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P
Q
m
t/s
x/m
O
36
108
2 4 6 8 10
乙
甲
唐山市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12
页,共 300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
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
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 Na-23; S-32;
Cl-35.5;Cu-64;Ru-101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
的得 3 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受激发放出射线的现象
B.把放射性元素放入温度很低的冷冻室中,半衰期变长
C.β 衰变的实质原子外层电子释放出来
D.大多数核电站是利用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
15.长为 L 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
O 上,杆随转轴 O 在竖直平面匀速转动,角速度为 ω( )。当
小球从图中 P 点逆时针转到 Q 点的过程,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将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16.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弹簧一直保持竖直,
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动能一直减小 B.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C.克服弹力做功大于重力做功 D.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小球减少的动能
17.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车从零时刻开始运动,两车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如图所示,乙车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抛物线,抛物线与横轴相切
于 O 点,整个运动过程中两车可视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正在匀减速直线运动
B.乙车正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
C.t=6s 时,甲、乙车大小速度相等
D.t=8s 时,乙的位置坐标小于甲车的位置坐标
g
L
ω >
酸化A
V1 V2
r
R1 R2
S
~
T1 T2
地月轨道
b
a
c
A
t
i
O l/2v l/v 3l/2v
2I
I
t
i
O l/2v l/v 3l/2v
I
-I
B C
t
i
O
l/2v l/v 3l/2v
I
-I
-2I
l/2v l/v 3l/2v
I
-I
-2I
D
t
i
O
A B C
E
P
18.一边长为 的正三角形金属框 abc 静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
宽度为 的有界匀强磁场位于正三角形右侧,边界平行于 bc,
如图所示。现用外力沿 bc 的中垂线方向匀速拉动线框并穿过磁
场区域。从顶点 a 进入磁场开始计时,规定感应电流沿 abca 为
正方向,则金属框经过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是
19.嫦娥三号探测器欲成功软着陆月球表面,首先由地月轨道进入环月椭圆轨道Ⅰ,远月
点 A 距离月球表面为 h,近月点 B 距离月球表面高度可以忽略,运行稳定后再次变轨
进入近月轨道Ⅱ。已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环月椭圆轨道周期为 T、
月球半径为 R 和引力常量为 G,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求得
A.探测器在近月轨道Ⅱ运行周期
B.探测器在环月椭圆轨道Ⅰ经过 B 点的加速度
C.月球的质量
D.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重力
20.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内有一直线 AC,B 为 AC 中点,其中 AB 段光滑,BC 段粗糙,
AB 段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 4N/C。AC 垂直于竖直绝缘弹性
挡板,物体与挡板相碰可以等速率反弹。现将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P 由 A 点静止释放,
物块 P 带电量为+0.5C、质量为 1kg。为使物块 P 仅能与挡板发生一次碰撞,BC 段与
物块 P 的动摩擦因数可以是(g 取 10m/s2)
A.0.01 B.0.05
C.0.10 D.0.15
21.如图是一套模拟远距离输电装置示意图,图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电表为理想交流
电表。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端接电压恒定的交变电源,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r,降压变压
器输出端接阻值相等的电阻 R1、R2,当电键 S 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电压表 V1、V2 示数均变大 B.电流表 A 示数变大
C.交变电源输出功率增大 D.远距离输电的效率增大
l3
32
2
lR1
G
K R2 R3
表笔 1 表笔 2
OP
0 1 2 单位:cm
甲 乙
