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总复习化学考前基础回顾
一、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 MnO2 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
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
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2 是单质,CO2 是化合物
MnO2
风化是化学变化,
潮解是物理变化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是否可以再分
(单位为“1”,省略不写)
三者的关系:
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两者
都是氧化反应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阴离子 原子
得
失 失
得-2-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 + + + + + + + + +
++++++++++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 78%, 氧气占 21%, 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 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 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 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 K 铜 Cu 银 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 C 硫 S 磷 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 2 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 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 O3 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
(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 P73. 要记住这 27 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 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 2n2 个电子(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 2 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He 有 2 个),结构稳定,性
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值
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2)PH 值越接近 0,酸性越强;PH 值越接近 14,碱性越强;PH 值越接近 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注意各酸根或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直 接 由 原 子
构成的单质
读:直接读其元素名称
(稀有气体的可加多个
“气”字或不加也可)
读:气体单质在其元素
名称后加多个“气”
稳定结构:
①最外层 8 电子
②第一层为最外
层 2 电子
7
8 9 10 11 12 13 146543210
碱性增强中性酸性增强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3-
CA B a b c
10、物质的结构: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
13、
14、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固)] [固+液]
简易装置
[固+液] 排水法
向上
排空气法
向下
排空气法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
二氧化锰(MnO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
或稀硫酸(H2SO4)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
(HCl)
[固+液]
反应
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 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
装置
P36 图 2-17(如 14 的 A)
或P111. 图6-10(14 的 B或C)
P111. 图 6-10
(如 14 的 B 或 C)
P111. 图 6-10
(如 14 的 B 或 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
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
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
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若浑浊则是 CO2。
收集
方法
① 排 水 法 ( 不 易 溶 于 水 )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
气大)
① 排 水 法 ( 难 溶 于 水 )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
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物质
化合物存在状态
表示方法
单质
元素符号
元素宏观组成
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微 观 构 成
核外电子(—)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
质子(+)
中子(0)
化学式
由原子构成
结构
表示方法
原子
分子
原子核
分类 无机化合物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碱
氧化物
酸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盐
混合物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离子符号
相对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
蒸发溶剂、加入溶质、升高(或降低)温度
加入溶剂、降低(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MnO2
符号前有数字时符号
所表示的粒子
元素符号:原子
化学式:分子
离子符号:离子
如:5CO2 只表示 5 个二氧化碳分子
如:4Mg2+ 只表示 4 个镁离子
如:3S 只表示 3 个硫原子
如: 钙离子:Ca2+
如: 氢原子:H
如: 二氧化碳分子:CO2
如正二价的镁元素:Mg+2
如:两个氧原子:2O(而不是 O2,O2 是分子); 7 个二氧化碳分子:7CO2; 两个钙离子:2Ca2+
先写出粒子的符号,再在符号前面标出粒子的个数!
元素
单质
化合物
同种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
不 同 种 元 素 组
成的纯净物
原
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
数的一类原子
分子
构成
分化
离子
得或失
电子
直接结合
物
质
聚集
结合-4-
验满
(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
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
没满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
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
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
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
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
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
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
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
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
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
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
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
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
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
的 体 积 达 到 总 体 积 的
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
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密度
比空气略大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3、 气焊
