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养正 6 月历史试卷
命题: 审核: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
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周天子这一做法旨在
A.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 B.鼓励诸侯积极开疆拓土
C.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2.先秦道家对法的态度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早期道家认为“法烦刑峻即民生诈”,后期道家则把法
上升到“天下之准绳,人主之度量”的高度。这一变化表明
A. “礼治”逐步让位于“法治”B.道家未形成统一的核心思想
C.“法治”思想顺应时代要求 D.道家和法家的主张日益趋同
3.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 B.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
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 D.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
4.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
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 为
主流。由此可推知
A.宗法制已完全退出两汉政治构架 B.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
C.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 D.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5.下表是汉代有关名田(占有土地)规定的记载。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A.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B.严厉地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
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严格限制了商业规模的扩大
6.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出身 前期 中期 后期
功臣 10 3 0
功臣子 3 5 0
外戚宗室 0 3 1
掾史文吏 0 8 2
经学之士 0 1 10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 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7.下是有关唐代经济的记述。据此推知,当时
记 述 出 处
唐初法律规定:“士农工商,四人各业。食禄
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
《旧唐书•食货志》
(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市易造作器物”
“殖货流于江剑”
《旧唐书•太平公主传》
(朝廷敕令)“应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
百姓例差科(交纳工商业税)”。
《全唐文•禁公主家邑司擅行文牒敕》
A.坊市管理体制开始被打破 B.皇室人员从事工商业盛行
C.政府工商业政策有所放松 D.官营工商业日益垄断市场
8.罗尔纲先生经考证后认为《水浒传》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前部分成书于
元末明初,后部分成书于明中叶。有此判断的原因之一,是《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由“替天行道救
生民”转变为“替天行道存忠义”。由此可知
A.理性判断与解释利于历史研究的突破 B.只有大量的考证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C.史家对史料的解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 D.历史研究的深入唯有依赖丰富的史料9.万历年间郎世宁(意大利人)的绘画上,有意削弱了明暗对比等西方元素,增添了中国文化的审
美趣味,从而使色调更加柔和,使画面中人物的脸和手亮起来。这一做法的意在
A. 对中西绘画方法进行融合 B. 适应清朝文化专制的需要
C. 促进中国绘画技术的进步 D. 减轻西画东传进程的阻力
10.酥油茶原是藏族特色饮品,到了元代,蒙古人也广泛接受它,研制出许多不同类型的酥油茶,明
代汉族地区人民也颇为接受,记录百姓居家必用的类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专门记载了酥油茶的
制作方法。这表明当时
A. 西藏开始纳入国家政治版图 B. 北方茶文化影响力日益超过南方
C. 跨区域间长途贸易日益普遍 D. 少数民族习俗丰富汉族饮食生活
11. 19 世纪中后期,西方民主观念逐渐传人中国,“议会、民权、自由、宪政、权利”等成为热门
词汇。清末民初,“革命、共和、民主”等成为流行词。五四时期,“自由主义民主”“革命民主主义”
等词语成为新宠。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西方民主体制被照搬到了中国 B.民主流派众多干扰了救亡道路的抉择
C.实现共和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 D.民族危机加剧推动了民主观念的变化
12.1868 年,上海地方官与英美领事议定《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自此以后而有上海法租界“会审
公廨”、汉口洋务公所等。《汉口竹枝词》记载汉口洋务公所:“汉口从无会审堂,洋街公所异申江。
班期领署激将去。无术分身格外忙。”这表明
A.租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B.汉口的发展与世界同步
C.列强控制中国重要经济命脉 D.中国司法主权受到侵害
13.1895 年《大清民事刑事诉讼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
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材料表明
A. 法律承认私有财产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B.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彻底被废除
C. 清政府已经完全接受了西方法律制度 D.这是中国用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开端
14.1898 年,光绪帝发布“自开商埠”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
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并且着重强调“不准划分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清政府“自开商
埠”反映出
A.近代中国自强努力的探索 B.商埠成功阻止了列强侵略
C.清末新政的经济成效有限 D.列强的经济侵略深入内地
15.杜威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
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该事件促成
A.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 清政府迅速垮台
C. 革命领导阶级变化 D. 抗日战争的兴起
16.下表所示为毛泽东生平年表(部分)。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活动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民主革命 B.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诉求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本形成 D.毛泽东路线在中央领导地位确立
17.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草案时指出:“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此,计
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
业。……样样宽裕的平衡是不会有的,齐头并进是进不快的。”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编制
A.以综合平衡为基本原则 B.以计划体制推动经济建设
C.参考英美国家的经济水平 D.以重工业的发展为先行
18.1972 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
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
