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 2020 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当下观众,必须具有当代意识。任何时候,当代意识之有无都是衡量戏曲创作得失
的标尺之一。以剧作家为例,从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曲四大家”,到明清时期的汤显祖、孔
尚任与洪升,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田汉、吴祖光,改革开放之后的魏明伦、陈亚先等,他
们的创作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戏曲创作的“当下感”与题材无关,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
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创作都不是戏曲疏离“当下”的理由。任何题材都可以传输“当下”的
感受。
所谓“当下感”,首先是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我们认定事物和辨别是非的基本思维或意
识。自觉运用“当下”价值观念,来表现今天和过去的生活,是戏曲创作与表演者面对的考
验。我们看到,古代剧作家创作的许多传统戏,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
汤显祖的《牡丹亭》,今天依然能够拨动我们的心弦;而今人创作的有些所谓“现代戏”,却
与当下观众、现代文明之间存在精神隔膜。所谓“当下感”,也是一种审美趣味。一个时代有
一个时代的剧场环境、观演关系、审美风尚、艺术趣味。有些曾经看上去很关的东西,今天
可能看上去不那么美了;有些曾经被认为违背传统范式的东西,今天可能恰恰让观众感兴趣、
有共鸣。另外,技术的发展也大大丰富了舞台表现的手段,只要用得合适,戏曲没必要将这
些拒之门外。
要寻找到审美层面的“当下感”,我们需要换一种眼光审视。这一种“眼光”是距离,是
趣味,是现代人自觉的审美选择。正是在这种“眼光”的引导之下,创作舞剧《永不消逝的
电波》时,我强调了地域的独特风情和时代质感。电影里男主角李侠的社会角色由杂货铺小
老板变身为报馆职员,其办公环境具有现代职场隐喻;谍报人员的联络地点变换为具有上海
滩旧时风情的手工旗袍店;日常生活的街区更变化为具有浓郁地域烟火气的弄堂深巷,上海
风景在剧中得到艺术化呈现……诸如此类的转化,不是说我们比原作高明,而是随着时代演
进,曾经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忽然拥有了当下的审美意趣。
我很认同两位作家的戏曲观念,一位是汪曾祺先生,一位是毕飞宇。汪曾祺先生曾指出,
“所有的戏曲都应该是现代戏。不论是经过整理加工的传统戏,新编历史题材戏,还是现代
题材的戏,都应该具有当代的思想,符合现代的审美观点,用现代的方法创作,使人对当代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毕飞宇认为“一门艺术如果仅仅剩下内行在欣赏,说明这门艺术已
经衰落。只有大量外行观众争相欣赏,这门艺术才正当兴盛”。这些观点放在任何剧种身上都
适用。
说到“现代戏”,不得不提一句当下很热闹的现实题材创作。我想提醒创作者的是,现实
题材并不天然拥有当代意识,新鲜题材外壳下包裹的也可能是陈年旧味。一部戏若不能代表
当下观众的选择,就不能真正代表这个时代。让戏曲创作立足于当下,存活于当下,传播于
当下,复兴于当下,这是戏曲创作者的责任,也是新时代的召唤。
(摘编自罗怀臻《戏曲要寻找当下观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曲创作的“当下感”指的是戏曲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与题材和作者无关。
B. 缺少艺术趣味时,即使是今人创作 “现代戏”也会与现代文明存在精神隔膜。
C. 经典的古典戏曲今天依然能拨动我们的心弦,是因为与今人有价值观上的共鸣。
D. 审美风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审美风尚得到合理转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戏曲创作的“当下感”展开,采用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清晰。
B. 文章举例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有对自己创作的分析。
C. 文章第四段引用两位作家的观点,正反相对,既衔接了上下文,又论证了论点。
D. 文末重点对“现代戏”创作进行了分析,既强化了论点,也增加了现实针对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戏曲创作没有当代意识,那么戏曲创作肯定不会成功,戏曲作品也就不可能会拥有当
下的观众。
B. 历史剧《屈原》突出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抗争精神,在抗战时期引起轰动,这来自作品极强
的“当下感”。
C. 创作者强调地域独特风情和时代质感的做法,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有了审美层面的“当
下感”。
D. 现实题材并不天然拥有当代意识,创作者要自觉给作品注入“当下感”,否则新鲜题材包裹
的仍是旧味。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 题详解】
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戏曲创作的“当下感”与题材无关,但与作者有关。作品的“当下感”是靠作者创作的
作品体现的。
B 项,张冠李戴。考查“今人创作的‘现代戏’也会与现代文明存在精神隔膜”的原因,文中
是创作者缺少“当下”价值观念,题中表述成了“缺少艺术趣味”。
D 项,“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审美风尚得到合理转化”强加因果。原文是“技术的发展也大大丰
富了舞台表现的手段”,没有提到对审美风尚的转化作用。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正反相对”错,都是正面表达的且认识一致的观点。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
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戏曲作品也就不可能会拥有当下的观众”的推论错。戏曲创作没有当代意识,那么戏
曲创作肯定不会成功,但不一定没观众,观众看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追星,炒作等。
故选 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
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
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
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总人口超千万、劳务输出 300 多万人……作为农业人口大市、劳务输出大市的阜阳,如
何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职教大市品牌。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强,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目前已有 48 万多人。
日前,记者来到阜阳工业经济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航空乘务方向)专业学生
们正忙着上课。
“我们这个专业比较适合女生,而且就业前景比较好。毕业后,可从事空乘、值机、安
检等职业。”学生李梦雨说。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确实越来越强。当前,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已有 48
万多人,其中高中阶段在校生 26 万多人,中职学校在校生 1.1 万多人。”市职教局相关负责
人介绍说。
