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 4 月月考试卷(新高考)
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试分数: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 8.42%,而中国垃圾增速超 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
已达 70 亿吨。目前,全国已有 2/3 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 1/4 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热议的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
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
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
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
烧率达到 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
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
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
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
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
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
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通行做法。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困难很大。一
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与生活垃圾混倒,无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一方面,民间自发拾荒
大军,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
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根据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改编)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
“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
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
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
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
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
应用的结果。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
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值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
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
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
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
近年来,垃圾问题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
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它的建设需要的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
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国际“零废弃联盟”在全球推广“零废弃”理念,促垃圾减少。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
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
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根据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改编)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念。20 世纪
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照此运行,
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它,
走上人类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以
生态理念为基础,提出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利用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
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
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
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报道,德国一些企业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有最高效的垃圾再
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根据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改编)
1.根据相关内容,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其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
物排放”。
B.批判者认为工业文明把垃圾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垃圾问题不可解决,注定工业
文明不可持续。
C.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分类后可起减少垃圾处理和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
率等作用。
D.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
花园使用。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工业文明的科学和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物质。
B.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应用越广泛,制造的垃圾就会越多。
C.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建设它是对各种文明的回归。
D.用循环经济思路指导垃圾利用问题,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3.下列说法中,符合相关材料中的议论文文体特征的一项是( )(3 分)
A.“城市垃圾困境的破解之道”可以作为材料一的论点,它给人们敲响了治理垃圾问题的警钟。
B.材料二说传统垃圾大多是自身演化而生,易回自然,因此纯棉衣物是最合零废弃理念的商品。C.材料三先作出“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的判断,然后用发达国家实践成果作为论据证明。
D.材料一先摆出现实数据引起读者兴趣,然后证明垃圾焚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但实施困难。
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4 分)
5.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茶馆(节选)
老 舍
[康顺子提着个小包,带着康大力,往里边探头。
康大力 是这里吗?
康顺子 地方对呀,怎么改了样儿?(进来,细看,看见了刘麻子)大力,进来,是这儿!
康大力 找对啦?妈!
康顺子 没错儿!有他在这儿,不会错!
王利发 您找谁?
康顺子 (不语,直奔过刘麻子去)刘麻子,你还认识我吗?(要打,但是伸不出手去,一劲地颤抖)你,
你,你个……(要骂,也感到困难)
刘麻子 你这个娘儿们,无缘无故地跟我捣什么乱呢?
康顺子 (挣扎)无缘无故?你,你看看我是谁?一个男子汉,干什么吃不了饭,偏干伤天害理的事!呸!
呸!
王利发 这位大嫂,有话好好说!
康顺子 你是掌柜的?你忘了吗?十几年前,有个娶媳妇的太监?
王利发 您,您就是庞太监的那个……
康顺子 都是他(指刘麻子)做的好事,我今天跟他算算账!(又要打,仍未成功)
刘麻子 (躲)你敢!你敢!我好男不跟女斗(随说随往后退)我,我找人来帮我说说理!(撒腿往后面
跑)
王利发 (对康顺子)大嫂,你坐下,有话慢慢说!庞太监呢?
康顺子 (坐下喘气)死啦。叫他的侄子们给饿死的。一改民国呀,他还有钱,可没了势力,所以侄子们
敢欺负他。他一死,他的侄子们把我们轰出来了,连一床被子都没给我们!
王利发 这,这是……?
康顺子 我的儿子!
王利发 您的……?
康顺子 也是买来的,给太监当儿子。
康大力 妈!你爸爸当初就在这儿卖了你的?
康顺子 对了,乖!就是这儿,一进这儿的门,我就晕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这个地方!
康大力 我可不记得我爸爸在哪里卖了我的!
康顺子 那时候,你不是才一岁吗?妈妈把你养大了的,你跟妈妈一条心,对不对?乖!
康大力 那个老东西,掐你,拧你,咬你,还用烟签子扎我!他们人多,咱们打不过他们!要不是你,妈,我准叫他们给打死了!
康顺子 对!他们人多,咱们又太老实!你看,看见刘麻子,我想咬他几口,可是,可是,连一个嘴巴
也没打上,我伸不出手去!
