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 2020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
语 文
2020.06
本试卷满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
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
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
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涂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
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国智能化技术应用“崭露头角”,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应用广泛。鉴于新药和疫苗研发期间进行大量数据分析、
科学超算等工作的需要,百度、腾讯等企业相继开放了公司内部的亿级计算资源,帮助疾控
中心和科研单位将疫情的数据检测时间以几何倍数缩短。针对流动场景中因戴口罩而造成人
脸识别困难这一问题,以旷视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建立了“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
统”,通过多模态算法识别体态特征,形成全域感知、可管可控的精准定位。
服务型机器人在防控疫情斗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一些企业开发的医疗智能
机器人可代替医护人员在污染区和隔离区作业,完成部分高风险任务,并节省大量防护服、
口罩等重要物资。语音服务机器人还可以很好地代替人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大幅减
轻相关人员工作强度,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无人配送“初试身手”。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的无人车承载餐食或
物资,可自动前往隔离区房间进行配送。这种免接触配送方式,能够阻断“人传人”的病毒传染链条,降低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几率。
区块链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完备可追溯等技术优势也在疫情防控中有所展现。相关机
构推出了基于联盟链技术的疫情捐款平台,这一平台具有防篡改可追溯的特征,可有效解决
传统公益活动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此外,区块链还在疫情缓解后的
复工复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复工复产平台,将防控指挥部门、政府监管
部门等相关方作为节点上链,企业备案、业务审核、卫生监管等均可在链上完成,各节点可
随时同步查询,确保公开公正,从而实现防疫下的精细化复工治理。
(取材于渠慎宁、杨丹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随着标准化医疗数据的完善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5G+智慧医疗”、AI 医生、
医疗智能机器人等多元化的医疗场景从理论落地现实,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医疗需求。
AI 医生在通过硬件设备获取大量多维度医疗数据基础上,为病人“把脉”,并通过自身算
法和机器学习对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用“人话”提供诊断结果。目前,国内的三甲
医院大部分都在尝试通过 Al+辅诊,对肺结节、乳腺癌等多个疾病进行诊断。AI 医生还可应
用于生活领域,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缓解了当前医院和医生资源
短缺的状况。
相对传统的医疗场景,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表现强势。在一项最新科研成果中,
人工智能在识别医学影像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学习病历文本数据中的诊断逻辑,逐步具备了
一定的病情分析推理能力,能更进一步读懂、分析复杂的病例。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发的沃
森机器人可在 17 秒内阅读 3469 本医学专著、248000 篇论文、69 种治疗方案、61540 次试验
数据、106000 份临床报告。通过海量读取医学知识,沃森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肿瘤专
家。近些年来,沃森机器人为诊治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提供了服务。目前,中国已经有 200
多家医疗机构引进了沃森机器人。
AI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诸多领域,有效地辅助了医院医生识别图像、获取和分析
医疗数据,提供诊疗服务等等。展望未来,医疗与人工智能结合方式将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
面面。
(取材于《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材料三
图像识别是 AI 技术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利用 AI 技术这一长处,辅助医生诊断,让医生“看”
得更清楚、判断更准确。AI 技术是否能对所有病症做出独立的诊断?美国眼科教授布莱斯勒正在做的项目,是使用 AI 技术诊断糖尿病人的眼底病变。由于这种疾病十分常见,数据积累
丰富,再加上对于病变的判定相对简单,目前这个技术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应用场景。然而,
触及到更难的领域,例如肿瘤,图像模式十分复杂,很难用一种或者几种机械的模式概括,
机器往往就会卡住。而有的病变本身十分罕见,机器根本无法形成值得信赖的数据库。
再说,就算数据够多、计算能力够强,AI 技术能够取代人类判断吗?医学专家帕里克说:
“现有的大部分算法,包括诊断和预测等,都不是在传统的医学范式下研究出来的,不能直
接体现医学所需要的指标,即使一些已经投入应用了,但可靠度、可应用程度等,都需要进
一步验证。”他认为,当下许多医疗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都以计算能力、反应速度、概率
分布曲线等作为指标。可是,这些研究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多大增益?速度提高了,误诊率、
返诊率以及病程等问题是否也会随之解决?这些才是医学关心的指标,也是监管机构能否给
某个技术放行的依据。
帕里克还认为,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人工智能本身的能力,而在于人工智能和现有的医学
条件结合能够发挥多大的功效。医生多年所见、所识、所领悟的并不能完全被翻译成数据,
变成机器学习的资料;而人工智能亦有更精准的观察、更快的速度和永不疲倦的眼。谈论“医
生+算法”的效果,远比谈论如何替代、或者谁比谁好要更有意义。
未来的医疗场景,一定不是病人进行全身扫描之后得到“智能”的诊疗,而是可复制、
可量产的机器,为医生提供足够有价值的参考,节省更多人力物力,让诊疗变得更普及、更
平民、更快捷。
(取材于李子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百度、腾讯等企业的亿级计算资源,可以极大地提升疫情的数据检测效率。
B. “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统”能快速识别流动场景中戴口罩的危险人物。
C. 国内一些企业开发医疗智能机器人,主要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D. 医院使用无人配送方式配送餐食或物资,最终阻断隔离区内部的病毒传播。
2. 下列对“区块链技术优势”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智能化技术,其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崭露头角。
B. 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疫情捐款平台和复工复产平台都体现了其公开透明的优势。
C. 传统公益平台不具备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优势,因而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
D. 复工复产平台将相关防控管理部门作为节点上链,这有利于实现精细化复工治理。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标准化医疗数据的完善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多元化的医疗场景成为现实。
B. AI 医生通过硬件设备了解病情,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最终提供诊断结果。
