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日照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解析版)

ID:447874

大小:560.9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20.04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 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远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迅速采取措 施。其中重点人群强制隔离甚至封城这样的措施,涉及一个必须思考的伦理问题:公共健康 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公共健康所要保护的是每个人的健康,当某个社会成员染上了某种传染病,社会有责任 对他进行医治。然而,仅仅进行医治是不够的,如果任其自由行动,其疾病将会传染给他人, 从而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对此,从公共健康角度出发,不仅要对传染病人进行积极的治疗, 还要从保护其他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出发,限制传染病人的行动自由。 在危及社会全体成员健康的疫情面前,限制个人行动自由的正当合理性在哪里?英国学 者密尔指出:“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一成员,所以能够施用一种权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为正当, 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伤害。”这里所说的“防止他人的伤害”,是指社会或社会权 力机构对个人行动自由进行干涉,从而保护社会成员免受他人伤害。换言之,以不伤害他人 为理由对个人行动自由进行干预,这样的干预就是正当合理的。 实际上,即使是仅仅涉及行为者本身的生命安全问题时,公共健康从保护行为者的角度 进行干预,也具有正当合理性。密尔曾经指出,当有人想走上一座断桥而有生命危险时,这 时阻止他的行动是正当合理的。换言之,个人行动自由也只有在无碍生命的前提下才具有意义。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建议大家在非常时期都少出门而自动隔离在家,就体现了 公共健康将全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自己保护范围的基本要求。 当公共健康与个人行动自由相冲突时,将公共健康置于优先性地位考虑,体现了党和政 府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和立场。当然,即使是采取强制性的 隔离,也应有相应合理的措施,能够使被隔离者感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对被隔离者来说,应 当意识到这种举措对于公共健康的重要性。 (摘编自龚群《公共健康及其优先性》) 材料二: 公共健康关系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共生共存。当公共健康处于良好状态时,公共健康将维 护和促进个体健康;当公共健康发生危机时,公共健康将威胁到个体健康的安全。当公共健 康与个人权利发生冲突时,牺牲个人的某些权利,是维护公共健康所必需的,是符合社会正 义原则的。个人不可避免地根植子关系与社群之中,个人在社群中完善自身。个人的各种权 利只有在一定的社群中才是真实的。而且,权利必然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在公共健康领域, 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之一就是为了公共健康而适当限制个人的权利。 政府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健康发生冲突,采取干预措施时,必须充分考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必须尽量最小化。以公共健康为理由而牺牲某些人的权利,只有发生真正 危及公共健康的事件,并真正需要某些人做出这种牺牲时才是合理的。因此,在践行社会正 义时,公共健康不能要求公民无条件地随意牺牲个人权利。 在公共健康实践中,当个人的自由、隐私、财产等权利为了公共健康利益而牺牲时,国 家和社会必须对这种牺牲作出适当的补偿,否则,是违背社会正义的。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 标来看,个体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和前提,不以个体利益为终极价值目标的社会利益是不 正当的,个体利益对社会利益的服从必须以有助于个体利益的改善为目的,并且这种服从在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应当得到补偿的。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也为这种补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它规定,“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 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对个体为公共健康所做出的 牺牲,给予适当的补偿,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应有之义。 (摘编自李伦、喻文德《论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 材料三: 在某种程度上,尊重个人隐私权和促进公共健康是一致的,公共健康取决于公众的信任 与合作,如不能保护个人隐私权,就难以鼓励个人去参加公共健康项目,如疾病的筛查、对有密切关系者的告知及医学治疗等,然而,二者又是相冲突的,社会不可能在强调维护健康 信息的公共利益的同时,又能充分保护个人隐私权。因为在公共健康领域,有关疾病和伤害 的信息是政府作出公共卫生理性决策的重要基础。为了公共利益,政府需要并且有权力取得、 利用、保留及传递这些健康信息。以有效识别公共健康危险,制定公共健康决策,对政府的 公共健康使命而言,这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这种对个人健康资料的系统化获取使个人隐私面 临巨大的风险。健康信息能够显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生活最私密的方面,它能够影响到一个 人就业、获得保险或社保福利的能力等诸多方面,越来越多的个人资料被收集并传递给越来 越多的使用者,个人保护隐私权的能力就显著降低。而如果过度保护隐私权,严格限制可辨 认健康数据的系统化收集,可能导致政府无法获得健康数据。从而无法做出保护公共健康的 理性决策,导危害大量处于危险地位的第三人。 因此,在平衡政府保障公共健康的公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需要确立一个平衡点。 如何在强力保护隐私权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个人健康信息在公共健康中的价值、促进公共键康 的保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摘编李燕《限制与保护:公共健康领域的个人隐私权》)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保障公共健康,要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需要注重公民的自由 权。 B. 在公共健康实践中,国家和社会在对个体作出适当补偿的前提下,可以为公共健康牺牲个 人的某些权利。 C. 材料一论述了公共健康和个人自由的关系,材料二阐明了维护公共健康应符合社会社会正 义的原则。 D. 三则材料都论及了公共健康与个人权利的冲突,材料三从法律层面解决了二者如何平衡的 问题。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危及公共健康的疫情面前,居家自行隔离或强制隔离,体现出公共健康优先于个人权利 的原则。 B. 疫情严峻期间,适当限制个人自由权利,不仅有利于保护个人健康,也有利于保障公共健 康。 C. 对为公共健康做出牺牲的个体,给予合理的补偿,不仅有法可依,而且能体现出应有的社 会正义。D. 为维护公共健康,在疫情暴发时应该适当限制个人权利,在疫情结束后应该充分保护个人 权利。