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I卷高三语文最新信息卷(九)(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全国I卷高三语文最新信息卷(九)(Word版含答案)

ID:447135

大小:115.8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生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 ★ 启用前 (新高考)2020 年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 文(九)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李子柒,“现象级”网红。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 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 卷。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 Youtube 上备受追捧,收获 735 万粉丝,影响力堪比 CNN,无数外 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 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 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礼赞工业成果无可厚非,可 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 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至于有人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 要。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 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 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与其说是迎合了 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 念与畅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 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 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从这个角度来看, 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 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 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 出。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记得在李子柒做“古法长安纸”的视频下,很多外 国人惊诧不已,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 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 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 国。 (取材于《北京日报》2019 年 12 月 11 日) 材料二: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 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 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 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 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甲)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 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乙)李子柒只是一个 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 机遇的一个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 (丙)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 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 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 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 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 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取材于《经济日报》2019 年 12 月 10 日)材料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 强大的包装能力。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场时, 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开始感叹,做文化 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 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 乡村生活和美食文化。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 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 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她的视频能获得愉 悦,得到放松,仅此而已。 那些认为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柒把中国落后的一 面展示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准确地说,这种 观点并非否定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而是认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那么这里所要讨论 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 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1972 年,享誉世 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纪录片。但 因为认为《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而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说法, “其实《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电影”。并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 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这部电影后来获得了很多大奖,一直被视为国 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是那个年代重要的影像资料,极具历史价值。 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尼奥尼的工作。从 对有关《中国》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点正逐渐被抛弃,只是时不时还会冒出来 吓唬人。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 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 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了消费体验,她所 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人喜欢她的一个主要原因。