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端午就高考,今年《离骚》怎么考?
端午假过后,2020 高考倒计时就还有十几天了。
离高考最近的一个节日,今年高考语文默写题,有没有可能考屈原?
除了默写题,高考语文试卷还有可能从哪些方面考查《离骚》呢?一起来看看:
Part 1
《离骚》原文+翻译
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
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
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
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翻译: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
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
是因为我爱好花香。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始终不
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
行为放荡。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
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宁
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
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
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原文: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
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
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
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翻译: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
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
在长着椒树的山岗。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裁剪荷叶做
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
实善良。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
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
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
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肢解我的身体我也不会变心啊,又有谁能改变我的志向?
Part 2
《离骚》古今异义词
1.衣、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今义:指衣服。)
2..浩荡: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指荒唐。今义: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3..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指不得志。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4..流亡: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指随水流而消逝。今义: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或祖国。)
5..固然: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指本来就是这样。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承认甲
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Part 3
《离骚》通假字
1.偭秦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2..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
3..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4..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
5..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Part 4
理解性默写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
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
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
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
兮,又申之以揽茝。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
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忳郁邑余侘
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
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
群兮,自前世而固然。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
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伫乎吾将反。
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
行迷之未远。
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
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
将复修吾初服。
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
为裳。
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
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民生各有
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
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
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Part 5
端午节文学常识
端午节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 “端”古汉语 有开头、初
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 》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
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 》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
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
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
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
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
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人物纪念
①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 339 年~约公元前 278 年),战
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
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
《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
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
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
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
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续齐
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 750 年以上,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
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他身后 400 多年的
事了。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
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
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②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前 476
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
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
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
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
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
“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
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
纪念伍子胥之日。
③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 23-220 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
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
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
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
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
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纪念活动
①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
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
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
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
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纪
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
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
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
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②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
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
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
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
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
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
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
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
《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
鬼”。
③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
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
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
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
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
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
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
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
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
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
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
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④栓五色四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
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
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 17 篇,其中屈
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诗歌之父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
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
后——江南洞庭)。公元前 278 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
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著名文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
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
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