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第 15 周周回顾(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第 1页,共 3页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第 15 周周回顾
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长 6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
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从 1950 年到 1951 年,新中国不仅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
瑞士、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上述外交成就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
A. “一边倒”意识形态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2. 对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召开
B. 1972 年尼克松访华时,中美重新建立了外交关系
C. 1953 年周恩来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1961 年中国在贝尔格莱德参与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3.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外交经历了立国外交、建国外交与强国外交三个阶段。其中立国外交是指中国与世界、中国
与国际体系尚未充分互动,依然游离在国际体系之外的时期。这一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为捍卫政权自立、主权
自尊、国家自存。据此,立国外交出现在
A. 1949--1956 年 B. 1949--1978 年 C. 1966--1976 年 D. 1978--2012 年
4.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其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
以相辅相成”。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或事件中没有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5. 20 世纪 50 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
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A. 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 积极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C. 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6. 1955 年 11 月,美国提出了自己的关于放弃使用武力的声明草案。其主要内容是:两国(美中)大使代表各自国
家宣布,一般来说,并特别对于台湾来说,除了单独和集体的防御外,中美放弃使用武力。该草案()
A. 体现出美国对改善中美关系的诚意
B. 表明美国承认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C. 不可能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D. 说明美国以联中抗苏策略应对冷战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离不开正确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列外交活动与
体现的外交方针政策对应关系正确的有
①1949 年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②1955 年中
国参加万隆会议取得重大成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1990 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④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政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 1950 年 1 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 年 6 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 年 3 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
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C.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D.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完全消失9. 1954 年 10 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
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 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B.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 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 想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10.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的对外报告中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
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如秩序是不可设想的。”这番讲话的主要目的是( )
A. 歌颂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B. 说明美中发展关系的必要性
C. 主张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 D. 阐明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性
11. 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指出,衰退下的通货膨胀是目前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现象。过去我们对外贸易百分之七
十五面向苏联、东欧国家,百分之二十五面向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反过来了,这个趋势是定了。因此我们要加
强对资本主义的研究。“这个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中国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改善
C.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D.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
12.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实现外交关系突破,下列外交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②中日关系正常化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基辛格秘密访华
A. ③④①②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④③②①
13. 在尼克松访华 40 周年纪念日前夕,《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尼克松关于中国的伟大决定”的评论文章,
认为访华决定“令人吃惊但是大有裨益”,这个决定最终改变了世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 极大地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B. 发展了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C. 有效地遏制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 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4. 1969 年,叶剑英元帅以魏、蜀、吴三足鼎立来形容当时的国际局势,指出中国应采用诸葛亮的战略方针——
“联吴拒曹”。这一认识有助于
A. 消弭中美意识形态分歧 B. 缓和紧张的中苏关系
C. 扩大中国外交的活动空间 D. 促使中国重返联合国
15. 美国《读者文摘》的一篇回忆录中写道:“(我父亲)决定实现这一愿望,所以在宣誓就职的第十二天,他把基辛
格叫到办公室说:我要去中国!’那就是开端。”当时“我要去中国!”()
A. 使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 B.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 受中日邦交正常的影响 D. 促使中国重返联合国
16. 1969 年,尼克松上任伊始即指示基辛格“试探重新与中国人接触的可能”。1970 年,毛泽东在会见美国作家
埃德加·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可以和他谈。”这些言论( )
A. 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时代 B. 表明美国政府放弃了反华意识
C. 有助于冷战局面在东亚的改变 D. 推动美国区域多边外交的开展
17. 1970 年联大表决恢复中国席位问题,第一次赞成票超过反对票。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也不得不承认:“我
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刻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这表明
A. 中国已经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美国放弃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美国预料中国将很快重返联合国 D. 联合国已成为各国平等表决意见的场所
18.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
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这一变化缘于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 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9. 1972 年,经中央批准,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冬季来访,除天安门广场外,不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其后,不
仅是冬季,其他季节也渐渐取消了组织群众夹道欢迎。自 1979 年起,我国已基本停止了群众夹道欢迎的做法。
这一外交礼仪改革和简化的原因主要是
A. 外交突破,接待任务繁重 B. 冬季严寒,影响群众健康
C. “左”倾意识,左右外交礼仪 D. 求实创新,外交政策调整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第 15 周周回顾(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第 3页,共 3页
20. 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 70 周年之际,为感谢中国等主要维和人员派出国,联合国使用多种语言制作了一批图
片和音视频作品,“谢谢中国,感谢您的服务和牺牲”是维和驻地民众对中国维和部队的深厚情谊。目前,中
国已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
A. 始终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方针 B. 开始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二、材料阅读题(本部分共 2 题,共 40 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分)
材料一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
是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他们在远
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
———1950 年美国人的演说
材料二: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中,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的政府(即使它
还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
山曾称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大环境和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指出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的外交成果? (10 分)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的理解
并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条件。(10 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非交往主要在民间层面。1955 年 4 月,在万隆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通过与非洲与
会国领导人和代表的沟通,为现代中非关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周恩来总理先后与埃及总理纳赛尔和苏
丹自治政府总理阿扎里会晤。据统计,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非间的贸易规模较小,而且主要是通过间接贸易
向埃及等国出口绿茶等物品,年贸易额为 1214 万美元,到 1960 年,中国与非洲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 11057
万美元。万隆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新中国与非洲的了解与友谊的发展,奠定了当今中非关系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沐涛《再论万隆会议与现代中非关系的开创意义》
材料二 21 世纪以来,中非关系得到迅速发展。2006 年年初,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致力
于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同年
11 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变成了中非双方的重大战略共识,这
既是对过去 50 年中非友好合作的总结和提升,也是对未来中非关系深入发展的规划与设想。
——摘编自罗建波《21 世纪的中国外交战略与中非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20 世纪 50 年代中非合作的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的特点。(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