C. 沃森机器人通过读取海量医学知识,迅速成为肿瘤专家,可辅助诊治多种癌症。
D. AI 技术为医院医生进行诊疗提供了诸多帮助,目前已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4.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 一项是( )
A. 糖尿病人眼底病变这种疾病十分常见,机器可以形成相对值得信赖的数据库。
B. 虽然 AI 数据够多、计算能力够强,但是诊断和预测的可应用程度仍不容乐观。
C. 诊疗中,医生的见识和领悟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的精准、快速。
D. 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更多人能获得比现在更为快捷、平民的诊疗。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某医学院实验室开发了一套结合影像和人工智能的心脏造影方案,构建出全息 3D 的
心脏模型,重建每一束心肌纤维,模拟心脏动态,精确地找出病灶,让手术“指哪打哪”。然
而,实际应用的前景并不乐观。
你认为美国这一实验室开发的心脏造影方案有哪些优势?可能存在哪些不足?请结合上面三
则材料加以解说。
【答案】1. A 2. C 3. D 4. C
5. 优势:①心脏造影方案结合影像和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识别图像。②可形成全域感知、
可管可控的精准定位,进而精确地找出病灶;③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推理并诊
断病人的病情。
不足:①识别复杂图像,判断复杂病症的能力还不够强;②实际应用中,其检测和诊断的可
靠度、可应用程度并不十分确定(还需进一步验证);③该方案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误诊
率”“返诊率”“病程”等问题是否能随之解决等问题这些医学指标还没有确定,不能通过
监管机构的放行。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
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
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B 项,“能快速识别流动场景中戴口罩的危险人物”说法错误。原文是“针对流动场景中因戴
的口罩而造成人脸识别困难这一问题,以旷视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建立了‘公共场所应
急医疗寻人系统’,通过多模态算法识别体态特征,形成全域感知、可管可控的精准定位”,
可见这一系统是针对“流动场景中因戴口罩而造成人脸识别困难这一问题”而研制的,不是
针对“危险人物”。
C 项,“主要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错误。原文是“服务型机器人……医疗智能机
器人可代替医护人员在污染区和隔离区作业,完成部分高风险任务,并节省大量防护服、口
罩等重要物资。语音服务机器人还可以很好地代替人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避免交
叉感染风险”,可见这类机器人的研发主要解决的不是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D 项,“最终阻断隔离区内部的病毒传播”夸大其词。原文是“这种免接触配送方式,能够
阻断‘人传人’的病毒传染链条,降低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几率”,注意是“降低几率”。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
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
为正确项。
C 项,“因而”强加因果。原文是“相关机构推出了基于联盟链技术的疫情捐款平台,这一平
台具有防篡改可追溯的特征,可有效解决传统公益活动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得到了市场的高
度认可”,并未说传统公益平台“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的原因。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
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D 项,“目前已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混淆时态,已然未然。原文为“展望未来,医疗与
人工智能结合方式将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 项,“但更重要的是”不合文意。原文“谈论‘医生+算法’的效果,远比谈论如何替代、
或者谁比谁好要更有意义”,强调谈论“医生+算法”的效果,不赞成比较“谁比谁好”。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
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先看优势。结合材料二“相对传统的医疗场景,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表现强势。在
一项最新科研成果中,人工智能在识别医学影像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学习病历文本数据中的
诊断逻辑,逐步具备了一定的病情分析推理能力,能更进一步读懂、分析复杂的病例”“AI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诸多领域,有效地辅助了医院医生识别图像、获取和分析医疗数
据,提供诊疗服务等等”,材料三“图像识别是AI 技术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利用 AI 技术这一
长处,辅助医生诊断,让医生‘看’得更清楚、判断更准确”可概括出答案。
再看不足。结合材料三“然而,触及到更难的领域,例如肿瘤,图像模式十分复杂,很难用
一种或者几种机械的模式概括,机器往往就会卡住。而有的病变本身十分罕见,机器根本无
法形成值得信赖的数据库”“医学专家帕里克说:‘现有的大部分算法,包括诊断和预测等,
都不是在传统的医学范式下研究出来的,不能直接体现医学所需要的指标,即使一些已经投
入应用了,但可靠度、可应用程度等,都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些研究对病人的治疗效
果有多大增益?速度提高了,误诊率、返诊率以及病程等问题是否也会随之解决?这些才是
医学关心的指标,也是监管机构能否给某个技术放行的依据”可概括出答案。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
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
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5 分。
(一)(共 1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读开元杂报
【唐】孙樵
樵曩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其略曰:“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
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安北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某日皇帝自东封还,
赏赐有差;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十刻罢……”如此凡数十百条。樵当时未知何等书,
徒以为朝廷近所行事。
有自长安来者,出其书示之,则曰:“吾居长安中,新天子嗣国,及穷虏自溃,则见行
南郊礼,安有籍田事乎?况九推非天子礼耶?又尝入太学,见丛甓负土而起若堂皇者,就视
得石刻,乃射堂旧址,则射礼废已久矣,国家安能行大射礼耶?自关以东,水不败田,则旱
败苗,百姓入常赋不足,至有卖子为豪家役者。吾尝背华走洛,遇西戍还兵千人,县给一食,
力屈不支,国家安能东封?从官禁兵,安所仰给耶?北虏惊啮边甿,势不可控,宰相驰出责
战,尚未报功。况西关复警于西戎,安有扈从事耶?武皇帝以御史窃议宰相事,望岭南走者
四人,至今卿士齰舌相戒,况宰相陈奏于仗乎?安有廷奏争事耶?”
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云。然尚以为前朝所行,不当尽为坠典。及来长安,
日见条报朝廷事者,徒曰:“今日除某官,明日授某官;今日幸于某,明日畋于某。”诚不
类数十幅书。樵恨生不为太平男子,及睹开元中事,如奋臂出其间。因取其书帛而漫志其末。
凡补缺文者十三,正讹文者十一。是岁大中五年也。
(取材于《全唐文》)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赏赐有差 差:差别
B. 及穷虏自溃 穷:贫穷
C. 力屈不支 屈:竭尽
D. 明日畋于某 畋:打猎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樵曩于襄汉间 盖当时条布于外者B. 其略曰 如奋臂出其间
C. 徒以为朝廷近所行事 然尚以为前朝所行
D. 则射礼废已久矣 则旱败苗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樵当时未知何等书