(注:O2 具有助燃性,但不
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比
空气小,是最轻的
气体。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
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
4、提炼金属(还原性)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二 氧 化
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能
溶于水,固体的
CO2 叫“干冰”。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 CO2)
CO2 +2NaOH == Na2CO3 + H2O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 CO2)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一 氧 化
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
度比空气略小,难
溶于水,有毒气体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 Cu2+ 溶液、
液态固态 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 S)、含 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 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 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 Fe(OH)3 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 pH 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高温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5-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 溶液、KOH 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 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 溶液、KOH 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2、CO、CH4)或用 CO、H2 还原 CuO、Fe2O3 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 点燃烧掉;SO2、
NO2 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 NaHCO3 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 3 - 5% NaHCO3 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 O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 H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 CO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 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 NaOH 和 CaO)、生石灰、无水 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
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 HCl 气体的试剂:AgNO3 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 HCl)、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或固体)、KOH 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 HCl 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 CO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 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 CuO,再将经过灼热的 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 CuO 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
水要变浑浊。
2、有 H2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 CuO,再将经过灼热的 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 CuSO4 中。现象:黑色 CuO 变成红色,且无
水 CuSO4 变蓝色。
3、有 CO2 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
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
生成
证明蜡烛有
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
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
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CO2 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
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
(如图),点燃蜡烛,再沿
烧杯壁倾倒 CO2
阶梯下层的蜡
烛先灭,上层的
后灭。
证明 CO2 具有
不支持燃烧
和密度比空
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元素质量
混合物质量
化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6-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考点扫描] 考试要求水平是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参照有关知识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程度,各测试点命题所
达到的最高水平,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类。
常识性介绍:对所学知识有大致印象。包括:原子团、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了解:知道“是什么”。能记住学习
过的知识要点,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包括: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了解原
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等。理解:懂得“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
题。它包括:分子、原子、单质和化合物等。掌握:能够“应用”。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
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包括:元素、分子的构成、原子的结构等。
[考点预测] 考试要点: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单质和化合物等,如[练习部分]中的第 1、
3、4、11、20 等题,考试热点:元素、分子的构成、原子的结构等,如[练习部分]中的第 8、16、21、25、28 等题。
[练习部分]
一、选择题
1.分子和原子的不同点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比原子运动慢
C.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则不能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下列物质中不含碳元素的是 ( )
A、水煤气 B、金刚石 C、生石灰 D、石灰石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冰与水的混合物 B.净化后的纯净空气
C.洁净的糖水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
4.有关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种大分子变成几种小分子是物理变化
B.分子在时刻不停地运动
C.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5.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分子发生了变化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6.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物质的分子改变了构成 B.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C.物质的形态改变 D.从纯净的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7.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