澄清争 议,走出误区,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相信会激励 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取材于新媒网 2019 年 12 月 07 日)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子柒的作品在海外异常火爆,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 B.国内网友质疑李子柒的原因是认为其作品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而且不够真实。 C.作者认为李子柒作品是否是文化输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文化输出的深层思考。 D.文章采用了驳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先反驳网友的观点,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2.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3 分)( ) 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 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A.(甲) B.(乙) C.(丙) D.(丁)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 化语境,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 B.《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 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 C.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并不受欢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这 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 D.材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 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4.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4 分) 5.综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9 题。 井 杜运燮 我是静默。几片草叶, 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 便是我完整和谐的世界。 是你们在饥渴的时候, 离开了温暖,前来淘汲, 才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 但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 之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 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你们只汲取我的表面, 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 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 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 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 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 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 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 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 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 绝不逃避,也不兴奋, 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一首写的是井,是井的自白,这井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象征,是诗人的自白。 B.第一节,首句“我是静默”为全诗奠定了凄苦悲凉的感情基调。 C.第二节,“你们”指来井边取水的人们,他们因“饥渴”“前来淘汲”。作者以“瞥见你们满面的 烦忧”,写出了取水人的愁苦、凄哀。 D.第四节作者用“表面”和“深处”这对相反的词,展示“井”的“冷寂”,一任“四方飘落的花 叶腐烂”。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歌“几片”“几朵”“小小”等词,既映衬了井的安静,也与后面的“简单”形成呼应。 B.第 2-6 节,在“我”的“静默”与“你们”的“烦忧”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巧妙地 利用水面的映现作用,写“井”的“瞥见”,其实是一种相互观看。 C.本诗是一首形式自由的现代诗歌并没有刻意押韵,语调平静,节奏舒缓,语速均匀。 D.此诗中关于“井”的描述,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总体性的勾画,中间的五节构成了一个整体, 是具体的呈现。 8.赏析画线句子。(4 分) 9.诗歌中“井”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教所, 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会陈稀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 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 赵午等皆自杀。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 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赵王教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 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 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 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 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 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 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 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 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体,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 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卒。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C.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D.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迁,文中意为升官。一般指官职的调动,有贵右贱左之说,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B.赭衣,在古代只有囚犯才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 C.景帝,这是用谥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庙号、年号、封号等来指称。