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A. 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 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 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 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9. 20 世纪 80 年代初,火车、轮船和长途汽车上到处是拎着装有建筑材料、纺织品和食品等商品
样本的大包小包的乡镇企业推销员,形成了“推销员满地跑”的景象。这一景象
A.表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反映出商品市场的活跃
C.直接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 D.体现了私营企业的活力
20.伯利克里曾说:“雅典人纵使不能创造一切事物,但有权利判断一切事物。”与这种说法相似的
古希腊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轮番而治 D.认识你自己
21.16 世纪,“他们都要求从世俗的情感和欲望解放领域转向思想文化体系的清算领域。也可以说,他们都希望从思想体系上,而不是从人的情感上来清算神学体系。”据此可知,“他们”
A.主张否定宗教神学 B.反对君主专制
C.强调人有信仰自由 D.倡导人非工具
22.从 17 世纪初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凭借从美洲得来的白
银换取欧洲所需的大量亚洲产品。这反映出
A.欧洲出现严重的商业危机 B.欧洲加快了对亚洲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 D.亚洲对欧洲的贸易处于劣势
23 论及卢梭的思想,学者贝克指出:“无论你是属于左派(哪怕是左翼中的左翼),还是属于右派(哪
怕是右翼中的右翼),你都能在卢梭这里找到你的信条。”贝克认为卢梭的思想
A.可以为民主政治服务 B.导致了思想界的混乱
C.违背了理性主义原则 D.引发了欧洲政治革命
24.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办法,追究政府国内外政策失败的责
任。这一做法
A.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B.保证了下议院的立法权
C.加强了国王对上院的控制 D.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5.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 1819 年;“激进主义”,1820 年;“社会主义”,
1832 年;“保守主义”,1835 年;“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词则是在 19 世纪 40 年代才
出现。到 19 世纪 50 年代,在英语世界中才使用“资本主义”这个词(法语中则早得多)对这些历史
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主义”都来源于启蒙运动 B.法国的资本主义比英国更先进
C.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童工和女工是雇主眼中“忙碌”“勤劳”和“有用”的
人,同时分析了 1839 年在大不列颠的工厂工人的构成情况(如下表)。这种构成
项目 18 岁以下工人总数 女性总数 18 岁以下女工总数 成年男工总数
人数 192887 人 242296 人 112192 人 96569 人
A.说明英国重视技术工人的家族传承 B.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
C.反映出当时成年劳动力的严重匮乏 D.说明农业吸引劳动力能力超过工业
27.1818 年,普鲁士颁布了新的关税法。关税法废除了王国内部的所有关税,实行低进口税、免出
口税和征收高额过境税的统一税制。此法规
A.消除了各邦国间的经济隔阂 B.形成了德意志统一的国内市场C.客观上有利于德意志的统一 D.巩固了普鲁士王国的首席地位
28.近现代某一文学流派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个人普遍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揭示了示物质文明的残酷
和冷漠无情,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这一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9.1918 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
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A.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 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30.1934 年,斯大林指出:“虽然货币经济是资产阶级的经济手段,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利用这种手
段,发展贸易.因为苏联的工业和农业都已经发展极好.下一步的任务就是促进城乡商 品流转.商品
流转是连接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必要环节”斯大林的这一表述旨在
A. 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 B.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C. 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 D.使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31.日本自 1963 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
少对美出口。1968 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A.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 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 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32.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唯一超级大国,但不少美国的战略家却向自己的祖国发出了“不 要成
为孤独的超级大国”、“即使罗马帝国也有崩溃的那一天”等忠吿。这些忠吿反映出“冷战”后的形势
是
A.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B.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紧张
C. 发展中国家迅速地崛起 D.世界力量对比呈现均衡化
二、非选择题(4 题,共 52 分。33 题 20 分,34 题 12 分,35 题 10 分,36 题 10 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我认为从唐到宋还是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拿唐的 750 年与宋的 1050 年做一个
比较。我们会发现: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
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 1/8—1/4 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 1/2 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多种语言;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 administrative city,是政治的,而
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
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社
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
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 9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
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 13 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 45 万人,但只有 500
人得到进士。
——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对 nation 观念的重新思考》
材料二 1500 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