我当时不知道这是哪一个层次的书籍
B. 就视得石刻
走近去看找到一块石刻
C. 况宰相陈奏于仗乎
何况宰相在仪仗中陈述奏议呢
D. 日见条报朝廷事者
看到每天报道朝廷事情的文书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樵曾得到几十幅没有开头没有结尾而按日期逐条记事的文书。
B. 记录朝廷近来所做事情的文书中有大臣为国事长久争论的场面。
C. 孙樵出示的文书引发了这位长安来的人对当代朝政的无限感慨。
D. 用开元年间朝廷中的材料核对后验证了这些文书内容的真实性。
10. 作者是怎样逐层写出“不是太平男子”之“恨”的?结合全文加以说明。
【答案】6. B 7. C 8. A 9. B
10. 答案示例:①“恨”意思是指遗憾(或“怨恨”),作者表达自己对所生活的时代不像开元
盛世那样的遗憾(或“怨恨”)之情。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借反映帝王生活的杂报在不同时
期所记录的内容的不同,写出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与开元时期的巨大差异,写出自己的遗憾(或
“怨恨”)之情。②作者首先写自己将所得开元杂报误以为当代杂报,接着写从京城来的人说
明所见杂报不是当代杂报,然后写一位了解杂报的人,点明这些文书是开元杂报,最后写自
己通过自己对开元杂报内容的核验,说明当代帝王不能像盛时帝王那样勤勉重礼,层层铺垫,
进而表达自己不是太平男子之恨。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
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B 项,“穷”,结合“虏”“自溃”分析,句意为:以及走投无路的敌人自己溃散后。应该译
为困厄,处于困境。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
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 项,介词,表时间,在;介词,表对象,对。
B 项,代词,它们;代词,那,那个。
C 项,代词,……的 。
D 项,连词,表出乎意外,竟;副词,加强判断,就是。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A 项,“何等”,指什么样的,用于表示疑问。句意:我当时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样的文书。
故选 A。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 项,“记录朝廷近来所做事情的文书中有大臣为国事长久争论的场面”错误。结合“语未及
终,有知书者自外来,曰:‘此皆开元政事,盖当时条布于外者’”分析,这些文书不是记
录朝廷近来所做事情的,是开元时期的文书。
故选 B。
【10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分析文本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
求,如本题“作者是怎样逐层写出‘不是太平男子’之‘恨’的?结合全文加以说明”,需要
结合文本内容,理解“恨”的意思,然后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如何逐层分析的。结合“樵恨生不为太平男子,及睹开元中事,如奋臂出其间”分析,“恨”应该指遗憾(或“怨
恨”)。
结合“樵当时未知何等书,徒以为朝廷近所行事”分析,写自己将所得开元杂报误以为当代
杂报;结合“有自长安来者,出其书示之,则……况宰相陈奏于仗乎?安有廷奏争事耶”分
析,写从京城来的人说明所见杂报不是当代杂报,然后写一位了解杂报的人,点明这些文书
是开元杂报。结合“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云。然尚以为前朝所行,不当尽为坠
典”分析,最后写自己通过自己对开元杂报内容的核验。
结合“其略曰:‘某日皇帝亲耕籍田……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十刻罢……’”“今日除
某官,明日授某官;今日幸于某,明日畋于某。”等分析,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借反映帝
王生活的杂报在不同时期所记录的内容的不同,说明当代帝王不能像盛时帝王那样勤勉重礼,
写出自己的遗憾(或“怨恨”)之情。
【点睛】参考译文:
我曾经在襄汉一带得到几十幅文书,(它们)按日期逐条记事,没有开头和结尾。它们大
概说:“某一天皇帝亲自耕种籍田,举行九推礼;某一天百官在安福楼南举行大射礼;某一
天安北都护府众蕃国的首领请求随从皇帝(到泰山)封禅;某一天皇帝从东部封禅回朝,有
差别地赏赐大臣;某一天宰相与百官在宣政门为朝廷的事争执到十刻才结束……”像这样的
记录有几十到一百条。我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文书,只是认为它们是(记录)朝廷近来
所做的事情。
有一个从长安来的人,(我)拿出那些文书给他看,(他)就说:“我住在长安城里,新
天子继承皇位,以及走投无路的敌人自己溃散后,就能看到皇帝(在夏至时)举行南郊礼,
哪里有(耕种)籍田的事情呢?何况九推(之礼)不是天子的礼仪吗?我曾经又进入太学中,
看到仿佛高大隆起的被尘土覆盖的砖堆,走近认真看找到一块石刻,(这里)是射堂的旧址,
原来射礼废止已经很久了,国家哪里能举行大射礼呢?从潼关往东,不是洪水毁坏农田,就
是旱灾毁坏庄稼,百姓的收入常常不够交纳赋税,到了有卖掉子女自己给豪强人家做奴役的
的地步。我曾经背对华山奔向洛水,遇到在西部戍边回来的一千士兵,官府供给他们一顿饭,
他们的财力用尽不能支撑下去(而回),国家哪里能够(有财力)到东部封禅呢?那些随从的
官吏和皇帝的卫士依靠什么供给呢?北部边疆的敌人惊扰掳掠边地的百姓,局势不能控制,
宰相驰骋出朝督战,还没有回复战功。何况西部关塞又被西戎惊扰,哪里还有蕃国首领随从
(皇帝封禅)的事情呢?武皇帝因为御史私下议论宰相的事情,向岭南贬谪了四人,至今朝
廷中大臣咋舌禁声相互告诫,何况是宰相在仪仗下陈述奏议呢?哪里还会有在朝廷上奏议争论的事情呢?”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有一个了解文书的人从外面进来,说:“这些都是开元
年间的朝政事务,大概是当时分条对外颁布的。”
我后来找到《开元录》来验证这些文书,一条一条能够对应。但还是认为前朝所做的事
情,不应当都成为废亡的典章制度。等到来到长安,我每天看到逐条报道的朝廷的事情,只
是说:“今天革除了某人的官职,第二天授予某人官职;今天皇帝到了某处,第二天皇帝在
某处打猎。”的确不像那几十幅文书(所记录的)。我遗憾自己不是生在太平时期的男儿,可
是,等我读到开元年间的事情,就如同从太平年间走出来振臂高呼一样(激动)。于是,拿出
那些文书就随意在它的文末记下这些。一共增补十三个缺漏文字,订正十一个错误文字。这
一年是大中五年。
(二)(共 7 分)
11.《论语》记录了孔子弟子与再传弟子间的对话。如《论语‧子张》: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本则短文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对话的?依据材料,简要说明子夏与子张的观念有何不同。
【答案】答案示例:本则短文围绕“交友”(交往)这一话题展开对话的。子夏(从“自我”
品德的高标准)强调交往的对象标准,值得交往的人才能与之交往。(子夏所言“可者”,直
接理解就是“值得交往的人”,根据《论语》的基本思想,这个“值得交往的人”应该理解为
道德品行高的人)。子张对交往对象没有选择,主张与所有人都要交往,只是交往态度有所区
别;子张还强调了对自身的要求,要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不断完善自我的德行和才
能。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
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则短文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对话的?依据材料,简要说明子夏与子
张的观念有何不同”,其实为两问。需要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出对话的话题,然后筛选相关信息
分析说明子夏与子张的观念的不同之处。
“可者与之”的“与”是相与交往的意思,本则短文围绕“交友”(交往)这一话题展开对话
的。
结合“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分析,子夏认为可以交往的就和他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拒绝他。
结合“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
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分析,这和我所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敬贤人,也能够
容纳众人,称赞好人,怜悯无能的人。如果我是个很贤明的人,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
如果我不贤明,别人将会拒绝我,我怎么能去拒绝别人呢。子张对交往对象没有选择,主张
与所有人都要交往,只是交往态度有所区别。必须从自身做起,先将自己的心胸打开,以宽
容和开放的心接纳各种各样的人成为自己的朋友。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
《论语》参考译文:
子夏的弟子询问子张应该怎样与人交往?子张说:“子夏是怎样说的?”
