C.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D. 叶肉细胞中过程⑤产生的 ATP 可用于过程⑥中 C3 的还原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③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形成 ATP,⑤为有氧呼吸二、三阶段,能形成 ATP,A 错误; B、④为醋酸菌产醋酸的过程需要氧气,⑤为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需要氧气,①过程是呼吸作用第一阶 段,有氧无氧都可进行,B 错误; C、① ②是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① ③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 正确; D、叶肉细胞中过程⑤产生的 ATP 不能用于过程⑥中 C3 的还原,D 错误; 故选 C。 18.如图曲线表示在不同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1、2、3 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分别是 D-A、C-A、B-A B. 若条件为是否加催化剂,则 1、2、3 分别是不加催化剂、加无机催化剂、加酶的反应 C. 若条件为酶促反应所处 PH 值不同,1、2、3 反应条件可能是 PH1﹥PH2﹥PH3 D. 若条件为酶促反应所处温度(T)不同,1、2、3 反应条件一定是 T1﹥T3﹥T2 【答案】D 【解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酶的作用本质,酶具有催化的作用,作用机理为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影响酶促反应 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 pH,识记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A、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因此 1、2、3 反应所需 要的活化能分别是 D-A、C-A、B-A,A 正确; B、由于催化剂具有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因此无催化剂的反应过程达到的活化能最高,而酶与无机催化 剂相比,具有高效性,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力更强,因此 2、3 分别是加无机催化剂、加酶的反应,B 正确; C、最适 pH 下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偏离最适 pH 酶促反应速率会下降,因此 1、2、3 组的 pH 可能符合 pH1﹥pH2﹥pH3,C 正确; D、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快,酶活性最高,偏离最适温度,即低温或高温都可能降低酶的活性,所以 1、2、3 反应条件不一定是 T1﹥T3﹥T2,D 错误; 故选 D。 19.如图 2 所示,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在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S 代表两种结构间的平均距离, 记录 s 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图 2 可以看出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B. 用黑藻叶片进行该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在 0-t 时间段内,随时间的延长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D. 若 s 在逐渐减小,说明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的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外在原因是由于原生质层两侧存在浓度差,内在原因是原生 质层的伸缩性要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详解】A、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是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 正确; B、观察质壁分离时,黑藻的叶绿体可以显示原生质层的位置,方便观察质壁分离,B 正确; C、0-t 阶段,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距离逐渐增大,表明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细胞的吸水力逐渐增大,C 错误; D、S 逐渐缩小,表明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则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D 正确; 故选 C。 20.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波长(nm) 400 450 500 550 600 670 700 叶绿素 a 40 68 5 15 16 40 16吸收光能 的百分比 (%) 全部色素 75 93 50 35 45 75 35 A. O2 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B. 光的波长由 550nm 转为 670nm 时,叶绿体中 C3 的量会增加 C. 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 400nm~450nm 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D. 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降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合色素可以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 收蓝紫光。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由色素吸收光能,实现水的光解释放 氧气,而暗反应会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和 C3 的还原。 【详解】A、色素吸收的光能可以用于水的光解,水光解时产生[H]和氧气,故色素吸收光能情况与氧气释 放速率基本一致,A 正确; B、由 550nm 波长的光转为 670nm 波长的光时,色素吸收的光能增加,短时间内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 ATP 增多,C3 的还原加快,CO2 的固定基本不变,故 C3 含量减少,B 错误; C、由于 Mg 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当植物缺乏 Mg 时,叶绿素含量减少,因此对 400nm~450nm 波长 的光的利用显著减少,C 正确; D、表格中数据为适宜条件下的吸收光能情况,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利用光能的能力会降低,D 正确; 故选 B。 21.科学家利用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了一种蝎毒“染色剂”,这种能发光的染色剂可以选择性地“绑 定”在癌细胞表面,从而帮助医生识别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蝎毒“染色剂”可能会被癌细胞表面的某些糖蛋白识别 B. 蝎毒中的蛋白质最初是在内质网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的 C. 蝎子细胞加工蛋白质时所需的 ATP 都由细胞质基质提供 D. 最终制成的蝎毒“染色剂”中氨基数目与羧基数目一定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表面有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 水缩合反应的场所是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 基中的氨基或 羧基数。 2、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是有氧呼吸 的主要场所。 