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 一项是 A. “在公共健康领域,无论遇到何种权利冲突和价值冲突,都必须用社会正义平衡和具体化 各种权利和价值。” B. “政府尊重个体的权利,并使公共健康政策接受合理的价值观念指导,人们就会获得健康 保障。” C. “尊重个人权利对保护公共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使我们在公共健康实践中尽可能地 避免或减少冲突。“ D. “人权正义的实质是个人权利的种圣不可侵犯,用强制性的法律或规定干涉个人权利,就 是不正义的。” 4. 材料三是如何辩证分析个人隐私权和公共健康关系的?请简要说明。 5. 在公共健康领域政府应该如何对待个人权利?请结合材料概述。 【答案】1. C 2. D 3. A 4. ①首先论证尊重个人隐私权和促进公共健康是一致的;②又从政府获取个人健康信息和保 护个人隐私权的角度,论证二者是相冲突的。 5. ①在疫情严峻之时,公共健康优先于个人权利;②体现社会正义原则,限制但不能无条件 地随意牺牲某些个人权利,对为公共健康牺牲权利的个体给予补偿;③在法律层面解决保护 个人隐私权的问题。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信息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关键是整体把握文意,获取 作者的观点或态度。根据选项的表述,回归文本并仔细阅读,接着对选项进行深度比对。 A 项,“不需要注重公民的自由权”错误。原文信息是“公共健康所要保护的是每个人的健康, 当某个社会成员染上了某种传染病,社会有责任对他进行医治。然而,仅仅进行医治是不够 的,如果任其自由行动,其疾病将会传染给他人,从而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对此,从公共健 康角度出发,不仅要对传染病人进行积极的治疗,还要从保护其他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出 发,限制传染病人的行动自由”,可见还需要注重公民对自由权。 B 项,“可以为公共健康牺牲个人的某些权利”错误。原文信息是“当公共健康与个人权利发 生冲突时,牺牲个人的某些权利,是维护公共健康所必需的,是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以公 的共健康为理由而牺牲某些人的权利,只有发生真正危及公共健康的事件,并真正需要某些人 做出这种牺牲时才是合理的。因此,在践行社会正义时,公共健康不能要求公民无条件地随 意牺牲个人权利”,可见选项曲解文意。 D 项,“材料三从法律层面解决了二者如何平衡的问题”错误。原文表述为“如何在强力保护 隐私权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个人健康信息在公共健康中的价值、促进公共键康的保障是一个亟 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可见问题并未解决,选项曲解文意,变未然为已然。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然后对 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 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 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D 项,“为维护公共健康,在疫情暴发时应该适当限制个人权利,在疫情结束后应该充分保护 个人权利”错误。原文说“对此,从公共健康角度出发,不仅要对传染病人进行积极的治疗, 还要从保护其他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出发,限制传染病人的行动自由”,可见无论是疫情爆 发时还是结束后,都要适当限制个人权利,并充分保护。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干为: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首先应该归纳出材料二的观点,即“论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 A 项,“在公共健康领域,无论遇到何种权利冲突和价值冲突,都必须用社会正义平衡和具体 化各种权利和价值”可以论证材料二观点,符合题干要求。 B 项,“人们就会获得健康保障”表述绝对。政府尊重个体的权利,并使公共健康政策接受合 理的价值观念指导,人们不一定就会获得健康保障,推断不合理,太绝对。 C 项,“可以使我们在公共健康实践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冲突”错误。“尊重个人权利对保 护公共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使我们在公共健康实践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冲突”,表述 绝对。 D 项,“人权正义的实质是个人权利的种圣不可侵犯,用强制性的法律或规定干涉个人权利,就是不正义的”错误。 用强制性的法律或规定干涉个人权利,也应该是维护正义,所以不能 说“就是不正义的”的,可见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梳理探究作品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通读 全文,全面提取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相关的段落或文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梳理和探究, 接着做出精准地整合;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归纳和概括。题干为:材料三是如何辩证 分析个人隐私权和公共健康关系的?请简要说明。本题考查的是分层归纳层意的能力。 要解答此题首先给材料三划分层次,根据段落布局划分为两层:在某种程度上,尊重个人隐 私权和促进公共健康是一致的,公共健康取决于公众的信任与合作,如不能保护个人隐私权, 就难以鼓励个人去参加公共健康项目,如疾病的筛查、对有密切关系者的告知及医学治疗等, 然而,二者又是相冲突的,社会不可能在强调维护健康信息的公共利益的同时,又能充分保 护个人隐私权。“然而”前后分开。 然后分别总结层次大意,便是答案:第①层开头便是中心论点:在某种程度上,尊重个人隐 私权和促进公共健康是一致的,第②层:二者又是相冲突的,社会不可能在强调维护健康信 息的公共利益的同时,又能充分保护个人隐私权。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整合作品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找准答题区间, 然后通读相关文句,全面提取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相关的段落或文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 梳理和探究,接着做出精准地整合;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归纳和概括。筛选并整合文 中信息的方法:(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 点。(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 伪,筛选所需信息。(3)将题干、选项、信息源进行对照和比较,鉴别真伪信息。题干为: 在公共健康领域政府应该如何对待个人权利?请结合材料概述。从材料一的最后两段“面对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建议大家在非常时期都少出门而自动隔离在家,就体现了公共健康 将全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自己保护范围的基本要求。当公共健康与个人行动自由相 冲突时,将公共健康置于优先性地位考虑,体现了党和政府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 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和立场。当然,即使是采取强制性的隔离,也应有相应合理的措施,能 够使被隔离者感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对被隔离者来说,应当意识到这种举措对于公共健康的 重要性”中得出答案①在疫情严峻之时,公共健康优先于个人权利。从材料二“政府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健康发生冲突,采取干预措施时,必须充分考到各种因素 的影响,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必须尽量最小化。