以上成绩,得益于我市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其中,我市紧密围绕阜阳重点产
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突出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校专业设置既达到一定均衡,又
各有侧重。
“与此同时,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取得初步成效。”市职
教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全市遴选出 62 家企业挂牌“阜阳市职业教育学生创业实训基
地”,阜阳工业经济学校、阜阳经贸旅游学校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
此外,我市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加快市级职教园区建设。阜阳工业经济学校整合阜阳商
校,阜阳现代职业学校整合阜阳体育运动学校、阜阳艺术学校,阜阳农业学校整合阜阳农干
校、阜阳农广校进入职教园区进行新校区建设。而且,我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目前,全市共有 16 个职教集团,共吸纳行业协会 13 个、企业 80 个、中职学校 30 所、本科
学校 1 所、高职学校 14 所。
(摘编自汪乐意《职业教育,越来越有吸引力》)
材料二:材料三: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应用型人才
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都有着直接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就越来越
大。但发展问题也不断出现,下面是笔者所发现的几点问题:
1.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降。高校招生量的扩大,使得本来就不高的高职院校招生标准再
一次降低,因为只有降低了招生标准,才能有效完成学校的招生计划。新生报到率不足,已
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高职院校所录取的学生质量不足,大大影响了学
校的声誉以及教学成果。高职学生的起点过低,让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2.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足。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只有取得了相关专业的职业证书,
才会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但是,我国的许多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不
足,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下降,影响了行业内人士对职业资格证的认可度。
3.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落后。我国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较为传统,具有较为深厚的传统管
理思想。许多职业教育学校都是在小型的计划经济环境上建立起来的,行政化程度较深,且
具有官场性。学校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且学校的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不尽明确。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术氛围不足,没有创新管理的机制,也没有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制
度。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大致分为政府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企业管理与行业管理几种,
管理体制的多样化,使得职业教育的管理情况较为复杂。
(摘编自《谈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4. 下列不属于职业教育作用的一项是( )
A. 可以使人口优势转化 人力资源优势。
B. 可以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C. 可以培养社会应用型和专业型人才。
D. 可以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量。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为A. 阜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职教大市”的品牌,是结合自身特点,走出的一条因地制
宜办教育的新路。
B. 我国现在每年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接近一千万,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劳动人
口的整体素质。
C. 高职(专科)学校的学校数量、在校生数和年招生数都低于中职学校,但这并不表明中职
学校更受学生青睐。
D. 我国职业教育近几年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会越来
越高,规模会越来越大。
6. 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推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提几条建议。
【答案】4. D 5. D
6. ①政府积极作为,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办教育。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不要千军万马挤
普通高考的独木桥,像阜阳市那样,着力培养社会应用型和专业型人才。②提高国内职业资
格证书的含金量、权威性,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协调机制。③改变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向先进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学习。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
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D 项,原文说“高校招生量的扩大,使得本来就不高的高职院校招生标准再一次降低,因为只
有降低了招生标准,才能有效完成学校的招生计划”,所以“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量” 不属于
职业教育作用,招生量的扩大使得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降。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
行比对。
D 项,“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会越来越高,规模会越来越大”错误。原文说“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就越来越大。但发展问题也不断出现”,存在“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
降”“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足”“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落后”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
