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2020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涂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 , ,则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求出集合 后可得 .
【 详 解 】 因 为 集 合 ,
则 ,选 C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注意集合意义的理解,如 表示函数的定义
域,而 表示函数的值域, 表示函数的图像.
2.若复数 满足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 }| 1,A x x x R= ≤ ∈ { }2| ,B y y x x R= = ∈ A B =
{ }| 1 1x x− ≤ ≤ { }| 0x x ≥ { }| 0 1x x≤ ≤ ∅
B A B
{ }| 1, { | 1 1}A x x x R x x= ≤ ∈ = − ≤ ≤
{ }2| , { | 0}B y y x x R y y= = ∈ = ≥ A B = { }| 0 1x x≤ ≤
( ){ }| ,x y f x x D= ∈
( ){ }| ,y y f x x D= ∈ ( ) ( ){ }, | ,x y y f x x D= ∈
z ( ) 21 1z i i+ = − z【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复数模的概念可得 ,进而可得 ,运算后即可得解.
【详解】由题意 ,
所以 ,
所以复数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在第四象限.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模的概念、复数的运算与复数的几何意义,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
属于基础题.
3.若将函数 的图像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可以
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移规则,得到平移后的解析式,根据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即可得出对称中心.
【详解】将函数 图像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 ,
令 ,解得 ,当 时 ,所以平移后图像
一个对称中心可以为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型函数的平移变换,求正弦函数对称中心,属于基础题.
4.若双曲线 的渐近线为 ,则其实轴长为( )
的
的
( )1 2z i+ = 2
1 iz = +
( ) ( )221 1 1 1 2z i i+ = − = + =
( )
( )( )
2 12 11 1 1
iz ii i i
−= = = −+ + −
z ( )1, 1−
( ) sin 2f x x=
6
π
( ,0)3
π
( ,0)6
π
( ,0)12
π
( ,0)2
π
( ) sin 2f x x=
6
π ( ) sin 2 3f x x
π = +
( )2 3x k k Z
π π+ = ∈ ( )
6 2
kx k Z
π π= − + ∈ 1k =
3x
π=
( ,0)3
π
2
2
2 1( 0)x y aa
− = > 1
4y x= ±A. 4 B. C. 8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建立关于 的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 的渐近线方程为 ,
所以 , ,
所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8.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属于基础题.
5.已知圆 : ( ),直线 : ,则“ ”是“ 上恰有不同的
两点到 的距离为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圆心到直线距离 d,比较 d 与 r 的关系即可判断.
【详解】圆 : ( )
圆心坐标为
则圆心到直线距离为
所以当 时恰有两个不同的点到 的距离为
当 上恰有不同的两点到 的距离为 时,满足
所以“ ”是“ 上恰有不同的两点到 的距离为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选 A
1
2
1
4
1y xa
= ± a
2
2
2 1( 0)x y aa
− = > 1
4y x= ±
1 1
4a
= 4a =
C 2 2 2x y r+ = 0r > l 1x = 1 12 r< ≤ C
l 1
2
C 2 2 2x y r+ = 0r >
( )0,0
1d =
1 12 r< ≤ l 1
2
C l 1
2
1 3
2 2r< <
1 12 r< ≤ C l 1
2【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充分必要条件的简单应用,属于中档题.
6.若球 的半径为 ,且球心 到平面 的距离为 ,则平面 截球 所得截面圆的面积
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作出对应的截面图,
∵球的半径 R=4,由球心距 d=
故截面圆半径
故截面圆面积 S=πr2=13π
故选 C.
7.已知 , , ,则 , ,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依次判断出三个代数的取值范围,由中间量法比较三数的大小,选出正确选项.
【详解】解:由于 ,
可得: ,
又 ,
O 4 O α 3 α O
π 10π 13π 52π
3
24 3 13r = − =
0.52a = 2sin 5
πb = 2
2log sin 5
=c
π a b c
a c b> > a b c> > c b a> >
c a b> >
( )2sin 0,15
πb = ∈
2
2log sin 05c
π= <
0.5 12a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指对数以及三角函数值比较大小,三角函数式的取值范围的判断,对数式
的取值范围的判断及指数式的取值范围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中间量法.