以公共健康为理由而牺牲某些人的权利,只有 发生真正危及公共健康的事件,并真正需要某些人做出这种牺牲时才是合理的。因此,在践 行社会正义时,公共健康不能要求公民无条件地随意牺牲个人权利”“国家和社会必须对这 种牺牲作出适当的补偿,否则,是违背社会正义的”中提取出答案②体现社会正义原则,限 制但不能无条件地随意牺牲某些个人权利,对为公共健康牺牲权利的个体给予补偿。 从材料三最后一段“因此,在平衡政府保障公共健康的公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需要确 立一个平衡点。如何在强力保护隐私权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个人健康信息在公共健康中的价值、 促进公共键康的保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中确定答案③在法律层面解决保护个人隐 私权的问题。 【点睛】阅读题目设干扰项的方法有: 1.故意将“未然”表述或推断为“已然”。 2.故意将“主要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原因)和“次要的”(次要矛盾、次要方面、 次要原因)倒置。 3.故意将“部分”(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整体”(对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 况的判断)。 4.故意将“前期”和“后期”顺序颠倒。 5.故意将“选择”(具备其中一个原因或条件即可)表述为“兼备”(必须同时具备多个原因 或条件)。 6.故意将“肯定”和“否定”颠倒。 7.故意将“原因”和“结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8.故意将“此”和“彼”颠倒。 9.故意凭空捏造,将“无据”表述成“有据”。 10.故意将客观的内容进行夸大。夸大其功能和效用。 以上“十个注意”要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多加留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守 望 王家新 雷雨就要来临,花园一阵阵变暗一个对疼痛有深刻感受的人 对此无话可说 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 这阴沉的先兆,现在 它来了。它说来就来了 起风的时刻,黑暗而无助的 时刻!守望者 我们能否靠打岩石来承担命运? 如果我们躲避这一切,是否就能 在别的地方到幸福? 守望者!你的睫毛苦湿 你的双手摊开 而雷雨越过花园那边的城市,阴沉沉地 来了。没有别的 你只能让你的疼,更疼 你只能眼看着花园,在另一个世界的反光中 变暗,更暗 一动不动,守望者!把你的生命 放在这里 让亲人们远走他乡 让闪电更彻骨地进入这片土地 花园会亮起来的 而与黑暗抗衡,你只需要一个词 一个正在到来的 坚定而光明的 词 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雷雨”和“花园”意蕴深刻,“花园”是抒情主人公守望的对象,“雷雨”给“花园” 带来黑暗和破坏。 B. “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这阴沉的先兆”,写守望者对雷雨即将到来早有预料,也暗示其无力反抗。 C. “如果我们躲避这一切,是否就能/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表明守望者面对黑暗和无助, 只能选择躲避。 D.“一个正在到来的/坚定而光明的/词”,诗人没有点明“词”的具体内容,为诗歌的多元解 读留下了空间。 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就要来临,花园一阵阵变暗”,以沉重的语调渲染阴郁的氛围,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 调。 B. “你的睫毛苦涩/你的双手摊开”,运用细节描写勾勒出守望者的形象,情感强烈,又具有 画面感。 C. “一动不动”的守望者与“远走他乡”的亲人们形成对比,表现出守望者对亲人们的失望 与无奈。 D. 本诗使用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并且有呼告效果,有利于引起读者的情感 共鸣。 8. 如何理解“花园会亮起来的”? 9.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守望者”的形象特点。 【答案】6. C 7. C 8. ①雷雨过后,花园会恢复生机。②“花园”象征人类的精神家园,“花园会亮起来的”意 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终将摆脱黑暗,重现光明。③表达了作者乐观自信的情感和守护精神家园 的坚定信念。 9. ①饱经苦难、感觉敏锐。守望者不仅“对疼痛有深刻感受”,而且在雷雨到来之前就能感受 到“阴沉的先兆”。②痛苦无助。面对黑暗,守望者只能承受精神家园被侵蚀的痛苦。③勇于 担当。守望者选择让亲人们远走他乡,独力承担苦难。④乐观坚定。守望者相信“花园会亮 起来的”,并坚定地与黑暗抗衡。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及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 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 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 借此领悟感情。C 项,“表明守望者面对黑暗和无助,只能选择躲避”表述粗错误。原文信息是“花园会亮起 来的,而与黑暗抗衡,你只需要一个词,一个正在到来的,坚定而光明的词”,可见并非选择 躲避,而是直面痛苦、磨难,坚定地守望。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设题角度有诗句内容或大意的考查,艺术手法的特点和 作用的归类判断、主旨思想的探究、结构思路的整理等等。做题时对每一个选项力求仔细分 析深入理解并与原文全面对照,耐心细致地找出问题,不好直接确定答案时可以借助排除法。 C 项,“‘一动不动’的守望者与‘远走他乡’的亲人们形成对比,表现出守望者对亲人们的 失望与无奈”理解分析错误。并非对比,也不是失望与无奈,原文表述是“把你的生命放在 这里,让亲人们远走他乡。让闪电更彻骨地进入这片土地,花园会亮起来的而与黑暗抗衡, 你只需要一个词”,可见抒情主人公具有伟大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关爱亲人,守护生命。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相关诗句的能力。理解分析的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多 方面。题干为:如何理解“花园会亮起来的”?侧重内容情感层面,兼及艺术手法。 首先注释诗句意思,力求由浅到深来解释意思:雷雨过后,光风霁月,花园一定会恢复以往 的生机,重现美好。 其次从手法的角度深入分析:“花园”并非实指,而是象征比喻手法,暗指人类的心灵世界, 精神层面的追求向往;“会亮起来”表现了自信和乐观,意思是一定会战胜黑暗,黎明必将 过去,理想目标终将实现。 最后点明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委婉含蓄,表达了作者坚强乐观、自信豁达的精神和守护美 好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的必胜信念和决心。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形象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先概括形象特征,然后结合诗句细致分析, 形成面+点的答题模式。解答时力求全面准确。题干为: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守望者”的形 象特点。平时注意积累概括人物形象特征的词汇,例子不唯一,只要能证明相关的特征即可。 首先概括性格特征:①饱经苦难、感觉敏锐或者有先见之明或者预见性。②痛苦无助孤苦无 依。③直面挫折,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乐于助人。④乐观坚定、自信顽强。 其次结合诗句分析:面对黑暗,守望者不仅“对疼痛有深刻感受”,而且在雷雨到来之前就能感受到“阴沉的先兆”( 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这阴沉的先兆,现在它来了)。守望者 只能承受精神家园被侵蚀的痛苦(起风的时刻,黑暗而无助的时刻!)。