这些问题,会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
合上述材料,就如何推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提几条建议”,从材料一的 “以上成绩,得益
于我市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其中,我市紧密围绕阜阳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新兴
产业,突出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校专业设置既达到一定均衡,又各有侧重”来看,政
府应积极参与,起到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办教育,像阜阳市那样,着力培养社会应用型和专
业型人才。从材料三的“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降”“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足”“职业教育
管理体制落后”来看,学校应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权威性,营造学术氛围,创新管
理的机制,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
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
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
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
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
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
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
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月夜静悄悄
路 遥
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女儿兰兰就要出嫁了。知情人露风说,女婿是地区商业局的汽车司机,
司机的父亲就是地区商业局局长。还听说这位局长已经给兰兰走后门找了正式工作。
这天下午,消息得到了证实:地区商业局的一辆汽车果真停在高书记家门前的简易公路
上了,一位穿戴时髦的小伙儿进了高明楼家的高墙大院。据说新郎新娘已经办了结婚手续,
兰兰明天早上就要跟女婿走了。村里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是冷漠的。大家只是悻悻地说:
好事都是人家的,咱平民老百姓梦也梦不见。
但村里人对高兰兰的印象还不错。高兰兰高中毕业两年了,考了两回大学都没考上。国
家也不在农村招工招干,她只好在队里参加了劳动。这姑娘漂亮、聪敏、懂事。她有时还能
帮助一些穷家薄业的人解决点燃眉之急。比如谁家娃娃得了急症,紧用钱,向高书记借肯定
要碰钉子,但要是向兰兰开口,她总是二话不说就从家里把钱拿出来了。现在听说她就要离
开这个村子了,大家倒有点怅怅然。
天一擦黑,和整个村子隔一条沟的高书记家的独院里,灯火正明。全村的庄户人家,大
都是黑灯瞎火的。
月光下,村前的公路白光刺眼,一直伸到遥远的后川道里。一列列大山的剪影镶在暗蓝
色的天幕上,划出许多美妙的曲线。村对面的果树林子,已经模糊得一团一团的,像罩上一
层薄纱。劳动一天的社员,像往常一样,倒在自己的土炕上睡了。
但是,唯独村后瞎眼寡妇的独苗儿大牛,这时却睡不着,破天荒第一次患上了失眠症。
这个干活不要命的庄稼汉,从来都是累得头一挨枕头就打呼噜,根本不相信天下还有睡不着
觉的人,今晚却反常了。
是什么事使憨厚的大牛睡不着觉了呢?就是兰兰明天要离开村子。
说起来大牛的命也真苦,刚活蹦乱跳地上了学,父亲就病倒了,他只好退学。小小年纪
就把家庭的重担压在了自己的肩头。几年后,父亲死了,母亲又双目失明了,他的日子更是
雪上加霜,过得一团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牛竟然在心里偷偷爱上了书记的女儿兰兰。
这真是一个悲剧。
事实上,大牛本人也清楚这一点——他想和高兰兰结合,就等于想和天上的仙女结合一
样不可能。可他又是多么爱她啊!只要高兰兰笑了,他便感到整个世界都笑了;只要高兰兰
恼了,那山山水水顿时在他眼里都变得暗淡无光了。
兰兰回乡后,他经常设法和兰兰在一块儿劳动,时刻准备为她效劳。
遇到有人话里话外欺负他时,她总是护着他。她对他也非常随便,路上看见哪个崖畔有
朵好看的野花,就喊:“牛大哥,快给我拔下来!”他立刻就像士兵听见了冲锋号,一扑就
爬上去了。
可是这一切很快就要完结了,亲爱的高兰兰明儿一早就要走了;她将要跟一个富足有地
位的城市青年一块生活去了!
随着一声沉重的叹息,他三把两把穿上衣服,跳下炕,开了门,迈着急匆匆的步伐向前村那个亮着灯火的独院走去。
月光好极了,像水银一样泼在地上,一片明光灿烂。凉气从河道里漫上来,使得村巷里
感到冷森森的。
大牛在月光地里走着,光头,光膀子,穿着一件白粗布小褂,憨厚的脸上带着从来都没
有过的激动情绪。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去见一见兰兰。他压根没考虑这样做合不合适。
他老远就看见兰兰家外面公路上的那辆汽车,心里登时烦躁得像猫爪子抓着一般。
他顺手从公路边的排水沟里挖出一块大石头,牙咬着唇,一路小跑过去,“咣”一声砸
在了那辆汽车上。他就像一头逗恼了的牛犊子,一肚子苦闷没处发泄,便对这辆汽车开始了
一场堂·吉诃德式的进攻。他恨这辆该死的汽车,明天就要把他心爱的兰兰拉走了。
路边大门猛地开了,高明楼走了出来。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大牛又捡起一块石头,往汽
车上砸去。“嘭”地一声:几块碎玻璃飞溅出来,没有碰着高明楼,却把大牛自己的光头划
了道口子。
“你小子无法无天了!”高明楼一边嚷着,一边退到了自家的院门洞前。
就在这时,兰兰出现在他们面前。
高明楼看见凶得像头牛一样的大牛,刹时间便乖乖地站在了兰兰面前,像个做错了事的
娃娃一般。
大牛一直在兰兰面前低倾着头,两只手互相搓来搓去。光头上划破的口子处血在流着,
他也不擦一下。
兰兰“啊”了一声,转身跑回家里,拿了一条崭新的白羊肚子毛巾奔了出来,手脚麻利
地扎在大牛的光头伤口处。
然后,她含着眼泪,轻声地说:“牛大哥,我一直很尊敬你。你像我大哥一样,时时处
处爱护着我。你这样闹腾,等于给我脸上唾哩!再帮我一次吧……”眼泪刷刷地从大牛那张
憨厚的脸上淌了下来。他嘴里“嗯”了一声,接着便一下子抱住裹着羊肚子毛巾的光头,蹲
在地上无声地啜泣起来……
不久,村里人发现,不爱说话的大牛突然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哑巴,一句话也不说了。有
人还看见,每到有月亮的夜晚,他就光头上拢一条崭新雪白又带着血迹的羊肚子毛巾,在村
前的公路上或者在公路下边的河湾里,不停步地溜达、转悠,有时还见他猛然从地上挖起一
块石头来,又“咚”一声砸到了地上……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女儿兰兰就要出嫁了”,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还为小说奠定了
一种喜庆的基调,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他立刻就像士兵听见了冲锋号,一扑就爬上去了”,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大牛为高兰兰做
事时的敏捷、迅猛的动作和欢快的心情。
C.大牛看到高明楼家门前停着的汽车后,情感暴发,他选择砸车来“复仇”,是因为他把车当
成了城市,当成了剥夺他美好生活的杀手。
D. 结尾通过大牛近乎疯癫的细节描写,体现大牛内心的极度痛苦,带着血迹的羊肚子毛巾成
了大牛情感的寄托,也是他破碎的爱情梦的象征。
8. 小说中的大牛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他的爱情悲剧是必然的,请结合有关情节简要分析。
9. 路遥小说中,经常出现穷小子爱上富家女这样的情节设计,比如《人生》中的高加林与黄
亚萍;《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与田润叶,孙少平与田晓霞;本文中的大牛与兰兰……而
最后这种爱情又常常是以悲剧收场。请结合作家和作品,谈谈你怎样理解路遥小说的这种情
节设计?