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500 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
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
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就把自己的疆域封闭起来,使
它与外界隔离,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
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
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因此,可以说,民族国
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1500 年前后西欧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所做的准备。(8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历史变迁和西方社会变迁的实质差异。(2 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
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当经济出现萧条时,
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
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反对用扩
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主张减税
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
——摘编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依据材料并接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理论创新与经济发展”,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对所
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具体论题,阐述需史论结合。)
3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鉴于近代以来食品卫生的恶劣状况,在租界的正向引导与反向刺激下,国人食品卫生意
识逐渐觉醒,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撰文倡导公共卫生,报刊杂志积极开展卫生宣传与科普,社团组织
踊跃发起卫生事业自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卫生局、卫生试验所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相继设
立,用于规范宰牲检验、生产场所、食品发售以及卫生行政人员等方面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食
品卫生法监管提供了组织支撑与法律保证。通过开展与实施卫生计划、卫生教育等,在对饮水、
肉食、奶品、副食及其生产场所的具体监管过程中,上海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
食品卫生监管制度,上海的食品卫生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升。
——摘编自吴布林《民国时期上海华界食品卫生监管初探(1927-1937)》
(1)根据材料,概括民国时期食品卫生监管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时期食品卫生监管的影响。(6 分)
3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孟泰(1898—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鞍钢炼铁厂工作。工作初期,他经
常到鞍钢几十里矿区刨冰雪,抠器件,扒铁堆,铁房里分门别类地摆满了修好并擦洗干净的各种的
各种器材零件。孟泰说“国家搞建设跟自家过日子都一样,一刻也离不开勤俭。”1960年初,苏联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停产的威胁。孟泰等迅速动员和组织技术骨干,开展联合
协作技术攻关,终于制成了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他创造了“眼睛要看到,耳朵
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所作所为操作法,凡是高炉循环水出故障,他都能手到病除,同行
们送了他一个绰号“高炉神仙”。他与工人反复研究,改变过去冷却水顺炉淌的情形,排除了高炉
发生爆炸事故的隐患。他抓住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放过,一个一个地圆满解决……在鞍钢形成了经久
不衰的“孟泰精神”。——《“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及事迹简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泰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泰为鞍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简述孟泰的精神品
质。(6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CBBA 6-10 DCADD 11-15 DDAAC
16-20 BDBBA 21-25 CCADC 26-30 BCDCB 31-32 C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33 题 20 分、第 34 题 12 分,第 35-36 题各 10 分,
共 52 分)
33. (1)表现:外交多元化;经济重心南移;城市(市场)经济发达;科技(文化)先进;
士人政治。(每点 1 分,任意答 4 点即可,共 4 分)原因:少数民族的崛起(封建化);封
建经济繁荣;士族衰弱(庶族崛起);科举制的发展完善;赋税制度改革。(每点 2 分,
任意答 3 点即可,共 6 分)
(2)准备:解放农奴;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体);
民族国家出现。(每点 2 分,任意答 4 点即可,共 8 分)
(3)唐宋: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1 分);西方: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文明
转向工业文明)(1 分)
34.(12分)评分标准:
示例一:论题:经济理论的不断创新,推动了资本主主义的经济发展。(3分)
阐述:自由理论的提出,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
来;凯恩斯主义的提出,为罗斯福新政所实践,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
来;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为里根克服经济“滞胀”局面,提供了新思路,推动新时期
美国及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9分)
示例二:论题: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实践。(3分)
阐述: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作用;(3 分)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
形式,以法律为手段,积极干预经济;(3 分)罗斯福新政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
进行了全面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了社会保障体制,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3 分)35.(1)特点:受到西方先进经验的影响;社会阶层的广泛参与;政府的支持与
法律保证。(每点 2 分,任答两点 4 分)
(2)影响:改善了食品卫生状况;提升了民众食品安全意识;促进了政府职能
的进一步完善; 有利于南京国民政府政权巩固;促进了城市近代化的发展。(每
点 2 分,答岀其中 3 点给 6 分)
3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1)时代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设备落后;国家工业
化建设的开展(“一五”计划的实施);中苏关系恶化。(4分,任答两点即可)
(2)贡献:保障器材需求;攻破技术难关;排除安全隐患;解决群众问题;恢复
和发展鞍钢生产。(4分,任答四点即可)
精神品质: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心系群众;业务精湛。(2 分,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