守望者选择让亲人们 远走他乡,独力承担苦难(没有别的,你只能让你的疼,更疼你只能眼看着花园,在另一个 世界的反光中变暗,更暗一动不动,守望者!把你的生命放在这里,让亲人们远走他乡)。守 望者相信“花园会亮起来的”,并坚定地与黑暗抗衡(让闪电更彻骨地进入这片土地,花园会 亮起来的。而与黑暗抗衡,你只需要一个词,一个正在到来的坚定而光明的词)。 【点睛】一、象征的概念: (1)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2)用来象征某种特殊的意义的具体事物。 (3)文艺创作的一种具有假托、替代或暗示性质的表现手法,一般都是在准确把握象征体和本 体内在联系的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某种一定的具体形象,曲折地表现某种概念或思想感情。 二、象征的作用: 象征这种表现手法,借用这种艺术手法来构思文章,能深入浅出地表明精深的意蕴,激发悠 远的情思,收到饶有意味的艺术效果。 借象征构思,一般是对比较复杂而有深刻意交 事件而言,因为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物、情感 具体化、形象化;有时借助象征,可以通过某一具体形象,含蓄地表明作者的思想感情,增 添艺术魅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 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 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耻左右视,尽不能对。虎 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 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 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 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以任刀笔之吏, 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 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 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 的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 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 拜为中大夫。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 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 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 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 尉当。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 加其法乎 B. 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 加/其法乎 C. 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 加/其法乎 D. 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 加其法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廷尉,汉时九卿之一,掌管全国形狱,可以逮捕。因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或大臣,还可驳正 皇帝,三公提出的判决。 B. 长者,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以指显贵的人或德高望重的人。文中“长者”指身份 显贵的人。 C. 刀笔之吏,古人记事用竹木简牍。以笔书写,以刀削除讹误,故刀笔之吏指主办文书的官 吏,又特指主管诉讼的官吏。 D.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古代跪拜礼之一,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用于书信的 开头或末尾。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释之颇有贤才,张释之要辞官归乡,袁盎知道他贤能,奏请授张释之谒者官职;张释之 分析秦汉之事,受到汉文帝赏识。 B. 张释之善于进谏。汉文帝因啬夫熟知禽兽簿,对答敏捷,要授予啬夫上林令之职,张释之以周勃、张相如为例,最终劝止了文帝。 C. 张释之刚直不阿。张释之阻止过司马门不下车的太子、梁王进入殿门,并弹劾他们,汉文 帝自责教子不严后,太子、梁王才得以进入。 D. 张释之执法公正。汉文帝要将盗取高祖庙内玉环的人诛灭全族,张释之据理力争,坚持依 法处置,最终文帝和太后同意了他的判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2)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 14. 为什么张释之认为不能提拔啬夫为上林令?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汉文帝询问上林尉各种禽兽簿册的情况,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只能向左右看看, 都不能回答。 (2)张释之按照法律规定的偷盗宗庙服饰器具之罪奏报皇帝,奏请判处死刑。 14. ①提拔官员不应以是否善于言辞为标准;②如果提拔啬夫,会导致天下人争相效仿,形成 重言谈轻实际的风气。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 气词,要确定谓语、宾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 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 句意:依照法律这样处罚已经足够了。况且在罪名相同时,也要区别犯罪程度的轻重不同。 现在他偷盗祖庙的器物就要处以灭族之罪,万一有愚蠢的人挖长陵一捧土,陛下用什么刑罚 惩处他呢? “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中“加”的宾语有两个,其一为代词“其”,其二为名词“法”(惩 罚),这是双宾语结构,完整独立的句子,“加”后不可以断开,排除 BC。 “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且”表示递进,引领的句子“罪等”,主(罪)谓(等)完整, 独立的句子;“然”,代词,如此,这样或这种情形,复指词语应该引领下一句,“以逆顺为 差”也是成分完整的独立句子,“然”前断开。排除 D 项。 故选 A。【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古文,是很多高中生一听就头大的语文难点,而且往往也是众多学生 考试当中的“丢分大户”。其实,如果平时学习中能积累一些古文方面的常识,那么试题就会 变得简单许多。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 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 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 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又特指主管诉讼的官吏”错误。刀笔吏,指掌文案的官吏,亦可指讼师。讼师,指帮 人办理诉讼事务的人,旧时以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的人。可见与诉讼有关, 但并非“官吏”。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 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 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C 项,“汉文帝自责教子不严后,太子、梁王才得以进入”错误。“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 梁王,然后得入”,大意是:薄太后于是派使者秉承诏令释免了太子、梁王,然后他们才得以 进入。可见并非汉文帝自责后才得以进入。 故选 C。 