【答案】7. A 8. ①两个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悬殊。一边是书记的女儿和局长的儿
子,一边是“日子过得一团糟”的大牛,这种巨大的落差不是单靠爱能轻易弥补的。②两个
人的不同人生追求决定着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兰兰是高中生,想考大学,走出山村,在队
里劳动是无奈,局长给兰兰找了正式工作的诱惑是巨大的,符合兰兰的人生梦想;大牛没什
么文化,只知下力气种地,与兰兰不是一路人。③大牛错将兰兰的善良和友情当做了爱情。
兰兰只把大牛看作哥哥,大牛对兰兰的感情却是认真、固执甚至是痴狂的,这使得大牛的悲
剧在所难免。④大牛自卑、内向,拙于表达的性格。大牛爱兰兰,却从未表白,兰兰明天就
要出嫁了,这时才想到去争取,怎么可能?
9. ①这种情节设计有传统文化的烙印。落难才子与富家小姐的爱情故事经常出现在传统戏剧
文学之中,体现路遥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②这种情节设计会使小说矛盾冲突剧烈,具有很
强的故事性,很能吸引读者。③故事的悲剧结局的设定,体现路遥对这种爱情的理性思考和
对社会阶层鸿沟的深入理解,对传统大团圆结局的否定。④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剖析人物
性格。这种错位的爱情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地位卑微的男主人公内心的渴望,是一种灵与肉
的考验,直击心灵的拷问,对这一问题的处理能突出体现人物的性格底色。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考查的角度较多:有鉴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领悟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作品的题材特征和表现手法。解答此类试题,考
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
再逐一进行分析。
A 项,“还为小说奠定了一种喜庆的基调”分析错误。依据原文“村里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是冷
漠的”可知,“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女儿兰兰就要出嫁了”并没有“为小说奠定了一种喜庆的
基调”,且小说的基调并不喜庆,小说讲述穷小子爱上富家女的故事,最终以悲剧收场;开头
“就要出嫁”这一内容是为后文大牛砸车等情节埋下伏笔,使情节的发展合情合理。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题干
要求,明确答题的内容和方向,如本题“小说中的大牛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他的爱情悲
剧是必然的,请结合有关情节简要分析”,在答题的内容和方向上要注意分析与造成“爱情悲
剧”的有关情节;然后对其进行筛选与整合,并作简要分析。考生答题时,不能只作简单的
概括,还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依据“高兰兰高中毕业两年了”“还听说这位局长已经给兰兰走后门找了正式工作”和“说
起来大牛的命也真苦,刚活蹦乱跳地上了学,父亲就病倒了,他只好退学。小小年纪就把家
庭的重担压在了自己的肩头”可知:一边是高中毕业而且将有正式工作的高兰兰,一边是早
早退学且只知道干农活的大牛,两人的不同人生追求不可能走到一起,这决定了大牛爱情悲
剧是必然的;
依据“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女儿兰兰”“女婿是地区商业局的汽车司机,司机的父亲就是地区
商业局局长”和“几年后,父亲死了,母亲又双目失明了,他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过得一
团糟”可知:一边是书记的女儿和局长的儿子,一边是日子“过得一团糟”的大牛,两人的
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差距,决定了大牛爱情悲剧是必然的;
依据“然后,她含着眼泪,轻声地说:‘牛大哥,我一直很尊敬你。你像我大哥一样,时时
处处爱护着我。你这样闹腾,等于给我脸上唾哩!再帮我一次吧……’”可知:大牛错把兰
兰的善良和友情当成了爱情,而兰兰一直把大牛当做大哥,这种错位,也注定大牛爱情悲剧
是必然的;
依据“他嘴里‘嗯’了一声,接着便一下子抱住裹着羊肚子毛巾的光头,蹲在地上无声地啜
泣起来……”“不久,村里人发现,不爱说话的大牛突然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哑巴,一句话也不说了”可知:大牛内向、不善表达的性格,明明爱兰兰却不表白,当“据说新郎新娘已经
办了结婚手续,兰兰明天早上就要跟女婿走了”的时候,才去争取,这也决定了大牛爱情悲
剧是必然的。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题干要求,
明确答题的切入点,如本题要求“请结合作家和作品,谈谈你怎样理解路遥小说的这种情节
设计”,该题切入要扩展到“作家和作品”;然后,以此为依据,结合题干给出的示例以及其
他的作家和作品,拓展思路,深入挖掘,思考分析。
首先,通过题干所给出的示例以及思考其他与此有关的作家和作品可知:这种穷小子爱上富
家女的情节设计在作品中经常出现,可以说是一种传统,可见,作者路遥对此情节的设置,
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折射出作品的创作背景。
其次,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情节的设置往往都是“大团圆”式的结局,但作者路遥却在此方面
一反传统,以“悲剧”结局,体现了作品的现实性以及作者路遥对这种爱情的理性思考和深
层剖析,同时,吸引读者,引发读者的思考,这也是作品的创作意图。
最后,文中的人物一般都是男性地位低下,不管是高家林。还是孙少安、孙少平,还是大牛
等,他们基本上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底层人物,作者这样处理,更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剖析
人物性格,体现出作者想通过这类作品来反映底层小人物爱情的种种无奈。这种爱情的悲剧
色彩,才能更大地激发读者的深深思考,同时,也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考生据此分析,从作者、读者、小说三要素等方面,分点作答即可。
二、占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戚继光,字元敬。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四十年,倭大
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明年,倭大举犯福建。闽中连告急,宗
宪复檄继光剿之。戚继光令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倭巢,斩首二千六百。继光为将号令
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
大寇,名更出大猷上。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
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
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至镇,上疏言:蓟门之兵,虽练无益之弊四。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