回答说:“子夏说:‘人品可以的就跟他交往,人品不可以的就加以拒绝。’”
子张说:“不同于我所听到的:君子尊重贤人,也包容广大的普通人;赞美好人,也怜
悯无能的人。我自己如果很贤明的话,对于别人有什么容不下的?我自己如果不够贤明的话,
人家将拒绝跟我相交,我又怎么可能去拒绝别人呢?”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沈园二首【1】
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注释:【1】两诗为诗人晚年重游沈园时悼念前妻唐氏而作。
12.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首,开篇即渲染悲凉氛围,并以一“哀”字,定下全诗情感基调。
B. 第二首,结尾诗人凭吊遗踪而泫然泪下,饱含对唐氏复杂深沉的情感。
C. 两首悼亡诗,不仅写了眼前景象,更含有对昔日生活情景的深深怀念。
D. 两首悼亡诗,均首尾呼应,欲扬先抑,表达含蓄蕴藉,情感真挚感人。
13. 下列对具体诗句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首前两句,先写斜阳画角,意境雄浑,再写景物变迁,岁月沧桑。
B. 第一首“曾是”一句,指诗人身影如惊鸿翩然轻盈,倒映在春水之上。
C. 第二首前两句,写唐氏梦断已四十年,而今逝去,柳树枯老不生柳絮。
D. 第二首“此身”一句,意为自己年岁已老,将葬于会稽山下化为泥土。
14. 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评《沈园二首》为“古今断肠之作”。你怎样理解“断肠”的具
体内涵?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断肠”的?请结合诗句加以简析。
【答案】12. D 13. D
14. (1)“断肠”在诗中指“悲伤或悲痛到极点”之义。第一首诗回忆自己与唐氏四十多年
前在沈园相逢,而今物是人非,伤心凄楚欲绝,第二首诗感伤唐氏逝去之久,自己也已年老,
但对唐氏的眷念之情刻骨铭心。
(2)表现“断肠”的技巧与手法:①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如:城上斜阳画角哀;伤心桥下
春波绿等。②衬托或虚实结合。如:第一首,前两句以实为主,后两句以虚为主。③以物喻
人。如:“沈园柳老不吹绵”等。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 项,“首尾呼应,欲扬先抑”理解有误。第一首,斜阳下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
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我曾在这里见到她美
丽的身影。第二首,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自身即
将化为会稽山一抔泥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写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没有体
现“首尾呼应,欲扬先抑”。这两首诗感情性质既别,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
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具体诗句
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 项,“意境雄浑”理解有误。“城上斜阳”,不仅点明傍晚的时间,而且渲染出一种悲凉氛
围,作为全诗的背景。斜阳惨淡,给沈园也涂抹上一层悲凉的感情色彩。于此视觉形象之外,
又配以“画角哀”的听觉形象,更增悲哀之感。次句即引出处于悲哀氛围中的“沈园”。
B 项,“指诗人身影如惊鸿翩然轻盈,倒映在春水之上”理解有误。当年我曾在这里见到她美
丽的身影。“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这
里指唐琬。
C 项,“唐氏梦断已四十年,而今逝去”理解有误。首句感叹唐氏溘然长逝已四十年了。古来
往往以“香销玉殒”喻女子之亡,“梦断香消”即指唐氏之死。
故选 D。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评《沈园二首》
为‘古今断肠之作’。你怎样理解‘断肠’的具体内涵?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断肠’的?请结
合诗句加以简析”,本题其实为两问,需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
字词语理解“断肠”的内涵。然后明确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等。
第一首,回忆沈园相逢之事,悲伤之情充溢楮墨之间。诗人对沈园具有特殊的感情,这是他
与唐氏离异后唯一相见之处,也是永诀之所。他多么渴望旧事重现,尽管那是悲剧,但毕竟
可一睹唐氏芳姿。这当然是幻想,不得已而求其次,他又希望沈园此时的一池一台仍保持当
年与唐氏相遇时的情景,以便旧梦重温,借以自慰。但现实太残酷了,一切早已无可挽回,
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首诗写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首句感叹唐氏溘然长逝已四十年了。古来往往以“香销
玉殒”喻女子之亡,“梦断香消”即指唐氏之死。一个“犹”字,使诗意得到升华:尽管自
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唐氏眷念之情永不泯灭;尽管个人生活上已无所追求,但对唐氏之爱
历久弥新。所以对沈园遗踪还要凭吊一番而泫然涕下。
借景抒情,“城上斜阳”,不仅点明傍晚的时间,而且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作为全诗的背景。
斜阳惨淡,给沈园也涂抹上一层悲凉的感情色彩。于此视觉形象之外,又配以“画角哀”的
听觉形象,更增悲哀之感。
衬托或虚实结合。前两句为实写。他仍竭力寻找可以引起回忆的景物,于是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只是此景引起的不是喜悦而是“伤心”的回忆,为虚写。
以物喻人。如:“沈园柳老不吹绵”,柳树已老,不再飞绵;也是一种借以自喻的比兴:诗人
此时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已无所作为,对个人生活更无追求。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阕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后即景抒情,用“怅寥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发问,写出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
②思乡是古代文人写诗作赋的重要主题。范仲淹在《苏幕遮》中用“明月楼高休独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游子借酒浇愁,思乡情浓。
③古代臣子给君王上奏上表,往往以极为谨慎的言辞表达自己的想法。李密在《陈情表》中,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本来就有仕途显达的愿望,以消除晋武帝
的疑心。
④毕业典礼上,校长引用古诗文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勉励学生在成长
路上竭诚尽志,努力拼搏,做到无怨无悔。
【答案】 (1). 问苍茫大地 (2). 谁主沉浮 (3). 酒入愁肠 (4). 化作相思泪
(5). 本图宦达 (6). 不矜名节 (7).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8). 可以无悔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
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苍茫”“宦”“矜”“至”等,要理
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2 分。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
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因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
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
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
么就没想到这个?”
平儿笑道:“这有个原故:姑娘们所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分例。每月买办买了,
令女人们各房交与我们收管,不过预备姑娘们使用就罢了,没有一个我们天天各人拿钱找人
买头油又是脂粉去的理。所以外头买办总领了去,按月使女人按房交与我们的。姑娘们的每月这二两,原不是为买这些的,原为的是一时当家的奶奶太太或不在,或不得闲,姑娘们偶
然一时可巧要几个钱使,省得找人去。这原是恐怕姑娘们受委屈,可知这个钱并不是买这个
才有的。如今我冷眼看着,各房里的我们的姊妹都是现拿钱买这些东西的,竟有一半。我就
疑惑,不是买办脱了空,迟些日子,就是买的不是正经货,弄些使不得的东西来搪塞。”
探春李纨都笑道:“你也留心看出来了。脱空是没有的,也不敢,只是迟些日子;催急
了,不知那里弄些来,不过是个名儿,其实使不得,依然得现买。就用这二两银子,另叫别
人的奶妈子的或是弟兄哥哥的儿子买了来才使得。若使了官中的人,依然是那一样的。不知
他们是什么法子,是铺子里坏了不要的,他们都弄了来,单预备给我们?”平儿笑道:“买
办买的是那样的,他买了好的来,买办岂肯和他善开交,又说他使坏心要夺这买办了。所以
他们也只得如此,宁可得罪了里头,不肯得罪了外头办事的人。姑娘们只能可使奶妈妈们,
他们也就不敢闲话了。”
探春道:“因此我心中不自在。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
不如竟把买办的每月蠲了为是。此是一件事。第二件,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
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
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
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
都是值钱的。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
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
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
老诚能知园圃的事的,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
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
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
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一则,便点一回头,说完,便笑道:“善哉,三
年之内无饥馑矣!”李纨笑道:“好主意。这果一行,太太必喜欢。省钱事小,第一有人打
扫,专司其职,又许他们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平儿道:“这
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此刻姑娘们在园里住着,不能多
弄些玩意儿去陪衬,反叫人去监管修理,图省钱,这话断不好出口。”
宝钗忙走过来,摸着他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作的。从早
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奶奶才短想不到,也并没有三姑娘说一句,你就说一句是,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你就有一套话进去,总是三
姑娘想的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这会子又是因姑娘住的园子,
不好因省钱令人去监管。你们想想这话,若果真交与人弄钱去的,那人自然是一枝花也不许