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禄”,地位不同,称呼也就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 A.田叔为人率直,清廉公正。他以严谨廉洁为追求,喜欢与有名望的人交游,被层层推荐给赵王 张敖,任职郎中,因德行突出而得到赵王看重。B.田叔忠诚侠义,不惧死亡。高祖傲慢无礼,赵王臣属阴谋刺杀却被发觉,赵王被逮捕时,田叔 甘冒罪及三族的威胁,装扮成家奴追随赵王。 C.田叔为官有才,善于理事。他被赵王张敖推荐给高祖时,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被 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赞赏。 D.田叔处事圆通,柔中带刚。田叔刻意公开袒护鲁王,从而使鲁王羞愧而自愿偿还百姓;又故意 不在馆舍休息,以此来讽劝鲁王不要大肆游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 14.田叔替景帝调查袁盎被刺杀的事情,景帝为什么称他“大贤”而任命他为国相?(3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尊前。 几番画角②催红日,无事沧洲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后文的“铁瓮”即指镇江城。②画角:古管乐器,以竹木或皮 革制成,因外加彩绘,故名。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之,以警昏晓。③沧洲:滨水的地方。 古时常用来称隐士的居处。此指镇江江边某幽僻之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从铁瓮城写到望海楼,一个“飞”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楼的高耸和凌空飞腾之势,富有 动感。 B.颈联两句对比鲜明,蕴含色彩、远近、事物趋向等方面的对比,构成一幅完整而富有情趣的画 面。 C.尾联以“忽忆”领起,由景及情,诗人由眼前的春风秋月之美景想到往日的赏心乐事,不禁茫 然失落。 D.诗人立足“望海楼”,从仰视、俯瞰、远望等角度着笔,绘成多幅美好图画,也投射出内心的复 杂情感。 16.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即使遭遇粉身碎骨的酷刑也无所 畏惧,一心捍卫自己的崇高志向。 (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之中,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的感悟 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过,“___________,_______”借古鉴今,给我们管理者的启示就是 要赏罚分明,要善于用奖赏和惩罚这两种手段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绩效的目的。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 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 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1)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 此,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就在我面前浓妆淡抹。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 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 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 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劣,但态度最为坦白。(2)它们枝头粗壮疏落,叶子平展阔大。 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见绿叶成阴的光景了。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 好像一个大绿障,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 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 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 ,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 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 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18.对文中所用修辞手法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引用、比喻、排比 B.夸张、借代、排比 C.比喻、拟人、引用 D.拟人、借代、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1)句可改写成“始终没看清楚”,(2)句可改写成“它们枝头粗 疏,叶子平大”,从语义上看这两句与原文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 (4 分) 在 9 月 29 日结束的 2019 年女排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以 3:0 击败阿根廷 队,取得 11 连胜,以全胜战绩成功卫冕,夺得史上第五个世界杯冠军。在颁奖典礼上,本届世界 杯最佳阵容揭晓,中国队共有 4 人入选,分别是最佳主攻朱婷、最佳副攻颜妮、最佳二传丁霞、最 佳自由人王梦洁。同时,朱婷荣膺了本届世界杯最有价值球员,这也是她继 2015 年世界杯后再次 夺得这一奖项,成为女排世界杯历史上首位蝉联最有价值球员的球员。 22.下面是某医院患者就诊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 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喜欢热闹的民族,亲朋好友,大家围坐一桌,美酒佳肴,谈笑风生,是表 达幸福生活的重要仪式。合餐的饮食文化加深了我们的情谊,却存在着传染病毒细菌的极大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关于传统“合餐制”“合食制”弊病的讨论。不少人疾呼,有必要以此 次疫情为契机,循序渐进地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还有专家学者建议将“公筷制”“分餐 制”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视野,可仿效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场餐桌革命。 其实早在 2003 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但伴随着“非典”的退却,分餐制便 鲜有人提及。不少专家指出,“算上这次疫情,我们已经太多次提倡分餐制,又太少去思考为何难 落实了。”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以“李明”的身份,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学校要举办一场演讲会,主题是:“文明就餐,健康饮食”,请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观 点和思考。 ②学校要举办一场辩论会,辩题是:“‘合餐制’好还是‘分餐制’好?”请你选择一个支持 方,写一篇辩论稿,表达你的立场并反驳对方的立场。 ③你的家人不理解“为什么一家人也要分餐,用公筷”,请你选择一位家 人,就此给他/她写 一封信。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绝密 ★ 启用前 (新高考)2020 年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 文 答 案(九) 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 的要求,如“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 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 项,“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错误。