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弓矢之力不强于寇,而欲藉以制胜,三也。教练之法,自有正门。美
观则不实用,实用则不美观,而今悉无其实,四也。又言:“臣官为创设,诸将视为缀疣,
臣安从展布?”章下兵部,言蓟镇既有总兵,又设总理,事权分,诸将多观望,宜召还总兵
郭琥,专任继光。乃命继光为总兵官。自嘉靖以来,边墙虽修,墩台未建。继光巡行塞上,
议建敌台。督抚上其议,许之。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
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隆庆五年秋,台功成。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
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继光之功亦赖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
居正尤事与商确,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诸督抚大臣如谭纶、刘应节、梁梦龙辈咸与善,
动无掣肘,故继光益发舒。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
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
B. 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
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
C. 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
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
D. 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
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史,是指我国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两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
B. 倭,意为猥琐、矮小的,是我国古代对日本人及其国家的称呼,现为对日本人的蔑称。
C. 上疏,是我国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如魏征上疏唐太宗“十思十渐”。
D. 兵部,又称为夏官、武部,是中国古代的官署名,属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戚继光智勇双全,抗倭有功。倭寇大掠桃渚、圻头,他在龙山打败倭寇;倭寇大举侵犯福
建,他令人携草填沟前进,大破倭寇据点。
B. 戚继光功高望重,深得赏识。戚继光处事稳重,多次击败重要倭寇,名声在俞大猷之上,
正是因为这些,兵部才会选择重用他。
C. 戚继光独具慧眼,明察善断。在蓟镇时,他发现了蓟门的军队虽然训练却没有益处的四个弊端;在视察边塞时,他建议修建敌台。
D. 戚继光善处关系,得人相助。当国大臣倚重他,为他扫清障碍;地方重臣,与他交好,让
他行事顺利。这些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如鱼得水,尽展才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官为创设,诸将视为缀疣,臣安从展布?
(2)居正尤事与商确,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我是朝廷特别设立的官员,众将认为我(或我的职位)是多余的,我怎样才能开展
工作?
(2)尤其是张居正,事事与他商讨,那些想要刁难戚继光的人,张居正就设法调走。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
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
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A 项,语法错误。“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中,“也”是句末语气词,所以应
在“也”后断开。
C 项,两处错误。一是语法错误,同 A 项;二是句意错误,“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
的意思是“三军士卒各以自己的技艺自专,金鼓旗帜”,“其艺”是“专”的宾语,所以应在
“其艺”后断开。
D 项,句意错误,同 C 项,“其艺”是“专”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
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
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上疏,是我国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理解错误。“臣民向皇帝进言
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为“上书”,“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对读选项和
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B 项,“戚继光处事稳重”分析错误。原文是“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
寇”。据此可知,文中“处事稳重”是老将俞大猷,而非戚继光。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
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
实。
(1)中,“创设”,特别设立;“缀疣”,多余;“展布”,开展工作。
(2)中,“事”,事事、任何事;“商确”,商讨;“难”,刁难,形容词用作动词。
【点睛】参考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戚继光从小洒脱不拘,有非凡的抱负。他家庭贫寒,喜好读书,通晓
经史的要义。嘉靖四十年,倭寇大举进犯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扼守桃渚,在
龙山打败倭寇。第二年,倭寇大举侵犯福建。福建频频告急,胡宗宪又传令戚继光剿灭倭寇。
戚继光下令每人携带一捆草,填壕沟前进。戚继光率军大破倭寇的据点,斩杀二千六百倭寇。
戚继光作为将领号令严整,赏罚分明,士卒没有人敢不出死力。戚继光与俞大猷都是名将。
俞大猷是老将,处事讲求稳重;戚继光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屡次击败重要的倭寇,名声
更是在俞大猷之上。隆庆初年,给事中吴时来因蓟门多次报警,请求召任俞大猷、戚继光专
门训练戍边的士兵。兵部商议后只用戚继光,于是把戚继光召回任命为神机营副将。隆庆二
年五月,朝廷命令戚继光以都督同知的身份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的军事训练,总兵官
以下的人都受他指挥管理。到了蓟镇,戚继光上疏说:蓟门的军队,虽然训练却没有益处的弊
端有四条。什么是虽然训练了却没有益处呢?现在每营的土兵,当炮手的常有十个人。不知
道按作战的规则将各种武器配合使用,应该拿长器械来护卫短器械,拿短器械来救护长器械,
这是第一条弊端。三军士卒各以自己的技艺自专,金鼓旗帜,没有不准备的,现在都搁置一
旁而不用,这是第二条弊端。我军在弓箭方面的战斗力不比敌寇强,却想靠弓箭来取胜,这