A.氧元素 B.氧离子 C.氧原子 D.氧分子
8.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中的 (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
A.分子的运动状态 B.分子的结构 C.物质的形状 D.原子的大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都由质子、中子构成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一 D.水中含两个氢和一个氧
11.下面关于混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混合物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 B.混合物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混合物的组成是固定的 D.混合物各成分不能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
12.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C.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钾D.氧化物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13.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微粒,在原子核内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
A.三种微粒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中 B.质子和电子结合成原子核,中子绕核高速旋转
C.质子和中子结合成原子核,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 D.一切原子中均含有电子、质子、中子
14.对 SO3 和 SO32-两种微粒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质子数相等 C、电子数相等 D、化学性质相同
15.有两种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 7 个中子和 6 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
A.核电荷数 B.原子的质量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带电量
16.可以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 ( )
A.KH2PO4 B.(NH4)2SO4 C.CO(NH2)2 D.KCl
17.氧和硫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16 和 32,则氧和硫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 )
A.16∶12 B.32∶12 C.2∶1 D.1∶2
二、填空题
18.用化学符号表示:
⑴4 个氢原子____;⑵2 个铁离子____;⑶2 个二氧化碳分子___。
19.根据下表所给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内容(元素类别是指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结 构
示 意 图
核 电
荷 数
电 子
层 数
最外层
电子数
核外电
子总数
元 素
类 别
20.氧________________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它是由两个氧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每个氧原子核内有
8 个带正电的________________和 8 个不带电的_______________,核外有 8 个带负电的_________________作高速运动。
由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所 带 的 正 电 荷 数 和 核 外 ________________ 所 带 负 电 荷 数 相 等 , 电 性 相 反 , 整 个
________________不显电性。
21.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1,就是这种原子质量跟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质量的________________作比
较,所得的数值。它虽是一个比值,但________________(填“有”、“无”)单位,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原子中电
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磷原子核内有 15 个质子和
_________________个中子。
22.纯净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如____________;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构成(填“同种”、“不同种”,下同),
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构成。
23.研究发现,我国某些地区居民喜食的腌制食品,能产生二甲基亚硝胺(CH3)2NNO,它与导致癌病高发有关。它
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4.分子是保持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粒,同种物质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相同;保
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___变化(填
“有”、“没有”)。当水变成水蒸气时,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化学”)。水在通电时能变成氢气和氧-7-
气,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化,水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三、匹配题
25.将左行的实验现象和右行的分子性质用短线连接起来。
实 验 现 象 分 子 性 质
①可以将氧气压缩成液态氧 A.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
②用手扇动时感到有风 B.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白磷、红磷在空气中点燃都能产生大量白烟 C.分子在不断运动
④100mL 水和 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mL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⑤人们通过科学仪器要把分子扩大几十万倍才
能拍摄分子的照片
四、判断题
26.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则不能。 ( )
(2)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物质会发生三态变化。 ( )
(3)原子是物质发生变化时的最小微粒,不能再分。 ( )
(4)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
(5)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 )
五、简答题
27.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下列事实。
(1)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
(2)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28.根据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具体填写(1)——(6)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并以此为例,再写另外两组实例。
(1)金刚石、石墨:碳原子 不同。
(2)钠原子和氯原子:原子的 不同。
(3)CO 与 CO2:分子的 不同。
(4)酸溶液、碱溶液:所含的 不同。
(5)生铁和钢: 不同。
(6)浓硫酸和稀硫酸: 不同。
(7) 。
(8) 。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考点扫描] 常识性介绍:对所学知识有大致印象。包括: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了解:知道“是什
么”。能记住学习过的知识要点,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包括: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物质的性质、燃烧和燃
烧的条件、缓慢氧化和自燃、化学反应的吸热和放热、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来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理解:懂得
“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它包括:物质的变化 —— 会判
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能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