第Ⅱ卷(174 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题
22.(5 分)如图所示为某两档欧姆表电路原理图。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的量程为 0~10mA,
内阻为 Rg=99Ω,电源电动势 E=1.5V,R2 为调零电阻,R3 为保护电阻。
(1)表笔 1 为______表笔(填“红”或“黑”);
(2)断开电键 K,使用该表测量电阻,电流表指
针指到刻度盘中间位置时,所测量电阻的阻
值为______Ω;
(3)闭合电键 K,使用该表测量电阻,要求其中
值电阻为 15Ω,则电阻 R1 的阻值为______Ω。
23.(10 分)研究小组利用下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动能定理。在左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上
放置一滑块,滑块通过细绳与小物体连接,滑块上端安装遮光片,在虚线 P 位置安装有光
电门,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数字计时器会记录遮光片的挡光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A.使用十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
B.按图组装器材,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
C.将滑块固定在某一位置,使遮光片与 O 点对齐,测量 O 点与光电门 P 之间的距离 x;
D.释放滑块,遮光片通过光电门,光电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 t,得到滑块运动到虚线
P 位置的速度;
E.改变滑块释放的位置 O,重复实验,记录多组距离 x 和对应的时间 t;
F.整理器材,处理数据。
(1)步骤 A 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d=_______mm;
(2)步骤 D 中,滑块经过 P 位置时的速度大小 v=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3)步骤 F 中,该小组在坐标系中进行描点作图,应选用的坐标系为_______;
A.x-v-2 B.x-v C.x-v2
(4)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释放滑块前,需要调整木板角度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不需要小物体质量 m 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M
C.不需要测量小物体质量 m
D.需要测量滑块的质量 M
(5)本实验的误差有一部分来源于滑块速度的获取,实验中步骤 D 获得的速度比真实速
度值_______(填“偏大”、“等于”、“偏小”)。θ
A
B
C
Q
P
v0
12cm
24cm
24.(12 分)倾角为 θ=30°、长为 L 的固定斜面 ABC,如图所示。质量为 3m 物体 P 放置
在斜面的底端 A,质量为 m 物体 Q 放置在斜面的中点 B,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
同,且都能恰好静止在斜面上,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给物体 P 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 v0,与物体 Q 发生弹性碰撞后,
Q 恰能运动到斜面的顶端 C。求:
(1)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2)物体 P 的初速度 v0。
25.(20 分)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 xOy 第一象限有沿 y 轴负向的匀强电场 E,第二象限有
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B1,第三四象限有垂直纸面向
外的匀强磁场 B2。在 y 轴上 y=d 处先后释放甲、乙两个
粒子,粒子甲以大小为 v0 的速度沿 x 轴正向进入电场,
到达 x 轴的位置 P 坐标为(2d,0),粒子乙以大小为 v0
的速度沿 x 轴负向进入磁场,到达 x 轴上的 Q 点时,速
度方向偏转了 θ=45°。已知甲乙两粒子质量均为 m,电荷
量分别为+q 和-q,不计重力和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电场强度 E 和磁感应强度 B1;
(2)控制两粒子的释放时间,使两粒子同时到达 x 轴进入磁场 B2,若要求甲、乙两粒子
能够在到达 x 轴之前相遇,且相遇时两粒子速度方向共线,求磁感应强度 B2 的大小。
33.【物理---选修 3-3】(15 分)
(1)(5 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C.理想气体在等容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的内能不变
D.液体的饱和气压只与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
E.布朗运动是小颗粒运动,它反映了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10 分)如图所示,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
封闭,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现在左端开口处
接一抽气机,不断的向外抽气,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停
止。求抽出的气体与左侧原有气体质量的百分比。(已知玻璃管
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抽气体的过程中,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
强 p0=75.0 cmHg.)