8.甲在微信群中发布 5 元“拼手气”红包一个,被乙、丙、丁三人依次抢完.若三人均领到整数
元,且每人至少领到 1 元,则乙获得“手气最佳”(即乙领取的钱数不少于丙、丁)的概率是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隔板法得到共计有 种领法,乙获得“最佳手气”的情况总数 ,由此能求出
乙获得“最佳手气”的概率.
【详解】如下图,利用隔板法,
得到共计有 种领法,
乙领 2 元获得“最佳手气”的情况有 2 种,
乙领 3 元获得“最佳手气”的情况有 1 种,
乙获得“最佳手气”的情况总数 ,
乙获得“最佳手气”的概率 .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隔板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
程思想,是基础题.
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a b c∴ > >
1
2
1
3
1
4
1
6
2
4 6n C= = 3m =
2
4 6n C= =
3m =
∴ 3 1
6 2
mp n
= =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 已 知 中 的 程 序 语 句 可 知 : 该 程 序 的 功 能 是 利 用 循 环 结 构 计 算 并 输 出 变 量
的值,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计算得解.
【 详 解 】 模 拟 程 序 的 运 行 , 可 得 该 程 序 的 功 能 是 利 用 循 环 结 构 计 算 并 输 出 变 量
的值,
由于 .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以便得出正
确的结论,是基础题.
10.奇函数 的定义域为 R,若 为偶函数,且 ,则
=( )
A. ﹣2 B. ﹣1 C. 0 D. 1
【答案】B
【解析】
【分析】
20192 1− 20192 2− 20202 2− 20202 1−
2 3 20192 2 2 2S = + + +…+
2 3 20192 2 2 2S = + + +…+
( )2019
2 3 2019 20202 1 2
2 2 2 2 2 21 2S
−
= + + +…+ = = −−
f x( ) 1f x +( ) ( 1) 1f ﹣ =﹣ 2018 2019f f+( ) ( )根据题意和函数的奇偶性,得到函数 是周期为 4 的周期函数,进而利用函数的周期性,
求得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奇函数 的定义域为 R,若 为偶函数,
则 ,
即 ,则 ,
即 是周期为 4 的周期函数,
,
,
则 ,
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求值问题,其中解答中结合条件判断函数的周期性是解决本
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1.若 ,则 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由
得 .
故选 D.
12.已知实数 , ,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 的
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 )f x
( )2018 , (2019)f f
f x( ) 1f x +( )
1 1 1f x f x f x( )=( )= ( )− + + − −
2f x f x+ −( )= ( ) 4 2f x f x f x+ − +( )= ( )=( )
f x( )
2018 504 4 2 2 0 0f f f f× + −( )=( )=( )= ( )=
2019 504 5 1 1 1f f f× − −( )=( ﹣)=( )=
( ) ( )2018 2019 0 1 1f f+ = − = −
( )tan 80 4sin 420α + ° = ° ( )tan 20α + °
3
5
− 3 3
5
3
19
3
7
( )tan 80 4sin420 4sin60 2 3,α + ° = ° = ° =
( ) ( ) ( )
( )
tan 80 60 2 3 3 3tan 20 tan 80 60 1 tan 80 60 71 2 3 3
tan
tan
αα α α
+ ° − ° − + ° = + ° − ° = = = + + ° ° + ×
0a > 1a ≠ ( )
2
, 1
4 ln , 1
xa x
f x
x a x xx
2 41, ( ) lnx f x x a xx
≥ = + + 2
4( ) 2 0af x x x x
′ = − + ≥
[1, )+∞ 2a ≥ 1 4a ≤ +
( )
2
, 1
4 ln , 1
xa x
f x
x a x xx
2 41, ( ) lnx f x x a xx
≥ = + +
( )f x 2
4( ) 2 0af x x x x
′ = − + ≥ [1, )+∞
24 2a xx
≥ −
1x ≥ ( ) 24 2g x xx
= − [1, )+∞ 24 42 21 2xx
− ≤ − =
24 2a xx
≥ − [1, )+∞ 2a ≥
( )f x R
1 4 5a ≤ + =
2 5a≤ ≤
( ),1AB m= ( )1,4BC = 11AB BC⋅ > m
( )7,+∞【分析】
直接进行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得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属于基础题.