方程式、能对学过的典型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考点预测] 考试要点有物质的性质、燃烧和燃烧的条件、催化作用等,如[练习部分]中的第 4、12、23、29 等题,
考试热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分类等,如[练习部分]中的第 7、8、13、
14、16、26、30 等题。
[练习部分]
一、选择题
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放出大量的热 B.看到耀眼的强光 C.有白色固体生成 D.镁带消失
2.下列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 )
A.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B.自燃
C.铁生锈 D.缓慢氧化
3.有关物质的性质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溶解性 B.导电性 C.挥发性 D.可燃性
4.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只要有可燃物
C.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会引起爆炸的操作是 ( )
①装置漏气②装反应物的试管壁上附着一些有机物③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④二氧化锰
中混有少量高锰酸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在氧化铜+氢气—→铜+水的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 )
A.氧化铜 B.氢气 C.铜 D.水
7.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为 ( )
A.同时发生B.不同时发生 C.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8.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
A.发光发热 B.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C.质量改变 D.有新物质生成
9.氢气可用来驱动火箭是利用氢气的 ( )
A.密度小 B.可燃性 C.可燃且放出热量多,密度小,无污染 D.还原性
10.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
A.能助燃 B.易溶于水 C.易燃烧 D.无色无味的气体
11.下列叙述中,均属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
A、铁易生锈,二氧化碳易液化 B、O2 有氧化性,H2 有还原性
C、纯净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 D、活性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H2CO3 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12.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 (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无法确定
1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3H2+Fe2O3 2Fe+3H2O B、3CO+Fe2O3 2Fe+3CO2
C、Fe+2HCl=FeCl2+H2↑ D、Fe+CuCl2=FeCl2+Cu
14.在 3H2+Fe2O3 2Fe+3H2O 的反应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气被氧化,是氧化剂 B、水被氧化,是还原剂 C、Fe2O3 失去氧,被还原 D、Fe2O3 失去氧,有还原性
15.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类反应中,可能生成水的反应有 ( )
A.1 类 B.2 类 C.3 类 D.4 类
16.在化学反应 aZn+bHNO3(稀) = cZn(NO3)2+dNO↑+eH2O 中,若 e 的值为 4,则 d 的值为 ( )
A. 1 B. 2 C. 3 D. 4-8-
17.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 = 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O2 与 O3 都是单质 C.O2 与 O3 是不同的物质 D.O2 与 O3 的性质完全
相同
二、填空题
18.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但
出 现 这 些 现 象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都 发 生 了 化 学 变 化 , 物 理 变 化 和 化 学 变 化 的 主 要 区 别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择合适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①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 )
②汽油挥发为油蒸气。 ( )
③钢管生锈的过程。 ( )
④纸张能燃烧。 ( )
20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属于________________ 变化,胆矾研碎属于________________ 变化,铁铸成锅属于
________________变化,铁生锈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化,食物腐烂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化。
21.用“和”、“或”填空。
(1)可燃物燃烧必须有足够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高于着火点的温度。
(2)灭火需将可燃物隔绝空气________________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2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放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端系一根火
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观察到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
________________色固体,生成物熔化后溅落下来,证明在反应过程中放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既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应,又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应。
23.某固体粉末与氯酸钾混合共热,发现氯酸钾分解速率明显增大。由此得出粉末在该反应中(填“一定是”、“可能
是”、“不是”) 催化剂。
三、简答题
24.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25.试举例分析是否所有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2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指化合、
分解、置换、复分解)。
(1)我国宋代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铜 属于( )反应
(2)用氢气做燃料的“零污染汽车”,其燃烧反应
属于( )反应
(3)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属于( )反应
(4)用盐酸洗去试管壁上的氧化铜
属于( )反应
四、匹配题
27. 将甲行的物质与乙行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用短线连接起来。
甲行 乙行
石蜡 发出耀眼的白光
镁 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
磷 发出白光
碳 产生浓厚的白烟
28.为描述丁组中物质的物理性质,选丙组中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丙组 丁组
A.无色、无味的气体 ①氧化镁 ( )
B.黑色固体 ②氧气 ( )
C.白色固体 ③二氧化硫 ( )
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④四氧化三铁 ( )五、简答题
29.某老师为了向学生证明“水可以灭火,水又可以生火”这个辩证道理,作了如下实验:
⑴取一盆燃烧旺盛的炭火,滴上几滴水,火苗熊熊上升;当泼上多量水时,炭火熄灭。(水蒸汽与热炭反应生成 H2
和 CO)
⑵取一杯滴上少量汽油的水,投入一米粒样大的金属钾(钾与水发生置换反应得到 H2,不仅反应剧烈,而且放出
大量的热),立即发生熊熊大火。
试运用所学的有关化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30.阅读下文,分析加横线的 6 处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在最后对应栏中更正。
实验证明,少数活泼金属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由此推断二氧化碳不能用来灭火①。
例如用坩埚钳夹镁带点燃,随即放在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上方②,发生的燃烧反应为:
2Mg+CO2 2MgO+C,该反应中,Mg 是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③,CO2 是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④。反应前后,还原