2
v0d
x
y
O
2d
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2
PQ
2 v0
B1x/m
y/cm
40 8
2
-2
Q P
A
B CP
M
60°
45°
60°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
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一列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计时,x1=1.5m
的质点 Q 比 x2=3.0m 的质点 P 早回到平衡位置 0.3s,
下列说法正确的
A.这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B.P 质点简谐运动的频率为 2Hz
C.简谐横波波速为 5m/s
D.再过 0.8s,x=4.0m 处的质点向前移动到 x=8.0m 处
E.再过 0.6s,x=6.5m 处的质点正在远离平衡位置
(2)(10 分)如图所示,某种玻璃制成的三棱镜 ABC,其中∠A=45°、∠B=60°、AB 长度为 30cm。
今有一束单色光从距离 B 点 5cm 处的 P 点垂直 BC 边入射,从 AC 边上的 M 点出射,出射
方向与 AC 夹角为 60°,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3.0×108m/s
(不考虑光的多次反射, )。求:
(i)该玻璃的折射率;
(ii)光从 P 点入射到 M 点出射的时间。
唐山市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物理参考答案
14. D 15. A 16. C 17. C 18. D 19. ABC 20. CD 21. BC
22.(1)黑(1 分);(2)150(2 分);(3)11(2 分)
23.(1)5.4(2) (3)C(4)BC(5)偏大(每空 2 分)
24.(1)物体 Q 恰好静止于斜面上
mgsinθ=f (1 分)
mgcosθ=FN (1 分)
f=μFN (1 分)
96.015cos25.015sin =°=° 、
t
d可得 μ= (1 分)
(2)物体 P 上滑,由动能定理
(2 分)
两物体碰撞
(2 分)
(2 分)
物体 Q 上滑
(1 分)
可得 (1 分)
25.(1)甲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2 分)
(1 分)
(1 分)
可得 (2 分)
粒子乙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
(2 分)
由几何关系
(2 分)
可得 (2 分)
(2)粒子甲到达 x 轴时,与 x 轴夹角为 a
(1 分)
3
3
2
0
2 32
132
1cos32sin3 mvmvLmgLmg −=⋅−⋅− θµθ
2133 mvmvmv +=
2
2
2
1
2
2
132
132
1 mvmvmv +=
2
22
1cos2sin mvLmgLmg −=⋅−⋅− θµθ
gLv 133
1
0=
tvd 02 =
2
2
1 atd =
maEq =
qd
mvE 2
2
0=
R
mvBqv
2
2
12 =
°=− 45cosRdR
qd
mvB 0
1 )12( −=
2
0
2
2
1
2
1 mvmvEqd −=
· · ·
· · ·
· · ·
v1d
x
y
O
v2
2d
EB1
· · · · ·
· · · · ·
· · · · ·
B2
v2 vQ P(1 分)
可得
速度
粒子乙到达 x 轴时与原点的距离
(1 分)
在磁场 B2 中,两粒子比荷相同,速率相等,所以轨迹半径相等
(1 分)
若两粒子在同一圆周上相遇
(1 分)
可得 (1 分)
若两粒子在两个圆周上相遇
(1 分)
可得 (1 分)
33.(1) ADE
(2)右侧封闭气体:P1= P0- Ph=63cmHg V1=12S (1 分)
V1′=18S (1 分)
根据玻意尔定律有 P1V1= P1′V1′得 P1′=42cmHg (2 分)
左侧气体有:P2= P0=75cmHg V2=24S (1 分)
P2′=P1′=42cmHg V2′=LS (1 分)
玻意尔定律有 P2V2= P2′V2′得 L=42.9cm (2 分)
左侧抽出的气体与原有气体质量的百分比: (1 分)
34.(1)ACE
v
va 0cos =
°= 45a
02vv =
°= 45sinRx乙
2
2
2
22 R
mvBqv =
乙xdRPQ +=°= 245sin2 2
qd
mvB
)32(
2 0
2 +
=
乙xdRRPQ +=+°= 2245sin2 22
qd
mvB
)32(
)12(2 0
2 +
+=
%589.42
189.42 =−
· · ·
· · ·
· · ·
v1d
x
y
O
v2
2d
E
B1
· · · · ·
· · · · ·
· · · · ·
B2
v2 vQ P(2)(i) 光路如图所示,∠B=60°,则 θ1=θ7=θ5=30°,
θ2=θ3=60°,θ6=45°=θ7+θ4 所以 θ4=15° (2 分)
由折射率有 (2 分)
(ii) BP=5cm 则 BO1=10cm、O1P= cm (1 分)
△AO1M 中有 AO1=20cm 解得 O1M=14.73cm (2 分)
由 (1 分)
得 (1 分)
215sin
30sin
sin
sin
4
5 =°
°== θ
θ
n
35
°=° 45sin105sin
11 MOAO
cv n
=
91 1 1.6 10 sPO MOt v
−+= = ×
A
B CP
M
60°
45°
θ1 θ2
θ3
θ4
θ5
θ6
θ7O1