14.已知实数 , 满足 则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13
【解析】
【分析】
作出可行域,目标函数 可表示为点 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数形结合可知 OA
为此距离的最大值,求出点 A 坐标即可得解.
【详解】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目标函数 可表示为点 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由图可知 OA 为此距离的最大值,
,则 .
故答案为:13
【点睛】本题考查线性规划中求平方和型目标函数的最值,理解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解题
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15.如图,在四边形 中, ,且
,则对角线 的长为_____.
4 11AB BC m⋅ = + > 7m >
( )7,+∞
x y
1,
3,
1 0,
x
y
x y
≥ −
≤
− + ≤
2 2z x y= +
2 2z x y= + ( , )x y
2 2z x y= + ( , )x y
1 0 (2 3)3
x y Ay
− + = ⇒ =
, 2 2
max 2 3 13z = + =
ABCD 1 5 5 7AB BC CD DA=, = , = , =
90DAB BCD∠ ∠ °= = AC【答案】
【解析】
【分析】
设 ,在 中和 中,分别应用余弦定理,列出关于 的方程,即
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设 ,
由 ,则 ,
在 中, ,由余弦定理得 ;
在 中, ,由余弦定理得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以及四边形的内角和的应用,其中解得中熟练掌握余弦
定理,列出方程求解是解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6.甲、乙、丙三个同学同时做标号为 、 、 的三个题,甲做对了两个题,乙做对了两个
题,丙做对了两个题,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
(1)三个题都有人做对;(2)至少有一个题三个人都做对;(3)至少有两个题有两个人都
做对.
【答案】③
【解析】
【分析】
4 2
,AC x B θ= ∠ = ABC ACD x
,AC x B θ= ∠ =
90DAB BCD∠ ∠ °= = 180D θ∠ = °−
ABC 1, 5,AB BC AC x= = = 2 2 2 21 5 26cos 2 1 5 10
x xθ + − −= =× ×
ACD 5, 7,CD DA AC x= = =
( ) 2 2 2 27 5 74cos 180 2 7 5 70
x xθ + − −°− = =× ×
( )180cos cosθ θ°− = − 2 274 26 32 4 270 10
x x x
− −= − ⇒ = =
4 2
A B C运用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合情推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若甲做对 、 ,乙做对 、 ,丙做对 、 ,则 题无人做对,所以①错误;
若甲做对 、 ,乙做对 、 ,丙做对 、 ,则没有一个题被三个人都做对,所以②错
误.
做对的情况可分为这三种:三个人做对的都相同;三个人中有两个人做对的相同;三个人每
个人做对的都不完全相同,分类可知三种情况都满足③的说法.
故答案是:③.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推理的问题,属于简单题目.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
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做题:共 60 分.
17.在等差数列 中,已知 .
(I)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II)记 为数列 的前 项和,求 的最小值.
【答案】(Ⅰ) ;(Ⅱ)30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差数列的基本量运算,得到首项 和公差 ,得到通项
(2)根据(1)求出的等差数列,得到其前 项和 ,表示出 ,然后找到其最小值,
注意 .
【详解】(Ⅰ)由 得 ,
由 ,得 ,
即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Ⅱ)由(Ⅰ)得, ,
A B A B A B C
A B A C B C
{ }na 3 4 5 884 , 36a a a a+ = − =
{ }na na
nS { }na n 20nS
n
+
2 20na n= +
1a d na
n nS 20nS
n
+
*n N∈
3 4 584a a a+ = − 4 28a =
∴ 1
1
3 28
7 36
a d
a d
+ =
+ =
1 22
2
a
d
=
=
{ }na ( )22 1 2 2 20na n n= + − × = +
( ) 2122 2 212n
n nS n n n
−= + × = + ,
令 ,
,当 ;当
则 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又 ,
当 或 时,, 取到最小值 ,即 的最小值为 .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量计算,数列的函数性质,属于基础题.