剂中元素化合价降低⑤,氧化剂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0.①不能灭活泼金属的着火;②里;③镁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④CO2 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⑤升高;⑥降
低 。-9-
四、物质的分类
[考点扫描] 常识性介绍:对所学知识有大致印象。包括: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知识等。了解:知道“是
什么”。能记住学习过的知识要点,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包括: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
净物、无机物和有机物、了解酸、碱、盐的简单分类、pH 值、酸碱指示剂、能初步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有关的置
换反应能否发生等。理解:懂得“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它包括: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酸、碱、盐的初步概念等。
[考点预测] 考试要点: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无机物和有机物、pH 值等,如[练习部分]中的第 1、3、6、8、10、22
等题,考试热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单质和化合物、酸、碱、盐、指示剂等,如[练习部分]中的第 4、9、14、15、17、
18、23 等题。
[练习部分]
一、选择题
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煤 B.食醋 C.蒸馏水 D.大理石
2.国际上推广使用中国铁锅,这是因为铁锅 ( )
A.是单质 B.含碳,属于混合物 C.化学性质活泼 D.易使食物中含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氧化物是化合物 C.含氧化合物是氧化物 D.空气也是氧化物
4.加热下列物质完全分解,其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氧化物的是 ( )
A.氯酸钾 B.氧化汞 C.碱式碳酸铜 D.高锰酸钾
5.纯水是 ( )
A.单质 B.混合物 C.氧化物 D.金属
6.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CO2 B.CH4 C.C2H5OH D.CH3COOH
7.下列四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硫粉和空气 B.二氧化碳和碱式碳酸铜 C.水煤气和锰酸钾 D.水和澄清石灰水
8.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值如下;葡萄 3.5—4.5;苹果 2.9—3.3;牛奶 6.3—6.6;鸡蛋清 7.6—8.0。其中显碱性的一种食
物是 ( )
A.鸡蛋清 B.牛奶 C.苹果 D.葡萄
9.下面各类物质不可能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 )
A.化合物 B.单质 C.氧化物 D.混合物
10.下列溶液中,pH 值小于 7 的是 ( )
A.稀盐酸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纯碱溶液
11.在①钾盐 ②铵盐 ③硝酸盐 ④硫酸盐 ⑤盐酸盐 ⑥碳酸盐中,均能溶于水的一组盐是 ( )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⑥
12.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溶质全部为碱的是 ( )
A.Na+、OH-、NO3- B.H+、Cl-、SO42- C.K+、Ca2+、OH- D.Na+、Mg2+、SO42-
13.5.6 克某金属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生成正二价金属化合物,同时放出 0.2 克氢气,这种金属是 ( )
A.Zn B.Fe C.Ca D.Mg
14.下列对基本反应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C.置换反应的反应物中一定有金属单质 D.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15.把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混合,并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呈 (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16.以下对科学事实的归纳和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置换反应不一定要在溶液中发生 B.碱能跟一切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酸跟活泼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氢气 D.酸能跟所有盐起反应
17.硫隔绝空气加热后的蒸气中有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 S8,关于 S8 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
A、它是一种新型的共价化合物 B、它是一种单质
C、它的一个分子中有8个硫原子 D、式量为 256
18.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 10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的 NaOH 溶液。如果改用 10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
的 KOH 溶液,反应后,溶液的 pH 值 ( )
A.大于 7 B.小于 7 C.等于 7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9.下列物质里:①氢气②硫粉③二氧化硫④矿泉水⑤空气⑥氧化铜⑦五氧化二磷⑧食盐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20.现有氧气、铁丝、二氧化硫、碳、氯化
钠等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属于金属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匹配题
21.本题由左右两栏组成,左栏中只有一项跟右栏中的四项相关,将这一项编号以及右栏中与它不相关一项的编号填在
空格里。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1)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2)属于含氧化合物
(3)属于纯净的物质
(4)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5)一定含有氧元素
左____________________ 右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象这样的“化学之最”在初中化学中有很多,请再写出两个“化学之最”。
五、判断题
2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改变颜色。 ( )
(2)碱类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 )
(3)二氧化硫是由氧气和硫单质组成。 ( )
(4)碱性氧化物就是指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就是指非金属氧化物。 ( )
五、化学用语-10-
[考点扫描] 常识性介绍:对所学知识有大致印象。包括: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团。了解:知道“是什
么”。能记住学习过的知识要点,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包括:了解元素符号的涵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下
列元素符号:H、He、C、N、O、Ne、Na、Mg、Al、Si、P、S、Cl、Ar、K、Ca、Mn、Fe、Cu、Zn、Ag、Ba、Hg。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电离方程式。理解:懂得“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能够解释和说
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它包括:理解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能配平化学方程式,掌握它们的应用。
[考点预测] 考试要点: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电离方程式等,如[练习部分]中的第 1、3、6、
12、15、18、19、20、22、25 等题,考试热点: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能配平化学方程式,如[练习部分]中的第
9、11、13、17、24、26、28、29、31 等题。
[练习部分]
一、选择题
1.含有+7 价元素的化合物是 ( )
A.KClO4 B.K2MnO4 C.KClO3 D.H3PO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胆矾不是盐 B.纯碱不是碱 C.烧碱不是碱 D.醋酸不是酸
3.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硫化铜 CuS B.氖气 Ne2 C.氯化氢 ClH D.水银 Ag