【13 题详解】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 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 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 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 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 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1)上,皇上;诸,各种;簿,册子;余,多;左右视,左右看;尽,全;对,回答。 (2)案,按照;御物,器具;为奏,奏报;当,判处;弃市,死刑。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 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题干为:为什么张释之认为不能提拔啬夫 为上林令?请简要说明。 首先确定答题区域为: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又 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 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 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 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 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 然后翻译句子并分层归纳:张释之过了很久上前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怎样的人呢?” 文帝说:“是长者啊!”又再一次问:“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文帝再一次回答说: “是个长者。”张释之说:“绛侯与东阳侯都被称为长者,可这两个人议论事情时都不善于 言谈,现在这样做,难道让人们去效法这个喋喋不休伶牙俐齿的啬夫吗?秦代由于重用了舞 文弄法的官吏,所以官吏们争着以办事迅急苛刻督责为高,然而这样做的流弊在于徒然具有 官样文书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怜悯同情的实质。因为这个缘故,秦君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 势日衰,到秦二世时,秦国也就土崩瓦解了。现在陛下因为啬夫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他,我 想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争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况且在下位的人被在上的 人感化,快得犹如影之随形声之回应一样,陛下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不审慎啊!”文帝说:“好 吧!”于是,取消原来的打算,不再任命啬夫为上林令。 第一层次从历史角度:通过列举绛侯、东阳侯的事例来说明并非巧言善辨的人才对国家有用; 正反对比能言善辩的人有时候也是贻误国家招致失败的。 第二层次着眼于当下:强调对国家风气的影响方面说明如果提拔啬夫,可能带来的危害,来 启迪帝王。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 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 上 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 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 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的(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 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 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县人,字季。他事奉孝文帝,十年时间都没有升迁,自己请求辞职 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备,就请求汉文帝调补他做谒者。张释之谈起秦汉之际的事, 谈了很长时间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张 释之跟随皇上出行,登上虎圈。皇上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档案的情况,问了十多个问题, 上林尉左顾右盼,全都答不出来。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边代替上林尉很详细地回答了皇上问 的禽兽档案的情况,想借这来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对答如流犹如回响应声一样没有究尽。 文帝说:“官吏不应当像这样么?上林尉无能!”于是诏令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苑令。张 释之过了很久上前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怎样的人呢?”文帝说:“是长者啊!”又再 一次问:“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文帝再一次回答说:“是个长者。”张释之说:“绛 侯与东阳侯都被称为长者,可这两个人议论事情时都不善于言谈,现在这样做,难道让人们 去效法这个喋喋不休伶牙俐齿的啬夫吗?秦代由于重用了舞文弄法的官吏,所以官吏们争着 以办事迅急苛刻督责为高,然而这样做的流弊在于徒然具有官样文书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怜 悯同情的实质。因为这个缘故,秦君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势日衰,到秦二世时,秦国也就 土崩瓦解了。现在陛下因为啬夫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他,我想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 争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况且在下位的人被在上的人感化,快得犹如影之随形声之回 应一样,陛下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不审慎啊!”文帝说:“好吧!”于是,取消原来的打算, 不再任命啬夫为上林令。不久,太子和梁王一同乘车入宫朝见,经过司马门没有下车,于是 张释之追上来拦住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殿门。于是控告他们不在司马门下车是犯不敬罪, 报告上去。薄太后听说了,文帝脱下帽子谢罪说:“我教儿子不够谨严。”薄太后于是派使 者秉承诏令释免了太子、梁王,然后他们才得以进入。文帝因为这事认为张释之与众不同, 任命他们为中大夫。后来,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环,被抓到了,文帝发怒,交给廷尉 治罪。张释之按法律所规定偷盗宗庙服饰器具之罪奏报皇帝。皇帝勃然大怒说:“这人胡作 非为无法无天,竟偷盗先帝庙中的器物,我交给廷尉审理的目的,想要给他灭族的惩处,而 你却一味按照法律条文把惩处意见报告我,这不是我恭敬奉承宗庙的本意啊。”张释之脱帽叩头谢罪说:“依照法律这样处罚已经足够了。况且在罪名相同时,也要区别犯罪程度的轻 重不同。现在他偷盗祖庙的器物就要处以灭族之罪,万一有愚蠢的人挖长陵一捧土,陛下用 什么刑罚惩处他呢?”过了一些时候,文帝和薄太后谈论了这件事,才同意了廷尉的判决。 张释之由此得到天下人的称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①无言语,从此谯周②是老臣。 【注】①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中神龛里的摆设。②谯周: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 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铁马”“云雕”“柳营”写出蜀军飞速北进、直逼长安、威震中原的气势。 