掐,一个果子也不许动了,姑娘们分中自然不敢,天天与小姑娘们就吵不清。他这远愁近虑,
不亢不卑。他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和也变和了。”
探春笑道:“我早起一肚子气,听他来了,忽然想起他主子来,素日当家使出来的好撒
野的人,我见了他便生了气。谁知他来了,避猫鼠儿似的站了半日,怪可怜的。接着又说了
那么些话,不说他主子待我好,倒说‘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这一句,不但
没了气,我倒愧了,又伤起心来。我细想,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
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口内说到这里,不免又流下泪来。
李纨等见他说的恳切,又想他素日赵姨娘每生诽谤,在王夫人跟前亦为赵姨娘所累,亦
都不免流下泪来,都忙劝道:“趁今日清净,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
一场。又提这没要紧的事做什么?”平儿忙道:“我已明白了。姑娘竟说谁好,竟一派人就
完了。”探春道:“虽如此说,也须得回你奶奶一声。我们这里搜剔小遗,已经不当,皆因
你奶奶是个明白人,我才这样行,若是糊涂多蛊多妒的,我也不肯,倒像抓他乖一般。岂可
不商议了行。”平儿笑道:“既这样,我去告诉一声。”说着去了,半日方回来,笑说:“我
说是白走一趟,这样好事,奶奶岂有不依的。”
[节选自《红楼梦》(庚辰本)第五十六回]
16. 下列对选文内容及《红楼梦》中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王熙凤患病需要长时间治疗调养,王夫人暂让李纨、探春两人协理荣国府琐碎之事,后
又因园中人多,恐失于管理,特请薛宝钗参与理家。
B.选文中“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一句所写的“才刚学里的八两”,指探春在理家过程
中所免除的宝玉、贾环、贾兰等三人的学堂公费。
C. 选文叙写探春理家之事,形象鲜明;之后的“抄检大观园”情节又展示了探春面对王熙凤、
王善保家的搜检能委曲求全,拥有顾全大局的胸怀。
D. 从探春理家前的“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情节可知,贾府过年依然讲究排场,但从贾珍、贾
蓉与来进贡的乌庄头的交谈中已透露贾府经济的窘迫。
17. 下列对选文中写到的人物及其与他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纨:字宫裁,金陵名宦之女,金陵十二钗之一,其别号为“稻香老农”;贾政长子贾珠的
妻子,贾兰的亲生母亲。B. 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一,成立“海棠诗社”,自号“蕉下客”;比同辈份的贾迎春、贾惜
春年龄小,在贾府通称“三姑娘”。
C. 王夫人:荣国府掌权管事的家长之一;二老爷贾政的妻子,贾元春、贾珠、贾宝玉的母亲,
王熙凤的姑母,薛宝钗的姨母。
D.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贾母的孙媳妇,贾赦与邢夫人的儿
媳妇,贾琏的妻子,巧姐的母亲。
18. 从选文看,平儿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19. 文中画线句写探春“不免又流下泪来”,结合选文内容及《红楼梦》其他相关内容,说说
探春流泪的主要原因。
20. 读者普遍认为,王夫人为料理家务所挑选的李纨、贾探春和薛宝钗等三人可谓最佳搭档。
请从人物身份、性格等方面,结合选文内容及《红楼梦》其他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种看法
的理解。
【答案】16. C 17. B
18. 答案示例:(1)作为凤姐的心腹通房大丫头,平儿善于维护凤姐形象和尊严,为凤姐争
脸。如“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等语句就充分体现了
这一性格特点。(结合平儿与探春的对话分析)(2)平儿辞令巧妙。如:“不枉姑娘待我们奶
奶素日的情意了。”“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舌头是什么作的……”等语句就说明了这一性
格特点。(结合平儿与探春相关对话,宝钗的相关评价分析)(3)精明细致。“如今我冷眼看
着,各房里的我们的姊妹都是现拿钱买这些东西的,竟有一半。”等语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
性格特点。(结合平儿与探春对话分析)
19. 参考答案:(1)探春内心的隐痛在于,没有几个人拿她当贾府的小姐看,当探春听了平
儿的话,不免感叹平儿的情义,伤心落泪。(2)作为代替王熙凤管理贾府的理家者,王熙凤
有平儿帮衬,而自己没有贴心之人,不免伤感。(3)庶出的地位现实使她苦恼、逃避、挣扎,
而庶母赵姨娘生性糊涂,素日惹是生非,借女儿理家之机生事闹事,令探春难堪,自身没人
疼没人顾,伤心落泪。
20. 参考答案:(1)李纨是贾政长子贾珠的妻子,就其身份来说是理家的最佳人选;但就其
性格来讲,“尚德不尚才”,宽厚善良,往往管不了下人。而探春虽为贾府小姐,实为庶出,
又是未出阁的姑娘,就其身份来讲,不如李纨正统;但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机敏聪慧,
秉性刚强,富有才干,就其性格和能力来讲,适合理家。薛宝钗作为荣国府的亲戚,作为一
个未出阁的小姐,就其身份来讲,参与理家不妥;但其富有理性,思虑周密,能够“施小惠全大体”。这样“贤”宝钗与“敏”探春互补,共同与长嫂李纨密切合作,成为协理荣国府的
最佳搭档。
【解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能委曲求全,拥有顾全大局的胸怀”错,“抄捡大观园”中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
了王善保耳光,可见文中探春积极应对,敢于斗争。
故选 C。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
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
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B 项,“比……贾惜春年龄小”错。探春是三姑娘,惜春是四姑娘,探春比惜春年龄大。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的鉴赏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
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
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
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平儿是王熙凤的心腹通房大丫头,她十分维护王熙凤的体面和尊严,文中很多地方都能体现
这一点。首先看,当探春就脂粉钱等事问到“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
么就没想到这个”时,平儿回答:“这有个原故:姑娘们所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分例。
每月买办买了,令女人们各房交与我们收管,不过预备姑娘们使用就罢了,没有一个我们天
天各人拿钱找人买头油又是脂粉去的理……”这是替凤姐辩护;再如探春说出承包院子的事
后,平儿说:“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此刻姑娘们在
园里住着,不能多弄些玩意儿去陪衬,反叫人去监管修理,图省钱,这话断不好出口。”,这
是不让凤姐得罪人。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平儿无比忠心,处处维护凤姐。另外,平儿自己也
【是很精明的,从她的话里可以看出这一点,“如今我冷眼看着,各房里的我们的姊妹都是现
拿钱买这些东西的,竟有一半。我就疑惑,不是买办脱了空,迟些日子,就是买的不是正经
货,弄些使不得的东西来搪塞”,她看出了买脂粉这件事里的问题,可见很精明细致。这段选
文也塑造了平儿善于辞令,会说话的特点,一是通过她语言直接表现,二是通过宝钗和探春
的侧面描写表现。如宝钗“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作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
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奶奶才短想不到,也并没有三姑
娘说一句,你就说一句是,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你就有一套话进去,总是三姑娘想的到的,
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探春“不说他主子待我好,倒说‘不枉姑
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可见平儿很会说话,擅长辞令。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
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
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
探春流泪的原因,首先结合选文分析。“不说他主子待我好,倒说‘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
日的情意了。’这一句,不但没了气,我倒愧了,又伤起心来。我细想,我一个女孩儿家,
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口内说到这里,不免又流下泪
来。”,首先直接原因是平儿对待自己的态度,“谁知他来了,避猫鼠儿似的站了半日,怪可
怜的”,探春是庶出,在贾府的地位自然不如嫡出的姑娘,可是平儿态度恭谨,还说“不枉姑
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这一句话,她感慨平儿这一番情意,因而流泪;平儿如此忠心,
处处维护王熙凤,自己却“没人疼没人顾”,没有像平儿这样的帮手,觉得自己孤单、可怜,
因而流泪;探春的亲生母亲赵姨娘是个可恨之人,“李纨等见他说的恳切,又想他素日赵姨
娘每生诽谤,在王夫人跟前亦为赵姨娘所累,亦都不免流下泪来”,可以想见探春不仅得不到
赵姨娘的照看疼惜,反而要不断受她牵连,就连王夫人也因此对她疏远,怎不叫她伤心?这
就是探春流泪的原因。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分析人物出人物的优缺点,
再看人物是否能够胜任某项工作。分析过程要结合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不能太笼统。
李纨、探春、薛宝钗的团队组合确实是最佳理家组合。首先看李纨,在理家的过程中,李纨
就是尊吉祥物。但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吉祥物,没了这吉祥物一切无从谈起,仔细想想人家的
身份,先珠大哥珠大嫂子。她和凤姐一样,都是正妻,而且还是长媳,这比凤姐还高一头,她是不恋权,她要是真的和凤姐争起来,凤姐也不会这么舒服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因此
从身份上看,李纨是理家的不二人选。可惜这位珠大嫂子一是性格原因,太宽厚善良,管不
住下人;二是丈夫死后她只想好好抚养儿子,不问世事,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帮她
镇场子。探春的出现几乎就是必然的。从探春身份来看,是个庶出的年轻小姐,按理说也不
适合理家,但她天生就是团队领导者,这个团队就是由她领衔的,探春就是曹公心中理想改
革家的化身,她虽然是一支扎手的刺玫瑰,但有个最大的优势:无私无畏。她脑子中只有八
字原则:秉公办事,大局为重。为了她的原则,她敢和亲妈赵姨娘开撕,敢拿小姐的脂粉钱
和爷们的笔墨钱开刀。这样的人,做起事来能放下包袱和顾虑,一些破旧立新的改革举措,
也都是这种人先提出的。从能力上来,探春无疑是李纨最好的帮手,也是实际理家的当家人。
最后再看宝钗,她是亲戚家的姑娘,怎么能让她来理家呢?一则,她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
姨妈有难,她帮一把也无可厚非;二则,别看宝钗不肯轻易发表意见,但她眼光独到,见解
犀利,是探春理家的绝好帮手。比如,承包大观园的事一出,揽到活的婆子虽都是探春等人
冷眼选出的,可这样的好事,难免会引爆人性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因子,到时候三姑六婆戳