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式盐的是 ( )
A.NaCl B.NaHCO3 C.Cu(OH)2 D.H2SO4
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2H2+O2 2H2O B.CaCO3 CaO+CO2↑
C.Zn+H2SO4===ZnSO4+H2↑ D.KOH+HCl===KCl+H2O
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
A.KOH===K++OH-
C.AlCl3===Al3++3Cl- D.Ba(NO3)2===Ba2++2NO3-
7.某溶液的 pH=9.6,则该溶液 ( )
A.呈中性 B.呈酸性 C.呈碱性 D.无法判断
8.下列物质一般不参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Cu SO4 B.KNO3 C. Fe2 O3 D .H2SO4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按体积分数计算)的元素,它们分别形成的单质
的化学式是 ( )
A.O2、Al2、N2 B.Si、Fe、N2 C.O2、Si、N2 D.O2、Al、N2
10.下列有关计算式正确的是 ( )
A.3O2 的式量总和是 3×16×2=96B.NH4NO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N 的原子量×NH4NO3 的式量×100%)
C.H2O 的式量是 1×2×16=32 D.Ca(OH)2 的式量是 40+16+1×2=58
11.通风良好的煤炉中最不容易发生的反应是 ( )
A. C+O2 CO2 B. C+CO2 2CO C. 2C+O2 2CO D. 2CO+O2 2CO2
1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Ca(OH)2 == Ca+2+2OH- B. Na2SO4 == Na2++ SO42- C.H2SO4 === 2H++S6+4O2- D.BaCl2 == Ba2++2Cl-
13. CO 和 X 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5%,则 X 是下列气体中的( )
A.CO2 B.NO2 C.SO3 D.SO2
14.由石灰石和纯碱制烧碱,要经历下列几步反应: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Ca(OH)2+Na2CO3=
CaCO3↓+2NaOH 在这些反应所属类型里,不包含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5.在 X+2O2===CO2+2H2O 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 X 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5OH C. C D.CO
16.现有化学反应 X+3Y=2Z,若将 a 克 X 与 b 克 Y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Z 的质量 ( )
A.等于(a+b)克 B.小于(a+b)克 C.等于(a+b/3)/2 克 D.不大于(a+b)克
17.现有化学反应 X2+XY3=3XY,使 12 克 X2 与足量 XY3 反应生成 24 克 XY,则 X 与 Y 原子量之比为 ( )
A.3:4 B.2:3 C.1:3 D.3:1
18.已知碳酸钙和另一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含碳量大于 12%,则另一物质可能是( )
A. Na2CO3 B.KHCO3 C. MgCO3 D.K2CO3
二、填空题
19.用符号、化学式或名称表示。
(1)2 个镁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 (2)3 个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3)氩气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化钾____________________(5)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_________ (6)磷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7)Al2O3____________________ (8)4H2O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 H、C、O、Ca 4 种元素的元素符号,书写符合下列条件物质的化学式:
(1)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2)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3)酸________________;(4)碱________________; (5)
正盐______________。
21.根据所学知识,按下列要求写出反应中均有 CO2 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22.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文名称的某些字母表示的符号叫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元素符
号应该注意第一个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字母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可表示两种意义,
如 N 的意义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晋代炼丹家葛洪在他的专著《抱朴子内篇》中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曾青”指的是硫酸铜
溶液,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是:铁的表面附有________、
溶液由______色变为______色,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反应;若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用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内水垢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⑵在牙膏、化妆品、涂料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填充剂。它通常由石灰石煅烧先制得氧化钙,再将氧化钙用水转化成
消石灰(化合反应)悬浊液,然后使净化后的消石灰悬浊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制碳酸钙,经干燥、粉碎后即得产品。试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原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
25.用化学式填写:在氧气、碳、盐酸、氢氧化钠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 ;其固体可以作为氧气或一氧化碳的干燥剂的是 ;
可用来还原氧化铜的是 。
26.试在括号内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文中加横线的物质:在饱和碳酸钠溶液降温时,按 2 个钠离子( )、1 个碳
酸根离子( )和 10 个水分子( )的个数比相结合,可以形成碳酸钠晶体( )。
27.有 A、B、C、D、E、F 6 种物质,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连线表示能相互反应)。已知:D 是一种金属单质,-11-
它可能是锌或铜;A、B、C、E、F 分别是 AgNO3、Ca(OH)2、盐酸、Na2CO3、BaCl25 种物质中的一种。其中,A 和 C
反应时能生成一种无色气体。
(1)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 F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8.写出下列符号中“2”表示的含义。
(1)2H:
(2)O2:
(3)2P2O5:
29.已知几种离子或原子的结构、带电情况及其化合价如下表所示。
微粒结构
示意图
微粒类型 阴离子 阴离子 原子 阳离子 阳离子
微粒所带电荷 2 个单位负电荷 1 个 单 位 负 电
荷
不显电性 1 个 单 位 正 电
荷 2 个单位正电荷
化合价 -2 -1 0 +1 +2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带负电荷的原子属于阴离子”。还能总结出:
(1)
(2)
(3)
(4)
30.溶有 A、B、C、D 四种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 Na2SO4、HCl、Ba(OH)2 、Na2CO3 中的一种。现确知它们与反应产物
的关系是:A+C→E↓+F;B+C→G↓+F;B+D→H+J+K↑。
试写出化学式:A ;B ;C ;D 。
四、计算题
31.根据化肥硝酸铵(NH4NO3)的化学式计算。
(1)硝酸铵的式量。
(2)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4)多少克硝酸铵中含有 7 克氮元素?
(5)120 克硝酸铵中含有的氮元素和多少克尿素〔CO(NH2)2〕中含有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32.某元素 R 形成的化合物 HnRO2n-1 的式量为 M,试求:
(1)元素 R 的原子量。(用含 M、n 的式子表示,下同)
(2)该化合物中元素 R 的质量分数。
六、溶液
[考点扫描] 常识性介绍:对所学知识有大致印象。包括: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溶液的体积分数。