原文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文中没有说在国内受到冷落,仅仅是质疑 颇多。故选 A。 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 以及语意的提示。楼宇烈先生说的话是主要表达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 重要的特征。甲处的段落大意主要是谈生活方式;乙处主要是谈文化输出;丙处主要是在讲李子柒 的作品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案例;根据丁处的后一句“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提到了人文精神,与楼 宇烈先生说的话相衔接。故选 D。 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 干的要求,例如本题“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然后回归文本,找寻相 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进行分析概括。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 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 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可以总结为“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 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根据材料一第四五自然段,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 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奥秘与魅力。可以概括为“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根据材 料三第二自然段“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 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 藉。”可概括为,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 4. 【参考答案】①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②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③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 干的要求,例如本题“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然后回归文本,找寻相 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进行分析概括。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 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 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可以总结为“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 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根据材料一第四五自然段,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 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奥秘与魅力。可以概括为“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根据材 料三第二自然段“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 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 藉。”可概括为,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 5. 【参考答案】①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②不一定是宏大 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③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④在输出 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⑤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 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⑥文化输出不要太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 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分析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仔细阅读三则材料,针对题目中的 “文化输出”找寻相关语句。根据材料二,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 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 重要价值共识。总结为,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②不一 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根据材料三,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 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李子柒用唯美的风 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了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 “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可总结为,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 在输出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根据,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 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可总结为,文化输出不要太 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根据材料一,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 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 中国。可概括为,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 6.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 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理解诗 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 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 项,“凄苦悲凉的感情基调” 错。开头,人格化的井说自己是静默的,没有水浪的汹涌,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就 是井里反映的一个完整和谐的世界,这就是说,诗人的灵魂是安静的,没有什么大的激动,他的世 界是完整和谐的。诗中借人格化的“井”塑造了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生命形象,并以井喻人,赞 扬勇于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并不是“凄苦悲凉”的形象。