是第三条弊端。训练的方法,自有正当的途径。美观的东西不实用,实用的东西不美观,而现在全没有实用的东西,这是第四条弊端。又说:“我是朝廷特别设立的官员,众将认为我
(或我的职位)是多余的,我怎样才能开展工作?奏本转到兵部,兵部说蓟镇既然已有总兵,
又设立总理,权力分散,众将多采取观望态度,应当召还总兵郭琥,只任用戚继光。于是任
命戚继光为总兵官。自嘉靖年间以来,虽然修建了边塞城墙,但没有修建高台。戚继光往来
视察边塞,建议修建敌台。督抚奏上戚继光的建议,朝廷允许执行。浙江的三千士兵到达,
在郊外设阵。天下大雨,从清晨到日西斜,浙兵像树木一样站着不动。边塞军队都很惊骇,
这时才见识了戚继光军令的严明。隆庆五年秋天,修台大功告成。戚继光在边镇十六年,修
整边防,蓟门安定。后继的人按照戚继光既定的方法,使边塞几十年无事端。戚继光的功劳
也多亏了主持国政的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对他的信任。尤其是张居正,事事与他商
讨,那些想要刁难戚继光的人,张居正就设法调走。众督抚大臣,如谭纶、刘应节、梁梦龙
等人都与戚继光相好,戚继光有所举动时没人牵制,所以他能发挥自己的才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晓过西湖
梵 琦
船上见月如可呼,爱之且复留斯须①。
青山倒影水连廓,白藕作花香满湖。
仙林寺远钟已动,灵隐塔高灯欲无。
西风吹人不得寐,坐听鱼蟹翻菰蒲。
【注】①斯须:一会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湖上晨光初露,皎洁的明月尚未隐去,如近在咫尺,令人留恋不舍。
B. 颔联出句写水中所见之山影;对句写湖上白藕荷花,以及湖面的阵阵清香。
C. 颈联中“仙林寺远钟已动”写诗人乘舟离寺,这时传来了寺内晨钟的撞击声。
D. 颈联中“灵隐塔高灯欲无”由视觉入手,紧扣“晓”字突出视听中的时间感受。
15.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西风吹人不得寐,坐听鱼蟹翻菰蒲”。
【答案】14. D 15. ①(抒情上)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含蓄内敛。言“西风
吹人不得寐”,实则是西湖晨景之美,使人喜爱至极,难以安眠;不直接写自己对西湖晨景的
喜爱,而以“不得寐”“坐听”这样的动作细节表现内心的喜悦。②(写景上)以动衬静(反衬)。通过鱼、蟹在长满菰蒲的湖水中翻腾的动景,衬出西湖之晨的宁静。③(结构上)前后
照应。“西风”既照应“白藕作花”点明季节,又为“鱼蟹翻菰蒲”巧作衬垫,首尾呼应,
使全诗笼罩在一片秋晨的清气之中。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 项,“视听”错,应为“视觉”,灵隐寺塔上的灯火,在朝雾晨曦中变得若有若无了,是诗
人看到的,与“听”无关。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作答时首先要指出诗句
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
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表达方式上,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可以说以景结情,也借景抒情;“西风吹人不得
寐”,结合前文写月之可亲、青山倒影、白莲花香等美好景象,可见作者是为美景陶醉而难以
入眠,充分表达出对西湖晨景的喜爱之情;“坐听”一词充分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愉悦,
就这样静静地听着鱼蟹在水中翻浪的声音,也能陶醉如斯。
艺术手法上,“不得寐”而又“坐听鱼蟹翻菰蒲”,鱼蟹在水中翻腾的声音是很细微的,结合
标题“晓过西湖”可见,此处是以声衬静,突出西湖清晨的宁静;
结构上,“西风”二字点明季节是秋季,照应前文“白藕作花”的描写,又衬托后文“鱼蟹
翻菰蒲”之景,让全诗充满清秋早晨的清爽气息。
【点睛】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2.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
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3.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曾子认为一个士人必须有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品格,是因为他责任重大,道
路遥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________”,似述说自己平生
的不幸遭遇;后是“________”,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江面风平浪静,且可与《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
出”一句相映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2). 任重而道远 (3). 低眉信手续续弹 (4). 轻拢
慢捻抹复挑 (5). 清风徐来 (6). 水波不兴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
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
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弘毅、信、续、拢、捻、
抹、徐、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两个上海娱乐公司旗下的未成年练习生,因为想回家参加高考并解除合同关系,
被经纪公司索赔 150 万元。( )
在娱乐圈中,大家对“练习生” ________不陌生。练习生制度是娱乐公司选拔偶像的一
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选拔、培养、包装等环节,让练习生组成偶像团体,进而出道成为正
式艺人。五到六年的封闭式训练、上百场社区公益性演出,定期进行考核,淘汰末位学员……
直到组团出道,一系列环节如同流水线,以程式化和规模化方式“生产”艺人。耀眼的聚光
灯、奢华的生活、完美的人设……媒体的议程设置对准了年轻人的痒点与痛点,将偶像生活
描绘得完美无缺,并制造出“人人都可以成为明星”的幻象。但屏幕面前的你,没有看到练
习生们夜以继日的挥汗如雨、在异国他乡的忍辱负重,没有看到通过练习生制度出道的艺人只是________,成为流量明星的更是凤毛麟角。在网上,不少年轻人招朋引伴前去当练习生,
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于当明星的________和对困难的严重低估。
坚持梦想、努力拼搏是青年人的价值追求,但擦亮双眼、认清现实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用成为偶像的励志精神,鼓舞自己朝着适合的目标一路向前,自己又________不是美好未来
的“练习生”?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两个上海娱乐公司旗下的未成年练习生,因为想回家参加高考并解除合同关系,经纪公司
索赔 150 万元。
B. 上海两个娱乐公司旗下的未成年练习生,因为想回家参加高考并解除合同关系,被经纪公
司索赔 150 万元。
C. 上海某娱乐公司旗下的两个未成年练习生,因为想回家参加高考并解除合同关系,经纪公
司索赔 150 万元。
D. 上海某娱乐公司旗下的两个未成年练习生,因为想回家参加高考并解除合同关系,被经纪
公司索赔 150 万元。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 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娱乐圈关注的话题便是练习生群体
B. 练习生群体成为娱乐圈关注的话题