了解:知道“是什么”。能记住学习过的知识要点,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包括:溶质、溶剂、悬浊液和乳
浊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物质的结晶、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理解:懂得“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
理的基本涵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它包括: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掌握溶质的质
量分数。
[考点预测] 考试要点:溶质、溶剂、悬浊液和乳浊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物质
的结晶、混合物的分离等,如[练习部分]中的第 1、3、4、6、8、10、13、19、22、26 等题,考试热点:溶解度、溶质
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物质(离子)的共存等,如[练习部分]中的第 2、7、14、16、18、21、23、24、33、36 等题。
[练习部分]
一、选择题
1.对一杯接近饱和的 KNO3 不饱和溶液,如果变成饱和溶液,可有多种方法,下列方法中不能实现其转变的是 ( )
A.蒸发 H2O B.加 KNO3 晶体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2.在一定温度下将 10 克某物质溶于 50 克水中,则此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 )
A.5 克 B.10 克 C.20 克 D.无法计算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饱和石灰水一定是浓溶液 B.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
4.t℃时在一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少量氯化钠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质量减少 B.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晶体质量不变 D.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稀硫酸 B.胆矾 C.碘酒 D.空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溶液都是无色、透明、澄清的 B.均一、稳定、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在溶液中,各部分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都相同
D.烧杯中盛有 100 克某浓度的庶糖水,从中倒出 50 克后,烧杯中剩余溶液的浓度减小
7.在 t℃时,把 10 克 A 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干后得到 2 克 A 物质的晶体,则在 t℃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 )
A.20 克 B.25 克 C.5 克 D.2 克
8.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浓溶液 B.不能再溶解任何其它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同种溶质在该温度下最浓的溶液
9.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 )
A.氧化铜和炭粉 B.食盐和泥沙 C.水和酒精 D.氯化银和硫酸钡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液氧 B.蒸馏水 C.石灰浆 D.稀硫酸
11.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
A.石灰水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盐酸
1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托盘天平 C.蒸发皿 D.漏斗
13.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倒出溶剂
14.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 50 克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等步骤。下列顺序中正确-12-
的是 ( )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5.下列物质的特征:①液体是无色的、无气味的;②液体具有酒香气味;③液体具有鲜艳的颜色;④盐呈白色粉未状。
其中不能作为食用依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振荡,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
A.AgNO3、BaCl2、HCl(过量) B.MgCl2、Na2CO3、NaOH(过量)
C.CaCO3、NaOH、HNO3(过量) D.CuO、Na2SO4、H2SO4(过量)
17.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
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 )
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18.现有氯化钠溶液 140 克,当蒸发掉 20 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 4 克氯化钠,均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
则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是 ( )
A.30 克 B.24 克 C.20 克 D.16 克
19.如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a 点表示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 克,由 t2℃降到 t1℃时析出 的晶体一样多
20.t℃时的硝酸钾溶液 200 克,蒸发 20 克水后析出晶体 8 克; 又蒸发 20 克水后析出晶体
12 克。则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
A.60 克 B.50 克 C.40 克 D.100 克
二、填空题
21.80℃时 50 克水中能溶解 NaNO375 克恰好饱和,80℃时 NaNO3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________克。
22.下表是硝酸钾在各种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 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0 169 246
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60℃时,11 克硝酸钾溶解在_______________克水中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23.50℃时,将不饱和的氯化铵溶液 50 克,分成两等份。一份蒸发掉 5 克水,另一份加入 2.5 克氯化铵,都恰好饱和。
则 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克。
24.配制 100 克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___________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5.在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 克,则 22 克的硝酸钾可配制该温度的饱和溶液____________克,配制时需加入水
_____________克。
26.右下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________;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
(2 )在温度为 t1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7 .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保持原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比不变而成为饱和
溶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测定 NaCl、BaCl2 固体混合物中 NaCl 的质量分数。除科学设计实验操作程序,你认为称取样品溶于水后应加入
的 试 剂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依 据 测 定 的 目 的 , 使 用 这 种 试 剂 的 理 由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29.凡升高温度,均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 )
30.为使过滤速度加快,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里的液体。 ( )
3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 )
3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某饱和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就降低了。