故选 B。 7.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 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 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 项,“并没有 刻意押韵”错。作者采用了抱韵、换韵和交叉押韵的方式。如第一节中的“叶”与“界”押韵,第 二节中的“候”与“忧”押韵,第三节中“暖”与“满”押韵,第四节中“面”与“烂”押韵,第 五节中“面”与“联”押韵,均属于抱韵;第一至四节韵脚不同,第六节“弃”涤”“己”押韵, 第七节“诚”“奋”“声”押韵,而第三节“独”与第四节“处”押韵,与各节内的韵构成了交叉押 韵的关系。故选 C。 8. 【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的写出了井遭遇损害与折磨时“不躲避”“不兴 奋”从容面对、不卑不亢的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被赏析的诗句会用到手法,考生首先分析 诗句中有没有运用手法;其次,句子的特点和用词的特点也可能在赏析范围之内;最后要注意结合 诗句含义来解答。“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首先,“苦笑几声”是拟人手法,那么为何 “井”要“苦笑”?联系上面的内容“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 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绝不逃避,也不兴奋”可知,人们也许会用垃圾去塞满井口,或者 说,以一切污秽的语言来侮蔑诗人的心灵,心灵里高洁的诗;可他会默默忍受一切,洗涤一切污 秽,他永远会是他自己,决不会屈服,决不会改变自己;也就是是诗人的心灵是“静默、清澈,简 单而虔诚”,决不会逃避污秽、丑恶的现实,也不为一时的喜悦而兴奋。因此,此句运用拟人手 法,生动传神的写出了井遭遇损害与折磨时“不躲避”“不兴奋”从容面对、不卑不亢的品质。 9. 【参考答案】(1)沉静、沉默(平淡、自我满足、不事喧哗、甘于寂寞)文中第一节“几片草叶” “小小的天空”“几朵浮云”这是它“完美和谐”的世界,可见其沉静与沉默的品质。(2)高洁、 自持(坚韧、不同流合污、大度包容、默默承受、不卑不亢)在“我”的“静默”与“你们”的 “烦忧”之间,“我”的“冷寂”与“你们”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了“井”的高 洁、自持的品性。(3)自信。取水人“只汲取我的表面”,“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因为井的“生命 来自黑暗的地层”,“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表达了井的自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 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 意义和社会意义。这首诗写于抗战年代,诗中借人格化的“井”塑造了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生命 形象,并以井喻人,赞扬勇于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写“井”的沉静品质。开 头,人格化的井说自己是静默的,没有水浪的汹涌,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就是井里 反映的一个完整和谐的世界,这就是说,诗人的灵魂是安静的,没有什么大的激动,他完整和谐的 世界,只是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偶而飘过的一些云彩、几片草叶,也可以说是一些爱的幻想、友情的 安慰吧!第二部分写井的高洁、自持。诗人以井的口吻说:在你们人类因为饥渴前来吸水时,我才 见到人们“满面的烦忧”,而“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之外”,满足于自己的荒凉中的寂寞,因为只有 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这是说:人们在失去温暖,遭到苦难,来寻找诗人要啜吸灵思 时,我才理解人类的苦难与忧思。诗人的心灵如果不惯于孤寂,就不能保持自己的澄沏情思中的那 种诗的丰满。可人们能汲取的也就只是表层的水,我们冷寂的心灵深处,只能叫四方飘荡的花叶腐 烂,这也许是指有四方寄来的诗篇在他的心灵深处沉淀。是的,诗人的灵魂深处是无人理解的。第 三部分节写井的自信。人们只能扰乱井的表层,可井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井就在深处才跟无边 的宇宙相联系,而诗人的真淳的诗也来自心灵深处的黑沉沉的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与表面的热闹 无关,诗的生命就在那儿与整个宇宙相联结。人们也许会用垃圾去塞满井口,或者说,以一切污秽 的语言来侮蔑诗人的心灵,心灵里高洁的诗;可他会默默忍受一切,洗涤一切污秽,他永远会是他 自己,决不会屈服,决不会改变自己;井也就是是诗人说他的心灵是“静默、清澈,简单而虔 诚”,决不会逃避污秽、丑恶的现实,也不为一时的喜悦而兴奋。 1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 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 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 这些关键词。句子大意是: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猎的苑囿,鲁王总是要他到馆舍中 休息,田叔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鲁王。其中,“鲁王好猎”从结构上看主谓宾都 全,后面应当断开;“相常从入苑中”意思是“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猎的苑囿”,不能将“入苑 中”与前面断开,排除 BC 项;“王辄休相就馆舍”中“就馆舍”是地点状语,不能与前面断开; “相出”主谓都全,后面应当断开,排除 A 项。故选 D。 11.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 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 项,“封号”错,指称帝王可以用谥号、庙号、年 号,有时可以谥号庙号连用。习惯上,唐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如汉武帝、晋 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明清两代的皇帝基本不 改元,因此有可能用年号来称谓皇帝。但是没有选项中说的“封号”。故选 C。 1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 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 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 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 项,“才能胜过朝廷 所有大臣,故而先后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根据原文“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 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可见是皇上认为他的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且“先后”在原 句中并未体现,原句封官的也不只是田叔,而是孟舒、田叔等十多个跟随赵王张敖的人。故选 C。 13. 【参考答案】(1)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竟是如此对待您,请求您准许我们造反。(2)大 王自己抢夺来的,却让国相去偿还,这(会显得)君王做坏事而国相去做好事,国相不能参与偿还 的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 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 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 题关键词有:(1)“事”,侍奉;“备”,完备周全;“遇”,对待;“请”,请允许我……;为乱, 造反。(2)“偿”,偿还;“为”,做;“是……也”,判断句;“与”,参与。 