康大力 妈,等我长大了,我帮助你打!我不知道亲妈妈是谁,你就是我的亲妈妈!
康顺子 好!好!咱们永远在一块儿,我去挣钱,你去念书!(稍愣了一会儿)掌柜的,当初我在这儿
叫人买了去,咱们总算有缘,你能不能帮帮忙,给我找点事做?我饿死不要紧,可不能饿死这个无依无靠
的好孩子!
[王淑芬出来,立在后边听着。
王利发 你会干什么呢?
康顺子 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做家常饭,都会!我是乡下人,我能吃苦,只要不再做太监的老婆,什
么苦处都是甜的!
王利发 要多少钱呢?
康顺子 有三饭吃,有个地方睡觉,够大力上学的,就行!
王利发 好吧,我慢慢给你打听着!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还没忘,想起来心里就不痛快!
康顺子 可是,现在我们母子上哪儿去呢?
王利发 回乡下找你的老父亲去!
康顺子 他?他是活是死,我不知道。就是活着,我也不能去找他!他对不起女儿,女儿也不必再叫他
爸爸!
王利发 马上就找事,可不大容易!
王淑芬 (过来)她能洗能做,又不多要钱,我留下她了!
王利发 你?
王淑芬 难道我不是内掌柜的?难道我跟李三爷就该累死?
康顺子 掌柜的,试试我!看我不行,您说话,我走!
王淑芬 大嫂,跟我来!
康顺子 当初我是在这儿卖出去的,现在就拿这儿当作娘家吧!大力,来吧!
康大力 掌柜的,你要不打我呀,我会帮助妈妈干活儿! (同王淑芬、康顺子下)
王利发 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太监取消了,可把太监的家眷交到这里来了!
李三 (掩护着刘麻子出来)快走吧! (回去)
王利发 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
刘麻子 我不是说过了吗,等两个朋友?
王利发 你呀,叫我说什么才好呢!
刘麻子 有什么法子呢!隔行如隔山,你老得开茶馆,我老得干我这一行!到什么时候,我也得干我这一
行!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选文开篇写康顺子“提着个小包”暗示了她出外找工作的情节,“往里边探头”说明她胆怯,体现了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落魄困境。
B.刘麻子再见到康顺子已经认不出来她了,认为康顺子奔向自己是在捣乱,这说明刘麻子对自己做过的坏事心安理得,不害怕康顺子。
C.康大力是庞太监买来的孩子,对养母康顺子很孝顺,而称庞太监为“老东西”,这些都表现出他对康
顺子的爱和对庞太监的憎恶之情。
D.王淑芬的两个“难道”表面上看是责备王利发不看重自己,抱怨自己在茶馆里的活多,实际上是希望
留下康顺子母子。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康顺子母子的对话表现了庞太监的残忍,用他受侄子欺负的事情说明了恶有恶报的道理,暗示了廉顺
子母子当年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
B.节选内容篇幅虽然短小,但以小见大,较为明确地展现了时代特征,表达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C.王利发劝刘麻子离开茶馆时说“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他把“挨巴掌”形容为“挨脆的”,语言带
有地方特色,十分风趣。
D.文本中出场的这些人物都是小人物,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过去和现在来塑造他们的人物形象,并以人
物塑造来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8.请简要概括文本体现的主要矛盾冲突。(4 分)
9.王利发对康顺子的称谓前后发生了三次变化,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陆)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永安三年,假节,孙皓即位,加镇军大
将军,领益州牧。
抗闻都下政令多阙,忧深虑远。乃上疏曰:“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
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但鸿沟以西而已。国家
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
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虑此,常中夜抚枕,临餐忘食。”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令将军左奕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
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众甚苦之。诸将咸谏曰:“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
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
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咸
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晋车騎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如使西陵盘结,
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初,江陵平衍,
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
闻,使咸亟破之。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
抗上疏曰:“臣闻《易》贵随时,《传》美观衅。今当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
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
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三年夏,疾病,秋遂卒。
评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着,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
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
世载美,具体而徵,可谓克构者哉!