18.已知某企业近 3 年的前 7 个月的月利润(单位:百万元)如下面的折线图所示:
(1)试问这 3 年的前 7 个月中哪个月的平均利润最高?
(2)通过计算判断这 3 年 前 7 个月的总利润的发展趋势;
(3)试以第 3 年的前 4 个月的数据(如下表),用线性回归的拟合模式估测第 3 年 8 月份的
利润.
月份 1 2 3 4
利润 (单位:百万元) 4 4 6 6
相关公式: , .
【答案】(1)5 月和 6 月平均利润最高;(2)总利润呈上升趋势;(3)940 万元.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折线图,通过计算每个月的平均利润可得;
的
∴ 20 20 21nS nn n
+ = + +
( ) *20 21,f x x n Nx
= + + ∈
( ) 2
201f x x
= −′ ( ) ( )0,2 5 , 0x f x∈ ′ < ( ) ( )2 5, , 0x f x∈ +∞ >′
( )f x ( )0,2 5 ( )2 5,+∞
*n N∈ ( ) ( )4 5 30f f= =
∴ 4n = 5 ( )f n 30 20nS
n
+
30
x
y
( ) ( )
( )
2
1 1
2 2 2
11
ˆ
n n
i i i i i i
nn
i ii i
x x y y x y nx yb x nxx x
= =
==
∑ − − ∑ − ⋅= = ∑ −∑ −
ˆˆa y bx= −(2)分别计算出第 1、2、3 年前七个月的总利润,由计算结果即可分析趋势;
(3)由题意将数据代入公式,列出回归方程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
(1)由折线图可知 5 月和 6 月的平均利润最高.
(2)第 1 年前 7 个月的总利润为 (百万元),
第 2 年前 7 个月的总利润为 (百万元),
第 3 年前 7 个月 总利润为 (百万元),
所以这 3 年的前 7 个月的总利润呈上升趋势.
(3)∵ , , , ,
∴ ,
∴ ,
∴ ,
当 时, (百万元),∴估计 8 月份的利润为 940 万元.
19.如图,三棱锥 B-ACD 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BC=BD=2,E,F,G 分别是棱 CD,AD,AB 的
中点.
(1)证明:平面 ABE⊥平面 ACD;
(2)若四面体 BEFG 的体积为 ,且 F 在平面 ABE 内的正投影为 M,求线段 CM 的长.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先证明 平面 ,又 平面 ,可得平面 平面 .
(2)由(1)知 平面 ,因为 平面 ,所以 ,结合 为
的
1 2 3 5 6 7 4 28+ + + + + + =
2 5 5 4 5 5 5 31+ + + + + + =
4 4 6 6 7 6 8 41+ + + + + + =
2.5x = 5y = 2 2 2 21 2 3 4 30+ + + = 1 4 2 4 3 6 4 6 54× + × + × + × =
2
54 4 2.5 5 0.830 4 2.5
ˆb
− × ×= =− ×
5 2.5 0.8ˆ 3a = − × =
0.8 3ˆy x= +
8x = 0.8 8 3 9 4ˆ .y = × + =
1
2
CD ⊥ ABE CD ⊂ ACD ABE ⊥ ACD
CD ⊥ ABE MF ⊥ ABE / /MF CD F AD的中点,得 为 的中点,由四面体体 的体积为 ,
解得 ,进而可求得 .
试题解析:(1)证明:因为 , 是棱 的中点,所以 ,
又三棱锥 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 ,
所以 平面 ,则
因为 ,所以 平面 ,
又 平面 ,所以平面 平面 .
(2)由(1)知 平面 ,因为 平面 ,
所以
又 为 的中点,所以 为 的中点,
因为 , ,
所以四面体体 的体积为 ,
则
在 中, , ,
在 中, , .