【详解】A、由题意知,“蝎子毒蛋白质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表面,从而帮助医生识别癌细胞”, 因此可以推测,“染色剂”可能会被癌细胞表面的某些糖蛋白识别,A 正确; B、蝎毒中的蛋白质最初是在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的,B 错误; C、蝎子细胞加工蛋白质时所需的 ATP 由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提供,C 错误; D、蝎毒“染色剂”中氨基数目与羧基数目不一定相等,D 错误。 故选 A。 22.下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 O2 后,O2 的消耗量和 CO2 的产生量变化曲线。据 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Ⅱ分别表示 O2 的消耗量和 CO2 的产生量 B. O2 浓度为 b 时,约有 2/3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C. O2 浓度为 c 时,酵母菌产生的 CO2 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 D. O2.浓度为 d 时,细胞呼吸形成的 ATP 全部来自线粒体【答案】B 【解析】 【详解】A、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其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 碳,当氧气浓度小于 d 时,曲线Ⅱ均高于曲线Ⅰ,说明曲线Ⅰ为总的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曲线Ⅱ为有氧 呼吸氧气的消耗量,A 错误。 B、O2 浓度为 b 时,02 的消耗量为 6,CO2 的产生量为 10,说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 1,无氧呼吸 CO2 的 产生量为 4,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 2,即约有 2/3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B 正确。 C、O2 浓度为 C 时,02 的消耗量为 10,CO2 的产生量为 12,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其产生的 C02 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 错误。 D、O2 浓度为 d 时,02 的消耗量和 CO2 的产生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形成的 ATP 来自细 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 错误。 故选 B。 【点睛】学生对 O2 浓度影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曲线理解不清 O2 浓度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曲线分析 (1)氧气作为有氧呼吸的原料,可同时影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速率。 ①图甲中 O2 浓度为 0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随 O2 浓度升高,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无氧呼吸逐渐减弱。当 O2 浓度为 0~10%时,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O2 浓度为 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图乙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无氧呼吸 CO2 释放量、有氧呼吸 O2 吸收量(等于有氧呼吸 CO2 释放量)及两种呼 吸 CO2 释放总量。 (2)图中 R 点为两种呼吸 CO2 释放总量的最低点,一般认为此时细胞的呼吸消耗最少。 AB 段长度=BC 段长度,说明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 CO2 量相等,则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 应为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 1/3。 23.如图表示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有利 B. 在昼夜温差为 6℃时,番茄茎的生长最快 C. 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D. 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研究的是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日温为 26℃时,在一定范围内(5~20℃),随 着夜温的升高,茎的生长速率加快,超过该范围后,随着夜温的升高,茎的生长速率减慢。 【详解】A、由图可知,日温为26℃时,夜温越低,昼夜温差越大,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减小,故昼夜温 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不利,A 错误; B、在日温为 26℃、夜温为 20℃时,昼夜温差为 6℃,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度最快,B 正确; C、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夜晚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 正确; D、分析曲线图,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一定温度范围内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D 正确。 故选 A。 24.将一绿色植物放在密闭装置内,在恒定且适宜温度下,依次经过如下处理:①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② 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③维持光照,并添加 NaHCO3 溶液。测得装置内 O2 浓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A. AB 段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是恒定的 B. B 点开始进行光照处理C. BD 段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D. CD 段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 CO2 浓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温度恒定,呼吸作用速度不变,因此 AB 段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是恒定的,A 正确;从 B 点开 始,氧气开始增加,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B 正确;CD 段氧气不再增加,说明呼吸作用速度 与光合作用速度相等,C 错误;由于绿色植物放在密闭装置内,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CO2 浓度降低,光合 作用速度下降,故限制因素为 CO2 浓度,D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5.以测定的 C02 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 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光照相同时间,在 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 30℃相等 C. 如果该植物原重 X kg,置于暗处 4h 后重(X -l) kg,然后光照 4h 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 3/4kg.h-1 D. 