B. “天清杀气”,既点出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战云密布,军情十分紧急。 C. “妖星照渭滨”暗写诸葛亮去世。相传诸葛亮死时,有大星坠落渭水之南。 D. 诸葛亮之死让昏庸的后主醒悟过来,但北伐中原的大业依然没有取得成功。 16. 本诗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诸葛亮祠庙的摆设默默无语,表达对诸葛亮死去的痛惜。②诸葛亮逝 后,谯周却成为重臣,表达对统治者的讽刺。③谯周的卑劣、后主的昏庸与诸葛亮的鞠躬尽 瘁形成对比,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追怀。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查的题型,角度涉及:内容主旨、 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多方面。带着选项与诗句相关内容仔细对照,审核揣悟,力求读懂诗 意,理解选项,发现问题。 D 项,“诸葛亮之死让昏庸的后主醒悟过来,但北伐中原的大业依然没有取得成功”理解错误。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蕴含着无穷感慨,诸葛亮的思诚,唤不醒昏庸的蜀后主,“不由人”包含着对蜀国灭亡的无奈与遗憾。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这类题的设问方式:(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 么?思路解析:这类题通常是结合某一诗句或意境提问,因此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 刻意义,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步骤:(1)回答塑造的形象;(2)回答作 者的情感;(3)回答作品的思想意义。 本诗前半以虚写实,从虚拟的景象中再现出真实的历史画面后半夹叙夹议,却又和一般抽象的 议论不同。它用历史事实说明了褒贬之意。未尾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把谯周误国降魏和 诸葛亮匡世扶主做了对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诸诸葛亮的崇敬,对昏庸的蜀后主和卑劣的 谯周的讽刺。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系蜀国安危于一身的独特地位,也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 敬仰爱戴和缅怀。 【点睛】诗歌鉴赏氛围、心境、意境题常用术语: 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萧瑟,凄清,凝重,幽静,静谧,宁静等。 心境(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喜悦,愉悦,甜蜜,淡泊,忧郁,激昂,恬淡, 闲逸,安闲,失望,寂寞,幽怨,旷达,高雅,愤懑,焦灼,缠绵,孤独,抑郁愁闷等。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 意蕴和境界):朦胧,伤感,迷惘,含蓄,和谐,浪漫等。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不停地思考,却 “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 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古人的一个譬喻,准确形象地 阐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 【答案】 (1).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海日生残夜 (4). 江春入旧年 (5). 以地事秦 (6). 犹抱薪救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 的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 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 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须臾”“博”“生”“残夜”“事 秦”“抱薪”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一个竹篱围起的小院子,两个呈直角的墙垛上竖着竹篱笆,篱笆上现南瓜藤、黄瓜 藤、丝瓜藤。脸盆一般大的南瓜,挂在竹架上,让我忍不住想去抱抱它。黄瓜长到没皮刺的 时候,我干脆摘下来,放在衣服上蹭两下,塞进嘴里,水汪汪、凉津津的瓜瓤滑进喉咙,那 叫个清爽。还有一个前院,一堵鹅卵石砌的矮墙,墙上长满了爬墙虎,圆叶红茎,促织在墙 洞里,唧唧,唧唧,低低地唱着乡间小调。院子里有两棵香椿树和三棵香椿树,还有两块菜 地。有一年,父亲把菜地挖了,种了几棵雷竹。雷竹黄黄的,竹叶飘零,我们都以为成活不 了。过了两年,____①__。很多植物都这样,以为它死了,或即将死了,可根系却在泥土里 蜿蜒,扎根得更深。竹林迎来更多的鸟,苇莺成群成群飞来,筑巢,抚育雏鸟。有了竹林, 夏季的萤火虫更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在飞流。漫天光瀑,从绵密的星星里倾泻下来。我用 一个丝网捕捉萤火虫,____②____。萤火虫吸在玻璃壁上发。荧荧发光。我们拿着罐子,当 手电在院子里钻来钻去。发光的玻璃罐在我们手里,成了一个魔术瓶,储存着年少时的好奇 和惊喜。那种独特的蓝荧的光,是一个飘忽摇曳的童话,一直把我们带到蓝星镶嵌的天际。 18. 下列对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拟人、排比、比喻 B. 拟人、夸张、比喻 C. 排比、比喻、借代 D. 拟人、夸张、借代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词语运用方面别具匠心,请简要分析。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答案】18. B 19. ①动词运用生动形象,“蹭”和“塞”写出了“我”吃黄瓜时的急切; “滑”写出了黄瓜的鲜嫩可口。②运用叠词,“水汪汪”“凉津津”写出瓜瓤的清爽,富有 韵律美。 20. ①雷竹笋竟长成一片竹林②然后放进一个玻璃罐里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对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积累, 如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排比等,作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拟人修辞:唧唧,唧唧,低低地唱着乡间小调。 比喻手法:(1)那种独特的蓝荧的光,是一个飘忽摇曳的童话,一直把我们带到蓝星镶嵌的 天际。(2)发光的玻璃罐在我们手里,成了一个魔术瓶,储存着年少时的好奇和惊喜。 夸张:漫天光瀑,从绵密的星星里倾泻下来。 没有借代修辞。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这类题思维角度有: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本题题 干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词语运用方面别具匠心,请简要分析。词语运用角度答题时涉 及内容有:明确词性或者修辞、分析特色、点明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 “干脆摘”,“干脆”修饰限制动词“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摘取黄瓜时毫不迟疑、急不可 耐的利落劲,可见黄瓜让人不可抗拒的诱惑、吸引力; “蹭两下,塞进嘴里”,一系列动词,构成承接层递性,画面感强,有感染力,令人想见当时 想吃的欲望; “水汪汪、凉津津”巧用叠韵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突出了黄瓜的鲜美、香甜、好吃; “滑进喉咙,那叫个清爽”,“滑”字化被动为主动,写出了吃黄瓜时的急切,以及瓜瓤的鲜 嫩可口水灵。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能力。不写原则: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 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 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 字。”