( )
五、计算题
33.将 240 克 15%的硝酸钾溶液蒸发掉 150 克水,然后冷却到原来的温度,结果析出 22.5 克硝酸钾晶体。试计算:
(1)蒸发后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34.已知 20℃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是 20 克,取此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480 克和铁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
去 60 克水,恰好得到 20℃时的饱和溶液,求:
⑴需要铁多少克?
⑵反应后生成物的饱和溶液质量是多少克。
35.已知 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34.7 克。在该温度下将氯化钙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16.2 克,放入 26.2 克水中使其完全
溶解,然后加入 27.6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50%的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
(1)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3-
36.将 1.8 克木炭放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无固体剩余。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的玻
璃管和盛有 23 克 20℃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的容器里。若反应生成 6.4 克铜,从玻璃管中出来的气体跟氢氧化钠溶液恰
好完全反应,只生成一种正盐溶液,求:
(1)跟氧化铜反应的气体在木炭燃烧生成的气体中的质量分数。
(2)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14-
初中中考总复习化学参考答案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一、选择题 1.D 2.C 3.A 4.A 5.D 6.A 7.D 8.B 9.B 10.C 11.B 12.D
13.C 14.B 15.B 16.A 17.D
二、填空题18.(1)4H (2)2Fe3+ (3)2CO2 19. 17;3;8;18;非金属;
20.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电子,原子
21.碳, 1/12,有,1,原子核,16
22.同种物质,氧气,不同种物质,空气,同种,不同种 23.四;11
24.化学性质,一种,性质,水分子,没有,物理,化学,分子
三、匹配题 25.①-B②-C③-D④-B⑤-A
四、判断题 26.(1)×(2)√(3)×(4)×(5)√
五、简答题
27.(1)水分子受热时,分子间的间隔逐渐增至很大,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2)氧化汞受热时,氧化汞
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许许多多个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 1 个氧分子,许许多多个氧分子
聚集成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28.(1)排列;(2)最外层电子数;(3)构成;(4)离子;(5)含碳量(或含铁量);(6)含硫酸质量分数;(7)
氯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8)盐酸和稀硫酸:所含酸根离子不同。其中(7)、(8)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选择题 1.C 2.A 3.D 4.D 5.B 6.B 7.C 8.D 9.D 10.A 11.C 12.C 13.B 14.C
15.D 16.B 17.BC
二、填空题 18.放出气体,生成沉淀,不一定,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9.①C②A③B④D20.物理,物理,物理,
化学,化学 21.(1)和(2)或(3)和 22.略 2 3.可能是
三、简答题
24.点燃蜡烛首先固态石蜡受热熔化成液态,属于物理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属于化学变化。
25.不是,例如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
26.(1)Fe+ CuSO4===FeSO4+Cu;置换; (2)2 H2+ O2 2 H2O;化合;
(3)CaCO3 CaO+CO2↑;分解;(4)CuO+2HCl===CuCl2+ H2O;复分解
四、匹配题 27.C,A,D,B28.①C②A③D④B
五、简答题
29.(1)炭火上滴几滴水,发生反应“C+H2O CO+H2”,生成了可然性气体 CO 和 H2,故燃烧更旺,火苗上升,
泼上多量水时,降低了炭的温度并且隔绝了空气,故炭火熄灭。
(2)金属钾和水反应,不仅生成可燃性气体 H2,而且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使浮在水面的汽油温度迅速达到着火点,所以立
即产生熊熊大火。
30.①不能灭活泼金属的着火;②里;③镁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④CO2 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⑤升高;⑥降
低。
三、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C 2.D 3.B 4.D 5.C 6.A 7.D 8.A 9.B 10.A 11.C 12.C 13.B 14.D
15.A 16.A 17.A 18.B
二、填空题 19.④⑤⑧,①②③⑥⑦ 20.(1)Fe (2)O2、C (3)SO2、NaCl (4)SO2
三、匹配题 21.C,④ 四、简答题 22.略 五、判断题 23.(1)× (2)√ (3)×(4)×
四、化学用语
一、选择题
1.A 2.B 3.A 4.B 5.B 6.B 7.C 8.B 9.D 10.A 11.C 12.D 13.D 14.C 15.A
16.D 17.D 18.C
二、填空题 19.(1)2Mg (2)3N2 (3)Ar (4)KCl (5)Fe3O4(6)P (7)氧化铝(8)4 个水分子
20.(1)CO2 (2)CaO (3)H2CO3 (4)Ca(OH)2 (5)CaCO3 复分解反应
21.(1)C+O2 CO2 (2) CaCO3 CaO+CO2↑
(3)C+2CuO 2Cu+CO2↑ (4)CaCO3+2HCl==CaCl2+H2O+CO2↑
22.拉丁,元素符号,大写,小写,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
23. CuSO4+Fe===FeSO4+Cu;红色的铜;蓝;浅绿;置换;CuSO4+2NaOH===Cu(OH)2↓+Na2SO4; 24.(1)CaCO3+2HCl=
CaCl2+H2O+CO2↑ (2) ①CaCO3 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O2+Ca(OH)2=CaCO3↓+H2O
25.O2;HCl;NaOH;C
26. 2Na+;CO32-;10 H2O
27.(1)A—Na 2CO3 B—Ca(OH)2 C—HCl D—Zn E—AgNO3 F—BaCl2(2)A+B:Na 2CO3+Ca(OH)2 == CaCO3↓+2NaOH
D+E:Zn+2AgNO3 == Zn(NO3)2+2Ag (3)BaCl2 == Ba2++2Cl-
三、简答题
28.(1)2 个氢原子(2)每个氧分子由 2 个氧原子构成(3)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每个 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 2 个磷原子
29.(1)核外电子总数大于质子总数,为阴离子;(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核电荷数不同,可分属于不同元素;(3)
原子失电子数等于其正价数;(4)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核电荷数不同,可分别是阳离子、阴离子、原子。(其它合理
答案也正确)
30.A.Na2SO4;B. Na2CO3 ;C. Ba(OH)2 ;D.HCl。
四、计算题31.(1)80(2)N∶H∶O=7∶1∶12(3)35%(4)20 克(5)90 克
32.(1)M-33n+16 (2)(M-33n+16)/ M ×100%
五、溶液
一、选择题 1.D 2.D 3.C 4.C 5.B 6.C 7.B 8.D 9.B 10.D 11.D 12.D 13.C 14.A
15.D 16.C 17.A 18.C 19.B 20.A
二、填空题 21. 150; 22.①31.6 克;在 20℃时,100 克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固体 31.6 克就成为该温度下的饱
和溶液 ②10 23. 50 24.20.4 25. 42; 20
26.A ; C ;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都是 40 克。
27.把此硝酸钾溶液降温至刚开始有晶体析出
28.硫酸(或答可溶性硫酸盐或答可溶性碳酸盐)①先生成 BaSO4 沉淀,由 BaSO4 沉淀质量求得 BaCl2 质量,②由固体混
合物与氯化钡质量之差,进而求得 NaCl 质量分数。
四、判断题
29.× 30.× 31.√ 32.×
五、计算题 33.(1) 20% (2)25 克。
34.⑴硫酸铜溶质 80 克;铁 28 克 ⑵硫酸亚铁 76 克;饱和溶液质量 416 克。
35.生成碳酸钙沉淀 10 克,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5.8%。
36. (1)56% (2) 109.1 克。
OHCONa 23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