起是非来,定能搞得乌烟瘴气。宝钗深知其中利害,因此她补充了关键的一点,揽到活的婆
子,每年要散几吊钱给没揽到的,一闻此音,众人皆喜。历史上多少原本可以强国富民的改
革,都因为眼红嫉妒而折戟。只此一件,就可看出宝钗的能力和水平。这样“贤”宝钗与“敏”
探春互补,共同与长嫂李纨密切合作,成为协理荣国府的最佳搭档。
【点睛】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
面组织阅读: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
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
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
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
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
推测小说的主题。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 分。语言基础运用(5 分)
食物变质通常与微生物有关。蜂蜜酸度高、浓度高,杜绝了微生物繁殖的可能,因而,
密封好的蜂蜜可以“千年不腐”。然而,由蔗糖制成的糖浆在酸度、浓度上也有类似的特性,
可是为什么放久了就会变质呢?这就要说到蜂蜜的制造者——蜜蜂。酿蜜前,这些小昆虫需
要采集植物蜜腺的花蜜。花蜜的主要成分为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六成至八成以上。
【甲】但是在酿造过程中,蜜蜂通过上百次的吞吐将蜜汁与体内的转化酶不断混合、蒸发,
可以去除花蜜大部分的水分。【乙】后者正是蜂蜜能长期保存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丙】过
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里生长的所有细菌。
【丁】
21.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加以修改,然后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22. 若将下面的句子添加到上面文字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另外,蜜蜂体内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在酿蜜过程中,这种酶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分
解成两个副产品: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1. ①语句病因:不合逻辑。
②修改句子:花蜜的主要成分为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六成至八成。 22. B
【解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
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
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
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大概占六成至八成以上”不合逻辑,改 “大概占六成至八成”或者“八成以上”。
【2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
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
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
【甲】处前面说花蜜里水分非常多,后面说蜜蜂通过上百次吞吐可以去除大部分水分,衔接
紧密,不需要添加句子。而添加的句子中提到“过氧化氢”,后文有“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
为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里生长的所有细菌”,这句话正好解释了
“后者正是蜂蜜能长期保存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二者衔接紧密,说明【丙】处不需要加句
子;而“后者”指的是“过氧化氢”,说明前面需要提到“过氧化氢”,正好与添加的句子吻
合,可知句子应当加到【乙】处。
故选 B。
【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
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
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
序。
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
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
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
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
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
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3.优秀的文学著作中不乏典型的男性形象,如《边城》中的爷爷、《红岩》中的华子良、《平
凡的世界》中的孙玉厚、《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等等。上述人物形象中,你最欣赏哪一位?
请选择一个场景,以这位人物为中心,描述一幅图画,力求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要求:符合原著,有画面感。150~200 字。
【答案】例如:每天早上天刚刚微明,翠翠的爷爷就已起来,听到河边或对岸传来过渡声,
立即条件反射站起来往溪边赶,很麻利地跳上船,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
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有时没有人过渡,爷爷就坐在船头,卷起一只烟来吸着;或
者看溪水里白塔的倒影,发着呆;有时疲倦了,就躺在临溪的大石头上睡着了。无论刮风下
雨,爷爷每天在河面上往往返返,虽不是时时刻刻都忙碌,但必守在船头,不轻易离开一步。
【解析】
【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
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
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
合理、得体。
本题要求描绘画面,体现人物性格特点。这就要求考生首先把握《边城》中的爷爷、《红岩》
中的华子良、《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厚、《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的人物性格,根据性格
设计画面。比如,边城》中的爷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
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设
计画面时可以描绘白塔、渡船,描写他忠于职守的摆渡的画面。《红岩》中的华子良忍辱负重,
深谋远虑,足智多谋,能屈能伸,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可以设计他磁器口卖菜探听情报
的画面。《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厚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朴实、勤劳、俭朴、厚道、韧性、
重人情,有着传统的朴实与怜弱的道德;可以描写他帮田福堂洒粪的画面。《老人与海》中的
桑迪亚哥是一位孤独、失败,而又英勇无畏、热爱生活、渴望胜利的老人;可以设计他与孩
子一起看棒球比赛的画面。
24.近日,教育主管部门就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提出相关意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
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
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请谈谈你对这一意见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150~200
字。
【答案】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旨在立德树人。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
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
动,热爱劳动人民。落实劳动教育,必须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把劳动和教育相结合,克
服只教不劳或只劳不教的倾向。这一“意见”必将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
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的题目虽然字数少,但考查考生快速成文的能
力和文字水平,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查。
本题要求学生就“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
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发表意见。考生在作答
时可从“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意见”对“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作用两方面进行论述。
【点睛】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
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改写、扩写、缩写、仿
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
25.请以“灯”为题,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感情真
挚,富有文采。150~200 字。
【答案】例文:
灯
我喜欢山村中摇摇晃晃的灯,喜欢在高山上俯视下面星星点点的灯光。黑夜多么可怕,
让人无助又无奈。于是害怕地坐在地上,每起一点风,那“沙沙”的声音就足以让人崩溃。
此时的人们多么渴望光明!这时微弱、闪烁的山村的灯足以让人重新振作,即使它没有城市
灯光那般迷人、炫丽,却挽回了一个又一个人的信任。所以山村的灯并不是渺小的,它不但
让山村的人们得到光明,还让迷失在山村的人心生振奋与希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的题目虽然字数少,但考查考生快速成文的能
力和文字水平,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查。本题要求“以
‘灯’为题,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考生可以写真实的“灯”,也可以“灯”为喻
体,阐释其作用或意义。要特别注意“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至少运用两种修辞
方法”“150~200 字”等具体要求。
【点睛】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
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改写、扩写、缩写、仿
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
作文(50 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6.