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 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①空处,先看上文“雷竹黄黄的,竹叶飘零,我们都以为成活不了”,再看后文“很多植物都 这样,以为它死了,或即将死了,可根系却在泥土里蜿蜒,扎根得更深”,再联系紧承的时间 词语“过了两年”,可见空处应该表示竹子出乎意料的活了,有吃惊,故需要副词“竟”“居 然”等,据以上分析确定答案为:雷竹笋竟长成一片竹林。 ②空处,上文内容为“我用一个丝网捕捉萤火虫”,后文“萤火虫吸在玻璃壁上发”“我们拿 着罐子”,可见空处应该说明捕捉之类的内容,据以上分析确定答案为:然后(或者,先、就) 放进一个玻璃罐里。 【点睛】语句衔接补写题(也叫选择语句填空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 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一至三个句子进行补选, 补充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 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 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选 训练。具体来说有效的答题技巧如下:(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 选词、句式。 21.下面是某学校学生会发出的倡议书,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得体,请指出作修改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来得很猛,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 倡议: 一、维护大局,服从安排。请勿提前返校,尽量减少出门次数。 二、科学认知,坚定信心。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病情况、传播途径和防护知识, 不要过于害怕,要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情。 三、做好防护,争做表率。注意科学饮食,保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带头遵守 所在社区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为抗击疫情尽绵薄之力。 同学们,务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 这场抗疫阻击战!校学生会 2020 年 2 月 18 日 【答案】①“来得很猛”改为“来势汹汹”;②“害怕”改为“恐慌”;③“绵薄之力”改为“一 己之力”; ④“务必”改为“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得体能力。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 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 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亲件,如说话的目的,说 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 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语体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不同的语体有不 同的特点,比如,书面语比较正式,口头语比较随便等。 ①“来得很猛”和②“害怕”口语化,不严肃,应该分别改为“来势汹汹”(或者“来势凶 猛”) “恐慌”(或“忐忑”“畏惧”)。③“绵薄之力”, 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谦辞, 在语境中是对大家说,不得体,改为“一己之力”(或者“尽心尽力”“倾尽全力”)。 ④“务 必”语气太强硬,改为“请”。 【点睛】在日常交际中,多用敬语、谦语和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多用礼貌语 言,既尊重了别人,也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融洽相互间的情感,从而进行正常的人际 交往。今年的高考题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导向。 22.下图是武汉抗疫一线医生摘下口罩、脱下防护服时的画面。请对画面进行描写,至少运用 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60 字。 【答案】摘下口罩、除掉护目镜,眼前浮现一张笑脸,难道你不觉得它很美吗?带着“天使印记”,洋溢着青春气息,灿若花朵,美似天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需要简洁、生动、连贯。具体而言此题需要进行图文的转 换,观察要细致,想象要丰富,还要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启迪意味。本题要求:下图是武汉抗 疫一线医生摘下口罩、脱下防护服时的画面。请对画面进行描写,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 60 字。要做好此题,首先要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反问设 问、夸张排比、引用互文、对偶对仗、反语讽刺等等。 最基本的画面信息为“摘下口罩、除掉护目镜”,然后按照要求进行细致描写——“眼前浮现 一张笑脸”。其中“难道你不觉得它很美吗?”属于反问修辞;“带着“天使印记”(比喻), 洋溢着青春气息,灿若花朵(比喻),美似天仙(比喻)”,另外“灿若花朵,美似天仙”里 也有对仗或对偶手法。 【点睛】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 人格化”。它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 法。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疫情防控让我们整个春天被封闭在家,这也成为我们成长与蜕变的契机,一方面,居家 生活让我们守护健康、感受亲情、自主学习和理性思考,完善“小我”;另一方面,关注疫情 让我们看到责任担当、人性光辉,感受到中国力量、制度自信,这一切带给我们的感性触动 和理性思考,有助于成就“大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树人中学”校报以“在战‘疫’中成长”为主题 发起了一次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参与征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向英雄致敬,在战‘疫’中成长 这是一个英雄的群体,这是一个永远铭刻在春天里的记忆。让我们满怀敬意,向英雄致 以崇高的敬意,在战‘疫’中成长,成就“大我”。 致敬医德双馨英雄! 当疫情来袭,面对一个个特殊的患者,李文亮凭借自己多年从医的经验,无比强大敏感 的职业嗅觉、勇敢而坚强的职业担当和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与道德良心,于 2019 年 12 月 30日小范围发布了“华南海鲜水果市场发现 7 例 SARS”,从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在第一时 间向社会吹响了警觉的哨声。 李文亮不仅提醒人们注意防范,而且他昼夜奋战在救护的最前线。他在抢救病人而不幸 感染病毒后,继续坚持工作。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生与死,想到的是“等 我病好了我就会上一线,现在疫情还在扩散,我不想当逃兵”。这体现了战疫群体里英雄的乐 观与顽强。 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李文亮和众 多的医务工作者都是含着泪水深爱这片土地的人,是永恒铭刻在人们心间的新时代的伟大英 雄。 致敬无私奉献的英雄,是名副其实的“大我”形象! 