(选自《三国志·陆抗》,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B.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C.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D.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假节:假(同“借”)以符节,持节是指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
B.九服:原指京畿以外的九等地区,即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
后泛指全国各地区。
C.鸿沟:古运河名。楚汉项刘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后就把两国疆土的分界称为鸿沟。
D.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此处是说陆逊饱读诗书,所以才有“书
生拜大将”之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陆抗对朝廷政事懈怠、言者议事不切要领的情况表示深切担忧,他用六国为秦所并,西楚北面于汉
高之例表明朝廷应该居安思危。
B.凤皇元年,步阐据西陵城叛变,陆抗与诸将意见发生分歧,迫于压力听从雷谭的建议,放手一攻。
C.陆抗审时度势,弃江陵赴西陵。羊祜进军江陵,陆抗认为江陵城固兵足不用担忧,但如果西陵与敌
人联合则会发生夷人骚乱留下后患,于是奔赴西陵。
D.陆抗忠正诚信,有谋略和才干,有他父亲的风范,他们世代获得美名,比起父辈陆抗具备的德业只
是规模略小,但也算是继承父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
(2)今当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
14.史家评陆抗“贞亮筹干”,“西陵破晋”一战如何体现他的“筹干”的?请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六月三日夜闻蝉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②。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注】①此诗创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作者在苏州因病休假时所作。②东京:东都洛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开头两句,诗人调动不同感官来表现夏季纳凉的清爽舒适,与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
清响”所表现的意境相同。
B.“微月初三夜”一句形容月亮还是一个窄小的月牙,月亮既点明了时间,又是诗人常用的联想的着笔点,借以表达内心的愁思。
C.诗歌最后两句,把情思寄托在眼前的池上之月、水中之船上,由景及情,病中的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D.本诗格调清新自然,诗人借助“荷”“柳”“月”“蝉”等意象,营造一种宁静空明之境,在特定的气
氛中表达情思,感觉自然而亲切。
16.诗中前后两次写到蝉声,作用却又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18~20 题。
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这份传统的
服饰, ① 不是吗?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
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
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大工业与现代
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件剥光。
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饰演进说到人的装束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古罗马的著名建筑师威特鲁
威早就给建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城市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无
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在告别繁冗,在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
② 。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连衣裙是小翻领,还是长袖的,腰间还有个捆扎
的带子,不扎不端庄,不淑女,现在还有人穿这种连衣裙吗?不仅不穿长袖的,甚至连袖子都是多余的。
由长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变成无袖。裙身过去长至膝下,甚至垂到脚面,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婀婀娜
娜,不乏古典韵致。从什么时候起时兴了超短?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A.比拟、比喻、夸张
B.对偶、比拟、夸张
C.反问、对偶、引用
D.比拟、反问、引用
19.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哥特式建筑、巴洛克的繁绮奢华、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都远去了,就连
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远去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为什么?(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①
②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随着相关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②濒危语言抢救的速度与参与抢救的范围都在扩大。③
和传统手段相比,新兴数字技术正带来两方面的改观。④首先是语言存档速度和能力提升。⑤利于数字技术可以把语言以视频、音频等存档,⑥相当于为濒危语言建一座“数据博物馆”。⑦而且,人工智能更积极
的作用在于互动学习方式的开发。⑧研究者发现,把不同的原住民语言和流行的应用程序结合起来,⑨对
维持濒危语言的活跃度有很大帮助。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指
导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冰雪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青少年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做好冰雪进校园之
前的一切资源统筹工作。重点面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设立校园冰雪改革试验
区。到 2020 年计划遴选 2000 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5 年达到 5000 所。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2020 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全国人民投入战斗。这场战“疫”中,医务工作者
冲锋在前,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与尊重。与此同时,无数普通人都在为战胜病毒而默默努力:快
递小哥坚守岗位,为保障物资供应四处奔忙;环卫工人清扫消毒,搭建起一道阻挡病毒的防护
墙;社区保安日夜值守,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志愿者同样没有缺席,“逆行”
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个角落……这些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也值得我们尊敬。
请从上述“普通劳动者”中选择一个对象,以青年学生的身份给他们写一封慰问信,表达我
们的感激与敬意。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