若将乙装置中 NaHCO3 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 B 曲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在 25℃时,CO2 吸收量最大,即光合作用净合成量最大,积累的有 机物最多,A 错误; B、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30℃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 3.50(净合成量)+3.00(呼吸消耗量)=6.50mg/h, 35℃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 3.00(净合成量)+3.50(呼吸消耗量)=6.50mg/h,二者相同,B 正确;C、该植物原重 Xkg,置于暗处 4h 后重(X-1)kg,说明呼吸速率为 1/4kg.h-1,然后光照 4h 后重(X+2) kg,说明净光合速率为 3/4kg.h-1,则总光合速率为 1kg.h-1,C 错误; D、将乙装置中 NaHCO3 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 B 曲线,D 错误。 故选 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 速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在有光条件下,植物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细胞的真正光合速 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6.图 1 是一个细胞周期内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变化曲线图,图 2 是根据细胞核 DNA 含量不同,将大量某种 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统计每组的细胞数而绘制的柱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 1 中 ef 段的染色体数是 cd 段的一半 B. 图 2 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 染色体数目加倍 C. 图 2 中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 1 中的 ab 段 D.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 2 的甲组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1:图 1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变化, bc 段形成的原因 DNA 的复制,ac 段处于 有丝分裂间期;cd 段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和末期。 分析图 2:甲组细胞中的 DNA 含量为 2C,包括间期 DNA 复制前和末期的细胞;乙组细胞中的 DNA 含量 为 2C~4C,均为间期细胞;丙组细胞中的 DNA 含量为 4C,包括间期 DNA 复制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 细胞。 【详解】图 1 中 cd 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ef 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是 cd 段 2 倍,A 错误;图 2 丙组细胞中的 DNA 含量为 4C,包括间期 DNA 复制后、前期、中期和后期 的细胞,其中只有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B 正确;图 2 中甲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 1 中的 ab 段, 的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 1 中的 bc 段,C 错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中期,为图 2 的丙组部分细胞,D 错误;故选 B。 【点睛】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在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 好的时期是中期。 27.图一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 色体数与核 DNA 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一中①②③⑤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 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 CD 段的有①④⑤ C. 图一中②④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 A 和 a 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D. 若该动物产生一个 Aab 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 DF 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一中①②⑤都含有二个染色体组,③含有四个染色体组,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 错误; B、图二 CD 段表示染色体和核 DNA 数之比为 1:2,对应于图一中的①④⑤,B 正确; C、根据图一所示细胞无法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所以②④可能为次级精母细或第一极体;②中 A 和 a 形成 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交叉互换导致的,C 错误; D、该动物产生一个 Aab 的配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应为图二的 CD 段, D 错误。 28.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每个细胞中核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 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 DNA 含量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B. 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 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 C. 利用药物抑制 DNA 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中期 D. 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大于分裂期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 DNA 含量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A 正确; 由图中信息可知,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 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B 正确; 利用药物抑制 DNA 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 错误; 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要进行有关物质的合成,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 大于分裂期的,D 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能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 29.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时间或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提高了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 C. 细胞内合成了血红蛋白是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标志 D. 胚胎干细胞、成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清细胞分化的根本 原因及其意义、干细胞的内涵及其类型等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 正确;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 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B 正确;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红细 胞分化的标志是合成了其特有的血红蛋白,C 正确;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 成肌细胞是专能干细胞,可见,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及成肌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D 错误。 