古语说的好: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我想说,英雄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有医者仁心、大公无私的担当与作为,是因为 他们都有一颗为祖国为人民的赤胆忠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 怀。而这种情怀,是来自于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还来自于他们心中那份 火辣辣的炽热的爱。 从来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只有当人的善良与使命担当完美融合起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 的英雄。李文亮就是吞吐天地之志、包藏宇宙之机,腹有良谋、胸怀大志的我们伟大新时代 的英雄! 致敬值得尊重与爱戴的英雄! 如果说,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那么这些在危急的 战役中,带给我们永远幸福与光明的群英,他们理应得到我们全社会每一个人的理解、爱戴 与尊重! 毛主席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抗疫中白衣天使们以身殉 职,但是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他们的精神崇高而伟大,他们的品格无私而高尚,更值得我 们怀念、敬仰与尊重。 我们从这些战疫的群英身上,再次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团结奋战的伟 大精神,看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以及始终秉承救死扶伤中华优秀儿女的道德良知和 职业担当精神,他们都是我们伟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大疫无情,但英雄浩气长存,让世人动容。让我们发自内心再说一句:向战疫英雄们致敬!,成就不同凡响的大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要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 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树人中学”校报以“在战‘疫’中成长”为主题发 起了一次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参与征文。这就要求考生要先理解材料的内涵,抓住材料 的不同观点,再联系自己的感悟或经历立意作文。这次作文材料是热点材料,材料针对疫情 书写思考感悟。力求真实真挚,尽量让素材新颖,行文富有层次。 【立意】1.赞美英雄的奉献、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2.责任和担当 3.不惧困难,逆行战“疫” 4.做一个有善良普通人 5.小我和大我之间 6.医者仁心 【素材】3 月 5 日媒体发布了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防疫先进:113 个集 体、472 位同志受表彰;追授徐辉、刘智明、李文亮等 34 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这是国家对战疫 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褒奖,表彰决定凝聚着先进集体和个人昼夜奋战所付出的汗水与心血,浓 缩了他(她)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被追授称号的 34 名同志是在战役中牺牲的“白 衣战士”的代表,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我们理应记住他们的名字,为他们唱一首战役必胜的 赞歌!他们那一颗颗天下为公为民的拳拳初心遇到了疫情引发的“民生之多艰”,促使他们为 国为民而自我奉献的意识潜移默化的悄然萌动与生长。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或许他们都在自 己的岗位工作,业余时间或假期都能享受着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与儿女情长;如果没有这场疫 情,或许他们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生离死别的各个战场上。 因为爱,他们在疫情来袭的第一时间,纷纷写请战书战疫情:因为爱,他们舍小家,义无反 顾地拼搏奉献在战疫一线;因为爱,他们推迟婚期,带病坚持工作;因为爱,才使他们出现了 夫妻、父子同奔主战场的壮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岁月静好时,他们如一盏盏蜡 烛,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危难来临之际,这些星星点点的光亮便立刻汇聚起来,如 太阳般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没有真心实意地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亿万百姓的生命安全,他们不会再危难中义无反顾的逆行、夜以继日的奋战,以及不惧生死拼搏战斗的 勇气。我们知道,在战疫第一线上的广大医护人员、军警以及所有干部群众都是普通人,也 都是血肉之躯,也是每个家庭中的一个份子。当疫情来袭之时,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民族 自信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强烈凝聚和集中爆发,人性中的崇善良知与共产党员 的使命感同频共振。 他们那一颗颗天下为公为民的拳拳初心遇到了疫情引发的“民生之多艰”,促使他们为国为民 而自我奉献的意识潜移默化的悄然萌动与生长。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或许他们都在自己的岗 位工作,业余时间或假期都能享受着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与儿女情长;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或 许他们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生离死别的各个战场上。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岁月静好时,他们如一盏盏蜡烛,默默在自己 岗位上发光发热; 危难来临之际,这些星星点点的光亮便立刻汇聚起来,如太阳般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没 有真心实意地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亿万百姓的生命安全,他们不会再危难中义无 反顾的逆行、夜以继日的奋战,以及不惧生死拼搏战斗的勇气。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 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 提取,如此题可围绕“我们要满怀敬意,向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这一中心论点,接着从 “致 敬医德双馨的英雄”“致敬无私奉献的英雄”“致敬值得尊重与爱戴的英雄”三方面分析论 证。最后重申“英雄”精神,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 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 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 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 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 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 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 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 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 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 著特点。 的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