①一个人越敢于担当大任,他的意气就越风发。
——班斯腾·班生
②一个强者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不可征服的精神。
——罗家伦
③敬畏天命,使我们安分,使我们自知人的极限,而注目于人力所可及之处。
——费孝通④我不相信掌纹能给我什么,我只相信十指握成的拳头的力量。
——毕淑敏
⑤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苏格拉底
上述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
篇议论文。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符合逻辑,语言得体。不少于 700
字。
【答案】例文:
十指攥拳,勇于担当
鲁迅先生说过:“自古以来就有拼命实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他
们是中国的脊梁。”孙中山先生说过:“唯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
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班斯腾·班生也曾说过:“一个人越敢于担当大任,他的意气就
越风发。”
先贤的教导犹在耳畔,我们要时刻牢记:一个人只有敢于担当,才能走向成功;只有敢
于担当,才会被历史铭记。
翻开历史画卷,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担当”的光彩。
苏武敢于担当,才会不为匈奴的威逼利诱所动,成为后世楷模;林则徐敢于担当,才会
有虎门销烟的壮举,成为民族英雄;詹天佑敢于担当,才能成功修筑京张铁路,让中国人扬
眉吐气。正是这么多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巨人的存在,中华民族才不断发展,一步步走到今天,
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能你会说,敢于担当是那些名人伟人的事,与我们平民百姓没有关系。其实,“平凡”
与“伟大”并非是命运的安排,如果你不甘于“平凡”,那么请将“十指握成的拳头”,用奋
斗打造一个坚强的肩膀,用它扛起“担当”,那么你便也是名人伟人。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
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
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女排姑娘们也不是生来就是冠军,但是她们逆境面前,“握成拳头”,
凭借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的精神成为了共和国的精神地标。这就是担
当。
新时代青年必须敢于担当,勇担时代重任。时代将历史使命交给了青年,时代把责任担
当压给了青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即将走向高考考场的我们,拼尽全力,用知识和毅力打造一个顽强的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个人的成长需要担当,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担当。敢于担当,人生才会多一份精彩;敢
于担当,才能拥有事业的辉煌;敢于担当,才能勇做中国的脊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
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 5 分
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
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
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
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
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
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
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审题:本题考查这道作文题由三句名言组成。第一句“一个人越敢于担当大任,他的意气就
越风发”,强调人应该勇于“担当大任”,拥有“担当精神”;第二句“一个强者要有三个基本
条件: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不可征服的精神”强调拥有身体、智慧、道德和不屈
的斗志才能成为强者;第三句“敬畏天命,使我们安分,使我们自知人的极限,而注目于人
力所可及之处”强调敬畏天命,敬畏自然,人类的“征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四句
“我不相信掌纹能给我什么,我只相信十指握成的拳头的力量”强调不迷信命运,要相信奋
斗的力量。第五句“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强调世界一体。
考生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组合时,要将两个句子建立起
有机的联系。
参考立意:
(1)青年的世界担当。
(2)永不屈服,但要敬畏天命。
(3)用奋斗改写命运,用拼搏担当使命。
(4)困难面前,永不屈服。
参考素材:
(1)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人类就不可避免地与整个大自然作斗争。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
人类对抗自然的能力也的确越来越强,甚至很多人一度狂妄地认为人类可以主宰自然,可以任意驱使自然。那些藐视自然的人,把大自然“母亲”的奉献和爱当作了理所应当,沾沾自
喜“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不过无数的事实证明,自然并不是我们可以随意践踏的,自然是脆
弱的,人的生命更脆弱,不用洪水猛兽,不用天崩地裂,一个小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病毒就可
以夺走我们宝贵的生命,正如法国大文豪雨果所说:“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
屠夫”。
(2)“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道路就是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以
青春作桨、让梦想为帆,不断涵养世界公民意识,更加坚定、清醒、有为,人类的美好未来
必将紧紧握在青年自己的手中。
(3)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但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
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
让人民更幸福。
结构层次:
作文的题目为“十指攥拳,勇于担当”,很明显是选择的第①④句名言进行立意作文。开篇引
用名言,引出“担当”的主题。之后以“翻开历史画卷,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身
上无不闪耀着“担当”的光彩”过渡,列举事例进行阐释。接着以“……如果你不甘于‘平
凡’,那么请将‘十指握成的拳头’,用奋斗打造一个坚强的肩膀,用它扛起‘担当’,那么你
便也是名人伟人”引出“奋斗”的主题,并将两句名言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系。之后以女排为
例进行阐述。最后呼吁青年人“奋斗”“担当”。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
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
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
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
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
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
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
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
作文。
27.(2)
这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不知不觉,榜样成为了我们努力前行的坐标。假如你和心目中的一位榜样同行,你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呢?
请以“与榜样同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想象
合理,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得体。不少于 700 字。
【答案】例文:
与榜样同行
“再往前走就是后洞了,里面可深,还没人到达过那头呢。”我看着那位蹲坐着的青年,
他正在洞口端详着别人提的诗字。“我是来过的,认识。”
当了这么多年的脚夫,也没见过这样的文人。今天早上我刚出家门,就看见那圆脸的青
年背着书箱兴冲冲地来了,话也不多:“上山吗?”和以往那些文化人不同,这个脸上还没
什么髭须的青年也不吟诗,又不向我问这问那,只是魔怔似地走。到了现在,我额角都冒汗
了。
“走吧,这回我可要尽了性。”他说着就迈开了步子。我连忙准备了火把跟上去。这么
急,怎么尽兴,根本不像游玩的样子!