20.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 ,准线为 , 为过焦点 且垂直于 轴的抛
物线 的弦,已知以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
(1)求 的值及该圆的方程;
(2)设 为 上任意一点,过点 作 的切线,切点为 ,证明: .
【答案】(1) ,圆的方程为: .(2)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 点的坐标为 ,即可求出 的值,即可求出该圆的方程;
M AE BEFG 1 1
3 2 6
BGBE BG MF× × × × = = 1
2
3BG = 46
2CM =
BC BD= E CD BE CD⊥
B ACD− BC BD B∩ =
AB ⊥ BCD AB CD⊥
AB BE B∩ = CD ⊥ ABE
CD ⊂ ACD ABE ⊥ ACD
CD ⊥ ABE MF ⊥ ABE
/ /MF CD
F AD M AE
2BE = 1 2
2 2MF DE= =
BEFG 1 1
3 2 6
BGBE BG MF× × × × = = 1
2
3BG =
Rt ABE∆ 2 6AB BG= = 26 2 38AE = + =
Rt CEM∆ 1 38
2 2ME AE= = 2 2 46
2CM ME CE= + =
2: 2 ( 0)C y px p= > F l AB F x
C AB ( )1,0−
p
M l M C N MF FN⊥
2p = 2 2( 1) 4x y− + =
A ,2
p p ±
p(2)由题易知,直线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设 的方程为 ,
与抛物线 联立方程组,根据 ,求得 ,化简解得 ,进而求得 点的坐
标为 ,分别求出 ,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为 0,即可证出 .
【详解】解:(1)易知 点的坐标为 ,
所以 ,解得
又圆的圆心为 ,
所以圆的方程为 .
(2)证明易知,直线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
设 的方程为 ,
代入 的方程,得 .
令 ,得 ,
所以 ,解得 .
将 代入 的方程,得 ,即 点的坐标为 .
所以 , ,
.
故 .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圆的方程,考查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利用联立
方程组、求交点坐标以及向量的数量积,考查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21.已知函数 .
M ( )01, ,M y MN− 0( 1)y k x y= + +
C 0∆ = 0
1y k k
+ = 2y k
= N
2
1 2,k k
FM FN MF FN⊥
A ,2
p p ±
( 1)2
pp = − − 2p =
( )1,0F
2 2( 1) 4x y− + =
M
( )01, ,M y MN− 0( 1)y k x y= + +
C ( )2
04 4 0ky y y h− + + =
( )016 16 0k y k= − + =△ 0
1y k k
+ =
( ) 2 2
2
0
4 44 4 0k y kyky y y A k
− +− + + = = 2y k
=
2y k
= C 2
1x k
= N 2
1 2,k k
( )02,FM y= −
2
1 21,FN k k
= −
02 2
2 2 2 1 22 2 0FM FN y kk k k k k
⋅ = ⋅ + ⋅ = ⋅ + − ⋅ =
MF FN⊥
1xf x e a x( )= ﹣(﹣)(1)证明:当 时, 恒成立;
(2)若函数 在 R 上只有一个零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详见解析(2) 或
【解析】
【分析】
(1)对函数 求导,得到函数 的最小值为 2,即可证明.
(2 对 a 分类讨论,易得 a=0 时无零点,a0 时求函数的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极
值,通过分析特殊点的函数值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f′(x)= ,
令 f′(x)=0,得到 x=0,
当 x0, 单调递增, ∴ 在 x=0 处取得最小值.
,
∴ .
(2)当 a=0 时, >0 恒成立,无零点,与题意不符;
当 a ( )f x
1
a
11 1 1af e aa a
= − −
1
ae ( )1f
( )f x
xe a−
0
( )x ,lna 0f x,∞ ′∈ − <
( )x lna 0f x∞∈ ′+ >, ,
( )f xLna=2,所以 a=
∴当 a
(2) 1f a< + a
(0, )a∈ +∞ ( )f x m≥ m
3 17( , )4
+ +∞ ( ,2]−∞
(2)f
( )f x m≥ ( )f x min( )f x m≥
1(2) | 2 | | 2 |f aa
= + + − 12 2 1| |a a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