14. 【参考答案】因为田叔查清了案件的事实,认定了梁王有罪责;又给皇帝处理此案提供了周全妥当 的建议,使皇帝不会陷入维护国法和不使太后悲戚的两难境地。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找出对应答题 区域;然后翻译这部分内容,理清思路;最后分条概括。首先找到原文“景帝曰:‘梁有之乎?’ 叔对曰:‘死罪!有之’”,首先,他完成了景帝交给的任务,查清了案件的事实,认定了梁王有罪 责;“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 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接着他给出了合理建议,让景帝不要管 这件事,又替景帝分析了原因,使皇帝不会陷入维护国法和不使太后悲戚的两难境地。因此景帝称 赞他“大贤”,任命他为国相。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田叔为人正直苛刻,并以此自得,喜欢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游。赵国 人把他推荐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在赵王张敖那里称道他,赵王任命他为郎中。任职几年,他峻切刚 直清廉公平,赵王虽赏识他,却没有来得及提升他。恰逢陈豨在代地谋反,汉七年(前 200),高 祖前去诛讨,途径赵国,赵王张敖亲端食盘献食,礼节十分恭敬,汉高祖却傲慢地平伸开两条腿坐 着大骂他。当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为此发怒,对赵王张敖说:“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 对待您竟是如此,我们要求造反。”赵王臣下就私下里互相谋划弑杀皇上。恰好事情被发觉了,汉 朝下命令逮捕赵王和谋反的群臣。这时汉朝又下诏书说:“赵国有胆敢跟随赵王进京的罪及三 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着赤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头发,颈上带着刑具,假称赵王的家 奴跟随赵王张敖到了长安。赵王张敖得以释放出狱,就进言推荐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见他 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上十分高兴,任命他们都做了郡守或诸侯的 国相。田叔做汉中郡守十多年。几年后,梁孝王派人暗杀从前吴国丞相袁盎,汉景帝召回田叔让他 到梁国审查这个案件,田叔查清了这个案件的全部事实,回朝报告。汉景帝说:“梁王有派人暗杀 袁盎的事吗?”回答说:“臣死罪!梁王有那件事!”皇帝说:“有罪证吗?”田叔说:“皇上不 要过问梁王的事。”皇帝说:“为什么呢?”田叔说:“现在梁王如不伏法被处死,这是汉朝的刑 法不能实行啊;如果他伏法而死,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眠不安,这又是您的忧虑啊!”汉景帝非常 赏识他,让他做了鲁国的丞相。田叔刚刚到任,多位百姓主动找他,状告鲁王夺取财务的事情。田 叔抓住为首的二十个人,每人笞打五十大板,其余的人各打手心二十,对他们发怒说:“鲁王不是 你们的君主吗?怎么敢毁谤君主呢!”鲁王听说后,非常惭愧,从内库中拿出钱来让国相偿还他 们。田叔说:“君王自己夺来的,让国相偿还,这是君王做坏事而国相做好事。国相不能参与偿还的事。”于是鲁王就尽数偿还给百姓。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猎的苑囿,鲁王总是要 他到馆舍中休息,田叔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鲁王。鲁王多次派人请他去休息,他终 究不肯去休息,说:“我们鲁王暴露在苑囿中,我怎能独自到馆舍中呢!”鲁王因为这个缘故不再 大举出外游猎。几年后,田叔在鲁国国相的任上死去。太史公说:孔子用称赞口气说“住到这个国 家一定参与它的政务”,这样的话说的也是田叔吧! 1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 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 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 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 项”。C 项,“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春风秋月之美景”错误,诗歌尾联说“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 秋月两茫然”,“何处是”暗指作者找不到让自己赏心悦目的地方,“春风秋月”是虚写,这里象征 美好的自然景物,全句可理解为“到哪里去找真正的美景乐事呢?看到眼前的自然美景不禁茫然、 失落”。故选 C。 16. 【参考答案】颔联两句是写诗人登楼俯瞰而描绘的图景。望海楼面临大江,昼夜奔流着的涛声传入 耳际,这是“实”,“三峡”二字,让江声带着三峡的凶险奔涌而来,触发了诗人挥笔作诗的雅兴, 这是“虚”。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这是“实”,“六朝”二字使帆影承载着历史的盛衰,又引动 了诗人举樽饮酒的豪情,这是“虚”。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景与情脱开了眼前的实境,在空间、时间 上大大扩展,引人想象,韵味无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要求“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然后理解“虚实”的概念,再到颔联中找出虚写 和实写的内容,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结合的效果。颔联“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尊 前”两句是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望海楼面临大江,昼夜奔流着的涛声传入耳际,触发了挥笔作 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是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又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 诗人却说是帆影落到樽前,可谓妙趣横生,这本是诗人登临后的亲见亲闻亲感,但在两句之首分别 冠以“山峡”“六朝”二字,景与情就一下子脱开了眼前的实境,空间、时间大大扩展。诗人驰骋 想象,让江声带着三峡的雄巍,让帆影映着六朝的繁盛,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谓“寂 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两句以诗人的见闻感受突出望海楼高大久远。 17. 【答案】(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 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 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 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 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 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 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兮、惩、瞬、陟、臧。 1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掌握高考常考的几种修辞,如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反复、排比、设问、反问等;要掌握每种修辞的特点和效果;要能区别 易混修辞的不同。“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这是“引用”;“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就在我 面前浓妆淡抹”,这是“拟人”;“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 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这是“比喻”。句中没有夸张、借代和排比手法。故选 C。 