C. 关注练习生群体成为娱乐圈的话题
D. 娱乐圈把练习生群体当作关注的话题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必定 屈指可数 一厢情愿 未尝
B. 一定 寥寥无几 一厢情愿 何尝
C. 必定 寥寥无几 两厢情愿 未尝
D 一定 屈指可数 两厢情愿 何尝
【答案】17. D 18. B 19. B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
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
的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
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语序不当;定语“两个”的位置不当造成歧义,要明确究竟是修饰“公
司”还是修饰“两个未成年练习生”;
A 项,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两个”的位置未换;另外前一句主语是“未成年练习生”,后
一句主语换成“经纪公司”,偷换了主语;
B 项,“两个”的位置虽然换了,但放在“娱乐公司”前,并未解决歧义问题;
C 项,结构混乱;前一句主语是“未成年练习生”,后一句主语换成“经纪公司”,偷换主语前
后不连贯。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选项都具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要注意前后贯通勾连分析。
第一段说的是练习生的事情,陈述对象为练习生,语意连贯要保持对象一致,此处主语也要
以“练习生”开头为宜,排除 A、D 两项;
文章强调的是娱乐圈对练习生群体的关注,而不是“关注练习生群体”成为“娱乐圈的话
题”,排除C 项。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①一定:侧重于表达主观上肯定的意思,表示主观愿望较为强烈。必定:侧重于结果是由于
客观上的某些因素决定的,表示结局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文中此处的语境只是作者表述
自己的主观看法,并未涉及任何“客观上的因素”,故选“一定”;
②寥寥无几:形容数量非常少,侧重指不多。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目很少,
侧重指珍贵。语境侧重指不多,故选“寥寥无几”;
③一厢情愿: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两厢情愿:两方面都愿意,
互不勉强。从语境上看,年轻人想当明星仅是一方面的愿望,主观性很强,故选“一厢情
愿”;④根据语境“反问句”,应选“何尝”
故选 B。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
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
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8 个字。
________。大风、降温导致很多人出现咳嗽、咳痰、咽部不适等症状。据林英翔医生介绍,
每当秋冬季节来临,前来医院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加。________?天气转冷以后,
很多人不注意添加衣物、及时保暖,给各种细菌、病毒侵害人体制造了机会,________,而
感冒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病情控制不好,逐渐演变为下呼吸道感染,就
会出现咳嗽、咳痰,甚至发展为肺炎。
【答案】 (1).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天气变化息息相关 (2). 为什么秋冬季节呼吸系统
疾病高发 (3). 容易导致感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
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①是文段的总起句,纵观文段,主要介绍了“大风、降温”“秋冬季节”“天气转冷”等气
候变化下,人体产生的种种呼吸道疾病现象,因此这句话可以总领全段,概括为“呼吸系统
疾病的产生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②是一个问句,根据前文“林英翔医生介绍,每当秋冬季节来临,前来医院就诊的呼吸道疾
病患者明显增加”,这是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的现象;后文“天气转冷以后,很多人不注意添
加衣物、及时保暖,给各种细菌、病毒侵害人体制造了机会”,这是该季节疾病高发的原因,
可见本句要填写一句询问原因的话,注意要紧扣“呼吸系统疾病”与“季节”的关系,概括
为“为何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高发”?
。③根据前文“给各种细菌、病毒侵害人体制造了机会”与后文“而感冒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很重要的因素”可见,中间要填写“细菌、病毒侵害人体”与“感冒”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容
易导致感冒”。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 25 个字。
目前,中国正经历传统制造到高端智能制造的转型。智能制造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企
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缓解制造业日益高企的人工成本问题,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
竞争力。强生(一家制造商)将通过推动创新科技,不断加强在中国的高端制造能力,打造“端
到端”的先进全球供应链系统,为中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贡献力量。
【答案】强生将推动创新科技,助力中国“智造”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
文段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
料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表达简洁流畅。本题要求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
缩。
主体是“强生”,事件“将通过推动创新科技”,“为中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贡献力量”。然
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组成一句话即可。
【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
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
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
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医术不仅是他的家学,救人更是他心中的天职。
17 年前,非典爆发,67 岁的钟南山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17 年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83 岁的他把自己送到了疫情的重灾区!