30.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和⑤产生后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 B. ④转变成 CO2 的过程不全部发生在一种细胞器内 C. 仅给植物饲喂 C18O2,则植物所释放氧气只能是 16O2 D. 光能突然增强,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①/②值增大,而后该值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详解】 【详解】A、①⑤都表示 ATP,其中①产生后用于暗反应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分布在叶绿体基质,⑤用 于生命活动的消耗,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 正确; B、④葡萄糖转变成 CO2 的过程中第一阶段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第二三阶段可以发生在线粒体,B 正确; C、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的光解,给植物饲喂 C18O2,光合产生的水中含有 18O,因此植物 所释放氧气有 18O2,C 错误; D、光能突然增强,光反应加快,ATP 产生加快,时间内可能会导致 ATP 与 ADP 的比值增大,最后 ATP 与 ADP 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D 正确。 故选 C。二、非选择题 31.ATP 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侧的 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 ATP 的形成。 下图表示 ATP 酶复合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TP 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___________功能。图中 H+从 B 侧运输到 A 侧的跨膜运输方 式为___________。 (2)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 ATP 酶复合体,它分布在___________,产生的 ATP 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过 程。ATP 酶复合体在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__阶段的反应,并且产生大量 ATP 的过程是在 __________膜上,其产生的 ATP 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结构与 ATP 相似的物质 GTP(三磷酸鸟苷)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请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解释 GTP 也可以供能的原因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运输和催化 (2). 协助扩散 (3). 类囊体薄膜 (4). 暗反应 (5). 三 (6). 线 粒体内膜上 (7). 各项生命活动 (8). 高能磷酸键 【解析】 【分析】 ATP 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 H+搬运到另一侧,并催化 ATP 的形成,因此 ATP 酶复合体具有运输和生物催化功能,主要分布于生物体内能够合成 ATP 的场所,如线粒体内膜、叶绿 体类囊体膜等部位,据此作答。 【详解】(1)ATP 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图中 H+B 较 A 侧多,H+从 B 侧运 输到 A 侧需要载体蛋白,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2)叶绿体中的 ATP 酶复合体应分布在类囊体膜上;产生的 ATP 可以应用于暗反应中 C3 的还原;ATP 酶 复合体分布于膜上,因此可参与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产生大量 ATP 的过程是 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呼吸作用产生的 ATP 可以用于细胞内其它需能的各项生命活动;(3)GTP(三磷酸鸟苷)结构与 ATP 相似,则 GTP 也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容易水解断裂,释放能量,故 GTP 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点睛】本题结合 ATP 酶复合体考查物质运输、呼吸作用及 ATP 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 的记忆和掌握,以及对题干信息的获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生命活动两个重要的生命活动。 (Ⅰ)图甲为三种植物(Ⅰ、Ⅱ、Ⅲ)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甲中 b 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光照强度为 a 点时,植物Ⅰ既没有 CO2 的吸收 也没有 CO2 的释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的三种植物最适合于生活在荫蔽环境下的是________。 (3)连接图乙中“1”和“2”两个过程的关键物质是____________。 (4)若研究 CO2 中 C 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 片,若突然停止供给 CO2,请在下图中绘出叶绿体中[H](即 NADPH)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曲线 ____________。 (Ⅱ)研究人员将某植物置于 CO2 和 O2 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 1)的密闭容器内,图 1 中的Ⅰ、Ⅱ 表示某一时段细胞内的两项生理过程,图 2 表示容器内 CO2 和 O2 浓度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该研究过程中,光照强度属于________变量,过程Ⅱ中的[H]是指________,该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化 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 1 中的物质 C 一般是指__________,硝化细菌合成物质 C 利用的是________能。 (3)从气体进出细胞的情况分析,图 1 所示生理状态对应于图 2 中的__________时间段。 (4)20~24 h 时,据图推测该植物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温度 (2). 光合作用消耗 CO2 量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量 (3). 植物Ⅲ (4). ATP 和[H] (5). 同位素标记(同位素示踪) (6). (7). 自 (8). NADH (9). 释放出大量能量 (10). 葡萄糖(糖类) (11). 化学 (12). 8~17 h (13). 有 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4). 20h 后两条曲线开始出现不对称,植物 CO2 的释放量大于 O2 的吸收量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图甲中,植物Ⅰ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高,属于阳生植物;而植物Ⅲ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均低,属于阴生植物;则植物Ⅱ属于中间植物类型;乙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图中 1 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 应,2 表示暗反应。 