19. 【参考答案】(1)句原文的句式“恐怕……呢”表现出作者自得的心情,使表达更委婉。(2)句原 文用双音节词强调梧桐枝叶的特点,描写更具体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和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能够比较 出两句话在句式选用上的差别,能够鉴赏修辞或词语的效果,并能够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出哪个句子 表达效果好。(1)的原句“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使用“恐怕……呢”的句式,语气更委婉,树 虽然是邻居家的,但是他们却只能看到它的局部,不像我能看到它的全貌,用这样的句式更能表现 出作者自得的心情。(2)句原文“它们枝头粗壮疏落,叶子平展阔大”,用双音节词强调梧桐枝叶 的特点,描写更具体形象;相比于“枝头粗疏,叶子平大”,原句节奏更舒缓,富有音韵美。 20. 【参考答案】①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②可是数目繁多。 【解析】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 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 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第一处,前文是“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 树亦如此”,说明这里想表达的是,树也是从远处才能看清全貌,可填写: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 看见。第二处,前文说芭蕉叶子虽然很大,但数目不多,“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见这里应当与“数目”有关;再加上后面的“重重叠叠”,可知此处可填写:可是数目繁多。 21. 【参考答案】①2019 年 9 月 29 日;②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夺得第五个世界杯冠军;③中国队 4 人 入选本届世界杯最佳阵容;④朱婷成为首位蝉联世界杯最有价值球员。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或图表,按要求浓缩成语 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或句子。本题要求压缩新闻报道的文字,注意理清语段内容,提取关键信 息句子简洁流畅,注意字数限制。本题新闻文字一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总写新闻,应点出新闻 的时间和时间,时间是 2019 年 9 月 29 日,事件是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夺得第五个世界杯冠军。第 二部分介绍最佳阵容入选者和最有价值球员,中国队共有 4 人入选,朱婷成为首位蝉联世界杯最有 价值球员。 22. 【参考答案】病人来院就诊时,有就诊卡的直接到临床科室就诊,无就诊卡的,到挂号处办理后再 去临床科室就诊。医生诊断后开具药方,处方合理后凭处方到收费处缴费,处方不合理,让医生修 改后再凭处方缴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图片、描述图片、分 析统 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流程图类,流程图主要反映时间的冬天演变过程,读图时首先关 注改流程由哪些环节构成;其次理清各环节之间的结构关系,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等。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再次关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呈现何种关系,如总分关 系、或从属并列关系等。最后拟写答案,要在整体上把握图表、全面理清图表各要素之间结构关系 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表述。表述时要用文字简明表达。明确陈述对象,注意表述顺序:即 按照事件发展顺序,展现事件的流程。本题是某医院患者就诊流程图,叙述主体是就诊的病人,叙 述最好从左面“病人来院”开始,到“处方在收费处缴费”为止。叙述时注意分为有“有就诊卡” 和“无就诊卡”两种情况。有就诊卡直接到临床科室就诊。无就诊卡的到挂号处办理后再去临床科 室就诊。还有就是就诊后医生开具处方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合理处方,直接到凭处方到收费处缴 费。处方不合理,要让医生修改处方后,再凭处方缴费。表述时注意箭头走向,按照箭头指示进行 表述,不要有所遗漏,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还有,此类题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比如本 题要求“不超过 100 个字”。 23.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 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 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 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分餐制”“合餐制”,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 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主要讲“合餐制”“合食制”。题干要求“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以‘李明’的身份, 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需要从任务中选取一个自己有积累的,根据题干要求来分析 立意。 如学校要举办一场演讲会,主题是:“文明就餐,健康饮食”,请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观 点和思考。“文明就餐,健康饮食”,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 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承载的 不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 德。 如学校要举办一场辩论会,辩题是:“‘合餐制’好还是‘分餐制’好?”请你选择一个持 方,写一篇辩论稿,表达你的立场并反驳对方的立场。“合餐制”,是合用餐具的吃饭方式。其主要 优点是节省餐具,大家可以在一起分享很多菜肴,现场气氛热烈,因而特别适合庆典场合;缺点是 会传染疾病,易造成食物浪费且很难分清责任等。“分餐制”,即分用餐具的吃饭方式。分餐制的主 要优点是卫生,不易传播疾病,浪费饭菜者很容易被发现,利于节约;缺点是餐具使用量大,不能 分享很多菜肴,吃饭气氛不够热烈等。 如你的家人不理解“为什么一家人也要分餐,用公筷”,请你选择一位家人,就此给他/她写一 封信。家庭用餐鼓励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在家用餐尽量采用分餐制,或者实行一菜一筷、一汤一 勺。在外用餐倡导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在酒店、餐馆、单位食堂、学校食堂等公共场所用餐时, 自觉使用公勺公筷、双勺双筷,具备条件的提倡分餐。餐饮单位推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积极创 造条件,大力推行分餐制;不具备分餐条件的推行公勺公筷、双勺双筷制,配齐公勺公筷,并通过 温馨提示卡等方式友善引导提醒客人使用公勺公筷,倡导文明风尚。餐饮单位在公勺公筷的标识或 外形制作上创新设计,方便消费者辨别使用公勺公筷、私勺私筷。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 指向比较明确,提倡分餐制、公筷制,写作应基于该立场。也可分析合餐文化的渊源,难以改变的 原因等。注意符合演讲稿、辩论词和书信的文体格式。 参考立意:文明就餐,健康饮食;文明用餐是个人素质的体现;用行动展现自己的风采,让身 心得到升华;注意饮食卫生;两种餐饮制式相互取长补短,衍生出介于两者之间的方式;公筷、分 餐制度能很大程度避免食物交叉污染、减少病从口入;公筷布菜,关系不坏,分餐吃饭,情感不淡 等。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