在洞里他也不怎么说话,我们两人一前一后相跟着前进。我看到那书生的后衫已经湿透,
我也一阵冒汗。火把摇曳的光照亮了嶙峋的洞壁。我有点迷糊,只看见那青年的双脚不断抬
起、落下,越过地上的起起伏伏。
一个跟头,那青年双手撑住地面。我忙上前扶他,看见他脸上汗水流过的条条痕印。用
手一擦,泛着红光,也不知是太热还是混合了血水。“我没事,”没想到他在这时笑了,“摔
一跤,常有的事。”他于是乎拍拍衣角复又起身,有意把手隐在袖口当中。我有些许吃惊,
原来读书人也有这么有毅力的。但他已蹒跚地走到远处了,我连忙赶过去。
洞已很深,时不时有凉水从顶上滴下来。浑身凉透的汗让我打了一个寒噤。那青年大概
累坏了,一句话也不说。但脚步是不会停下的。还算宽敞的洞中,只能听见我二人的喘息,
看见阴冷的水汽在空中飘游。“到这里吧,”我说,“前面还没人去过呢!”那书生回过头
来,我看到他须发已乱。“我还能走。”只是几个字。“没人去过,太危险了!”我说着,
看到他眼神一沉:“我不可以作头一个吗?没人走过,就不能走吗?”声音回响在洞里。我
们对视了一刻,他又回转身去了。又是无言,抬脚,迈步。真是固执!
两个火把相继熄灭了,实在走不了了。我蹲下来点燃回程的火,看见他仰面卧在坚硬不
平的地上。“我终于到了!”“到哪儿?”环顾四周,只见黑黝黝的怪石。“无所谓,是我
力所能及的地方就很好了,”他喘着气,“之前指给你看的那石刻,我上次就走到了那。当
时我就想,总有一天我要走尽我的力气!”之后再没说话,我们各自想着自己的事。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非要走那么远,但这小伙子的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他身上我
看到了我们这些出力气的人都不一定有的毅力和孤注一掷。不知为何,我不愿意相信他是走
到了仕途末路,反而觉得,那人定有大作为。
之后再入华阳洞,我总会去看看那石刻。“花山奇洞——王某四人至此”。我看到那圆脸
的年轻人向我会心一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题目是“与榜样同行”。“与榜样同行”涉
及当代青年的精神层面。当今社会,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并行,谁是榜样?谁可“同行”?
要如何体现“同行”?要写好本文,考生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拓宽生活的空间与文
化的视野。考生应当独具慧眼,树立大语文观,找到一个独特的切入点。要特别指出的是,“与
榜样同行”一文可由考生自由选取对象。考生应当注意选取的对象要积极向上,有高度有深
度,代表主流价值观。还要注意选取自己较为熟悉的对象,以便于写作。“榜样”既可以是
历史上的,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甚至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既可以写众所周知的伟人,
也可以写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关键是要挖掘出人物的闪光点,写出自己是如何受到激励的。
参考立意:
1 .以榜样为镜,与榜样同行;
2. 致敬时代榜样,接续奋斗有我;
3. 传承榜样精神,建设美好祖国
参考素材:
1. 或许是妈妈如此辛勤的模样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跟了上去。刚出门,一
个背影撞进我的眼帘:此刻她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先将每一盆盆花草移到阴凉处,接着
用双手轻轻拨动周围的土壤,再轻轻用双手将肥料和水倒在了泥土上……当一切都做完后,
她那忙碌的双手终于闲了下来,我才看到她那脏兮兮的双手和指甲缝里充塞着泥土,就像经
过日晒雨淋的岩壁一样,很是粗糙。
2. 多年 行医出诊,贺星龙只向病人收取药品成本,不收出诊费,对五保户、特困户一律不
收费,对长期赊账的村民,他认为这不是别人不给,是别人肯定没有钱给,所以,他将 20 多
个记账本一把火烧去。燃烧的火焰,不是未清的旧账,而是民心的高涨与我党事业的兴旺。
他用自己的热心及对病人的知冷知热换来了群众的高度认可。老百姓说:“星龙是所有人的
儿”。
。
的3. 郞朗 3 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去学钢琴,9 岁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琴,10 岁就以第一名的
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但是这光鲜的成绩背后是他不断的努力。郞朗和辞去公职的父
亲租住在北京白纸坊一座条件简陋的二层筒子楼里,家里除了一套音响和一架钢琴之外,连
电视机都没有。而郞朗每天都千篇一律地过着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上午到校学习文化
课,下午在老师的指导下弹琴。上完一天的课,郞朗便背着书包,揣着公交月票往家赶,回
家后还要继续练琴。有时郞朗连饭都不吃,有时就一个人到小铺里花几块钱买碗粥、一屉小
笼包。可接下来的生活让他更加绝望,到北京的第一天被邻居骂,第二天警察上门查户口,
第三天居委会说让郞朗不要再弹琴了,第四天楼下小孩说因为郞朗的琴声,他的成绩从 100
分变成了 70 分,在学校里还被同学嘲笑,甚至郞朗的父亲还逼郞朗去“跳楼”!在一个个坏
消息的巨大压力之下,郞朗并没有被压垮,而是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成了现在鼎鼎有名的
大钢琴家。
4. 钟南山爷爷,是一位 84 岁高龄的老人,也是这次疫情中的中流砥柱。我在想,钟爷爷都已
经 84 岁了,难道他不应该在家里过过清静日子,好好地养养老吗?可他没有这样。他一边对
人民群众说:“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主动请缨,坐上去往武汉的高铁,义无反顾地奔向
了抗疫的最前线。看到钟爷爷在高铁上疲倦的样子,我的心里掠过一丝心酸。他那紧皱的眉
头似乎在告诉我,即使是在睡眠中,他也仍然担心着人民群众的安危。
参考结构:题目是《与榜样同行》。文章设计了“我”与王安石同游褒禅山的华阳洞的过程,
目的是学习王安石身上的毅力和尽己所能的优秀品质。文章写王安石摔倒以及与“我”之间
的对话,揭示他的优秀品质,如“我不可以作头一个吗?没人走过,就不能走吗?”,生动地
展示了榜样的人格魅力。从记叙文的角度看,文章关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以
及环境描写都很到位,含蓄地揭示了“与榜样同行”,学习榜样的精神品质的主题。是一篇很
成功的文章。
【点睛】要想使高考作文”感情真挚”,考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选取真实的材料。叶圣陶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
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种实话实说,用朴实的情感来感动读者的写法,叫作生
活写真法。写文章时有了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才能做到写山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从
而使文章富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2.安排好条感情线索。 要使文章感情丰富,血肉丰满,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
界,从而受到感染;还须恰当地安排条感情线索,写出感情的波澜,使感情的表达或由隐而显,
或由淡转浓,或波三折,富于变化,这样才能把感情写实、写足、写活、写透。3.写好细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
人性美 ,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
效果。
4.在情景中触发灵感。考生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实情实景写作,很容易激发出自己的兴趣,
调动情绪,触发灵感。比如观察高山流水,感知风花雪月,体验世态炎凉,采撷真情的花朵,
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变“单一”为“多样” ,变“静写”为“动写”,变“死写”为“活
写”。这样考生就会感到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感情丰富起来了,那么文章也就变得感人了。
可见,写作须要寻求一种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