在他眼里,“医院是战场,医生是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17 年前,没有他,非典结果或许不同。
17 年后,没有他,疫情会比现在更严重。
妙手回春,救民于水火;悬壶济世,护国于危难。成为钟南山那样的人,是读书的终极
目的。上面是一段网上发言,引发了人们关于读书目的的热议。作为一名正在求学的青年学生,
你有什么样的思考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为何读书
曾经,我们问:“为什么要读书、学习?”
“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为了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为了……”这些答案在疫情面前,都
显得那么苍白,而横空出世的钟南山院士,却给了我们新的指引。
疫情让我们人人自危,只有当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时,我们所有人才都松了一口气:非
典有了他,才能迅速把一场大祸消弭于萌芽。如今,新冠病毒爆发,他再度出马,亲赴疫区,
一定能控制住疫情!
人们开始念叨:“今年过年初一不出门,初二不出门,初三不出门,钟南山说出门,我
们才出门。”
他已是当之无愧的“国士”,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崇高的权威。
钟南山教授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术,20 多岁名牌大学毕业,40 多岁赴英国进
修,60 多岁带领医护工作者抗击非典,如今 80 多岁的他依然挂帅亲征,赶到武汉,与“冠状
病毒”战斗,着实令人佩服。
当我们再问:“为什么要读书?”就有了一个坚定的答案:
要做一个像钟教授那样有知识的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
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用自己的勇敢和担当去化解
灾难,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中流砥柱!
要成为像钟教授那样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妙手回春,救民于水火;悬壶济世,护国于危
难。
要成为像钟教授那样对人民有担当的人。面对严峻形势,敢于挺身而出,说真话,做实
事,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为钟南山那样的人,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但,钟南山教授虽然厉害,却毕竟已经 84 岁了,不可能保护我们一辈子。我们需要培养
更多像钟南山教授那样的人才,未来,需要年轻一辈的崛起。
读书,从来便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是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是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是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
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该轮到我们扛起这份责任了!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强化担当责任,塑造民族魂魄,努力读书学习,成
为一个像钟南山院士式的顶天立地的人、敢于冲锋的人、无私担当的人、胸怀家国的人。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第一步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
先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
握中心。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根据材料立意即可。本题要求考生
在几则材料中选择两则为基础来确定立意,注意彼此逻辑,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作答
时要认真审读材料,明确文体。
【审题】材料选取了钟南山院士在非典和新冠疫情中的表现,歌颂了他把治病救人视为天职,
把对抗病毒作为义务,把说真话、干实事作为为人准则的精神,并以此得出结论“成为钟南
山那样的人,是读书的终极目的”。这段材料的落脚点在于“读书的目的”,作文立意必须从
该方向出发,深入挖掘“钟南山那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如,他医术精湛,方能对疫情作
出准确判断,可见读书获取知识是治病救人、作出贡献的前提;他挺身而出,主动前往疫区,
这是一种崇高的甘于自我奉献牺牲的精神,可见,读书也应该培养道德,做一个高尚的人;
他在两次病毒入侵中都以肯定“人传人”而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可见,读书也应该培养责任
感,做一个敢于讲真话、负责任的人……同时,也可以联系中国历史上读书人们“兼济天
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目的进行思考、阐发,写好这篇文章。
【立意】1.读书,是为了获取科学知识。有了科学知识,才能在关键时刻为国为民效力,才能
真正解决难题。
2.读书,是为了培养有道德的人。一个人唯其有崇高的品德,才能让自己所学为国为民所用,
不辜负一身才学。
3.读书,是为了培养有责任心的人。只有敢于担当重任,当仁不让、挺身而出,才是一个对社
会国家有贡献的人。
4.读书,是为了祖国的强盛。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的我们更应该为祖国的强盛而读书。
【素材】1.钟南山再次成为病人心目中的“精神支柱”、民族英雄和学习的楷模。每到中华民
族需要的一刻他总是挺沉而出:把事业放到高于一切的地位,把人民的需要放到高于一切的
地位;把救死扶伤放到高于一切的地位。他不但给国人治病,而且为人们坚定信仰和正确的“三
观”注入无尽的营养,助他们“强身健体”。
2.读书从来都有目的。往大里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往小里说,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
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那些到处乱窜,惹是生非的人;那些坐地起价,哄抬物价
的人;那些造谣生事,包藏祸心的人,是读书人的悲哀,是教育的耻辱!一百多年前,有个
少年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百多年后,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要为“民族之振兴而读
书”。
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役的白衣天使中涌现出成百上千个钟南山,他们为人民的健康和
生命安全不辞劳苦、不怕困难,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在各行各业以及社区志愿者中涌现出
成千上万个钟南山。笔者亲眼所见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值班、喷药、扫雪、打扫垃圾、宣
传宅在家中不给国家添乱......亲耳听到这样的心声:84 岁的钟南山还战斗,我这点儿岁数算什
么?”
【结构】文章以“为何读书”为标题,以常人见解引入,再叙述钟南山院士成为权威的事例,
回溯他读书学习的经历,得出论点“要做一个像钟南山那样的人”,并从“有知识”“有贡
献”“有担当”三个方面分论,强化观点;紧接着把责任由耄耋之年的钟院士自然过渡到青
年学生身上,引用名言名句,激励学生要努力读书学习,力争成为像钟南山一样的人。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
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
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
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
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
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
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
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
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
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
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
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
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
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