【详解】(Ⅰ)(1)b 点无光照,有二氧化碳的释放,只进行细胞呼吸,故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 光照强度为 a 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 0,其原因是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 量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量。 (2)根据植物对光的需求不同,可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图甲中 I 为阳生植物,Ⅲ为阴生植物,故最 适合于生活在阴凉环境下的是植物Ⅲ。 的(3)乙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图中 1 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2 表示暗反应,从光反应到暗反应重要的物 质桥梁为 ATP 和[H]。 (4)研究 CO2 中 C 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通常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根据检测放射性的大小来追踪其位 置,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若突然停止供给 CO2,NADPH([H])的消耗将减少,含量将升高,曲线为 。 (Ⅱ)(1)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之一,在一天 24h 内,光照强度在发生变化,所以在 该研究过程中,光照强度属于自变量。过程Ⅱ表示有氧呼吸,其中的[H]是指 NADH,该物质经过一系列的 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2)图 1 中的物质 C 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一般是指葡萄糖(糖类)。硝化细菌合成物质 C 利用的是 将土壤中的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 (3)图 1 中的Ⅰ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除了用于Ⅱ所示的有氧呼吸外,还有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说 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图 2 中的 8〜17h,O2 浓度不断增加,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可见,图 1 所示生理状态对应于图 2 中的 8〜17h 时间段。 (4)20 时后两条曲线开始出现不对称,植物 CO2 的释放量大于 02 的吸收量,说明在 20~24 时,该植物的 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的关系、光合作用过程、有氧呼 吸过程、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从图中曲线获得解 题有效信息;明确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之间的差别;识记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 33.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 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取材方面,蜂毒素只能从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获取,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关研究已表明,蜂毒素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 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相关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a.取 4 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b.1 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组,向 2-4 号培养瓶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培养 48h 后,检测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如图-1 所示。 d.检测与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2 所示。 (3)分析与讨论: a.图-1 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1、图-2 表明: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的是____________,抑制胃癌细胞凋亡的是________________。 因此,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等量的(离体)胃癌细胞 (3). 2、4、6μg/ml 蜂毒素溶液 (4). 胃癌细胞凋亡率 (5). 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一定范围内随蜂毒素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 (6). Bax 蛋白 (7). Bel-2 蛋白 (8). 能够促进 Bax 基因的表达,抑制 Bel-2 基因的表达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细胞癌变的机理和癌细胞的特点、癌细胞防治的综合性考查,回忆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细胞癌变的机理和癌细胞的特点解答.分析图 1 和图 2 中蜂毒素浓度与肺癌 细胞凋亡率、蜂毒素浓度与 Bax 基因 Bel-2 基因表达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解答。 【详解】(1)蜜蜂的 DNA(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只有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能表达出蜂毒素,蜂毒素只能 从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获取. (2)①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图 1 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 浓度的蜂毒素溶液,因变量是胃癌细胞的凋亡率,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如 下: a.取 4 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I 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 2~4 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 2、4、6μg/mL 蜂毒素溶液。 c.培养 48 小时后,检测并统计胃癌细胞的凋亡率。 d.重复 a、b 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情况。(3)分析讨论 a、由图 1 可知,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的增大,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升高。 b、分析图 2 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蜂毒素能促进 Bax 基因表达、抑制 BeI-2 基因表达,且随蜂毒素浓度 增加 Bax 基因表达率升高、BeI-2 基因表达率降低,由此可以看出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 亡与 Bax 基因表达增强和 BeI-2 基因表达减弱(Bax 基因和 BeI-2 基因表达)有关;由图 1 和图 2 曲线可知, Bel-2 蛋白/Bax 蛋白的比值降低会诱导癌细胞胃癌细胞凋亡。 【点睛】 对于对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细胞癌变的机理和癌细胞的特点、癌细胞防治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 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